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五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0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五講。

  前面我們將本經的序分介紹完,今天要跟諸位介紹本經的正宗分,也就是正說分。在過去梁昭明太子將本經經文分為三十二分,這三十二分自古以來有些大德採用它,也有一些人是不太贊成的。因為這三十二分是便於讀誦,所以流傳也就相當之廣。如果從三十二分來說,第一分就是本經的序分,最後第三十二分是本經的流通分,從第二分到三十一分都是屬於本經的正宗分。我們這一次跟諸位研究《金剛經》並不採取這三十二分的分法,我們的科判,就是章法段落的分法,多半還是依諦閑老法師的《新疏》,多分是取這個來做標準。

  現在請看經文,正宗分。正宗分裡面有兩大段,第一個大段是「示真妄二心以彰般若妙用」,示是指示、顯示真心與妄心,如果把真妄兩種心明白了,彰是顯明,般若微妙的作用就很明顯的顯示出了。這一大段經文也相當的長,首先了解義趣。第一小段經文是「請益的儀式」,也就是請法的禮節。我們看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一段是敘述請法的禮節,這些禮節我們也需要注意,更應當要學習。在目前這個社會裡面,雖然這是古時候的禮節,我們要了解禮節的精神,方式不妨從俗。首先我們來講『時』,這個「時」是說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大城乞食回來以後,吃完飯,也洗好腳,敷座而坐這個時候。敷座,坐定了,已經坐下來,就在這個時候。『長老』,在佛法裡面有它的定義,不是隨便稱呼的,譬如在一般大經裡面它都具有十個條件,在此地我們是以最簡單的標準來介紹,第一個他有道德,他道德為大眾所尊敬,同時也得要有相當的年歲,是「德尊年高之稱」,這是佛門裡面一般稱之為長老。

  『須菩提』是人名,這是梵語,中國的意思,就是華語叫「空生」。他是佛之弟子,在十大弟子當中他是解空第一,隨佛有二十多年,他是佛的常隨眾,從跟釋迦牟尼佛起到這個時候,這在般若會上。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講《阿含經》,阿含有十二年,方等有八年,合起來就有二十年。二十年之後再講《般若經》,《般若經》一共是講二十二年,這是《般若經》裡面的,所以說隨佛已經有二十多年。今天,「一眼看穿教化本懷,而為此經之發起當機」。我們在這裡先講這個意思,跟諸位簡單的敘述。這個地方的時間是很重要的一個字眼,這個「時」也就是須菩提尊者契入的時候。我們讀《華嚴經》,清涼大師在《華嚴》四分當中的後二分告訴我們「託法進修,依人證入」,這兩句話非常的重要,前面也都曾經給諸位講解過。我們回味這兩句話,須菩提尊者這二十多年之間都是依照老師教誡的方法來進修,今天這個「時」字就是他的證入,一眼看穿了,恍然大悟!這是個關鍵的字眼,一悟之後,自自然然就發出希有的感歎。

  他從什麼地方悟的?是從佛日常生活當中,悟入真如實相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真如實相。《般若經》裡面所講的實相,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由此可知,一真法界就在我們眼前,可惜我們不認識。須菩提在這個時候看出來了,認識了,禪家所謂自己本來面目,淨土宗所講的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都是這個境界。所以這個時字在此地是一個關鍵的字眼,我們不能夠輕易的看過。幾時我們也遇到這個時節因緣,像須菩提尊者一樣的恍然大悟,這一悟就證入了。這樁事情實在說是不容易,這個不是老師傳授的,是自己的功夫達到,成熟了,自自然然的契入這個境界。

  「長老」這兩個字,在古德譯經裡面,有的時候把它譯作「具壽」,具足的具,壽命的壽;也譯作「慧命」,智慧的慧,生命的命,把它譯成慧命。將來諸位讀經看到有具壽、有慧命,曉得這些字樣跟《金剛經》的長老的意思是相通的。羅什大師譯經用長老這兩個字樣,的確是順我們中國習慣,我們中國人對於年高德望的人都稱之為長者,有了年歲,我們尊稱為長老。

