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禮的精神自卑而尊人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六集) 2021/8/2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九十一頁,「對眾」,從倒數第二行,第七條看起:
【七、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從這段看起。這一條我們看了,也容易明白。「現在到外面去,有大旅館、大餐廳,這個帽子等等東西掛好都收起來,有些地方的侍者會自動服務。」這個是在我們現代,到外面去,比較大的旅館,特別是餐廳,一般規模比較大的餐廳,它有包廂。這個過去我們也常接受同修的宴請,一個包廂,包廂裡面有掛衣架,讓人家掛衣服、掛帽子,把外面外衣脫下來,如果有戴帽子的,掛在上面。衣架有好幾個讓人家掛的,如果前面已經有人掛上去了,我們就不要把自己的帽子跟衣服再去掛在別人的衣帽之上,這對人家就失禮了,掛在別人的上面。雪廬老人列出這一條,雪廬老人根據《禮記》來編《常禮舉要》,《禮記》有很多古代的這種生活方式,當然我們現代是不一樣了。所以雪廬老人他是把《禮記》講的精神用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哪一樁事情,用在這個上面。掛在衣架,這個地方有的會有侍者,現在像餐廳、旅館,有服務生,他會來替我們服務。
「這個事情也不全都是這樣」,就是這個事情也不全部都是這樣,也不是說每個地方都有侍者來給你服務。像我們一般坐飛機,如果坐商務艙的,一般世俗的人穿西裝,如果長途飛行,空服員他會來幫忙把你的西裝拿去衣櫃吊起來,飛機快到的時候,再拿來給你穿,衣服、帽子。當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一個服務。下面舉出,「例如你到朋友家去,看見衣架上掛著別人的衣服,你要掛到別處。」衣架上已經有別人掛著,你就不能再掛在它的上面,你要掛到其他地方去。或者我們看到落地型的衣架,它有一根一根的,這一根已經有人掛了,你就掛另外一根。你不要其他地方還有,你不掛,偏偏把你的掛在人家上面,前面那個人他如果看到,你是什麼意思?這個就不好。
下面也是舉出,「譬如這圓圓的衣架是掛帽子的,到人家去,我的帽子就掛下一層,高的讓給人家。」這個圓圓的衣架,我們剛才講落地型的衣架,它有高低,高低大概有三、四層這樣。帽子,我們不要就掛在最高的那個,我們到人家的家裡去,我們帽子就掛在最下面那一層,高的讓給別人,這是尊重別人,自卑而尊人。這一條就是禮的精神,就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
「你只要練熟了,就自然而然不覺得禮節是煩冗,這個就好辦了。」這一句是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人沒有學過這個禮,現在開始要學《常禮舉要》,難免不熟悉,不熟悉就不習慣這麼做。此地雪廬老人講,你只要練習熟了,就是你很熟悉了。剛開始很不習慣、很不熟悉,常常會忘記,但是勉為其難,就是這樣不斷的重複,我們就這樣來做、來練,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你就不會覺得這個禮節怎麼那麼麻煩。煩就是麻煩,冗就是太瑣碎了,怎麼那麼多講求?你就不會覺得了。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習慣就好了,習慣成自然,這個就好辦了。
「禮講究的是尊重他人,要明白這個。」禮的精神是什麼?講究的就是尊重他人,你尊重別人。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現在講的值得驕傲」,現代人講的值得驕傲,這個跟外國人學的,中國古人沒有這樣教的。古聖先賢沒有教人,你自己有一點成就就值得驕傲,沒有這樣教人的,都是自己謙卑,再高的才華、再高的成就,也自己覺得很不足。沒有像外國人,自己有一點專長、成就,就值得驕傲了。現代人都是學外國的,都學錯了,值得驕傲是什麼?傲慢。「自己先有『都不如我』的觀念,這是大毛病,是亡國之道。」如果每一個人都認為誰都不如我,我最厲害的,如果大家都有這個觀念,這個是大毛病,不是小毛病,是亡國之道。
