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九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09

  《金剛般若波蜜經》第九講。請看經文: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今天我們從這一段經文開始,下面我們將這一段重要的意思簡單的註解在此地。『所謂』,指前面已經說過,怕別人聽了懷疑。究竟要如何不住?修學一切的法門,這個問題對於修行人來講是相當的重要。為什麼?如果我們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我們講的真實義,像開經偈裡面所說「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如果沒搞清楚,修行確實是費很多的時間、費很多的精神,依然抓不到要領。我們在講席裡面也常常提示同修們,整個佛法以《華嚴》做例子來說,自始至終都是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實在講如來果地就是自己本具的理事。由此可知,一切佛法全是說的自己,所謂是自己的體相用,自己的五位次第,因緣果滿。這段經文佛給我們指出用功修行下手的處所,我們在這裡跟諸位介紹這個意思。

  「六塵攝一切世出世間法相」。說六塵,就將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完全都包括了,所以我們不要把六塵看做是世間法,它包括出世間法,這是講一切的法相,我們六根所對的境界,這個一切法的相。佛將這一切法相說之為「塵」,是什麼意思?塵有兩個意思,有二義。一,「言其無量」,數量太多了,真正是無量無邊,如微塵之多,取這個意思,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言其有染污意」。這個意就是意識,我們也叫它做末那識,就是第七識,《唯識》裡頭所講的。塵,著了世出世間相,將你的清淨意識就變成染污的末那識。一有沾惹,即為所污。沾惹就是平常講的分別執著,此地講的是執著,執著就是沾惹。

  佛教給我們不住,「不住,即是不執著」,不但世間一切法裡面不執著,出世間法裡面也不可執著。「一有執著,心則不清淨」,這是諸位要特別曉得的。我們修行修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修清淨心,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是本有的,像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清淨,為什麼現在不清淨?那就是因為你有執著。世間一切法你執著,你的心不清淨,出世間法裡頭一有執著,你的心也不清淨。可見得佛給我們講不住這句話,不是強迫我們,不是教我們勉為其難,而是我們真如本性原本就是不住的,這個住是迷,迷執,覺哪有執著!

  講到布施,「以布施言,此法施及財施」,法布施以及財布施,我們以這個舉個例子來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不住一切法來修布施。我們看看修行的相,「若為余能施」,假如你要是有這個念頭,我是能布施的人,著了我相;「以法物施汝」,或者以方法、或者以物質布施給你,當中有法相;布施給你,你接受我的布施,有人相,這種就叫「三輪不空」。三輪,是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法、接受我布施的你,三個。不空,為什麼?執著,這個三方面都執著,「能所未忘」,有能施的我、有接受我施的你。這樣情形是天天增長分別執著,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日日增長分別執著,即住於色。」佛法是教我們斷分別執著的,天天在增長分別執著,這就叫住於色。諸位想想這一個布施,就是這一樁布施,你著了色,住於色,住相。你布施的目的,「欲令人知之,即住於聲。」大家都曉得我,你住於聲,希望別人知道你,這是住於聲相。「欲人聞其名,即住於香。」希望別人能夠聞你的名,就是我們現在所講打知名度,提高你的知名度,這就住於香。為什麼?香塵是聞的意思,聞香(耳是知聲),你就住於香。「欲人口中稱讚,即住於味。」又想別人口中常常稱讚你,你就住於味;「為了要得到後來的果報,即住於觸。」為了要得到後來的果報,你就住於觸;「若有心為之,即住於法。」修布施是存心、有心來修,這就住於法。諸位看上面這六條,就以布施而言,你色聲香味觸法都住了,這樣的布施是凡夫的境界,他的果報是世間有漏福報,對於修行人來講這是障礙。諸位必須要曉得,佛法裡面講布施是無住布施,就是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為什麼?因為一有執著(就是有住)就不清淨,你的真如本性就被它染污;換句話說,你的清淨心不能現前。清淨心是自己的自性,不能現前,平等心、慈悲心當然也不能現前,這是迷,不是覺。前面多次跟諸位說過,修行所修的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換句話說,一有所住,我們就變成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我們從剛才說的六條,你就看得清清楚楚。換句話說,果然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曉得怎麼修行法,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該要怎樣修,佛給我們的教誡,我們為什麼要百分之百的依從,不折不扣的去奉行,這個裡面一絲毫勉強都沒有。

