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趙曉龍老師主講 (第五十四集) 2022/10/15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54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學長、各位同道,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謝我們極樂寺還有成德老師,給曉龍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分享《村學究語》。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一堂課了,時間也比較久了,期間老人家的圓寂也給曉龍很多的觸動。
上節課法師有講到我們要以師志為己志,那如何能夠把老人家這一代時教通過我們自身弘揚承傳下去?面對這樣的一位大善知識,給我們慧命、生命無限的啟發和栽培,確實恩情非常的大。我們把師父所重視的因緣都能夠在我們當下直下承當,孟子講的,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曉龍也是非常的慚愧,自己在修學、教學、學習上都不夠用功,所以也很期許自己能夠好好的提升進步,以此來回饋老人家的恩德,回饋祖先、父母、老師的恩德。也是謹在此拋磚引玉,相信我們在座的教育界的前輩、同道們在教學上都有很深的功底,很有體悟。
對於《村學究語》的學習老師也講到,這也是對我們現在辦學,單位的領導、老師還有家長非常重要的一個寶典。這也是劉鴻典老師劉先生畢生數十年教學寶貴的經驗和心血匯集而成的,也希望我們在這個時代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把劉先生這麼寶貴的經驗承傳下來,來護念好我們華人的下一代,乃至於不同國家民族的下一代。因為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不容易,每一個人也都有性本善,所以父母和老師如何帶領孩子,如何從自身的修學、德行、智慧、學問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在我們這個教育層面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學》也講道:「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如果我們修身這個本沒有立好、立住,對於學生、對於孩子、對於我們周遭的人,我們要想有很好的帶動,那可能很不容易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所以劉先生在《村學究語》從頭到尾都有點到一個重點,就是修身為本。
之前的一節課跟大家分享了序文,第二個單元是「太微僊君為師功過格」。因為時間的關係,就沒有辦法逐字逐句的跟大家來分享「太微僊君為師功過格」。這個內容上功條有十四條,過條有十七條,一共三十一條,從文字上面還是比較好懂,也比較淺顯。太微僊君就是我們的文昌帝君,這也是我們中國道家的聖賢,對於做老師如何是功、如何是過都有一個很明確的指示。
在功條第一條,「耐心訓一蒙童」,所以這個耐心是我們做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心態。再來,「待子弟如己生」,這就是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不管是幼兒園、初中、高中,乃至大學,有師生關係,就要有這樣的父母的心態來看待學生。這樣日積月累,到後邊,我們看一下功條的倒數第三條,「正身修德,為子弟倡」,就是我們自己修好身,可以給弟子做一個榜樣,能夠帶動。老人家六十二年的講經教學、一生的行誼,確實也是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一個榜樣,如果有親近過,或者我們在家裡聽師父講經,能感受到那種清淨、慈悲還有智慧。就像我們剛才開始前的一個畫面,師長老人家的墨寶:「誓願宏深,十方共讚」,確實感覺到老人家心量非常非常的廣大,也很有耐性,也都對人非常的恭敬;「慈悲廣大,九界同歸」,我們看到這個畫面是三教流源圖,儒釋道三教的祖師、老師他們都是很有願力,非常的慈悲,所以能夠廣泛的愛護一切眾生。在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的聖賢都在弘護三教的教化,我們成德老師也是因為遇到師父上人,就發心出來弘揚《弟子規》。這也是我們很有福分,能夠在大陸遇到老師,二OO三年,來帶領我們學習《弟子規》,來落實《弟子規》。所以「正身修德,為子弟倡」,就是能夠給學生做一個好的表率。
再來,「教一人行仁成德」,真正栽培好一個學生功德很大,這裡有百功。當然栽培一個人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李炳南老師有講道:「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我們從古到今、古往今來的聖賢祖先、前輩們,都是希望天下好人多,能多出聖賢,國家太平,百姓能夠安康。所以相信我們辦一條龍的學校,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一條龍的師資,都可以從李炳老、從師父身上體會到非常多他們這樣捨己為人的一種精神。把一個孩子培養成了功德很大,這裡用百功。
