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集)  2021/10/23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010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繼續學習老法師就一條龍對我們的開示。當然這個過程,我們首先能體會到老人家對自己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的信心,包含還有一分責任心,要把它傳承下去,還有對眾生的慈悲心。知道這個是寶,決定能解決這個世間所有的問題,所以老法師寫了十個「教學為先」。我們昨天談到的,「安身立命,教學為先」。我們自己安身立命了沒有?那這個很重要了。好像是《孟子》裡面有提到「先覺覺後覺」,那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傳道、授業、解惑,我們人生的疑惑都去掉了,都在深入經藏當中找到答案了,那我們先覺了,才能去啟發學生的慧根。所以我們早一天有智慧了,就能更好的護念跟我們有緣的學生,甚至於是有緣的眾生。

  老師的動力在哪?在慈悲為本。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我們都得因材施教,所以叫方便為門。慈悲跟方便是一不是二,這個因材施教的善巧方便,都來自於我們這顆本有的慈悲心,本有的成就學生的心。儒家有說,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我們遇到任何教學的挑戰、困難,我們百折不撓,而且愈挫愈勇,我們有這樣的態度,那就有萬變不窮之妙用,都會在教學的現場、教學當下的境界有靈感出現。因為這顆心跟佛菩薩的同體大悲是相應的,佛菩薩會加持我們,古聖先賢,甚至於學生的祖先,都在冥冥當中護佑我們的教學,這個成德非常相信。老法師曾經說,「我們的祖先是最愛護後代子孫的」。不知道大家在聽經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一句?真是愛護,真有責任。從哪裡看出來?從祖先發明漢字、發明文言文,讓這個文明的智慧可以傳承五千年,其他的民族沒有。智慧跟慈悲不二,他為什麼考慮這麼深遠?他為子孫著想。

  你看像范仲淹先生,他在門前種了兩棵松樹,我們都知道這都有表法的,「松柏後凋於歲寒」,他自己期許,「清蔭大庇,期與千年」,他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夠庇蔭到千年之後的子孫。心生種種法生,他有這樣的心境,他果然對自己後代子孫影響了千年之久。我想不止。我曾經遇過范公的後代,就不說別的,在台灣遇到的有一位副市長,我一看也是讀書人,當時候都好多年前,是我們桃園的副市長;我們這次參與課程,也有老師是范公的後代。我所遇的,不管在哪裡遇到范公的後代,他們連職業都是有選擇的,這個行業一定是對社會、對人民正向影響的行業,而且都比較有意義的行業,所以這個都有家道的傳承在裡面。

  成德藉由所遇到的事情,真的看到范公的後代、孔子的後代,他們的祖先都在表法。包含我們假如有機會去找到祖譜,看看自己祖先曾經做過的事情,對老和尚這句話的體會就更深。我們曾經都遇過曾子的後代,宗聖,曾子的後代,他的母親懷上這個孩子了,但是已經不是第一胎了,前面有幾個孩子了,這個母親起了個念頭想把孩子拿掉,結果起這個念頭,當天晚上睡覺,就看到曾氏的祖先在空中看著她,她不敢拿了。你說這祖先真的隨時在護佑著。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曾經都有聽過,比方說把這個孩子過繼給誰,結果後來祖宗不同意,這個都不是說隨隨便便我想咋幹就咋幹的,他到這個家庭來投胎,他都有他的因緣。我們要了解,祖宗跟我們是分不開的,沒有祖宗就沒有我們。所以這個孝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這個孝不只是父母,再往上延伸,所有直系的祖宗跟我們息息相關,其中一個祖先不存在,後面都沒有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我們後代跟祖先關係密切,甚至於我們現在可以聞到聖教,都有祖宗的庇蔭在其中。而我們子孫也會影響祖宗,一人得道,九祖升天。我們能感受祖先很愛後代子孫,每一個學生的祖先也是一樣,我們盡心盡力教他的後代,他們鐵定感恩戴德來護持的。

  老法師這些話我們都不能滑過去,老法師每一句話我們真相信了,真放在心上了,我們就很有力量了。就像老法師有一句話對成德啟發幫助很大,就是「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當然這前面是說要學釋迦牟尼佛。這是章嘉大師教給老和尚的,老和尚再傳給我們。我們要了解前提,要學釋迦牟尼佛。可能諸位老師聽到這裡,「啊?那還要出家嗎?」所以我們聽話依義不依語,要依那個義理,不要著在語言文字相上,因為佛法就是學不著相。我們容易聽什麼,聽這一句話就死在這一句話了。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說聽老和尚講經,聽了一段話,開始擔憂了,開始起煩惱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聽了哪一段產生擔憂了,鐵定你理解不對。善知識的法語都是要安我們的心,幫助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假如聽了老和尚這段話,自己開始緊張了,那鐵定是理解錯了。比方說舉個例子,我們祖師留了一句話,「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我們聽了以後說,那我老師別幹了吧,那不是聽出恐懼來了嗎?首先這一句是提醒我們,不能斷人慧命,不能把人家的知見給誤導了,知見誤導了,可能他一輩子都偏掉了。所以這個首先是教學責任很大,不能自己想怎麼講就怎麼講。孔子都給我們示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都述而不作了,那沒什麼好擔心了。我們有這個態度了,有什麼好擔心?可是我們沒有這個態度,那就是傲慢做主了。