  我們再看下面,這是剛才說過了,一住就染污,心就不清淨。希望大家記住,修行必定「心中一無所住,方為究竟圓滿。」本經裡面所取的「應無所住」。如果無住,單單是一無所住,那也不起作用,也是個死的,真性是活活潑潑,所以底下有一句說「而生其心」,生心就是能生萬法,雖然能生萬法,又一無所住,因此生即無生,生與無生是一不是二,這才是究竟圓滿。

  這段經文當中有五義觀照。第一,「說六塵,令知一切法不可住」,不但我們要知,不僅講知,知道之後就要做到。一切法不可住,這個心是什麼樣的心?就是六祖大師他所示現的「本來無一物」,一切法都不住,他心裡是本來無一物,本來清淨,這個不僅我們要知,要做到,做到是真知,知而不行這個知不是真知。

  第二個意思,「應知一住即被染污」。這是解釋上面為什麼一切法不可住,你應當要明白一住,心就染污,你的真如本性就染污。三、「佛舉六塵,淺人見淺,僅不住境」,功夫淺的人,他一看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他也很難得,對於佛所說的深信不疑,他就不住這個境界。諸位記住,不住境,這個淺人是說誰?小乘人,聲聞緣覺不住境,遠離六塵境界。大乘菩薩則不然,「深人見深,能除住、不住心」;換句話說,住與不住二邊都離開了,你們想想對不對?這叫真不住。小乘人不住境,你問他住不住?他住。他住哪裡?他住個「不住」,住就是執著,他執著一個不執著,所以他還是沒有離開。唯有大乘菩薩住、不住二邊都離開,所謂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是高明,這叫真不住,才叫真正的本來無一物。這個境界,佛在《楞嚴》裡面講的「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可見得它不究竟。「非但境不可住,即識心亦不可住」,也就是前面講一切俱不可住,「方能消歸自性」。

  我們說到消歸自性,大家對於這個名詞聽得很多,常言說得好,聞法要知道消歸自性,修行要曉得轉識成智,這個是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裡面的兩大綱領。在此地我們總算是把消歸自性的這些道理方法稍稍的透出一些,我相信同修們心裡面也能夠領悟一些,這是好境界。我們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譬如我們讀經,當我們讀經的時候,我們六根都起作用,譬如眼根看經本,經本白紙黑字是色塵;我們念經的時候出了聲音,耳也聽得清清楚楚,我們念到什麼地方聽得清清楚楚,耳根對聲塵;念的時候津津有味,是舌根對味塵;讀佛經,我們書案或者佛堂總會燃一支香,我們鼻根對香塵;在念的時候,時時有境界現前,意根對法塵。舉一個例子,就六塵都具足了。

  如果在六塵境界裡面起了一念心,就是一念的分別執著,我們的心就迷了,迷在六根六塵上面。什麼叫迷?因為根塵相接觸,當中識生起來了。假如我們在讀經,六根在六塵當中相接觸的時候,這個當中不生識,怎麼樣不生識?六根對六塵的境界清清楚楚,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一個妄念,這個讀經就叫消歸自性,自性起用、現前。眼見色是見性見色塵,你看是不是消歸自性?耳聞聲是聞性聞聲塵,那個不叫聲塵了,應當叫聲性。見性見色性,聞性聞聲性,嗅性嗅香性,嘗性嘗味性,覺性覺觸性,知性知法性,這就叫做消歸自性。佛在此地舉一個布施的例子,我在這個地方又舉一個讀經的例子,你如果把這個例子體會到,我們一天到晚待人接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豈不是時時消歸自性、處處消歸自性、念念消歸自性,消歸自性就是轉識成智,希望諸位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希望能夠幫助你真正將功夫用得很如法、很得力,你的境界自然一天比一天殊勝。