「勸改一大惡(如不孝、不悌、邪婬等事)」,我們也曾經很多華人地區可能都有把傳統文化送到監獄這些地方,也有非常多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案例,曉龍就不多贅述了。
從功條一開始到這邊,都是滿滿的愛心,有足夠的耐心,這才能夠成就教育的事業。有一次曉龍有幸去香港,剛好一個機緣,有遇到師父跟大眾的一個應對。在這個應對當中雖然是一個小事,但是對曉龍的內心觸動很大。當時有一位居士供養老人家一件很暖的衣服,滿厚的。老人家就吃完飯在這個客廳,很多人都在,老人家就把這個衣服穿在身上,這樣試一試,讓大家看一看合不合適,這樣供養的人內心就很歡喜。試完衣服就把這件衣服放到桌上,那個衣服很大,師父就朝一個小門準備要回寮房了。師父走到門口,他就駐足回頭看了一下,然後就說了一句,「你們會疊嗎?」因為那個衣服很大隻。然後大家都愣了,可能現場都有點……師父就笑了笑,「我看你們是不會疊,來來來,我教你們疊」。然後師父又從那個門口走回來,就在桌上給大家教這個衣服怎麼能把它摺好。所以師父都是現場教學,生活當中、這些應對當中,都不忘記耳提面命,教我們珍惜物品、愛惜物品,還教我們具體做的方法。所以老人家確實是身體力行,真正把聖賢經典給我們展現出來。我們今生能夠有幸得遇師父,確實是我們莫大的福報、莫大的榮耀。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知緣、惜緣、造緣,能夠把師父這些行誼和風範從我們自身再傳遞下去。
所以「蒙以養正聖功也」,功條的部分我們就簡單的介紹到這裡。過條的部分我們看一下第一條,「學業不精,誤人子弟」,我們的道業、學業不精純、不精熟,不下功夫去研究、去實踐,誤人子弟。這三尺講台是很尊貴的,如果自己沒有在這個方面百分之百的時間精力都用上,可能很難有很高的學問和德行,這樣有可能就誤人子弟。我們聽了張園長的分享也是很感動,她為了成就幼兒園的這些小朋友們的慧命,也可以說是花了她幾十年的心血,一直都貫注在整個老師、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包括我們王老師帶四個孩子,也真的是因材施教,這個過程當中在功條方面一定是很有心得。曉龍也不敢班門弄斧,但是從誤人子弟的角度,從古至今,做為一個教學者都不想這樣。我相信每一個當老師的人、每一位父母絕對不希望說誤人子弟,可是如何能夠學業很精純?有一次曉龍在一個學校學習,跟一些老師,初中階段的,跟一些老師交流過後,初中、小學都有。一位數學老師剛好跟我一起走,他說他內心一直有一件遺憾的事,就是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後來得知他進監獄了。從他講這件事情能夠感受到,他雖然是數學老師,他內心很想幫助這個孩子,可是最後得知他還是走到了這一步,他也很無奈,也是不勝唏噓。如果《村學究語》變成教育部門當老師必修之課,相信會有更多的老師更輕鬆、更明白的來從事這個行業,會有更多的孩子通過老師的引領、護念,能夠成聖成賢,成為好的人才。所以我們得共同發這樣的念力,這個腦波還是很有能量的。
第二條,「不敦品行,子弟無所觀法」,當然這個地方我們當老師要好好的反觀,當父母的也要在這個地方來細心的體察。孩子和學生不能夠從我們的言行乃至我們的心念得到效法、得到好的影響,這就是滿重的過失。
第三條,「專尚文詞,不先德行」,注重背書,注重寫文章,不注重培養孩子的德行。我們大陸是有提出來立德樹人,先要把德行立好,把人格樹立起來,這是孩子一生成敗幸福的基石。如果顛倒了,只重視他的才華,沒有培養他的德行,「才德論」當中講道:「才勝德謂之小人。」社會風氣朝哪個方向發展,這跟我們教育者的觀念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再看其中有一條,「小事酷責」,就是一件比較小的事情就弄很大,甚至給孩子很嚴厲的批評。平時生活當中,孩子他是童蒙,他很懵懂,可能有些時候自己在那裡幹錯事都搞不清楚;甚至他玩得什麼都忘記了,就闖了一個禍;或者他進入一種狀態,他覺得那個很好的,可是我們大人就覺得怎麼又這樣了。
有一個媽媽有一天下班回到家,看到兒子在寫作業,結果天已經快黑了,媽媽就說:「你怎麼搞的,又忘記開燈,你怎麼這麼懶!」噹噹噹就是一頓數落。孩子就很委屈,他說:「媽媽,我寫作業寫到忘記。」這時候媽媽冷靜下來一想,對,平時兒子都有提醒,媽媽該開燈了,別把眼睛看壞了。她想到這裡就想剛才跟孩子講的話,就滿慚愧的。
所以小事情不能夠去酷責,如果過度了,一次五過。命運的加減乘除,大家可以自己來計算一下,看看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功大於過我們就好好保持,如果過大於功,我們就發願後不再造。能夠以文昌帝君慈悲的指導做為我們日常教學當中的一個準繩、一個原則,這樣就可以避免我們犯一些過失,避免我們因為自己言行的不妥而傷害了孩子。
最後一條,「不隨事開導其善機」,隨事開導要有足夠的耐性,而且隨時要觀察孩子。劉先生講到教書要目無停視、耳無停聽,就是耳朵、眼睛隨時都在觀察,都在了解孩子的狀況。當然什麼時候講、該怎麼引導,這還是要注意把握好一個度,不然的話,天天都在旁邊糾正孩子,可能這個孩子也很有壓力。隨事開導,開是開啟他的領悟,導是引導,不是一直在要求,如果一直要求,那我們也累、孩子也累,可能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功過格過後先生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前面功過格包括殆盡,村學究絮絮叨叨皆不出其範圍,故以之冠篇首」,該講的文昌帝君都講到了,我後邊絮絮叨叨的都不出功過格的範圍,所以把功過格放在《村學究語》的篇首。這位先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非常的尊重道家的聖賢文昌帝君。
