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荷衣松食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21/6/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13
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緇門崇行錄.清素之行第一》。請翻開課本二十七頁:
【荷衣松食】
【唐大梅常禪師,得馬大師即心即佛之旨,隱深山中,人無知者。鹽官以書招之,辭不赴,附以偈云:「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這個公案也是在唐朝,唐朝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這個在《淺述》裡面有註明。明州是現在浙江寧波市這個地區,在寧波地區。他得到馬祖道一禪師即心即佛的心法要旨後,就隱居深山,就沒有人知道。
中國佛教到了唐朝,可以說大放異彩。唐朝那個時候是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黃金時代,大放異彩,特別是禪宗,禪宗在隋唐時代非常興盛,到了唐是最興盛的。達摩祖師從印度把釋迦牟尼佛的心法,「教外別傳」,傳到中國。這個中國是我們現在講,古時候叫東震旦,我們講印度叫西域,印度在中國的西邊,中國在印度的東邊,所以印度人叫中國是東震旦,震旦國。這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到了梁武帝,南北朝,達摩祖師把禪傳到中國。傳到中國,他只有一個傳人,慧可二祖。他是中國的初祖,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在印度他是二十八祖。達摩傳佛的心法,教外別傳,他傳給慧可,他就回印度了。人家看到他死了,棺材埋起來,在中國圓寂了。但是有到西域的商人,他們說在印度還有看到達摩祖師拿了一隻靴子。大家說達摩已經不在世了,怎麼可能你在印度碰到?所以大家為了要證明達摩已經死了,去打開棺木,一打開,只有看到一隻草鞋。這是達摩的神蹟。後來禪宗都是一直單傳,傳到五祖都是一代傳一個,傳到了六祖,六祖的會下有四十三個開悟,大徹大悟,四十三個人。往後,那就傳得愈傳愈多了。
馬祖道一禪師,還有百丈大師,都是六祖的徒孫,在中國佛教建叢林,就是從他們開始。「馬祖建叢林」,叢林道場是馬祖道一禪師他建立的。「百丈立清規」,百丈禪師他立這個清規。清規也就是把佛陀的戒律,依他的精神變成中國的本土化、現代化,那個清規叫百丈律。南山律宗的祖師,道宣律師,那是南山律。那不是佛陀原始的戒律,所以這個歷史我們也要知道一下。叢林、道場提倡共修,那個時候是最興盛的。建叢林等於是佛教大學,佛教大學它規模很完善,你看執事一百零八單,我們老和尚講過,這個是叢林的規模。這個叢林等於是現在講的佛教大學,出了很多人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非常多。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現在佛教要再興盛起來,要恢復古代那個叢林制度。古代那個叢林制度很好,要恢復。當然時代不一樣,恢復一代的叢林制度,也是要掌握它的精神,然後大家研究,集思廣義,來定這些規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就像百丈禪師把佛陀的戒律,依他的戒律的精神,把它制定一個適應中國地區的國情,風俗民情,意識形態,也就是現代化、本土化這個精神,採取這個精神。所以現在建叢林,當然也要依現代化,我們現在不可能回到唐朝,要去適應現代的客觀環境。所以方教授也給我們老和尚常常提起,佛教要興盛,必定恢復過去古代這種叢林制度,這樣才能培養人才;如果不恢復叢林制度,佛教很難出人才。
現在不是說廟蓋得很大、很莊嚴、信眾很多、辦很多活動,那個就興盛,那是結緣,那不是興盛。興盛是什麼?有幾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你培養、教導有幾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在我們念佛道場,淨宗道場,有幾個人念佛念到一心的,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的,那這個才是真正的成就,真正的莊嚴。不是信眾多,香火鼎盛。我們現在台灣、大陸很多寺廟,香火鼎盛,信眾成千成萬的,多得是。但是那個是不是興盛?不是,那是熱鬧。一個明心見性的也沒有,一個往生西方的也沒有。沒有一個能了生死、出三界的,這就沒有成績可言。在一般法門來講,沒有人證果,就沒有成績。在我們淨土來講,很熱鬧,但是沒有一個往生的,那個也沒有成績。