  須菩提,意思是空生。為什麼叫空生?這裡面有一段故事,經典裡面記載,須菩提尊者他的俗家是一個大富長者之家,當他出生的時候,他家裡面財寶忽然不見了,忽然沒有了,一切財富都失掉,倉庫裡面東西都空空的,不知道跑哪裡去了,他生下來家裡面有這麼一樁事情。過了七天,庫藏的東西又恢復,就是失掉七天,因此他的父母就給他取這個名字,他生下來家裡什麼都空了,叫空生。這種相在佛法裡面實在是表法的意思,那就是他後來在僧團裡面對於佛所講的空義,他是第一個領悟的,所以在弟子當中稱之為解空第一。這個人也不是普通人,他也是古佛再來,在《西域記》裡面所記載的,須菩提本來是東方青龍陀佛,化身到釋迦牟尼佛這個法會裡面來做釋迦的弟子,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這正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我們在講一千二百五十大眾的時候,跟諸位說過這個意思。如果沒有諸佛菩薩示現來護法,佛一個人沒有辦法度化眾生,度化眾生是一切聖賢共同的事業,這個裡面實在沒有彼此之分,像須菩提尊者這是古佛再來之一。

  底下講到他啟請,諸位看表解,我們先將這些名相介紹出來。『偏袒右肩』,偏袒是表三業恭敬。『合掌』是表一心不亂,心合於道,表這個意思。由此可知,須菩提在這裡開悟,大徹大悟了,他是表演的,不是真的,何以故?因為他已經成佛,早就成佛,他是東方青龍陀佛示現的,哪有不悟的道理!所以跟著佛跟了二十多年,也表示恍然大悟,其實是為了我們眾生。換句話說,當時跟釋迦牟尼佛學佛的那些真正的凡夫弟子,已經跟佛學了二十多年,這個時候可以接受像《金剛經》中所說的了義的般若法門,於是他來表演這一套。因為《金剛經》的教義才是諸佛教化眾生的本懷,他這一眼看穿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其實又何嘗不是他自己教化眾生的本懷?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完全是示現,就跟戲台上表演一樣,這個時節因緣到了,應該要表演這一齣。

  在禮節上說,一點都不含糊,偏袒右肩,在大眾中從自己的座位站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這都是禮節,剛才講的三業禮敬,三業是身口意三業,都表示恭敬,這是學生對於老師請法的禮節,古印度如是,在我們中國古禮也是這樣的,請業則起,請益則起,都要起立、要行禮。行禮為什麼偏袒右肩?印度人的服裝跟我們中國不一樣,一直到今天諸位要是到印度去觀光,你能夠看到印度人,印度人的衣服就是一塊布,因為它是屬於熱帶,天氣炎熱,就是一塊布包在身上。平常包的時候是兩個肩膀都蓋住,行禮的時候要把右肩露出來,為什麼露出來?便利於做事,長者有什麼吩咐,他右手在外面好做事情,方便,行禮當中表示這個誠意,立刻要為長者服務。跪在地下是「右膝著地」,跪一個腳,不是兩個腳都跪,原因跟偏袒右肩意思一樣,一個腳跪,起來方便,伺候長者要敏捷,就是動作要快,要小心、要謹慎、要敏捷。這是禮節裡面全都包含了。兩隻腳跪下來,起來的時候動作就慢了,這些我們都必須要曉得。「合掌」是表一心,十個指頭表散亂,表這個心散亂,十個指頭合成一個叫合掌,表示這個時候我一心至誠來接受老師的開示,接受老師的教誨,所以合掌是表內心之誠敬。『白佛言』,白這個字是敬詞,是下對上而說的。上對下就叫告訴,「佛告須菩提」。「須菩提白佛言」,這是一種尊敬之詞,白是表白的意思,把自己的意思表白出來,這叫語業清淨。下面說到「請益之詞」,就是請益的言詞,請看經文: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一段是須菩提尊者請教的言詞。前面這一段是他示現開悟之後,對於佛教化眾生的善巧先讚歎一番,『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講到希有,要是把它歸納起來有幾個意思,第一是「時希有」,時節因緣的希有。學佛的同修大多數都曉得,佛出現在世間這個機緣很難得,不是常有的。以我們現前這個大時節上來看,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底下一尊佛彌勒佛到我們世間來示現成佛,是在世尊滅度以後五十六億萬年。諸位想想看,佛出現在世間,住世的時間並不很長,像釋迦牟尼佛示現的住世只有八十歲,他就圓寂了。佛的法運雖然只有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以後是滅法,這個世間沒有佛法了,換句話說,眾生就沒有得度的機會了,必須再等五十六億萬年以後彌勒佛出世,這個世間再有正法,可見得這個時節因緣太希有。這是讚歎裡面有這個意思在,太希有了。

