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四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04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四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比丘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乞士,第二個意思是破惡,第三個意思是怖魔。第一個是「乞士」,這一條意思很重要,前面跟諸位講過,學佛尤其是出家學佛必須要斷貪愛之心,乞食是斷貪愛最有效的方法。學佛一定要破除貢高我慢的煩惱,乞食也能夠幫助我們達到,叫修道之人一心專求法要,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意思。雖然目前這個制度已經在中國行不通,可以說在中國沒有人照做,但是在南傳的小乘佛教,像在泰國、錫蘭,他們依舊遵守托缽的制度,換句話說,他們還在行這個方法。

  過去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他就提倡,他說如果希望佛法再能夠復興,出家人必須要恢復托缽的制度。他這個見解我非常同意,因為如果有所蓄藏,的確是障道,像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告訴我們,積財喪道。只要你有積蓄,你有所收藏,你這個貪心就必定增長,貪心增長,諸位想想求法要的心就淡薄,自自然然就淡薄了,這一生當中如何能有成就?所以我們要想在道業上成就,托缽確實是非常好的制度,從前行得通,現在泰國、錫蘭可以行得通,為什麼在我們中國行不通?這一點希望大家要特別注意。

  第二個意思是「破惡」。惡就是煩惱習氣,用什麼來破除?要用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這個地方要注意的就是正慧這兩個字,什麼叫做正慧?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正慧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與我們一般概念裡面所說的聰明智慧不一樣,聰明智慧是發生於第六意識,換句話說,它是從生滅心生的,就是世間的聰明智慧;正慧它不是從生滅心生的,它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所生起本有的覺照,像《般若經》裡面常常教給我們,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這個正慧就是觀照般若。這麼說怕大家還是聽不清楚,實在講這個意思也很難講得圓滿,我們不得已用比喻說,希望諸位能從比喻當中去體會這個意思。

  正慧觀照,就像一面鏡子,我們把一面鏡子比作我們的真心,鏡子的光明就是正慧,這個光起作用的時候就是觀照。我們知道這面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相,外面境界相,我們一般人常常感覺到,這個相有好、有醜,有喜歡、有討厭的,種種差別的境界相。這些差別境界相同時照在鏡子裡面,鏡子對這些相它不分別,它也沒有愛好,它也沒有排斥,同時照在裡面,完全是平等的。鏡子本身,好的美的相它不染著,惡的壞的相它也不染著。所以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無不是教我們要用心如鏡,這是從比喻上說,我們用心要像一面鏡子一樣,那就是外面境界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怎麼樣?又不執著,又不染污,自己這個心永遠是清淨的。正在照的時候清淨,絕不是說照的時候不清淨、不照的時候清淨,那就錯了,正在照的時候它就清淨,這是我們講用心如鏡來比喻觀照般若。

  從這個比喻當中,諸位能夠體會到一點意思,在一切境界裡面我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樁不清楚,沒有一樁不明瞭。可是正在接觸境界的時候,只要自己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動念,那就是正慧觀照。正慧觀照裡面不生煩惱,只生智慧,不生煩惱。為什麼?因為你在境界裡沒有分別執著,你哪來的煩惱?所謂煩惱心生,就是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順你心意的,你起了貪愛,這就生煩惱;不順你意思的,你生瞋恚,你生煩惱。所以凡夫心隨境轉,這個心是講妄心,它是隨外頭境界生無量無邊的差別執著,那就是無量無邊的恆沙煩惱;諸佛菩薩在一切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只生智慧,不生煩惱。我們要破惡,就必須要正慧觀照,要破除煩惱,在境界裡面不生愛見。在這個境界裡面,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可以墮在愛見之中,愛見就是煩惱,不墮在愛見裡。

  比丘的第三個意思叫「怖魔」。怖是恐怖,魔是魔王,魔王他恐怖了。為什麼說魔王恐怖?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生怖。在這個地方我們先要說明,比丘是出家人的專稱,他發心出家,出家就要受戒,這個戒就是具足戒。男子出家受二百五十條戒,女子出家要受三百條戒,要發心受佛的禁戒,出家成為一個比丘。羯磨成就,羯磨是印度話,如果拿現在的意思來講就是會議,我們今天所謂民主制度,議會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說最早是在佛教裡面,佛教以我們中國人記錄來算,佛滅度到今天已經三千多年,三千年前佛這個僧團裡面就實施民主制度。到底下的時候諸位能看得清楚。民主制度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會議,所以出家受戒,有一個人發心出家來受戒,必須要給他舉行一個儀式,這個儀式裡頭有會議的程序。這個程序是非常的隆重,像我們今天國家的法律,我們要立法,現在中國、外國立法機構為了慎重起見要三讀通過。出家是要四番羯磨,這個四番羯磨,換句話說,要四讀通過,你看看多謹慎。與會的這些出家師父,通常我們講三師七證,三個是:得戒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另外還有七位尊證和尚,一共十位法師他們來開會,要是四讀通過,你才成為一個比丘,這就是會議通過了。

