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儒釋道教育專題講座—弟子規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五集)  2010/5/28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檔名:55-026-0005

  諸位法師,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早安!我們翻開講義,《弟子規科會》,我們昨天講到了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講到這裡。在養父母之慧這一段,我們剛開始講,還沒有講完,我們繼續從這裡開始講。就是: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這裡。我們都知道父母也是平凡人,父母也會犯錯,但是子女對於父母,不忍心見到父母的過失,所以我們在上一集末後,末學就引用我們俗話有一句話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並不是說父母永遠不會犯錯,而是做子女的不忍心看到父母的過失,不忍心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大舜沒有見到他父母的過失,所以他終於成就了一個孝子的美名,進而成就他聖人的地位,都是從這一分不忍見父母之過而引申出來的。閔子騫沒有見父母之過,所以他能夠說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樣的一個道理。他們的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真誠的,所以在家庭裡面有這樣的一個態度,他再到社會上去的時候,就能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一切所接觸的人、事、物,這樣的一個環境。所以在這一段我們看到『親有過』,確實親會有過失,父母會有過失,但是這些過失,由於孩子不忍心看到,所以必須要勸諫,『諫使更』。而態度是怎麼樣?『怡吾色,柔吾聲』。為什麼「怡吾色,柔吾聲」?因為恭敬父母。我們昨天講到,敬到了極處,就像子路負米,又像泰伯採藥,完全的把心放在父母的身上,這是態度。『諫不入,悅復諫』,這是告訴我們「孝志不移」。為什麼他的孝志堅定不移?因為對父母的孝心沒有改變。最後『號泣隨,撻無怨』,是「心意終敬」。這幾句話都是因為沒有看到父母的過失,才做得出來,並不是父母真的沒有過失。

  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跟我們講到,「事父母幾諫」,這是告訴我們勸諫的時機。「幾諫」這個幾是幾個的幾,我們念「基」,這個幾是什麼意思?我們大家都知道,事物很微小的時候,那個叫幾。譬如大家知道,槍枝扣的那個叫板機,為什麼叫板機?就是它扣的力量很小,可是子彈發出去的力量卻非常的大,很大。所以這個幾所描述的就是事物剛剛發展的時候非常的小,可是它的影響力卻會非常非常的大,這個叫幾。在前幾次我們提到「事雖小,勿擅為」,這個也是幾。為什麼「事雖小,勿擅為」?我們都了解到,我做一個比喻,神木,合抱之木,幾個人才能把它圍起來,可是這麼大的樹木,它的種子有多大?那種子大概只有我們小指頭這麼大的種子,那樣子小不小?很小,可是條件具足,它就能長那麼大。換句話說,有智慧的人,他是在小的原因上就留意了,不會等到結果出現了才來抱憾,不會的。所以「事父母幾諫」,意思就是說,事奉父母,在什麼時候勸?在父母的過失還沒有形成之前就要勸諫。而幾就是過失還在隱微之處,他就去勸諫,不會讓父母的壞習慣已經形成,或者是過失已經形成,他才來勸諫。那個時候太晚了,怎麼說?因為壞習慣一養成,不容易改變。

  現在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的過失在很微小的時候,為人子的可以發現?這個是我們要研究的地方,為什麼我們可以發現?因為我們全心全意的在父母的身上,關心父母,他就可以做得到。因此有幾個重點,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就是一個孝子,當他在過失隱微之處就開始勸諫,第一個它的效果好、容易成功,能幫助父母改正這個過失;第二個,這個孩子在勸諫之後,因為很容易成功,很容易把父母的過失轉化掉,所以孩子在外界的看法當中,這個孩子就沒有博取孝子美名這樣的一個,我們叫副作用。怎麼說?等到父母的過失很大的時候,為人子的要勸諫,很難勸諫。可是有些人他的居心並不是非常的良善,為了博取孝子的美名,這個我們在歷史上也見過的,養成父母之惡,或者是養成兄弟之惡,再來勸諫,讓社會大眾稱讚他是孝子,這個是有發生過的,但是這個居心是非常不好的。