所以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就想到馬祖道一禪師他建了這個叢林。我們看了這個公案,如果你這樣看,然後《淺述》這樣講,那我們就以為他在馬祖道一禪師那邊即心即佛的心法得到了,他就去深山隱居了。你這樣看,好像看不出什麼門道,就聽聽,好像聽故事一樣,你看不出門道。所以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你看他講到這個地方,我們就要知道,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他去住過叢林,叢林有規矩,百丈立清規,他去住在那邊要遵守,去那邊跟道一禪師學參禪。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從這裡看出來,他住在那裡,要守叢林的規矩。如果你不守規矩,會被人家趕出去,他也沒有辦法在那邊學習,去參禪。然後他大徹大悟,得到心法要旨,他就離開叢林,好像畢業了,他去學習,畢業了,他才到深山去隱居。隱居,他就只有一個人,他就不是住道場,他一個人蓋茅蓬。所以以前一個人住茅蓬,它是有條件的,以前的條件就是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才有資格去住茅蓬,一個人住。你還沒有明心見性,對不起,你還是要學習,你還沒有畢業,你要跟大眾去修。所以建叢林,他依眾靠眾,這個叢林就是幫助大家修行,建這個道場幫助大家修行,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明白。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那我們也去蓋個茅蓬,自己一個人住,也滿舒服的。如果是這樣,老實跟大家講,你絕對不會成就,沒有一些境界來磨鍊你、考驗你,你怎麼可能會成就。一個人住,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一個人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我要睡到幾點那就到幾點,是很自在沒錯,但是不會成就。所以一個人住茅蓬,過去的規矩是大徹大悟。這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過,他說住茅蓬兩種人,一個是大徹大悟,他畢業了。他住在茅蓬是什麼意思?他已經明心見性,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去找他。如果你去問他,他答不出來,你叫他茅蓬的門打開,還是跟我一起去參學,你還沒畢業。這是過去的標準。但是現代人他也不懂這些,一出家就住茅蓬,我們看到很多。那我們看到,知道肯定也不會成就。所以過去住茅蓬是這種人,第一種。第二種就是很忙,信徒很多,自己都沒時間去看個經、修個行,都很難。自己也要辦自己的生死大事,所以他宣布閉關,自修,閉關一段時間自修,這是第二種人。如果一般你不是忙到那個,都是要住道場,依眾靠眾。那個事務太多了,他要宣布閉關,找他的人太多了。這些我們要了解。
所以法常禪師他隱居到深山,也沒有人知道,知道的人就是跟他有緣。管鹽官,在當時那個地區,管鹽的,過去古代管鹽的,那是很好的一個官缺,因為鹽是國家最重要的。所以當鹽官,都是很好的職務。當地鹽官寫信要找他去,要詔見他,他謝絕不去,因為他不求名聞利養。我們看這個公案,我們也要知道鹽官找他去,仰慕他的德學,詔見,找他去了,聽說他道行高,高僧大德。人住在山中,但是他的名都傳出去了,所以鹽官找他去。找他去,他為什麼不去?不是要弘法利生?要出來幫助別人?從這個公案,我們要從一個側面的去思考,就是這個鹽官可能找他去,只是為了他的名氣,那個某某法師很有名,見一見,跟他認識,不是真正要修道,不是真正要弘法。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去了沒有意義,因為他也不求名聞利養。
如果我們一般人,不要說官員來找,我們還要自動找門路去攀緣。所以這個祖師大德他們的行持就是跟我們不一樣,他不為名聞利養。如果你不是真正要學習,他去沒有意義,對你沒有幫助,對他自己來講,他不需要這些名聞利養。你要供養我什麼,封一個什麼獎勵給我,他統統不要,他不需要這個,所以就謝絕不去。他回了一首偈給鹽官,說我這裡有一個池塘,長滿了荷花,我用荷葉做衣服蔽體,用也用不完。他衣服用什麼做?用荷花的荷葉,把它串起來編成衣服。那個荷葉夠用了,我衣服就穿那個,已經用不完了。還有好幾棵松樹,長滿了松花松果,用以充饑,餓了就吃那些東西,野花、野菜、野果,他足足有餘,他不需要什麼。他說原來以為大家都不知道我住在哪裡,他可以獨自清閒修道。開悟的人,住山、住茅蓬,他是養道,他修道已經修成就了,他是養道。他沒想到還是讓人找到了,於是他又搬了,又搬到更深山裡面。
這個公案的精神也就是告訴我們,不貪名聞利養,不去攀緣這些豪貴,這些達官貴人他不去攀緣。這個也是做給我們一般修行人看的,一個榜樣。不然他明心見性,他不會被迷惑顛倒,他有免疫力了,他不會迷惑顛倒,他去也無妨,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但是他做這個也是給我們後學一個示範、一個榜樣,你看他明心見性,他都不貪這個了,那我們想一想自己。食存五觀講,「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忖己德行,想想自己的德行,我們不夠資格讓人家供養。所以這個是做給我們後學看的,這個精神我們一定要知道。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