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十五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25

  《大智度論》第二十五卷,「釋初品中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這一卷裡面就是講這兩個題目。「四無所畏」是說:佛由於這四法,於一切眾中說法無畏。由此可知,菩薩發心要普度一切眾生,說法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因此如來的四無所畏我們就要特別的留意,應當要學習。佛在天上人間、魔王外道之中,都能夠降伏一切大眾,無所畏懼,他憑藉是什麼?我們也想在大眾當中說法能夠很自在,沒有任何恐懼的心理,能夠在講台上自由自在,換句話說,如來這四個條件我們是必須要學習的。縱然不能完全具足,也要具足少分,由少分再進步到多分,由多分再進步到圓滿,圓滿是在如來地。

  經文一開端就把四無畏的行相做一個概略的介紹,我先把大意給諸位說說。

  【四無所畏者。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

  四無畏裡面,第一種叫「一切智無畏」,有的經論上稱為總持無畏,總持的意思所謂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叫總持無畏。總持就是此地所講的一切智,這一條是說我們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諸位要記住「受持」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才是總持法門裡面的樞紐,絕不同於記問。我記得很多,我聽了很多、我記得很多,那不叫受持,受是接受,所謂接受是深解其義、變化氣質,我們世間讀書講求的是變化氣質,這才叫受持。單單說是要記得多,不能夠消化,在佛法裡面講消歸自性,消歸自性跟我們世法裡面講的變化氣質意思非常的接近。讀書尤其是讀佛書,不能消歸自性,不能夠變化氣質,這就不叫受持,受持都談不上了,還談什麼總持!如何受持?講得最簡單、最明白的無過於《金剛經》,教我們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不著文字相、不著言說相,心裡面沒有妄想,心緣相就是心在境界上攀緣的相。這叫受持!功夫深了,就成就一切智無畏。這個功夫實在講就是用轉識成智、用明心見性的功夫,世尊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指歸這一條路,我們應當要曉得。第二種是「漏盡無畏」,第一面倒數第三行:

  【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

  這就是漏盡無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盡」是煩惱斷盡了,四弘誓願裡面「煩惱無盡誓願斷」,他斷盡了,漏盡無畏,確實沒有煩惱了。這一條也叫做「知根無畏」,佛無住煩惱,斷盡了,兩種生死遠離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都了了,這才能徹底明瞭一切眾生差別的根性,因此佛說法無有不應機的,應機說法,這個能力是從這裡來的。我們說法是沒有神通,沒有這個能力,不曉得眾生根性,所以說出來的法,對根性的他聽了很歡喜,不對根性的他聽了很厭煩,所以很難契機。可見得契機是要自己斷了煩惱才能辦得到,自己不斷煩惱,這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怎麼會契機?斷了煩惱之後是真性用事,我們世間法裡面講理智用事,理智用事就契機,這是第二種無畏。第三種,第二面第一行最後三個字:

  【佛作誠言。我說障法。】

  這一條是「說障道無畏」,也叫做決疑無畏,決是斷決、決斷(解決),疑是疑惑。凡是障道之法,佛都曉得,佛都能夠說出,所謂說障道。諸位要知道,疑惑就障道,我們一切法都不疑,障礙就沒有了,有疑就有障,所以障的上面常常帶個疑,疑障。因此佛能明瞭一切障道,所以能斷眾生一切修道的疑惑。修道兩個字範圍非常的廣,我們不要把它呆看了,提到「道」,大概菩提道是道、菩薩道是道、聲聞道是道。道實在是道路,道路是無量無邊。飲茶有個茶道,插花有個花道,諸位想想門門都有道,燒個菜,這一道菜,一個菜就是一道,所以這個道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佛對於世出世間一切的道他都懂得,真正是萬能博士。他什麼都會,什麼都懂,所以一切眾生不管什麼疑難的問題,你去問他老人家,他都給你解釋得清清楚楚。再給諸位說,尤其妙的是,一切道都不離佛道,一切道都成就佛道,這是《華嚴經》裡面「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教義。如果說世間有一個道跟菩提大道要是相違背了,那是迷,那是道裡頭有障。如果破了疑障,任何一道都與菩提大道完全相應,《金剛經》裡面講的釋迦牟尼佛穿衣吃飯都是道,都是無上道。通達了,一切道原來是一道;沒有通達,道道是互相妨礙,這就變成障礙,變成結使纏縛,無量無邊的苦報。第四種無畏,第二面第五行最後一句:

  【佛作誠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行是道。能盡諸苦。】

  這條簡單的說是「說盡苦道無畏」。一切眾生沒有不苦,苦可以斷盡,實在講這一條就是四諦裡面的滅諦,滅就是滅苦。說盡苦道無畏,它還有個別名叫「答報無畏」,就是答覆、報答,別人來問的時候才能夠答,能夠回報別人。這個意思是說,凡有問難的,佛立刻可以答覆,不必要考慮,不必要去研究,所答覆的皆不會被別人難倒,任何人出難題都難不倒佛,這叫做說盡苦道無畏。如果被人難倒,那是苦,人家難不倒。換句話說,一切盡苦之道,佛都曉得,佛也都能說。

  這是四無畏概略的行相,我們讀了之後,想想這四樁事情對我們來講是不是很重要?既然曉得這四樁事情對我們是太重要了,那我們當前的學習是不是要學總持法門?總持是一切智,總持法門著重在受持,換句話說,著重在根本智的修學。我們講席當中時時提倡,不必多加解釋。第二,我們要想說法能夠觀機、能夠應機說法,像佛菩薩一樣的自在,先要斷煩惱,先要除習氣。斷煩惱除習氣要從最重的煩惱先下手,譬如我的煩惱當中傲慢煩惱很重,我就要先斷傲慢;假如我貪心很重,我就要先斷貪心。每個人煩惱習氣不相同,你自己要省察自己哪一類的煩惱特別重、習氣特別深,你就找一個方法來對治。重的毛病都治好了,輕的毛病就很容易轉好。千萬不要重的毛病習氣不改,不重要的很輕的毛病上去斤斤計較,這都是顛倒了。一定要從粗重煩惱下手,想想自己哪一條煩惱重,就先在哪一條上下手做功夫。譬如傲慢習氣很重,就學謙敬,學謙虛、學禮敬,這就是對治的方法;貪心重的學布施,吝財的我們就學著財布施,吝法的就學著法布施。八萬四千法門對治我們八萬四千種習氣,你能夠知道你的毛病習氣,這就叫有智慧,你的功夫才能得力。如果對於自己毛病習氣一無所知,不做反省檢點的功夫,你在佛法裡所修的法門都不會得力,都用不上力。

  檢點自己毛病確實不容易,我們一般人常講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自己對自己事情迷惑顛倒,看別人看得很清楚,因此佛才以一切經論教給我們反省。最初反省的就是戒律,而在中國我們古聖先賢,把世出世間戒律融會成一篇又簡單、又明瞭的反省的一部書,就是《感應篇》,文字不多,只有一千多字,每天念上兩遍,就是每天做兩遍反省的功夫。《感應篇》展開,《感應篇》確實是把佛法戒律統統融會進去了,所以印光大師就拿這個代替戒律來教誡學人。我們每天念一遍,看看我們自己,對照對照我們自己哪一個毛病犯得最重,把《感應篇》用紅筆劃起來,這是我的毛病,最重的毛病,我要先斷這個毛病,功夫才用得上力,這是認真的修行,一定要斷煩惱。這兩條給諸位說是自度,四無畏的前面兩條是自度,後兩條是化他。說障道法是講因,說盡苦道是講果,滅苦是果,障道是因,這是我們度化別人離苦得樂的法門。哪一種方法可以離苦得樂,哪一種方法不能離苦得樂,都明瞭都清楚,所以這是利他。利他的前面是自利,自己成就之後才能成就眾生。自己不得總持法門,不能成就一切智,不能斷煩惱,如果我們就要去度他,那煩惱會更多。先要求自度!緊接著後面第二頁倒數第二行,問答以下是說佛為什麼要說這四種無所畏。

  【問曰。以何事故。說四無所畏。答曰。有人言。佛自稱一切智。一切見。世間一切經書、技術、智巧、方便。甚多無量。若一切眾生共知一切事猶尚難。】

  大家來研究,個人去了解一部分,叫『共知』。譬如今天大學裡面開的這些所有科系,有幾百種科系,許多的學生分門別類去研究,每一個科系的學問都不能夠窮盡,佛一個人對所有的科系他都知道,這個實在是不容易,實在是難以相信。