  特別在《大戴禮.曾子事父母》這一篇文章有講到這個道理。有一次曾子的學生叫單居離,簡單的單,那個字要念「善」,單居離。他問曾子,問曾子什麼?他說「事父母有道乎?」事奉父母有沒有道理?有什麼道理?有沒有方法?曾子說「有」,很簡單的就告訴他的學生,「愛而敬」,對父母就是愛,而且是敬,就這兩個字。其實這兩個字我們經常提到,但是我們一般的人對它認識得不深刻。你說中國的教育教什麼?就是教這兩個字,愛跟敬,換句話說,中國儒家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我們今天講孝道,孝道是愛行於父子之間,這就叫孝道;悌道,愛行於兄弟之間,這叫悌道;仁,愛行於一切的人事物之間,這就是仁,它不是很複雜的。但是由於我們對愛沒有經驗,什麼意思?因為人生下來,我們如果沒有給他創造一個學習愛的環境,他不懂得什麼叫愛。我們現在的家庭功能喪失了,家庭的功能式微了,所以孩子一出生,在這個家庭當中他感受不到父母之愛,其後遺症是他長大之後他不懂得怎麼愛人。我們現在經常聽到很多人說,我是為你好!為你好,可是他用的方法讓別人很難受,為什麼?他不會愛人,他不懂得如何愛人。

  所以我們看到社會上作奸犯科的人,這已經是情況比較嚴重的,大多數的人雖然他沒有作奸犯科,可是他的人際關係不良,或者是到處跟人家相處起衝突,讓人反感,為什麼?他不懂得愛。為什麼不懂?回到他的家庭,就發現他家庭的功能有缺失。這個也是我們很多在監獄裡面做教誨師的朋友,跟我們做過這樣的分享。他告訴我們,有非常多的朋友,他誤入了歧途到監獄裡面,他們就去統計,發現到監獄裡面的這些朋友,大概有非常高的一個比例,是來自於一個缺陷的家庭,家庭有缺陷的。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一定要非常注意一點就是家裡要營造一個親情的氛圍出來,我們每一天花多少時間陪我們的孩子?這個就是在教孝,在教孝道,他才知道一個「愛而敬」。所以我們對孩子能愛,能夠付出我們的愛,孩子長大他就能夠愛人。所以我們觀察,世界上真的沒有壞人,你說那他為什麼作惡?因為他少愛,他不是壞,沒有壞孩子,只有少愛的孩子。他會去傷害別人,是因為他不懂愛。

  所以曾子這裡告訴單居離,他的學生,「愛而敬」,非常簡短,可是已經抓到核心的部分,把這個愛字的核心抓住了。愛是無條件的付出,譬如說我們的左手幫助右手,你看左手受傷了,右手幫助它,這是沒有條件的,它是一個整體,同體的一個狀況,這個是真愛,父母對孩子都是如此。這個愛的能力會被欲望給破壞掉,換句話說,人為什麼對於愛會疏忽了?因為他貪著欲望。愛跟欲望是一個互相消長的,欲望多,愛就少;愛多,欲望就淡薄。可是現在麻煩的事情是什麼?我們的下一代把欲望當成是愛,那這個就麻煩了,明明增長的是自己的貪欲,結果他把它誤認為這是愛,尤其是男女之間這樣的相處。你看為什麼現在男女之間這麼多不理智的相處?比如家庭暴力也好,或者是言語上的暴力也好,或者是男女交往分開之後互相傷害,這種狀況很多,為什麼?把欲望當成是愛,他不是真愛,他不是無條件的為對方付出,不是這個。所以學習愛從哪裡學習?從父母身上學習。