  再看末後這一段,「觀照三輪體空,施者,能布施的人;受者,接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之物,皆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法都沒有自性,換句話說,它沒有自體,所以「無一不當體即空,自然不住」,說出不住的所以然的道理。為什麼教你不住?因為沒有一法不是當體即空,這是諸法實相。能施的「我」,我是因緣所生法,四大五蘊和合而現的妄相,人相亦復如是,物相也是如是。這要用觀照的功夫,像《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當體即空,你要是住,豈不是迷惑顛倒嗎?你把它當作有,你才住,你要曉得當體即空,你就不住了。這種情形好比做夢一樣,我們在夢中的時候因為自己不曉得是夢,不知道在做夢,把夢也當作真實,迷在夢境裡面,所以在夢境當中也患得患失。順境拼命的追求,逆境想盡方法去擺脫,不知道夢境裡面自己、人物、境界沒有一樁不是當體即空,因為你迷、因為你住相,所以在夢中有無量無邊的苦惱。假如你在夢中一下覺悟了,我現在在做夢,夢裡面自身與境界俱不可得,沒有一法不是當體即空,你的心就清淨,決定沒有得失的煩惱,順境也不追求了,逆境也無需要離開,這正是俗話所說心安理得,道理得到、明白了,得就是明瞭,道理真正明瞭,心安了。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禪宗二祖慧可大師,他老人家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一心一意求道,遇到達摩祖師,他去參見達摩祖師,就向他老人家請教:「我這個心不安,求大師用什麼方法把我這個心能夠安靜下來?」達摩祖師伸手,「你把心拿來給我,我替你安!」他這一迴光返照,「心是不安,他問我,叫我把心拿來給他,他替我安,心在哪裡呢?」這一返觀、一回照,找不到,慧可大師就說:「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楞嚴經》裡阿難尊者七處徵心,俱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因為心意識當體即空。達摩祖師跟他說,好,我給你心已經安好了,「與汝安心竟」。二祖一聽就恍然大悟,他悟什麼?他所悟的就是一切法無住,一切法不可得,也就是一切法不可執著,一切法不可住,就開悟了。

  我們一般人天天讀經、天天讀語錄,為什麼你不開悟?為什麼這些祖師經人家這麼一點就大徹大悟?你為什麼不開悟?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你心有住,換句話說,你心裡面有執著,有一絲絲執著就不能開悟。就好像我們開號碼鎖一樣,差一分一毫這個門都打不開,這個鎖開不開,道理是一樣的。幾時我們自己真正能放下了,放下什麼?放下那個住的心,住一切法的心,一切不住,放下了;一切不執著,放下了;一切不分別,放下了,大徹大悟的境界就現前。你要問我:「幾時我才開悟?」諸位冷靜的想一想,這個問有道理嗎?這個發問合乎邏輯嗎?沒道理。你幾時在一切法都不住,你幾時就開悟;現前一切法不住,你現前就開悟;一年以後一切法不住,那你一年以後開悟;十年以後才能做到一切法不住,那你十年開悟,沒有一定。這個開悟的時間是由你自己決定的,與人事境界都不相干!《楞嚴經》上說得好,「歇即菩提」,多麼簡單,多麼扼要。後面這段經文: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這是釋迦牟尼佛這一段經文裡面做了一個總結。菩薩,凡是發心修學大乘的,前面講過都是菩薩,正像《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初發心即成佛道。所以初信位的十信位的菩薩是用十首菩薩來表法,道理就是在此地。你要發菩提心,要修菩薩道,『應如是布施』,如是,像前面所講的,不住於相,要布施,布施而不住於相。

  一、「不住於相,並非斷滅」,為什麼?因為他有布施。如果沒有布施,不住於相那是斷滅。雖然一切相不著,但是他行布施,他天天都在做。像本師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佛當年示現在世間,示現八相成道,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不是斷滅相,天天在那裡法布施;雖然天天在修法布施,不住於相,三輪體空。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這是修學最重要的綱領。

