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 (第十六集) 2002/6/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16
《太上感應篇》
諸位同修,上一集我們說到:
【正己化人。】
『己』是自己,『人』是他人,就是說我們自己跟別人。我們要教化別人、感化別人,要先從自己做起,先端正自己然後才可以感化別人。如果自己不端正,要去教別人是非常困難。所以這句重要的就是修正自己、教化別人。上一集說到落實在生活當中,「正己化人」在生活上可以說很多方面,說不盡。《感應篇彙編》註解跟我們講「清貴容,仁貴斷」,諺語所謂的「清貧濁富」。
第二句話說「仁貴斷」。我們前面說到第一句,第一句是「清貴容」,「容」就是包容的意思,清淨能夠包容別人。「仁」是仁慈,仁慈所貴的是決斷。決斷是什麼意思?就是對於是非、善惡、邪正你要有能力去辨別,這才是真正的仁慈。如果你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這種仁慈就不是真正的仁慈。仁慈要是沒有智慧、沒能力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這種仁慈就是佛家常講的「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心是純一個慈悲心,但是事情看錯了、做錯了,做錯誤了,後面所帶來的不但沒辦法利益眾生,反而給眾生帶來了災難,帶來了痛苦,這就不是真正的仁慈了。
所以「仁貴斷」這個「斷」就是說可以決斷是非善惡、真妄邪正,他有能力分辨。要具足這個能力,一定要讀聖賢書、讀佛經,才有這種能力。我們現代人已經沒讀聖賢書、沒讀佛經,對於是非善惡、真妄邪正的標準完全不了解,往往把對的看成錯的,錯的看成對的,這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看得很多,往往造成不良的後果。所以這句話雖然是三個字,但是意義很深,很值得我們大家深思。就是說如果沒有智慧的決斷,都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確實是「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如果有智慧的決斷,這個事情就可以避免。
佛法是智慧的教學,有真實的智慧才能融合不同的族群,才能使我們的法身健康。我們的法身範圍太大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自己一身。我們把範圍縮小,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你有智慧處理事情,這個社會才會健康。大家一起能夠和睦相處,這個社會健康,社會健康,國家就健康,世界就健康,佛法教學的目的就是在此。
眾生和睦相處,不但是我們人類,還包括所有的動物,包括植物,包括山河大地,都要能夠和睦相處。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動物有靈性,植物就沒有靈性,礦物沒有靈性,要是這樣認為就錯了。植物也有靈性,礦物還是有靈性,連石頭都有靈性。如果石頭沒有靈性,過去古時候「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個公案在佛門的記載很有名。生公講經說法沒人聽,最後他就去說給一堆石頭聽,講到最後那個石頭都會動,會點頭同意他說的,這就是生公說法,現在這個古蹟還在蘇州。這是說明礦物也有靈性,這正是佛家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都同一個法身,哪有沒靈性的!這是都一樣。
既然是同一身、同一體,不但對動物,對植物、對礦物都一樣,要以平等心、清淨心去愛護它。如果我們對自然界不去愛護,任意破壞,像現在地球上這樣。很多人說地球生病了,地球是怎麼病的?人為的破壞,山上亂開墾,將自然的生態任意破壞,造成地震、水災,現在很嚴重的土石流。這都是沒去愛護大自然,大自然會產生不好的變化,到最後吃虧、受災難的還是人類。所以清淨、平等愛護一切眾生,不但愛護一切有情眾生,包括這些無情的眾生都要愛護。