  曾子就講,「愛而敬」。再來他說,如果父母的行為符合道理,我們叫順應自然,符合道理,做孩子的要遵從。如果父母的行為不合乎道理,就是這裡講的「親有過」,就要勸諫,這個就是做孩子的義務。但是如果勸諫了,父母沒辦法接受,要注意,父母沒辦法接受的時候,必然產生一些過失,這些過失會導致父母受到社會大眾的指責跟批評,為人子的不忍心看到這樣的狀況。所以曾子就講,如果勸諫,父母沒有接受,怎麼辦?要讓社會大眾認為父母這個過失是因為我這個孩子所引起的;換句話說,就把罪過攬在自己身上,這是曾子說的。你看,曾子他做到了,他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但是後面曾子又補了一句話,他說「從而不諫,非孝也」,只是一味的盲從父母而不去勸諫父母,這個不是孝道。「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就是只是勸諫父母,但是不去順著父母,這個也不是孝道,因為已經跟父母對立了,這也不是孝道。所以你看孝道是非常深刻的,它是恭敬到極處的,否則沒有辦法做到這個。而這一些都是我們做人的基礎,只有做到這個基礎,下面的謹、信、汎愛眾那才能談。沒有做到這個基礎,一下子要跳到汎愛眾,做不到。

  所以他又說,「孝子之諫」,一個孝子的勸諫,「達善而不敢爭辨」,什麼叫達善而不敢爭辨?就是孝子的勸諫都是,我們叫合情、合理、合法,我們現在說,孝子的勸諫非常的有道理。可是有道理,換句話說,那就是父母沒道理?不能有這樣的心,所以他不敢爭辯,他沒有一個跟父母爭辯道理的那顆心,沒有。我們想想看,我們一般人都認為有道理應該怎麼樣?據理力爭,應該要得理不饒人,那就錯了。你看中國的文字,大家想想看,道理道理這兩個字,有道才有理,道是放在理的前面。什麼叫做據理力爭?這個據理,沒錯,他有理,他佔理,所以他據理,可是力爭無道,他沒有道。再來,得理不饒人,得理,他有理,可是不饒人,他無道,他沒有道。那我們就曉得了,沒有道的理能叫道理嗎?沒有道的理就傷人,就把人給傷了。

  所以我們很清楚的就是為什麼孝道這麼的重要?因為它讓我們了解到,在這個世界上,你有理,你要怎麼把這個理傳出去?得有道,有道,別人才能接受。所以中國文化講一個什麼?講一個化字,感化、教化。為什麼是這個化字?因為它有道。換句話說,沒有道,必然是什麼?對立,對立就無法感化、無法教化。所以真的是,我們要從這裡體會的話,我們就會了解到,要改變這個世界,首先要先改變自己;要幫助一個人,首先我們自己要先幫助自己;我們要讓別人受益,首先我們自己要先能受益。所以「達善而不敢爭辨」,你看他明明有理,可是怎麼樣?不敢爭辯。他不會覺得父母你怎麼水準這麼差,連這個道理你都不懂,你看他不會有這個想法,所以他不敢爭辯。

  曾子繼續講,「爭辨者」,如果以為我有道理,我就跟父母據理力爭,給父母很大的壓力,甚至於舉很多的道理來壓父母,他說「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社會為什麼這麼亂?就是因為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在家裡跟父母就形成這樣的對立,那就是他作亂的根苗。他到社會上去,他學得愈多,他懂得愈多,他批判的能力就愈強,換句話說,就形成了傲慢的習氣。為什麼叫傲慢?傲慢我們用四個字來跟大家解釋就比較清楚,叫做「自是非他」,這個是就是自己對,我對;非他,非是否定,否定就是你錯,我對你錯就是傲慢。凡是我們心裡有一個念頭,就是「豈有此理」,這就是傲慢,高下心存在著,這個就是傲慢。而那個根苗從哪裡來的?從事父母有爭辯的心,就是我們昨天跟大家分享的「腹誹」,事父母用腹誹法,父母講我們,表面上很恭敬,可是肚子裡面不高興,肚子裡面牴觸。末學告訴大家,其實古人還能做到表面恭敬,現在是連表面恭敬也不存在了。所以這個是「作亂之所由興也」,我們就很清楚,為什麼社會這麼亂?父子關係起衝突,他的衝突太大了。而父子關係的衝突來自於什麼?教育先後次第怎麼樣?顛倒了,這我們昨天講的,先教知識技能,忽略了品格,忽略了孝道。所以曾子是真懂的人,他講這幾句話。