我們看下一個單元,「《村學究語》之師宜自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讀,曉龍就挑出其中的一些重點跟大家來粗淺的分享一下。這個單元第一段就講我們當老師的怎麼來自我審核、自我檢核,要從三個方面,我們的德行(我們的為人)、我們的學問、我們的訓蒙這三個方面。學問,這是當老師的,學問學問,學生有學,他要提問,老師要有解答。行止,我的為人,「果然行止端方否?」用現在來說的話,《弟子規》我們有沒有做好?這是最起碼的。「我之訓蒙,果能終一年局」,在古代一年是一個單位,我時間上能不能夠、精力夠不夠?這都要考量。這三個方面是我們自我檢核的一個標準。
首先先生用了孔夫子的話,《論語》上講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溫習舊的,我們學過的,有新的體悟、有新的領悟。這不是死記硬背,不是記問之學不可以為人師。這個地方代表老師要有悟性,如何有悟性?聽到的理要在生活當中落實。比方說「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我們是不是平時很淡定、安閒,做事很有章法、很有條理?像我自己習慣養成就不是太好,所以常常找不到眼鏡,找不到眼鏡有時候就會比較慌張、比較緊張。對於經典的經文、歷史的典故常常會有新的體會,才能夠隨時給孩子一些很契理契機的引導。
孟老夫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好為人師是人的一個很大的禍患,就是常常想去教別人、指導別人。《弟子規》講到「見人善,即思齊」,我們見到孩子、學生有善的部分,我們要向他學習。「聖人無常師」,這也是韓愈先生講的,隨時隨處都有一顆謙卑受教、向人學習的心,本身這樣的一個展現,也會給孩子很多影響。所以教育身教重於言教。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三」就是君親師,所以「師道與君親並重」。老師這個職業是很尊貴的,他是參贊天地的,幫助天地化育萬物的,這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世界安危的根本,所以這個行業是非常榮耀的,很神聖的。我們能夠有機緣認識這麼多學生,能跟他們在一起成長,那也是我們的人生一大樂事、一大幸事。
第一段就講到老師這個行業的尊貴,他必備的條件。然後先生也有一個提醒,如果不具備的話,當醫生,「醫卜星相皆可謀生」,做商人、做農業都可以的,都可以致富的。大家看一看我們這一個鄉裡很多人貧苦出身,後來發達了,而且子孫也都很顯貴,比比皆是。可是「獨訓蒙餬口,往往貧困終身,子孫零落,其故何也?」怎麼當老師自己的生活、下一代都不好?一個回答,「皆誤人子弟之報也」,這是誤人子弟這樣的一個果報。先生很守中道,既客觀的分析,又給我們提出一個我們可以自我審核的參考,也點出來做這個行業如果沒有做好,這個果報是不好的。
我們看第二段,先生又提出一個反問,老師不能當嗎?可能有的人讀到這裡會害怕,算了算了,我改行算了。這不能打退堂鼓,我們要就事論事,我們可以調整、可以突破的,當然要安住當下,也不能後悔過去,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科學家經過調查,人百分之五十的能量是在懊惱過去,百分之四十的能量是在擔憂未來,只有百分之十是用在當下。所以我們如果把這百分之九十的能量都收回來,那應該可以突破不少東西。當然任何事情也不能勉強,不能打腫臉充胖子,這還是要客觀的看待自己、看待我們的條件。
接下來這一段,「先儒謂:每日教蒙童數個字」,這個地方教孩子認字看似簡單,小事,「施乞丐一文錢」,給乞丐一文錢,在古代這一文錢差不多一角錢,不多,「不得謂非立達中事」。這是《論語》上講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自己要立住了,先立好自己去成就別人,給別人施捨錢財,教童蒙認字。當然漢字是智慧的符號,你看小篆寫出來非常的優美,這裡面都有很多智慧,所以講字也可以把字講得很有意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在這一文錢、教幾個字,就能夠落實《論語》的教誨。
所以夫子也講道:「仁遠乎哉?」仁很遠嗎?「我欲仁,斯仁至矣。」今天我們浮躁了,面對孩子、學生浮躁了,浮躁可能是發脾氣的前兆,趕快用明明德或者萬德洪名讓自己心情平穩。當然該泡茶的時候就泡泡茶,喝一下。喝咖啡也可以,但是不要喝太多就好。任何東西都不能過量,茶喝多了也會傷胃。先讓自己放鬆一下,靜一靜,一靜下來,靜水照大千,可能我們般若智慧就有恢復功能,這不是沒有了,是被一些東西遮蓋了。確實教書也是一件滿辛苦的事,我們也要善待自己,不能太拼命。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我們在教書過程當中有這樣的調劑,有這樣的一個休息,張弛有度,是不是在教學?也是在教學,要不然一直繃很緊、繃很緊,最後那個皮筋可能就斷掉了。感覺太緊,站樁一下,打一會太極拳,調劑調劑,讓氣血平穩一下。
在教書過程當中,我們所用的心、所付出的,孩子能不能感覺到?一定可以感覺到。這個孩子因為童年接觸了好的老師,他長大成就了,他一定會刻骨銘心,他會想著要報答老師。當然我們教書認真也不是為了求學生報答,但是這是人跟人之間一種很自然的互動,所謂知恩報恩。