  【況佛一人而有一切智。或有是事。有是事難。】

  『或』是不定之詞,也許有、也許沒有,或者佛是真知道。『有是事難』,免不了要叫別的人不能相信,不能相信的人就一定來問難。

  【佛將無有畏。】

  佛怎麼樣?佛確實是一切智,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

  【欲斷是疑妄。斷是難故。佛說四無所畏。】

  這是說明佛自己說四無所畏之理由。下面還有其他的,這是主要的理由,後面還有不少都是說四無畏的理由。

  【復次。若佛未出世。外道等種種因緣。欺誑求道求福人。】

  著重在『欺誑』,欺誑什麼人?欺誑求道的人、欺誑求福的人,而以種種的因緣來欺騙眾生。佛出世之後,以大智慧光明滅諸外道,這一段文在第三面最後一行:

  【佛出世時。以大智慧光明。滅諸外道及其弟子。皆不復得供養。以失供養利故。便妄語謗佛及佛弟子。】

  所以佛法遭受外道毀謗,這個事情一點也不希奇,釋迦牟尼佛在世就如此。不但釋迦牟尼佛受這些外道毀謗,過去未來一切諸佛沒有一個是例外的。為什麼?佛說正法,正法不騙人,正法不欺人。而外道,諸位要記住,有門外外、有門裡外,門外外那是很顯然,一看就曉得,門內外是很麻煩的事情。諸位總是記住,如果是正法,怎麼會毀謗正法?正法只有讚歎正法,沒有毀謗正法的,凡是毀謗正法的都有問題。諸位要問,哪些是門內外?大家自己用智慧、用法眼去揀別。他為什麼要毀謗?你看這裡說得很清楚,是恐懼自己不能夠得到供養的利益,怕自己供養利益失掉,所以這才妄語謗佛及佛弟子。下面說佛為息謗所以才自說四無畏。請看第四面第三行最後一句:

  【佛欲滅如是等誹謗故。自說實功德四無所畏。】

  這地方我加一個數字,第一:

  【言我獨是一切智人。無有能如實言佛不能知。我不畏是事。】

  這地方就著重在一切智。第二:

  【我獨一切諸漏及習盡。無有能如實言佛漏未盡。我不畏是事。】

  『諸漏』就是煩惱,『習』就是習氣,煩惱習氣全都斷盡了。人家說佛煩惱沒斷盡,佛不怕,佛確實是斷盡了。第三:

  【我說遮涅槃道法。無有能如實言是法不能遮涅槃。佛不畏是事。】

  這就是障道法,『遮』就是遮止,就是障礙的意思。這句說得很明白,障什麼道?障涅槃之道。佛講這個方法是遮涅槃的,人家說這個不遮涅槃,佛也不在乎,佛也不畏。第四:

  【佛說苦盡道達到涅槃。無有能如實言是道不能到涅槃。佛不畏是事。】

  苦滅盡了,就達到涅槃。

  【略說是四無畏體。一者正知一切法。】

  這是一切智之體,佛確實是知一切法。

  【二者盡一切漏及習。】

  『盡』是滅盡,一切煩惱的習氣全都斷盡了。

  【三者說一切障道法。四者說盡苦道。是四法中。若有如實言不能盡遍知。佛不畏是事。何以故。正遍知了了故。】

  『正』是正確,『遍』是全知,無所不知,這就叫「遍」,一個也不漏。世出世間一切法,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叫「正遍知了了故」。正遍知,諸位要記住,正遍知之體就是根本智跟後得智,這就是正遍知。根本智是正知,後得智是遍知,無所不知,但是要求、要修學,從根本智下手,有根本自然有枝葉,沒有根本哪裡來的枝葉?所以根本智比什麼都重要。底下這兩句很好:

  【初二無畏。為自功德具足故。後二無畏。為具足利益眾生故。】

  這個剛才前面我講過。在第五頁第二行問答之中,說明十力、四無畏的差別,文很長,我們把前面第一段給諸位念念:

  【問曰。十力皆名智。四無所畏亦是智。有何等異。】

  全是智慧為本體,而從智慧裡面流出來的德用。既然十力是般若正智所流出來的,四無畏也是從般若正智流出來的,這兩個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答曰。廣說佛諸功德是力。略說是無畏。】

