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信心 (共一集) 1997/11/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1-0062
世法、佛法總在一個「緣」字,隨緣就自在成就,如果不隨緣就有許多的障難。不隨緣就是我們常說的攀緣,攀緣一定有障礙,一定有許多的困難。緣的成熟,佛家常講時節因緣,也就是說它的時機成熟了緣就成熟了,時機不成熟,不可以勉強。世出世間的聖人教化眾生,都明瞭這個道理,所以自己心地永遠保持清淨,《無量壽經》所說的「住真實慧」,真實慧就是清淨心,永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住真實慧。
佛菩薩的悲願無盡,如果眾生機緣不成熟,也不能夠說勉強的來幫助眾生,這個事情勉強不得的。如果這個地區時節因緣成熟了,百分之九十九成熟了,還有一分,就欠缺那麼一點,在這種情形之下,佛菩薩可以幫得上忙,給你做個增上緣,使這個因緣能夠圓滿的成熟。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佛來示現,就是這個地區眾生修學佛法的因緣成熟了,佛來示現。佛雖然示現在這個世間,沒人啟請,那佛也無可奈何,沒人來請法,在這種情形之下,佛只有入般涅槃了。
在這個情況之下,淨居天人他們來到人間,到釋迦牟尼佛面前代表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來啟請,這些淨居天人不是等閒人物,我們一般看他是四禪天五不還天這些天人,其實我們在經上看到的很多,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那些淨居天人有許多都是諸佛如來變化所作的。我們這邊的緣已經成熟,差那麼一點,他這一啟請,把我們這些人統統覺悟了,醒悟過來了,這個叫增上緣。由此可知,因緣的殊勝,因緣的不可思議。
現前世間的大眾,特別是中國人,與佛的緣很深。釋迦牟尼佛建立了這樣美好的教育,當年也是向四面八方傳播,可是到後來唯獨在中國生根、茁壯、開花、結果,比發源地的印度還要殊勝,傳播在其他地區的,隨著時間已經淹沒不彰了。為什麼它能在中國有這樣輝煌的成就?中國人的緣深,識貨,認識這是珍寶,正如同經上所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中國人具足。雖然在最近一、二百年來,中國人可以說受盡了苦難,這也不是沒有原因,原因也很複雜,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喪失民族的自信心,看到外國這些洋槍大炮、科學技術,總以為我們中國落伍了,把他們看作先進國家,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一個錯誤觀念,帶來了一、二百年的災害。
西方人的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仔細去觀察,它並不是沒有缺點,它的缺點很多,這種形勢繼續不斷的發展,到最後的結果,是這個世界同歸於盡。這個事實在現在全世界許多真正有智慧、有見識的人都已經意識到了,已經在這裡擔憂了。回過頭來再看看中國,中國為什麼能夠延續幾千年,依舊還存在這個世界,沒有被淘汰,沒有被滅亡,世界上幾個大的文明古國都滅亡了,唯獨中國存在,這什麼道理?這是給世界許許多多真正聰明智慧的人一個課題,讓他們去研究。他們發現中國有真的東西,中國這些思想、文化,如果能夠再復興、再發揚,可以挽救這個世界。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這個人是為現代世人所尊敬的,他就是明白說出來,「要挽救二十一世紀,唯有大乘佛法與中國的孔孟學說」。能說得出這句話很不容易!他要不是對於東西方的學說,古往今來的因果演變,要不能夠透徹的瞭解,這句話說不出的。
這次李木源居士從普陀山歸來,告訴我:佛像開光的時候,一萬多人見到觀音菩薩。這是佛菩薩對這個地區的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有四種形式,有顯感顯應,我們明顯的求佛菩薩,佛菩薩應了,這是顯感顯應;有顯感冥應,我們求佛菩薩,但是佛菩薩沒有顯靈給我們看,有沒有應?有,是我們看不見的,所謂是佛菩薩默默之中來保佑我們,這是第二類的;第三類的有冥感顯應,我們心裡確實有這個願望,但是沒說出來,也沒想起來,確實有這個願望,但是想不起來,可是佛菩薩已經有應了,有明顯的感應了;第四種是冥感冥應,冥感冥應是非常非常普遍,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如來對九法界眾生,無論哪個眾生,都希望生活過得好些,都有這個願心,不管他說得出說不出,都有。都希望自己衣食充足,都希望自己有智慧、有德能,都希望自己作佛作祖,潛意識裡頭有,沒有顯露出來,甚至於他想都沒想到,他有沒有?有,潛意識裡頭有。這個我們講阿賴耶識裡頭它有種子,這個種子它有感應,冥感,佛有冥應。從冥感冥應我們就曉得,佛的慈悲是無盡的,對於九界眾生,平等的關懷,平等的愛護,平等的協助。
