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十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10

  《大智度論》第十卷:

  在這一卷裡面,一開頭是解釋《摩訶般若經》中的「初品十方諸佛菩薩」之餘,緊接著前面一卷未盡的意思。

  【佛有三密。身密、語密、意密。】

  這一段也是佛學常識,解釋的文第二頁第六行。

  第四頁,指示我們常隨佛學,在問答裡面:

  【問曰。若諸佛持戒禪定智慧度人皆等。是普明菩薩何以欲來見釋迦牟尼佛。答曰。諸菩薩常欲見佛無厭足。聽法無厭足。見諸菩薩僧無厭足。諸菩薩於世間法皆以厭患。於上三事心無厭足。】

  這段是菩薩示現一個榜樣,教給我們如何去常隨佛學。這裡面意思非常深廣,我們要細心去揣摩。

  向下這就解釋三昧自在,這段也是非常的重要,在第五頁:

  【問曰。如佛一人。一切三昧中得自在。何以言菩薩亦一切三昧中得自在。】

  這地方何謂三昧自在,以及菩薩云何證得,下面都有解釋。

  第七面的經文:

  經【佛告普明。欲往隨意。宜知是時。】

  這是『普明』菩薩,他是寶積佛的學生,他很想到娑婆世界來看看釋迦牟尼佛。上面這個『佛』字是寶積佛,就是他的本師佛告訴普明說,你要想去,『欲往隨意』,隨你的意思,你可以去。『宜知是時』,這兩句話重要的就是知時,什麼時候應該去、什麼時候不應該去,因為時節因緣要是恰當,利益就非常多。時節因緣,我們怎麼曉得什麼時候是時、什麼時候非時?我們很難曉得。當然證了高位的菩薩果位他是知道的,現在我們是在凡夫地,不要說菩薩階位我們沒有證得,我們就是連一個初果的聲聞也不夠格。什麼是是時、什麼是非時,對我們來講太難了。雖然很難,不是沒法子,我們也有辦法知道時、非時,這是相當高的聰明智慧。

  如何才能夠得知?佛法中說,只要我們一心向道,對於時節因緣要能夠隨順,這叫知時。心住在道上、住在法上,前頭都有諸佛菩薩護法神給我們安排好了,我們自己一點也不必操心,這叫知時。凡事成熟必有時節因緣,因此對於身外之物,乃至一切法,絕不用攀緣心去分別、去追求,這就叫知時。世間法裡面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既然前都定了,那你安心就好了,何必還要盲目的追求?諸位讀讀《了凡四訓》,那是凡夫的知時,他懂得時節因緣。雲谷大師給他開導之後,他覺悟了,命運原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可以改造命運、可以創造命運。所以只要一昧向至善的方向去精進,只顧耕耘莫問收穫,這叫做知時,像這樣的知時我們做得到。知時之人於自己有大利益,於眾生也有大利益。龍樹菩薩在這段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希望諸位要好好的去研究。第八頁:

  【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

  這句話很重要,三世諸佛都要師法『諸法實相』,那我們修學佛法的目標應該放在什麼地方,不問也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大乘佛法無論是哪一宗派、哪一個法門,終極的目的都是要證得「實相」,諸佛菩薩已經證得實相,教化一切眾生也是誘導一切眾生證入實相,所謂開示悟入,悟的是實相,入的還是實相,以實相為師,以實相為一切眾生之師,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古大德判設一代時教,大乘經的經體就是以實相為體,小乘經的經體是以三法印為體。大乘是以實相為體,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也是我們修學大乘的大方向。

  【修諸功德。常行諸善。不但求報。敬功德故。而作供養。】

  第九頁:

  【為教弟子作功德故。而作供養。】

  這段是解釋經文裡面,寶積佛以千葉金色蓮花交給普明菩薩,也就是普明菩薩要見釋迦牟尼佛,寶積佛把蓮花叫普明菩薩帶到釋迦牟尼佛面前,就是代表他供養,向釋迦牟尼佛致敬,也就是送一點禮物給釋迦牟尼佛。這地方對初學人免不了要有一點疑問,佛自己的福德已經圓滿,他再不求福報了,為什麼還要供養別的佛?下面有很長一段文來解釋,解釋裡面這兩點是很重要的,第一點是佛敬重功德,所以示現的要修供養。成了佛,佛還要修供養,可見得十大願王裡面廣修供養,不但是在因地我們要廣修供養,就是到究竟的果位成了佛,成了佛還是廣修供養,這是為了尊重功德故。另一個重要的意思就是教誡弟子,如果佛只教學生要修供養,自己不供養,學生就懷疑了,你教我們天天要供養,你看你自己都不修供養,學生一定有疑,一定有障礙。所以佛不但有言教,而且自身給大家做一個榜樣,自身就修供養。第十六頁:

  【佛法無大無小無內無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藥。以除病為主。不擇貴賤大小。】

  這幾句話是說明一切眾生之類皆有佛性,皆可以學佛,皆應當作佛。所以在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是真正的平等,唯有在平等法裡面,才能夠見到大乘佛法真正的精神之所在。不但能夠體會到這一層深義,而且能夠成就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今學佛所以遇到重重的障礙,原因實在是於一切法裡面起無量的分別。這地方講『無大無小』,最容易為我們分別執著的,佛法大乘小乘、內道外道,哪一個學佛的人都有這種執著,都有這種分別,這個分別執著就是障礙。對自己,自己以為自己是大乘佛法,在大乘起了驕傲,對於小乘自然就生起貢高我慢,小視了小乘人;我們自己學佛了,佛法是內學,又高人一等,對一些外道又瞧不起了,而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法,我們學佛了是我們因緣好遇到緣。小乘也遇到佛緣,遇到小乘,沒有遇到菩薩法緣,不是他不能作菩薩,不是他不能成佛;外道是遇天神鬼神,遇到邪緣,沒有遇到正法之緣。

  不但外道的信徒我們不能夠以差別心去看他,外道所侍奉的諸神,我們也不能用分別心去看他。為什麼?他也是眾生。既然是眾生,他當然有佛性;既有佛性,當然可以學佛,當然可以成佛。我們今天要是諷刺他、毀謗他,說不定那個神一轉生他的根性比我們猛利,他來生一學佛他就成佛了,將來我們跟他學,這個緣還攀不上!所以我們應當以平等心看一切法,這樣才如法。佛法裡面縱然講種種分別,他那個種種分別是建立在無分別的基礎上,那就是說在法相上應該要分別,為什麼?便於言說,便於理解。法相上再不分別,那跟白痴就沒有兩樣了。法相上要分別,法性上決定沒有分別,體是一個,相有千千萬萬種,同時還要曉得相與體是一不是二。所以分別即是不分別,不分別當中建立分別,我們要了解這一層的意思才能夠看得懂大乘的經論,能看得出它的味道。

  在第十九頁註解裡面有解釋「一面立」的儀規,這是屬於普通的禮節,而在經文裡面,普明菩薩見了釋迦牟尼佛,前面一段是致敬行禮,此地是白佛言:

  【白佛言。寶積如來致問世尊。少惱少患。興居輕利。氣力安樂不。又以此千葉金色蓮華。供養世尊。】

  這是向長者請安問訊之詞,我們應當要學習。在請安問候的時候,現在都不大作興了,現在人一開口見面問「你這一向可好?」就這麼樣問法,意思還是有,「你這一向很好嗎?」在從前佛門裡面問訊,一定是『少惱、少患、興居輕利,氣力安樂不?』都是問這些話。現在雖然不作興說這些話,可是意思要懂得。現在如果我們這樣問,也許人家聽了不知道我們在說些什麼。我們生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隨俗,可是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就是問好,好裡面也包括這些意思在。佛法裡面這幾句問話,它實在含有很多意思在,第二十頁向下都是解釋這個詞義。

