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開吉法師主講  (第六十三集)  2022/12/17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63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吉祥,阿彌陀佛。

  上一次成德剛好參加一個活動,啟請我們上開下吉法師給大家授課。大家很有福報,這也是佛菩薩加持,因為那一天是彌陀聖誕,開吉法師又給我們講四十八願其中核心的五願。這對我們從事教學工作很重要,因為現在業力甚大,失教了好幾代人,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有他的共業在,我們要與阿彌陀佛、與佛菩薩的願融在一起,才好去護念學子們。尤其我們學習印光祖師的教誨《天下太平之根本》,孩子愈早念佛能夠業消智朗。今天成德去參加一個親子營,很多小朋友都八九歲而已,就能接觸到佛法,就懂得念佛,他們可以消除很多罪業災禍。總在遇緣不同,我們身為父母、老師,應該讓孩子有更殊勝的因緣、法緣,總要一代比一代強。

  上一節課應該也是阿彌陀佛派我們開吉法師來給大家信心,阿彌陀佛是後台老闆,我們身體借給阿彌陀佛用、給佛菩薩用,我們自己不操心,把每個心念用好、守好,自有佛菩薩加持、祖先的護佑。

  我們上一次交流到「如何落實家庭教育」的第七條,「同室之人」,就是另外一半,我們要規勸對方,也應該「委曲宛轉,平心和氣對之」。和順為齊家之本,家裡不能常常吵吵鬧鬧,要不就大發雷霆,這對家人,尤其對下一代很不好。《無量壽經》當中也有不少指導我們家庭的經營,「言色常和,莫相違戾」,「和顏愛語,勸諭策進」,都很強調和,家和才能萬事興;家如是,團體亦如是。對另一半「若用強蠻惡辣手段,斷非所宜」,就不恰當、不適宜了,「以彼有所恃,失子女觀法之訓」。比方說對自己的太太太強勢了,那太太會跟子女說,你看你爸爸對我那麼凶,她就靠到子女這邊,希望子女能站在她一方,那就變成有所靠山、依恃,子女就變成在父母的相處當中還得要選邊站,這對他們人格的發展都不好。而且夫妻之間溝通都是很強勢,甚至有爭吵,這都不是給子女好樣子,這失子女觀法之訓。觀法就是當父母、當長輩隨時要給孩子好的示範,這才叫慈愛。慈愛不是嘴上說的,有慈愛的心會表現在言行上,給孩子做榜樣。同樣的在學校裡面,我們真愛學生,我們也不會隨便亂講話,哪怕同事之間溝通、交流,都要給孩子做好樣子。

  我們看第八點,「印祖關於孩子對接現世學校之開示」。這一段對我們就很重要,因為時代變了,從清朝結束民國開始,傳統的教學就有一定的改變,變成西方為主的教育系統,以知識技能為主要。大家也要冷靜冷靜,這一百多年來,我們算五代人好了,冷靜觀察一下,這五代人是往上還是往下?人是教出來的,我們因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吃大虧了,但是我們也得順勢而為,慢慢來恢復。

  而印祖這一段開示很重要,「分論二十」。第四好像之前已經有交流過了,我們來看二十。印祖說到了,「茲知欲居通州之意」,要搬到通州,「雖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印祖用一個「唯」字,所以當父母的人不能只是想著我只要送到哪個學校我的孩子就成了,其實根在家教。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發展,師長有講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最後是成聖賢、成佛菩薩,但根在家教,假如我們對於教育孩子把家教給忽略掉,那變沒有根的教育了。