  第二個意思是「處希有」,佛所出現的地區也不可思議。現在世間人迷信科學,不相信聖教,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他不相信這些。事實上絕不是說他不相信就沒有,如果說不相信就沒有,我也不願意相信它。實在的是你不相信它還有,這些龍天鬼神他確實存在,而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佛出現的地區希有。在整個世界來說,佛當年出現的是在印度,佛滅度之後大概九百年間到一千年間,佛法傳到中國來,在今天世界當中我們中國確實是佛教的第二祖國,第一祖國印度已經滅亡了。佛法在印度歷史只有一千年,在我們中國的歷史差不多有二千年,與中國固有文化融合成為一體,真正變成多采多姿的中國佛教。歷代依照這些理論方法修學證果的人不計其數,我們在二十五史、在佛教史裡面,在《高僧傳》、《居士傳》裡面都能夠看到。當然還有很多修行證果的人沒被人發現,沒有記錄下來;被人發現記錄下來的,在我覺得那還是少數。就像《往生傳》來說,多少人真正往生了,許多人不曉得。編寫《往生傳》的人,他雖然是盡心盡力在蒐集這些資料,遺漏的還是太多太多,這是我們可以想像而知的。這就說明,佛法出現的地區希有,這個地區的人有福。

  第三個意思是「德希有」,佛的智慧福德最為殊勝。這種殊勝唯有契入境界的人,就是一真法界,契入實相的人他才能夠證知,他能夠真正證明,清清楚楚的了解。第四個意思是「事希有」,講現前的意思,就是教學希有,佛的善巧方便。不但佛的言教、意教,更難能可貴的是身教,我們一般人只曉得佛的言教,沒有能夠看出佛的身教與意教的巧妙,他是把整個言教全部都表現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所以須菩提尊者讚歎,『善護念諸菩薩,善囑付囑諸菩薩』,這個「善」就是妙極了。

  底下我們再跟諸位解釋「菩薩」的含義,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的。「希有」是洞悉老師出世本懷,教化善巧切實在日常生活中,這真正是希有。菩薩稱之為諸,「諸菩薩」,換句話說,菩薩從初發心,有信位、住位、行位、向位、地位,五十一個階級,稱之為諸菩薩。「護念」是說老師的悲心念念不捨,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個人善,可教,佛不捨他;這個人惡,不可教,佛也不捨他,這是大慈大悲。像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去效法、去修學。眾生,要依本經的經義上來說,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不學佛的我們暫時不說,我們是學佛的,曾經在佛門受過三皈五戒,這些人都有很大的善根,過去生中親近過無量無數的諸佛如來。也許要問,我們親近過這麼多的諸佛如來,為什麼今天還做生死凡夫?諸佛菩薩護念我們,而我們自己不尊重自己,那就沒有法子。換句話說,自己不肯護念自己,諸佛如來雖然護念,我們自己依然不能成就。

  這些道理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們,首先我們不曉得眾生與佛是一不是二,雖然大乘經裡面常講,我們也聽得耳熟,但是怎麼樣?不敢直下承當,錯過大好機會。我們所修的,古德教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可是我們怎麼樣?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歲歲年年都在不覺之中,從來沒有覺悟過,所以不能成就。怎麼曉得從來沒有覺悟過?因為你念念都為境界轉,念念都迷在境界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順自己意思的,你就生歡喜心,你的心動了,被外境所轉;不順你自己的意思,你就生瞋恚心,你就起煩惱,你也被外境所轉。雖然口頭說學佛,二六時中念念增長的不是無明就是邪見,那怎麼會成就?真學佛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增長的是智慧、是清淨心。換句話說,無論是順境或者是逆境,他在境界裡頭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智慧,如如不動是定,人家修的是定慧等持。意地裡面乃至表現在外面,就像佛一樣,「善護念諸菩薩」,無論是善人、是惡人、一切眾生,是念念不捨,以善巧方便去感化他、去度脫他,這叫「善護念」,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佛是我們的榜樣,不但教給我們,他表演做給我們看,我們再要不相信,那就沒有法子了。