  這個會議通過之後,承認你是正式的出家人,出家的身分,承認你是個比丘僧的身分。這種作法這樣的隆重,當然有護法善神守護這個地方,「某某人發大心出家修行,弘法利生」,這個消息立刻就傳出去了,就由鬼神傳到四王天,四王天再傳到忉利天,沒有多久就傳到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就是魔天,魔王之天,他化自在天主聽了之後心裡就很不樂意了。他為什麼不樂意?因為娑婆世界欲界裡面他等於是欲界主,這個人出家了,他將來要是出了三界,換句話說,他所統治的人民又少了一個,所以他很不樂意。也像我們現在一般社會,兒女發心出家了,父母對出家的意思並不了解,認為我這個小孩怎麼會變成這樣,學佛著魔、著迷了。他不知道出家是一樁好事情,所以他要想盡方法要叫他還俗,要把他找回來,這就跟魔的心裡沒有兩樣。我們看到現在有許多人出家,都是瞞著父母偷偷的出家,結果父母多少年也找不到他,以後一找到,曉得他出家了,有這種情形。你真正出家要是證道了,魔也會歡喜,也來護法,也來擁護你,這種情形我們在經論裡面常常會看到。所以第三個意思有怖魔的意思。這是講比丘的意思,簡單介紹到此地。

  下面還有一個字「眾」的意思,這個字我們不能夠把它輕易的看過去。這個字梵語叫僧伽,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眾,它必須要具足理事二種和合,所以稱之為和合眾。這二種和合在此地我也必須要跟諸位做一個簡單介紹。第一種就是「理和合」,所謂理和合,大家既然出家修道,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同證無上菩提、圓成佛道。不但是出家人,就是在家學佛也是這樣的一個目標,沒有第二個目標。如果心心向著這個目標,這就是成佛之道,你的方向是成佛的方向,你走的道路是成佛之道,圓是講圓滿,所以這是理和,大家學佛同一個目標、同一個方向。這是比什麼都重要的,我們必須要把它認清楚。今天往往有許多人他不明瞭這個目標,以為什麼?你是個出家人,出家人好像在佛門裡面有很高的地位,你建了很大的道場,你做為開山的祖師,大家覺得這是非常的榮耀。給諸位說,那是世間法,不是佛法。佛法的目標是教你證無上菩提成佛道,這個是佛法;你廟蓋得再多,你不能證無上菩提,你也不能成佛道。在我們中國,以往建廟建得最多的是梁武帝,梁武帝不能證無上菩提,也不能成佛道。所以佛法的修學、佛法的成就不同於世間的成就,世間有種事業是成就,佛法裡面是要看破放下為成就,這個道理無論是在家學佛、出家學佛,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事和合」,就講到我們實際上的生活。第一個,佛門是團體生活,既然是團體生活,我們當然大家住在一起,「身同住」。第二是「口無諍」,我們身同住,同住在一塊,同住在一個道場,同住在一個寺院,口要無諍,像六祖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的,「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所以大家非常和睦住在一起,沒有爭論,心多清淨,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三是「意同悅」,意就是心意,悅是法喜充滿,每一個人都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在一起,這是和睦之相,非常之可貴。第四是「見同解」,要想達到這樣的和睦之相,給諸位說,這裡頭有個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見同解。見解要是不相同,怎麼能無諍?如果有爭執,怎麼能同悅?就沒有了,可見得六和合裡頭頂重要的就是這一條,我們的見解要相同。

  這個見解怎麼個同法?中國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國家曾經提出了三句口號,發生了很大的作用,這三句口號裡面有一句就是意志集中,力量集中,這就是屬於見解相同。另外兩句是,國家第一,民族第一;軍事第一,勝利第一。這是叫我們整個國民上下建立共同的見解。在佛法裡面,我們看自古以來,僧團能做到和合。僧團,它是一個教學的機構,它每天有八小時的講堂,八小時講堂就是修見同解,我們凡夫畢竟是凡夫,凡夫心意是不平的,彼此當中當然有意見,但是天天在一起聽經,那個不平的意見漸漸就壓下去,自己就能夠控制得住。換句話說,放棄自己的見解,採取佛的見解,就是拿經論的見解做為我們自己的見解,我們大家有同樣的見解,思想統一了,前面這三種和合才能做得到。