盡心盡力教人子弟者,「種德最深,陰功最大」,如果盡心盡力教了,我們種的是德行,陰德非常的大。反之,如果是為了自己要解決吃飯的問題,「身為饑驅」,就是太飢餓了,要去謀一個職業,把老師當一個賺錢的行業了,「不自酌量」,這裡有名有利,可能為了這些來追求,「希圖區區之館金而開館訓蒙」,只是為了收學費,然後就開學校、辦班教學生,大眾也判斷不出來,就把孩子送去了,結果這個孩子拜於這樣的師門之下,他學不到東西。所以後面有講道:「乃有略識幾個字,而字中之意義未明矣」,這個字後的意義不明白;「略讀幾年書,而書中之理趣未知矣」,《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讀完了,《尚書》讀完了,《易經》讀完了,《詩經》讀完了,很多都讀完了,可是生活當中不會用,用不出來。「魚目混珠,吹竽濫食」,念到這兩個成語我也是後背發涼,我本來也不是學教育專業的,但是真的是覺得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得力於父母、老師的拉拔,不然的話我的命運會非常的慘。也是很感念小學老師在我很關鍵的時候講了一堂孝道的課,讓我能夠知道我應該為父母考量,然後我以此做為我學習的動力,後來才命運有一個轉機。所以非常感謝我小學的班導師(班主任)馮老師,他從一年級一直帶到我們小學六年級。
所以師恩難忘,我們如何受人點滴之恩當思湧泉為報?雖然自己很差,也真的是不揣鄙陋,因為我們有遇到師父、有遇到蔡老師,有明師的指導,明師的以身作則、榜樣的垂範,那我們就盡力去效法。
這段最後一句:「師哉!師哉!誤天下蒼生者,即此師也」,感慨,老師啊老師啊,耽誤天下眾生的慧命。漢代的大儒揚雄有講道:「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孩童的命在我們老師手上,不能辜負人家家長的信任,不能辜負這麼珍貴的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間,走到我們面前,我們要盡心盡力把他栽培好,這樣才對得起他,對得起他的家庭、家族。
接下來這一段,「學問雖淺,而能耐煩耐坐」,這個部分就是學問不夠,但是他很有耐性,「情猶可恕」,這樣也可以寬恕。可是「學生初來,非不欣欣課訓」,這個學生剛來,教得也很認真,「未幾而怠心生矣」,教一段時間,覺得沒什麼意思;「未幾而野心起矣」,再過一段時間,不如去賺點什麼錢,做做生意,幹點啥,就沒有心思在教學上了;或者家中有事,「以家事耽閣」,就是種種有其他的事情,把教學生的時間都耽擱了。「幾不知我為訓蒙之人,幾不知人有子弟從學於我」,已經把我們是老師的這個身分忘了,已經把人家的孩子、子弟交給我們這麼重大的責任、付託忘記了。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
再來,「又或徒教誦讀,不講實行」,光是講要背、要多讀,但是不強調落實,「以致子弟讀書仍與不讀書時相同」,讀書貴在變化氣質,結果孩子讀完沒變化,這還算不錯的;「有肝無心,不知防範,以致子弟讀書還比不讀書時更壞」。這個話也是講得滿嚴肅的,怎麼讀聖賢書還比不讀書時候更壞?這個後面的章節會有介紹,因為學校有污染,參差不齊,老師又不去注重護念孩子,不注重班級班風、校風的建設,這些污染就到處傳遞,甚至大孩子把小孩子都帶壞了,高年級的把低年級的都污染了。所以「誤人子弟如此,而謂天地鬼神有不嚴加譴責者乎!」這也是跟前面的因果這一段有呼應。
接下來這一段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成年以後回想自己童年成長,哪個老師教的我們得利了,哪個老師我們覺得沒有學到東西。讓人覺得感激這是德,如果有怨的話這就是過。當然我們學習聖賢教誨,我們深明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受完就受完,應該以我們的這種感恩心來面對過往。但是從我們現在從事於教書這個行業,我們不能夠讓人家因為我們的不妥而產生怨恨。如果我們做得是對的,心態對,方法也對,孩子有時候不理解,他現在不理解,請問是不是一輩子不理解?不會吧?
我小的時候有一次去苗圃折柳樹枝,很小的柳樹,當時被護林員叔叔抓住了,拿那個柳條就抽我們的小腿,打得非常疼,當時就「叔叔,別打了、別打了」。那個叔叔打了好多下,然後他就問我:「我打得疼嗎?」我說「疼啊疼啊,叔叔別打了」。「叔叔打你疼,你折這個樹,樹疼不疼?」他當時這麼一問,我就一愣,我們哪裡知道樹還會疼。可是他是一個護林員,在他眼中小樹是他的孩子,他看到孩子被欺負了,他當然要出來保護他的孩子。他這樣一個真誠的心境和啟發印在我心上,我那時候大概小學四年級左右,一輩子不忘這個切身的體會,所以再想幹這個事情就有一種力量在拉著你,不能這麼做了。
我們以前小的時候犯錯誤,鄰居長輩逮住了都會教訓。現在我有的時候在社區裡看到一些孩子調皮,也會過去跟他們應對應對,但是一般都是不會採取這樣的方式,因為這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那個時代我們挨了打還覺得老師看得起我才打我。所以時代不同了,我們存心用心都是想利益這個孩子,這不會變,方式方法都要有些調整。小男生在社區裡打起來了,我就過去呵斥他們,調查一下為什麼,各說各的理由。我說你們都是好兄弟,以後不要吵。兩個人又開始翻以前的舊帳,又調整一會,才可以讓他們比較平靜。
所以在老師和家長的視線之外孩子發生很多事,我們這個社會不能冷漠,教育是大家共同完成的,人不獨子其子,不獨親其親。我們小的時候有調皮,有長輩教育我們,我們現在看到了這樣的事情,就隨事引導一下。小學生還不錯,高中生就不會輕易出手了,也能夠理解到他們高中課業的壓力太重。所以我樓上的鄰居,這個大男生高中生,好不容易有一天放假,一大幫同學在那裡慶賀、放鬆,想想他們也挺不容易的,所以就提起萬德洪名,也還是很快就能夠入睡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的成就都離不開一切跟他有緣的人對他的護念。