  再來他就講到,勸諫父母,動機非常的重要。而我們就要自己觀照自己的動機,曾子講「由己為無咎,則寧」。什麼意思?由己勸諫父母,讓父母能夠改善他的過失,是因為害怕、擔心父母養成這一個壞的習慣之後,父母受到社會大眾的批評,或者是自己傷害自己。他如果出發點是這一個愛父母的心,「則寧」,就是天下太平,因為這顆心是愛心,這顆心是恭敬心。下面這句話重要,「由己為賢人,則亂」,這個就是說,勸諫父母,想要博取孝子的美名,這個念頭就是名聞利養的念頭,就是大亂的根源。所以曾子講的這句話太重要了,我們不能做偽君子,任何東西只要摻雜虛偽,它就變質了。一絲一毫的虛偽都不能摻雜,這叫真誠。孝心是真誠心的什麼?具體的表現,而中國人的學問就是紮在這個孝道的基礎上面,之後他才有可能把這個至誠心擴大,對象把它擴大,不僅僅對父母,下一篇我們要講的就是「出則弟」,還要對兄弟。最後曾子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孝子無私樂」,孝子沒自己私人的,我們現在講嗜好、興趣,沒有。他說「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孝子沒有自己的興趣、嗜好,沒有的,父母憂心的就是我憂心的,父母操心的就是我操心的,父母喜好的就是我喜好的,憂父母之憂,樂父母之樂。所以這個是養父母之慧,幫助父母智慧怎麼樣?提升。

  有沒有一種情況是勸了一輩子,父母都不接受的?有沒有?有,怎麼辦?我們現在勸了一、二次,我們就煩了,不跟你講,沒有辦法溝通。事實上勸了一輩子,父母都沒有接受的例子,我們在佛經裡看到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看到的。你看婆羅門女勸她的母親,勸了一輩子她的母親有沒有接受?沒有接受。婆羅門女有沒有跳腳?有沒有爭辯?你看「達善而不敢爭辨」,沒有,她沒有爭辯,她怎麼樣?順從,還是順從。最後她的母親怎麼得到她的幫助?你看母親過世了,一輩子都沒有聽她的,你說這樣子她的母親受益嗎?受益。為什麼受益?因為她孝志不移,她孝的志向沒有受到任何的動搖,沒有說算了,我就不孝順妳,妳冥頑不化,放棄了,她沒有。一直到她的母親過世,她怎麼樣?她因為對母親的孝道,她怎麼樣?她提升自己的德行,她契入了聖賢人的境界,就這一分心幫助了她的母親,她母親得度了。所以學這一段,養父母之慧,我們千萬不能只看眼前,好像我講的你必定要接受,不是這個樣子的。所以這一條,我們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看到,她圓滿了,她真圓滿了。