佛法修學要認識大體,什麼是大體?法界是眾生的大體,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都是這樣做,他們時時會照顧到。對我們初學人來說,社會的安全是大體,國家富強是大體,世界和平是大體,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要想到照顧大體,就是整體。我們現在起心動念起碼也要為地球所有的人著想,不能只有想一部分而已。認識大體的人,就能夠捨棄自私自利。我們的私情、個人的愛好,與大體有衝突、有矛盾的時候,一定要成全大體,犧牲自己,這是佛教給我們的。公道跟私情尤其要辨別清楚,絕不能徇私情而傷害公道,這個都是大的原則、大的前提,我們不能不照顧。
至於生活當中,古聖先賢也教我們一些處世待人的原則,所謂是「處忙時更當以閒」,就是說你在很忙碌的時候,為什麼忙的時候還要忙裡偷閒?就是說再忙,也要以閒情逸致來處理繁忙的工作,不能太緊張、壓力太大。人的身體就像一部機器,機器的發條如果轉得太緊會斷掉,不能用。所以再忙,事情再多,也是要閒情逸致,你的心情要放輕鬆,心情身心放輕鬆,這樣處理繁忙的事情就是一種高度智慧的表現,在佛法裡稱為「善巧方便」。
遇到急難的時候,心尤其要平靜,急難的時候如果是急躁的心,一定會出問題,所以在急難的時候要用平靜的心來處理。特別是居於領導地位者,這是我們知道的,領導地位的人比一般人聰明,他帶頭,帶頭的人一亂,這下面的人就全都跟著亂了。所以當急難的時候,帶頭的人要非常的鎮定、非常穩定,所謂穩住陣腳。無事的時候要多做防範,就是說沒有事情的時候要多做一些防範的工作,要做檢點。有事的時候要有耐心、要有定慧來處理,不能錯亂。
人與人之間相處,人與天地萬物相處,我們人與人在一起,「疑」是大病,疑就是互相猜疑,你猜疑我,我猜疑你,疑是一件很大的障礙。在見思煩惱裡面,思惑五種:貪、瞋、痴、慢,再來就是疑。通常我們介紹這些名相,「疑」都是解釋對聖教的懷疑。聖教就是佛菩薩講的經,我們聽了懷疑,不能接受,這是比較大的問題,這障礙我們開悟,障礙我們證果,這是大的疑,這個疑是嚴重的障礙。可是小的疑惑也不能疏忽,小的疑惑雖然沒有像大的懷疑(對聖教的懷疑)這麼嚴重,但是也不能疏忽。
小的疑惑是什麼?對人的猜疑,人與人之間互相猜疑,這就是小疑。人與人之間如果有猜疑,怎麼能夠相處!為什麼會懷疑?實在講,多半是起於自己的成見,自己主觀成見太深,跟別人相處總是疑神疑鬼,懷疑這個又懷疑那個,心量太小。菩薩教我們容人之過,你心量大,能夠包容別人,這個煩惱就沒有了,這個疑的煩惱就沒有了。心量要是愈小,疑心就愈重,疑心愈重,跟人就不能相處。尤其是領導的人,領導的人疑心重,他的手下決定沒有人才,沒人為他辦事情,一下懷疑這個,一下懷疑那個,懷疑到最後,沒有一個靠得住,沒有一個能夠用,就沒有人了。他對於人才疑惑、嫉妒,不用人才則用奴才。用的人智慧能力都不如他,這樣怎麼能夠建功立業?真正有能耐的人,下面都是人才,他下面所用的人都是人才,不是用奴才。
我們讀古書讀到管仲,管仲是古時候了不起的一位大政治家,幫助齊桓公,所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當時就像齊國。春秋戰國時代沒有統一,國家大大小小很多,齊國得力於管仲的協助,建立像我們現在聯合國的霸主。當時諸侯都很尊敬齊桓公,都聽齊桓公的意思去辦事,這是管仲成就的。管仲也叫做管子,我們讀管子的書,他所用的人都是一流的人才,各個人的能力都在他之上,好像無論做什麼事情,在行政上不如這個人,理財上不如那個人,領眾方面又不如別人,就是說他樣樣都不如別人,但是他做宰相。這個宰相就是像我們現在行政院長。他用的人都是人才,所以能夠建功立業。這正是從前孫中山先生所講的,領導人要的是什麼?要權,他要有權力,下面這些辦事的幹部要有才能。用人才,發揮人才,絕對不嫉妒人才,管仲做到這點。領導人要有這樣的度量,所以人才會替他辦事,人才替他賣命,替他辦事情。
在佛法裡面講,這些人過去生中都是跟他有緣分,沒有緣誰要替你辦事?佛法講因果講得深,世間法講得較淺,看表面,看現在,不講過去。佛法講得很深,過去世跟這些人緣深,結的善緣。所以結緣比什麼都重要,結善緣,絕對不結惡緣。佛教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家對頭,過去世結的不善緣,這一生遇到了要把它化解,一定要懂得去化解,不能冤仇愈結愈深,要以智慧、善巧方便去化解。實在說,以真心、誠意、愛心,無私無條件的去幫助別人,幫助這些冤家債主,這個結慢慢就化開了。冤親債主往往會跑到你家來,這個我們要知道,不是冤親債主不會相遇,不會聚在一起,不會當一家人。所以對於家裡的人(父子、夫妻、兄弟姊妹)的相處,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把無始劫以來的冤結化解,把它變成法緣,把情緣化解變成法緣,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就能夠得到幸福美滿、家庭興旺、社會和諧。這是非常寶貴的教訓,我們要記住、要學習,這有真實的受用。