「古人云」,我們看一下,「養子弟如養芝蘭」,就像養靈芝和蘭花,這要很用心。這是劉清之先生在《戒子通錄》裡邊的一段話。「賢師與賢父其功相等」,好的老師、好的父母功德相等。「而栽培護惜非一日之功」,這個教育是一直,甚至終身教育。我們看到《德育故事》,很多人當大官了,有一個人當很大的官,在那裡批評別人,結果母親等這個人走了,客人走了,手杖打他,打了好多下。旁邊人說:「老夫人,讀書人有些時候講講別人的過失,這也可以理解吧?」老人家講:「難道不知道破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嗎?身為一個朝廷這麼大的官,還在這裡講這些東西,我不責罰他不行。」結果打完了不吃飯,這個兒子趕快道歉、賠禮,後面他真正認識到才過去了。所以這個教育是終身教育。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的父母、中國的老師,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有幾千年大一統、文化歷史一直承傳?都是有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互相配合,共同發力。
「非身體力行、明白義理者,不能以愛子之心愛其徒」,拉回到我們當老師的,不真的去落實聖人的教誨,不真正的去明白經教的義理,不能有這樣的一個心去愛孩子,去理解他、去陪伴他。「所得之利無幾,所造之罪無窮」,得到的這一點是蠅頭小利,可是造的罪業無量無邊,那何苦來哉!「故曰:師不易為,而蒙師尤不易為也」,所以老師不容易幹,這個行業。在《養正遺規》唐翼修先生也是講到老師不好做。當然我們在這個時代要有這種勇氣和擔當,社會需要的,我可以去努力達到,我會盡力去突破。「蒙師尤不易為」,因為他是在最小的時候最早接觸老師,最早接觸他人生第一課,第一次教育,很多的互動和引導,他價值觀跟他志向的樹立,非常關鍵,所以童蒙的老師尤不易為。這就講到了關鍵點,跟我們《易經》蒙卦就相呼應。所以為什麼孔子講「蒙以養正聖功也」,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後面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非常的精彩,真是每讀一遍都有一些觸動。這是講到我們元朝的一位讀書人,大儒許衡先生。他後來官做到國子監祭酒,這個官很大。他「幼有異質」,他小的時候很特別,我們有沒有在教學當中遇到比較特別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真的要好好的栽培。結果他七歲上學了,問老師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讀書?」他老師回答:「考功名。」他說:「如斯而已乎?」難道就是為了考功名嗎?結果這個老師「大奇之」,很奇特,這個孩子能這麼問,而且他這個回答,就覺得這個孩子不簡單。「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每次給他上課,他都能問到關鍵點,他很想知道那個精髓。結果教了一段時間,有一天這個老師就去找許衡先生的父母,說「兒穎悟不凡」,你們家的這個兒子很有天賦,「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將來肯定有大成就。這個讀書人,孩子小的時候他能判斷他將來的成就,這個沒有道德學問不能亂講的。「吾非其師也」,我不是他的老師;換句話說,這個孩子我帶不好,您另請高明。結果家長有挽留,但是這個老師毅然離去。結果不止一個老師,前後三位老師,看到這個孩子的根器都主動請辭。我們看這個背後是多麼深的一種責任心,他要是有一點為名為利,他還巴不得多教幾年,但是三位老師都這樣。
何義軒先生就說,「許衡之聰慧,固足多矣」,確實許衡先生真的是非常了不起,他當國子監祭酒,帶他兩位得意的門生辦班教學,收的學生都小,他是以什麼?以成人之禮跟這些學生互動,但是上課、下課還是以君臣之禮。所以他上課進教室、下課出班就像上朝一樣,非常非常有規矩。他內心對學生很恭敬,但是這些禮儀、規矩絲毫不會紊亂。
他的根器好,「而此三師,能知其為不凡之器,又自知」,第一個知人,知孩子不是一個等閒之輩;再來,自己知道自己德學鄙陋,「不足以為童子師」,我不能耽誤孩子,「其德行尤可嘉」,這三位老師的德行太讓人佩服了、太讓人感慨了。
後面講道:「若遇後世徒教章句,徒哄脩金之師,任你童子如何聰明,如何問難,我總付之茫然」,應付了,「止怕東家不請,其肯辭館乎?」哪肯離開?「古之人,誠不可及矣!」古人的道德修養太讓我們欽佩了。當然我們「縱去遠,以漸躋」,真的不能耽誤人家每一個姓氏後代的前程。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以效法許衡先生這三位老師的行誼。
我們看第四個單元,「師宜自重」。這個部分的第一段「師名之重」,老師的名分量很重,人家一叫老師,身價之貴,「大異於俗人」,一叫某某老師,馬上就超出一般社會上的人了。「故無論農工商賈、樵夫牧豎,一見訓蒙之師,必尊之曰某先生」,馬上「先生」,要行禮。「先生者,賢而有德之稱」,賢,有德,德學兼備,眾人之所效法的榜樣。我們當老師講一句話,人家說某某老師講的,這一定是照著經典講的,我們要聽;做一件事,某某先生做的,他一定是照經典做的,我們要跟著學,這是老師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所以言而世為天下則,行而世為天下法,動而世為天下道,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給一切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