  【問曰。寶積佛一切智。何以方問訊釋迦牟尼佛。少惱少患。興居輕利。氣力安樂不。】

  為什麼還要問這些話?下面註解很長,同修們自己去研究。

  【復次。佛雖一切智。隨世界法。世人問訊。佛亦問訊。佛人中生。】

  就是示現在人中。

  【受人法。】

  就是一切眾人所行之法,佛都得要遵守。

  【寒熱生死與人等。】

  既然是示現在人道,他的生活方式完全與常人無異,因此:

  【問訊法亦應等。】

  也應該是相同的。這就是解釋諸佛菩薩如果到人道來度眾生,示現人身一定是隨俗,不壞世間法相。由前面這段的問答,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這也是教給我們行菩薩道的人,一定要知道入境隨俗。如果入境不隨俗就度不了眾生,你要想行菩薩道,那就障礙重重。要隨俗會不會有困難?譬如我們中國出家人吃素的,外國這些出家人到中國來,我們用素席招待他,他吃得也是津津有味;我們要是到外國,外國和尚們是吃葷的,試問問怎麼辦?問題來了,我過去跟道安法師一道到國外的時候,團體也不小,很大。道安法師給我講,他去國外旅行過好多次,也帶了有些年輕的出家人,回來之後人家對老和尚批評,老和尚在國外開葷吃肉。他們自己到了外國,都有葷菜,沒有人給你預備怎麼辦?不吃菜,就吃麵包,天天吃麵包喝開水,也非常的困難。老和尚吃的什麼?肉邊菜,所以大家都說他破了戒、開了葷。老和尚告訴我,入境一定要隨俗,為什麼吃肉邊菜而不吃肉?不吃肉幾十年,養成習慣了,不是不願意吃,而是吃不下去。他說我要能吃得下去,我也大塊大塊的吃,吃不習慣。外國的風俗習慣跟我們不同,我們要跟人家不一樣,人家看到我們就是怪怪的,沒有法子接受。所以菩薩法,就是四攝法,的確不容易。四攝法裡面,布施、愛語、利行還比較容易,頂難的就是同事,同事就是跟他一樣,就是入境隨俗,這才能夠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總而言之一句話,菩薩法,菩薩所在之處要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要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第一個就不要叫眾生為你麻煩,這是頂重要的一個原則。那個國家的人都吃葷,你一個人吃素,他要單獨為你做,麻煩透了,真不好接待。

  這個道理諸位要懂得了,在家居士學佛你那個家裡人多,只有你一個人學佛,你們家裡人都沒學佛都吃葷的,你一個人要吃素,叫家裡人為你一個人做素菜,你不是找人家的麻煩嗎?你不能叫家裡人生歡喜心,叫家裡人個個都討厭你,看到你陰陽怪氣的,他怎麼能接受佛法?所以諸位要懂這個道理,在家庭一定要隨家裡面的大眾。在寺院裡面,你就是學佛了,學了佛你要是很喜歡吃肉食,素菜吃不慣,但是你到了寺廟裡,你不能說我吃葷的,你要給我弄兩個葷菜,這也是找人家的麻煩,也要隨俗。這算不算是破戒犯齋?給諸位說,不算,為什麼不算?並不是你有意的,你是無心的,你是恆順眾生,這叫隨喜功德,不叫破齋、不叫犯戒。所以有許多人對戒律的精神、佛制戒的意義不明瞭,往往都死在戒條之下。那個戒條本來是活活潑潑、八面玲瓏的,怎麼可以死在裡面?一個戒律清淨的人,什麼樣場合他都可以去。菩薩戒比比丘戒清淨得多,比丘是身清淨,心未必清淨,菩薩是身心都清淨,而菩薩無處不現身。這是大乘經,這是大乘境界,我們應該要曉得。