  「凡屬子女,必須從幼教(從小教起)以孝悌忠信、勤儉溫恭。至其長而入學讀書,方有受益之基」,就是他到學校去以前要把這些德行的根基扎好了,他到學校去才有受益的基礎。假如「自幼任性而慣」,任性嬌慣,「且無論無天姿無善教」,無天姿無善教暫且不論,縱使「即有天姿有善教,亦只成得個文字工人、儒門敗類而已」。你看家教扎德行的根有多重要,沒有在家庭扎德行的根,哪怕這個孩子本身是很有天姿,甚至於學習能力也不錯的,最後只是成一個文字工人、儒門敗類,因為無德,他的才華再高,會用錯地方。我們現在看犯罪的人很多學歷都挺高的,其實只要沒有德行的基礎,現在外在的誘惑力量太大了,抵不了財色名利。所以「世有才高北斗、學富五車,而其所作所為,皆仗此聰明,以毒害生靈、毀滅道義者,其源皆由初無家教以為之肇也」,「肇」就是起因,就是從沒有家教造成的。

  「文王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與大學欲治天下國家者」,能達到這樣的貢獻、這樣的風範,「必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而起,同一臭味」。內聖外王,一定要在內聖這方面下功夫,扎德行的根。格物,格除物欲,格物就是煩惱輕;致知,這智慧才能長,不然從小欲望就很重,欲令智迷,智慧起不來了;誠意、正心,這都是心地的功夫。內聖,格致誠正,所謂兩綱八目,明明德是格致誠正;親民,修齊治平。這是「儒門教人希聖希賢之無上祕訣。捨是而求,皆其末耳」,沒有以這個來培養孩子的話,那都是枝末。

  「為今之計,子女當能言語知人事時」,孩子會講話了,懂一點人的事,人與人的事,「即於家庭先令認字塊」。印祖教得很細,但是也得我們重視它拿來用,孩子就有福報。「每一塊紙方,只寫一字,不可兩面俱寫,若兩面寫,則便同記口歌矣」,一般孩子唱唱兒歌,有時候就是嘴巴滑過,不是很認得那個字。「日限幾字,每日將認過熟字,又須遍認一二過。不上年餘,便認許多」,一年可以認非常多字的。「後讀書時,凡讀過者,通皆認得,不致有只記口歌之弊」,他每一個字就都記得很清楚了。

  「凡彼力能為者,必須令其常做以習勤」,就是這個小孩他的力氣夠了,他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鍛鍊。習勤就是懂得勞作,勤奮來勞動,灑掃應對進退要鍛鍊。「凡飲食衣物,勿令華美」,這都是生活教育,不要讓他養成這種虛榮心、奢華的態度。「但凡拋撒五穀及損壞什物,無論物之貴賤輕重,必須告其來處不易」,他不能糟蹋糧食,也不能損害物品,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李炳南老師說了,成物勿毀,這個物品已經做成了,能用我們都要節省去用,不能很多物品都沒有壞就把它扔掉,就很浪費,所以要告訴他來處不易。其實這都是生活發生那些情景的時候,都要不斷的叮嚀教育他,要很有耐性的提醒,他就記住了。

  然後,「及折福損壽等義」,這要提醒他,可以跟他講故事。像《太上感應篇彙編》故事很豐富,大家隨時看到孩子學生一些發生的事,可以查一查相應的故事提醒。像有一個女子,她是幫人家煮飯的,她不節儉,去這戶人家算比較有錢,她每一次都煮過多,吃不完她就拿到水溝去倒了。後來她病重,就昏迷過去了,然後就夢到她被帶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有兩艘船,船上的東西都是發酸發臭的,然後命令她吃,告訴她,這就是妳生前浪費掉的糧食,妳得把它吃完,而且還鞭打她。所以她很驚恐,醒過來就對家裡人講,「我浪費,結果還得去吃這些東西」,講完她就死了。

