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二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二次。請看經文: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一段經文,在前面講到不取相,如果我們取相必定就著相,這一著相,換句話說,四相都具足了。可是這種修學的方法,佛雖然說得很詳盡,而我們事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當怎樣去做才是真正的不取不著回歸自性,這一點非常要緊。因為佛法的修學,絕不是在讀誦經本,也不僅限於早晚課誦,甚至二六時中拿著念珠念阿彌陀佛是念念相續而不中斷。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當中,所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之處,如何提起觀照的功夫,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依照本經這個義趣來講,那就是說應當要廣修六度,雖修六度,心裡面要保持清淨,若無其事,才能夠相應,換句話說,一定要曉得三輪體空的道理。

  我們修六度,常常又想著三輪體空,空了沒有?沒空。為什麼?你還常常想著三輪體空,換句話說,你這個心裡頭還有一個三輪體空,沒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連三輪體空也沒有,那才叫真正的三輪體空,這就是不取相、不住相的真實義,我們要從這裡體會,要從這個地方來實踐,就是說把它在生活當中做到。由此可知,所謂三學六度,三學是戒定慧,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完全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三學六度可以說是法法圓融、事事無礙。換句話說,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從事於哪一種行業,都是圓滿的,都輕而易舉的可以做到,怕的是你提不起觀照的功夫。由此可知,學佛第一必須要真正懂得經義,像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要真正懂得經中的義理,又要會把這些義理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夠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是得佛法真實的受用。這個受用,我們普通簡單的、概略的說,離苦得樂。

  今天這段經文結顯中道。『是故』,正是承前面經文而說的。『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如果取法,或者是取非法,取法著有,取非法著空,著空、著有都著了四相,所以佛在此地教誡我們必須要二邊不取,一切法不可以執著、不可取;非法也不可取,也不可以執著,這就是說明必須到無相,淨信才能夠現前,佛這幾句話都是教我們下手的功夫。此正是指示我們下手的方法,下手方法就是「二邊不取,漸漸的能空相」,這個相就是一切的法相,把一切的法相空掉,也就是離開、捨離了,「心地才能得到清淨」。換句話說,你心裡面只要有相,就不會清淨。我們以六祖惠能大師做例子,惠能大師心地清淨是因為他心裡沒有一切相,本來無一物,所以人家的心到了清淨。我們現在這個心不能得清淨,就是心裡面的妄相太多,我們不管是法或者是非法,總是處處執著,念念分別,這個心怎麼能得清淨!心不清淨,淨信不能現前,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

  得一念淨信之人,前面說過,這是時間極其短暫。注意這句話,「得一念淨信之人,不應取佛言說章句,謂是正法」,得一念淨信的人,他決定不會以為佛說的這些經典,執著這個叫做正法,不會的;「亦不應不取佛佛之言說章句,謂非正法」,他也不會否定諸佛這些言說章句,認為這不是正法,他也不會有這個執著。佛的言說章句,究竟是不是正法,或者不是正法?他決定不會有這個概念,為什麼?因為他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這個裡面的意思我們要細細的去體會,古德教給我們,「所謂取不得,捨不得」,不能取也不能捨,在這個情形之下,「不可得中,恁麼得」,你怎麼能得?禪家說「參看」,此地必須得細心的去體會、去省察。

  在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雖佛正法,尚應放下,何況世諦?」那就是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諸位必須要曉得,我們在沒有證悟之前不可以無佛法,證悟之後不可以執著佛法。我這個話得要聽清楚,未悟之前不可無,已悟之後不可執著,執著就錯了。所以,法與非法都不可以取,都不可以執著。佛引用『筏喻』,引用這個筏來做比喻,筏大多數用竹子編的叫竹筏,也有用木頭編的叫木筏,有這兩種,它是渡河而用的,佛拿這個來做比喻。他說一切法就好像筏一樣,目的是幫助你渡河,從河這一邊渡到那一邊,上岸之後這個筏不要了,就捨棄,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沒悟的人憑藉佛說之法,我們要用這個作工具幫助我們開悟,悟了之後法也要捨掉,也不可以執著。這就是所謂第一義中,法與非法本不可說,第一義中本來無一物,哪裡有法與非法?換句話說,你懂得這個意思,你也就恍然大悟,真實義中無所謂生死,也無所謂涅槃,無所謂度,也無所謂不度,正是二邊不著,雙照雙遮。就是講二邊雙照,這個話也是多餘的,也用不著。

