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六十七集) 2023/2/25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67
尊敬的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課程進入《弟子規》經句的學習。我們上一節課跟大家探討到教孝的重要,我們認知到它的重要性,我們會盡一切的努力把孝道能夠教給我們的孩子。老和尚講經常說,中華文化用一個字來詮釋,就是這個「孝」字。孝就代表著中華文化,這是我們必須承先啟後、必須繼往開來的最重要的精神。
這些教誨我們古人給我們很好的榜樣,包含我們師長,幾乎每一句都給我們很好的身教。孔子是至聖先師,但畢竟離我們二千五百多年,佛陀是我們的本師,但是他離我們三千多年,而我們最幸運的,我們遇到師父上人,他能將孔子的教誨、將佛陀的教誨落實,以身作則教導我們,這是我們很大的福報。包含《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其實就告訴我們,這五十三參當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菩薩,他們是怎麼落實的。
舉一個例子,企業界被封為神、聖的人,幾乎都只有一個人。成德小時候成長過程,到書局裡面去看到最多的是誰的書?松下幸之助。看有沒有展開笑容的老師,這就跟我差不多年齡層。假如沒什麼表情的,可能是二十多歲,二三十歲。真的,那個印象很深,走到書局裡面,他的書擺一面。大家注意,他人都不在了,那麼多人還在看他的書,封為什麼?經營之神。可是到我這個年代,又出現了一個經營之聖。被稱為神跟聖,這用佛家的標準來講,那是企業界的菩薩。
稻盛和夫先生跟我們今天講的《弟子規》有關係,這麼成功的人,他就是做到《弟子規》前面這四句。我們舉「父母教,須敬聽」,他非常聽他母親的教誨,他跟大家講的時候,說他這一生的成就得力於母親的教導。他媽媽很會教,重要的是他受教。他媽媽教給他什麼,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父母、每一個老師要教給孩子的,這是不會變的。這是他能夠抵住商業界的誘惑,能夠成就他的學業、事業、道業,大根大本在這裡,因為孝親尊師是大根大本,而且尊師還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他不孝親他不可能尊師。
他提到他的母親教導他要有同情心,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而且要常存利他的心,利益他人,這講的都是儒家的仁,忠恕之道;又強調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這是義。稻盛和夫給來跟他請教的企業家有一句至理名言:做為人,孰為正確?我們做為人,什麼才是正確的行為?要對得起良心的行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看他母親教給他的,講道德,說仁義。
他在書中常常都表達對自己母親的感謝,所以他的成就跟我們《弟子規》前面這四句很有關係,尤其這一句「父母教,須敬聽」,他都放在心上,一切行為都會想著母親的教誨,他孝親尊師的根基扎得很深。他每經歷事情,他都是從孝親尊師的根本出發,他的自性就不斷的在顯發出來。這是地藏菩薩的表法,孝親尊師。
這是稻盛和夫的學處,他的母親也有我們的學處,該教孩子什麼。而且稻盛和夫小的時候很害羞、膽小,很愛哭,假如你遇到這樣的小孩子,或者是這樣的學生,你有沒有辦法想像他以後變成經營之聖?那離不開他母親的增上緣,他母親很會教,他母親是平等愛護她的孩子。在那個年代,我看生不少小孩,稻盛和夫小時候是這個狀態,他的母親都還是非常平等愛護他們。一個孩子他內心都充滿父母對他滿滿的愛,人格健康,而且都想著要利益別人,所以他有利他的思想。