  第五是「戒同修」,這個戒就是我們的生活規範,小乘戒律是自律,大乘戒律是入眾,就是團體的生活規範。可是這個地方必須要曉得,自己的生活規範是你私人的,別人沒有干涉你,你要遵守,所謂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必須要修慎獨的功夫;大乘戒雖然是入眾,在團體當中自己要守規矩,這裡頭最重要的就是不妨害別人、不侵犯別人,這是團體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因此,戒律是戒自己的,不是戒別人的,這個僧團才能和合。如果你要是把戒律當作是戒別人的,今天看到某人你犯戒了,你這個做得不對,那就錯了,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

  在民國初年,佛門裡面有一位大德弘一法師,他是一位藝術家而出家的,出家之後專攻戒律,他不但研究戒律,而且切實的去奉行。弘一大師雖然很嚴肅,但是非常的和藹可親,從來不說別人的過失。也有幾所佛學院請他教授出家人,他看到出家人有過失了,他也很難過,他怎麼辦?他關著門不吃飯,他不說學生的過失,他自己責備自己,自己的道德自己沒有能力去感化學生,對不起學生,自己在修懺悔。看到別人的過失就認為是自己的過失,從來沒有一句話責備別人,所以同學們也曉得,看到今天法師下了課之後就到自己房間裡面去,關了房門不出來吃飯,大家就反省,我們自己一定有做錯事情的地方,都能夠改過自新。法師看到大家都能夠自己知過改過了,他非常的歡喜。這是我們近代看到這麼一個榜樣,戒律乃是戒自己,而不是用作責備別人的標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因戒生定,諸位想想看,戒律是只責備自己,而不責備別人,我們才能得到定。如果要是責備別人的話,你這個心都被外面境界牽著轉,你幾時才能得定?你看到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個個都有過失,個個都不合乎戒律,那好了,你也就別成佛道了,你念佛,你怎麼能得到一心不亂?不可能。我們學佛是學什麼?是修自己的清淨心,是要斷自己的分別執著煩惱,不是為別人。因此經論是佛對我一個人說的,糾正我一些錯誤的觀念;戒律,佛也是對我一個人說的,糾正我一切身口的行為,不是對別人講的,不是教我拿這個標準去看別人。毛病就是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己之外,外面境界沒有毛病。外面境緣當中如果有毛病的話,佛怎麼可以在大經裡面說,自己成佛的時候普遍看到大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這個話怎麼能講得通!我們要細細體會佛這些言語當中的真實義,我們才曉得戒律應當怎麼修法。戒律最重要的就是五戒,五戒是佛法的根本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是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共同遵守的基本戒條,可是這個戒條都是屬於自己,而不是屬於別人的。

  六和敬當中最後這一條是講「利同均」,利是利養。譬如出家的比丘眾,這是主要講比丘,比丘的生活是十方在家信眾所供養的,這個供養不是供養一個人,是供養大眾的,供養大眾的就是大眾都有份,而不是個人可以去享受的,人人都是平等的受用,這個才叫做利同均。我們穿的是一樣的、吃的是一樣的,這裡面沒有很大的差距。具足理事,事裡面有六條,理是一條,具足這七個條件這就叫做僧團。這個僧團必定為諸佛菩薩、護法善神所擁護,這是正法道場,是正法的僧團,非常之可貴,如果這個地方真正有這樣一個僧團,護法龍天必定守護。

  說到這個地方,我想起一樁事情。在幾年之前,大概十年前,我到台北來講經不多久的時候,有一位老居士請我吃飯,提了一個問題問我,他說,法師,現在有許多人造地獄的罪業,這怎麼得了!他老人家說這個話的時候非常的悲傷,很感慨。我就問他,造什麼罪業?他說,破和合僧。這個事嚴重,阿鼻地獄的業因是五逆十惡,而造五逆十惡這種罪業的人的確不多。譬如五逆罪裡面,殺父親、殺母親畢竟少數,縱然今天世風日下,殺父母的還是不多見;殺阿羅漢,阿羅漢在哪裡你還找不到,你想殺也找不到,哪有阿羅漢被你殺的?所以這些業因不能成立。出佛身血,佛不住世,或者有等流罪,像佛像、佛經惡意把它破壞,這是等流罪,無意當中破壞的還沒有那麼重的罪,所以這個也少。破和合僧,我反過來問他:「我出家弘法有不少年了,我也走過很多很多地方。老居士,我沒有見過和合僧團,你見到過了嗎?」我這樣一問,他也笑起來,他說:是啊!我們不能把一般寺廟一般出家人都看作和合僧團,那你就錯了。這個寺廟的住眾,不管他人多少,他有沒有守這七個條件,這理事七條他有沒有做到?他做到了,你要是破壞他、毀謗他,那你就是造阿鼻地獄罪;如果他本身不具足這七條,換句話說,他雖然名義上是一個僧團,他並沒有具足這七個條件。沒具足,換句話說,不必別人破壞,他自己在裡頭天天彼此不和,天天在吵架,天天在鬥爭,還用得著別人破壞他嗎?我跟他這樣一解釋,這個老居士心開意解,恍然大悟。