  幫助父母是如是,幫助一切有緣的人,是不是也是如是?沒錯。可能我們在講學的過程當中,你看,我們看到孔子講了一輩子,他是周遊列國,到處去推銷,沒有人理他,沒有人接受他,可是他有沒有氣餒?沒有,勸了一輩子,「親有過,諫使更」,他勸了一輩子,沒有人接受。可是孔老夫子的學問,最後不在當代起作用,而在後世奠定了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基礎,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確實,如果他老人家勸了一、二次,別人不聽,他就放棄,他的志向就動搖了,永遠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我們這一輩的人沒有辦法受益。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這是養慧,養父母之慧,乃至於養一切人之慧、幫助一切人覺悟,都要用這個態度。這個我們就講過去了。再來「病則致其憂」,這是下一段: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這一段確實,我們思考一下,在我們現代這個社會上,經常看到有老人被遺棄,老人生病了,或者是在養老院裡面,或者是在家裡面被遺棄,我們看到的。有一句話叫做「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一句話是誰說的?其實我們現在聽話一定要非常的謹慎,它是不是從經典出來的?如果不是從經典出來的,這句話不能聽。這句話是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說的,我們現在講藉口,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到了久病床前的孝子,我們看到了。在中國大陸大連有一個孝子叫王希海,這個年輕人他三十幾歲,事業正在走高峰的時候,他的父親中風了。他本來有一個機會能夠到國外去任職,他的公司要派他到國外去任職,這是很好的一個機會,但是因為父親在這個關頭中風了,他毅然決然毫不考慮的辭去他的工作。注意,他的母親還在。很多人會講說,我現在好不容易有這麼好的工作,我把它辭掉,我沒有收入,我就沒有辦法負擔父親的醫藥費,所以我一定要去工作,為自己找藉口,很多。母親在,母親照顧就好了;再不然,我努力的再賺錢,我們請幫傭來照顧就好。王希海的想法不是這樣子,為什麼不是這樣子?因為他覺得別人來照顧,他不放心,所以他把工作辭掉。

  那沒有收入怎麼辦?領救濟金,他就是領一個微薄的救濟金,他都寧願照顧他的父親。不是像我們想的,我要去賺更多的錢,才能負擔父親的醫藥費,不是的。結果他辭職之後,他照顧父親的方法令人感動,令人佩服。因為中風的人,我們知道就是臥病在床,他就在想,將心比心,完全放在父親身上,那個心。他在想說,如果父親這樣久臥病床,棉被一定會有熱氣,這個熱氣就會造成,潮濕的熱氣讓身體很不舒服,所以他想到這一點,他天天換被單,天天幫他的父親換被單,天天洗被單。你看一個大男人,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後來人家訪問他,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就怕我的父親不舒服,那個熱氣不舒服。再來,每隔十五分鐘一定要幫父親翻一次身體。人家就問他,那你其他的工作不用做嗎?你十五分鐘就要來翻一次身體,其他的工作不用做嗎?他說當然要,所以我每一次到超市裡面去買東西,我都是用跑的,爭取時間。跑到超市裡面,一買完東西,立刻怎麼樣?又跑回去,生怕時間太久,讓父親因為沒有翻身,容易長褥瘡,他要翻身,他就是用跑的,然後天天幫父親按摩。

  因為他的心都在父親身上,有一次他的父親發燒了,發燒好幾天,燒沒有退,我們知道發燒必然是感染,由感染引起的。可是父親中風又沒有辦法說話,沒有辦法表達,到底是哪裡痛,不知道,一直找不到問題在哪裡,他很擔心。結果有一天他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其實他晚上都沒有好好的睡過一場覺,因為他半夜一定要定期起來幫父親翻身,他在睡覺的時候就夢到他爬一個樓梯,結果這個樓梯斷了,突然斷了,他就醒來了。他就在想,這個夢是不是在告訴我什麼?我們就了解到,真的是「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你看,他就在想的過程當中,他就想樓梯應該是什麼?是不是我父親的腳有問題?他就聯想到腳。於是乎他就開始檢查他父親的腳,果不其然,腳有一個很小的傷口,但是裡面已經有感染,我們現在講的蜂窩性組織炎,有感染,所以他父親發燒,沒有發現,很小的洞。於是乎就帶他的父親到醫院,把這個問題給化解掉。