  十力的作用是廣說佛諸功德,略說是無畏。這兩個是這麼回事情?一廣一略,原來是一樁事情,可以說是相同的。

  【復次。能有所作是力。無所疑難是無畏。】

  這裡就有差別,一個是有力量能作、能創作,一個是沒有疑難。

  【智慧集故名力。散諸無明故是無畏。】

  一個是成就智慧,一個是破無明,智慧、破無明本來是一樁事情,從智慧上來說叫『力』,從斷無明上叫『無畏』。

  【集諸善法故名力。滅諸不善法故名無畏。】

  生善叫做『力』,斷惡叫『無畏』。諸位曉得,唯善能斷惡,我們要想斷惡一定修善,修善就能斷惡,所以從修善邊說叫做力,從斷惡邊說叫無畏。

  【自有智慧故名力。無能壞者故名無畏。智慧猛健是力。堪受問難是無畏。集諸智慧是名力。智慧外用是無畏。】

  下面說得很多、很詳細,我們不必一一的來念。在此地對於「力」與「無畏」反覆的來辨別,教我們認識確實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異的地方,從這段文我們能看得很清楚。在這一大段裡面,第九頁有一段文我們應當要學習:

  【佛語真實柔軟。次第易了。不疾不遲。不少不多。不沒不垢。】

  我提出這個是教我們學言語,言語是大學問,你看世間人常講禍從口出,言語之道很不容易。孔老夫子教學第一科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第三是辦事,第四才是文藝,可見得孔老夫子對於說話他老人家很重視,話說錯了,麻煩就來了。佛門裡面也是如此,非常重視言語,佛的言語『真實柔軟』,沒有粗暴的習氣。『次第易了』,佛的言語是有條理、有層次,一點都不錯亂,人家一聽很容易明瞭。言語的速度不快不慢。說的言詞、說的話,『不多不少』,恰到好處,沒有廢話。『不沒』,這個「沒」要念「梅」的音。「不沒」是什麼意思?這個「沒」就是北方人所講的沒口子。說話嘮嘮叨叨說不停、說沒完的,就叫沒口子,這是毛病,佛沒有這個毛病。『不垢』,「垢」是言語不乾淨,我們常講的髒話,「不垢」就是佛言語沒有這個毛病。絕對沒有囉囉嗦嗦的,也沒有不乾淨的言詞。

  【不調戲。】

  『調戲』,開玩笑的話就叫做調戲、戲論,就是開玩笑的話沒有。

  【勝於迦陵毘伽鳥音。】

  『迦陵毘伽鳥』,雪山有這種鳥,叫的聲音非常好聽。佛的音聲比迦陵毘伽鳥的音聲還要好聽。

  【辭義分明。不中傷物。】

  這都是不容易做到。

  【離欲故無染。】

  底下這三句是根本。佛為什麼有這麼好的言詞?為什麼有這麼好的音聲、辭義?它有三個根本。它無染,為什麼無染?離欲。

  【滅瞋故無礙。】

  佛有無礙辯才,為什麼?佛沒有瞋恨心,沒有瞋恚心。

  【除愚故易解。】

  佛的言語為什麼一聽就懂?佛有智慧,佛不愚痴。由此可見,滅貪瞋痴,言語才像佛;心裡面還有貪瞋痴的煩惱,怎麼學也學不像!從這裡我們也得到一個結論,我們要真正想學如來清淨言詞、無礙辯才,要從哪裡學?要從斷貪瞋痴學,因為無貪、無瞋、無痴是根本。

  【法喜增長故可愛。】

  佛的言音可愛,為什麼?增長法喜。

  【遮罪故安穩。】

  拿我們俗話講就是消災,消滅罪業,佛的音聲辭義都是幫助我們消業障的,所以我們聽了非常安穩。

  【隨他心。】

  這就是恆順眾生。

  【隨解脫。】

  隨自己所證得的真如。恆順眾生並不違背法性,這才叫恆順;與自己法性相違背了,那怎麼能叫恆順?所以恆順眾生凡夫做不到,凡夫順眾生是感情的順、是煩惱的順,佛菩薩順眾生是清淨心順、是無差別心順,怎麼會一樣?順一切眾生,自己是如如不動、一塵不染,這才叫做順,所以隨他心又隨解脫。