  今天造阿鼻地獄業因的確不多,所以一般在家人造這個罪業的確不多。但是出家人造阿鼻地獄的罪業反而多起來,因為你既然發心出家了,心不在道。換句話說,你的目標不是求無上菩提,念佛人不求一心不亂,參禪人不求明心見性,不希望斷煩惱,不希望證菩提,你這個衣服穿上就有罪業,這個衣服穿上就是阿鼻地獄的制服,這個事情麻煩大,不必別人叫你墮落,自己就已經墮落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必須要提高警覺的。這是眾的意思。

  下面一句說出人數,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一句裡面也有含義。千二百五十人,講堂有四類聽眾,這個地方是專指常隨眾的人數,這些人是常隨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到什麼地方他們就跟到什麼地方,從來都不離開佛,所以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僧團。除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外還有五個人,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個零頭此地省掉,加上釋迦牟尼佛,這個團體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六個人,學生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一個老師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團體。這個團體裡面人人都具足理事七和,而為後世僧團之模範。我們今天要建個寺院,或者大家在一塊共同修行,這是我們的典範,我們應當要學習。像佛陀在世,這些常隨弟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具足理事七種和合,不但你個人成就,這個僧團住世是世間人的大福德,若不是大福德因緣,怎麼會有這樣殊勝的僧團住在你這個地區,住在你這個時代?所以這個具有很深的意義,就是給我們作榜樣。

  講到僧團,還有一點意思也非常的重要,我們必須要曉得,那就是它還有表法的意思在,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眾成就另一表法,表法的意思是:一佛出世,千佛擁護,方能成就佛事。這一點我要跟諸位說說,佛出現在世間,他的目的是教化眾生。因為眾生他之所以變成眾生,就是迷在五欲六塵的境界上,不知道回頭,這叫眾生。佛之示現,以種種善巧方便,其目的無非是教眾生在境界裡面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本來面目,所謂是明心見性,見性就叫做佛,見性成佛,佛示現在世間其目的如是而已。但是教學畢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就好像唱戲一樣,一個人沒有辦法唱一齣戲,他必須要有許多配角來陪襯他,這台戲才能唱得好。教學也一樣,譬如一個人也要有許多增上緣幫助你成就,特別是教學,中國跟古印度在教學儀式上來說幾乎是相同的,那就是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必須要示現師道的尊嚴,才能收到教學的成果,這就必須要很多行家來幫助主持教化的人。

  譬如釋迦牟尼佛示現為教化主,什麼人來幫助他?必須要很內行的人,幫助他的人程度絕不在他之下,所以才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個千佛是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些人其中有許多都是古佛再來的,他早就成佛了,他現在變現一個樣子,來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其實是什麼?幫助他教化。譬如舍利弗、目犍連早就成佛了,不但這些常隨弟子當中,出家眾當中,都是古佛與大菩薩們再來,就是當時擁護僧團那些在家眾也是古佛與菩薩再來的,要不然誰來捧釋迦牟尼佛的場?今天俗話說抬轎子,誰來抬你?誰抬舉你?世間人迷惑顛倒,不認識正法,不明白是非善惡,所以稱之為顛倒,他不會護持正法的。護持正法的人,是要真正能夠通達明白正法的人,他才會護持,這就必須要古佛與這些大菩薩再來。

  像舍衛國的國王,佛在經裡面說他是四地菩薩再來的,示現國王身來擁護佛法,他一尊重,老百姓當然跟著,我們國王都尊重佛法,都拜釋迦牟尼佛作老師、都去皈依,那我們每個人都要拜老師去;我們的國王都對釋迦牟尼佛都信受奉行了,我們怎麼可以不信受奉行?意思在這個地方。所以表法裡頭有擁護佛法,幫助佛推行教育,這是真善美慧的教育,是真正功德利益的教學,可惜世間人不識,要諸佛菩薩來幫助。不但佛在世如此,佛滅度之後,一直到今天,歷代祖師大德他們能夠教化一方,得力於內助,就是出家人當中彼此幫助;外護,這些國王大臣,世間有財富、有力量的這些長者他們來護持,所以教學的效果才能夠推廣,才能夠有深遠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些諸佛菩薩再來,世間人不認識,世間人不會擁護的,正法住世,他也會當面錯過!由此可知,這一點的意思就非常的重要。

  我們前面講過《壇經》,我們曉得六祖大師是再來人。幫助六祖,功勞最大的印宗法師又何嘗不是再來人?印宗菩薩是佛菩薩化身,來幫助六祖弘法利生的,那不是一個普通人,這正是所謂佛佛道同。他做主角,好像演戲一樣,他演主角,我演配角來襯托,使這個主角表演得最圓滿,表演得成功。他的成功、他的圓滿就是自己的圓滿成功,是一不是二。這是眾成就裡頭有這麼深的意思在,除這個之外,這就是講千佛擁護方能成就佛事。

