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21/12/4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22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昨天針對師父上人的指導,我們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具備內學釋迦牟尼佛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不貪、不瞋、不痴是佛家三善根,我們在一切境緣不貪、不瞋、不痴,我們生善根不生煩惱;外學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昨天我們就老人家的教誨談到不貪、不瞋,也提到要用愛心、耐心來教導孩子、開導孩子,忌諱急於求成,互相攀比。
記得我們一起學習過老法師教導的「德行言語應當學」,這一篇我們有空也可以拿起來再念一念,提醒提醒自己,因為言語每天要用很多,我們常念,在境界當中提得起來。昨天也跟大家提到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我們造了種子就種下去了,它的果報是在三惡道。儒家為什麼說要克念作聖,顯然念頭是有力量的,它就是一個種子。菩薩畏因,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覺悟的話,首先他知道念頭的力量,一念一輪迴就是一個種子,不可輕動。但每一天可能要講很多話,《無量壽經》指導我們身口意三業的修學,把口業移到前面,「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因為往生心淨佛土淨,清淨心是關鍵。我們的言語不能跟清淨相應、跟慈悲相應,那就很可能會造口業,所以首先從「善護口業,不譏他過」護持自己的清淨心。
我們想起老人家這個教誨,「少說抱怨的話」,我們內心有埋怨、有對立就容易抱怨指責,所以少說抱怨的話,要「多說寬容的話」,寬容的話邊說邊擴寬自己的心量。何處是道場?處處皆是,講一句話也在修行,一個表情也在修行。「面上無瞋供養具」,一個面貌的狀態修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佛門這些話很有意境。
「抱怨帶來記恨。」其實自他不二,我們一起抱怨的心,自己身心都受損,所以自愛不容易。我們用心去體會,隨順性德,身心輕安,有法喜。隨順比方說抱怨,自己身心損了,這個話又出去,帶來記恨。
「寬容乃是智慧。」昨天跟大家提到古人說的,「必有容,德乃大」,我們能包容,我們的德行才能更加廣大。我們講到這裡,想一想現在我所面對的人事境緣,有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千萬不要好像一定要找他的麻煩,一定要給他怎麼樣,這是瞋恨心,這是地獄業。我們真的要為團體好,首先要把自己的念頭護好。我們都是真誠慈悲平等恭敬一切人,不然我們會落入愛憎,喜歡這個人、討厭那個人,那我們都在造輪迴業。
佛門有一些話都很有味道,生佛不二,把眾生排在佛前面,生佛不二。老法師不止一次,因為有人請教老人家怎麼念阿彌陀佛,老法師也把他的心法說出來了,老人家說:「我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我對一切眾生的供養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我們跟師父上人學要學到他的精髓,這些處事的心境他是和盤托出。
就像孔子在《論語》裡面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叫著同學們,「同學們,你們有覺得我有什麼隱瞞嗎?」「吾無隱乎爾」,沒有任何隱瞞。有可能學生在學的時候,孔老夫子可能給顏回多說了一點。我們起這個念頭就是一種障礙,對老師信任就有影響。當時候讀《論語》讀這個還不是很有體會,有一次剛好遇到一位同修的媽媽,她見到我有一點神祕,把我拉到旁邊去,沒人的地方,然後就跟我說,老法師有沒有多教你什麼?所以疑是很大的障礙。
孔子如此,歷代祖師,包含李老,包含我們師父上人,那都是和盤托出的。什麼時候和盤托出?講每一堂課的時候。就像剛剛這一段講了不止一次,成德在老人家「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這個專題有聽到,在老人家講《無量壽經》(一九九O年的)也都有聽到,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珍惜、能夠受持。一切眾生,不是把眾生當作阿彌陀佛,眾生本來就是阿彌陀佛,這是大乘經的教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尤其我們有受持《無量壽經》,有讀誦《無量壽經》,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阿彌陀佛說的,「一切皆成佛」。這句話我們印象都很深,這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自他不二。念著四十八願,念著念著就變成自己的願。尤其我們是念阿彌陀佛,從密宗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尊,他是成就的根本。念觀世音菩薩成觀世音菩薩,那是本尊。我們現在念阿彌陀佛,我們是要成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要像阿彌陀佛。首先從哪裡效法?從阿彌陀佛的存心,他希望一切皆成佛,我們把這句話放在心裡,我們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的人距離再遠,心是相應的。心不相同,站在旁邊也不相應,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孟子跟孔子相應,所以他學得很好,亞聖,孔子都不在了他還能學那麼好,心是根本。