  說到這個地方,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講,最關緊要的就是修行開悟證果。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聞法的目的,近目的是開悟,遠目的是證果,如果以這兩個目標來修學,我們的路子就正確。可是開悟不容易,不悟則無法修行,換句話說,非開悟不可。所謂開悟,經裡面的真實意思你完全正確的理解通達了,古人教誡初學的辦法,下手處多半在以至誠恭敬心來讀誦,把經文念熟,要常常在經文裡面提起幾句,或者提起一、二段來做觀照功夫。

  前面跟諸位講過修行三個階段,先是觀照,然後照住,最後照見,照見就開悟了,這個地方所講的觀照就是思惟。譬如我們講《華嚴經》,《華嚴經》修行下手的地方就是「淨行品」,「淨行品」一展開,諸位就能夠發現無論我們自己做什麼事情或者起心動念,立刻就想到一切眾生,就會為一切眾生祝福,這就叫觀照。這個功德很大,久而久之,自己這個心量就拓開,我執不必作意去斷,自自然然就變化沒有了,這就是我們所講的觀照功夫,也就是講的如理的思惟。這與世間一般人研究學術大大的不相同,為什麼?世間人研究一種學問脫不了凡情推測,換句話說,脫不了分別執著,與清淨心總是背道而馳。佛法則不然,它在下手之處雖然也用分別心、也用執著心,這種分別執著與性相應;因為與性相應,這個分別執著一天比一天減少,它不會一天比一天再加重,到最後減到全無,就開悟了。學佛雖然不立文字,我們要應用文字;雖然應用文字,而不是在文字裡面推敲,而是藉文字把我們一切雜念掃除,將我們一個純淨的清淨心顯現出來而已。這是佛法初學人所謂思惟修,所謂觀照,所謂受持,我們一定要正確的領會這個意思,這樣我們的修學才有真正的受用處,這樣讀法與根本智就能夠相應,所謂是定慧等學。

  我們明白這個方法了,明瞭之後還要常常修懺悔法。為什麼要修懺悔法?諸位想想,正如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我們過去大家都是在無量諸佛處所種諸善根,而今天落到如此地步,真是業障深重,我們又怎麼能夠對得起諸佛菩薩?所以要認真的修懺悔法,不但是消業障,也是增福慧。如果不修懺悔,縱然懂得這些道理,也曉得這個方法,你修觀就修不好。你不相信,自己可以試驗試驗,一試驗、一檢點就發現,道理我都懂、方法我也曉得,為什麼我一天到晚提不起來,一遇到事又迷惑、又顛倒?這就是業障深重的相,這個就是缺乏真正懺悔的現象。由此可知,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不應取法跟不應取非法,這是真正深明諸法實相之後所顯現的境界,這個境界現前才能夠真正不為妄相所轉。經中所說都是第一義悉檀,禪家常常講「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寂是寂滅相,惺惺是活活潑潑的相,惺惺是廣修三學六度,寂寂是雖修三學六度又不執著,心裡面絕無其事。不但修般若要懂得這些道理,要具足這種修學的態度,佛法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應當如此。總而言之,貴在直下承當,這樣的人就是金剛般若會上的當機者,他必能成就。請看下面一段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耶』在此地是一句問話,佛提出這兩個問題來試問他。這是就果法上,『如來』是果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果法,果法也不著相,也離,這裡面的意思很深。「此問是示讀者莫錯會佛意」,這是給我們暗示,我們不能夠錯會了這個意思。佛教我們二邊不著,佛自己著不著?佛講了,佛有沒有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有沒有證得?佛有沒有說法?如果佛要來問我們,我們一定會答覆他,「佛你老人家已經證無上菩提,你一天到晚為眾生說法,好辛苦」,那就不懂得如來所說義。這個兩句話也等於說是考考須菩提尊者,實際上哪裡是考須菩提,是考考我們。我們這些天天在讀誦《金剛經》的人,有沒有懂得佛的意思?有沒有把佛的意思錯會?所以這兩句話用意很深,我們必須要深深體會,會得佛的意思才是正知正見。