木源居士在普陀山這次所見到的,我們想它是屬於冥感顯應,他們一萬多人見到空中蓮華、四大天王、白衣觀音,木源告訴我,觀音手垂下來,手上那個眼睛都看到,真不可思議!這個訊息給我們,讓我們瞭解,諸佛菩薩特別關懷中國,護佑中國,使中國人潛在的這種意識又能夠顯露出來,必定能隨著佛菩薩的加持發揚光大,來挽救這個世間的劫運,不至於引起全球的災難。佛菩薩顯應不是偶然的,有很深的因緣,甚深的義趣我們要能夠體會,給我們的是很大的鼓勵,給我們信心,加強我們的願力。一般感應的事情非常之多,中國、外國時時我們見到、聽到,聽到的就更多了,而明顯的感應都在真誠心,所以誠則靈。佛法、世法都是這個道理,這是說明佛法的緣逐漸逐漸趨於成熟了。
我們是這麼多年來,我從學佛以來就特別的喜愛《華嚴》,我出家第一部請的經就是《華嚴疏鈔》。這個本子我現在交給台北的佛陀教育基金會,讓他依照這個本子來翻印,我讓他印十六開的本子,這樣字比較大,那邊印一千套,這個將來都可以分送給你們同學。另外一套就是李長者的《合論》,《華嚴疏鈔》原本是線裝本,四十冊,《合論》也是線裝本,十四冊。這麼多年來,希望把這個經能夠好好的跟同參道友們來研究討論一遍,這個時節因緣總是不成熟。李炳南老居士晚年,我聯合一些同修,八個人,我們八個人啟請,請老居士講《華嚴》,他答應了。可是台中這個環境,李老師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是一個半小時,這一個半小時還有台語翻譯,所以實際上一個星期只講四十五分鐘,那這個經要講到哪一年才講完?所以他講了二十多年還沒講到一半,我那個時候依照他的進度來給他計算,他這一部經要講完的話,至少要五十年,那壽命短的還不行。所以他講到十迴向品,講完之後他就往生了,九十七歲走的,往生前兩個星期他還講,所以相當不容易。
我聽他講《華嚴》,聽了一卷,這八十卷我聽第一卷,這第一卷聽完之後我就會講了,所以我在台北講,他在台中講。我一個星期講三次,一次一個半小時,所以我大概是二、三年的時間就超過他了。我這部經沒有講完成就是因為常常出國,尤其是出國的時間比在台灣的時間要長,所以這部經也講到十迴向品。但是我比他講的多,這《四十華嚴》大概我也講了一半,李老師沒講《四十》,他只講《八十》,我是《四十》、《八十》一起講,一個星期三天,兩天講《八十華嚴》,一天講《四十華嚴》,同時講。但是這個工作沒有完成,一直有這個願望,想把這部經好好的講一遍,也是韓館長的最後一個願望。
所以我常常想著這個經怎麼個講法,在什麼地方講,現在看看木源居士帶回來的訊息,他說中國這些主管宗教的領導幹部,以及一些老法師們,都歡迎我們回國去辦培訓班,回國去辦彌陀村,他們叫他打聽,他說淨空法師講的彌陀村到底什麼意思。李木源居士向大家講解,大家聽了很歡喜,最好希望在中國辦,中國還有許多寺院還沒有發還的,都可以能夠發還,土地不需要花錢,可以取得。這好事情,如果緣要成熟,當然這樣一部大經,在自己國家講,那是無比的殊勝,除非是自己國家緣不成熟,逼著我們沒有辦法,在海外找地方來講這部經。
我連這個培訓工作,我早年都想最好是在自己國家來做,我說我去做我很平等,我不會偏愛一個地方,國內有許多佛學院,我每個佛學院去教一個學期,輪流去,這就很平等了。一個學期,確確實實三、四個月就把這套方法教給大家,真正肯學的人都能夠學會。這個方法學會了,無論你研究哪一種經論,方法是不變的,都能夠深入,都能夠學得好,也都能夠講得好,這佛法各宗各派統統都能夠復興,我有這個願望,這個願望很多年了,但是在國內外的條件都不具足。
所以我們前些年在這邊講經,跟李木源居士偶然談起來,沒想到他真發心他來辦培訓班。這個也不是一個普通人物,這是我們佛門真正的護法,我跟他相處十年了,十年都是這麼樣的熱心,他這種熱忱沒有改變,而且年年好像在增長,愈幹愈有勁,愈做愈有智慧。所以緣成熟了,自行化他,一切都會很順利。今天在資源上的取得比過去方便太多了,在以前我們要得一部經書,相當不容易,我初學佛的時候用的經書是手抄本,買不到,只有到寺廟藏經樓裡面去找,找到時候自己抄一本。你看現在多方便,現在縱然沒有,影印方便多了,不要自己手抄了,抄得很辛苦,科技發達,這比以往方便太多了,我們盡量利用這些科技的方便,成就自行化他的功德。
這裡面最重要的,還是以真誠、清淨、平等心,決定要保持,念念不失。弘法利生一定要等時節因緣的成熟,處眾決定要保持謙讓,謙讓是性德。你看《易經》裡面六十四卦,唯有謙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只有這一卦,無往而不吉利,所以一定要懂得謙虛、忍讓。諸佛如來,我們在經典裡面細細去觀察,都保持著很低的姿態,佛菩薩給我們做榜樣,給我們做樣子,決定沒有貢高我慢,這是我們一定要學習的。看到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自他不二,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決定不能跟人相爭,六祖能大師也說「諍即失道意」,爭論哪裡是學道的人?學道的人決定沒有爭論,為什麼?他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所以爭論這個意念連根都拔掉了。沒有得失,沒有貪瞋痴慢,沒有是非人我,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自己真正契入這個境界,眾生的緣成熟了,弘法利生這樁事一定就非常順利,一定就非常圓滿,不必自己去操心,也不必自己去籌劃,一切是自然的成就。
昨天你們在《無量壽經》上講到八個自然,你說那是何等的自在!那段經文很重要,要細心去體會,一定要有領悟,你才能講出味道來。這段經文文字是不很深,可是義理很深,體會到一分你就能說出一分味道,體會出兩分,你就能講出兩分味道,深廣無盡,在宗門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