師長是我們的榜樣,各行各業也有很多榜樣。諸位同道,大家假如自身還有所看到的這些榜樣,特別能夠呼應我們《弟子規》的這些句子,也請大家踴躍做法布施,可以提供給成德,我們在課程當中替大家廣修供養。老和尚說法供養得聰明智慧,我們要把法供養變成一種習慣。包含你自己教學,在這一句特別有心得、特別有觸動,都歡迎大家把自己教學的情境、過程可以寫下來提供給大家,讓大家感覺到我們是一個team work(團隊協作),有一大群人是我們教學的後盾,那就感覺到德不孤必有鄰。我看大家的表情好像都是答應我。
我們看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在《禮記》當中都是指導我們,聽到父母呼了就要快速恭敬的去應對,立刻回答,不能拖延,不能慢吞吞的才回應,這就不恭敬了。我們感覺到老和尚這一句做到眾生呼應勿緩,他能感受到眾生的需要,或者滿眾生的願。感受到眾生的需要,就好像師長去聯合國開會,把老祖宗五千年智慧介紹清楚,這麼多專家學者說是理想,做不到。師長經歷這件事情,他感受到全世界的危機不是糧食,不是環保、環境,不是這些危機,最大的危機是信心危機。因為沒有信心,就不肯學這些古聖先賢教誨,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人心就易偏,所有的問題危機才會呈現出來。
所以信心危機是最根本的,老人家從這件事領悟到了,但是要喚醒大家的信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體會到了,義所當為,要去做。記得師長勉勵我們這些弟子們,這個世界亂了,我們不走出一條活路出來對不起世人。孔子說的,「見義不為,無勇也」。感受到眾生沒有信心,而且這其中還要恆順眾生,現在的眾生都受科學教育,他沒信心了怎麼辦?拿證據來,你得做實驗。我們今天要幫別人不容易,是個工程,是個大工程,你真要幫他,很多挑戰,但是要記住好人做到底,不然我們袖手旁觀良心不安。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有一位同修,他最近累到心臟有點不舒服,我就關心他,我說:「你怎麼接那麼多任務?你自己在單位裡面工作就很重了,你怎麼接那麼多任務?」他說:「你不是說了嘛,見到了就是我的責任。」幸好我提早發現了,不然當他躺下的時候我就有罪過了。他一直在堅持我這句話,一執成病。這一句教誨很好,「見到了就是我的責任」,可是你一執著,你就沒有顧慮到其他的面。他的家裡人已經擔心得要死,叫他早點睡,他處理事都處理到十一點多,隔天四五點又要起床,你說他家裡人擔不擔心?我們有時候執著一句經句,就如入無人之境,其他家裡人的擔心都感受不到了。這個可能前世是烈士,這個習氣還在,衝啊衝。我說你得要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也要有主次,主伴圓融,你主要的一定是你單位裡面的事情。你幹了太多公益的事情,然後自己累倒了,啪倒下去了,後面還要人家來照顧你。而且你表法表不好,這麼積極做傳統文化的怎麼倒了?要考慮流弊問題的,健康是革命的本錢。這些經句都要考慮到,不能抓著一句其他都想不到,你要平衡,你要顧及家人的感受。你在利益眾生,卻讓家裡的人每天替你擔心受怕,這有點怪,怎麼最近的人你都體恤不到,你特別能體恤遠的人?
而且你要看每一件事是不是非你不可,有其他的人可以承擔,你隨喜功德就好了,幹嘛每件事都要你來扛?修行要改性格,有時候性格裡面有逞強的一面自己沒有發現。「以調伏習氣為精進」,夏蓮老這一句挺精闢的。所以一點熱忱、責任心都沒有的,他要多幹;你有熱心過頭的,要收一收,平衡平衡。過猶不及,我們的心隨時在練這個,要不太過,要不不及。我們是要練中庸之道,做什麼事情適中,合情、合理、合法。
當然都要在境界當中練,比方像有同學就問了,我有學業的責任,但是我也有兼教小朋友的課程。我說你畢竟是學生,你大學或者研究所的課業你要保證住,這是你的本分,你還撥出時間來去教小朋友,那很可貴,你肯付出。但是他說:「我假如遇到做PPT,我做到九十五分,可能我課業就顧不了,但是我做到七十五分就好了,我的課業就顧得到了。」這個都自己要去權衡拿捏好,你不要幹得完美主義都出來了,執著點又現前,這樣就不好,練這個心不要過了。