  「的示用功,非從二邊不著下手不可」。這個地方所講,是個原則、是個原理,無論你修學哪一個法門,大的方面講,禪教密律淨,細的方面來說,八萬四千細行,都不能夠違背這個原則,就是二邊不著。「由下文答處,明瞭無得而得、無說而說之正義」,這就是如來所說的真實義,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無得而得,無說而說,「無說」不著有一邊,「而說」不著空一邊,空有二邊都不著,正是二邊不著。得跟無得是一不是二,得則非空,無得則非有,亦是二邊不著。經上只舉出這個例子,好像數學裡頭一個公式一樣,我們從這個地方領悟到,在一切法中,世出世間法都必須要二邊不著,無得而得,無說而說,那你與諸佛如來有什麼兩樣!

  還有一個意思,「指示人性體上無有一法可得,亦無有一法可說」,所謂是本來無一物。有法可得跟有法可說,不是從性體上說的,是從相上講的,相上有得有說,性上無得無說,性相又不二,希望諸位能夠細細去體會這個道理。然後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知道我們修學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把觀照功夫提起來,我們就以「淨行品」幾首偈子上來看,不要看多,看個一、二首就可以。我們來看個一、二首:「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菩薩在家不著空,當願眾生這一句,你看看這個心量立刻就拓開,無論做什麼事情,這就是迴向,立刻就把心量展開。當願眾生,這個眾生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經裡面舉一百多樁事情都是日常當中瑣碎的事情,教你念念迴向眾生,念念迴向法界。知家性空,不著有,免其逼迫這是果報,空有二邊都不著,雖然在家,又何等的自在。

  這次我們特別把《華嚴經》裡面重要的經文,就是「淨行品」與「普賢行願品」,我們選了這兩章,這兩章可以做為我們初學人課誦,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依照這個來修行。這是《華嚴經》的精華,以「淨行品」做為我們修行下手,而以「普賢行願品」為歸宿。在這個本子當中,我們又特別選《四十華嚴》裡面的「觀自在菩薩章」,選這一章加持,又有一個特別的悲心,那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一個動亂不安的時代,凡是學佛的同修都應當發心為一切眾生祈求和平安樂。過去印光大師在世提倡,教我們加持觀世音菩薩聖號,我們選這個本子,這個構想也就是早課念「行願品觀自在章」,讀經就讀這一部份,「行願品」可以說是《華嚴經》裡面的戒律,經念完之後,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千聲;晚課念「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經念完之後,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念一千聲。希望在家同修能夠用這個本子做為課誦,朝念觀世音,晚念彌陀佛,持戒念佛,福慧雙修,對於一個在家菩薩來說是最好的課誦。課誦我們有了,依照這種課誦要能得受用、要能開悟、要能證入,那非般若不為功,般若就重要了。般若的大主意就在二邊不住,以清淨心、以無為的心修一切功德利益眾生,這就是二邊不住。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這是一段經文,這個經文答覆圓極了、妙極了。我把這幾句在此地念一念,我們再來研究這裡頭的義趣。「吾人欲證無上菩提,佛是模樣」,所以我們要學佛,佛是我們的模範,佛是我們的樣板,我們就照這個樣子學就行了。佛是什麼樣子?二邊不著,佛就這個樣。須菩提尊者看出來,明白了,所以他說『無有定法』,「無有定法,即法無一定,亦即法不可執著」。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你就覺悟到一切法都沒有一定。譬如我們吃飯,這個是最顯然的一樁事情,菜端上來,我吃這個菜嫌淡了,味道不夠;那個人他夾一塊吃,這個菜太鹹了。你們想想這一碗菜,為什麼甲說太淡,乙說太鹹,它有定法嗎?如果真有個定法,淡了,大家嘗統統都是淡的,那就是定法。由此可知,法沒有定法,兩個人口味不一樣,法是一樣的,兩個人口味不一樣,所以兩個人看的時候就沒有定法。