第二段,老師有兩種心態,一個自卑,一個自亢,比較傲慢。「士為四民之首」,一個讀書人已經是士農工商四民他排第一了,「可以移風易俗」,他可以改變一個社會風氣,「而況負師之名、居師之位乎?」如果只是有一個老師的名而沒有實質,這樣的情況就對不起這兩個字了。有的老師就說,不過是教幼兒園的小朋友,混口飯吃,沒那麼嚴重吧;有的說,家長給了多少脩金、給了多少錢?難道要把我買了嗎?這樣的心態都是利害,這都是不了解「老師」這兩個字的重要、這個行業影響的深遠。「既無其心,安有認真教人之事?」心上沒有,怎麼可能認真教?都是不知道老師這個行業的尊貴,而藉由老師的名,「假師名以欺人者」,騙社會大眾。
第三段。對不起,我還是挑點重點,但是覺得真的都很重要,不過都很重要還是要找重要的,因為因緣不一樣。接下來這一段講到《禮記》的話,這段也很重要。「師嚴然後道尊。嚴非嚴厲之嚴」,這個嚴不是嚴厲,「乃端嚴之嚴」,端正,從內心到外在的行誼談吐都要端正,「即自重之謂也」,一個人一般都要自重自愛,當老師更要自重。自重什麼定義?這裡舉了「不嫖不賭,不濫酒,不吸洋煙」,這是淺的;「顏子四勿之功,便是儒門戒規」,換句話說,老師要以顏子為楷模,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要以這個為我們的戒規。「我輩既讀儒書,即已受孔子戒」,我們認孔子為老師,怎麼能不接受孔子的教誡?「況身為人師,自當以身作則」,何況不只是讀書人,又是老師,要教書育人,自當以身作則。後面程子講了一段話:「聖賢言語,須句句拉上身來」,每一句聖賢講的話都要拉回自身,我有做到嗎?我有做到多少?哪裡還沒做到?做到的如何保持?沒做到的如何去努力?別人覺得我們做到了,我們自己看看還差得遠,聞譽恐,聞過欣。一身的不足,孩子有些時候給我們指出來問題。有一天上課,我說請大家看黑板,有一個小朋友說,老師,是白板。我說謝謝你糾正我的錯誤,請大家看白板。所以自身的這種提升是當務之急,要自重。「以之自修,即以之教人,方為自重」,我們自己去落實了,然後再用身教來帶動、言教來護念、境教來感染,來多方的去讓孩子的心能夠清淨、能夠有德行。所以自重的定義。
下面這一段就講到教書有光明的前途,再來人才的一個標準。這段就大概講個大意,就是很多我們歷史上的名儒,他在沒有成名以前,他當老師,當得很認真,這樣的大有人在,後來當到公卿,這個不勝枚舉。如果他的命運不是很好,他認真教書了,他後代會發達。我們天下的讀書人福命都是文昌帝君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一個自然之理。
教孩子不能只教他讀誦,要給他這種「養子使作善也」,要把孩子培養成善人。「童子之天性未鑿,善言入耳,句句鑽到心頭」,他那個天性還保存著,很天真爛漫的,善言入耳了,每一句都能到他心上。很多老師都有這個體會,我們教低年級班的還是滿好教的,愈往高年級愈覺得比較困難一點,因為他那個習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愈教高年級段的愈要有耐性,愈要能夠把忠恕之道提得起來,能夠理解這些大孩子現在這些習染也經過了很多的痛苦掙扎,可能家庭機制都出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們要以這種忠恕之道來應對。
小孩子要抓到這個黃金時間段,善言易入,他習慣自然,他善根就固植,善根就扎牢了,然後他讀書成名,就成為忠臣義士;如果沒有成名,他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良民,一個好公民。所以後面也是勉勵,「訓蒙之事雖苦」,這個事真的是挺苦的一件事,「而寒士於此留心,可積無限陰德」,這裡就用無量,我們學過高等數學,無量大數,最大的數,就是無量了。「就使脩金無幾」,縱使我們收入一點點,「而出自硯田」,這個收入是來自於我們筆墨紙硯的硯,就是教書這個領域,「較他途為尊貴」,這也比其他的行業尊貴。
下來這一段就是講到人在世間都會感謝君親師,國家護佑我們,父母給我們身命,老師教育我們。所以君親師是供在中堂,一回來先行禮,出門行禮,這都是要感念。「可見師之有功於人者」,生受人的禮貌待遇;沒,過世了,「享人馨香之報」,人們會祭祀追思,會感懷。「所謂天爵之尊,不假勢位而榮者也」,這個是天爵,是我們發揮了我們的性德,跟上天、跟宇宙的規律合在一起,這樣的爵位誰也拿不走。這個也求不到,只要我們放下一些不該有的東西,這些貪瞋痴慢,天爵就回來了。孟子就講道:「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為什麼做好事?他為了那個人爵。「既得人爵」,就把仁義忠恕的事、好事就放掉了、不做了,這是很大的迷惑。
後面講到一個讀書人如果沒有當童蒙的老師則已,如果當了,「以師道自重,以導人於善為心」,那就是要把孩子教好,導向善良的地方,「名教中自有樂地」,名教就是指的我們孔夫子的教誨,其中孟子講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這是人生第三件樂事,「正不必薄蒙師而不為也」,不要小看童蒙老師,這也要認真的做,不能妄自菲薄。
後邊這段是一個事例,講到我們宋代的王曙先生,他字晦叔,後來他做到宰相,王文康公。他的父親就是一個小學老師,但是教書非常認真,「必盡心力」,都是竭盡全力,為了成就別人家的子弟。「每與同輩論師道曰」,跟同行交流師道,「天地君親師,五者並列」,就講到老師這麼重要。「後生以師事我」,這些孩子認我們當老師了,「則終身成敗榮辱俱我任之」,他這一輩子的成敗榮辱都是我要扛的,都是我的責任。「若不盡心竭力,誤人子弟,與庸醫殺人等罪」,如果沒有用心,把人家的孩子耽誤了,就像庸醫殺人,墮十八層地獄。總之,老師這個行業何其尊貴、何其重要,認真做了,確實功德無量;如果不認真做,罪業也是很大的。
他有一個愛好,「又喜為童子講孝悌故事」。我們現在有《德育課本》,包括《道德叢書》這裡面都有很多很好的故事,常常給孩子講,他就種進去了。有的孩子聽德育故事聽得很投入,我們有些時候講得還沒怎麼有悟處,那些孩子感動在那裡哭。