練心,《大學》這四句特別好:身有所忿懥,不得其正,不要有情緒。我們修行的人也很容易有情緒,做好事強勢就是情緒。做好事不能強勢,做好事要柔和質直,還得順勢而為、恆順眾生。心都不要出現執著點,不要出現貪瞋痴慢。你看身有所忿懥,你有情緒上來了,這不得其正。你做好事不能強勢,你做好事也不要因為別人不理解就很難受,很難受又是情緒,其實這裡面還是有瞋,怎麼都不理解我!孔子告訴我們,而且是第一句就教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人家不理解我不難過,我們做什麼事是覺得應該做的,又不是要求別人認可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們因地不真才會感召來這些煩惱。當然我這麼講是嚴以律己,對別人不能這樣,對別人要多理解別人的感受,寬以待人,這個法不能用錯了。
身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好樂,不得其正,你太喜歡了,有時候做過頭了,沒有顧及到其他的面。我們也看到我們修行很容易挑境界,喜歡做的事就拼命做,不喜歡做的事,重要的也逃避。他喜歡做的一堆人讚歎他,愈讚歎他他就愈做,他就在境界當中分別執著心在增長,自己不知道。會修行常在念頭當中看有沒有分別執著、有沒有貪愛、有沒有用錯心。
最後,有所憂患,不得其正。你只要做事過程當中有擔憂了,這個心念就不對,要觀照到自己的心偏在哪裡,去調整,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佛法也不能執。剛剛說的,看到了就是我的責任,這個心境是可貴的,但是不能忽略了有其他的面。
師長遇到了聯合國這些專家學者,都對五千年文明覺得是理想,做不到,信心危機,師長有觀照到現在眾生從小就學科學,老人家這一念我們學到了沒有?就是我們隨時可以感受到學生的心、學生的成長背景。他們都是學科學的,他的思想狀態是這樣,這也是患不知人也。我們當老師的在那裡,「你們要理解我,你知道我付出多少嗎?」這都在complain(抱怨),學生也會覺得對,老師很辛苦,聽起來感覺都很有壓力,強迫別人要感恩。這也起點效果,但是會給人家壓力。你要做到是他的感恩心自然流出來,那個會像泉水一樣。我們是有一點像地下水,硬把它抽出來。還是用泉水比較好,自己湧出來。
這讓我想到我們開吉法師。二O一六年底我們辦了一個培訓,英國漢學院第一屆扎根班培訓,那時候開吉法師報名了,報名考漢學院。結果在課程當中她最認真,全班她最認真,全班她流最多眼淚,因為那個課程當中最核心的孝親尊師,尤其這個尊師的課程很多,老和尚的課程她哭得稀里嘩啦,整個善根都湧出來了。她十幾歲就跟著老和尚學,那時候已經經過二十年,你看點點滴滴突然在那個課程當中統統顯現出來,她自己有分享給我們聽。那可不是老和尚跟她說「我付出很多」,沒有,是她自己湧出來的。什麼事情我們要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麼?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就是那個意境。
後來她很認真,考雅思考了幾遍,因為師長叫她做的事她就盡全力。後來考上了,結果老和尚說現在身邊缺人,妳來我旁邊服務吧。大家要知道,不在結果上,在這個過程,她的心境提升了,她提升到一個程度,她這個程度適合到師父旁邊做祕書,漢學院不用去讀了。一切都有佛菩薩的安排。你看許浚醫生他要去考科考,結果救了很多人,後來趕去考試遲到了,人家門關起來了。大家想一想,好事還是壞事?最重要是心,心用對了,都是佛菩薩加持安排。不要產生一個執著,「師父怎麼這樣,你不是叫我要去學嗎?我考那麼多次了」。開吉法師,師父讓她去她就去了,她沒有我那麼複雜,想那麼多,人家也是老師命行勿懶,老和尚命令的趕快上任去辦事情。我們當老師的,想別人理解,那也是一種煩惱,我們自己都要觀照到。
所以師長理解到學生的狀況。我又想到一個場景,有一次老和尚在新加坡,剛好出國去,然後飛回新加坡。隔天給常隨弟子講《太上感應篇》,結果一開始老和尚就說了:「我昨天坐飛機回來,在飛機上我看到我旁邊的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他們在打電動玩具。」接著老和尚告訴弟子們,「這個是你們以後要度的眾生!」告訴我們要學著講經的這些弟子們,你們了不了解你們以後要度的眾生是啥情況?