  再說一個人,一個人怎麼樣?一個人也沒有定法。譬如有一個人在過去他喜歡喝濃茶,茶愈濃喝得很舒服;過了一、二年的時候,他一看到濃茶就討厭,淡一點好;甚至再過個幾年,他不喝茶了,他喝白開水,他看到茶就討厭。一個人標準都沒辦法定,何況兩個人?由這個地方你就能覺悟到,法有沒有定法?沒有定法。所以佛一再告訴我們法不可以執著,為什麼?就是因為法沒有定法,換句話說,沒有標準。佛說這些話的用意在哪裡?用意是教你,給你一個啟示,誘導你開悟而已,目的在此地。換句話說,所說的這些法都不重要,你千萬不要斤斤執著在法裡頭,那你就錯了,你把你的精力、把你的精神,統統在字裡行間去推敲、去揣摩,那就錯了,那是不善學的。善學的人,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樣才能夠會得真義,真義就是自己的心性,才能從這個地方會得。

  這一點我們要覺悟,覺悟之後,然後你才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那就是說一切法都無有定法,連無上的佛法都無有定法,世間所有的法都沒有定法。你以為是定法,那是你的妄想,那是你的執著,你那個妄想執著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用夢境顯示出來,諸位在做夢,夢醒之後你細細想想,你那個夢境裡頭哪一法是個定法?你才恍然大悟,確實沒有一法是定法。你要把這個道理想通了、承認了、接受了、認可了,你在一切法裡就不執著了,不執著就是放下、就是看破,放下看破你就得大自在,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體會得。

  如來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且無有一定之法可得,為什麼?因為只有這個假名,並無實法,只有假名。無上正等正覺在哪裡?你們諸位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麼樣子?在哪裡?怎麼得到的?我透一點消息給你,我們眼前一切事物、一切的境界、一切的相狀,你樣樣都了解,而且了解得最正確、最圓滿、最究竟,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最圓滿的了解,再沒有比這個更圓滿的,最圓滿就是無上。由此可知,無上正等正覺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是。我們是把自己正知正見迷惑了,佛是把這個迷執破掉之後,本能的大覺現前,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個名詞,他從哪裡得!由此可知,說法皆是方便,換句話說,法亦無有定法可說,你要執著有個定法可說,你又迷了,你要執著有個一定法可得,你也錯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尚無一定之法可名」,盡虛空遍法界無有一法不是,「何況有得,更何況有說」,你怎麼個說法?佛所說的一切經、一切言語文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一個字不是,也沒有一個字是,你懂這個意思嗎?

  「說法皆是方便,故無有定法」,要曉得這是方便,沒有定法,「目的在令人自悟而已」。注意,自悟,是教人自己去覺悟。「如指迷路,亦無有定法」,譬如一個人迷了路,那個指迷路的人,你問他有沒有定法?沒有定法,「使迷人覺了,步入正途而已」,那就行了。所以你指示迷路的人,你用手指點他可以,你用言語講給他聽也可以,你畫個地圖給他也可以,你做個指標放在那裡也可以,沒有定法。無非是叫那個人他知道路就可以了,哪有定法!佛說一切法就是如此,所以也沒有定法,只要你自己覺悟,你一覺悟你就步入正途。「此義極為緊要,必須細心體會,才能明瞭說聽方便。」這兩句話實在很重要。你要不曉得這個道理,你就不會聽經,為什麼?你聽經多半都會死在言語文字之下,你不會聽經。你要是講經講給別人聽,你所講的東西一定也是死東西,為什麼?因為你有定法可說,那個聽的人有定法可聽,都搞死了,不曉得佛法是活活潑潑的,它不是死的。因此不開悟,你們想想看,能不能講經?佛是悟了以後才講經說法,歷代諸菩薩、諸祖師大德也都是開了悟才講經,開了悟才給經典寫註解。所以經文活活潑潑,它不是定法,古德已經開悟了,他註的這些註解也是活活潑潑無有定法。