  二、「應無所住,是不住法相」,法相,剛才說過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行於布施,是不住非法相」,非法相是空相。就是說不執著,執著不可以,不執著也不可以,執著、不執著統統離開,所以不住法相,也不住非法相。顯示出佛法當中有體有用,活活潑潑,無所住這是體,顯體,行於布施是大用。

  三、「佛意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著有」,有是講的法相,「不著空」,空是講非法相。這個地方特別要記住,「非是不住於法,乃不住於法相也」,這兩句非常重要。經文教我們不住相,沒有說不住法,法是什麼?六根是法,六塵是法,六識也是法,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一樣不是法,法在!不要著法的相,著法相就錯了。不是不要法,法沒有辦法不要,是教你不要著法相。法相有沒有?法相也有,我們也用它,它有用處、它有作用,但是不可以執著。譬如我們現在眼睛看到電視,電視是一物,物就是法,我們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聲音也聽得清清楚楚,這是法,可見得我們的六根對於境界是了了分明,可見這個法有用。如果你一定要執著,這個是色、那個是聲,那就錯了。為什麼?不但佛法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中國過去的這些聖賢,像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他也懂得法相不可以執著。換句話說,法相就是名相,名相不可以執著,不是說不要名、不要相,名相要,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四、「悲智願行無不大,方是大菩薩。」這四種沒有一樣不大,從什麼地方顯示?「不住相是大智」,般若智慧,「行於布施是大悲大行」,這叫悲智等運,福慧雙修。五、「修行先決條件在發心廣大,修行細密。」由此可知,粗心大意是修學的障礙,為什麼?你看修行八萬四千行門,包括淨土也不例外,都要修觀,也就是說要修觀照般若。心細密才能提得起觀照功夫,心要是粗疏的話,觀照的功夫怎麼能夠提得起來?六、「自知習染深重而潛移之,才能修行。」一個修行人一定自己要曉得自己的習氣,要知道自己的染污,哪些習染深重,我們就在這上下功夫,而潛移之,慢慢的來轉變,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修行的目標。

  譬如我們貪心重,這個貪的習氣很重,貪被我染污很深,我們修行就要以斷「貪煩惱」為先下手。譬如治病一樣,哪一種病重,這個病要送命的,先治它,身上雖然得好幾種毛病,哪一個病是致命的,先要把它治好,然後再治其次的。貪心太重,用什麼方法?用布施來度這個貪心,來治這個貪心。可是得會治,怎麼說會與不會?如果說不住相的來修布施,這就是會修,這是如法的,不但能夠斷貪煩惱,而且能夠見性,這種修學的方法是稱性的,與真如本性相應,這是菩薩法六度之一。如果像前面所講的,我雖然行布施,但是我住相,我三輪不空,這個樣子貪煩惱可以減輕一點,可是你所得的果是世間有漏福報,與清淨性不相應。由此可知,不學大乘佛法,縱然修行,也不究竟。這個道理我們總算能夠體會到相當一個深度。

  假如我們瞋恚心重,因為每一個人習染不一樣,瞋恚心重的人,只要別人對他稍稍有一點不如意,他心裡面就難過好幾天,就不平,就要生氣,這是瞋恚心特別重。這個病重,我們先就這個病上來下手,要修慈悲忍辱,度自己的瞋恚心。由此可知,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這是藥,是來治八萬四千煩惱而施設的,煩惱是病,有這麼多病,佛教給我們這些方便法來對治,病是世間法,藥是出世間法,病要是好了,藥也不要了。因此世出世間法俱不可住、不可取、不可以執著,這個道理就在此地。請看底下一段經文,要說它所以然的道理:

  【何以故。】

  為什麼教你無住布施?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世尊這句話,我想大家都很中聽,為什麼?世間人哪一個人不是心心念念求福,不可思量的福德從哪裡來的?從『不住相布施』。『福德』就是「福慧雙修」,佛經裡面讚歎諸佛如來為「二足尊」,這個二足就是福圓滿了,圓滿就是足,足就是滿足、沒有欠缺,福滿足、慧滿足了,二是指福慧,福慧這兩者都圓滿,沒有欠缺,這是最為尊貴。思量,「思是窺測,量是度量」。『不可思量』,無法窺測,無法度量。為什麼?因為他的福慧稱性,稱性的福慧無量無邊。「此種空有二邊不住」,不住相是不住有,布施又不住空,空有二邊不住,「乃諸佛果地境界,故福德之大不可思量。」諸佛果地境界,如《華嚴經》裡面所說的,諸位念《華嚴經》,《華嚴經》前面十一卷的經文說毘盧遮那佛果地上依正莊嚴。說諸佛果地境界,諸位必須要曉得,就是自己本有的境界,大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諸佛果地的境界是自己本來具足的境界,換句話說,你本來的福德之大不可思量。現在你不可思量的大福德為什麼不能現前?因為你迷失了自己,你的福德雖然在,不起作用。佛法的教學是如何教你再恢復你的本來面目,將你的迷關打破,如此而已,這叫佛法。

  不住相布施就是方法,怎麼樣打破自己的迷關,使自己的心性才能夠現前,不可思量的福德我們又能享受得到,那就得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布施即成佛法門」,我們要相信!「言不住相,非有也。言福德,非空也。」你看看這個意思是不是非空非有?這是實相。悟了的人說空說有都有道理,說非空非有、說亦空亦有,真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不悟的人無論怎麼說總是墮落在二邊,為什麼?因為他有分別、有執著。「佛法治心」,治什麼心?迷心。經裡面教我們「降伏,轉移」,轉移就是轉變,這是一個必須經過的過程,先要用這個功夫。為什麼?先,你對於佛法宇宙人生真理你還沒搞清楚,這個時候對於我們的煩惱習氣是要用理智、要用定力來降伏,這個辦法古人有個比喻說石頭壓草,用這個方法。石頭壓草,這是臨時的,並沒有斷根,根本還在。所以進一步就要轉移,轉移是轉變,為什麼是轉移?因為迷了,我們是轉三德變成三種迷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覺悟了,又把貪瞋痴轉變為戒定慧,將三惑轉變為三德,就是這個道理。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

  修學裡面,我們通常講斷煩惱,這個斷裡頭就有兩個意思,淺而言之是降伏,深而言之是轉變,所謂轉八識成四智,轉凡成聖,這才是究竟法。佛法不重降伏,重在轉移。降伏那是一個過程,是在初學階段,特別是像初出家五年學戒,完全用的是降伏的功夫,到開悟之後,那完全是轉移的功夫。正如同《楞嚴》裡面所說的「方便有多門」,這是《楞嚴》文殊菩薩偈頌裡面所講的,無量無邊的方便,我們要會選擇,就好像我們身上一身的病,哪一種病發作了,你選擇哪一種藥來對治,種種藥就好像種種方便法門,絕不是一個法門就能夠對治一切毛病。就拿念佛來說,亦復如是,《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所修的就是念佛法門。他念什麼法?你們看看《華嚴經》最後一章,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念的什麼佛?當然是阿彌陀佛,五十三參就是種種方便法門,如何取捨應用,成就自己清淨法身,無量福慧,這是最好的榜樣,我們應當要曉得。再看底下經文,世尊再用比喻跟我們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念否,是一個問號。可不可以思量?

  【不也。世尊。】

  不可以思量。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不也,世尊』,是須菩提答覆的。這一段經文是用虛空來做一個比喻。「虛空無相,而不拒諸相發揮」,它本身沒有相,它不會拒絕一切的物相發生、運行、作用,它不會拒絕。就好像我們電視螢幕一樣,電視螢幕沒有相,它不拒諸相發揮,什麼樣的相都可以在這個螢幕上顯現;雖然都在螢幕上顯現,這個螢幕不著相,這個螢幕決定不染一切相。可見得這個螢幕已經給我們說明《金剛經》上的兩句話,這兩句話大家都曉得,但是很不容易體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螢幕是不是無住?無住。它現一切相就是生心,什麼樣的相它都現,它不住。我們的心就要像這個樣子,不住一切法,現不現相?念念都在現相,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我們螢幕裡現的畫面一樣,可是螢幕決定不住。這就是佛性,這個就是真心,這個心就是清淨心。相即無相,這不是有相嗎?相即無相,它確實無!雖然你看到現在的相有,你對螢幕上不能說有;如果說有,它應該洗不掉才對,所以有相跟無相是一不是二。諸位從螢幕裡頭你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你天天看電視就是天天在讀《華嚴經》,天天在修一乘了義的佛法,這有什麼難?六祖就是從這個境界上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此語最宜牢記」,要牢牢的記住。「此喻無住布施」,我們今天在螢幕上現的畫面,法布施,住不住?無住,三輪體空,無我相、無法相、亦無壽者相。