  我想孩子要從小知道這都有因果,對他都有一種提醒的作用,讓他產生敬畏心。假如勸沒有用,他還是在犯,「倘再如此,定遭撲責,決不放過」。每一個孩子的狀況不大一樣,勸了聽的當然不需要責罰,可是假如一而再再而三講都不聽,他只認棍子的,那就看著辦。在這個時代講話挺不容易的。當然處罰孩子不是發脾氣。我父母要處罰我,我都沒有覺得他們發脾氣,他們都是很嚴肅、很慎重來教訓我,沒有發脾氣,這是我們責罰孩子也要觀照到自己的狀態。「如此則自能儉約」,他知道愛惜物品,就能節儉節約,「斷不至奢侈暴殄」,不會暴殄天物了。

  我們看從識字、從習勞、從勿貪華美,到珍惜食物、物品。接著,你看這都是很小的時候就要養成,「及能讀書」,三四歲可以讀書了,「即將《陰騭文》、《感應篇》,令其熟讀,為其順字面講演之」,因為這兩篇經文都不是很深的文言文。「其日用行為,合於善者,則指其二書之善者而獎之」,只要他的行為跟這兩篇教誨相應的,就獎勵他、肯定他。我們現在可以加一本《弟子規》,這些孩子熟悉的經教。當然孩子假如《小兒語》也讀得很熟,這都可以。「合於不善者,則指其二書之不善者而責之」,這樣他才會引以為戒。這裡有提到「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於江浙」,彭家考上功名的是江蘇、浙江一帶最多的,「歷代以來,遵行二書」,都是依這兩部書來教子弟。所以「其家狀元甚多,然皆終身守此不替」,他的子孫都奉行這兩部教誨。從小就這樣不斷的提醒、護念,就像「如金入模」,如鎔的金入到模子裡面;「如水有堤」,河水有堤壩,「豈有不能成器」。如金入模,就成那個形狀;如水有堤,就不會橫流、不會潰堤。「豈有不能成器,仍舊橫流之理乎?」

  「人之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講,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則可矣。」這一段就是從小他對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要很清楚,他的行為完全就符合這些規範。尤其這兩部書就特別提醒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孩子從小就敬畏天地鬼神,所以他知為人的根基在這裡。假如這個根基都不講說,要讓他的人格健全、德行有根基,那除非是孟子以上的天姿才有可能,一般人你不這麼教他沒有根基。我們這兩代人很少這麼教的,我也沒見過人家這麼教。我父親那一代到我們這一代,整個人的素質都降了一大階,再到我們下一輩,那又降下去了。不能再降了,諸位為人父母、老師的任重道遠。

  印祖這裡講到了,「然讀書之時,不可即入現設學校,宜合數家請一文行兼優、深信因果之師,令其先讀四書及五經耳。待其學已有幾分,舉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說俗論所惑。然後令其入現學校」。到國民學校以前這些根基要先扎好,知道善惡,知道不能糟蹋東西。然後讀四書五經,有判斷能力了,不被邪說俗論,一般世俗的說法似是而非,都不會被它影響了,這樣才入國民學校。「以開其眼界,識其校事」,他有德行根基、有智慧判斷,然後再學校去開他的眼界,現在的社會是這樣,現在的人是這樣。從學校裡面就是一個小社會了,他就更了解人跟社會,這樣「不致動與時乖,無由上進矣」,就不會不安現在的人心社會,然後就沒有辦法適應這個社會、融不入這個社會。能夠在他入現設學校以前扎好這些基礎,「能如是,則有天姿者,自能有為;無天姿者」,不是很有天分的,「亦為良善」,也是善良敦厚的人。「獨善兼善,自利利他,實不外此老僧常談也。」

  印祖這一段話,對於我們從民國以後的教育,給了一個很重要的配套措施。假如我們忽略了這個配套措施,到學校去沒有不被同儕影響的。讀到這裡我都覺得自己是慘痛的實驗品,我們那個成長的歲月受社會風氣、受同儕影響太大了。

  第九,我們接著看第九,「今時教小兒,嚴責非其所宜」。這一段應該前面有跟大家交流過了,不能太嚴格,嚴格到他反感,甚至於對父母有懷恨,這就不妥當了,到時候他做出傷害父母的事情,他可能到地獄不能超生。這等於父母不好好教育他,方式又不恰當,最後造成這個孩子造下無間地獄的罪業,那比殺他更嚴重太多倍了,因為無間地獄一下去不知道要多久才出得來。