  「付囑」就是囑咐的意思,咐是吩咐。「善付囑」,佛沒有說一句話,這個是善;如果有言詞說出來,雖然是付囑,那不善了。佛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樣做,讓學生自己看出來,自己去悟入這個境界,這種方式才是真正之善。這個善付囑,唯有看穿、唯有悟入的人他明白,換句話說,他也真正接受世尊的付囑了,他自己一定是依教奉行,也以這種善巧方便去接引一切眾生。所以我們要想想,世尊日常生活所表現的,我們再回頭看一看我們這個世間,哪一個人不如是?世尊日常生活當中定慧圓滿,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無量無邊的煩惱,生死習氣念念增長,我們自己並不覺察。如果從世尊行儀當中一下看破了,再回過頭返照自己,這個裡面就有無量的受用。

  底下這一段,『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幾句話是須菩提尊者正式提出問題請教老師。「善男子、善女人」,這兩句話的稱呼我們要注意到,換句話說,不是一般的男子女人,為什麼?一般男子女人他還沒這個意思,他沒起這個念頭,起什麼念頭?我這個心應該安住在什麼地方,我的煩惱如何去降伏,他沒有發這個心。凡是發這個心,修菩薩道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發了菩提心,要想修菩薩道,要想斷煩惱,這種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還沒發這個心的,那不叫做善男子,也不叫做善女人。這部經對誰說?就是對這種人說的。由此可知,這個經是成就我們的菩提心,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煩惱斷了,心安理得,「住」這個問題自然就解決。這個到後面我們會詳細給諸位來討論。

  我們先看表解裡面的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語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菩提」翻作覺,翻成中國意思叫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句梵語在經典裡面一直都是用音譯,是屬於尊重不翻。我們先說「正覺」,它是對凡夫來說的,凡夫不覺,外道雖然覺,它不正,所以在佛法裡面提出正覺。正覺,一般小乘阿羅漢就證得,得小乘阿羅漢。沒有到這個境界,不能算正覺,為什麼不能算正覺?因為他的我執沒有斷,他煩惱障存在,雖覺也不正。降伏其心,那個心就是煩惱心、就是妄心,煩惱妄心要不能夠降伏,就無法恢復正覺。正覺在佛法上是最低的成就,在念佛法門裡面屬於事一心不亂,可見得念佛是一種方法,目的是要達到事一心不亂,也就是證得正覺,這是一個真正修行人必須要留意的。

  「正等」,等是等於,等於佛,雖然沒有到佛的地位,跟佛也差不多了,這個正就是正覺,他的正覺等於佛,這是稱菩薩。菩薩,給諸位說,也不是稱普通的菩薩,而是正如同本經所定的標準,是稱見了性的菩薩,我們一般在圓教裡面來說,是初住以上的菩薩。要以圓教來講,七信位的菩薩就是正覺,初住以上就是正等正覺,正等正覺的稱呼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都稱之為正等正覺,像《華嚴經》裡面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稱之為正等正覺。「無上」,是專稱如來果地上的,再沒有比這個高的,大覺圓滿。在本經裡面,須菩提尊者對世尊所說的話,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這不是普通人,換句話說,他所發的心就是發成佛之心,這樣的人真正希有。

  我們過去講過《六祖壇經》,而六祖大師就是這樣的希有之人。六祖初到黃梅的時候,見了五祖,五祖問他,你到我這裡來幹什麼?他就很不客氣說,「我來只有一個目標,我來是求作佛的,不求餘事」,他直接就是求作佛的。換句話說,他來求什麼?他來就是為無上正等正覺而來的,他不為別的,這個人是標準的善男子。所以我們要發心作佛,發心作佛你就得要修菩薩道。你既然有這個心,有這個心了不起,你發這個心,那人家就稱你做菩薩,你自己也當之無愧。為什麼?真正是菩薩心,這個心一發,與世間人心迥然不同,世間人所追求的是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你所追求的是無上菩提,那怎麼會一樣?這個心一發,與世間人相處就非常融洽,為什麼?沒有利害衝突,世間人要名聞利養,你都不要;世間人不要無上菩提,你要,你們兩個相處,彼此不相干,沒有衝突,所以能夠很融洽的相處,正是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一句話不是我們勉強去做到的,是自自然然就做到的。