所以雪廬老人,你看《常禮舉要》這一條,他引申出來的義理非常的深廣,「為什麼這還會亡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一句,值得驕傲,如果大家都認為自己值得驕傲,誰都不如我,大家都是這樣的觀念,這個是亡國之道。為什麼這個是亡國之道?如果「人人都存著誰都不如我的心,當大總統的就不能幹了,因為心裡想著:『這些人沒有一個比得上我大總統』,你就自己辦吧!你是總統嘛!誰比得上總統?」雪廬老人又舉出來,如果大家都存一個值得驕傲,所有的人統統不如我這樣的心、這樣的觀念,那你這個總統就不能幹了。為什麼不能幹?這些人都不如我,都不如我這個大總統,你們都不行,只有我行,那你行,你就自己辦吧!你是總統,你最大,誰比得上你?大家想一想,如果總統他什麼事情都自己幹,他這個總統還能幹得下去嗎?幹不下去了。
「《書經》上說:『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一個是國王的王,一個是滅亡的亡,音一樣,字不一樣,意思不一樣,「自己要能處處看著環境,都是我的老師」。「韓愈的〈師說〉說:老師不在年齡。他教的是學術,不是年齡,他十三、四歲就會,你活了九十多不會,就得跟人家學。」四書五經,《書經》是其中的一部經典,我們中國傳統的經典。「能自得師者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要能夠處處看著周邊這些環境,人事物這些統統是我的老師,都有我學習的地方。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人惡人,統統都是老師,只有他一個學生,他一生就成佛了。善人是我的老師,惡人,他也是老師。善人教我向他學習、效法,惡人教我不要學他那個樣子,我要避免他那個錯誤,那不都老師嗎?所以沒有一個不是老師,都是老師。
這個老師,根據韓愈老師的說法,老師也不在年齡,不是年紀很大的是老師,年紀輕的是學生,這個不一定。有一些年輕人,我們還要向他學,他教的是學術,一個技術,像我們現在學電腦這些,年輕人他會,像我這個老頭子就不會了,那我還要去請教這些年輕人,還要向他學習,不然我也不懂。所以不能說我年紀大,我什麼都懂,不是。一些年輕人,特別現在的科技,他十三、四歲,他就會了,我們活到了七十多歲還不會,不會你就得跟人家學。「能自得師者王」,知道周邊都是我的老師。「謂人莫己若者亡」,大家都不如我,只有我最厲害,這個就肯定要走向滅亡了。
「桀、紂文武雙全,文武都能的不得了」。文武都能這樣的人不得了,我們一般講一個人文武全才。一個人如果有一方面就不得了了,文的或者是武的,就不得了。文武雙全,那還得了!他兩方面都有這個才能。但是桀、紂怎麼樣?就是亡國。「宋徽宗什麼都會,就是不會做皇帝,不但亡國,還當了俘虜。」就舉出宋朝徽宗,他很多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皆能,這些藝術他都會,但是他就是不會做皇帝,不懂政治,不會做皇帝。不但國家亡了,自己也被抓當俘虜了。
「你自己壞,也就罷了,只是社會害群之馬而已,但是你再教些兒童也學你,自害又害他人。」這個是雪廬老人有感而發,你自己不好、你自己壞,那也就罷了,你自己願意當一個社會上的害群之馬而已,就是你個人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自己壞,還要再去教那些兒童學你這個壞樣子,那你是自己害自己又害他人,又害別人,這不是自利利他,是自害害他。
「現在教育不好,都是當教授這些人,人家好好的孩子,到你那兒去,你給人家教壞了。」現在學校的確是這樣。這個在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就講,當時他就提出來,現在的學堂是害人坑。我們想想一百年前,現在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年,一百年前印光祖師就講,現在的學堂是害人坑。到現在,那就更嚴重、更離譜了。所以一個好好的孩子送到學校去,都被教壞了,教得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學壞了,這些老師、教授有因果責任。