  其次我要跟諸位說明白佛與魔,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要有能力辨別的。佛魔全在當人自心變現,當人是當事的人,就是自己,當事人你自己心裡面變現的,無關境緣。境是什麼?是我們的環境,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換句話說,與物質的環境、與人事的環境沒有關係。你一念心清淨,外面的境界、外面的人事,就是佛現前;如果起一念分別、一念執著、一念貪瞋,外面的境緣就是魔現前。這個話怎麼說?我們還得舉比喻上來講,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在華嚴會上時時提醒大家,五十三參是什麼一回事?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早晨起床洗臉漱口,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覺,一天當中我們所起的念頭,我們一切的生活行為,與我們所接觸的社會廣大的群眾,各行各業,那就是五十三參。

  善財童子叫參訪,我們不叫參訪,我們叫什麼?我們從早到晚叫著魔,諸位要懂這個意思。怎麼叫著魔?因為從早到晚我們的心被外境所轉,這就著魔。魔是什麼?《八大人覺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五陰魔」,我們著不著?著了;「煩惱魔」,我們著了?著了;「生死魔」,我們有沒有著?著了;除這三個之外,還有個「天魔」,四魔都是自己心裡變現的。真正修行怎麼修法?經文後面會講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是處處取著,剎那剎那都在動搖,取相動念就叫做著魔,外境都是魔;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不取相、不動念,外面境界都是佛。佛與魔在哪裡?外境裡頭既沒有佛也沒有魔,什麼都沒有,佛魔都是你自己心變現的。你自己一念心清淨,外面境界統統是佛。佛在《楞嚴》上講,你一個人成佛的時候,當你成佛的時候,你見到大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你想想,為什麼同成?因為你心清淨了,心清淨看看大地眾生,都是佛!所以善財五十三參全是善知識,全是諸大菩薩。

  所以修,修自己一個人。清涼在《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託法進修,修行是什麼?要託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的理論與方法。修怎麼修?修要依人,就是我此地講的要依境界,物質的境界、人事的境界,在這裡面去轉鍛鍊,這叫歷事鍊心。鍊什麼?鍊不動心,鍊不動心就是修定,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能如如不動,這是修定;一切境界了了分明,這是修慧,定慧等學,這叫真修!在這個境界裡面不生煩惱。煩惱裡面包括什麼?以我們中國俗話講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是把這些妄念、這些執著修掉,都把它捨掉,在境界裡真正能夠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麼這個境界一切的人事全是佛,都是佛境界,全是佛。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我們取相著相,在這個境界裡頭,這是物質的環境、人事的環境,在這個裡面我們起心動念,我們有愛好、有貪瞋,這個境界、這個人事全是魔,都是你把它變成魔了。它本來不是魔也不是佛,它之所以成魔成佛都是你自心把它變現的,不是外頭真有佛、真有魔。佛魔是你自心變現這個魔境魔人、佛境佛人,是你自己變現的,這個意思不能不知道。

  觀照就是佛住世,境緣全是佛,就是佛住世了。自己是佛,外面境界是佛,外面人事也是佛,你用觀照,觀照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用般若觀照的功夫。我們拿世間話來講就是理智,不動感情,你要用理智來應事、來待人,就是佛住世。它是什麼境界?清淨本然,境清淨本然,外面人事也是清淨本然,自己內心在這個境界裡如如不動。清淨本然是智慧,是般若智照;如如不動是大定,定慧等持,定慧等修。失照,失去了觀照就是感情用事,失去了理智、失去了理性,無論待人接物,這個緣是待人接物,待人接物全憑感情,憑你的喜怒哀樂,憑你的分別執著,這是魔現前,外面境界是魔境,一切的人都是魔,是魔人,魔現前。