  先把發起請經這個意思,略微跟諸位介紹一下。首先是須菩提真正發現了,所以對釋迦牟尼佛讚歎「善護念」,心中護持;「善付囑」,口中付與,佛是天天講經說法教誨眾生。尊者請法,這裡面是兩個重要的意思,第一個就是「應云何住」?真正發無上菩提心,他應該把這個心安住在哪裡,「真心安住」,住在什麼地方?這樁事情雖然是主題,但是很難,我們這個心到底安住在什麼地方?真心之後還有妄心,妄想心就是生滅心,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這生滅的念頭「云何降伏」,叫妄念不生?云何降伏就是降伏妄心,就是攝制妄心的意思。

  世尊對於降伏、對於安住都是示現無言,換句話說,世尊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了。怎麼降伏?你看世尊所做的;如何去安住?世尊日常所住的。太巧妙了!修行人要曉得,「安心除妄」是真修下手功夫。不在這上用功,你就不懂得修行;不在這上用功,就不是真修行;不在這上用功,那就是盲修瞎練,這是希望諸位要特別記住的。我們要想真修,修個什麼?修個安心除妄而已,無論在什麼境界,心是安穩的,妄念不生。在天堂,心安穩,妄念不生;在阿鼻地獄,心也安穩,妄念也不生,那天堂跟地獄在你的感受當中是一不是二,你所住的天堂地獄都叫做一真法界。不會修行的人怎麼樣?他心不能夠安定,妄念是念念都在那裡生,那就不是真修行,這種人沒功夫。功夫在煩惱少,不但煩惱少,煩惱沒有了,煩惱斷了,這叫功夫。

  這一段經文,須菩提尊者問意裡頭,實在講他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發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第二個問題「云何應住」,江味農居士校勘記裡頭,他根據唐人的寫經,這一句應當是「應云何住」。第三個問題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換句話說,你要把這三個問題記住,這一部《金剛經》裡面就是解答這三個問題。向下經文,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解答的,前半卷要是按昭明太子的分法,就是前面十六分,是答覆第二、第三這兩個問題,後半卷是答覆第一個問題。由此可知,這部經仍然是以「發菩提心」為主,這是我們要記住的。正如同大經裡面所說的,修行如果把菩提心給忘失,都不是真修,都落在魔道之中,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不注意到。

  下面是世尊答覆須菩提的話,當然真正的意思是對我們的開示,是教誨我們修學,請看經文。「如來許說」,尊者有問,佛當然歡喜,不會捨棄。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實際上尊者所問的三個問題,佛在此地統統答盡了,但是這種答覆只有須菩提明瞭。我們要是聽了這幾句話,還是莫名其妙,這個妙處我們還是不曉得,因此我們還要來把它研究、分析。首先我們看佛的讚歎,兩個『善哉』,像這些地方我們都應當要留意。第一個「善哉」是讚歎須菩提尊者,這是就跡象上說,就是表演上來說,他智慧現前,看到實相般若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他是以智慧證得,這是值得讚歎的,就是讚歎他大徹大悟。第二個「善哉」是再讚歎他從大悲心發起代眾生提出問題。我們曉得佛經裡面的請問,裡面有五種問,這是屬於利樂有情問。實際上,發心、安住、降伏,須菩提尊者他又何嘗不明瞭?他是樣樣都通達、樣樣都明瞭,不是他自己不曉得,他自己是明知故問。而我們凡夫是真的不明瞭,真正不曉得怎麼樣去斷煩惱,我們這個心應該如何去安住,怎樣發心、發了以後能不退轉,我們是真不曉得;不曉得,我們也問不出來。尊者示現開悟,悟了之後將這個問題提出來請教釋迦牟尼佛,由釋迦牟尼佛來為我們開示。佛就說,『須菩提,如汝所言說』,正像你所說的,你說得一點都不錯,如來的確是『善護念諸菩薩』,的確是『善付囑諸菩薩』,你所看到的完全正確,真實不虛,一點都不假。『汝今諦聽,但為汝說』,實際上「為汝說」就是為大家說,為我們大家講的。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我剛才說了,在此地我跟諸位補充一點,就是《大論》裡面有說五種菩提,我在這個地方給諸位補充出來。先看「菩提心」,說到菩提心,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講,大家都很熟悉,菩提心是以直心為體、為本體,深心與大悲心都是作用,有體有用,千萬不要以為菩提心是三心,是三個心,那你就搞錯,其實它是一心,一而三、三而一,經裡面講「三心圓發」,實際上就是一心不亂。這個三等於一,這個數學也很奇怪,一般的時候三是不會等於一,這個地方三跟一是一個意思。