  我們今天要把經書,現在有不少人發心把它翻成白話文,你們諸位好好的想一想行不行,這裡頭原因在哪裡?文言文的範圍比白話文要大,白話文的範圍很窄小,它很窄小的界限範圍了自己,那就是講它有定法;文言文的文字固然也有界限,它這個界限很廣大,是不定法,程度深的人看得深一層,意思看得很深,程度淺的人看,意思看得很淺。譬如經文,你一掀開經文第一句「如是我聞」,淺的人看了這四個字他也懂,「如是這部經是我聽說的」,這個意思淺;程度深的人一看,這個了不起,這一個「如是」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包含盡,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如,法法皆是,這個意思深,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講的這些經典,無非就是解釋如是而已,你看這個意思多深。單單就是講經文跟古德註疏,義理就沒有窮盡。

  我們念《金剛經》,念一遍有一遍新的意思體會到,換句話說,遍遍的境界都不一樣,可見得它不是定法,如果要是定法,那就是一定的境界。像現在學校裡頭學生用的教科書一樣,一年級就是一年級的境界,它是定法,到二年級沒有用;二年級的教科書它是定法,定在二年級,一年級不適應。佛經正因為它不是定法,所以從初學一直到成佛,這一部經都可以用得上,妙就妙在此地。你要問,這文章太妙,怎麼可淺可深,而且其深還無底,沒有止境,這是什麼緣故?因為說經的人自己證得無有定法,所以他的言語意境亦復如是!這是我們講佛經。

  如果諸位要不相信,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現在在學術界裡最普遍的是《古文觀止》,我想你們大家都念過,這部書裡面所收集的文章三百多篇,最長的文章也只有五、六百個字,篇幅都不多,短的文章幾十個字,今日之下有許多的學者、大學教授把這些文章翻成白話文,你們在報紙雜誌裡面可以看到,你把原文念一念,把他翻譯的白話文念一念,你看看是不是原文的味道?你就恍然大悟了。連世間文學家寫的那篇文章的意境,今天再好的白話文也沒有辦法把它翻得出來,何況佛經?佛經乃是大徹大悟人、有修有證者所說的,怎麼會一樣?因此這個問題正如古人所說「唯證乃知」,你要不證入,那就太難了,必須要證得才曉得、才能夠知道,唯證乃知。請看經文: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這段經文是解釋應當雙非。『非法』、『非非法』,這句話就是所謂雙離,二邊都離開。我們常言說得好,二邊不立,中道不存。如果說二邊都離開了,那就叫中道,你又著了一邊,你把「二邊」當作一邊,把「中道」又當作一邊,還是對立的。中道也沒有,這才是真正的非法、非非法。所以我們從須菩提尊者這一段答覆與解釋,真正看出來它的高明處,也就是圓妙至極,字字句句都是活的,都是圓的,不是死的句子,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在這裡我們有簡單的小註,來說明這節經文的大意。「如來指法身」,本經裡面凡是講如來,大多指法身說,「法身是性體」。「如來法,即無上覺、究竟覺」,如來法是這個意思。「究竟覺無念」,無有一切妄念,簡單的講無有一切分別,無有一切執著,無有一切妄想,心裡面無有一切印象。我們今天講心裡落印象了,它不落印象,真正是本來無一物,圓淨的覺心。「照見心性,故無邊際」,這個心量之大是沒有邊際的。經文裡常用太虛空來作比喻,十法界都在太虛空裡面,太虛空還在心性裡面,「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可見得心性是廣大無有邊際,這是我們自己的真心,不是別人的,這是自己的。照見自己的心性,換句話說,照見盡虛空遍法界,必得要究竟覺、必得要無念才能照見,有念就把照的作用失掉了。所以你在一切法裡頭如果取,「取即動念」,取是講證、講得。你要是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個得,動念了。「說亦動念」,你要有說,也動念了。怎麼樣不動念?不取,也無說。