我收到一位幼兒園的老師寫來的問題,他說我都有教這些孩子《弟子規》,怎麼他們還是很浮躁?你教《弟子規》才教兩節,他打電動玩具打了三年,是吧?杯水車薪,你用一杯水要去救整車燒起來的火,你這個水是沒錯,是真的有作用,但是量還不夠,你不能著急。你今天能了解現在孩子成長的情況,可能老師本身就不會那麼著急了。就像農夫,他最能感受自然的規律,他看到一畝田荒耕三年,他絕對不會想三個月之後我要有很好的收成。老師也是可以比喻成農夫,是耕耘學生的心田,孩子這一畝心田現在是什麼狀況,我們也是客觀了解,我們就不會著急,我們會很有耐心。
其實教書的人面對任何境界,最關鍵的是他心的素質,他心能夠以平常心去看待這些事,這些事對他都沒有障礙,但是他以得失心去看、以急躁的心去看,甚至以指責的心去看,那他可能每天情緒就起起伏伏。師長說:「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這樣的法語不容易講出來,這都是老和尚自己實修過來的領悟,都在自己的起心動念處,甚至是心源隱微處下心地功夫。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恕道。別人現在錯的行為一定有他的家庭因素、成長因素,所以是正常的。沒有那些因,他今天不會變這個果,什麼事都離不開因果,因果是自然法則,所以他這樣是正常的。但是我對的也是錯的,因為覺得自己對就有高下見會產生,自己的真心就被這個念頭給障礙住。我們要在境界當中練清淨平等覺,我的心不能有貪求,我的心不能高下,要平等恭敬。我們當老師要在教學當中自愛,愛自己的性德,隨順覺正淨,隨順愛心,不隨順貪瞋痴的煩惱。師長這句法語就是忠恕,「我對的也是錯的」,嚴以律己,從念頭要求起,念頭都不偏,言行不可能偏。我們教學一句情緒的話出去了,一定是心先動了,才會有情緒的言語出去;心沒有情緒,言語不可能,所以身口意根本還在意。
《無量壽經》教導我們,「若曹作善,云何第一?」我們積德行善什麼排第一?大家看到這句經文有沒有眼睛瞪大一點?「第一」,第一功德,「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尤其端心,心是根本。所以我們要心念能隨順真心,我們就要克住妄念、邪念,克念作聖。印祖教給我們的方法,怎麼克念?因為每一天的境界萬境交集,怎麼下功夫?印祖很具體教我們,「顏子之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還有非禮勿動,這個「動」就是不能起心動念,不能動邪念,不能動情緒;「曾子之三省」,人能夠吾日三省吾身,他的觀照力就會愈來愈強。本來自己發脾氣,發出來才觀照到,觀照強了,慢慢這個情緒一起來自己察覺到,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調伏掉了,那就不會發出來。比方說看一個人生氣,以前要氣三天,現在氣一天,再繼續用功,半個小時之後就轉過來了,這都是曾子之三省,這種反省能力不斷提升。「蘧伯玉之寡過知非」,其實這個最重要的精神,不能知少而足,要日日新。有時候別人提醒我們,你這個要再注意一點,我們可能接一句話,「我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我以前那更嚴重!」一個修行人能不能這樣回別人的話?那就觀照不到了。台階是別人給我們下的,不能自己給自己台階下,這就不是真幹。什麼叫真?一毫自欺、一毫夾雜即非真,夏蓮居老居士教的。什麼叫幹?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什麼叫自恕?自我寬恕,自己給自己台階下,「我也很不錯了,我改很多了!」人家下次就不一定敢講我們。旁觀者清,我們要創造家庭跟團體的氛圍是人家隨時敢講自己,「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大家看老和尚的一句法語有學處,老和尚面對一件事情的心境都是我們的學處。所以我們聽經要會聽,要聽得深入,可以聽到是老和尚的知己、老和尚的知音,那他老人家的心法你就都學到了。有耳聽、有心聽,還有神聽,神交古人,神交老和尚,到時候老和尚拿出一朵蓮花你就笑了,跟禪宗差不多意境,拈花微笑。