  「直心」,什麼叫直?這個很難懂。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菩提心是說這三種心,直心是至誠心,《觀經》裡也講深心,大悲心講迴向發願心。我們要問,什麼叫誠?這個字是個關鍵,曾國藩先生在《求闕齋筆記》裡解釋誠的意思,一念不生叫誠。換句話說,起心動念就不誠,誠,至誠,誠到極處這就是直心,直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直心。諸位想想看,在一切境界裡頭他一念不生,這種境界。這些名相大家很難懂,我就把它變了變,我把直心說之為平等心。諸位想想,起一念就不平等了,一念不生,我人萬物是平等的。平等這個境界就是一法界、就是真法界,是一真法界,平等的,所以這是平等心。深心,古德給我們註解講,好德好善的心,善與德到極處,這心是清淨的,所以深心是清淨心。大悲心是迴向發願心,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慈悲心,利益他人之心,發願迴向把自己的功德利益統統都贈送給一切眾生。譬如自己有福自己不享,我要把這個福報給一切眾生去享受,這是大悲心,這是迴向發願心。菩提心,簡單的說,是以平等心為基礎,就是以直心為基礎,清淨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一體兩用,一個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可見得菩提心是一個心,不是三心,三心圓發實際上就是淨土宗所說的一心不亂。這是覺心,決定不迷。

  迷惑,心不平等,不平等,菩提心失掉,菩提心的體沒有了。因此我們單講深心跟大悲心,我們要問世間人有沒有?有,世間人確實有,為什麼不叫菩提心?因為他沒有平等心,就是他的深心與大悲心不是建立在直心的基礎上,他是建立在分別心的基礎上,某人對我好,我對他很慈悲;某人對我不好,我不要去理他。可見得他那個慈悲不是從平等心裡面建立出來的,所以雖有大悲,不是菩提心。聲聞緣覺有沒有深心、有沒有大悲心?他也有,他雖然有深心、有大悲心,他也沒有菩提心,原因在哪裡?他沒有直心。

  諸位要曉得,直心是什麼?直心是真心。真心是什麼?真心就是見性,就是真如本性。所以直心現前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那一分真性就是直心。從此以後,我們以《華嚴經》例子上來看,《華嚴經》圓教初住明心見性了,從此以後,從初住到十住,十個位次就是修的直心。當然他也修深心,也修大悲心,換句話說,他也修清淨心,也修慈悲心,可是是以至誠心、平等心為主,法身大士尚且要修學,何況我們!十行位的菩薩偏重在清淨心,偏重在深心上修,修自利。你看十住修根本,十行位修自受用,十迴向位修他受用,所以講三心圓發那是什麼人?那是初地以上,三心都圓。從這個以後境界才步步高升,一直到如來果地。

  《大論》裡面跟我們說從因到果,這是我們要注意的。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修學要曉得這個位次,這就是「五種菩提」。五種菩提裡面第一個就是「發心菩提」。本經裡面所說的就是這個位次,因為他還沒降伏其心,還沒有見性,這是剛剛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心一發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如果以天台大師藏通別圓四教來說,你到底是哪一教的十信位,這是你個人的根性,這個地方沒有法子明確的指出來。你是圓頓根性的,那你就是圓教十信;你要是帶著濃厚小乘習氣,那你是藏教的十信,或者是通教十信,這是各個人不相同。你真正發這個心,是非常之可貴,如果發心要不修降伏其心,這個發心會退轉的,所以十信在《華嚴》裡面沒有地位,為什麼沒有地位?就是他進進退退,很不穩定,原因在這個地方。