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引用雪廬老人講的寓言,他說有一個當醫生的,庸醫殺人,墮到十八層地獄。我們一般講,十八層地獄是最苦的,最下面的那一層。這個庸醫(醫生)就很埋怨,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醫術不精,把人給醫死了,閻羅王給他判那麼重,他心裡埋怨,就在那邊跺腳、跳腳。正在跺腳,下面有人出聲音說,上面的老兄不要再跺了,上面的灰塵都掉到我頭上了。這個醫生一想,十八層不是最下面一層了嗎?怎麼下面還有,下面還有第十九層?就問他,你在世間是做什麼行業的?他說我是教書的。教書為什麼墮到第十九層,比我還嚴重?他就說誤人子弟,誤人子弟比庸醫殺人的罪還重。庸醫殺人墮十八層地獄,誤人子弟墮十九層地獄,大家去想一想這個因果,雖然這是一個寓言,但是也是事實,要負因果責任的。你拿了國家的薪水,誤人子弟,這個是要背因果的,就是你給人家的子女、子弟都教壞了。
「什麼事情光知責備對方,絕不責備自己,不會說:『這件事情我辦錯了,早知不這樣辦,就不至害人。』能這樣想的人很少,這是什麼社會?」這一段講的也是我們一般人的通病,我自己也是犯了這個通病,有什麼事情只知道去責備別人,只是怪別人。在過去我們沒有接觸到淨老和尚提倡傳統文化的學習,我們也都會犯這個大毛病,有什麼事情都是先責備別人。別人做錯了,當然我們責備別人,我們覺得理所當然,這是你的錯,應該責備你。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先反省自己,別人錯了,沒錯,但是沒有先反省我自己有哪些地方不對,沒有,沒有做這樣的反省,就是只有會去責備別人。這是我們還沒有接觸到淨老和尚提倡的傳統文化之前,我自己這個情況也很明顯。當然聽經是有,多多少少,有時候會反省一點。後來接觸到傳統文化,對自己的反省就增加了,就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完全都是怪別人,都沒有反省自己。
這裡說現在的人什麼事情都是只知道責備對方,絕對不會責備自己,不會說,這件事情我辦錯了,早知道就不要這麼辦,就不會去害人了。能這樣想的人很少了,不是沒有,能夠這樣想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很少了。自己做錯了事,自己也沒有反省,也不覺得自己有錯。能夠反省,知道自己做錯了,這樣的人有,不多,很少,這是什麼社會。雪廬老人講,這是什麼樣的社會?這個也就是現在社會上在各行各業都有這種情況。特別明顯,我們在國際上看到,這些國與國之間出了問題,領導人他沒有反省我哪個政策做得不對,我來反省,我來向大家發露懺悔,自己認錯、改過,以後避免再發生同樣的錯誤。我們現在很少看到,很少很少,幾乎沒有,看不到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會有認錯的,他會反省自己的,總是怪別人。自己做錯了事情,自己不負責任,還甩鍋,甩給別人,現在有很多國家有這種情況。在國際間,在一個國家裡面,政黨與政黨之間,互相甩鍋,這個也常見,那是什麼樣的社會?不負責任。
所以這一條,我們看起來很簡單,『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我們看很容易就明白了,雪廬老人把禮的精神引申出來,我們才知道每一條都有無盡深廣的義理。「衣帽不往人衣上掛,也不往人帽子上扣。人家那個帽子很乾淨的呀!咱那個帽子裡頭還不知有什麼東西,怎麼可以蓋到人家上頭?」這個就是你把自己的衣帽掛在別人的衣帽上面,對人就很不尊重,很不尊重別人。人家那個帽子很乾淨,我們自己的帽子可能很髒,不曉得有什麼東西,怎麼可以隨便蓋到別人的衣帽上面?這個對人就很失禮。