  有一次回診的時候,他帶他父親到醫院去回診,回診的時候,複診,正好有一個醫師,他可能是過去沒有接觸過他父親的一個醫師,不是他的主治醫師,但是也是一個很資深的醫師,來幫他的父親看診。但是因為以前沒有接觸過這個病患,倉促之間他也沒有看病歷,就先問王希海,他說你的父親中風有多久、這樣的狀況有多久?王希海就告訴這個醫生,已經有二十四年了。這個醫生臉色突然拉下來,非常的不高興,為什麼不高興?因為他的父親根本不像是中風二十四年的樣子,以他專業的醫學素養來講,中風二十四年,怎麼可能皮膚這麼完好?怎麼可能這麼光滑?他就臭罵了王希海,他說你這是侮辱我的專業。他認為王希海是在騙他的,認為這個年輕人不老實,臭罵他一頓。他說醫生,真的我沒有騙你,要不然你去看看他的病歷。結果這個醫生就氣沖沖的跑出去找病歷。結果沒有想到病歷找來的時候,這個醫生是含著眼淚進來的,為什麼?這不可思議!這個人他臥床二十四年,居然皮膚這麼的光滑,這麼的完整。他把所有的護士都叫過來,他告訴所有的護士說,這一個大男人,他照顧臥床病患的經驗,統統可以當你們護理專科畢業這些護士的老師,他可以當你們的老師。那是照顧得太好了,這個是很不可思議!你看二十四年如一日,這麼樣的一個人。你看久病床前,這個夠久了,而且這個病夠重了,他的心也夠細的。所以我們非常感佩這樣的一個例子,這是「病則致其憂」,他真做到了。再來我們看下面: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

  到這裡是「喪則致其哀」。現在幾乎三年的守喪已經看不到了,我們相信還有孝子是這樣在做的,還是有的。我們認識一位醫師,他就是這樣,守喪三年,他的母親過世之後,他就是守喪三年,依照古制,但是這樣的例子太少了。末學在一本書裡面,就是講到《王善人言行錄》,這是民國初年的一位大善人,他是一個農民,不認識字,他因為他的至孝,還有他的至忠,他就從忠孝這兩門入門,開了大智慧,開了智慧。他一個字都不認識,他居然能替人講病,替人治病,而且他的名聲遠播,聲名遠播,他的智慧開了。所以這個事情跟讀不讀書沒有關係,跟什麼有關?跟智慧有關。而智慧為什麼被封閉住?欲望驅使,私欲所驅使,智慧就封閉了。王善人不認識一個字,他能替人治病,能替人講道,他的影響力遍及整個中國,而且一直延伸到現在。有一個團體叫做「道德會」,道德會現在都還在稟持著善人行善的言行,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默默的在從事社會慈善跟社會教育的工作,值得我們讚歎。

  善人他就是守喪三年。他為什麼知道要守喪三年?因為他有一次在看戲,聽說書,這在東北很有名,就是唱大鼓書。大鼓書提到了一個楊孝子,就是古代一個叫做楊一,楊孝子。楊一他是一個乞丐,討飯孝親,他就去討飯來養活他的父母。他討飯養父母,他的父母過世的時候,他就為父母守喪三年。結果守喪三年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窖的銀子,也許是上天感動他的孝行,賜給他一窖的銀子,很多。結果他發現銀子之後,不但沒有高興,反面嚎啕大哭,他哭什麼?他說過去有老人在,我還可以用銀子來奉養我的老人,但是現在老人過世了,我要這些銀子做什麼?嚎啕大哭,哭得很傷心。於是乎他把這些銀子就拿去分送給所有村子裡面的人。你看他是一個乞丐,他不但沒有貪財,還把所有的銀子拿去分給村裡所有的人。然後每到一戶人家送銀子的時候,就告訴這個人家的孩子,你就拿這些銀子來孝順你們的父母,我的老人不在了,你們要好好的孝順你們的父母。