老和尚確實他的做人做事是我們的學處,他體會到眾生的情況,他沒有信心,你一定要做實驗給他看。這叫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做實驗證明傳統文化管用,大家就有信心了。後來真的是不可思議(因為剛好成德也有一點福報,參與了這個因緣),不到幾個月,三個月左右民風就開始變了,計程車司機在他的車上會看到打回來的洗腳水,離婚率、犯罪率快速下降,做了一年就更明顯。一年之後,老和尚剛過完年就到中心了。我印象非常深刻,為什麼?因為那天我主持的,我拿著麥克風就很緊張。你看得失心還那麼重,一點功夫都沒有,自己的師父來了,這麼親切的事情,有什麼好緊張的?我印象深刻,拿著麥克風還會抖,所以沒啥功夫。老和尚第一句話:「我們到廬江來,湯池鎮這一年左右,現在有這樣的一點成果,這都是佛菩薩加持、祖宗的保佑、政府的領導、百姓的配合,任何人都不能邀功。」你看老和尚這個機會教育點抓得多準,你做出一些成績來,還有其他的地方來參觀,每個人一見到你就給你讚歎、恭維,八風吹過來了,動還是不動?你看老和尚抓住這個機會點,第一句話很嚴肅的把這個真相講出來了,我自己的感覺,砰,當頭一棒,這不是人的功勞,誰還敢邀功!況且我們做事情應該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去做才對。
這個實驗在老和尚的教導,在他老人家的威德能做成,師長也是表演父母呼應勿緩給我們看,眾生呼應勿緩。我們見老人家的時候,老人家都已經七八十歲了,比方說到泰國去,都有一些會議行程,但是剛好有同修邀請,老人家有時候寧可犧牲自己的休息也去應,可能也感覺到這個眾生的渴求,眾生呼應勿緩。包含二O二O年一月份到馬來西亞過年,老和尚已經九十四歲了,看到海外的華僑這麼認同文化,這麼盛情邀約,老人家那時候體力都不算太好,都來應。
當然老人家這一分苦心,馬來西亞的這些同修們都有感受到。所以老人家離開之後,全球對一條龍最積極的,我的觀察不一定準,最積極的地方就是馬來西亞,我相信老和尚都有考慮到。老和尚八十歲以後到馬來西亞,幾乎每一年都來,有時候還一年來兩次的都有。其中有一次我是親身看到的,一看到校長職工會、華小校長老師這麼支持傳統文化,邀請他來辦一個論壇,老和尚就飛過來了。為聖教老和尚是不遺餘力,這也是祖宗呼應勿緩。老和尚說我犧牲生命都要把傳統文化傳下去。文化若失傳,我輩何以見祖先,我們沒有盡力去做,看到祖先不好意思。
父母呼這邊成德要再補充一下,父母呼,你尊重父母,當然要趕快回應;老師呼也應勿緩,要趕快回應;領導呼應勿緩,這個五倫關係當中我們都要有恭敬心來對待。包含你太太在廚房裡面忙,有緊急情況,太太呼應該怎麼樣?也要應勿緩,都要體恤得到。再延伸開來,醫生呼應勿緩,醫生命行勿懶。好的醫生幫我們服務了,我們不能糟蹋人家的辛勞,要尊重專業,叫我們不能熬夜就不能熬夜,叫我們不能吃辣的就別吃了,因為在調脾胃,還忍不住繼續吃,這就不恭敬了。所以一個經句你把它打開來,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的。
「父母命,行勿懶。」我們古人的例子很多,古人不只沒有懶,父母命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一生。我們看司馬遷,他受到宮刑,士可殺不可辱,他忍住了,因為他父親交代他要成就一本千古的名著,把一個史冊寫出來,紀傳體的史冊《史記》出來,他繼承他父親的志業。接下來《漢書》誰寫的?班固,可是他的父親就開始了,班彪,再來班固,接下來還有他妹妹,第一個女史學家班昭,而且女教也是班昭傳的,你看他們兄弟姐妹這一句父母命行勿懶做得好。
在二十四孝當中有「孟宗哭竹」。二十四孝我重複看過很多遍,我感覺每一次看味道更濃。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影片愈看愈有味道?那就是這個影片它稱性。我們每天讀《無量壽經》,愈讀愈有味道,跟學知識不一樣。請問大家,你有沒有看報紙,看過一次之後說「哇,好好看,我再看一遍」?我這一輩子好像沒有聽過人家看報紙看第二遍的,因為那個報紙沒有這種攝受力。稱性的經典、稱性的故事、稱性的影片我們要重複學習。而這些古人的故事我們能講給孩子聽,你就等於找了幾十、幾百、上千的古聖先賢來你的教室護持你。你這個故事講完了,這個故事就變成你跟孩子的共通語言,改天發生什麼事,跟這個故事意境很相近、心境很相近,你馬上就「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們上個月講的孟宗哭竹?你看孟宗哭竹,他『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我們這個同學也是這樣」。你看聖賢人的風範又一次薰染了他,薰聞成種,這個風範薰幾次就入他的心。
當然,你假如教高年級,給他講德育故事還可以用文言文來講,他的文言文就開始積累。大家要知道這樣的文章不好寫,不到一百個字,要把一個聖人的德行、心境、事蹟講清楚,這樣的文言文功力也要多強!而且後面的點評,那是以這些聖哲人的智慧高度來點評,有時候一看就覺得好像對這個故事的領會更深遠,甚至於都點到自己的慚愧心都流出來。