我們對老人家這些心法,這是不容易說出來的,我們又聽過了,要「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跟一切皆成佛的心境不相應的我們慢慢放下,「自然感降,所願輒得」。我們真的這麼去做了,跟阿彌陀佛、跟清淨海會眾菩薩志同道合,他們在冥冥中都在加持護佑我們,我們在弘護正法當中所願輒得。當然考驗是在所難免的,但只要我們的願心不退,心態對了,所有的世間人覺得是惡緣,對我們來講都是增上緣,當然會所願輒得,除非我們的願退了。
也跟大家提過好幾遍,老法師講得圓滿,而且他做得圓滿,尤其在不瞋、在修忍辱這一點,在很多一般世間人覺得晴天霹靂的事,老人家都在這樣的境緣裡面快速提升。老人家常常問我們,「你會麼?」他老人家表演給我們看。老人家講《金剛經》講得特別深入,講了一百多集,講到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他老人家也是這麼給我們表演,好不容易經營個小道場,幾十年,三十多年,韓館長往生了,這道場起變化了,完全放下,還勸弟子,怕弟子實在太難受,勸他們四十九天以後再說,還給大家頂禮,這忍辱行是這麼修的。那真的是世間的物質都沒有放在心上,一有放在心上一定影響情緒的。老人家真把《金剛經》演給我們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都是假的,別當真,別放在心上,造成煩惱,甚至造成爭奪就麻煩了。
老人家在這些重要的因緣,真的是指導我們弟子,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此法本無爭」,此法是指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四十九年沒有講過一個「爭」字。不只佛陀沒講,孔子也沒講。「君子無所爭」,《論語》裡面講這個很有味道,「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其實也沒爭,承讓承讓。我們以前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說承讓承讓,那都有古風在。我不是鼓勵大家看連續劇,就是拍的跟經典相應的,有寓教於樂的,這個可以看。但是說一句比較客觀的話,老和尚的經都聽不夠,時間都不夠用,假如還去追韓劇,那個就大家可以考慮考慮,現在是民主時代,誰也勉強不了誰。所以師父講那一句我真的是終身難忘,在電話的那頭指導,「此法本無爭,爭則失道義」,我們就跟真心、就跟道心不相應了,就入人我是非裡面去了。
師父每堂課真的是和盤托出,我們是因為太容易拿到了,不知不覺珍惜度會稀釋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它太細微了,它隨時在變化,到底是進是退得要靠我們自身警覺性高才容易察覺。老師也絕對是平等愛護學生,絕對沒有隱瞞的。相上看不平等,心上是平等的,所以不平等中有平等。老和尚當時候跟李炳南老師學習,他也看到老師對學生方式應對不完全一樣。李老很敏銳,看出老人家臉上的表情、心裡的疑惑,把老人家找到房裡,告訴他,有一些不是真想學的,你對他太凶變得罪他了,甚至於他就不來了。他不是真想學,但是來了也是薰習。所以用什麼態度都是慈悲的考慮,這都是我們的學處。因為畢竟佛門講隨緣,跟這個學生是三分緣,你做七分把他嚇跑了,太熱情他有壓力;可是他七分緣,你不能只對待三分,他會失落。
隨緣二字其實並不複雜,我們的心,我們說無欲則剛,無所求,對人事敏感度自然就高,可以感受到的。就像「達摩祖師傳」,空智大師請教,那一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達摩祖師最後跟他說,「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古人為什麼說意在言外?它有一種意境,它是存在的,但它不一定是肉眼看得到的。就像待會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這五德是從子貢回答他的同學裡面道出來的,那也是子貢厲害,他很會觀察,同學還看不懂,他給他解答。我們要會觀察善知識,我們才能跟他學到東西,不然我們入寶山空手而回。
有請陳校長,好像您剛剛有舉手。
陳校長:尊敬的上成下德法師,真的有舉手沒錯,法師眼力很好。剛剛聽到法師講到說,我們對於師父上人的法太容易得到了,就沒有珍惜,我馬上有感觸。因為剛好也講到孔子,弟子有一個觀點請法師指導。
孔子他是把我們的教育從貴族化把它平民化,所以我們稱萬世師表、至聖先師。我們師父上人是把佛法從以前的寺院才能聽到佛法,可是我們現在透過網路這麼容易就可以聽到佛法,那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我們師父上人是把佛法平民化?這樣的觀點啟請法師指導。感恩,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陳校長。剛剛我們才提到要會觀察善知識,所以這也是陳校長有觀察到老人家的一個理念,讓家庭變道場,就可以聽經聞法了。這個法從哪裡出來的?慈悲為本,觀察到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假如今天我們出家人或者弘法的人,我們有一種執著,「聽經都是到寺院來」,那以前是農業社會。老人家對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哪怕是祖師的教導,他領會了那個義理,他依義不依語,他沒有著那個文字相。老人家《金剛經》可以講得那麼透徹,那是他心地的功夫,他懂得本土化,懂得現代化。
釋迦牟尼佛表演給我們看,他在印度示現,他跟當地的宗教融在一起,他沒有排斥其他的宗教。甚至於是婆羅門教要來跟他學習,他知道這個人他的老師是誰,也很有威望,佛陀說,「你假如真的要跟我學,你要比以前更尊重你的老師才行」。都是可以跟當地的人事風俗能夠交融的,這是佛的智慧,他事事無礙,本土化、現代化。
老人家強調用網路、用多媒體來弘法,那就送到每戶人家裡面去了。當然我們學生是特別感佩老人家這一點,相信歷史自有公正的評斷,我們也都要效法老人家這些精神。