曾經講過一個故事,爸爸被家裡的傭人誣告造反,已經在法場準備要砍頭了。家裡有個兒子,生病了。女兒也年紀不大,去官府見法官,「我父親是被誣陷的,我看您是一個清官我才來找您的」。結果那個官員就呵斥她,「妳一個小女子怎麼能管國家司法的事情?」呵斥她。她說:「我父親被殺了,我們全家都倒掉了,希望大人你要明察」,她就跪在那裡邊哭邊講。後來這個官員一聽,好,那就查一下。結果一查被冤枉的,父親就被釋放了。
就問這些小朋友,如果你的爸爸被冤枉了,你敢不敢去找法官、找警察?那些小朋友有的舉手,有的說不敢。當然這些孩子他們根性不一樣,我們不能因為他沒有答對或者他的答案有不符合我們想的就對他另眼相看,因為每個孩子他的答案都能夠就他的回應去因材施教,所以這裡沒有對錯,但是要去引導。
結果這個女孩子就哭了,後來下課,下課了她媽媽就問她,「剛才老師問妳這個問題,妳怎麼沒回答?」結果她媽媽又講,「如果妳爸爸被冤枉了,妳敢不敢去找警察?」她又哭了。結果孩子哭,媽媽問她,妳為什麼哭?她說爸爸被抓起來了我覺得很難過,被人冤枉了很難過。你看她跟父親一體的那種天性,她那時候年齡小,她是想著我父親多難受,可能她還來不及考量。有的孩子問,媽媽怎麼找法官?什麼是警察都搞不清楚。但是你看小孩子他有聽了跟沒聽就不一樣,再加上媽媽在家裡引導,她父子有親的那種天性就很自然的能夠保持。這時候可不能說「傻孩子妳哭什麼哭,老師讓妳回答問題,妳幹嘛要哭!」可能就把她的善根給磨滅了。我們跟孩子的應對,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任何的情況出現了,我們不武斷,要客觀了解,耐心引導,不要急躁。
先生他是很喜歡給孩子講故事,所以我們當老師這個講故事的能力也要常常鍛鍊,要多蓄一些故事。「曰」,然後他也跟同道講道:「學者先心術而後文藝」,學生一定要先端正他的心術,然後再長他的才華,「先敦本而後施仁」,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先要落實孝道、悌道,然後再來延伸出來很自然的愛社會大眾,回饋各行各業的付出。所以凡事都有根本,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不然的話,孝悌都跨過去了,我要去做好事,我要去幫助人,結果家裡父母覺得內心都很……可是我們又在外面很忙。這個地方不能顛倒,先生這個地方他也是勸勉他的同行,一定要重視這個部分。「如孝悌有虧」,如果一個孩子孝悌有虧欠,「雖才華震世,不足重也」,才華很高,成不了器。甚至後面先生講到,這樣的人當官了,後面會非常非常的不好,而且會禍國殃民。「晚生文康公,人謂為善之報云」,他比較晚得子,就是王曙先生,是仁宗朝的宰相。這個地方也是用這個公案給我們證明,真正的認真教書功德無量,如果自己沒有辦法顯達,子孫後代必有賢者出現。
我們看下一個單元,「耐煩為主」,愈小的孩子可能情況愈多一些。如果班上的孩子比較多,如何能夠降伏我們的浮躁之氣,能夠讓它定住?成德老師講的就是我們要薰聞成種,天天要有薰習的時間。不然的話,天天扎在帶孩子當中,都沒有經教的薰習,沒有自己靜修的時間,精神體力可能都比較疲憊。現在的孩子又比較聰明,開發得早,可能很多狀況,所以這一天下來,可能當老師的要精疲力竭。當然我們當父母的,早期家庭教育的基礎做好,孩子很有規矩,他很知道尊重老師,他到了學校老師就比較輕鬆。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萬事萬物都有小,它懵懂,物稚不可以不養,小的時候就是要養它。「聖人以蒙養正為聖功,養之一字最妙」,這個「養」字是關鍵,很妙。下面就舉例子,發蒙階段要注意什麼。老師過於嚴格,孩子的靈機出不來,看到老師就比較緊張,他很多那種就被壓回去了;「師過於寬」,太寬了,他就放縱了,就胡意妄為了。所以要「介乎不寬不嚴之間,而使子弟愛其師」,剛好中道。這個中道不容易,但是我們聽蔡老師在台灣教書的這些案例,確實能感覺到,在《村學究語》當中有講到,「愛之之心果真」,我們愛孩子的心真的真誠,「教之之法自出」。舉一反三,這些拿捏度的方法我們可以有領悟,這慢慢去體會,關鍵是要有這種真誠的愛心。
所以讓學生「愛其師不忍離,敬其師不敢褻」,他不敢輕慢老師,又敬又愛,「斯為善養」。對於我們老師來講,什麼叫善養?介乎寬嚴之間的剛剛好,讓孩子又愛又敬。所以一個人才的培養,老師的素質很關鍵。後面講道:「蒙師何獨不然?自來聰明子弟多出世家,雖其根器不同,亦其培養有方,所以英華易發。」有一些世家的子弟本身家學,像我們顏之推先生,他有寫《顏氏家訓》,是顏回的後代;像我們呂坤先生,他們整個家族從漢朝下來就是書香門第,世家,讀書的世家,他們那種家學承傳得非常的紮實、非常的穩固,那就會培養比較多的人才。
可是「草野中非無美材」,這就譬喻一般人家,普通人家也有好的孩子。像歷史上很多,呂蒙正先生、李密,還有朱買臣,很多這樣的賢臣,都是貧寒之家,或者家道中途衰落了,他們經過自己的刻苦讀書,有好的老師栽培成長了。「而束髮受書便為蒙師所誤」,不管是世家的孩子、老百姓家的孩子,束髮就是頭髮梳起來了,去讀書,結果被老師耽誤了,「則明珠之汩於泥沙者多矣」,一顆夜明珠埋沒在泥沙當中了,很多,所以發蒙很關鍵。