「古書上有說,某公家裡住了客人,到了晚上,聽客人在屋裡『咳、咳、咳』的咳嗽。這了不得了,第二天起來,連屋頂都洗了,一個人一個派頭嘛!其實那個人咳嗽,沒有吐痰。他只聽見咳嗽,想來咳嗽必定會吐痰,不曉得客人會吐哪裡,他就洗刷這屋子。」這個是古書上說的,有這樣的一個記載,某個公家裡面住個客人,這個客人到了晚上一直咳嗽,這一咳,那個主人就不得了了,客人走了,整個屋子全部都清洗了。因為他咳嗽,他也沒有看到他吐痰,吐痰才會髒,有時候咳嗽他也不一定有吐痰,但是聽到咳嗽,他就聯想到咳嗽一定會吐痰的,就是不曉得他吐在哪裡,乾脆整個統統清洗一遍,連屋頂都洗了。的確這個人就是很講究衛生,像我們現在人講的,很講究衛生。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到人家家裡去,對人要有一定的尊重,不要給人家帶來困擾,這非常重要。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八、不向人噴水吐痰。】
「兩人對著面談話,你這一咳嗽,對著這個人吐口水,你是對著這個人,還是對著什麼?」兩個人對面談話,你如果一咳嗽,你對著這個人吐口水,你是針對這個人吐給他看嗎?還是對著什麼?總是要避開,不能對著人,就在他的前面這樣吐口水、吐痰。
「從前唱戲的在最下等,現在唱戲是我的老師,這話怎麼講呢?我看各處的書,我學不到什麼好東西了,只有看看京戲還學得到東西。」這一段是說李老師(雪廬老人)都看京劇,以前叫平劇,現在大陸叫京劇。唱戲的,以前叫戲子,這個戲子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演員,現在講演藝人員。在過去,在中國的社會,戲子是最下等的,在社會上他的身分地位是最下面的。但是現在?現在唱戲是我的老師,雪廬老人說,現在那個唱戲的,都是我的老師。這個話怎麼說?為什麼過去的社會唱戲是最下等,怎麼現在唱戲的變成我的老師。雪廬老人的道德學問,我們是無法相比的,他說這個戲子是他的老師,當然有他的道理。就是說他看現在的書,現在人寫的書,學不到什麼好的東西。的確,現代的書,實在講,學不到好東西,就是沒有什麼內容讓我們學習的。一般的,那也還好;現在的書,有很多不但學不到好的東西,都是壞東西,看了那些都學壞了。所以只有看京戲還學到東西,看京戲,還可以學習到做人處世的學問。
「你看京戲,兩人談話,談不對頭,就對人『呸』一聲!你見了人,吐口水等於是那個樣子。」這個我們看過平劇,如果講得不對,對方講的話,你不接受,講得沒有道理,就呸一聲,等於是吐痰,就好像吐口水一樣。這個就是你講的話太沒道理了,他不能接受,就像吐口水就吐掉了,不要了。
「不但不可對人噴口水,對了面也不可吐痰。」噴口水,這要小心,有的人講話,他也不是故意的,就是跟人家講話,講得很高聲,我們一般有句話常講,「口沫橫飛」,意思就是講話講到都噴口水了。當然對人講話,不能把口水噴到人家臉上去,那人家是有什麼樣的感受?「對了面也不可以吐痰」,不可以在人家的面前,就在他面前吐一口痰,這個對人很不尊重。「現在是好了,不但不對面吐痰,公眾地點也不許你吐痰,你只有到外面去吐痰。人家園子打掃得很潔淨,你還吐嗎?你出來總要帶點衛生紙,實在忍不住了,你吐到衛生紙,包起來帶著,遇見垃圾箱才丟。沒有垃圾箱,在人家裡的字紙簍放下,不就行了嘛。」這個就是衛生,帶個衛生紙。吐痰不但不能對人吐,有一些環境很乾淨的,也不能吐在很乾淨的環境,所以預備衛生紙。
「向人噴水吐痰必遭人討厭,總而言之,要恭敬人。他人恭敬不恭敬,你不必觀察,他人當小偷,我們也當小偷嗎?我們求學就是君子、小人之別,這是儒家的原則。不好的人就是小人,從前,說了個小人,那就了不得了。連鄉下放牛的、放羊的,你叫他是小人,他都不高興」,他都懂得小人是什麼意思,叫他小人是對他一個侮辱。「現在呢?」現在這個時代,「你叫我小人,小人有什麼關係,有什麼不好?只要有錢,你叫我小人,叫我小小人也行,拿錢來就行!」現在人的確是這樣的,現在人不在乎這個了,什麼君子、小人,錢最重要了。有錢,什麼都可以,管你什麼君子、小人。現在不但是一般人,一個大國國家的領導人都是這個樣子,就是我的利益,什麼不如法的手段他都做得出來,違背公義的事情他也做得出來,只要對我這個國家有利益、有好處就好了,管他是小人、君子,他不在乎這個。這個就是現代人他沒有這些道德觀念。但是佛法講有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錢財,得不償失。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亂成這個樣子,不就是現世報我們都看到了嗎?現在新聞、網路新聞報導的,我們拿佛經來對照,活生生的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儒家教學是教倫理道德,教這個,教人要做個君子,不要做小人。