  但是諸位知道,如果作意的去做,存心有意去做的,這就叫破戒,這就叫破齋。所以行法要看自己,要看時節因緣。不要出了家,在寺廟裡面素菜吃得不習慣,居士家裡都吃肉,我到你家裡去吃飯,沒關係,你家裡有什麼菜我都可以吃,那你是饞得不耐煩,存心去破齋,這是有罪的。你到外國去了,無可奈何,那是隨俗。中國人對出家人、學佛的人他懂得,他尊重你,你吃素他尊重你,他會單獨給你做。外國他沒有這個觀念,沒有這個習俗,你要叫他給你單獨做,他覺得麻煩,帶來許多不方便,那就不應該。總而言之,要便利一切眾生,這是隨俗,不壞世間的法相。《大智度論》對於世出世間法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內容非常的豐富,希望諸位總得要抽出一點時間,把全書細細的去看個二、三遍。二十三面:

  經【爾時。釋迦牟尼佛受是千葉金色蓮華已。散東方如恆河等諸世界中佛。】

  我們從此地看佛接受供養,接受來了立刻就散出去。可見得供養結緣要接受,不能人家來供養你跟你結緣,我不好意思接受、我不能接受,這是錯誤的。供養你要是不接受,換句話是說,我不願意給你種福,你是拒絕眾生種福,這沒有慈悲心。別人跟你結緣,你說我不要跟你結緣,那你跟人家是冤家對頭,所以這不可以的。接受之後怎麼辦?接受之後如果存在銀行裡,存了多多益善,那就是佛在經裡面常說的積財喪道,那個麻煩大了。應該怎麼辦?這一邊接受來了,那一邊就散出去,佛就是做這個榜樣給我們看。散出去有善巧方便,就是以眾生少許之供養,要為他培大福報,叫他能夠福慧增長,這個輾轉功德就無量無邊,這一點意思我們要曉得。

  【問曰。佛無勝。今何以故。向東方諸佛散華供養。如佛初得道時。自念:人無所尊。則事業不成。今十方天地誰可尊事者。我欲師而事之。是時梵天王等諸天白佛。佛為無上。無過佛者。佛亦自以天眼觀三世十方天地中無勝佛者。心自念言。我行摩訶般若波羅蜜。今自致作佛。是我所尊。即是我師。我當恭敬供養尊事是法。】

  這段裡面它的大主意是教我們要尊他、要敬事,這才是自尊。自尊不是自大,自尊表現在敬人敬事,古人所講的敬業,敬業的精神,應當要學習的。對於一切眾生我們要尊敬,善人,在我們初學的時候善人我們敬而親之,惡人我們敬而遠之。可見得只有遠近不同,而敬重之心實在沒有兩樣,是要尊敬的。敬是什麼?常常向他討教。遠之,最好少跟他往來,見了面是客客氣氣、恭恭敬敬,少往來,就是這意思。敬業,我們立定了志向,學某一種學問,或者從事某一種行業,我們一定要尊重自己的事業,學術事業才能成就。智慧圓滿了,這是成佛了。成佛之後,『恭敬供養尊事是法』,這都是給我們做榜樣。下面是用比喻來說,二十六面:

  【佛法中有四種布施。一、施者清淨。受者不淨。二、施者不淨。受者清淨。三、施者清淨。受者亦淨。四、施者不淨。受者不淨。】

  關於布施在第十一卷會有很詳細的介紹,這地方是從綱領上來講,就是四種布施。我在這地方只把這幾句給諸位念念,不解釋,到第十一卷的時候都有,什麼叫做敬、什麼叫做不敬,有很長的經文來解釋敬與不敬。第二十七面:

  【問曰。一切聖人不受果報。後更不生。云何言是施福最大。答曰。是福雖無人受。其相自大。若有人受者。其報無量。】

  此地所講的『一切聖人』是指佛,菩薩雖然福報大,沒有圓滿,到如來地這是圓滿了。功德圓滿的人他不受果報,世出世間一切的福報他都不受了,『後更不生』,真正入不生不滅。為什麼還要讚歎佛布施的福報大?這裡面的意思是說,如來在果地上還修福、還種福,雖然修福、雖然種福,他不受福報,因為他不受福報,其心清淨,所以他得的是無漏無量的大福報。你要是不相信,你念念淨土三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世界,那個福報那樣的莊嚴,他怎麼修的?阿彌陀佛天天修福、天天種福,他老人家不受果報,極樂世界的莊嚴一天比一天殊勝。再看看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華嚴經》裡面所描寫的,那比極樂世界更要來得豐富、來得圓滿。毘盧遮那也是果地上的佛,也是天天在修福,天天在種福。

  這教給我們什麼?如來在果地上不受福報還天天種福修福,我們現在是什麼地位,我們學佛能不修福嗎?能不種福嗎?怎樣修福種福,我們過去在《華嚴經》第六迴向裡面講得很清楚,那一章講六十種布施的因緣果報;或者看《大智度論》第十一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在學習之前必須懂得理論與方法,以及確實知道福報是決定不虛,我們才能夠發起真正的歡喜心來修福,才懂得怎樣才是修真正的福報,所謂是功不唐捐。

  二十九面一共有十四首偈頌,偈頌就是經文的註解。第三首:

  【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強。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

  我特別給諸位提出來,對我們目前修行頂重要的,第一重要的就是忍辱,一個能忍辱的人心堅固,這個心是什麼心?清淨心,不容易被動搖,不容易被染污。而清淨心就是道,道業所以不能成就就是不能忍,能忍決定有成就,不能忍一定是半途而廢,功虧一簣,那是很可惜的事情。能忍要有精進,不能夠保守,老守在那個地方不行,要往前進;換句話說,天天有進步,年年有進步,要發憤、要努力、要向上。保守是保持在今天這境界裡面,給諸位說,那就叫退步,別人都往前進,你沒有往前進你就退步了。

  也許要問,我保持我這個清淨心、我定的境界上,這很好,我要怎麼進步?諸位好好的去想想善財童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精進,五十三參的精神、五十三參的意義是在歷事鍊心。我們的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從什麼地方去鍛鍊?從境界裡面去磨鍊。每天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人事都是天天在變化,天天有不同,我們在一切時、一切境界、一切人物裡面,面面都能夠照到,鍊什麼?鍊心裡頭如如不動,智照光明,鍊這個。所以戒定慧在哪裡修?就在日常生活裡修,這叫真正的修行。絕不是說每天我把外面六塵境界都杜絕,一個人關在小房間裡敲著木魚念經拜佛。那是小乘人的修法,初級的修法,沒有能力接觸外面境界,一接觸心就動搖了。怕這個心受不起境界的誘惑,好,把外面境界平息,關起門自己來鍊。但是諸位,這種鍊法一定是有階段的,我永遠這樣鍊下去,我三大阿僧祇劫都這麼鍊下去,決定成不了佛。就好像念書一樣,念小學還可以,中學不行,太深了。「好,我一輩子都念小學」,你有出息嗎?沒有出息。所以小乘人證到阿羅漢了,釋迦牟尼佛還罵他焦芽敗種,這就等於一個做父母的看到孩子不成器,罵他沒出息一樣。

  大乘菩薩踏進社會,一面歷練、一面學習,所以學以致用。小乘好比在學校裡學,大乘好比離開學校踏進社會,踏進社會是一面服務、一面學習,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縱然你是念到大學畢業,大學也許各種學科方面你也只是學一個綱領而已,並沒有成熟。成熟怎麼樣?要到社會上,要接觸社會,在社會裡面去歷練才能夠到成熟。不是說只有學校,跟社會完全脫離了,在學校學的東西能成熟,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菩薩在菩薩位次當中一定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當然就要接觸眾生,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所在都會接觸到,在這裡面成就自己、成就眾生。成就別人是叫別人開悟,成就自己是鍛鍊自己的定慧,自己的定功一天比一天深,自己的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這叫做菩薩法,這叫『精進弓力強,智慧箭勁利』。底下就是效果,『破憍慢諸賊』,憍慢諸賊就是煩惱的代表,在這裡面是破煩惱障、破所知障,成就圓滿的功德。