  說到這個地方,也許諸位要懷疑,如果說不取、說無得,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菩提,那就有取;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有說。如果你從這一面看,看得太淺了,你以為佛有說,你以為佛有得,其實佛沒有說也沒有得。誰知道?經文上面明明記載著須菩提知道,我們不曉得,須菩提曉得,佛實在是沒有說,也沒有得。這個地方就教給我們,我們一下手就要學佛,這個是修行的妙訣。不要以為佛菩薩太高太高,我是一個凡夫,是個初學的人,業障深重,又愚痴、又顛倒,我怎麼可以學佛?那你是自暴自棄。所以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十信位是以十首菩薩來表法,這個意思就是說,初發心時即成菩提,也顯示初發心的時候就可以學佛、學普賢菩薩,真正是一下手就不同凡響。

  「離言說相」,有沒有言說?有言說。有言說怎麼樣?不執著言說。為什麼不執著言說?因為無有定法可說。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所以你要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說相。「離心緣相」,為什麼心緣相也要離?因為這個心也不是定法。你們自己仔細去想想,你那個心裡頭七上八下,想東想西,你何曾心裡頭想一個法?一天到晚從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你這個心緣相執著不得,執著是煩惱。諸佛菩薩顯示的,「言語道斷」。因為言語,確實就是講到文言文、講到梵文,言語還是有界限的,事與理無有窮盡,以有限制的言語文字要去說明無限的事理,這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你要真正了解宇宙間一切事理,必須要把言語道斷掉。「心行處滅」,行是思惟、想像,把這個也滅掉,不用言語、不用心思,你的心清淨,就無念了,心到了無念,這個事情就現成的,就完全得到,這是不可思議。這個道理幾個人能相信?幾個人能夠正確的體會到,沒有把意思錯解?所謂法,正如同剛才說過,說過了再講,就顯示它重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一切世出世間法,換句話說,對於一切世出世間法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一切世出世間法就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希望大家把這個意思要記清楚。

  如來所說法,教我們不可取,不可取就是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執著他又天天再給我們說法,我們也天天聽他說法。佛現在不住世了,他所講的記錄還保存在,這就是經典,我們展開經典等於佛給我們說法,我們天天讀經,就等於佛天天跟我說法,我是天天聽佛說法,我不住空;雖然佛天天跟我說法,佛實無法可說,我天天聽佛說法,實無法可聽,這又不著有,這就叫空有二邊不住,佛教我們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聽法的人,法與非法都不可以取、都不可執著。實在講,說法實在是不得已而說,像這些意思我們都要細心的去體會。

  法,剛才跟諸位解釋過。「執著法真有,是錯」,所以講「非法」,目的「破法執」,我們對一切法不可以執著。你要是「執著法真無,也錯了」,「非非法」,這是「破空執」。你執著空,墮在空裡頭錯了,墮在有裡頭也錯了。非法、非非法的意思,確實是教我們二邊不著;二邊不著,不但破法執,同時空的執著也破了,這才是真正破三空,顯示出三德密藏。

  如來是在果地,「果地無分別」,這是舉如來給我們做榜樣,果地裡面無分別,「因地修行亦須離分別」。因地修行要到什麼樣的地位?一下手就可以。我們現在一下手最初的修行就離分別,這就是高明的,一般我們講這是高手。不必要等到三賢位、到十地位,我才來修這個法門,不必,下手就不平凡。一下手就二邊不執著,這個就是離分別,於法不分別,於非法也不起分別。

  所說之法,是無有定法可說,換句話說,他是不得已。「所說之法,亦不過因人而示,就事隨機,本無得,無不得,本無說,也無不說之一定法」,沒有一定。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說法的人,我們就說佛,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示現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乃至歷代的祖師大德,示現大悟之後也是一生不住的在說法,這些人都是不得已而說。為什麼說他不得已而說?還不是為了覺悟眾生,看到這些芸芸眾生在迷惑顛倒,總是想叫他開悟。叫他開悟方法雖然很多,畢竟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因此一切方便法裡面,最方便的還是以音聲做佛事,就是在教學來講還是以言語文字為最方便。對機而說,什麼樣程度給他說什麼法,譬如講經一樣,這部經可以深講、可以淺講、可以長講、可以短講,無不自在。對於老修行的人就可以深講,對於初學的人就要淺講,對於那些得閒的人就可以長講,對於那些一天到晚忙得很的人就得短講。像倓虛老法師在民國初年為那些大官顯要講《金剛經》,因為那些人忙得不得了,他哪有那麼多時間來聽?所以一部《金剛經》六個小時就講完,短講。平常在寺院裡面,寺院裡都是出家修行人、在家居士,他們有的是時間,所以就長講。