  「佛說法念念俱圓,重重無盡,空有同時同在(同一個處所)而圓融自在。」你要是不信,就從電視畫面上去體會,是不是面面俱圓?是不是重重無盡?是不是空有同時、同處所,而圓融自在?如果我們的心能像螢幕一樣,心是清清淨淨,空無所住又念念生心,生心就是現相,就是起作用,雖生心又無住;換句話說,雖是念念現相,現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念念在現相,現相是有住,無住跟現相是同時,是一不是二,現相不礙無住的清淨心,清淨心不礙萬相發揮,這是諸法的真實相。

  這一段經文「使人明瞭,十法界同居人人一念心中」,十法界依正莊嚴同時同處所,就在我們每一個人一念心中,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在我們一念之中。一念這就是生心,十法界是生心的相,是生心起的作用。這個如果再搞不清楚,我們還拿夢境作比喻,你們諸位想想做夢,夢是你一念心中現的夢境,整個的夢境就是你一念心,一念心化為整個夢境,整個夢境原就是一念心,一念心與夢境無二無別。

  說這些話,「使知隨舉一法,當體即空」,我們要曉得這個真實義。既然當體即空,諸位想想,你還要執著嗎?你還要分別嗎?也許諸位有懷疑,要是果然不分別、不執著,我們要問問釋迦牟尼佛、諸佛說法,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諸佛說法也有分別,也有執著。如果諸位要問我:法師,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我會告訴你,我有分別、有執著,不但我有分別執著,諸佛如來、諸大菩薩,沒有一個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說不分別、不執著,為什麼又有分別、又有執著?這裡頭境界不相同,諸佛如來分別就是不分別,執著就是不執著。也許諸位聽了這個話愈聽愈迷惑,佛法是一法,是不二法,眾生因為迷、因為執著,給你說東你就執著東,說西又執著西,說空你執著空,說有又執著有,你總認為這一切法是對立、是相對的。這個相對的概念就是從虛妄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我們這個麻煩就在此地,這個是病根。殊不知佛法乃是不二法,什麼叫不二?給你說空、說有,空有不二;給你說性、給你說相,性相一如。不從二邊說,迷人不能體會;從二邊講,是眾生迷惑了自性的境界,他好懂,佛不得不這麼說。佛說這些,佛有沒有執著?佛沒有執著。

  譬如這是個卡片,佛也說這個是卡片,眾生執著這個是卡片,佛雖然說卡片,佛不執著這是卡片,佛是隨順眾生執著而說,那佛自己有沒有說?無說。所以「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講他沒有說一個字。這個話是真實的,決定不是虛妄的,為什麼?他的清淨心從來沒動過,從來沒有染污過,於一切法相他從來沒有執著過,沒有分別過,而是隨眾生分別、隨眾生執著而說而示現,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正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眾生的境界是隨你的染業發現,佛的境界是隨眾生心發現,換句話說,他自己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過,眾生隨業力,佛是隨眾生的業力,他自己沒有業,所以示現即是無示現,執著就是不執著,分別就是不分別,我們要懂這個意思。正如同電視畫面一樣,這個畫面顯相就是非顯相,為什麼?因為當體即空,一切法裡頭隨便拈一法,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當體即空,就好像螢幕裡頭所現的種種畫面,隨便哪一個畫面都是當體即空,你不要以為它是真有。