  再看第八首,在第三十頁:

  【解知一切法。自得妙道去。或時方便說。愍念一切故。】

  前面一首著重在自利自行,這一首著重在利他、化他。『解知一切法,自得妙道去』,這是自己成就了,「解知」是大徹大悟,「自得」是證入這個境界。自己得道以後,絕不可以說我自了,沒有這樣的佛菩薩。唯有阿羅漢有,他自了。大乘菩薩決定不是的,不是自了漢。他怎樣?『或時方便說,愍念一切故』,他一定是時時行方便法門,利益一切眾生。方便法門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同修們,隨緣而不是攀緣。隨緣能夠成就無量的功德,攀緣會帶來無量的障礙,會增長煩惱。隨緣是增長功德,攀緣是增長煩惱,這大大的不相同。隨緣是無心,有願而無心;攀緣是有心的,自己想著一定要這麼做,這是攀緣。像這些地方我們都應當要學習,所以要懂得方便法。懂得方便法是很大的學問,方便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佛法裡常講小悟多少次、大悟多少次,有多大的智慧就有怎樣的方便法門。如果方便門超過了自己的智慧就變成障礙,這一點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我所用的方便法決定是我這個智慧能夠照得住,我這個定力能夠控制得了的,在自己智慧定力範圍之內,這是佛法,這是應當要做的,超越了都不可以。第三十一面,論中是給我們解釋「方」,名而非實,是不相應行法:

  【問曰。如佛法中。實無諸方名。】

  方分在《百法明門論》裡面是屬於不相應行法,就是時分、方分以及數目字。世間是有這些事,但是它是不相應行法。怎麼個不相應法?它與心法不相應,與心所法也不相應,與色法也不相應。但是方分、時分、數目字必然又離不了前面三法,是以前面三法因緣而生的,但是不屬於前面三法的任何一法,所以叫不相應行法。這裡面也解釋得很好,給我們說出來方但有名而無實。這段我提出來給諸位說,可以幫助你理解百法當中的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個不相應,懂得一個全都懂得了,其餘二十三個都是一樣的原理原則。第三十二面:

  經【爾時。是三千大千世界。皆成為寶。華遍覆地。懸繒幡蓋。香樹華樹。皆悉莊嚴。】

  在論裡面就是解釋『莊嚴』。而論當中還舉了一個比喻來說,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在第三十三面:

  【如人請貴客。若一家請則莊嚴一家。一國主則莊嚴一國。轉輪聖王則莊嚴四天下。梵天王則莊嚴三千大千世界。】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因緣具足,無量的莊嚴,利益一切眾生,因此莊嚴一法一定要拓開心量。換句話說,心量小的人就是自以為一家莊嚴了,自以為莊嚴,別人還是看不出。我們今天沒有法子莊嚴道場、莊嚴國土、莊嚴眾生,就是我們的心量太小了。同時我們不明理,不曉得莊嚴的道理,也不曉得莊嚴的行法,同時還不知道莊嚴的功德利益,這是一生太可惜太可惜!