  【義深語妙。有因緣故言有理。譬喻故善顯示。事訖故善會事。】

  講完了,講完了怎麼樣?所謂是消歸自性,這就是善會事,它能消歸自性。

  【觀種種眾生心故雜說。】

  『雜說』,我們看佛講的一切經,四十九年所說的,真正是因人因事所說都不一樣。甚至同樣一個問題,甲問佛,佛給他一種說法,乙同樣也問這個問題,佛對乙是另一種說法,這叫雜說,不是一說。由此也可以知道,佛無有定法可說,佛所說的沒有定法,完全是對治眾生煩惱習氣才有說。

  【久久皆入涅槃故一味。】

  這是了不起,最後的歸宿,你只要跟佛久了,久久一定教你入如來的大涅槃。由此可知,佛的一切言教都是誘導一切眾生趣入大涅槃。這一點意思要是不曉得,我們後來這些佛弟子講經說法來度一切眾生,往哪裡度?如何能不迷失方向?如何能不走錯路?目標都不認識,目標是在大涅槃,我們自己修學要向這個目標,勸勉一切眾生也要向這個目標,這叫佛法,這就沒有錯誤。第十頁第七行是解釋正遍知:

  【正遍知者。知一切法不顛倒。正不邪。如餘過去諸佛。是名三藐三佛陀。】

  『三藐三佛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正遍知』。底下解釋很多,我們念這一句就行了,『知一切法不顛倒』,不是顛倒之見就叫正見,顛倒之見叫邪見。正倒的標準在哪裡?標準雖然有淺深高下不同,但是它有一個不變之理,說得再淺,與真理也相應。譬如五戒裡面不殺生是正知,殺生是顛倒見,意思雖然很淺,與法性相應,沒有違背法性。最高一層的「正遍知」是要見性,我們一般講以見性見一切萬法都叫正遍知。以第六意識來觀一切萬法皆名顛倒見,用第六意識聞法都是顛倒見,這個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得很清楚。由此可知,嚴格講到標準,轉識成智那個智就是正遍知,要曉得情識是顛倒見,轉顛倒見就是正遍知。如何去轉?這些理論與方法是屬於學問,修學那是功夫。在十一面倒數第三行以下這是解釋「漏」,倒數第三行當中這一句開始:

  【何等是漏。漏名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裡面又給我們講,在一切漏障經中分別說七種漏,七與三就是開合不同,我們通常能記這三種漏就行了。在這一段我們為了節省時間不能細說,諸位自己去看。修習三學三慧六度萬行,如果目的是在世間都叫做障道法,這是諸位要記住,因為十二面第一行裡面有:

  【布施持戒。修十善道。受諸味禪。略說若能障涅槃。若善若不善若無記。是名障道法。】

  在這裡我只是籠統給諸位解釋這一句,不管你修哪個法門,你修的三學三慧六度萬行,只要你目的是在世間,就障道。這些法要不要修?要修,一定要記住,心裡不可以留戀世間,你修的是出離大法,修的是清淨涅槃。世間的一切東西要不要?不求。求來怎麼樣?障道。應當要修福,何必多求?你說,「我現在沒地方住,我要有個地方安穩住下來才能修道」,那就是先對世間法有求,有求就造成障礙。凡是對世法有求的人,說老實話,他不相信因果,最根本的法他都不相信。因果裡面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求什麼?能求得到嗎?你所求到的是你自己福報裡有的,等於你提前把它拿到,不求也有,慢慢的拿到。好像銀行存款一樣,不求的時候到月他支利息給你,你也凍不死、也餓不壞;你要是統統提出來,好,提出來一下受用,用光就沒有了。這些年來講經時時提出這個道理,為什麼還不相信?

  你們諸位看到,我就這麼一點點福報,如果我一出家的時候就求,我這個福報早就享盡,現在也不在這個人間,不曉得到哪一道去了,確確實實!我出家第二年、第三年,海印寺的老和尚就請我去當住持,以後玄奘寺趙老居士找了我八、九次,要我到玄奘寺去,我不要。我到處流浪,流浪了十幾年,也到處講經跟人家結緣,但是不求。不但是不要求一個道場,我連衣食都不求。這是什麼?我一學佛就看了《了凡四訓》,我對因果道理很相信,愈想愈有道理,既然是命裡定的,還求什麼?不如學袁了凡,一切聽其自然、聽其自在,求一個心安理得,所以什麼都不求。不但世間名聞利養我不求,我也不求禪定,我也不求一心,我也不求什麼菩薩、佛的果位,我天天這樣幹。到什麼程度?《法華經》在經題上講過了,感應妙,它自然有,妙就是感應道交,用得著自己操什麼心?智者大師九旬談妙,大概我們這個妙恐怕也要談九個鐘點,九旬太多了,恐怕也要九個鐘點才能把經題講完。總希望諸位要有耐心,題裡面的味道要是能夠得到一些,經裡面的味道更濃厚、更有趣味。這是我在這裡稍稍提出一點,萬萬不可以有世間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就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可得為世間事是隨緣,而不是攀緣;一攀緣就是世間意,這是障道法,必須要曉得。你不曉得、你不去掉,你就沒有法子證道。