  老法師他說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兩句話,師父都有用意的,因為這兩句話剛好對治我們現在人最嚴重的習氣。老和尚講過了,貪心的核心是情執,瞋恚的核心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述而不作剛好對治傲慢,信而好古對治懷疑。其實我們只要產生煩惱了,一愚痴就迷惑了,疑惑就會上來。比方說我們一聽「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害怕了,我看別教書了吧。你看疑心起來了,對自己沒信心了,開始害怕了。所以煩惱一定跟信心不夠、信心有動有關係。所以問題都不太複雜,就是個心念而已。我們別把事情搞得太複雜,一切法從心想生,解決問題從根本解決,從心上看到問題所在。

  而我們看這個公案,他下錯一個字轉語,是相上是一個字,心上是什麼?心上是他不照佛陀教的講了,那叫狂妄。這個公案簡單講一下,應該大家都知道了,可能有人不知道。我們講學的人,假如可能有人不知道,也得要稍微帶一下,不然這個人就雲裡霧裡。因為有時候我們班上會有轉學生來了,可能你前面講的他沒有聽到。怎麼知道他有沒有聽過?他的眼睛會告訴我們,我們一說我之前給你們講過,他的眼睛就會變這樣了。甚至於什麼?他真的聽過,但他忘了,他眼睛還是會表達出來。這個時候你看到,你已經講過了,孩子的眼睛還是這個樣子,你不能生氣。聽說科學家調查,同一件事要講二十一遍才不會忘記,這個時候你要告訴自己,還沒有二十一遍。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每個孩子的程度不一樣。

  昨天也跟大家聊到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只有我們自己是學生,其他的境界都是老師。可能這個健忘的學生就是來考我要有耐性,所以可能我們很沒有耐性的那個孩子,我們要提起來他可能是極樂世界來的,來成就我這條教師之路的。沒有這些境界考驗,我們的能力鍛鍊不出來。德行要有考驗,學問也要有考驗,能力也要有這些境界激發出來。

  這個是百丈禪師曾經在講經的時候,遇到一位狐仙,狐狸,但是牠已經修成人形,然後來問他,「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已經看出來他的背景,他說:「你明天在大眾面前問我這個問題。」原來他以前也是修行人,在給大眾講經的時候,人家也是問他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就講錯了。

  我們冷靜想一想,佛陀在世的時候,釋迦族被滅族,他老人家頭痛了三天。因為在前世,他們釋迦族把一池的魚全部都把牠撈完了,就趕盡殺絕,都不留,所以這一群魚群瞋恨心很大。結果在時空轉變之後,在後世,這一群魚就變成一個國家的國王跟軍隊,就要來滅釋迦族。佛沒有吃這些魚,他好像有,那時候還小,有敲了那個魚的頭,所以這一世他也痛三天的頭。然後他去阻止,好幾次都被他攔下來,人家不敢傷害他,但是不可能一直阻止得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假如真的種下去了,後面果報是一定要受的。

  還有,佛還曾經有幾個月的馬麥之報,就沒東西吃,只能吃飼養馬的飼料,這個都是受報。因為前世曾經在有一尊佛住世的時候,人家要去親近這一尊佛,當時候釋迦牟尼佛有批評,說他們只配吃馬麥。你看一句話出去了,他自己成佛的時候也要受這個報,怎麼可能不落因果?

  所以這個狐仙隔天又來,對大眾問了這個問題,百丈大師就回答:「不昧因果。」因果不昧的,每個人都得受的。

  佛在經教當中講,所有的事不離因果兩個字。因果教育一定要教給學生,太重要了,可以算是第一重要。老法師曾經說過,學了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他有羞恥心,他恥於作惡、不願意作惡,但是因果教育讓他起敬畏心,不敢作惡。

  比方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在講孝當中,也把因果融進去。就像老人家特別在二O一六年清明節,在香港的法會上講了這個主題,「因果教育挽救人心」,那開示非常的精彩。裡面提到目犍連尊者,他前世有一世也迷惑了。他的父母都是雙眼失明,結果他的太太挑唆他害父母。他也迷糊了,然後就把父母背著,半途假裝有強盜來了,就拿著棍子打他的父母。結果就在那一刻,他的父母大聲喊:「孩子,你們不用管我,趕快走、趕快走。」他被父母的慈愛感動,良心發現,跪下來了。可是畢竟他還是打了父母,還是起了這些加害的心,所以他那一世就短命,結果就墮到地獄受報,地獄、餓鬼、畜生。

  結果老法師慈悲,他就就這個公案給我們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就等於是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假如我們用快的,可以彈五次,那就是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一秒鐘。它整個過程,我們算它半個小時好了,三十分鐘還要再乘以六十,因為一分鐘六十秒,那一千八再乘以一千六百兆,這些念頭都是要害父母的念頭,那這些念頭都要承受果報。所以他受報的時間非常長,最後三惡道受報完了,出來當人,還有五百世都是死於被人家加害打到骨頭碎掉而死。而目犍連尊者那一世已經證阿羅漢了,但是他還是被打到骨頭碎掉。可是畢竟他證果了,他就不會再輪迴了,但是他還得受這個報。這個故事要講給孩子聽。

  我們看《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成德看,光講兩個字差不多講了快五分之一,就是「忠」跟「孝」,可見這兩個字分量之重要。《格言聯璧》這本書弘一大師特別推崇,而且可能怕我們現在人時間不夠,還從裡面挑精華,編成《格言別錄》。大師慈悲,可能體會到我們未來的人都不是從大家庭裡面鍛鍊出來的,所以可能人情事理都不懂。因為我們人情事理都不懂,我們到團體裡面去,什麼時候講錯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做錯事搞不清楚。而且還肯學才行,還有人肯帶你。