剛剛跟大家提到,佛門講怨親平等。當然我們現在光是台灣的電視台有好幾個是佛教的電視台,也都很用心在辦,很多宗教界的大佬、佛教界的大佬也都是善用這些工具。但老人家也表演給我們看,但開風氣不為先,老人家也沒有說我是第一個用的,我是用得最多的。這些都是我們的學處,很多人是他先的他就一直要強調這一點。《太上感應篇》說,「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道家也指導我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功遂身退,天之道」,這都很有味道。
我們看孔子這麼謙卑,人家一讚歎他,他馬上說「躬行君子」,那我比不上。孔子這是在《論語》裡面講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我只做到這些而已,求學,好學,為之不厭,學而不厭;一生從事教學,誨人不倦。我們看孔子應對進退,不管是言語還是行為,包含師父上人,這都是我們的學處。
佛門講生佛不二,師父表演給我們看,這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佛門又講怨親平等,這句話就指導我們怎麼修了,怨還排在親前面,所以對過去生跟我們緣不好的人要比親人更好,才能化怨為親,轉成法眷屬。因為一切都有因果,他對我們不好那是前世的惡因,終有化完的一天,我們又真誠恭敬對他,等化完以後就轉成法眷屬了。
老法師都表演給我們看,對他批評毀謗最厲害的,他把他的名字寫下來,立在攝影棚,每次講完經給他迴向。這都是老人家修學的心法,我們都得用上,用一句氣質就開始變了,心境就開始提升了。我們假如親戚朋友三個月、六個月沒見,請你喝下午茶,一見到你說你變了,這是正常的。假如親戚朋友跟你喝茶,從來沒講過這句話,我們要反省,受持一句,應該是可以「德日進,過日少」,氣質應該會變。我們好好努力努力,看看下一次跟親戚朋友喝茶,人家會不會瞪大眼睛,「你變了,你氣質不一樣了」。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只要「德行言語應當學」我們一直提醒自己照著做,絕對氣質變了。
為什麼以前讀書人說「山醫命卜相」?因為會看相,第一個你要培養小朋友,一看他性格、他福報怎麼樣,會看,順著他的性格培養。就像李炳南老師他們這些善知識會看相,一看短命,趕快鼓勵他弘法,積累福報快。包含我們要用人的話,曾國藩先生還特別有一本書叫《冰鑒》。因為我們在領導的位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且請神容易送神難,團體最怕的就是人事的內耗,挺累人的。這個《群書治要》裡面都有教。
孔子在《論語》裡面談為政談得特別多。我們畢竟是在世間,假如我們身為道場團體領導者,我們不懂得怎麼為政,有可能團體的事務辦了人事會紛亂。道場是清淨地,我們可不能把它辦成紛紛擾擾。
老和尚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強調要學《群書治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怎麼作之君?《群書治要》有五十萬言,太長,怕我們時間不夠。這又是老人家處世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這麼好的書,怕大家沒時間讀,他老人家安排,挑三百六十句。而且當時候挑出來還交代馬來西亞同修翻成英文,送給當地的領導者,他看了歡喜,太難得了,他假如懂的話,利益的人民就多了。
這個緣起是老人家想去利益這些政治人物,讓老百姓受益,然後又感覺這套書對我們現代人要齊家也要懂。後來還具體指定了,挑什麼?挑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關的,再挑三百六十句。這個書出來了,我們今天再把文字檔發給大家做參考,裡面齊家的部分大家都用得到,怎麼照顧家庭。
這個經文裡面有說到,真正上等的人才難進易退,你要請動他不容易,可是理念不合他就走了,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安貧樂道。所以劉備請孔明三次,三顧茅廬。他有這麼高的德行跟能力,他不輕易出來,為什麼?要做成一件事,最關鍵的是見和同解;再來充分信任、充分授權,不然他發揮不了。在「三國演義」裡面(我不是鼓勵大家看連續劇,抱歉,腦子裡冒出這些東西),你看當時候孔明出山的時候拿著一個印璽、拿了一把寶劍,那得劉備充分授權給他去幹。大家要知道,他出來的時候好像是二十七歲,他要統領大家的事務。底下的人有的年齡比他爸爸還大的都有,他一個二十幾歲的人要來統領,那劉備要充分信任他。這也是對一個人才的尊重,你不要看到一個人才,能來幫我辦事太好了,那是自私的心。你要把一個人才請進來是為了團體好,你要讓他進來,你要替他設想,怎樣能讓他好辦事。不然進來你都不替他想,他困難重重,甚至於很多困難是從你這邊來的。為什麼?因為一個團體的規矩都是最上層的人沒有遵守,他就執行不下去了,走後門都是從你那邊走的,他就很難辦事了。
我能跟大家分析這些,是因為我都有錯誤的經驗,因為我的後門最好走,所以人家辦事的人都搖頭,「都是那個蔡老師害的」。慈悲多禍害,後門都從我這裡走,團體的規範就立不起來。但是我不能再犯這樣的錯了,所以得要記取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成德沒有正確的供養大家,就把錯誤的供養大家做參考。
上士難進易退,中等的易進易退。真正不是人才,你把他當人才了,易進難退,你要讓他走不容易、不容易。為什麼?他要他的名,他要他的利,他會開始結合群眾,跟他有同樣要名要利的人,很快的他們就聯起來了,他就形成小團體既得利益。這對我們接受大眾供養的團體,也不想得罪人,要處理這種人事挑戰就不小了。但是要不要處理?還是要處理。不以人情做佛事,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
怎麼處理?第一大事,護好自己的心念,不然我們一處理,我們也有瞋、也有情緒、也有對立,那可能愈處理事情愈多。我們用對心,遵循孔子、佛陀指導的怎麼做人、怎麼做事,組織輕重緩急、本末先後,我們依照經典來辦事情。我沒有私心,這點最重要。
