緇門崇行錄淺述—得失在於人,何關動靜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21/5/3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07
《緇門崇行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清素之行第一》:
【左溪遁迹】
這是在十九頁第六行,『左溪遁迹』,這個公案是在唐朝。大家看這個文:
【唐玄朗,傅大士六世孫也。常行頭陀,依巖傍澗,號左溪尊者。宴居一室,自以為法界之寬。一鬱多羅,四十餘年;一尼師壇,終身不易。非尋經典,不輕燃一燭;非覲聖容,不妄行一步。洗鉢則群猿爭捧,誦經則眾鳥交翔。刺史王正容屢請入城;師不欲往,竟辭以疾。贊曰:「今人讀永嘉答書,藐視朗師等之僻見,不知永嘉特一時遣著之語。而左溪遺範,正學者今日事也。明眼者審之。」】
這個公案發生在唐朝,「左溪」是一個尊者的德號,這也都是一個地名,古代尊稱一個人,就以他住的地方,做為他的德號,「遁迹」就是隱遁不出來。唐朝『玄朗』,玄朗大師。『傅大士六世孫也』,「傅大士」傳說是彌勒菩薩化身的,就是梁武帝那個時代,跟寶誌公同一個時代。「左溪尊者」他就是傅大士第六代的孫子。『常行頭陀』,「頭陀」就是修苦行,『依巖傍澗』,「巖」就是山巖,旁邊有流水。『宴居一室』,他自己住在一個房子,這個房子我們可想而知,肯定不是很豪華、很大的,一個人住,大概搭個小茅蓬,他也肯定不會蓋得很大,夠一個人住。『自以為法界之寬。』雖然住在這麼小的茅蓬,但是他自己以為我這個跟法界是同樣那麼寬大,法界無量無邊,這是他的境界。所以他認為房子雖小,可以如同法界無量無邊那樣的寬大。這正是《華嚴經》講,一微塵裡面有無量的世界,雖然茅蓬很小,但是整個法界都在裡面。
『四十餘年』就是穿一件七條僧衣,『鬱多羅』就是我們現在講七衣。一輩子就一個『尼師壇』,就是說臥具,「尼師壇」現在就是說毯子,都沒有改變。他這種苦行,也差不多接近佛陀時代的這種出家人的生活,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一輩子就是這樣。如果他不是為了要查經典,他不會去點蠟燭,古時候有點蠟燭,白天有陽光,可以拿到外面去查。如果晚上看不到,為了查經典他才點蠟燭,如果不是要查經典,他蠟燭都不點,更不用說像我們現在用電燈。所以我們雙溪裡面大埤,我有個想法,就是我們那邊不用電,過個原始生活,這也很有味道。你就準備個蠟燭,有水,過原始生活,不過現代這種生活,這就是頭陀行。所以你看他不是為了要查經典,他就不會去隨便點個蠟燭,你看他那麼節省。如果不是要禮佛、拜佛,他也不隨便走動一步,他也不會亂跑,這就是說,他沒事情不會亂跑。他的動,就是一個禮佛、一個拜佛。不然就讀經、參禪、念佛這樣。所以一個人住在小茅蓬,他是這樣在用功修行。
他吃飯用個缽,就像我們現在用個碗。吃的飯,我們也可想而知,他肯定不是吃很好。一般古人住山,住茅蓬,大部分都是撿野菜,野菜撿來煮,一點糧食。這個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也看到,就是有一些山薯這一類的。還有海賢老和尚這個光碟,他自己種的一些糧食,就像我們山上自己種一些菜,加上野菜。他吃飯洗缽,吃過飯這個缽要洗一洗,拿到外面,因為山澗有細的流水,山澗我們在山上都看到,山溝流下來的水就是山澗。他要去洗,『群猿』就是猴子,左溪尊者他住的山,猴子很多,猴子都來搶著去幫他洗,可見得尊者他的德行能感化這群猴子,你看猴子對他都這麼恭敬,幫他洗缽,而且猴子還爭著要洗。大師誦經的時候,他在誦經的時候,眾鳥都飛到上面來,來回飛翔不去,就飛來飛去,這個景象在雙溪我們都看得到,有時候做法會看到有一些鳥在這邊飛翔。以上就是給我們介紹左溪尊者他一生的行持,很清苦。
『刺史王正容屢次請師入城』,說法供養,「刺史」是當地的一個地方官,這個地方官每一次都要請尊者到城裡面去講經說法,去接受他的恭敬供養,但是他都不去。他推託有病不能去,『竟辭以疾』,就是說有疾病、身體不好,沒辦法入城。用這個理由,他不下山,他不到城裡面去。這是左溪尊者他一生的行持。所以住山修行,你看《緇門崇行錄》,這些都是我們很好的一個榜樣。所以我們住山也要學習,沒事不要往山下亂跑,跑得心都亂了,我們畢竟沒有功夫,沒有境界。所以古代道場才要建在深山,阿蘭若,牛叫都聽不到的地方。古時候出家人選擇道場都是在深山,為什麼?因為大都市,我們沒有功夫,一下去,在花花世界都被污染了,就被迷惑了。所以道場建在山裡。
下面『贊曰』,就是蓮池大師對左溪尊者行持的讚歎。『今人讀永嘉答書』,「今人」就是蓮池大師那個時代的人,讀到永嘉大師「答書」。永嘉大師我們常常聽是「一宿覺」,有名的,參六祖住一個晚上,大徹大悟。永嘉是個地名,就是在現在的溫州,屬於溫州市管的,永嘉大師就是那裡的人。所以尊稱他,稱他的地名,這是對他最恭敬的一個稱呼。蓮池大師說,現在人讀到永嘉大師回答朗大師的書信,『藐視朗師等之僻見』,「藐視」就是看不起,好像玄朗法師,刺史請他去講經說法、去弘法利生,他都不去。意思就是說他太執著了,「僻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太執著。『不知永嘉特一時遣著之語』,「不知」就是說,卻不知道永嘉大師一時來破玄朗法師的法執,這是一時權機方便的話。就是他修到這個程度,應該可以出來弘法利生,他下去不會被迷惑,應該可以出來,但是他還是堅持不出來。永嘉大師講,這就是破除他的法執,就是說有這個因緣,還是要去利益眾生,這也是權機方便的話,是權巧方便的話。