  魔現前的境界是什麼樣子?迷著境緣。對於外頭境界,它本來既不是魔也不是佛,是清淨本然的,你不曉得,你迷了,迷了清淨本然,你著相了,你把人事境界幻相假有你都當真。你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境界相與這些人物相都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迷了,你執著了,你以為它真實的。以為它是真實的,你的心就為這個境緣所轉。境緣好你生歡喜,境緣不好你生瞋恚,你在這個境緣裡一天到晚所生的是喜怒哀樂愛惡欲,生這個東西,你所生的是邪見煩惱無明。邪見煩惱無明天天增長,你不叫著魔叫什麼!你為什麼著魔?是你自心變成了魔,所以外頭一切境界統統都叫做魔。明乎此,則知發起大義。這個道理不懂,釋迦牟尼佛的示現,須菩提尊者這一問,把金剛般若這一會發起,大旨的義趣你就不曉得,一部《金剛經》無非就是教我們自心變現佛境界,不要變現魔境界。但是到向上一著,自心不變了,佛魔都沒有,那才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通序的大意,說到這個地方就告一個段落。合起來講、簡單的來說這一段,如是這一部《金剛經》是我阿難親自從釋迦牟尼佛那裡聽得的,當師資道合的時候,一心成就的時候,也就是機教相扣之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地方,與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聚會在一起。這是本經的通序六種成就。向下一段經文是本經的別序,所謂別序就是發起序,我們看看這部經是怎麼發起的,請看經文。別序,所謂別是特別,不同於其他經論,唯獨這部經上是這麼說的,別的經上沒有。不像前面通序,前面通序是一切佛經統統都有,所以叫通序,這個只有本經有。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們先用口語把這一段的意思說出來。『爾時』,就是在祇樹給孤獨園,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五人聚會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那時候,僧團都是托缽的制度,都是乞食。這個時候,這個「時」就是出去托缽乞食的時候。出去托缽一定要把衣服整理整理,『著衣』就是把衣服整理整理,就是整飭儀容。缽托在手上,威儀非常的莊重,這個時候到『舍衛大城』去乞食。在舍衛大城裡面是『次第乞已』,次第就是挨家托缽,我們今天所謂沿門托缽,沒有揀別的。這一缽飯托滿,他走幾家沒有一定,如果這一家供養得很多,你到這一家你這個缽就裝滿,那你就不要走第二家;如果這一家只給你一點點,你一看的時候不夠吃,那你就再走一家;如果那一家也給一點點,那你就得走第三家。佛的制度一般都是托七家,大概你經過七個人家的時候,你這一缽飯已經裝滿,足夠你這一天可以吃飽。

  托的時候,不是叫你一面走一面吃,那多難看!缽裝滿之後,『還至本處』,本處就是精舍,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回來的時候再吃飯。不是在路上一面走著一面吃著,這個不可以。是一定缽裡頭裝滿了,回來之後再吃。托缽制度,當然這麼大的一個僧團,都是眾生,也有生病的,也有不能去的,生病不能去的怎麼樣?那些托缽的回來要分給他們,前面講過六和合裡頭有「利同均」,所以他今天不能出去托缽,別人托缽回來要分給他,大家一起吃飯。吃完飯之後,衣缽都收起來,衣服疊得整整齊齊,缽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再洗腳。因為出門走這麼遠的路,印度那個時候出家人不穿鞋的,在我們中國穿草鞋,印度人家草鞋都不穿,赤腳的,所以赤腳走那麼遠的路,回來一定要把腳洗乾淨。洗乾淨之後,把自己座位鋪好,鋪好座位打坐,『敷座而坐』。這是經裡面表面的意思。我們再進一步給諸位來解釋。

  發起的大義,你看一句話沒說,這是完全示現,在表演,這是身教,是現身說法,說明甚深般若之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真是妙不可言。諸位必須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天天如此,哪一天不是這個樣子!每天到吃飯的時候,他就到舍衛大城去托缽去了,他的學生個個都是這樣。我們每天是不是這樣?也是這樣的。也許你會發生懷疑,我沒有天天到外面去托缽,我試問問你,你每天早晨出去上班,晚上你下班回來,你上班是為了什麼?為了賺錢。賺錢幹什麼?賺錢過生活,那不是托缽是什麼?可見得你每天在公家機關做事,你上班就是托缽,你下班就是托缽回來;你要是在學校教書,你早晨到學校去托缽,你下了課就托缽回來;你要是經商,在公司行號,你去上班、去跑生意,你去托缽,你生意交涉好了你回家來,你就托缽回來了。一樁事,不是兩樁事,我們哪一個人不是天天如是!可是我們自己不曉得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天天如此,必須等待人識破,才稱發起。並不是這一次特別裝模作樣裝這個樣子,不是,天天是這個樣子,但是從來沒有人看破。這一次妙了,被須菩提看破了,原來釋迦牟尼佛一天到晚所講的這些大道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天天給我們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證實相,原來就在生活之中。一被他看破,這就叫發起。