再來,反正韋馱菩薩是總護法,老和尚說的,沒有飯吃韋馱菩薩撤職查辦。韋馱菩薩是總護法,我曾經看過老人家處理一個棘手的人事問題,把這個人的名字寫下來,放在韋馱菩薩面前,您老人家看著辦。
老法師也說,真正弘法利生的事情,佛菩薩、祖先承擔,我們最重要要用對心。韋馱菩薩加持的,不是說你在高位他就加持你多一點,沒有這個,都是平等。我們的心念一心為公,那韋馱菩薩、常住三寶、龍天護法都加持。哪怕處在基層,這麼一加持,領導者有善根,都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們用對心,在言語當中對事都是有助益的、幫助的,不會延伸出更多的是非人我。所以不能講抱怨的話,要寬容乃是智慧。智慧表現在哪?為大局考慮,不是逞一時意氣。
第二,「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把眾生都看作阿彌陀佛,絕對不會講諷刺的話,這是有輕慢心才會說出來的。對小孩也不能輕慢,我們不能著相。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能說他年紀小我們就輕慢,不能說他社會地位不高我們就輕慢,不能因為說他比較貧窮我們都輕慢。我們要把這種相對的、高下的打掉,我們才能修普賢行,普賢行禮敬諸佛。要往生的人要修普賢行,因為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我們現在的行為跟普賢行一相應,叫生則決定生,因為那個頻道已經接上了。
我們都有看電視的經驗,台灣電視有一百台左右,請問這一百台的頻道在哪?都在這個空間裡面都有。可是我們一按,不知道你們都看哪一台,我建議大家看四十八台,一按,四十八願。一按現前了,頻道接上了,它本來就在。西方極樂世界在哪?我們的祖師都往生前看了好幾遍,蓮池大師他要往生的時候,「我已經第三次見到了」,他頻道接上了。所以佛門這些話語很有味道,「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一定要修普賢行,禮敬諸佛是最重要的基礎,普賢行它也是一直修上去的,沒有禮敬那要修稱讚就修不了了。
「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人一尊重對方,對方一感覺到了就很容易交流,就增加了解了。「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昨天跟大家提到,現在功利社會,小孩都缺愛。其實也不一定是小孩缺愛,大人也很缺,我們真心關懷真的是能獲得友誼。當然關心別人要悲智雙運,不能只有慈悲,你太關心他,你沒有用智慧拿捏好分寸,關心到對方誤會了。我們真的有遇過,關心這個女孩子,後來這個女孩子都把他帶回家了他還搞不清楚,都帶回去給人家父母看了他還愣愣的,你說這個女孩子到時候不是很痛苦嗎?所以分寸很重要。
我也遇過有同修,我們在講課的時候說,男女找對象最重要的門當戶對。我一講你們可能說成德法師太落伍了,現在還講什麼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最核心的就是價值觀相同、相應,不然價值觀都不一樣,那結了婚講起話來不就雞同鴨講,合不在一起。你首先面對的,日子怎麼過?是往東還是往西?再來,生個孩子那是要跟著誰的價值觀教?生個孩子不是變成造成他兩面人?
我們設想一下,一個私塾老師的小孩,跟一個大企業家的小孩,兩個配在一起你看好不好?除非這個大企業家是儒商,他經營企業是有儒家的利從義生、財自道生,這可以。假如是因為他這一生有福報,但是他很會算,斤斤計較,他的後代潛移默化也是這種思惟的方式;私塾老師的小孩,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也不負天下人,吃虧是福,你說這兩個人配在一起咋辦?
我闡述這些道理,有一個女士就說了,「我可以救他!」我當時候也被她的正氣震到了,我稍微緩和一下,接著我跟她說:「妳真的有地藏菩薩的精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諸位不要太激動,俗話不是講「江山易改」,應該改一下,「習氣難移」。能不能改?能,除非當事人想改。大家注意,你再怎麼幫他,你是他的緣。萬法因緣生,你要幫他是個緣,他要改是他自己願意,那才有那個因,緣才會產生改變的果。要冷靜,要用宇宙人生的真相來看事情,不能一時激動。
佛門把因緣講得很透徹,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前面課程跟大家提過了,我就不再贅述了。親因緣是他自己,其他這些緣是外在,可是這些外在的緣能對他產生多大的力量還是他決定的。我們老祖宗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有道理。我身邊一切親戚朋友這些境緣對我來講都是緣分,我珍惜了,他幫助我的力量才出來;我不珍惜,像老和尚這麼好的緣也幫不了我,只是我當面錯過而已。
所以要當地藏菩薩,也要有地藏菩薩的能耐才行,地藏菩薩是等覺菩薩,他可以成佛他不成,他留惑潤生,繼續當菩薩度眾生。有人說,我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繼續度眾生。壯哉,我也很敬佩他,但是我得提醒他,你下一輩子投胎你要有把握;而且不是下一輩子,你生生世世投胎都要有把握。你真的可以,那我隨喜功德,挺不簡單的。
我自己是沒這個把握,我自己得要去跟阿彌陀佛磕個頭,去報到一下,他老人家四十八願一加持,「除其本願,為眾生故」,我們還是要照四十八願來做。他有願,還沒有成佛以前就想度眾生,跟阿彌陀佛請個假,我先走了,但是那個加持力已經隨時在。「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因為有阿彌陀佛加持,「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是阿彌陀佛打保證,只要往生了,想要趕快去度眾生的,沒問題,他加持。成德是覺得自己下輩子沒把握,還是這個比較保險,僅供大家參考。