要端嚴守中,下面這一段,「古稱嚴父嚴師,謂父師之人品端嚴,可為子弟法則,後人誤解嚴為嚴厲」,把嚴理解成嚴厲,「遂成人心風俗之害」,動不動就會責罰孩子,批評他、打他,用過分的言語傷了孩子自尊,結果害了什麼?人心風俗。「《大學》云:為人父,止於慈」,當父母的要慈愛孩子。「顏子云: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循循善誘是很有節奏、很美的這種引導。「此即為父為師之範」,這《大學》的教誨,顏子對夫子的讚歎,都是當老師的一個典範,「何嘗以嚴厲為尚?」哪有講到說要嚴厲的?「今人多言『護短莫投師』,多言『不撻不成人』」,這是當時候清朝一些認知,「夫子弟有短而護之,或姑息而一概不撻,誠非教子弟之道」,教學生該責罰、該批評也要批評,不能偏到一邊去了。可是什麼情況才這樣做?「子弟狡猾,不守學規」,他已經是很機巧了,會心計來騙人,造成課堂紀律混亂,學校紀律都亂了,甚至罵人、打人,那要慎於始,「始不能不加夏楚」,夏楚二物不是打人的,收其威也,它那個目的是讓孩子不要造次,他很小、很懵懂,很多東西要給他一點管束。小樹苗長出來,你要拿剪刀去給它剪,不是不心疼這個樹,真的心疼它,一定要給它剪下這些多餘的枝杈、不規整的枝杈它才能成材。所以夏楚是為了孩子成材,這裡關鍵的就是我們是用愛心還是起情緒,我們自己就要在境界當中來做觀照。
接下來下面一段就講到因材施教。有的孩子記性好,有的悟性好,資性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不能一刀切。「乃有執固之師」,這個時候老師固執了,不管孩子資性如何,就是規定他一定要讀多少書,可是自己又沒有那個耐心去慢慢教他。有的孩子認一些字,認完了又忘,你要教很多遍,可是他記住了以後,他只要記住一個他就不會忘了;有的孩子你一教他會了,隔幾天一考忘了,這也是不同的情況。所以不同的情況,我們就要有不同的應對來陪伴、來護念。甚至老師不教了,找些學生,來來來,你來教一下這個學弟,結果老師出去了。這裡講到老師離開教室,孩子老師走了他還能那麼規矩?你說他要自律,孩子哪有那麼多自律的?所以老師不能擅自離館。後面也有一個單元講到這個部分。
出去回來了,來,考試,剛才背的背一下,不會背,打手板,剛才幹嘛了,怎麼不認真讀?又打,就罵孩子、打孩子。這個時候聰明的孩子被嚇退聰明,他的聰明被封閉了,「愚魯之子弟更加愚魯」,有的孩子錯了,他被打都打矇了,接下來咋辦?他留下的只是恐懼。這個時候,「試問爾為童子時」,問一下我們都曾經是小孩,我們那個時候如果這樣對待你,心裡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弟子規》的經句在教學當中也滿好用的。
「肆行凌虐,少者懷之之道,顧如是乎?」對孩子虐待,夫子在《論語》當中的教誨「少者懷之」在哪裡?少者就是晚輩,要念念想著栽培他們。李炳老在《論語講記》當中講到,夫子過世了,這些學生就像失去了母親一樣,所以子貢是守喪六年。當學生的,老人家圓寂了,我們心喪三年。「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這三年我們好好下功夫,成德老師上節課也有講到,都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故凡子弟之弱小者,待之宜寬」,他弱小,年齡跟他的體力比較弱一點、小一點,要給他寬一些,「年漸長,則漸漸加嚴」,慢慢給他加嚴,「亦必時時訓導」,而且你不能就等著他一下就進步了,時時刻刻看到有情況要給他引導、給他一些訓誡,「使其蒙蔽日開而後天良勃發」,就是為了他這個蒙蔽打開,他的天良都出來了。
下面這一段,「《文昌功過格》云」,這個曉龍就不講了,前面有,大家下來看一下。就是「酷虐一他人子,百過;誤一他人子,五十過。」
這裡有一段話,這段最後,「有父之嚴,有母之慈,然後可以為人師」,有父親的威嚴、端嚴,有母親的慈愛,這樣可以當老師,這是我們當老師的一個心態。「旨哉斯言!」太經典了這句話。
我們再看後面有一個公案,「宋鄧至為塾師」,就是當老師,非常誠懇教書,後來宋神宗在集英殿殿試這些進士,考試結束以後就開始念考中的,「長子綰,為翰林學士」,他的長子已經當官了,翰林學士,在皇帝旁邊,結果唱到他的弟弟鄧績,他下殿謝恩;又唱到鄧至先生兩個孫子,綰又下殿謝恩,他的弟弟、兩個姪兒都考中進士。皇帝一看這家出進士出了三個就笑了,也滿隨喜他們的。旁邊王恭公(曉龍沒有查到,他應該是位置很高,沒有查到他的名字)就讚歎,聖上,這是他們的父親、祖父教書很認真,所以家裡邊出了這麼多人才。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可以能夠體會得到,李炳南老師在台中教化三十八年,影響力可以說是輻射整個世界。老人家把李師公的教誨有帶到大洋彼岸的英國,辦了英國漢學院,讓那些英國的校長、老師都有參加祭祖、參加一些活動,他們也有機會能夠接觸到傳統文化,還是因為師父這種遠大的胸懷、這種氣量,跟很有智慧的遠見。所以英國漢學院這個因緣是老人家最後一個因緣,也是非常非常的關鍵。我們多栽培一點好苗子,將來可以到漢學院,大家共學共住,這支隊伍可以把我們倫理道德、中華文化、文明帶到全世界。
我們再看下一個單元,第六個單元,「發蒙便講」。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關鍵的,有些時候有一種認為是孩子小就只讀就好,不要給他講,先生在這裡有把這個問題一分為二,給它來做一個分析。
「童子認得之字」,因為在唐翼修《父師善誘法》當中講到,孩子在家,父兄就要教他認字。呂坤先生《閨範》當中講到,女孩子六歲教她簡單的女紅,七歲讀《孝經》、讀《論語》,九歲開始講《孝經》、講《論語》。男生、女生栽培,為什麼有《教女遺規》?它側重點不一樣,所以她要先做女紅。男孩子十歲以後拜就師父,他是要出去求學;女孩子要請母師在家裡教她做飯、縫衣服等等等等女紅方面。因為男女分工在古代很分明,所以這裡面有所不同。
在家裡父兄就要教孩子認字,就是把木塊用一千個,《千字文》,先讓他認字。到了學堂他就開始認字,老師就開始為他講解。
時間到了,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謝謝各位長輩、校長、老師、學長、同道們,曉龍如果有表達得不妥、不到位的地方,還懇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