  連老法師他都說,他跟著李炳南老師,好多事情不知道,跟的過程才搞清楚。我們祖先留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還學不了。現在有一個詞叫做「終身學習」,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其實這些格言都是我們祖先們,那已經不是一個祖先、兩個祖先,絕對包含我們所有姓氏祖先的智慧留下來的格言,句句都很有智慧。我不舉別的,就舉其中一句,這一句也是我們佛門特別強調的,就是重實質不重形式,看什麼事都是重實質,不是重表面的東西。這句法語說到了,「竭忠盡孝謂之人」。這句話告訴我們,有忠有孝,還不是有而已,要竭,盡力,盡忠,竭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到忠孝,這樣是人。

  昨天我們學習到老法師說,我們的學生這一次得人身,到人道來了!這個話我們要體會,佛在經上希望讓我們理解人身難得,有好幾個比喻,其中一個比喻須彌山頂,須彌山有多高,比喜馬拉雅山還高,一條針線下來,底下剛好有個針孔,欻,進去了。這個機率不好算,不知道哪一位老師以前是學統計的,學機率的可以算一算。包括還有盲龜,幾百年才出來吸一口氣,就下去了,茫茫大海上有一塊浮木,這個浮木裡面剛好有一個孔,漂啊,這個浮木漂啊,這個盲龜游啊游啊,突然有一次牠的頭伸出來了,剛好進那個洞裡面,這是機率。所以這句話重要,竭忠盡孝他才能保住人身,不然下輩子他當不了人,三途去了。

  所以為什麼當老師功德大?成就人的慧命,影響他生生世世,不只影響他,影響他的後代。你看成就范仲淹的老師,他一定有老師,受益的人有多少?他的子孫們都因為他的老師受益。所以我們從這裡就知道,為什麼孔老夫子他的後代都已經傳了兩千多年了,還這麼有福報?因為夫子是至聖先師,他修的功德太大了。這個功德現在還在積累,因為全世界現在不只是華人在學他的教誨,外國人也在學,這都是他老人家的功德。所以為什麼印光祖師要推這三本書?那是印祖的智慧,他知道末法的眾生因果教育要排第一位。你教他倫理道德,得花個三年五年以上,可是你把因果教育的故事一講,他馬上敬畏心就上來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有一位同仁,他把《太上感應篇》孝道的故事,這個人不孝會天打雷劈,講了這個故事。這都有記載,哪一個地區都很清楚,在《德育古鑑》裡面也有,《太上感應篇彙編》應該也有。一對兄弟,結果這個弟弟比較得寵,媽媽把比較多錢給這個弟弟。可是這個弟弟跟他太太還計較,然後說兄弟兩個人輪流照顧媽媽。這個媽媽就這邊住十天,這邊住十天。結果哥哥經濟比較不好,還沒十天,實在沒辦法了,「母親啊,妳到弟弟那裡,我以後再補給妳吧」。說實在的,不應該讓自己的父母還得這樣跑來跑去,除非是父母自己願意。

  不然說實在的,像我父親那一輩,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長子都承擔起來了。真的父母剛好有什麼情況用到錢,都是自己付掉的。自己弟弟妹妹後來知道了,「哥,大哥,不可以這樣,我們也得盡點心」。不會去跟自己的弟弟妹妹,「你們都得出點錢」,這話講不出來。「財物輕,怨何生。」所以成德就感覺,我父親那一輩的,他們整個成長背景所薰陶的傳統文化,比我們這一代又多很多。

  結果母親沒辦法了,自己大兒子實在沒有這個能力,然後就到小兒子家,結果小兒子跟他的太太不開門。因為已經煮好飯了,那飯香味出來了,他母親說,「不然這一餐吃完我就走」,還是不給。這個太太馬上跑去拿棉被把這個飯蓋起來,連聞都不讓她聞。這母親很傷心,走回去了。沒有多久,閃電大作,雷就打下來了,他夫妻就死在房間裡面。鄰居過來,那個飯還熱騰騰的在那裡。這太狠心了,現報。

  這個同仁就把古代這個事情講出來了,結果當下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聽到嚇得要命。老師趕緊過去關心他,「你怎麼了?」他說:「老師,我親眼看到我的同學被雷劈死了。」然後他說:「因為我那個同學很不孝。我為什麼那麼害怕?因為我也很不孝。」所以這個例子一聽,他那敬畏心起來了。當然這個時候進一步要告訴他,你縱有彌天之罪,只要肯懺悔,上天都會原諒你的。《了凡四訓》裡面說的,「千年幽谷,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其實這個也是《格言聯璧》裡面的、《格言別錄》裡面的,縱使是彌天之罪,當不得一個悔字;縱使有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驕字,當不得一個慢字,你一驕傲了,你功勞再大都折損掉了,甚至於功勞太高了,恃寵而驕,最後會大禍臨頭。

  從這些格言我們也體會了,老祖宗真愛護我們,他們人生走過的路、體會的寶貴智慧都在經典裡面。

  而這一句「竭忠盡孝謂之人」,下一句,「治國經邦謂之學」。諸位教育界的同道,我們給孩子學什麼?學了只是考試,那變成考試機器。我記得讀初中的時候好像背過「青年十二守則」,不知道諸位老師們你們還記不記得?這十二句可不簡單、可不簡單,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濃縮。不能因為當時候是因為要考試被逼的,對它產生一種反感,這都是寶。其中有一句,「學問為濟世之本」。我們怎麼服務大眾、利益社會?我們要有真實的學問,真的能幫助別人修身、齊家、治國。