三國時代吳國的孟宗,也是孟子的後代,他在江夏這個地方,他年紀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在這種背景會影響他的心境,萬法因緣生。他跟他的母親相依為命,他的母親年紀很老了,而且還生病,病得非常厲害,然後「思筍煮羹食」,突然想喝一點筍子羹湯。大家要知道病得很重的人是沒胃口,突然想吃什麼,大家可以了解孟宗照顧著自己的老母親,老母親突然想吃什麼,他當然想一定要弄給母親吃,好不容易母親想吃東西了。但那個時候是冬至,哪有筍子可以挖?孟宗沒有辦法,跑到竹林裡面去雙手抱著竹子,不知不覺兩行眼淚潸潸落下了,這眼淚應該都滴到這個竹子上面去了,結果孝悌之至通於神明。你看竹樹也很高了,比人高的這些植物就有可能有神明住在裡面,孝能感通,所以他痛哭之後,這樣的孝心感動天地,一會這地上就裂開,就長出一些新竹出來了,長竹筍出來。孟宗看了很高興,拿回去做了筍羹給他的母親吃。
大家聽故事要有立體感,今天你是那個媽媽,當你看到這一碗筍羹的時候高不高興?「你去哪裡拿來的?」你看當下這個母親也是被孩子的孝心深深感動,吃完之後他母親的病就好起來了,這都是感應。當時候的人知道這件事了,鄰里鄉黨知道了都說,這是孟宗的至孝感動天地的結果。
這個德育故事後面評語就寫到:「脾胃既衰,飲食無味」,沒有胃口了,「偶思一物」,這個病重的人突然想吃什麼東西,「似異常甘美」,就會愈來愈想吃,「此病人常情,況老而病篤乎」,病人就是這樣了,更何況她是又老又病得重的人。但是她想吃的時候又是冬月,「筍從何來?」所以「宗之哭竹,非乞靈於竹也」,他只是傷心,他並沒有哀求竹要給他竹子,但是「竹亦效靈」,已經感受到他的孝心,有感應,竹筍就長出來了。所以「情到至處」,一個人那種孝到了極點,「不可以恆理測度者每如此」。
我跟大家講到這裡了,不可以恆情測度,古代有一個人很孝悌,我一下想不起名字,一個男的。結果好像是他哥哥的孩子,就剩這個命根,他得把他養大。這個孩子在襁褓當中,他怎麼餵他,他是男的,你看他那個至誠的孝悌之心感通了,他可以給這個孩子哺乳。所以這些《德育課本》裡面的好多故事不可恆理測度,只要自己的至誠心能達到這個程度都能感通。
這是「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要我們學好,教導我們,必須恭敬聆聽,把這些話放在心上。師長是老師教須敬聽,你看章嘉大師教他,「我今天跟你講六個字,你回去做六年」。當然這一段也有我們很多學處,你看每個故事都有教學當中的學處,首先第一個,章嘉大師他都等學生靜下來了他才給他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人不要急著講課,有沒有觀察到孩子的心靜下來了沒有?你在那裡拼命講,底下的氛圍非常浮躁,都左耳進右耳出了。當然你也不能學相,你學章嘉大師的相,一進教室半個小時不說話,我看底下統統都睡著。也要應機,原理原則掌握,但是不能死搬硬套。所以學老祖宗的東西要活學活用,不能著相。
你看一個會教,一個會問,老和尚說:「我知道佛法很好,有沒有很快契入的方法?」你說這是學生會問,告訴大家,你假如現在問道:「學生都不會問怎麼辦?」所以我們還要延伸到這裡來探討,不然我們一看到學生不會問了就卡住,「你看人家老和尚很會問,你們這些學生都不會問」。說實在的,我們自己會不會問才是個重點,我們的身教都沒有,所以學生都不會問,老師要很會問。大家有沒有發現老和尚在講經的時候好多都是代我們問,「這個道理我們明白了,從哪裡下手?」這不是代我們問嗎?或者「假如你用功了還是沒效果怎麼辦?」這些設問把我們的一些情況問出來了。老和尚代眾生問,我們要不要學?你看老和尚的代眾生問可厲害了,為什麼?老和尚對著一個攝像機講的,他都要能感受到眾生可能在聽到這些義理的時候會不會延伸出什麼思考,或者延伸出什麼困惑出來,甚至於會延伸出什麼執著點出來沒有,他都得要從另外一個角度補一下,不然眾生聽偏了怎麼辦?有時候他講了眾生還會偏,更何況沒講。
你看有一個弟子跑去,「老和尚,我工作辭掉了,我家裡的人我也都放下了,老和尚我現在怎麼辦?」老和尚說:「我叫你心上放下,我又沒叫你事上放。」你看都交代了還有人這麼衝動衝過來,更何況是沒有提醒到。所以現在教學得考慮得更周詳,不然到時候遇到天兵天將,這是用閩南話講的,就是你遇到那個少根筋的學生,你不講得全面仔細一點,他可能就出現狀況了。當然真的看到學生出現狀況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還是我交代得不夠周到,那我們就會練到最後可能練得跟孔明差不多了,什麼都考慮得方方面面,連借東風都可以考慮到,這都是練出來的。
你看老和尚,章嘉大師教他的他認真做了;方東美教授教導「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用一輩子去實踐;李炳南老師把會集本交給老和尚,父母命行勿懶,一生去弘揚。父母教須敬聽我們先講到這。