  我們接著看第八點,「蒙以養正,聖功也」。這是《易經》當中的教導,我們來看「總論十八」。童蒙能養他的正氣,扎他做人做事的根基,這是相當殊勝的功德。印祖講到了,「人與天地並稱三才,非徒然也」,不是偶然的,人得三才的稱謂,「必有參贊化育之功,方可不愧」。我們真的對萬物,甚至對社會能夠做出貢獻,才對得起這個稱呼,與天地並列三才,因為天地都是無私在化育萬物。「否則,行肉走尸,畢生污穢天地,何可云三才乎?」只是有這個形體,甚至於是縱欲,那只是污穢天地,甚至污染他人、傷害他人,那怎麼可以稱為三才?「能體此意,以教童蒙」,我們教每個孩子是要讓他頂天立地,效法天地,成為聖賢君子,「必能盡心竭力,因材施教」。

  這一段應該是對於從事教學的人的勸勉,其實依我們已經學佛了,我們可以深刻體會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甚至於中土難生,能生為炎黃子孫,這也很不容易的。而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他們在長劫的輪迴當中得了人身,做了中華兒女,做了中華兒女就有機會學儒釋道了,他這麼稀有的機緣,我們真正用心教導他,他很可能成聖賢,很可能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作佛。佛開悟第一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我們只要盡心竭力,因材施教,這些孩子都大有可為。

  「先以道德為本」,德者本也,「次及文藝之末」,這本末還是要注意到。古人常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讀書人先心量要大,器,要跟范仲淹先生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擴寬他的心量,器;識,識是見識,讀歷史很有見識。像周公很有見識,他可以制禮作樂,寫出了方東美教授說最完備的憲法——《周禮》。有了這些度量、德行,然後接著學這些文藝,就為德所用,他的能力愈好,服務的人群愈多;假如沒有德,才能愈高可能會用錯地方。所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常時講談,令彼知為人之道」,為人主要的就是五倫八德,我們一抓到機會就引導,順勢而為。「居心動念,作事吐語,俾各淳善」,他真的懂得五倫八德,他做事講話都很淳厚善良,「便可為入聖之基」,成為聖人的基礎。「《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其此之謂乎」,能做到前面這些部分,能夠用心的扎好孩子五倫八德的根,這個貢獻就如《易經》這句話一樣,「蒙以養正,聖功也」。

  「果能以此心教人,則自己學品日進於光明,人將感而化之,不待督責,以期相從也。」就是我們從事教學,能夠以這樣的心,就是要成就孩子成為聖賢,扎好他們的根基,我們用這樣的心來教學,教學相長,自己的學品日進於光明。而且這一分心,孩童心是很敏銳的,會被我們這個用心感動,感而化之,我們對學生不用太嚴格、督責,孩童就會尊重老師、仰慕老師,跟著老師的腳步來學習、來提升。

  「天下不治,匹夫有責」,這是就當時候的社會提出來,因為畢竟這些教書的人都是讀聖賢書的,都是明白人生的責任。「今日之國亂民困,同室操戈,競欲相戕」,現在不教倫理道德,父子兄弟為了財、為了欲望互相殘害,「民不聊生者,皆家庭父母無善教,學校之先生無善教。致有天姿者,習成妄為」,本來很有天姿的,因為家庭學校沒有好好教,都被帶成狂妄的人、胡作妄為的人;「無天姿者,甘為匪頑」,就墮落成犯罪分子。「汝能秉正本清源之心,以行培植人才之事」,正本清源一定要從孩童好好的教導,然後好好把他培養成材。培養成一個人才,他就可以利益一方人,所以也期勉這些教學的老師,「即是不據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說法矣,何樂如之!」就是何樂而不為。雖然他沒有官位,但是教好學生了,學生以後是一方好的父母官,那是不據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說法,因為這個學生成材了,以後會做利益人的事,甚至於會教化一方都有可能。所以我們多培養棟梁人才,這個社會就能愈來愈好。我們共勉之。