  發起的大義,在這個地方我們略微跟諸位介紹。發起裡面有三個意思,我用一二三在此地標示出來。第一,乞食等等,就是「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些表現的是持戒,持戒的意思是無貪。在生活上他沒有蓄藏,沒有積蓄、沒有收藏,到時候到外面乞食,三衣一缽,這表示持戒,持戒是破除我們的貪心,無貪。「敷座而坐」表入定,入定是不亂。我們世間人這個心,貪心太重,心雜亂,妄念紛飛,這是世間人的大病。佛示現表演這一套,就是教給我們要持戒、要入定、要去貪心、要去亂想,在哪裡去做?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本經是以「戒定」發起,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著衣吃飯,就是穿衣吃飯、日用平常,哪一個人不穿衣服?哪一個人不吃飯?穿衣吃飯就是無上道,穿衣吃飯就是修菩薩行,這妙極了!幾個人能夠體會到?大乘佛法在哪裡?大乘佛法就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為什麼能稱之為大乘佛法?他曉得「還至本處」,他能回頭,穿衣他能回頭,吃飯他也能回頭。換句話說,日常生活當中,樣樣他都能夠返照本性,還至本處就是「返照本性」。由此可知,我們凡夫日常生活當中,這個病根是不曉得返照本性,所以隨著境界流轉,這就苦了,隨著境界流轉就日用平常統統是魔境。如果在日用平常當中都能夠返照本性的話,這就是佛境界。所以這部經裡面重要修行方法是「降妄」,妄是妄心、妄想,我們把妄想控制住、降伏住,在什麼地方去降伏?在塵勞中,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塵是講五欲六塵。老實講我們一天到晚在生活上勞碌奔波,在五欲六塵裡勞碌奔波當中歷事鍊心,鍊什麼心?鍊無貪的心,鍊無亂的心;換句話說,鍊我們的戒心,鍊我們的定心。也正是清涼大師在《華嚴》裡面給我們所說的,託事依人成就我們的無上道。修行是在生活當中修,有許多人搞錯了,修行到哪裡?到山上去修,到寺廟裡去修,還要出家去修,你要不曉得基本的原理原則,你到哪個地方都修不成。再看第三個意思,乞食奔走是「無我相」,表這個意思;沒有說一個字,「無法相」。無我相、無法相,無我無相這就是一真法界。

  前面我已經把這個意思跟諸位說出來,底下我們舉《華嚴經》來看,對這個意思更明白了。《華嚴經》裡面教給我們修行要託法,法是佛在一切經論裡面跟我們講的理論方法,我們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進修,成就行,就是修行,成就菩薩行。要想證得,依人,不能離開人,離開人就修不成,所以要依人,要在人事環境裡面去修。他為什麼不教你依境,他教你依人?因為人事的環境最難處,物質的環境還好處,因為它是靜態的;人事的環境是千變萬化,處人難!做事難,做人更難,處人更難,人能夠處得好,那你就成佛了,所以必須要依人證入,成就你的萬德萬能。前面這一分託法進修在《華嚴經》是「離世間品」,離世間怎麼離?即世間而離世間;依人證入就是「入法界品」。前面可以對照,托法就是第一、第三,依人就是第二。我們從這邊看,這是第一,戒定;無我無相這是法,託法進修,依這二個。依人成德是第二,日常生活當中返照本性,就是降妄在塵勞中,歷事鍊心,這樣才能夠入法界,就是才能夠證得一真法界,住一真法界。這個道理,這個修行,可以說最高的指導原則,是這部經發起大義之所在。如果你要是不明瞭,往後《金剛經》的意思就很難懂,你在前面把這個統統搞清楚,這部《金剛經》你讀起來就其味無窮,你就能夠理解。這個地方這幾個表解要把它好好的記清楚。

  再看底下,有一般表法的意思。「著衣表忍辱相」,衣在佛法裡通常是表忍辱,因為這個衣是遮羞。譬如再野蠻的人他沒有衣服穿,他也會弄個獸皮樹葉把身體圍起來,也不願意完全暴露,完全暴露是羞辱,所以我們這個衣是遮羞的。如果我們看六道輪迴變相圖,天人服裝都非常整齊,什麼人不穿衣服?地獄的人沒有衣服穿,只有地獄才不穿衣服。除了地獄之外,你看哪一道不穿衣服?衣在世間法講是禮貌,在佛法裡面除這個意思有代表忍辱,著衣代表修忍辱波羅蜜。我們這個衣服穿在身上,常常想到我們在世間一切人事、一切環境裡面我們要曉得忍辱,為什麼?我們忍辱衣穿在身上,要懂這個意思。「乞食表離欲相」,欲是貪欲,欲望。我們到外面乞食,乞食是人家給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沒有自己選擇的餘地,更談不上這個東西合不合我口味,沒有。別人給什麼吃什麼,沒有欲望,所以乞食是表離欲相。「次第表平等相」,次第乞,沒有分別。不會說這一家人他家有錢,他們家的東西好吃,我天天到他家吃去,那你就是貪心,你不平等;某一家人,那家窮沒有錢,他家有什麼好東西?我到他家托缽一定沒有什麼好的供養給我。這樣你的心就不平等。次第乞,沒有分別,修什麼?修平等。表平等相就是修平等心,表離欲相就是修離欲心,表忍辱相就是修忍辱心,忍辱波羅蜜,整個合起來是布施波羅蜜、離欲波羅蜜、平等波羅蜜。「洗足表清淨相」,腳洗得乾乾淨淨,表自己的心乾乾淨淨,心是平等的,心是清淨的,是一塵不染的。「敷座而坐,表一切法空相」。坐,像六祖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坐禪,所說的意思跟此地是相同的,表一切法空,也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一切不染不著。末後有一首偈子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在這個境界裡心是常定,心不染著,自己心清淨,外面境界就清淨。