「父母責,須順承」,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並且承認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你看這個解釋很好,成德現在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內容,《弟子規簡說》,這是王明泉老師作的,這都是我們修學的前輩,李炳南老師的學生。台中蓮社也有很多教育的前輩留下來的經驗、資料,《伴你成長》,這個都是老師們留下來。德不孤必有鄰,我們有眼前的team work,我們以前這些前輩都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陪伴我們教學,你看老和尚就有那麼多學處。
所以我們挺有福報的,這麼多前輩,包含古聖先賢,都可以跟我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像這一句「父母責,須順承」,我們來看一個榜樣,元朝蕭道壽。其實我們在看一個聖哲人孝行的時候,這裡面就含有好多句,它不會單一一句而已,因為他的行為一定跟這些教誨相應。
他媽媽八十歲了,他奉養父母非常符合禮節,做得很到位,叫盡禮,盡心盡力的盡,就是做得很到位。每天早晨起來,他到母親房門前等候母親起床,他們夫婦親自端洗臉水給母親盥洗,這個「晨則省」。「日三飯,必侍母食然後食」,這個「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看到母親吃了然後才吃。到了晚上,一定侍奉母親都睡好了。這個「夜眠遲」不是熬夜的意思,是侍奉好父母了自己才去睡,遲父母休息,侍奉好父母。有時候他犯錯,母親生氣了要處罰他,蕭道壽都是親自進杖,把家法拿出來,然後伏地恭恭敬敬接受責罰。你看這個順,須順承這個順字,你看他做的這個動作,「伏地以受」。「杖足」,母親給他責罰完,「母命起,乃起」,母親沒有叫他起來,他還是打完了恭恭敬敬趴著。「起復再拜」,母親叫他起來了,接下來他做什麼?給母親禮拜。代表什麼?感謝母親的教誨。這個是承,須順承,承接了母親給他的教導。然後那個鞠躬也代表什麼?給母親再一次謝罪,自己犯了這樣的錯。鞠完躬了站在母親旁邊,「拱立左右,俟色喜乃退」,等到母親的臉色有喜悅了,就是沒有生氣了才敢退開。你看他每一個動作,他的母親有沒有感覺到他的態度?有。所以母親也欣慰了,很受教,他才退了。
古人接著說,《論語》云:「事之以禮」,你看跟父母應對,這個禮敬,「禮者,敬而已矣」,這個敬都會展現在這些生活的動作、應對進退當中。「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人子事親,本當始終盡禮」,就是這個恭敬心都保持住,須臾不可離。「乃道壽必自進杖,伏地以受,命起乃起,起復再拜」,然後「敬謝違教」,就是謝罪,違背了您的教誨,「拱立左右,色喜乃退」,這些動作是「盡禮之至」,盡禮盡到了極致,「錄之以為好禮者法」,把這個故事記下來,以為我們後世好禮的人一個很好效法的對象。
大家要看,蕭道壽這麼侍奉他的母親,當他遇到好老師的時候,他會不會這樣事奉老師?你說一個老師遇到這樣的學生,他不掏心掏肺教他我看不可能,因為每一個老師他有使命感,他這一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要有傳承的人,不然他對不起古聖先賢、對不起祖先。
「父母責,須順承」,我們也想到父母責的時候也是要很有教育的敏感度、教育的智慧。孟母除了三遷的智慧,「昔孟母,擇鄰處」,環境對人影響太大,所以要找好學校。當然大家不要一聽找好學校又執著在這一句而已,你不要找一所好學校造成你家庭革命,到最後說是成德說的,我得補這一句。大家要知道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你不能要顧學校教育,把家庭教育都給搞得家裡不和諧,這有點太強求,出現執著點。你要有信心,你自己做好了,你孩子做好了,你的另一半、你的家裡人就更認可。什麼事情,我們今天前面強調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你太著急了會適得其反。《三字經》下一句講「子不學,斷機杼」,孩子當然知道要織一匹布多久,他媽媽那個動作下去了震撼他的心靈。這個機會點你看孟母抓得多好,然後就告訴他,你學習荒廢了就像這個布斷了,白織了。