  我們再看第二小點,「姑論幼幼」,幼幼就是幼吾幼,怎麼照顧培養好小孩,「幼幼在於以身作則」,這在「分論」第十一,在以身作則,「蒙以養正,一言一行,毋許越規」,還是要讓他形成好的規矩。「必期於為賢為善,有益於國家,無害於社會而後已」,因為他少成若天性,養成習慣了。「否則縱令不惜資財,供給學費,學業大成」,學歷很高,「而不以道義是務」,但是他做事,出社會工作,都不是以道義為出發點。不以道義為出發點,就會以利害,就會自私自利,縱使學歷再高,對社會真的有大幫助嗎?哪怕學歷很高,「皆不得名為真幼吾幼」,這也不算把下一代教好了。「吾幼尚不能真實是幼,況旁人世人之幼,又何能容心於其間哉!」我們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培養好,就更不用說是旁人的孩子、世人的小孩。這都是重複提醒從小扎德行的重要。

  再下一句,「人之幼時,教養為急,良以知識初開,薰習易入」,知識就是稍微懂事,幼時應該二三歲、三四歲,這個時候知識初開,你給他薰什麼,他先入為主,很容易學習。「習於善,則為善士;習於惡,即成惡人。」最重要孩子的時機點,這個不能錯過。

  第四點,「講因果之書,莫善於《感應篇》及《陰騭文》。此二書,能為之常常講說,自有莫大之利益……久則成性,及既長而不可改也」,他已經養成習慣,長大了也不會改變。這是「正本清源,端在於此」,要從小扎根。師長強調,我們現在來扎根實在講都是亡羊補牢,最重要的就是從幼童的時候扎下這些根基。

  我們再看第九,「青少年時期孩子如何學習才能成為一名正人君子」。我們看「分論二十三」:「人之一生成敗,皆在年幼時栽培與因循所致」,我們是真正用心栽培、導正他,還是因循他的這些惡習,那就是成敗的關鍵。「汝已成童」,這個對象,寫給周法利童子書,成童應該是十多歲的年齡,這也是對青少年的一段勸勉、指導,「宜知好歹,萬不可學時派」,不能趕流行,知道好壞、好歹。現在的風氣,享樂主義、功利主義,不能學這個。你看刷卡,沒有賺錢就花一大堆錢,這都不可行。勸青少年,「當學孝學悌、學忠厚誠實。當此輕年,精力強壯,宜努力讀書」。我們前面也提到,女子是十四歲,男子十六歲,他們就發展有生育的能力,這個時候要懂得保身節欲。古代十三歲學古琴、學音樂,懂得調節他的心性,比較安定、穩定,當然也要讓他們勞動,鍛鍊筋骨。這些也都要父母老師懂,用心多給他們養成這些好的習慣,把精力用在對的方向、對的事情上面。

  「凡過讀之書,當思其書所說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提醒這個年輕人,讀過的書,所教導的這些事理,是要我們照著做的,「不是讀了就算數了」。「書中所說」,假如一些經論「或不易領會,而《陰騭文》、《感應篇》等皆直說,好領會,宜常讀常思,改過遷善。於暇時」,比較空閒的時候,「尤宜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以期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當然我們在跟這些青少年講的時候,比方說念阿彌陀佛有什麼好處,像林看治老居士,她有一本書講念阿彌陀佛的種種感應,都很殊勝,化解災禍。這些都是幾十年前的事,離他們都很近,包含觀世音菩薩感應的這些真實故事,可以講給他們聽,增加他們的信心。我們淨宗學會都拿得到這些法寶。