  我也跟我們漢學院的同學分享到這句,我說希望大家好好學每一科。那每一科都得交論文報告,結果你寫出這一篇論文,很多國家領導人都來看,那你這篇論文太有價值。比方說你寫一份「孝道在國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你把它開顯得讓看的人覺得太有道理了,那你這篇論文就可以利益很多地區了。看我們有沒有這個心,只怕有心人。那就差很多了,寫一篇論文是應付應付,還是為了利益大眾而寫,一個是造業,一個是功德無量。應付就不是真誠心,那是輪迴心造輪迴業。況且我們辦學,十方大眾供養,我們這麼不用心,「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個要認真對待。「治國經邦謂之學。」

  其實說實在的,我們整個一條龍,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碩士、博士,統統是教他倫理、道德、因果、聖賢,聖賢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從小這麼積累上來,一般的人沒他這種因緣的。而真正學通了,他可以幫每個人解決身心問題,可以幫每個人解決家庭問題,企業裡面出現瓶頸,一問他,他可以找出問題根源在哪。

  所以很多家長、很多父母在擔心,他們出去假如沒有工作怎麼辦?我曾經遇過好幾次人家提問,有一次在馬來西亞,有一次是在加拿大多倫多,他們提出來。我直接告訴他們,你的孩子只要從小學,然後到英國漢學院讀書,最後找不到工作,包在我身上。說實在的,他這些能力有了,每一個企業團體都需要他,而且他愈活愈有價值,因為他這些學問愈用,他體會得愈深、體會得愈廣,他愈有閱歷。所以老法師都表演給我們看,他人生這麼有智慧,又經過這麼多的鍛鍊,人家一問他問題,侃侃而談,娓娓道來。所以我們對未來的擔心,還是來自於信心不夠,對老祖宗這個寶信心不夠。

  治國經邦謂之學,我們要給孩子教這個。「安危定變謂之才」,什麼叫才華?今天我們教初中、高中的時候,那也不一定,有的孩子你把他開發得早了,像司馬光先生,他很小的時候小朋友一起玩,有一個小朋友掉到水缸裡面去了,其他的小孩都嚇跑了,你看他那麼冷靜,他趕快拿石頭把那水缸敲破,把那孩子救出來,你看他淡不淡定、沉不沉穩?這個故事我們都聽過,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第一個,我們自己遇事,心要定下來,不能慌張。所以我們的學生什麼時候學到淡定、安定、不慌張?鐵定從我們身上可以學到。我們帶孩子,帶一年、帶兩年,會遇到突發狀況,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老師為他演說的時候了。所以一個司馬光先生的故事,我們自己首先要效法;再來,也希望我們的學生臨危不亂。

  昨天是提到說不能有宗教的宣傳,說實在的,這個事事無礙。比方說昨天提到說不能宣傳宗教思想,其實是說你不能讓別人覺得你在宣傳某一種宗教,但是你假如覺得你遇到很危急的時候心很亂,怎麼辦?你假如是基督教、天主教,你就上帝呀、上帝呀,你就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你假如信佛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你看你也沒有在宣揚哪一個宗教。所以是我們善巧方便的去引導,不要讓人家產生不認可就好了。

  畢竟現在共業比較重,所以很多時候都會有危急的情況出現。所以為什麼《無量壽經》裡面佛要特別講這一句:眾生「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因為我們這個世間五惡、五痛、五燒久後轉劇,這個時候他明白,他懂得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願力宏深,一定來幫助他的。只要他有宗教信仰,他那個一誠心,都會有感通的。

  所以說實在的,什麼時候教孩子在危難當中怎麼應對?甚至於小孩也要教他怎麼面對生死,他的生活會遇到親戚朋友離開他,有時候那個不化解一直是他的心結。所以教書不能只有知識的進度,一直在趕進度,沒有了解到孩子從眼神當中透出他心裡的狀態。可能有人因為面對生死,他整個人調適不過來,可能有什麼事情障礙他的情緒,這老師都可以感覺到的。

  我自己在初中的時候就遇到,我最尊敬的大姨丈去世了,我幾天睡不著覺,因為他是我見過所有男人裡面脾氣最好的,我爸爸已經很好了,他比我爸爸還要好,對我非常疼愛。躺下去一想到這麼好的人怎麼死了?想不通。後來怎麼辦?後來自己說服自己,可能他去更好的地方了,才睡得著覺。

  後來接觸到老和尚,老和尚說他的父親四十五歲走的,他好像還有同族的長輩也是這個年齡走的,他自己命中也是四十五,我突然就聯想到,我那個大姨丈,他的哥哥也是差不多這個年齡走的。車禍,當場我大姨丈就走了。他哥哥在一方,人人稱的好人,也是短命走了。所以家有共業,社會也有共業,這個我們都得要了解。很多孩子必須先懂的觀念、先懂的方法,得趕緊教。這個都是「當其可之謂時」,機會教育點。我們先教他孝道、教他因果,讓他不敢作惡,叫「禁於未發之謂豫」,預防法。

  「安危定變」,當有突發狀況出來,我們跟孩子們說,大家都不要慌、都不要慌,我們先定下心,現在先考慮什麼,在這些機會點就帶著孩子處理危機、處理臨時狀況,他就從老師身上學到安危定變的能力。

  所以這句《格言聯璧》很有味道,「萬物一體謂之仁」,這種仁心,「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善知識的法語都是安我們的心的,不會說我們聽了之後會緊張、會擔憂,那是領會錯了。所以下一次只要任何情況,我們聽老法師講經你聽出擔憂出來,你一定要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不然會形成障礙。

  所以剛剛跟大家舉這個例子,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從相上看,只是一個字錯了;從心上看,不照佛陀講的去說,那狂妄了。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一講話,比方說《孝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你看那一段最後是什麼?「《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他是以這句話總結的,引的都是五經。「天子章第二」,「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後面,「《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第三章「諸侯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最後怎麼收尾的?「《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每詮釋一段,最後都是用五經來結尾的,他老人家也述而不作。