  「約假名有四方上下」,就假名上來講,有東南西北,有上方下方;「約體性,則一也」,如果從體性上來講,是一不是二,這個太虛空當中哪有東南西北上下?沒有!何況四方上下沒有標準。譬如我們以這個字為標準,這是它的上方,這是它的下方,這邊是它的東方,這邊是它的西方;如果以這個地方為標準,剛才是它下方的就變成上方,東方變成西方,西方又變成東方,哪有一定的標準?假名是眾生分別執著裡頭建立的,性體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十方是一不是二,「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才是真實相。

  「空有同時,存泯自在」,空有同時的,就好像螢幕一樣,螢幕是空,現的畫面是有,同時,同處所,存是它顯現,泯是不顯,無不是自在的,「方是虛空不可思量」。世尊是用這個比喻來說明「無相布施之福德」,無相布施這個福德就像十方虛空不可思量,我們要問這個究竟是真的,還是佛想像當中的事情?還是勉勵我們的?給諸位說,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凡夫的福德不是稱性的,不是稱性的福德,就是我們常講修得的,一般常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哪一個凡夫都沒有辦法越過這個因果報應的定律。覺悟的人不一樣,覺悟的人他見性,見性之後,性具的福德那就不可思量,佛在經文裡面用虛空作比喻,實際上虛空哪能比得了!但是在我們凡夫概念當中,再沒有比虛空更大的,再沒有比虛空更不可思量的,沒有法子,用這個比喻。

  其實,虛空怎麼能夠和心性較量?《楞嚴經》裡面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虛空在我們真如本性裡頭就像大海裡面一個小水泡,把真如本性比作大海,把太虛空比做大海的一個水泡,你就曉得稱性的福德乃真正不可思量。換句話說,性德現前是真實的福報,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國土,你到哪一個地方去,福報都現前,稱性的福報丟不掉的。不稱性所修得的福報也丟不掉,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得到一點福報他就放不下了,那是錯誤的。你目前得到的財富,你把你的財富施捨掉,你這個財富並沒有失掉,這一邊捨去,那一邊又進來,進來的比捨去的總還要多一點,這個就是福報增長。如果慳吝,守著你的財富一毛不拔,你那個財富用一天就少一點;你把它捨掉,就好像放在銀行,它生利息的;你擺在眼前它不生利息,不生利息大家曉得這個錢必是年年要貶值,會消失盡的。世間人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並不多。這就是說明,不是稱性修得的福報都丟不掉,何況稱性!佛勉勵我們無住布施真是大有道理在。

  古人有一首偈子說,這首偈子也說得很好,「若論無相施」,就是不住相,無住布施;「功德極難量」,前面講福德,稱性的福德就是功德,沒有辦法思量;「行悲濟貧乏」,行是講力行,去做,修什麼?修大悲心,修大慈大悲,大慈大悲顯示出救濟貧乏,這個地方的貧乏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今天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切眾生他最貧乏的是什麼?你要曉得他最缺乏的東西你布施給他,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今天這個世界上開發中以上的國家,生活水準都相當高,貧乏的是什麼?道德貧乏,智慧貧乏,覺悟貧乏;換句話說,法身慧命貧乏。極需要大慈大悲的人來救濟他,所謂是要救濟今天已經腐壞的人心。我們今天可以講我們身不貧乏,心貧乏;物質生活不貧乏,精神生活貧乏。救濟精神生活貧乏的,唯一的、最好的就是佛法,我們今天以佛法布施給一切眾生,救濟他法身慧命的貧乏,無量無邊的功德,這講修法布施,佛法的布施。這樣的布施又三輪體空。「果報不須望」,我們只盡心盡力在做,決定不希望任何的果報,也不要求著我要開智慧,也不要求著我要見性、我要證果、佛菩薩保佑我,不需要,無住生心。就在這些行悲濟貧乏當中,來鍊你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歷事鍊心,鍊什麼?鍊不希望任何果報的心,這多清淨,多自在!這是一個修道的人,真正修道的人。「凡夫情行劣」,菩薩是智行、覺行,凡夫是感情用事,他也行慈悲,也救濟貧乏,但是他這個心是感情的,感情心裡面就希望有果報。換句話說,住相布施,而不是無相布施,凡夫是住相布施。佛法在教學當中,我們要教凡夫,凡夫感情很重,所以佛菩薩以權巧方便,「初且略稱揚」,對於他做的一些好事善事,我們加以讚歎,我們加以來宣揚,他心裡一高興,他就更去做,這是對凡夫,初學的人。「欲知檀狀貌」,你要真正曉得,檀就是布施,梵語叫檀那,你要真正曉得布施的真實相,它的狀貌真實相,「如空遍十方」。這一段經文裡面,世尊給我們在比喻當中所說的,這是真相。真相凡夫不知,如果曉得這個真相,不住相布施就是不圖果報,一切欲望的心都沒有,這樣行布施,功德遍十方,功德極難量。這首偈子句句都是真實語,沒有一句是廢話,沒有一個字是妄語,學佛就要從這個地方下手。不但這是下手處,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所修的也就是如此而已,諸位必須在此地要細心的去體會。