  結果王善人聽到了楊孝子的這個故事之後,他就立志,我一定要效法楊孝子,一定要效法他。他的父親過世之後,他就在父親的墳墓旁邊築了一個茅蓬。而這個茅蓬說也奇怪,正好下面有一個石頭,有一塊大石頭,他就在這個石頭上面蓋了一個茅蓬。他的打算就是,這個石頭很大,因為很大,想要做成什麼?炕。東北很冷,冬天下雪非常非常的冷,他希望這個石頭下面可以放柴火,可以把石頭烤暖之後,他可以在上面睡。可是他那一天住進去之後,晚上他要升火,他把柴火點燃,把柴火送到石板下面的時候,說也奇怪,這些柴火一放進去就被噴出來,一放進去又被噴出來,連續三次。他就覺得很奇怪,於是乎他就往這個石板下面一看,發現裡面有一條大蛇住在裡面,有一條大的蛇住在裡面,實際上是在冬眠,在裡面。結果他就想說,算了,蛇在下面,我也不好干擾牠,於是乎他就沒有再燒柴火,他就睡在這個石板上面。他說,說也奇怪,那一年的冬天,他居然就這樣熬過來了;就是說不但不冷,反而他說暖暖的,他睡在上頭,反而覺得暖暖的。

  再來,他的家人,不就因為他在守墳嗎?每一天都會送飯來給他吃。他說飯送來的時候,他都先供他的父親,供完了之後再吃這些冷的飯菜。結果他說,他吃了一個冬天冷的飯菜,不但肚子沒有吃壞,反而愈來愈健康。真的,末學看到這裡,我每一次看到王善人的《言行錄》,真的都會非常的動容,這是至誠心。我們想想看,我們現在人講養生,要保養,要吃什麼吃什麼,吃這個吃那個,還要搭配什麼東西。其實末學都覺得,這個是枝末。如果我們存著一顆歹毒的心,我們吃再好的、再補的東西,都變成了毒素。換句話說,你看王善人這一分真誠的心,那一分孝悌之心,他吃什麼樣不好的東西下去,都化成養分,都化成正氣。因此你看,『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就是這裡講的遷居,你看,他改變了他的居住環境,到守喪的墓地搭一個草蓬。而且他講,他說當時如果他的志向不夠堅定,這一條蛇就把他給嚇走了。他居然可以跟這條蛇和睦相處,你看,考驗他的志向,他的孝志有沒有堅固、有沒有堅定。因此他做到了,「居處變」。再來,『酒肉絕』,王善人也做到。這個是什麼?『喪盡禮』,他已經盡到守喪的人子之禮,孝子之禮。下面講:

  【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這是「祭則致其嚴」。祭則致其嚴,我們就看到了漢朝丁蘭他刻木的故事。丁蘭的父母過世之後,他太想念父母,於是把父母的形相刻成木頭,『事死者,如事生』的供奉。有一次他的鄰居來借東西,因為丁蘭不在,丁蘭的太太還是很尊敬公婆,所以借東西還是不敢怎麼樣?自己做主,於是卜筶,就是我們說的卜杯,卜筶問公婆,說鄰居要借這個東西,能不能借他?不許,卜筶沒有得到應許,結果就拒絕了。結果這一個鄰居就很生氣,不但怒罵堂上的這兩尊木像,而且還用東西去砸木像。結果說也奇怪,丁蘭從外頭回來,看到這個木像怎麼有滿臉不高興的神情?你看看,一般人對這個沒有辦法理解的,這個木像居然露出不高興的神情。丁蘭看到就問他的太太,說我堂上的兩尊我的父母,為什麼今天看起來這麼不高興?丁蘭的太太就把事情告訴他。於是他就去找他的鄰居興師問罪,說你怎麼可以砸我父母的木像?可能太衝動了,一下就怎麼樣?起了衝突。結果官府的人來就把丁蘭給逮捕、抓走,結果發現什麼?要逮捕他的時候,居然木像流下眼淚。你看,這是至誠感通。結果這件事情被皇帝知道了之後,知道他的孝行感人,於是就下令赦免他的過失。我們從歷史上看到這些故事,都了解到這一條我們應該怎麼做。這一節課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