  諸位打開中外佛教歷史來看,從釋迦牟尼佛看起,你在經論裡面看十方諸佛種種的莊嚴,慈善救濟是無量莊嚴當中的枝末,根本是在弘道。所以古人說廟不必大,有道就靈。如果我們這些大德高僧,他們坐在一個道場,道場再小,要能夠每天弘經,能講上三十年,給諸位說,我們國家無上的光榮。為什麼?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沒有,只有某一家天天講經,講了三十年,中國外國的歷史上都要給他寫一筆,這叫莊嚴道場。如果講經說法三十年不中斷,那是世界第一,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而到我們台灣來的這些大師、大德居士當中,人人都有這個能力,很可惜沒做!所以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勸人一定要發心弘法利生,一個道場不要搬家,搬家沒有影響力,那不是莊嚴道場。我今天在這個廟講一個月,明天到那裡講一個月,也講了三十年,跟我一樣一無所成,自己有點成就,對佛教沒有貢獻。自己天天在講當然有成就,個人有受用,自利做到了,不能夠利生,不能夠給國家社會、一切眾生帶來福德莊嚴,這是我們沒有福報。

  假如我一出家住在臨濟寺,臨濟寺還讓我一直住在那裡,每天在臨濟寺講經,要是在臨濟寺講二十年,臨濟寺也出名了。當年我在台中學佛法,回來之後很想再回臨濟寺,人家不要我了。所以這二十年來到處流浪,我也到處勸人,人家不肯相信。一直到今天我們才有圖書館這麼個小地方,小地方很好,我們天天講。如果我再能在圖書館講二十年,給諸位說,那是一切眾生的福報,為什麼?三次大戰的大劫難就免了,我們在道場裡還能講二十年,大劫難就免了。所以做事情總要守住一,因緣才能夠具足。我們現在沒有力量,有力量就從我們這一個地方做一切的善,具足圓滿的功德。這用意在哪裡?用意在救度一切眾生,慈悲一切!不是為自己,也不是為這一個道場,諸位總要曉得,為整個佛教、為一切眾生而發的無盡悲心。

  我過去總是希望別人能夠發心做,我們去幫助別人,全心全力去幫助別人,但是人家不肯做,這是無可奈何。所以今天能有這一點認識的都很少,這是眼光必須要看得很深很遠,看到佛法真正的功德利益,我們才曉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法,不會再人云亦云、見異思遷,那是永遠不能成就的。所以時間是最有效的考驗,只要坐在這裡如如不動,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決定有大成就,有無比的成就。要把整個心穩定下來,也要像諸佛菩薩一樣莊嚴三千大千世界,我們不是做不到,做得到!像古時候這些祖師大德們都做到了,近代的印光法師做到了。再早一點,我們大乘佛法八個宗,歷代的祖師們都做到了。他怎麼做到的?就是坐在一個地方如如不動,具足一切圓滿功德。三十六頁:

  【答曰。阿彌陀佛世界不如華積世界。】

  在我們想像當中,阿彌陀佛的世界是最好的了,而在一切大乘經裡面,比阿彌陀佛世界更殊勝的還多得很。這樣一看來心就動了,阿彌陀佛不是最好的世界,我們到那裡去何必?你這一念生了,六道都出不去,不要想到極樂世界了。無量無邊的世界,比極樂世界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極樂世界是我們的一個中途站,我們有能力到極樂世界,才有能力到他方世界。所以到了極樂世界,所有比極樂世界更好的那些世界都等於到了,這一點很重要。他方世界確實是莊嚴,去的條件很高,不容易去。極樂世界也相當的莊嚴,他的條件水準很低,只要發心念佛人人都能去得了,所以先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那地方的人民是一切佛國土都歡迎的,所以到極樂世界等於到一切諸佛世界,這地方不要發生誤會。

  【是遍吉菩薩。一一毛孔常出諸佛世界及諸佛菩薩。遍滿十方以化眾生。無適住處。】

  【遍吉菩薩不可量不可說。住處不可知。】

  遍吉菩薩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他是表大經毘盧遮那佛的境界。因為我們在研究《華嚴經》的時候有人提出過,為什麼《華嚴經》不以文殊菩薩來表法,而以普賢?在此地就說到這個問題。在普賢菩薩所表的法比文殊要來得廣大,所以華嚴會上是普賢為長子,《華嚴經》一開頭是他,到最末後也是他,以普賢就是代表整個華嚴的行法。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