  我們觀察老和尚,他開解一段道理,「所以《華嚴經》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教書要因材施教,就像《楞嚴經》告訴我們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都要觀察出來。

  所以其實要犯下墮五百世野狐身也不容易的,因為他太狂妄了,不照佛講的。我們有這種述而不作的態度,那不可能造那樣的業的。所以都要依義,把那個義理搞清楚,不著在語言文字上。

  那剛剛提到自己很受益的老和尚一句法語,就是章嘉大師教給他老人家,「你學釋迦牟尼佛,你一生佛菩薩照顧,自己不操心」。釋迦牟尼佛他出家了,那是相。維摩詰居士怕我們著相,他老人家講了一句話:發菩提心,是名真出家。這句話主要的義理是學釋迦牟尼佛,不為自己想,都為學生想,都為眾生想。這個每個人都做得到,沒有人做不到,肯不肯做而已。做了吃不吃虧?一點都不吃虧,愈做愈歡喜。為什麼?因為煩惱都是從我來的,我們都為別人,這煩惱沒有地方生根。因為我貪、我痴、我慢、我疑,都是因為有我,我們現在轉個念頭了,都為別人想,沒有我了,就沒有這些情緒,首先自己受益。再來,愈來愈有福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一點都不吃虧。吃虧是福,老祖宗講得很有道理,肯吃虧的人心量就擴大了。我們昨天說的,「貯功德,示福田」,福田靠心耕。只要我們肯為學生、為眾生,這一生不要操心了,佛菩薩安排。諸位老師,從當下就不要操心了。

  我觀察過,老和尚每次講到這裡,講到那一句「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老和尚都是露出笑臉來。我在那裡猜想,我想老和尚應該是二十六歲那時候就受持這句話了,他就深信不疑了,他在那個當下就不操心了。所以善知識的一句法語受用無窮。

  我們去看老人家走過的路,在台灣弘法三十多年,最後沒地方住。你看一般的人遇到,什麼感受?晴天霹靂。老人家的信念,「佛菩薩安排的」,只有我自己是學生,佛菩薩安排的。看我們弟子們憤憤不平,他老人家給大眾頂禮,「韓館長才走沒多久,四十九天以後再說」。這是我們的學處。這在場的人都是他老人家的弟子,可是他老人家給大家頂禮,沒有罵大家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沒有指責,體恤到大家心的不平,人之常情。用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平息這個怒氣,「好吧,四十九天以後再說」。後來呢?後來新加坡的緣就出現了,老和尚考試過關。老和尚都在人生我們一般的人覺得根本就會昏過去的境界,老和尚快速提升。這會不會修差很多!

  老和尚當時候寫了一段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是他自己領悟出來的。感謝絆倒我的人,因為他強化了我的能力;甚至感謝遺棄我的人,因為他教導我應該自立;感謝斥責我的人,因為他增長了我的定慧,他來罵我,看我定不定得住,我歷事練心。其實老和尚這段法我們當下受持了,我們就生活在幸福當中了。都是感恩心,怎麼會不幸福?

  跟大家提到,我們自己要先解惑,我們才能去解孩子的惑;我們自己要幸福,才能把幸福傳給學生;我們能夠安身立命,我們才能幫學生安身立命。老和尚講「創業齊家,教學為先」,我們自己也要齊我們的家,我們才能把齊家的智慧傳給學生。「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曾子曾經講了一段話,他說,孔子有三個德行我還沒有好好學好。他提到,「夫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就是夫子不放人家的過錯、缺點。其實這個對於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很重要。假如我們心裡面對哪一個學生有成見,首先障礙我們自己的真誠;再來,孩子很敏感的,他也會感覺到,彼此的緣分就會往不好發展。我們想一想,孩子調皮、孩子犯錯,這老師不放心上;他有優點,他有好的行為出現,我們還讚歎他、肯定他,那孩子也有他的感受,也有他的良心,「我犯那麼多錯,老師都包容我;我才這麼一點點好,老師就這麼鼓勵我」,那他在你面前,他就有一股正能量,「那我不能辜負老師的欣賞」。

  所以聖人的心境是我們的學處。見人一善,忘其百非,所以夫子很容易親近。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也要讓孩子很歡喜親近我們。這個也要學孔子,「即之也溫」,一接近孔夫子,就覺得很溫暖、很溫和。所以《論語》每一句話跟我們當老師有關係,他是我們的開山鼻祖,我們要向他學習。

  「見人有善若己有之」,這是夫子不爭,夫子沒有嫉妒心,別人的優點,他很歡喜、很讚歎;別人的好事,他去成人之美。這個我們老師也要展現給孩子看,老師常常讚歎其他的同事,「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成德的觀察,父母跟老師給予孩子的無形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隨時都在影響。

  比方說我跟大家講到這裡,我腦海裡浮現什麼?浮現我念初中的時候,好像是初中一年級還是二年級,我有一個理化老師,她是女老師,她教理化。可是我記得她的影像,就是她給我們講了一句話,她說「人不可以有傲氣,可是不能沒有骨氣」。她講這些話不多,因為畢竟我們當時候要考高中,也很緊張。但是當她講這句話的時候,她那種浩然正氣就傳遞出來了,我們有接收到,你看,終身都不會忘記她那個表情、那個動作。所以父母、老師什麼時候在影響孩子?Anytime,anywhere,隨時隨地。

