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輪迴是執著變現出來的 (第五七二集) 檔名:29-519-0572
第四「無執著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觀察於一切法,不生執著,是名無執著心」。無執著要什麼?要智慧,沒有智慧不行,要真實的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從清淨心來,清淨心生智慧。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有執著,為什麼?佛在大小乘經教裡講得非常清楚,告訴我們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就從執著來的。不再執著了,你就很容易超出輪迴;只要你有執著,你就超越不了輪迴,輪迴是執著變現出來的。六道之外,佛告訴我們還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比我們高。他是什麼原因有的?他是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他有分別心,所以有四聖法界。執著是煩惱障,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這裡生的,你放下就沒事了;分別是所知障,這兩種障礙都是障礙人明心見性。我們要回歸自性,這兩種障礙都不可以有。所以在大乘教裡佛常說,我們放下執著(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成正覺,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所以六道是個夢境,只要正覺現前六道就沒有了,醒過來了,從夢中醒過來了。醒過來之後還在夢中,六道是夢中裡的夢中,那是什麼?四聖法界,四聖法界還是個夢境。必須把分別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分別心斷掉了,那個心比清淨心更殊勝。清淨心裡面沒有執著,有分別;平等心裡面不但沒有執著,分別也沒有了。我們今天講和諧、講和平難,為什麼那麼難?什麼人做到真正的和諧?菩薩。阿羅漢都還沒做到,為什麼?菩薩證得平等心,平等就和了。
所以中國人講和平,和從哪裡來的?從平來的,平等來的。我們中國人先把果說在前面,然後再說因;日本人講這句話他講平和,他把因講在前面,果說在後面,你看看日本文字。不平哪裡來的和諧?它比清淨高。所以在四聖法界,他們主修的就是修平等心,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菩薩修平等。分別放下了,平等現前,在佛法稱作你證得正等正覺,阿羅漢證正覺,菩薩證得的是正等正覺,那個等是等於佛。再往上提升破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什麼?起心動念。你看不但沒有分別執著,連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這叫無上正等正覺,這成佛了。行人修行證果,行人就是學生,用我們現在話也可以說修行人,行人可以解釋做修行人,要常以戒定智慧。他說常以智慧,我上面加個戒定,因為智慧是從戒定來的,戒能得定,不持戒你心定不下來。持戒的目的,不是別的,是得定。禪定還是手段不是目的,為什麼要修定?開智慧,心定了智慧就開了。智慧觀一切法,你才真正能夠把執著、分別、起心動念徹底放下。為什麼?那是假的,那是障礙,障礙你自己自性裡頭本具的智慧、德相。你說我今天要發財,我想擁有一切財富,你能不能擁有整個地球?能。你能不能把整個地球變成黃金珠寶?能。你今天為什麼做不到?因為你有執著,把你自性的德能全部障礙掉,你過得這麼苦;你要是恢復了,你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看他住在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萬分之ㄧ,哪裡能介紹得完!
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身體?金剛不壞身,真的是無量壽,不是假的,永遠不衰老。你想不想要?你所居住的環境是七寶宮殿,我們今天這些珍珠瑪瑙都做為首飾,寶貴得不得了;西方極樂世界是建築材料,遍地都是。黃金寶貴得不得了,極樂世界黃金是鋪馬路的,像我們這個世間柏油一樣,鋪馬路的。從這些地方你就想到那個富貴,那是什麼?那是你自己家裡本來有的。真搞清楚、真搞明白,這個世間一點都不稀奇,就像你是個大富大貴的家庭,你今天到這個地方來旅遊觀光,看到這個地方的土著,戴一些銅的首飾、錫的首飾,你看他覺得美得不得了,你一笑了之,你明白。確實極樂世界的人,不要說極樂世界,諸天的天人看我們世間的人多可憐。我們如果一念回光,我們就追上去了。特別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看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是什麼境界?阿彌陀佛自己說的,絕對不是假話,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是告訴我們,就怕你不到極樂世界,只怕不去,真正到了極樂世界,最低的品位到那邊去,你的享受、你的智慧,你的神通、道力、享受跟七地菩薩一樣。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難信!但是我們相信,佛不打妄語,佛不說假話,佛說的肯定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真幹,那你就真的得到。
這個機會不是千載難逢,千載時間太短了。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我們遇到。武則天給《華嚴經》做個開經偈,「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遇到了,如果當面錯過,那你真的是大錯了!特別是我們看到現前災難這麼多,學佛的同學明瞭,心裡有數,災難怎麼發生的知道,用什麼方法化解也知道,可是趁這個殊勝的緣分,我們抓緊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更殊勝了。今天的環境幫了大忙,為什麼?沒有這個環境你還沒有發心,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這個環境現前知道了,留不住,身外之物一樣留不著,連自己身體恐怕也保不住,趁這個機會走多好!二、三年的時間足夠了,古今許多大德給我們做了證明。所以,要用戒定慧觀察一切法,不生執著重要,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做起,學釋迦牟尼佛一切隨緣,飲食起居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從這個地方下手,自己的飲食起居隨緣。不要求任何人,隨分度日,老實念佛,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叫真修行。真正的沒有執著心,對待一切人,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六和敬也真的可以得到落實。
節錄自:02-039-0093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