我們用功可不能定在我臨終可以念阿彌陀佛,當然現在就是為臨終做準備。而且我們也要知道無常迅速,「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黃泉路上無老少」。什麼時候練成我臨終那一念有把握?現在就要很盡全力練,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我們修學是進是退一個點是關鍵,就是能不能安住當下。安住當下是安住當下用功,現在都不能保證用功,能保證明天用功嗎?古人提醒得很重要,「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假如我們說念佛很重要,好好好,我下禮拜每一天念五千聲,我下禮拜會發生很多次,甚至會一直發生,到了下禮拜又說下禮拜,這樣一拖,拖到事情都沒有開始。真正知道無常迅速,那還什麼下禮拜?right now,一定是在當下。修學能不能有提升,佛門這一句安住當下重要。放下便是,什麼時候改?當下要放下。當下就是道場,當下就是選佛場。我們是不是真信切願求生淨土,這也得我們自己觀照自己的念頭。
剛剛跟大家提到「生則決定生」,我們當下就要修普賢行,頻道就接上了。我們就禮敬諸佛,就「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多說肯定讚歎的話,那不會形成對立,還獲得友誼了。「少說命令的話」,我們看這些都是缺乏禮敬諸佛。「多說商量的話」,有禮敬了很容易就跟人商量。「命令只是接受」,他口服心不服,「商量才是領導」。當領導者,司馬光先生說「正直中和之謂德」,公正、直率、真誠;中,比較循中道,不會過,不會不及;和,與人相處和諧、和睦。所以商量才是領導。「少說批評的話」,批評我們也禮敬失掉了。佛法是心法,我們會造言行的業,也是我們的心先偏頗了。從根本修就是從我們的起心動念處。《了凡四訓》講,「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從心上改是最直接的。
我們從「德行言語應當學」,我們深入這些經句,在我們的內心看到,那我要更寬容、尊重、關懷、商量、鼓勵的心境來出發、來講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這一段對於我們在言語當中落實不瞋是很具體的指導。
我自己也有觀察了一下,弘一大師在《格言聯璧》裡面挑了一些精華。弘一大師是民初四大高僧之一,他晚年的時間是有限的,他為什麼要做這個事?這是他的智慧,也是他的慈悲,他看到我們未來的社會沒有大家庭的鍛鍊。所以我們肯去好好學習《格言別錄》,弘一大師也在加持我們。而這些句子不多,談言語的差不多三分之二,所以很重要。
我們再看第三,放下痴。傳統文化老師必須明白修身與教學的道理,要從古聖先賢的教誨中學習到做人做事的智慧,要熟讀四書五經,具備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的正知正見。成德讀到這裡,我覺得我二十四小時不夠用,因為這四書五經我都還沒有深入。當然我們學習也掌握綱領,綱領老人家待會也會講到。讀了這段自己的感受,教育者先受教育。我們自己要先接受古聖先賢給我們的教育,我們才好去教學生。俗話說的「教兒教女先教己」,這個次第挺重要。
老人家還特別提出了,尤其是對《學記》,這是我們傳統教學理念闡述很完整的一篇經文,就是《禮記.學記》,要融會貫通。真的有融會貫通,我們在教學的境界當中都會依照這些原理原則來做,這叫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
為什麼老人家要開示這一篇教導?就是因為有一些亂象出現,就是第一線的老師沒有依照《學記》這些原理原則。透過《學記》學習,了解古人正確的教學規範。老師也要了解正確的教學次第,次第不能亂,不能躐等。依我們佛門來講,現在修學得力的不多,就是因為次第忽略了。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所以老人家才大聲疾呼要扎三根,這也都是在提醒我們次第。印光大師說要敦倫盡分,都是次第。
而且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因為我們每一天指導學生都是往那個教學目標在邁進;周到的教學計畫,教學要計畫,但是也不是死的,隨著我們教學的狀況可以適當的調整;公正的教學態度,公正學生心裡才服氣,失了公正人心就不平了;有效的教學方法,方法也強調契機,這些都要下功夫;以及優良的教學質量。特別重要的是老師要真心愛護學生,這個是最核心的,真愛護他,就會很好的去了解他。《禮記.學記》說的,「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那就能夠掌握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
請問過大家,我們的小孩在想什麼我們知不知道?我們的學生在想什麼我們知不知道?假如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怎麼知其心救其失?怎麼長善救失?老師真的真心愛護學生,學生見到老師什麼心裡話都講出來,你就好了解他。但真的自他不二,我們心真的清淨、真的無求,很容易感覺到對方的狀態。教學的為什麼老人家說首先放下貪?我們有比較重的欲望就很難去感受別人,都是只顧自己,我要享受、我不歡喜、我不舒服,他怎麼去感受別人?
像曾經看《雪公師訓》,老人家提到古人強調「士先器識」,器是器量,識是見識,看東西看得深、看得遠。士先器識,士是讀書人,「而後文藝」,而後才是學才能、學文章、學典章制度。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為他的修養所用的,假如我們不先注重他的心性,不注重他的器識,他就是才能勝過德行,那我們就培養出小人,這個次第不能亂。司馬光先生說「才勝德謂之小人」,這是古人的人生閱歷。我們當然希望我們培養出君子、聖賢,所以教學的次第不能亂。李老他們都是引經據典舉實例,器量效法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見識效法周公,制禮作樂,成就了全世界最完備的憲法《周禮》,但現在沒人用它了,挺可惜的。我們在講經的時候聽到老人家說,假如周朝的子孫還是沒有違背《周禮》,依教奉行,可能現在還是周朝。真的現在有哪個國家把《周禮》做到了,我想很多人要移民過去了。真的,危邦不居,亂邦不入,現在有一個地方落實《周禮》了,人跟人禮敬、祥和,誰不想搬去那裡?