  講到這裡我又有點擔心了,因為我明年三月要考英文,要考雅思考試。你看擔心就是妄心,馬上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菩薩安排,佛菩薩加持,自己不要擔心。我也是很容易緊張的人,幸好是學佛了,得要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句佛號是萬德洪名,任何煩惱,只要肯念佛,就會解決。真的你念佛了還沒解決,可以找我。但是前提是真念,你不能念兩句就來找我。你真念了,真念到心靜下來了,真的,佛菩薩一加持,你就知道怎麼處理這個事了。這也是我自己的經驗。

  剛學佛前幾年,也會遇到教學上、人際上的一些情況,在那裡思惟,有點想不通怎麼做。算了,先不想了,聽聽經吧,一聽老和尚講,差不多十五分鐘,想通了;或者念念佛吧,常常找了幾位同修一起共修,念佛,念念念,念個十幾分鐘,想通了,屢試不爽。所以這個佛號,萬德洪名,萬法總持,能滅眾罪。念佛,「洪名正彰自性」,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阿彌陀佛。

  這個註解《阿彌陀經》最精闢的,蕅益大師《要解》。印光祖師讚歎,縱使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下註解,不可能超過其上。那蕅益大師的《要解》跟佛平等平等,裡面就有講到了,阿彌陀,用我們華語的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那諸位老師,無量怎麼翻?它就是無量,那無量你給它翻一個東西,那不就把它會限制在那裡了嗎?本不可翻,但佛有圓滿的智慧,他還是翻了。所以《阿彌陀經》裡面說,「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在一切無量當中,佛用了兩個來形容,一個是無量光,一個是無量壽。我們再繼續順著蕅益大師的教導,「光則橫遍十方」,你看那個無量光,所有的空間都在無量光中了,橫遍十方;壽呢?無量壽,豎窮三際,所有的時間都在裡面了。所以橫豎交錯,所有無量的時間跟空間,就是法界體,就是整個宇宙了。舉此體為彌陀名號,所以你念這句阿彌陀佛,整個宇宙萬法都在裡面。再來,佛法有一個詞叫「法身」,一切法都是我的身,這個人見到自性了。自性、法身是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詞而已。一切法都是我的身,我們就入了同體大悲,入了法身。所以這一句佛號就是念我們的自性,就是念我們本覺的理性。真的沒有其他妄念來念這句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而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在果地成佛所成就的佛果,萬德洪名,結果他讓我們拿到我們凡夫的因地上來修。一般的法門是從修因得果。好像前面有跟大家提過,黃念祖老居士說,你一般的法門,比方說你要吃饅頭,你要先選麥子種,還要種麥子,幾個月的過程,你還要澆水,你還要施肥,最後你要割麥,你要磨麥子,然後要揉饅頭,然後要炊,最後吃饅頭。其他法門是修因得果,這個法門直接吃饅頭,從果起修,即修即果。

  所以這個法門是佛陀所講一切法門當中第一,老法師說我們中了佛門第一特獎了。所以只要肯念,就攝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成為自己的功德。所以為什麼瑩珂法師他念三天,他自己還是破戒的出家人,他念了三天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三天之後往生極樂世界了。一個破戒的出家人罪也很重,可是為什麼他往生作佛了?而那個極樂世界也是他的自心變現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變現的,可是我們是透過念這句佛,我們自性的智慧福德慢慢透出來了,我們的業消掉了。所以「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這《淨修捷要》第十一拜。

  所以我們以後見到面,不要問你食飽未,吃飽沒有?我們要問說,「你饅頭吃了沒有?」就是佛念了沒有?當老師什麼事最重要?念佛最重要,因為我們得老實念佛,我們的智慧就會透出來,德行就會透出來,才能把書教好。不止我們嘴上要念佛、心上要念佛,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要用佛心、用真心。這個「念」字,今心,心上真有佛。我們隨時不離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這段話是老法師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說的。

  這樣的善知識不容易遇到。我曾經跟不少同修都是第一次見面,我也是跟他們共勉,我們遇到老和尚,代表我們這一生成佛的機緣到了,不能錯過。

  這十個教學為先,昨天這個墨寶也有發給大家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團體也是一樣;「禮義之邦,教學為先」,我們整個班級都是禮義的風氣,也是要靠教學;「穩定和諧,教學為先」,一個班級是這樣,一個家也是這樣,家庭也要有共識。可是假如這個家不重視聖教的學習,這個思想觀念要相同不容易。所以古人為什麼是門當戶對?大家可不能解錯了,都是要money要多一點才叫門當戶對,不能誤會了。比方說這個是讀書人,這一家是商人,他整個思惟模式不大一樣。假如結合在一起了,有時候溝通起來雞同鴨講,而且每天還要在一起,溝通不了,大眼瞪小眼。

  所以我們黃念祖老居士很慈悲,他曾經面對要去日本留學的這些年輕人,他給他們講,你們將來要面對的事業、學業。我們講佛法不能講得跟他們都脫節開來了,他不會愛樂的。你跟他講,你們要面對學業,他們對呀對呀;你們還要面對事業,嗯,我常常在想;再來,你們還要走入婚姻的話,你們都要懂得哪一些重點;而且你們不能忽略修行,修身為本。一個人修行不重視,他學業也不可能太好,為什麼?他身心不夠安定。身心不安定,要寫篇論文,寫到半夜睡不著覺;身心安定,一寫,靈感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修身為本。事業,修身為本,所以不能忽略了修行;家庭,修身為本,身修而後家齊。

  結果黃老還說,你們要找對象,首先他要是個明理的人。所以俗話講,寧可跟明白人吵架,不肯跟糊塗人說話,溝通不了,很累的。再來,要誠實,不能欺騙;再來,要善良,這三點;第四要正派,不能亂搞男女關係。黃老講到這裡,有這四點應該就不錯了,你也不要太苛刻了,不然很難找。