  「切勿以為辛苦。古語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因為他們十幾歲學習能力最強,錯過這個時間很可惜,「此時若錯過光陰,後來縱然努力,亦難成就。以年時已過,記性退半,所學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諸位同道,這段話我們應該心有戚戚焉,《禮記.學記》說的,「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人生的遺憾都要轉成一種願力,轉煩惱為菩提,能夠去護持晚輩、護持他人,不要犯我們同樣的錯誤。遺憾也是煩惱,要轉成願力、轉成菩提。

  勸他努力,而且勸他「第一先要做好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每一個德行,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人,每一句可以成為整個家庭的境教、班級的境教,家裡人、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也會向他人學習;再來父母老師首先要身教,身教帶動;然後言教,有身教帶動了,遇到一些機會點,適時讚歎同學,他們相觀而善,這是言教。每一句好的教誨他也要三管齊下,境教、身教、言教三管齊下。

  「第二要知因果報應。一舉一動,勿任情任意」,這是勸青少年,什麼事都有因果報應的,所以要做事情,要「想及此事,於我於親」,對我、對父母親、對親人,「於人有利益否?」對他人有益嗎?不但做事是這麼考慮,「即居心動念,亦當如此」,因為福田靠心耕,你的心念很重要。我們在這裡的時候就可以舉動念頭能產生什麼作用,「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壞心,即有罪過」。像師長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安世高大師的同參道友,他起個念頭「這個飯菜不好」,起了這個壞心,結果就墮到畜生道去了,不只言行會招來果報,念頭也會。「要想得好報,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有利於人物,無害於自他方可」,我們這麼做了真的對人、對物(動物)、對萬物有好處,而且對自己、對他人沒有害的才可以。假如我們不這樣去考慮,怎麼可能有好報可以得?譬如以一個很醜的像放在明鏡之前,放在很乾淨的鏡子前面,決定不可能有很莊嚴的像現出來。「所現者,與此醜像,了無有異」,因為我們的念頭、一言一行不好,當然不可能有好的結果。「汝果深知此義,則將來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愛慕之也」。這是談到青少年教育。

  我們接著看第十,「如何安然生產」。我們看到「分論三十七」。我們看每一段文,可以感覺到印光祖師非常慈悲、細緻來護念眾生,也是都體會到眾生要成材,他這些關鍵點要掌握住。包含女子生產,這個都有危險,他都指導得非常細緻。祖師的這種存心都是我們的學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就不會難產,「無產難之苦」。「或一受孕即念,或將產三、四月前即念,或臨產始念,均得安然而生。若難產之極,將及殞命」,可能難產到快沒命了,「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立刻即安然而生。切不可謂此時裸露不淨,念之恐有罪過」,不要有這樣的罣礙。「須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印祖也很會譬喻,「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圊廁之中」,孩子墮到水裡快要淹死了,或者在火災裡,甚至於是掉到茅坑裡面去了,這個時候叫著父母,「呼父母以求救,父母決不以彼衣服不整齊,身體不潔淨,而棄之不救」,父母不可能這樣的,一定馬上全力搭救的。「菩薩救眾生之心」,比父母,「深切於世之父母愛兒女之心,奚啻百千萬億恆河沙倍」,菩薩是同體大悲,他的慈悲超過世間父母愛子女很多倍。我們能體會到菩薩的同體大悲,「是以臨產之婦,能朗念菩薩名號者」,大聲念,「為極靈極效之最上妙法」,一定可以逢凶化吉,「不但無罪過,且令彼母子,同得種大善根」,因為你大聲念,你自己聽聞聖號,孩子也聽聞,都是種大善根。