現在大家都知道世間有災難,災難是肯定有,我們從佛法當中學習到許多的道理,根據這些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佛給我們講的原理原則就是「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這個世間萬事萬法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心去想出來的,你心想什麼就變什麼出來。最基本的就是心。
佛經的這些開示,我們聽經聽比較久的同修大家都很熟了,可是這裡頭的義理很深很深,也很不容易體會,雖然我們常常聽,甚至我們也會說給別人聽,但是要體會到它裡面甚深的義理,也是相當不容易體會。如果真的體會到,明瞭事實真相,確實世出世間不管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是主要的科目,眾生就是迷,教眾生覺悟這是主要的,其他的都是附帶的。為什麼?眾生因為迷失了自性,所以才感召無盡的災難。災難怎麼來的?迷來的,迷就做錯事,做錯事的後果就是災難、苦難。如果一旦覺悟了,真的像白衣神咒所講的「一切災殃化為塵」,覺悟則這些災殃都化解了,都不見了,這是事實。
所以佛法教學在一般說的宗旨有兩句話,就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從果上講,就是果報;「破迷開悟」是從因上講,你要修因,你有破迷開悟的因,才有離苦得樂的果。我們學佛,一定要以佛為榜樣,以祖師大德為典型,學佛就要學得像佛,學菩薩要像菩薩,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這樁事情就是要發心,有人說這很困難,確實說困難就真的很困難,但是說容易也很容易。我們一般說困難,什麼最難?你要去求別人事情這個最難,所以說「登天難,求人更難」。但是作佛、作菩薩這件事情,不是去求別人,是求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如果真正發心要去做,就不困難;我們自己若不發心去做,當然就很困難。所以學佛這件事情,說難是很難,說容易就很容易,完全是看我們自己。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克服煩惱習氣,這就不難了。
四弘誓願教導我們修行的綱領原則,第一個就是要發心,那個心是真正覺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如果發這個心,這個念是正覺、正確的。可是這句話要怎麼講法,很多人不了解,這句話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捨己為人,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意思。我們今天對一般人講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一切眾生的利益,就是這句話的意思。我們今天最難捨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肯捨,不肯放棄,這樣你要怎麼幫助眾生?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我們仔細觀察,各個都能夠捨己為人,自己在物質生活條件降到最低的水準,不能再低了。他們的精神生活非常豐富,精神生活之樂沒有人能夠知道,確確實實是法喜充滿,慈悲之至,止於至善,我們一般凡夫怎麼會知道!這是我們要清楚、要明瞭的。
我們再仔細看現在的社會,現代社會的青少年他們想什麼,他們看的是什麼、聽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然後我們心裡就有數了。世尊在經上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於是我們看見現代的青少年,他們所看的電視、電影,年紀較大的接觸較少。現在這個電視愈設計愈精巧,可以拿在手上,裝在袋子,小台電視也能夠有十幾個頻道、十幾個電視台。像現在坐飛機,椅子後面也有小的電視,小的螢幕,節目也有一、二十個。我們看電視,實在講距離太近,電視的光線對我們身體也有影響,也不好。可是我們看到一些年輕人對這就很有興趣,因為看很多節目,這個節目裡頭有暴力,有恐怖的,那個內容可以說很不健康,天天在看這個東西。