我突然腦海裡浮現了一個影像,我記得我第一年當班主任,學生參加跑步比賽。我學生裡面有一個一百多公斤的學生,他還參加接力賽,因為他跑得也不慢。我們班跑第一名,到他的時候,他真的很拼命跑跑跑,結果那個走道上有石頭,他倒了。大家要知道,一百多公斤,砰下去。更震撼的是什麼?他居然爬起來繼續跑,然後交棒交給下一個人。他鐵定有受傷,那麼重。結果我們第一名就沒了。回到教室你都可以感覺那個氣氛,他是眾矢之的,每個人那個表情就是「都是他害的、都是他害的」,你看這是不是我們當老師的機會教育點出現了?我這個時候就要講話了,「你看大家都為了要得獎,你們都沒有感覺到一個同學的精神,他多盡心盡力,你有沒有看到他跌倒馬上爬起來?所以你看你們有求,都不是真心,都看不到朋友的不容易」。你老師能抓住這個點,同學們的心態就不是在這種得失當中,他能調整自己的心。《禮記.學記》講的,「當其可之謂時」,抓住一個機會教育點。
我們看這四句,有身教,從我們做起。還有這麼多師長的榜樣、古聖先賢的榜樣,包含稻盛和夫的榜樣,說不定你的學生裡面以後有做企業家福報的孩子,你現在就把這個榜樣介紹給他。再來言教,這也是我們老師抓住機會點引導,剛好有同學們很孝順的事你聽到了,你能夠講出來,你看那個被你讚歎的學生,可能他很窮,可能他成績也不怎麼樣,一下子你的稱讚就讓他的信心上來。包含我們剛剛講的設問,你講一個故事的時候可以設問,「同學們,大家聽完這個故事,假如是你,你會這麼做嗎?」你看一個問就讓孩子去反觀自己當下心行的情況。教學不能都是灌輸的,灌輸到最後孩子不會思考了,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都是用引導的。
我們看王明泉老師引導孩子,我們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每當父母叫喚我們的名字,要我們幫忙洗碗、掃地做家事(跟孩子的情境結合上,我相信這一句話講下來,每一個孩子他的腦海裡都浮現家裡的狀況),或是教訓、責罵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如何回應的?常常見到很多孩子,他也沒有說你們你們都是這樣,沒有。常常見到很多孩子,不是推託要讀書,就是沉迷在電視、電動玩具中,父母叫喚很久了也不理會,還嫌父母囉嗦。想一想,這樣是讀書改變了氣質,還是讀書助長了傲氣、讀書養成了懶散的態度?那不是愈讀愈糟糕了。閩南話說的,讀書讀到背後去了。林則徐先生說的,「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你看他的引導,這些不好的言行,都是在無意中表現出來,因為我們心中對父母不重視,沒有細細去感受父母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付出。你看他順勢引導,我們為什麼會有這個言行?因為我們沒有念父母的恩,少了感恩的心,總認為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分析孩子自己不對的心態,讓他去觀照。輪到父母要我們幫忙做事的時候,就表現出不在乎了,甚至故意惹父母生氣。一個不會替最親的父母著想的人,你想他能體恤別人,替其他的人著想嗎?這樣的人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因為他對父母都不孝順,也沒有一個團體會來幫忙他,必然處處遇到障礙,時時感到痛苦。
結合到他當前來,分析他心裡偏頗的地方,還引導他,你現在的人際關係以及你的未來,你要去考慮清楚,你的心會偏掉。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你這樣的心念會有福報嗎?福田靠自己的心耕。你看包含王老師後面,孝順父母不是一句「爸爸媽媽我愛您」或者送個禮物、送一朵康乃馨就是孝順。《弟子規》這四句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依著這段經文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寬心、放心、快樂,可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俗話說「子孝父心寬」,父母有孝順的孩子,心裡頭天天都會感到寬慰又心安。你看這個引導,讓孩子體會得更深,而且懂得具體怎麼去落實。
所以師長說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老和尚每句經文都是這麼引導我們,我們現在自己當老師了,我們也引導學生把這些句子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培養出一個解行相應的學生,這功德無量。
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