  末後這一句經文,是佛說完比喻之後再來法合,講到修學上面,經文: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菩薩』就是指修行的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修學一乘佛法的人。你要怎麼修?要『無住相布施』,你的福德像前面所說的『不可思量』。

  底下有幾點意思,我們從前面比喻上來說,「虛空不礙諸相,如布施不著相」,這個比喻好懂。「不住相布施,正似虛空不可思量」,為什麼?一住相就有分別、就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就有界線,有界線就有範圍,而這個範圍隨著你的心量顯示出它的大小,所以住相布施是可思量的,那個功德是有限的;不住相這個心是廣大而沒有邊際的,布施功德這個行跟心決定相應。心量廣大,他所做的任何一樁事情都是不可思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是背塵合覺。」有是布施,不有是不住相;空是不住,不空是行布施。此地只舉一個布施做例子,布施代表萬行,換句話說,代表我們全部的生活範圍,代表我們全部的心行,用這一法來代一切法。我們所有在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一切作為,有,只要你不住,就對了。一個無住的心,絕不妨礙你日常的生活,這就叫背塵合覺。塵是什麼?是迷惑、是染污。現在你不染、不迷惑,你完全是覺悟的,你是清醒的,你是清淨的,這是合覺。

  諸佛菩薩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與我們凡夫有什麼兩樣?《金剛經》一開頭,釋迦牟尼佛示現一個出家人,每天入舍衛大城去托缽乞食,還不是跟普通人完全一樣!這一點我們就明瞭了,佛示現在家,像維摩居士他示現的是在家佛,也有妻子兒女,也有交際應酬,與我們一般人有什麼兩樣?所不一樣的就是他日常生活跟一般人一樣,交際應酬天天也是忙得不亦樂乎,不著相,這是他的本事。凡夫是有而有、空而空,這個錯了。有而不有,是凡夫裡面的覺悟;空而不空,二乘的覺悟。二乘是落到空了,他沒有不空,沒有這一念;凡夫有了,沒有這一念。菩薩有而不有,不同於凡夫;空而不空,不同於小乘。凡夫跟小乘都是背覺合塵,菩薩乃是背塵合覺,怎麼會一樣?這些理論、這些意境,我們必得要細心的去體會、去領悟,「用功必須達到真能無住方可」。才不辜負世尊當年在舍衛大城講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才不辜負羅什大師苦心將梵文譯成中國文,才不辜負歷代祖師輾轉的相傳,今天我們能夠讀到這樣不可思議的經文,體會到如來說法的真實義。我們依照這些理論方法來修行,必定可以達到佛祖對我們的期望,正如同佛在經文裡面常常叫著「善男子善女人」,既然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就有資格成佛,你已經有這個心、有這個念頭,你就有資格成佛。

  發心之後,我們一般講怎麼個用功法?心是發了,如何能夠達到我們自己這個願望,佛在本經裡面就教給我們這些巧妙的方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必要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可見得修行就在當前,不離這個,就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生死,超三界,證菩提,就在無住生心這一個巧妙的法門。無住生心,適用於任何一個人,適用於任何生活方式,適用於任何的時間與空間,不要做一絲毫的改變,真正是妙極了!為什麼?正因為它是稱性,所以才有如是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