現在也有很多音樂在搖頭的,那個頭一直搖,搖一、二十個小時,那個音樂是一種噪音,我們聽起來很不習慣,但是年輕人他們習慣了。現在聽說還吃藥,頭不搖吃到搖,那天看到報紙報導,有人搖三十六個小時。我們想這不是人的生活,但是這些年輕人他們習慣了。過這種生活那個腦會受損害,不只天天受電波的干擾,而且受這些節目內容的刺激,所以到以後一生當中,生活變成了很緊張,他那個心情很不穩定,他的心裡胡思亂想,心裡常常有恐怖的心,在這個情形之下,往往他就會做錯事情,所以這些節目害死人。這跟半個世紀以前那種電視、電影的內容完全不一樣,愈早以前的娛樂節目愈單純,都是教人為善,教忠孝節義。現在的節目不是教人為善,是引誘人去起煩惱,引誘人邪思,引誘人去作惡,你說這怎麼得了!
所以我們現在在報紙、電視上常常看到,這些娛樂場所常常發生事情,KTV、卡拉OK常常發生事情。為什麼?去那裡唱歌的人,唱那個歌的內容都是引起我們的刺激、興奮,引起我們的貪瞋痴慢這種煩惱,年輕的人互相看不順眼,打架、互殺,鬧出人命。所以那個內容是很不好的內容,但是年輕人他們不知道,不知道這個利害關係,現在父母要是跟他說,他也不會接受,但是非常的危險。所以我們這一世紀的眾生很難度,尤其這些年輕人很難度。要度這些人,說到最後還是要從自己做起,所以「正己化人」比什麼都重要,你自己要先做個榜樣給他們看。自己不正,你想要教他,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十分的純正才能感化他們,所以我們自己不正,就決定不能教別人。自己要是不能在這個大時代立定腳跟,你一定會被大浪捲進去,就像做颱風,被大風大浪捲下去,被大風浪捲下海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大風大浪當中,你自己站不穩就會被它捲下去,所以一定要有真實的定慧。
真實的定慧是要從哪裡修起?還是一句老話,從念頭上轉起,從我們心裡的念頭去轉變,不再為自己。《金剛經》跟我們說離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就是沒有我自己,不會再為我自己著想,不會再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只要自己有利益,別人都不顧,甚至傷害別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現在的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做到離四相,我們才能夠心正、身正、行正,四相如果不能脫離就難。離四相在《金剛經》就說得很詳細,所以有因緣、有機會這個《金剛經》也要深入,這是般若經典。般若在佛法當中是屬於共同的功課,所有一切佛法、一切法門都沒離開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佛法是建立在般若智慧的上面。所以《金剛經》也就非常的重要。
要如何離四相?念頭要轉過來為眾生,我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死也為一切眾生服務,決定不是為自己來的。這個樣子你就轉業力成願力,佛家講「乘願再來」,「乘願再來」我們現在就做得到。現在你如果念頭一轉,你跟以前不一樣,你現在就是乘願再來,乘你自己發的願再來的,就是在你自己一念之間的轉變,就是說觀念要轉過來。
我們對一切眾生服務的項目是什麼?要記得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我們為一切眾生服務主要的項目,就是要幫助他破迷開悟,我們唯一服務的項目就是這條。其他服務的項目,有很多很多人在做了,已經有人做,我們就不用多事。好事分給大家去做,已經有人做了,我們就不用做了。所以我們身為世尊的弟子,尤其是出家的弟子,出家人只做這樁事情,教化眾生,使眾生能夠破迷開悟,很單純。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這就是給我們做一個最好的榜樣。別人,無論是什麼人做社會慈善事業,幫助眾生解決一時的困難,我們都讚歎、都歡喜,隨喜功德,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這樣就對了。我們就是做這一件,尤其我們道場做的講經法寶流通,電視台,也包括電腦網路,主要就是做這個工作,做法布施,法的供養,目的就是要給大家聞到佛的正法,能夠達到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