  我曾經聽老法師好像在二OOO年左右,在面對清華大學的學生,老人家有一場演講,後來學生提問,有一個學生就提問,說:「老法師,假如每一個人都出家了,那我們人類就沒有後代了。」這個學生也是憂國憂民,他就提出這個問題。老和尚就笑著跟他說:「你別擔心,這樣的人不會太多。」而印光祖師,我印象也很深,印光祖師講,他勸這個女居士(就是女性修行的),妳假如不是下定決心出家或者終身不嫁,最好早點嫁,妳拖到了四十歲要嫁了,不是很好找對象了。我覺得我們印祖很慈悲,連這個事他都在關心。甚至於印祖還教女人怎麼生產,太慈悲了,要趕快念觀世音菩薩。那個時候說,「妳不要擔心,要大聲念出來,不要覺得說不尊重菩薩,菩薩不會跟妳計較的。那個時候要念大聲,自己已經那麼痛了,妳還念小聲,對自己身心的狀況不好」。考慮得極細膩。

  所以我們看印祖、黃老,在應機說法都考慮得特別細膩,他們都是好老師。拉回來,我們在給孩子引導他的人生的時候,我們也設身處地,他成長過程可能遇到的種種情境,那我們就把這些祖師的這種教學的心境,我們在自己教學的路途上我們就用出來了。所以學不能只是背東西而已,老和尚是怎麼用心的,我們都可以從他們的教誨當中體會到他的心,進而去效法。

  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的夫子的心境,「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親近。「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不嫉妒人,隨喜人,成人之美。還有第三句,「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夫子他的態度,他聽到一個好的教誨,躬親就是親自自己去落實了,覺得這句話太受用了,然後他去教給學生。那變成他都是身教去帶動學生,他不是聽一個道理就搬給別人,他自己先落實,自己有體悟了,再去帶動學生。

  所以我們去觀察,有些人講課照本宣科,老和尚講課娓娓道來,而且都是他自己落實之後的心得。我們都可以從老人家的法語當中去體會他自己修學的用功。比方說老和尚說:「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佔有的念頭,放下對立的念頭。」這句法語是背來的嗎?這是在自己心地當中下功夫領悟出來的。你看老法師說,「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那是背來的句子嗎?都是自己隨順老師、隨順佛菩薩教誨之後,自己領悟出來的,歷事練心練出來的。要廣修供養,這都是真才實學,每一句我們肯受持了,對我們修學莫大的利益。所以老和尚的法語是寶,你看老人家在新加坡有遇到境界,老人家留了兩句話:「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這是他的心得。其實這兩句法語就可以讓我們用所有的境界,我們所有的境界這句話都包括了,處逆境,隨惡緣,隨順境,處善緣,沒有超過這個情況的,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所以師父這句法是總持法門。

  夫子這個態度,「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這樣學生才服。假如我們今天跟學生說:「你要好好學習,一秒鐘都不能空過。」然後學生說:「老師,你是怎麼一秒鐘不空過的?」嗯,被問住了。我們自己得要這麼去用功了,我們再告訴他,不然他假如一問我們,我們就傻了,說你問得很好。

  所以老祖宗教的都是人情事理,很有道理。《大學》裡面告訴我們:「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個就是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教學的人,我們要自己落實才好去教他。有諸己,我有這個優點,我有落實,然後求諸人,人家很容易接受。無諸己,我沒有這些缺點,而後非諸人,我再勸他改,他很服氣。可是假如我脾氣不好,我叫他別發脾氣,他鐵定心裡就牴觸。所以夫子這個自己要躬親行之,然後導之,這也是人情事理。

  所以我們看到這十個教學為先,我們也得自己先做,這個教字,左邊是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這就是身教為先。但是我們也可能變成一種慣性,一聽到教學,只是印象就是講,先入為主,不容易轉變。

  曾經成德在海口的時候,剛好有一個企業,還滿有規模的,他找我去跟他們交流管理。然後一開始我就請教他們,因為來的都是主管,我說:「今天大家一起來討論管理,那你們一聽到管理兩個字,首先你們覺得管誰?」因為他們也沒有學過傳統文化,「當然是管員工」,這就是他們的認知。其實《論語》裡面告訴我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領導、當老師、當父母的人,你自己有身教了,你沒有用法令去要求百姓,他可能就效法你了。就像漢文嘗藥,「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你說百姓們聽到了那還用要求,被他感動了。

  所以這個先入為主,我們還得要把它去掉。我們學習也有一種先入為主,知識性的學習。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為什麼能知新?因為我們有去落實,這個行就幫助我們解得更深,所以明明同樣的經本,我們一讀有新的領悟了。所以章嘉大師教給老法師解行要相應,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解幫助我們去行,行了又幫助我們解得更深,解得更深又行得更徹底。所以解行相應了,整個心境就不斷往上提升,德行會提升,智慧會提升。

  所以「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可能我們一看到國豐民安,那都是這些官員的事。說實在的,現在當官好不好當?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提起要求,我們得提起恕道,設身處地。

  老法師曾經講經的時候說他去拜訪陸克文先生,當時候是澳洲總理,陸克文先生手上端著一杯咖啡,然後說每天得喝好幾杯,提振精神,那可以想像,他一天要處理的事務有多少。所以當官現在很辛苦的,說實在的,現在當老師也很辛苦。所以大家能抽出這麼多時間來聽成德囉嗦幾句,阿彌陀佛,也是很難為大家。我們也得體恤每一位老師的辛苦,為什麼?老師責任重大,一個班上又不少學生,再加上他還有家庭的責任。而我們都能體恤別人,這個團體的無形的氣氛就互相設身處地,這種氣氛幹起事來不累。人一被體恤、被理解,他的身心愉悅,解疲勞。假如很辛苦了又不被理解,那心理負擔很重。這種無形的境教、無形的氣氛對於一個團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時候看不到的比看得到的重要,可是我們人都著相了。