  我們在佛經裡面常常看到有所謂六塵說法,像我們讀《華嚴》、《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經》,都生起羨慕之心,殊不知我們現前的境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這些境界全在我們日用平常之中,只是自己沒發覺,一天到晚在這個境界裡自己是懵懵懂懂,真是糊裡糊塗過了這一輩子,這一輩子空過了,多麼可惜!如果你明白了,恍然大悟,現前境界與西方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有什麼兩樣?同樣的莊嚴,同樣的殊勝,真是無二無別,你怎麼會不成就?「此示六塵說法,唯空生妙悟證入」,空生就是須菩提,他妙悟證入了,我們沒法子。

  底下我們舉諦閑老法師,他是就放光來解釋這一段的經文,可以與我們所說的相互發明。老法師說,這段經文是總顯生佛平等,一切眾生、諸佛如來平等平等無二無別,這就是放平等智光。他說這些話實在也是有道理,因為《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一共是分四處十六會說的。這個四處,在靈鷲山,我們通常講靈山,靈山會上,在靈山一共有七會,就是佛講過七次;在給孤獨園也講過七會,我們這一部《金剛般若》就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經文一開端就說得很清楚;另外在他化天宮曾經講過一會;在王舍城也講過一會,所以總共是在四個處所講過十六會,十六會裡有九會放光。經上跟我們說,凡是見到放光的,皆得無上菩提。由此可知,這個光乃是智慧之光,般若即翻為智慧。慧光,實在講沒有一會不放。這一卷經甚深微妙,哪有不放光的道理!可是我們在經文裡面沒有看到佛放光,諦閑大師在此地給我們指出來,我們一看也曉得這一會放光,曉得這一會放光你就曉得禪宗祖師常常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個意思。

  諸位請看此地諦老給我們講的放光。「著衣持缽,手上放光。」我們穿衣服要用手,我們持缽也要用手,這是手的動作,手上的動作就是手的放光,它起這個作用。「入城乞食,足下放光。」這是走路,走路是腳在放光。我們想想,我們手上放光就是今天我們所謂雙手萬能,手它有它的功能,它有它的作用,功能作用就是放光的意思。腳有腳的功能作用,它放光,我們每天行走,這是腳底下放光。「次第乞已,眼中放光。」為什麼?你眼睛裡面對一切眾生平等,沒有差別。「還本飯食,口內放光。」還到本處,吃飯的時候口內放光。為什麼口內放光?因為你吃飯的時候不分別執著味道。我們世間人吃東西要講求色香味,出家人修道,他不講求這個。色香味他知不知道?知道,他又不是麻木不仁,他曉得,但是他心裡決定不執著色香味,好吃的也吃飽為止,不好吃的也吃飽為止。不會說好吃的貪吃多吃一點,不好吃少吃一點,要是有這念頭起來,有執著起來了,你口內的光就沒有,就不放光了。「洗足敷座,通身放光。」這是諦閑法師就放光這個意思,來給我們說明這一段的大意。

  下面幾行我們就把發起的意思全包括在其中了。「發起之意,要令一切眾生向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處,悟入清淨實相,妙用平等,萬法一如,自己與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無二無別,則能事畢矣。」諸位想想,發起這段文的義趣是多麼的圓滿,本經雖然有許多的問答,可是並不藉別人發起,實在講世尊日常生活當中,被須菩提一下看穿了,一語道破了,是這麼個發起法。換句話說,就在日用平常來去動靜,我們常講四威儀,你走路也好,你站立也好,你坐著也好,你在那裡睡大覺也好,喝茶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些日常生活之中直截了當去體會你的真如本性。見性在哪裡見?在這些地方見,在這個地方見性,在這個地方才真正徹底明白真心的妙用。這個真心就像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那就是他真正悟得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去來;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這幾句說得很清楚,《金剛經》就是教我們悟的這個,悟了之後才真正明瞭無有一法不具足實相般若的本體,所以這是教一切眾生就在日用平常生活當中去見自己的本性,去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見性成佛,自他不二,生佛平等。大乘佛法的教學、修證不過是如此而已,所以說能事畢矣。經文講到這個地方,本經的發起序講完了。下面我們就要跟諸位介紹本經的正宗分,也是本經的主體。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