我們念頭一轉,我們的解行功夫就得力。所以修行關鍵就是在你的心念,念頭如果轉過來,這樣就得力;轉不過來,怎樣修就不得力,關鍵就是在這裡。念頭若轉不過來,不要說在行門上功夫不得力,在解門都不容易,「解」就是理解,對佛法真正的理解就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觀念轉不過來,沒辦法轉變。原因在哪裡?是在我們的心。佛心跟凡夫心不一樣,以凡夫的心學佛,要變作佛就沒辦法了,必須把心轉換過來,放棄妄想分別執著。
人與人在一起相處要冷靜、要客觀,不要有成見,主觀的觀念不要太強,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別人的意見如果有錯誤的地方,他有錯誤,我們要仔細給他分析,給他說明,讓他能夠明瞭,明瞭則他的錯誤就能夠避免,我們要從這方面去做。古人也說得很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又不是聖賢,哪有可能都沒過失!有過失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有過失,知過才有辦法改過,如果不知過,是要怎麼改過?所以要改過之前,要先知過,知道我們過失是在哪裡,我們所犯的錯誤是在什麼地方,知道之後把它改過來,這樣就善莫大焉了。世間最大的善事就是改過,所以聖賢、佛菩薩讚歎改過,讚歎懺悔,懺悔就是改過,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我們再看下面,《感應篇》第二十二句:
【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這八個字是教我們行仁盡忠、推己及人。這八個字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社會福利事業。「孤、寡」都是說人間最不幸的遭遇,男子的太太死了,這就稱作『孤』,孤單的孤;女子的丈夫死了,稱作『寡』,我們一般說寡婦。失去了伴侶,尤其是年歲大的老人,這是人生沒辦法避免的,必定會遭遇到,只有少數的人一生生活幸福美滿,過去生中修得好。所以「鰥寡孤獨」在這個世間太多太多了。現在世界上各地區、國家獎勵宗教人士,以慈悲、愛心來幫助這些不幸的人,這是各地政府都有獎勵,這就是屬於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的事業,幫助這個人。
這方面的布施是屬於無畏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當然也有包括在內,但是重點是在無畏布施。你想一個人失去親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心靈非常的空虛,甚至感覺非常的恐怖,這個時候有人能夠去安慰他,跟他說法,尤其提供佛法給他,讓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聞佛法,對宇宙人生真相漸漸明瞭,遠離恐怖、顛倒、夢想,這就是無畏布施,屬於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
佛跟我們說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種苦實際上都可以避免,可以把它轉變過來。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懂,他懂有果必有因,看到這個結果,就知道前面是什麼原因才會造成這個結果,種善因一定得善果。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所造作的都是不善的因才有這八種苦。如果念念為社會、念念為眾生,這八種苦難自然就消除了。「離苦得樂」這句話是真的,絕對不是說空話,也不是安慰人的話,實實在在能夠做得到的,這在於個人的覺悟,真正回頭,認真努力將錯誤的念頭轉變過來。這兩句話的意思也是很廣泛,『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前面「正己化人」,化人是感化他人,化他是感化別人。「正己化人」這句是總說、總講,包含下面所說的,再下面詳細講,就是列出較詳細的科目。
二十二段這是「行仁」,也就是仁慈,仁愛如何落實就叫行仁。《感應篇》的註解裡面引用古人施政(施政就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文王之政,不過曰,哀此煢獨」,言語很簡單,真正符合中國古時候的要求:簡要詳明,簡單、重要、詳細、明瞭,這四個字的標準。這四個字(哀此煢獨)就將周文王治國的理念、目的完全說出來了,這就是憐憫這些孤寡老幼,使他們能夠免除一切憂患苦難,能夠安養天年,這是仁政。做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能夠實行仁政,這就是聖王。以此類推,地方的官員也要懂得這個道理推行仁政。