  舉個例子,一個為政者,他要先注重那個看得到的錢,還是他要注重那個看不到的人民的信任?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個團體呢?這個團體是先看到他手上的錢,還是看到他整個團體人員對它的信心,還是看到了一個團體無形的向心力?那這個就是一個領導者他的見地的問題。

  子貢很會問問題,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結果子貢很會發問,「老師,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孔子說:「去兵。」然後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去食。」沒有食物了,百姓會慢慢餓死,這是看得到的東西,可是夫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在東漢時期有一位名將,他們守在邊關,結果當時候匈奴大軍壓境,他們就極少極少的人,但是跟老百姓團結在一起。沒水喝,他們把他團團圍住,不給他水喝。他們喝什麼?馬拉下來的糞便,把它擠出水來喝。結果居然守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後朝廷派軍隊來了。你看他證明,沒得吃的、沒水喝了,一個一個死掉,但是團結、頂住,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所以這個無形的重要,那我們這種互相體諒、設身處地,這無形的心境很重要。我們對孩子是這樣,我們對一切人也要這樣,不然就不是真心。

  我曾經也遇過,有一位同仁跟我說:「讓我對孩子有耐性我做得到,對家長我做不到。」我說:「你對孩子也是假的。」真的不會變,用我們佛門的標準,會變的都不是真的,會變的都是生滅的。可是為什麼你對孩子很有耐性?因為孩子沒有大人那麼固執。再來,你用的是愛憎的心,還不是真心。所以《論語》裡面有一句話:「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其實我們用的這個心是迷惑的心。為什麼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現在卻要要他的命?現在很多男女感情出問題的例子很多,你說他(她)當時候愛她(他)那個是真的?那是欲,順我們的意思我們就愛,不順我們的意思我們就討厭他了。

  所以這個情,情執、情義、情覺。佛門就是怕我們把那個愛字誤解了,所以它用慈悲不用愛。所以真正的愛它是真心,沒有變;會變的,那不是真愛,那裡面有分別、有執著,有情欲在裡面。有情欲就有控制,他聽我話,我控制他,所以還相安無事;接著他不聽你話了,你就很生氣。所以很多父母控制欲比較強的,孩子做什麼你統統要把他控制住,連挑什麼科系都要聽你的,這樣的孩子等到他去讀大學,他長期被你這樣控制,他也很不舒服。每個孩子有他本來的天分,你要順著他的天分培養,而不是要照著你一定要他怎麼做的方向去走。

  我曾經看一本書,好像還是我們台灣很有名的一個官員。然後說他教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都是台大電機。那諸位老師,你覺得他會教孩子嗎?三個孩子性格都不一樣,怎麼讀的科系都一樣?那應該是三個孩子都能夠順著他的特質,然後去做他最歡喜做的,能夠去服務社會的那個行業,每個孩子都很充實、很愉快。

  所以情執那是有控制,那個付出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們修行不能要道、不能要情。付出放在心上,就要人家回報了;學了東西向外看,就會見人家過了,你怎麼沒做到?你怎麼沒做到?變成要道了。要情就是要跟人家討人情。這些心念我們都要放下,我們才能真誠待人。

  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國豐民安」,我們可能下一個念頭覺得都是那些當官的人的責任。其實現在當官的人也要面對,傳統文化忽略好幾代的人心,社會風氣他得去治理。其實現在官員的難度不輸給我們教書的人,他每天也得疲於奔命,他的官位愈大挑戰愈大。

  所以這個時代要上下一心。假如我們這個社區能把傳統文化落實,這個社區一起學習了五年、十年,沒有一對夫妻離婚,你看當地的官員會不會關注這個地方?會不會來了解?這樣的地方大陸有,在山東青州有一個地方叫大福地,那個社區那麼多人住在那裡,這麼多年下來沒有一對夫妻離婚。這個也告訴我們「創業齊家,教學為先」,他們常常有這些課程薰習。這個我們當時候在廬江也有證實,本來離婚率很高,我們去跟村民們交流,在村裡面,那幾年沒有一對夫妻離婚。所以真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我們的社區能夠做起來,就為整個國家地區能夠去落實傳統文化做了最好的證轉,給上面力量。

  這國豐民安也跟我們有關係,我們得從我做起,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社區做起,從我學校做起。我們這種菩提心、願心,有可能一個學校真正做得非常好,會影響到那一個區,甚至影響到那個城市,那這個就功德無量。所以國豐民安、太平盛世、長治久安都要從我心做起,從我家、我的團體來展現做起。

  最後,「諸佛剎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我們也期許我們自己的學會,淨宗道場,西方極樂世界的接引站,讓他到我們的團體就感受到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味道,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不遠,那佛菩薩很歡喜。「佛說此人真善友」,因為我們「受持廣度生死流」,我們受持了《無量壽經》的教誨,我們落實在我們的身心、我們的家庭、我們的道場裡面,大眾一來歡喜,他相信佛法,人家有做出來了。所以《無量壽經》說:「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現在的人都缺愛,老師有愛心,團體有愛心,真的是「速生我剎受安樂」,孩子的心、同修的心安定下來,善友為依,有這個依靠了,大家不分彼此,法眷屬。其實法眷屬的緣分可能過去生很多世結來的,才可以修同一個當生成佛的法門。我們都珍惜這些因緣,來為人演說。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