  由此可知,法本來就無有定,說也沒有一定,可是它有共同的一個目的,那就是誘導對方開悟,這是說法一個不變的目標。那個手段、方法沒有一定,達到這個目標,這就是善說、善聽,我們稱之為善巧方便;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就不能算是善巧方便。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幾個人能夠達到這個目的?能達到這個目的,是極少數的人,不是多數人。對於那些多數人怎麼辦?對多數人也講,隨緣隨份的講,佛法裡常說,所謂種善根而已。這一點我們也不能疏忽,所謂種善根就是叫他心裡頭先有這個印象,他要是聽多了,這個印象是次次加深,深到一個程度他就會覺悟,他就會觀照,不必人教他。為什麼?聽多,記得多了,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遇到這些事情,他馬上想到經裡怎麼說的,他就會提起觀照功夫;觀照久了,不知不覺他心清淨了,所謂是照住,妄想少了,心清淨,智慧增長,這就是聞法的功德利益。所以不開悟也有功德利益,也有好處,怕的是你不肯聽經,那就沒有辦法。請看底下經文: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一段經文是佛引一切無為來證明前面所講的義理。『一切賢聖』是指三賢十聖,三賢是菩薩位次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我們稱之為三賢;十聖是講十地菩薩,登了地我們稱他為聖人,所以通常稱為三賢十聖,這個地方講的「一切賢聖」是指這些位的菩薩。三賢十聖在圓教裡面講都是證果之人,都是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無為法』,「無為」,經典裡面有講「涅槃」,也有說「寂滅」,也有講「不生不滅」。涅槃、寂滅都是佛學的術語,有些時候我們不太容易了解它真正的意思,被這些名相迷惑了,看到它很玄。講不生不滅,這個意思比較容易體會,我們就以這個意思來說,這些意思統統是一樣的。諸位就記住,無為法就是不生不滅。凡是生滅法,都叫做有為法。

  「無為,即自性清淨心」,因為自性清淨心是不生不滅的,「本來具足,無造作相,無修無證」,不需要修,也不需要證,修也是白修,證也是沒法子證,這個是自性清淨心。六祖開悟之後所說的五句,就是自性清淨心的樣子,他說出五句話來形容它,來顯示它,本來具足,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具足,就是能生萬法,本來具足的。這個具足,能生萬法,沒有造作,雖顯示出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沒有造作相;眾生破迷開悟,證得清淨自性心,沒有修證之相。「只要將生滅妄心滅了,自性清淨心即現前」,真正是一句話道破!換句話說,我們毛病在哪裡?我們生滅的妄心存在,沒有把它離開,這個滅就是離開;換句話說,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就沒有法子現前。自性清淨心,在禪家講就是明心見性,在淨土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我們修禪得不到禪定,不能見性,我們念佛得不到一心,現在曉得這個道理,那就是我們的生滅心沒有能夠捨離,所以真心就不能現前。

  這也有個比喻,好比這個水,水起了波浪就好比是生滅心,波浪是動的,一起一滅,起好比生,息下去好比是滅,起伏不定。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心被無明風吹動了,所以我們現在自性清淨心的相就像水起了波浪的相。我們的念頭,前念滅了後念生,這樣的生滅生滅是生滅不已,無始劫來到今天,我們這個生滅心從來就沒有止息過,像池塘的水從來沒有平靜過。平靜了就像真心,平靜它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的境界照在裡面照得清清楚楚,才知道本來具足,才曉得能生萬法,一切世出世間法皆是自性清淨心之所變現。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必須要體會,要真正的明瞭。