  「此義係釋迦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不慧杜撰」,印祖這個說法也是依照《藥師經》,不是自己想出來的。《藥師經》裡有提到,「或有女人臨當產時」,要生孩子的時候,「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是指藥師琉璃光如來,「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穩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也不會有非人來奪他的精氣傷害他。你看她至心稱名、禮讚都能感得這樣殊勝的護佑,馬上疾苦就消除了,而且這個孩子還得很大的利益。祖師是依《藥師經》的精神,我們能念觀音同樣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凡有念者,無不安然而生。近來難產者甚多,一因宿世惡業」,跟過去生的造惡業力招感有關,「一因現生不知節欲所致」。我們看看印祖講這個話的時候,七八十年前。不知節欲也是造成難產,現在不孕,這些都有關係。「然菩薩救苦,固不計彼之若何為因」,就是我們哪怕過去生、今生造的業相當重,只要我們肯念菩薩名,他不會計較這些,都會平等救之。

  我們接著看第十一,「女子婚嫁之重要開示」,在「分論三十八」跟「四十」。因為第三之前有講過了,我們看三十八,「女兒出嫁,則減輕負擔多多矣」。因為在那個年代生活不容易,找的適合的人家,當然出嫁也是宜室宜家。「祈與彼說」,要對自己的女兒好好的勸說,「須盡婦道、孝公婆、敬丈夫、和妯娌」,可能嫁過去丈夫有幾個兄弟,娶的妻子之間就是妯娌的關係,「惠婢使」,也要慈惠,假如有傭人的話,也要善待。「仍守念佛之道」,還是要好好念佛,「勿以嫁而置之」,不能出嫁了一忙起來沒有念佛。「又須婉勸其夫」,女子要勸丈夫,「令其念佛及觀世音,以為前途恃怙」,能了解多念佛、觀音菩薩,佛菩薩加持護佑,他心也會比較有依靠、安,那個年代戰亂時代,人心還是比較不安的,但是肯念,共業當中有別業。「能如是者,則人敬之」,因為我們都是能夠盡倫常本分,人家看了恭敬,「神護之,災障不侵,福祥俱集」。妳能這樣嫁過去盡倫常本分,「豈但汝自己有光榮,人亦當由汝而敬及汝之生身父母」。妳很守婦道,人家就會說,「謂某人有家教,故其女從小即皈依佛法,吃素念佛,今如是如是之好」,妳的父母就覺得很光榮。「豈但父母有光榮,并所皈依之師,亦有光榮」,可以給女子這樣勸勉,她會覺得應該讓父母感到光榮,應該讓教她的出家法師也感到光榮,這都是給她一種使命感。「若不賢孝,則汝必為人所惡」,人家討厭妳,「尚是小事,人必謂汝父母無德行,故生此不賢不孝之女,則汝父母必被人常辱罵之。并汝所皈依之師,人亦以為不能教化汝行孝敬,而受責備也」。我想有良心的人聽到這一段,她也不忍父母被人家辱罵,自己依止的老師被責備。「願彼等現為賢女,出嫁為人賢婦,後來為人賢母,則何幸如之!祈慧察,與彼等詳說之。」印祖也是勸勉這些女子,她們現為賢女,出嫁為賢婦,為人母為賢母親,都能為家庭、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再看第四十。這封信應該是寫給一位居士,他兩個女兒的婚事,印光祖師給他指導。「大女事」,大女兒的事,「但勸彼認真念佛」,求佛菩薩加持,「餘無足慮」,其餘的不用擔憂。「天定者勝人,人定者勝天」,這個後面會有詮釋。印祖講到了,「實則世人所得之苦樂吉凶,多半屬人所造」,其實都是人定,「有幾人一本於命乎?大約作惡而不能如命者多」,作惡了你的命反而更不好,「修善而反更勝命者少」,修善的人少,改變命運的人少。「是二者,皆人定勝天者」,其實都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經》說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都是自己造的、感召的。這裡祖師也說:「世人每有一念之善,即可轉禍為福,轉凶為吉。況終身吃素,念如來之萬德洪名,而不能轉回造化乎?」肯用功了都能轉變命運,了凡先生、俞淨意公都是很好的榜樣。「但令彼常存敬畏,發菩提心」,有敬畏心就不會造惡,又能發菩提心、發願,「則即此尚可作超凡入聖之前導」,菩提心是修行的前導、主帥,「況其餘小小福事之不能得乎?」我們真的發了菩提心,斷惡修善,都能成聖人,怎麼可能小小的福事、福報不能現前?「福與禍相為倚伏,欲其純福無禍,亦唯在自己努力修持耳」,真正用功修行,禍都能轉成福,在道中就不在劫難當中,所以其實都是人可以掌握的。