  你發心之後,你要認真去修,修什麼?修降伏其心。修降伏其心就是「伏心菩提」,這是三賢位,就是十信位再上去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個位次上修什麼?就是修降伏其心而已。由此可知,斷煩惱多重要。煩惱障裡面,煩惱障與所知障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煩惱障不但生煩惱也障所知,所知障的障所知也幫助你生煩惱,所以降伏其心就是斷二障,這一點希望諸位要明瞭。再進一步是「明心菩提」。明心,正如同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這是見了性的。這五種菩提,此地所講的都是大乘別教這個說法。如果在圓教,明心就是在三賢位。別教是斷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是初地,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此地所說的都是屬於別教來講,就是一般普通大乘法裡頭所說的明心見性,我們稱之為明心菩提,它的地位是別教初地到七地。再往上去就是「出到菩提」。出是超出,到是到達,就是將要到達如來的果地,與如來的果地很接近了,從這個地方一出發,你就到達了。這有三個位次,別教八地、九地、十地。「無上菩提」,這是說如來的果地。由此可知,我們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的什麼?菩提心而已。你到某一個階段,菩提心給你立個名稱,所以從初發心到無上都叫菩提。

  講到「住」,住是什麼?安住,把心住在一個地方。諸位看看這五種菩提,你說那個心安住在哪裡?心一有安住就壞了。好比你念書,你上學念書,你現在上小學一年級,從小學而中學,由中學而大學,由大學而研究所,你要問問:我應該住在哪裡?你一住就留級,不留級就不叫住。所以佛法的修學自始至終只有降伏,沒有安住,諸位曉得這個意思,住不得,一住就退轉了。佛六波羅蜜裡面提出精進波羅蜜,裡面沒有說一個安住波羅蜜,沒有這個,只有精進。成了佛以後還住不住?沒住,像釋迦牟尼佛每天往舍衛大城乞食,天天教化眾生,他沒有住,連如來果地上都無住,何況我們在初學,不要生這個念頭,你有一個安住的念頭是絕對錯誤的念頭。

  應該有什麼念頭?應該有個斷煩惱障、斷所知障的念頭。就是要遵守《華嚴經》裡面最高的指導原則「托法進修」,法是佛給我們講的理論與方法,我們依靠這個方法來進修,就是說依靠這個方法。功夫要從什麼地方去得利益?要依人,依人證入。上一次我給諸位說過,世間人常講做事難、做人更難,處事容易、處人難。而一個修行人他就是在處人當中,把自己一切的習氣都磨練掉,所以叫依人證入。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要不依靠人,他就沒有辦法證無上菩提,這種修行方法就是降伏其心,五十三參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什麼?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這些大眾,這裡面有學佛的人、有外道的、有不學佛的人、有毀謗佛法的人,男女老幼、各行各業,什麼境界都有,什麼樣的人都有,我們在這個裡面鍊自己的心,鍊什麼?鍊菩提心,直心,鍊不起心不動念,一切境界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像《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面的境界,一切的有情眾生皆是佛菩薩,皆是善知識,我們要藉他來鍊我們的清淨心,來鍊我們的平等心,出生我們大慈悲心,這就是依人證入。善財童子在《華嚴經》裡面表演這個樣子給我們看,教給我們學的,《法華經》裡面常不輕菩薩也表演這個樣子給我們看,都是我們依人證入的榜樣。

  如果將這些經論、將諸佛菩薩示現要是疏忽了,我們不是盲修瞎練那是什麼?我們這一生必定又要空過了,不會有成就的,因為你一天到晚還是增長邪見、增長無明,天天還在生煩惱,這是要覺悟的。在菩提道上的人,他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一個月比一個月清淨,一天比一天清淨,在順逆境界裡面一天比一天平等,對一切眾生流露出來的是真正慈悲心,就是此地所講的「善護念」、「善付囑」,雖沒有到諸佛如來的境界,也相似,也接近,這叫真正修行,這是真正的功夫。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在境界裡生起無量的分別、無量的執著,作繭自縛。所以發大心修大行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降伏其心的這個大道理。