  而後在日常生活當中,三學六度之中,諸位要曉得三學六度就是日常生活,戒律就是我們的規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都是戒律,做人要守禮、要守本分、要守法,那都是戒律。所以諸位不要把戒律看做佛經戒本裡面所訂的那幾條,那你就錯了,這個太狹義了,你不懂得佛所說的意思。定是什麼?在一切境界裡面如如不動就是定。慧是什麼?慧是在一切法裡頭了了分明、不取於相,就是慧。可見得戒定慧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迷了,戒定慧失掉,失掉了變成貪瞋痴,把戒變作貪,把定變作瞋,把慧變作愚痴,迷了就叫貪瞋痴,覺了就叫戒定慧,所以戒定慧跟貪瞋痴是一不是二。你明白這個意思,戒定慧是用心,而六度是辦事,事相上是六度,布施、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表現在外面。哪一法不是三學六度?法法皆是,所以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是,無有一法不如,法法圓融,事事無礙。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修行下手,即上文非法非非法,二邊不取,除盡分別妄想」,這就是下手的辦法,「一切賢聖皆用此法」。方法有八萬四千,有無量無邊,原理只有這一個,就是二邊不取,除盡分別妄想;八萬四千是手段、是方法,全都要達到這個標準,初住菩薩如是,等覺菩薩也如是。佛教給我們,我們初學的人能夠運用這個原理、運用這個方法,那是再好不過的。千萬不要誤會,我們是初學人,我們既不是聖又不是賢,我們怎麼可以用這個方法?你要這樣想,那你就迷惑顛倒了。前面跟諸位說過,學佛,佛、賢聖就是我們修學的榜樣,是我們修學的典型,是我們修學的模範,我們自己要想成就,採取這個原理原則,採取這個方法就行了。

  「賢聖有差別,淺深地位不同」,十住菩薩淺,十地菩薩深,淺深從什麼地方去看?就是分別妄想,有的除盡,有的除還沒盡,差別淺深就是這樁事情。我們每個人都在用心,我們要斷除分別妄想,那個斷得多的人,證的地位就深;分別妄想斷得少一點的人,他證得的地位就淺,淺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分別妄想本來是虛妄不實在的,因此差別地位也是只有言說並無實際。「是知如來凡有所說,皆隨順方便耳。」你從這個道理裡面你就曉得,佛無論他怎麼說,都是隨順方便,著重在隨順這兩個字。他是大乘根性的,隨順他說大乘法;小乘根性的人,隨順他說小乘法;菩薩根性的,隨順他說菩薩法,哪有一定?這個道理,對我們真正想學佛、想一生成就的人來講是相當重要,我們做功夫要在起心動念上下手。先學著觀無念,能在念頭一動的時候就覺察到,這就有辦法,古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剛剛一起心、一動念馬上就覺悟。諸位曉得,覺就是照,照久了就照住,照久了就得定,定久了自然放光明,就開智慧。

  這個法子,我們再講得具體一點,剛才我跟諸位講過,我們念佛,譬如我們念頭一起,起什麼念頭?貪心,在順境裡面起了貪心,逆境裡面起了瞋恚心,這就叫起心動念;學佛的時候執著了法相,在法裡面生心,那也是錯誤的。一起這個念頭,立刻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要曉得它的意思,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一句佛號把自己喚醒了,從迷惑那個地方喚醒,又回到覺悟,這就是皈依。順境裡我起了貪心,「南無」是皈依,從迷貪裡面回過頭來,回過頭來依靠我的覺心,覺心是什麼?看看我那個境界、想貪的那個對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貪了,貪心息掉了,這就是覺;逆境裡面心裡不高興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回過頭來,覺而不迷,清淨不染,這個佛號就得力。久而久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真正的功夫,這是我們初學人下手之處。心地少慈悲心、少同情心,一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就是皈依大慈大悲,把自己的大慈悲心念出來,對於一切眾生要修清淨平等的大慈悲。我們必須在這個地方生信心,所謂是一念生淨信,這才能入大乘之門,才能夠入正法之門。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