  「汝女之婚事」,你女兒的婚事,「家人不願意」,這個「汝女」應該是指大女兒,「當再斟酌,并問汝女有決定意見否?」這裡是一個關鍵,問問你女兒她是不是決定要嫁。「若汝女有決定意見,則無礙」,是她自己決定的,她一定要的。「汝女無決定意見」,不是她自己決定的,你把她嫁了,「後來或嫌窮,嫌約束緊,再被一班嫌窮者喧怨之」,可能她旁邊的朋友在那裡給她煽風點火,後來她就埋怨,「則或致不吉,此又不可不預計也」。所以要嫁女兒,在這個時節因緣不要你自己做主了,現在的人可不像古人一樣,印祖也都是審時度勢。大家要注意主伴圓融,不要亂給人家做主,主是當事人,哪怕你是父母,是伴,不要去搶主角的事情,到時候你為她好她還怨你一輩子。所以「宜先問汝女,再問佛,以作定章」,還是要她願意才行。

  「世間人為兒女計,多多皆在家財上計,不在人品上計」,你看那個年代就有這個趨向,我們現在更嚴重。「富家子弟,不數年即飢寒而死者何限?」「何限」就是不少。「一貧如洗」,家裡很窮,「成家立業,舉國推崇者又何限?」這樣的人也不少,商界不少白手起家的。所以「以汝說及,因不得不為汝說其慎重辦法也」,印祖也幫這位居士考慮得很慎重。「汝女得此好人家,實為大幸」,應該是覺得這個對象不錯。「其不滿意之年月」,可能八字對一對,這個女兒不是很滿意,「乃天也」。「然而修持在我,命自我立。果能常存敬畏,一心念佛,及念觀音,則無業不消,無福不臻,此人定勝天之大義也。倘彼(就是這個人、這個女子)懶惰懈怠,心中不以不滿意之年月為事,則成天定勝人矣」,就是她自己都是懶惰懈怠,最後她就把責任都推到是天造成的。所以「祈將此立命修身之大義,與彼說之」,那她明理了,「則必能洗心滌慮,戰兢修持」,她會期許自己了,「超凡入聖,尚有餘裕,況年月之小疵乎?」八字上有些不合,這些小小的問題不足掛齒。

  那接著說,「二女若未許人,當為擇一信佛人家,令其早些出閣,以卸擔負,而免憂慮。宜與彼說,今時人心不古」,這個時代人心不古,「人家越富貴,越危險」,在那個年代比較動盪,有時候愈富貴不一定安全。「切不可不洞事,尚欲揀人家,以期其久享富貴也」,在那個年代,不要想說找一個很富貴的人家我就可以享福了,所以要洞察當時候的一個狀態、時局。「貧家只要人守本分即好」,家裡不算很有錢,他守本分、很勤奮就好了,「縱時局變動,亦不至過於慘悽」,有時候時局一變動,那個很富貴的人一下子就垮掉都有可能。「若富貴家,或至身命莫保」,可能嫁到富貴家命都保不住。這是有關女子婚嫁的開示。

  到最後十二是關於「節欲」的部分,時間已經到了,這一段也挺重要,大家可以先看,我們下一次再跟大家做交流。

  我們下禮拜跟下下禮拜都有活動,所以接下來兩個禮拜停課。我們下一次見面是明年了,先祝大家新年吉祥、闔家平安、道業精進、福慧增長,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