教學的次第依《三字經》,「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次第都交代得滿清楚的。「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歷史是經典表演出來,他得先明理再去看這些歷史,「考世系,知終始」,怎麼興、怎麼衰的他看清楚了,一個朝代他看清楚了,一個人他也觀察到了。其中「小學」是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級教育,注重灑掃、應對、進退等生活行為規範,培養德行的基礎,就像《弟子規》和朱子的《童蒙須知》等等蒙學經典所教導的。
一開始是教灑掃、應對、進退。我們現在觀察一下,現在讀到大學畢業、博士畢業,不懂得應對進退,不懂得照顧人。一個人不懂得照顧人,他有一個很高的學歷,他能在他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嗎?哪一個崗位不是服務人?能服務得好一定是他的心要到位,不然他怎麼服務得好?《孝經》說得好,「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這是一段很精闢的話,「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做人做事在哪裡培養起來的?家庭裡面,他在家裡就懂得為父母分擔辛勞,應對進退、灑掃,勤儉為服務之本。
這都是挑人才很關鍵的,「青年十二守則」很精闢,那也是總結我們傳統文化,我們不要考完大學了統統把它們給忘了,句句重要。「學問為濟世之本」,我們得真正學到老祖宗的學問智慧才能幫得上人,不然我們感情用事會愈幫愈忙。勤儉,有這兩個特質他才能真正辦事;不勤勞,常常會偷懶、會計較,你找他來很麻煩的。節儉,他不節儉,大手大腳的,不知道浪費了多少錢,怎麼辦事?再來,不勤儉就容易奢侈,奢侈錢花完了幹什麼?動歪腦筋了。儉以養廉,古人這些字都考慮得很遠。
為什麼說開卷有益?我們把《群書治要》打開,古人看事情令人佩服,防微杜漸。有一次看《管子》,管子分析為什麼人們詐騙情況多。假如有人問你怎麼解決詐騙的問題,怎麼從根上解決?你用法律能解決嗎?警察耗了很大的力量,這些人總結經驗,你把他抓進去監獄裡面,他還在裡面互相交流,如切如磋。我們曾經接觸這些監獄的領導,他們說他們問這些服刑人員,「你們怎麼進來的?」大家怎麼說?「被警察抓進來的。」他假如覺得他被警察抓進來的,你覺得他下一個念頭是什麼?我運氣不好;接著,我怎麼不被警察抓?你看他總結這些經驗,那他進監獄去不就在研究這個了。他進監獄去能夠痛定思痛他的問題在哪,他才不會再進去。
我們很隨喜海南省監獄系統那些領導,真是功德無量。有一次我們這個靈魂人物,我們張廳長到香港去見老人家,老人家給他夾菜,一個大男人,他是軍人出身的,後來做公務員,大我二十四歲,屬牛的,眼淚當場就掉下來。大家要知道,至剛之人有他至柔的一面,剛柔都有。當然他那個剛是剛正,那是為公的剛,不是脾氣大。那張廳長面對服刑人員,他上去給他們敬禮,他說我尊重你們有本善。他那個動作做完,底下有服刑人員就流眼淚了,特別有情義的人。他為什麼會辦這件事情?就是看了這服刑人員二進宮、三進宮,他覺得自己失職。這樣的公務員真的令我們敬佩,他覺得我沒有做好工作才讓他們又再進來了。後來接觸到傳統文化好,他就開始在監獄做這個事,把監獄辦成學校,不然監獄會愈蓋愈多。後來他待了兩天走了,在監獄裡面度眾生。
古人看事確實看得深,我們現在不跟五千年的智慧接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解決不了。你哪怕是在社會服務,公務員有公務員的煩惱,自己做事業也有自己做事業的苦楚。你哪怕開個Seven-eleven,你也要管二三個員工,都要有智慧才管得好。
《管子》說了,「國侈則用費」,國家的風氣奢侈,國侈則用費,大家用錢浪費了;「用費則民貧」,因為還沒賺就先花,信用卡先刷了,負債了;「民貧則奸智生」,他沒錢,可是他又想花錢,他就動腦筋了,所以那些詐騙集團一被抓獲了,有大學生、有碩士生,甚至還有博士生,很會操作這些系統,這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這些偏邪的犯罪行為就出來了。真正要解決詐騙從哪裡解決?社會風氣不要奢侈、浪費。
《論語》裡面季康子問孔子,因為當時候小偷、強盜很多,「季康子患盜」,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他提醒季康子,現在為什麼小偷那麼多?大家都愛慕虛榮,欲望都很重,上行下效,你自己欲望那麼多,帶動了整個國家不好的風氣;你假如變得安貧樂道,這些問題就解決了。上行下效,你重視道德,老百姓就效法了,你鼓勵他去偷他都不願意,他有羞恥心。
我們看到「為政」裡面,那麼多國家領導人問問題,孔子都會提醒他你自己要先做好,「政者正也」,政治就是要先端正自己,「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古人看事真的看得很深很遠。我們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事兄悌」,對自己兄長很恭敬,「順可移於長」,他一到學校或者到單位去,面對比他年長的人都恭敬;「居家理」,他在家裡就是懂得協助幫忙,因為那時候的家有七八十人,甚至還有上百人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他在那裡就開始鍛鍊,他辦事就有條不紊。我們現在真的,讀到大學畢業了會不會辦事?不一定,他都在那考試,也沒人教他做事的話,他也不一定會。
所以次第重要,德行教育最優先,然後才是讀經、讀子、讀歷史,有了穩固的國學基礎之後,才選擇自己最有興趣的一部經典專攻,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而且很妙,有了德行基礎,學一部經,一經通一切經都通。每一部經教什麼?五倫八德。在這部經學通了,你看另外一部經還是教五倫八德,你一看很容易就理解。