  佛在此地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兩個「如是」意思相當的深長。後面幾句話,我在此地剛才都說過,發大心、修大行、住、降,正是修行功夫切實下手處。「住」,止於一處,實際上就叫做一心不亂,這才是安住。一切境界裡面,我常常提醒同修們,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我們真正安住之處;而不是在境界裡頭取一處,那就壞了,不可以在境界裡取一處。「降」,就是要斷妄想,剋制攝持,前面也提示過,就是儒家所講的克己的功夫。在佛法裡重視在化解,將煩惱化作智慧,這是真正的降伏其心,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底下這兩句我們也在此地跟諸位說明,「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諦聽』,我也給它註出來了,了達聲塵本來不生,所以不可以隨著語言,應當詳審而聽。「諦者,真實正確也,虛心領受也」。詳審而聽,虛心領受,此佛誡吾人者也。這是佛教給我們,應該如何來聽法,要詳審、要虛心,不可以隨言語轉,那就錯了,就會變成死在言下,那就不會開悟,所以著重在義趣,不可以死在言下。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裡面含著三個意思。第一就理體上來講,眾生與佛本來是一體,「生佛本自如如,則生佛皆是也」,如是,生佛本如,生佛皆是,沒兩樣。「內根身,外器界」,器界就是環境,我們自身與外面的環境「無非真如」。真如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真如變現出來之物,哪一法不是真如?所以說「皆是真實相」,「乃知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如,無一法不是,故云:如是…如是…」。這是從理上講,是從事實真相上來說。如果你是見到這個真相,契入這個真相,你在這個世間一切環境裡決定不會起心動念,決定不會有分別執著妄想,那你雖不成佛,也差不多了。

  第二個意思,是就前面意思來說的,「須菩提尊者悟入法界本是一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從舍衛大城乞食回來的時候,日用平常之中被須菩提看出來了,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明白了,原來就是一真,「穿衣吃飯洗腳,是真安住、真降伏」。這必須要悟入法界本是一真,才能夠見得到;沒有悟入法界本是一真,他生活在十法界裡面,對於一真法界的真相他沒有法子明瞭。住一真法界的人對十法界的情況明白,一點都不迷惑;住十法界的人,決定無法明瞭一真法界的人。如是如是這個話就是對須菩提說的,「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跟我一樣就行了,你既然看出來,難道還不知道嗎?是就這個意思說的,這個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得通,對我們凡夫就講不通。對凡夫也有這個意思,所以如是如是意思很多。第三就是後義,後義是對我們住在十法界裡頭凡夫初發心的人所講的,這就是指下文廣釋詳細、簡略種種的開示,這是對我們有用處。

  下面幾句諸位應當要留意。「學者須知」,學佛的人必須要知道,「將經義文句,回到自己身上,於日常生活中,時時返照,自有真實受用」。這幾句話非常要緊,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不能開悟,毛病都是心為境界所轉,在境界裡面忘掉真我,真正的自己忘掉了。換句話說,把自己的真身(就是法身)忘失、迷失了,誤以為五蘊之身是自己,執著這個根身,把自己這個根身與法身理體相對立。本來是一體的,他要對立,這一對立當中就生起迷惑、造業、苦報。雖然惑業苦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然而虛妄不實在的,它有其事,它並不是沒有這個事情。譬如作夢,夢中的境界當然是虛妄不實的,可是你不能說沒有這個事情,這個事情真有,我們現前境界就是如此,六道輪迴就像作夢一樣,有沒有?沒有,雖沒有,但是有這個事存在,不能講沒這個事情。我們現在所幹的就是大做其輪迴之夢,不知道迴光返照,返照就是降伏,降伏就是二邊不著、中道不存,這個心多麼的平等,多麼的清淨!以這樣的心待人接物,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真正的慈悲心是從平等清淨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所以才叫無緣、才叫同體。

  就是念佛人,他要是不懂這個道理,他這一句佛號也念不好。這是我們平常都能夠見得到的,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就是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將這一句佛號去降伏妄心。念佛這個法門妙,分別心才一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分別心打斷了;歡喜心才一起來,煩惱心才一起來,都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它驅散。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修淨土人降伏其心的法寶,可惜他不曉得用,沒有把它用在降伏煩惱上,所以他不能得一心。這是兩句如是的大意,今天就給諸位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