如信中所言,「如是則何不乘慧舟而遊法海,而欲駕折軸於山谷哉?」這個是針對朗師,推其出山廣度眾生的意旨。因為他真有德行,永嘉大師都是唐朝那個時代,他把他推出來,「你要弘揚佛法了」,就是鼓勵他出來弘法利生。但是蓮池大師講,而左溪朗大師遺留的風範,正是今日學者所應學的!他的行持,正是我們現在應該要學習的,我們沒有他的境界,沒有他的功夫,一出去,名聞利養一來,就迷惑顛倒了,我們經不起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我們經不起,所以我們沒有到那個境界,還是要依他的行持來學習。等到你自己真正有把握了,再去弘法利生,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有見地的人要仔細的判別。所以永嘉大師信中說的,「得失在於人,何關動靜」。他說得失是在人,跟動靜是沒有關係的,你動也是在道上,靜也是在道上,動靜一如,事實的確是這樣。今人業障深重,不但動中無法見道,靜中也難以忘山。就是說我們現在的人業障深重,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的人,他那個時代修行的人都不行了,大家想一想,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時代?我們能夠比當時那些人還高嗎?不可能。所以你在動中,沒有辦法見到,連靜中你都見不了道。所以不先隱修充實,如果不先充實自己,不要去接觸這些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就想要在喧擾當中行菩薩道,未免落個好為人師的嫌疑。實在講,你就是被名聞利養所迷惑了,信眾一多、恭敬供養一來,我們就受不了了,我們肯定要迷惑了,所以這些我們都必定要了解。自己一個人修行,有這個問題。
我們道場的功能就是做個調節,我們現在山上、山下都有,做個調節,就像佛光山他們有個制度也是這個用意。它任何地方的住持,兩年一換,這也是很有道理的。你看佛都規定出家人一棵樹只能住一個晚上,兩年時間是很久了。所以這是輪調的一個作用。所以我們學習這個公案,你要懂得怎麼去適用在我們現前這個環境,這是重點。我們要怎麼樣來學習、怎麼樣來效法。我們現前這個環境、這樣的形態,我們應該怎麼樣來取法,學習到它的精神。不是照這個樣子、形式,你照那個樣子,你還是跟左溪尊者不一樣的。這都是大徹大悟的人,不是一般人。永嘉大師是大徹大悟了,我們現在是什麼?我們連個小悟也沒有。人要有自知之明,所以聽道場的安排調度,你才不執著。你學習左溪尊者,你有那個道,那沒有問題。
住山,他是在修行,不是在貪戀那個地方。如果貪戀那個地方,你不能明心見性,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你都喜歡這個地方、貪這個地方,怎麼可能你發願去極樂世界?你捨不得、你放不下。放不下,將來怎麼辦?我們大家如果去看看《安士全書》,周安士居士講,文昌帝君有一世死了之後,他的神靈就沒有肉體的障礙,就遊歷很多名山,看到一個地方,山很漂亮,他喜歡那個地方,他就到那邊去作山神。所以山神、土地公就是這麼來的。我們沒有修行,你就會這樣。不是說住山,我住在那裡就是在修行,不是你想的那麼回事,你要看看左溪尊者,你看看他的傳記,古人他怎麼修的。所以佛為什麼規定出家人一棵樹只能住一個晚上?為什麼?他制這條戒幹什麼?怕你留戀那個地方,你就執著那個地方,你就捨不得、放不下,你就貪戀,你煩惱就斷不掉,規定這個,我們要知道他制戒的一個精神。
所以現在我們道場有山下的、有山上的,就是有時候稍微輪一下,時間不太長,大家有自己的信徒,那你就完了。你這一生不想成就,那可以。如果真正想要修道,我們要講真話。你所有的都歸常住,這是常住幫助你修道,不是在控制你,大家要懂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輪調,有時候要去山下,大家幫忙一下、輪流一下,這也是給大家一個調節。因為你下去個十天八天的,你不可能是一下去就怎麼樣,你在山上時間還是比較長的。大家要了解這個用意,所以是幫助大家修行的。
我們有道場依眾靠眾,所以大家還不至於說太離譜。如果你自己一個人,你很自由,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是什麼?隨順自己的習氣,隨順你自己的貪瞋痴慢,自己的習氣,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你怎麼修行?沒辦法修的。所以修行,你還是要有一些人事環境,有一些順境、逆境,這樣來考驗、來提升自己。所以道場的功能是這樣,不然我們不需要道場,是不是?大家去趕個經懺,也能過日子。像現在很多經懺法師,他自己一個小套房,多舒服。但是你就不能出輪迴,將來墮三惡道就不好玩了,現在好像很享受,但是後果不堪設想。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