林則徐先生的「十無益」對我們的提醒特別懇切,這十無益都是成敗的關鍵,十無益不注意,白費功夫。比方「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我們現在很多人花錢買高麗參、買藥,但是還在熬夜,那是白花錢,不惜元氣。甚至於看手機看半天,精氣消耗很多。這都是自己可以調整的,可不能都是靠藥物,比藥物重要的要掌握住。
這「十無益」裡面提「心高氣傲,博學無益」。我們曾經看過學術界的人開論壇,五個教授坐在上面,在上面談啊談啊,意見不和在台上就吵起來,那就給底下人多不好的形象。為什麼會這樣爭?慢,心高氣傲,博學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行止端正,他時時就提醒自己要自律;假如他沒有自律的態度,他書讀愈多愈見人家的過。這些重點我們都不能含糊,也不能僥倖,不然我們培養不出人才來。不能有僥倖的心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居易以俟命」就是我們很安在我們教書的本分,安在學習的目標、學習的次第,不投機取巧,穩紮穩打。
接著提到,學生的根基千差萬別,不能千篇一律的對每個人都教一樣的課程,那是把教育僵化了,會扼殺許多不同方面的人才。我不知道大家現在讀這段話感不感慨?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我一些同學他讀書,記那些知識他就不行,可他人挺好,甚至於他那個手工能力我是望塵莫及。但是假如我們當老師的就只重視成績,那不知道扼殺多少人才。
所以一定要因材施教,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要背誦許多經典才是好的。這句話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執著。有些家長、老師就執著,孩子已經背到要吐了,硬逼硬逼,逼到他反感。我遇到的不是一個、不是兩個了,父母是傳統文化的老師,私底下跟他的兒子、女兒談話,「我以後絕對不當傳統文化的老師」。你說這不是失敗了嗎?你逼到他都反感了,「我才不要去讀漢學院」。這都是當父母、當老師的執著、控制、急於求成,適得其反。循循善誘,我們現在知不知道,我們現在教傳統文化,我們自己的孩子跟學生歡不歡喜學?當然一開始他還看不懂,你身教、言教勸他,那是在所難免,小孩畢竟喜歡玩,但你要帶動他,但你不要逼到他反感,那真的是太過了。所以我們修學的人最怕執著點產生,都沒有惡意的,但是都做到最後很遺憾。
古人留這句「行行出狀元」就在提醒我們,又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適合去讀書、適合去當官。我們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有各行各業,在醫學界有醫聖張仲景、有華陀,在商業界有晉商、有徽商,都有做事業很成功、影響整個社會的這些人才。所以要看學生有沒有這方面的根器。成德是覺得有些孩子真有這個根器,都被我們給逼急、逼退了,就很可惜。老和尚提醒我們,先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佔有的念頭、放下對立的念頭。
所謂「行行出狀元」,老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引導他們發展他們個人的特長,例如對於具有藝術天賦與興趣的學生,就應該引導他們走向藝術。其實藝術很有造詣的人現在都在找學生傳承,真有這些天分的,只要家長、老師看得懂,這個緣都可以接上的,感應不可思議。對於技術方面具有天賦與興趣的學生,就應該引導他走向技術,餘可類推。如果很死板的要求每個學生只能背誦經書,那會埋沒了許多特殊的人才,非常可惜,這也是有些傳統文化教育班發生問題的地方。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師,才會去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和潛能。每個人的因緣都不一樣,他的能力、才性都各有特點,我們要因勢利導,個別的加以培養。每個學生都有特別的,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老師能夠加以肯定,給予學生信心,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質,每個學生都能成材。能夠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人生發展的方向,這個老師就是明師,明師指路。所以不痴,不愚痴面對境界清楚。每個學生就是我們的一個境界,我們能夠看出他的閃光點在哪,順勢培養他。而且這個教學法,老人家提到採取啟發式的教學法,不是填鴨式,填鴨式會把人的悟門給堵住了。
我現在很怕遇到同學、同仁跟我說:「法師你說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都把事推給我了,我們要「你說呢?」這叫啟發式,引導他去思考,不然他就變只會聽指令的,你沒有培養出人才,培養出機器來了。要慢慢帶他,然後你怎麼看這事?他分析,分析完你再把你的經驗供養給他,這啟發式的教學。
老師應該採取「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也是《禮記·學記》裡面教的。引導,但是不要讓他感覺你是硬拉他,牽著他鼻子走。每一個字都很有味道,弗牽。我成長過程從來沒有感覺到我父母硬拉我,一次都沒有。我父親很威嚴的,很壯,跟我不一樣,他從小擔肥,挑糞、鍛鍊,受用一生。所以人倒吃甘蔗好,先鍛鍊、先吃苦,後來愈來愈甜。父親那麼威嚴,但是他從來不會你要給我這樣做,他都分析給你看,講得都很客觀。所以感受到父親的柔軟,甚至於是看事都分析得很仔細,我們有事都會去請教他,都不是強迫的。