在佛法裡面,世尊教導從事於政治工作的人,佛經裡有一部《仁王護國經》,這在般若部裡面,《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過去我們導師也曾經講過、介紹過。這部經主要就是教我們治理國家、領導群眾,應該要做的是哪些事情。佛也是把憐憫、救濟鰥寡孤獨、老弱(我們現在說殘障的人士,沒有人照顧的),要特別加以關懷、照顧。這就是現在我們說社會福利事業、老人福利事業,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很認真在進行,這些都是這一段裡面所說的。
註解裡面接著又說「夫子之志,亦不過曰,老安少懷」。「夫子」就是指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是我們東方大教育家,他教人什麼?也是教這樁事情。由此可知,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都是教導我們這樁事情。尤其佛法裡面講因果,我們若不尊敬老人、愛護老人,不照顧老人,我們想想看,我們自己是不是會老?我們自己老了,也是希望年輕人照顧我們,有人尊重我們。佛在經論上常常教導我們「深信因果」,這個意思很深很深,我們要能夠深深的體會。所以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照顧別人就是照顧自己。這裡頭最重要的是真誠心,就是菩薩道。
佛在經論裡面教菩薩修學的六個綱領、六個原則,在佛經的名詞稱為「六波羅蜜」。一般講經只是把這個名相簡單介紹一下,一般人聽起來也是不太了解,好像懂了,其實一點也不懂。這六個綱領實在說,說不盡,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就是在說這個。由此可知,它的意義深廣,尤其重要的是要落實。
第一個是布施,這裡只講六度第一個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學佛的人聽得很熟了,但是對深義並不了解。布施,對於這些沒有人照顧的老人,我們要特別關懷,關懷是布施,愛心的布施,慈悲心的布施。布施愛心,布施慈悲心,布施真誠心,布施清淨心,這一類的布施就很少人說起。只有看到他沒有衣服穿,我們去買幾件衣服送他穿;他沒得吃,送一點吃的給他,沒有付出真誠的愛心,這個功德做得就不圓滿,不但不圓滿,實在講沒有功德,他所做的是屬於福德,還不是圓滿的福德。圓滿的福德裡頭也是要有真誠的愛心,真正布施照顧、慈悲救濟,所以這個當中要有慈悲心,主要有那個心,關懷的那個心。
我們看到這些受苦受難的人,我們學佛的人、聽經的人清楚明瞭,知道這個原因。人到這個世間來是兩種業力,一種是引業,引業就是引導我們到人間投胎。是什麼業引導我們來人間投胎?我們過去生有修五戒的業因,五戒十善的業因,過去生五戒修得不錯,我們憑這個業得到人身。雖然得人身,每個人一生果報不相同,這個果報是屬於滿業,各人的滿業不同,「滿」是圓滿的滿,滿業是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我們一生的容貌,身體健康狀況,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種種條件,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屬於滿業。
這些鰥寡孤獨,這些可憐的人,他們的引業跟我們相同,都是到人間來作人,得到人身,但是滿業就不一樣,這個佛在經論裡面說得太多了。他貧窮沒有財富,什麼原因?沒有修財布施,前生沒修財布施,慳貪吝嗇,所以受貧窮的果報。所以我們若是要使財富不缺乏,要認真修財布施,財布施出去,好像眼前錢都沒有了,但是佛跟我們說這是寄在堅牢庫,一但你需要用它的時候,自然現前。一個人若有修福、有福報,不管在什麼時代到什麼地區,都不會受苦。
他沒有智慧,沒有獨立謀生的能力,是前生沒有修法布施。身體不好、不健康,多病,沒有修無畏布施。所以我們看到果,就知道前面造什麼因,有因必有果。沒修這三種布施,當然這一生每樣都不如意,都缺乏。所以明暸因果,尤其將因果的道理跟大家說明,使大家明暸因果,這樣才有辦法改變命運,改善生活環境。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