好,我們再看: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
『呵欠』就是打呵欠。很累,打個呵欠,你要打呵欠,也不要對著人的面前去打呵欠。「這個我見了可很多,這就不說了。」雪廬老人講,這個事情他看到很多,在人的面前他就打呵欠,好像很累,這個是很不禮貌,對人很不禮貌。這個還不少,所以不要向人打呵欠。「這還不算,兩人正談著,打舒伸。打舒伸有兩種,伸腿也是舒伸,呵也是舒伸,這是極不恭敬。」呵,就是口打呵欠,它也是一種舒伸。你把兩隻腳伸出去,那也是叫舒伸。所以對著人,你不要打呵欠,把腳伸出去,不要對著人這樣,這是對人家很不恭敬。
「我不曉得台灣的規矩怎麼樣,在內地你要照這個樣子,他會迷信:我這一天都會沒有士氣了。」這是雪廬老人講,他說在台灣的規矩不知道怎麼樣,也就是說,台灣的風俗習慣不知道怎麼樣。如果是在內地,就是大陸,不是靠海邊叫內地,靠海邊叫沿海。我們台灣是海島。內地就是它沒有靠海,在內陸裡面的地方。內地的一個風俗習慣,如果你是照這樣來表現,對人打呵欠、舒伸,內地的人他可能就很不舒服了,他會迷信,今天碰到這個事情,今天運氣肯定不好,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倒霉,才會碰到這個事情。這就造成人家的困擾,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台灣,還是其他地方,這一條,就是你不管走到哪裡,對任何人都不要對著人這樣,你要打呵欠,稍微轉個身,或者到外面。你針對著人這種動作,那是真的對人很不禮貌。
「打噴嚏,忍不住」,就趕緊一回頭。這個我們也常常有,有時候受到一些風寒,就噴嚏要打出來。打出來,你也不要對著人,就在人家面前面對面給他打個噴嚏。如果忍不住,你就趕快回頭,回頭就是頭轉到後面去,不要對著人打噴嚏。「打噴嚏還不行嗎?衝著人家打噴嚏,這都是毛病,這個要記住。」衝著人就是面對面對著人這樣打噴嚏,你鼻水噴到人家衣服,給人家衣服弄髒了怎麼辦?所以你對人要恭敬,這個是對人一個恭敬心。禮的精神就是毋不敬,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敬別人。所以「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尊敬別人,人家也會尊敬你;你不尊敬別人,別人他也不會尊敬你。所以敬人就是由衷的尊敬人,就是從心裡真正對人的一個尊敬,因為人人都有可尊敬之處,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依照《曲禮》所說,雖然是做苦力的人,苦力就是重勞力的(現在講重勞力),或者小販,賣菜的、賣水果,做苦工、工人,或者做小生意賺錢的人,我們也不能小看這些人,這些人都有令人尊敬的一面。特別現在這個時代,在我們台灣地區,你看現在都要請外勞,我們請外勞,也要對人家尊重,不能說,我錢請來的,我付你錢的,就對人無禮,這個不對,不可以。我們要想一想,要感恩,要存感恩之心。以前我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跌倒,骨頭摔傷了,行動不方便,請一個越南的越勞照顧。我對她是很感恩,我常常有包個小紅包給她,所以她照顧我母親也照顧到往生。不能說,這個我請的,對她就不尊敬,這個是不可以,我們總是要感恩。至於那些有道德的人,當然更值得我們去尊敬他。如果你能夠尊敬人,你就能受人尊敬,因為敬人者人恆敬之。尊敬人是一種美德,假使你敬人人,人人就敬你。你對所有的人都尊敬,所有的人也會尊敬你,這個社會就是有禮貌、有道德的社會。我們提倡學習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主要也是在這個上面。
好,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剛好是一個段落。下面「饋贈」這個單元,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對眾」,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