  第十三面最後一行當中以下是解釋「師子吼」。第十七頁第六行末後一句以下是解釋「轉梵輪」,轉梵輪跟我們平常所用的轉法輪是同樣的意思,梵輪可以當作法輪講,意思有相通之處。這一條解釋得也很多,文也相當之長,一直到第二十二頁。二十二頁末後有三首半的偈頌,這個偈頌是說佛:

  【十力四無所畏。不以取相著心分別故。但為度眾生。知眾生從是因緣得解脫。】

  偈頌是《中論》中說的,意思跟這一段的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引《中論》的偈頌來做證明。這十四句最好能把它記熟了。二十三頁長行以下是講大乘十力、四無畏,倒數第四行最後「問」底下,就是最後這一句,這以下是講菩薩十力、四無畏,前面所講的是如來果地上的,這是菩薩的。如來果地上的十力、四無畏我們應當要曉得,而菩薩十力、四無畏更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所以這幾句非常的重要,從二十三面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開始,一直到二十五頁第二行。這一段的文字一定要多多的念幾遍,為什麼?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前面半段是講菩薩的十力,後面六行是講菩薩的四無畏,這一段相當重要,我們由於時間快要到了,也不要念了,意思不難懂,一看都能夠明瞭。二十五頁第三行以下,一直到這一卷的末了,是講「四無礙智」,我們把名目先念一念:

  【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這四無礙智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四無礙辯才,四無礙辯才我們在經或者是註解裡面常常遇到,所以這四句我們也常常講,今天我們在《大智度論》裡面又看到了。我們看古德的註解,許多都是引用《大智度論》的話,今天我們在此地是《大智度論》的原文讀到了。四無礙辯才是以第一個為主,就是以「義」為主,以下我們念一段:

  【義無礙智者。用名字言語所說事。各各諸法相。所謂堅相地。此中地堅相是義。】

  就是它的義理。

  【地名字是法。以言語說地是辭。】

  言語說出來的這是辭句。

  【於三種智中樂說自在。是樂說。】

  你歡喜把這個道理、這個名相,就是這個事實能夠說出來,這是屬於『樂說』。

  【於此四事中通達無滯。是名無礙智。】

  可見得無礙智是清淨智。對於「義、法、辭、樂說」都能通達無礙,這就叫「無礙智」。這是舉一個地堅相,舉這一句把四無礙智的意思都說出來了。下面再一一的來辯明什麼叫義無礙、什麼叫法無礙,二十五頁倒數第四行以下講法無礙,二十六頁說的是辭無礙、樂說無礙。第二十七頁第一行以下是說菩薩法中四無礙智:

  【問曰。摩訶衍中有菩薩四無礙智不。】

  『摩訶衍』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是大乘,就是大乘法中有沒有『菩薩四無礙智』?

  【答曰。有。】

  底下說得也很詳細。「何者是」?第一個是「義無礙智者」,底下是解釋義無礙智。在第五行第二句裡面解釋「法無礙智」,最後一行一開頭解釋「辭無礙智」。二十八頁第七行第三個字開始,「樂說無礙智」,一直到二十九頁倒數第三行的第一句「是名樂說無礙智」,到這地方統統是解釋大乘法中菩薩的四無礙智。末後是總結,總結特別著重在菩薩法上,菩薩成就四種無礙智,所以才能夠得到諸天梵外的尊重,雖然得到一切人的尊重,菩薩的心是清淨的,不染不著。本論裡面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一篇是如來的十八不共法,也是佔了一卷經文。這些名相都是我們常常遇到的,但是解釋這麼詳細,實在是《大智度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