父母跟子女的互動狀況,其實也是一種很自然的感應,你愈控制他愈跑,這很有意思。所以控制欲很強的父母,他的孩子一讀大學離開家了,freedom,我自由了。因為我在準備要考英文,對不起,突然冒出了一句英文,讓大家有一點頻道接不上。I’m sorry,對不起!對不起!大家要看脫韁的野馬出去了,你守了他十八年,最後是什麼結果?到最後你還在怪他、怪誰。不能怪別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教學的心態方法不對了。
「強而弗抑」,強是鼓勵他,不要否定他。我們提到禮敬諸佛,你就會覺得他有無限的可能,你不只不會去否定他,你會很自然的去期許他。「開而弗達」,開就是啟發,你不要一次這樣一股腦都灌給他了,這很難啟發他的。
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加以強迫,不能強迫學生接受,不必要強迫學生馬上明白。這也很有意境,每個人他要去領悟事情,每個人的速度不一樣,那可不能是一刀切,切到最後悟性都切掉了。戒除急躁,這老師不能著急。勉勵學生上進,但並不壓制學生的發展;啟發學生的悟性,而不要將結論和盤托出,不能把學生的悟門堵死了。
如果這樣教學,達到的效果是什麼?《禮記.學記》提到了,「道而弗牽則和」,你不控制他,你循循善誘,師生相處很和樂;「強而弗抑則易」,你一直鼓勵他,他愈來愈有動力,他能去把事情達成,他也不會覺得學習這麼難;「開而弗達則思」,他懂得去正思惟、去思考。我們要反觀,我們自己教小孩、教學生,跟這個教學法相不相應?和易以思的教學法,只加引導而不強迫學生,則學生學得很歡喜。我們每一次去親近老人家都很法喜。善加勉勵而不壓制,學生則容易發展自己的潛能,這是強而弗抑。我們也曾經跟老人家慚愧懺悔,自己很多事沒做好,老人家說,你們已經很不容易了。那個話一聽下來好像全身充電一樣,不能不努力,老人家都這麼寬恕我們,還給我們鼓勵,這是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只加啟發而不盡說其義,學生則能進一步深思窮究,開發悟性。這樣的老師才是具備教學的智慧,善於教導學生。
我們今天談不瞋、不痴。我本來想說今天教學目標要把老人家這篇開示講完,還要把「孝親尊師是圓滿成佛之根本」講完,我沒有達成教學目標,這我要檢討一下。我下個禮拜改進。講到這裡,有沒有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你聽了有些感觸,要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的有沒有?還是您這個禮拜剛好看到哪一句經文、哪一部書,對你的教學很有啟發,也可以給大家做法供養。我先去拿一個引磬,讓大家出定一下。假如這個時候還是沒有人回應,你就不能再強迫了,因為我剛剛才強調過不能強迫。我們有請劉老師。
劉老師:阿彌陀佛,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家好。我這裡有點吵,因為我們家裡在辦一些事情。弟子其實有在按照法師之前講的六忍的部分在引導學生面對瞋心,弟子有發現比我想像中的還容易帶領,尤其是年紀愈小的小孩,可能低年級或中年級的小孩,帶領他們往那邊去思考的時候他們滿能的。
例如第一個就是力忍,力忍就讓他們自己要冷靜,想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我發現他們好像滿能夠用忍耐一下就過了,他們好像滿能學著用這個方式去思考。再來忘忍,我用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覺得實際上不要計較、不要自責這樣的方式,他們好像也滿能這樣去思考的,低中年級還滿能這樣去思考的。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寬恕還有反忍的部分,我之前一直以為這可能對現在小孩來講比較困難,但沒想到我用這個方式去引導的時候,就是我用那個去引導說,不要去跟他們計較,因為他們會這樣做他們也很可憐,沒想到就有一些學生也願意舉手說,他們覺得這個方式還不錯。這讓我滿意外,就覺得真的小朋友都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更有悟性,有時候大人講這句話也許他會覺得為什麼,但其實對低中年級還滿單純的小孩來講,講完了他們也許就覺得真的生氣傷身體,他們這樣生氣對他們也不好,他們就會有那種方式去引導了。這是我滿獲益的部分。當然我發現高年級,如果在網路世界沉浸太久的小孩,他們被薰染得比較多了,那真的比較不好去調整,要花比較多時間去陪伴。
以上就是弟子關於瞋心還有引導小孩的心得。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劉老師的分享,我們也是隨喜她聞教便行,課程裡面有提到我們黃念老教導的六忍,她學了就去用,奚待更勸,就不用別人再催促她了,因為她一用她就有收穫、就有法喜。
再來她在跟孩子引導的時候,我們也觀察到她也是能夠隨時用小孩能理解的言語跟他們談,這是應機,跟小孩就要用小孩的語言來談。再一點,我們不要預設,會覺得還小,聽懂不懂?其實反而是我們成年人很容易預設,一聽一個道理,有那麼容易嗎?就起個分別的念,他就不容易去做了;小孩他分別念比較輕,他信任你,你講啥他就做啥。而且這些重要的觀念心態,愈早進入孩子的心中,他先入為主,他不容易改變。假如就像他已經染污很多了,你要再把這些道理給他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剛剛也提到高年級的學生,假如受電腦、網路的影響太多了,那個磁場就是很浮躁的,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好的道理它那個磁場是非常安定的,不相應,他不習慣。網路我們不能說都不用,但是怎麼把它用好,我們得其利去其弊,這是所有父母、老師要有的智慧。所以要不愚痴,有一些家長愛孩子,三五歲就把iPad這些東西都給他,最後很麻煩,除了吃飯、睡覺,手機、iPad就沒有離開手,那以後怎麼教?「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我們要用智慧去愛人,愛小孩、愛學生。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