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傳統文化要活學活用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2/11/16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01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這一本《36O》。《大學》開篇就說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如何明明德?依據哪些教誨來明明德?愈具體,我們才有下手處。怎麼思考事情、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情能明明德?用我們的明明德再去利益他人。就好像我們不自愛,又拿什麼去愛人?我們沒有明明德,又拿什麼去親民?所以師長老人家說的「修身為本」,修身為本是「明明德」,教學為先是「親民」;明明德和親民都圓滿,「止於至善」。孔子十五而志於學,就是學這個大學之道,不是記問之學,這是儒家的人生意義、價值觀;用佛門來講,行菩薩道。自覺,六度都是自覺,布施度自己的慳貪(放下貪心),持戒對治惡業,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痴。所以菩薩道先度自己,自己能度才能度人。所以自覺覺他,覺他就是親民,止於至善;自覺覺他圓滿,成佛了,這就是佛弟子的人生追求、人生目標,所以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而行菩薩道,有一尊菩薩是我們的學處。當然四大菩薩都要學,其實這一部《群書治要》所教也是落實四大菩薩的表法。我們首先看地藏菩薩,孝親尊師。在一開始修身的部分,「夫孝,德之本也」,一定是從孝道開始落實起的,包含孝悌、傳家,要齊家也是要用孝悌。尊師,慧命來自於老師,所以《群書治要》中有提到「民生於三」,人民他能生長、發展、生存,有三個角色來成就他,「事之如一」,事奉這三個角色一樣的精神。哪三個角色?「父生之」,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師教之」,老師教導我們增長慧命。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儀,不知禮儀則同於異類,跟禽獸不是有太大的差別。我們現在沒有老師教倫理道德,人做出來的行為可能動物都不會做。虎毒不食子,可是現在全人類一年墮胎的數目很驚人。沒有人教!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不能了解佛法,那只有一條路,輪迴的路。甚至講得再讓我們警覺一點,只有一條路,死路一條。有時候跟同修們在交流,也察覺我們有一個習氣叫退縮。有些人家裡經濟不錯,或者他人生有好幾個選擇,所以他有退路可以走,他說我退路很多。我笑著跟他說,你能退到哪裡去?大家想一想,我看大家的相貌都是富貴相,你們的退路都不少,退到哪?怎麼退,只有一條路,我們從生下來就沒有停止腳步往墳墓走。
看清人生的真相很重要,看破是智慧,放得下是功夫。夢參長老有一段法語提到,人首先把人生最後一刻看清楚了,再來經營人生應該會不一樣。諸位同道,人生最後一刻大家看清楚沒有?我們現在線上有從事於醫護工作的同修,在醫院裡看人生最後一刻看得最多。要看出警覺性,世間無常,人命有多長?《四十二章經》裡面就有一段經文,大意上說的,佛問在座的弟子生命有多長?第一個學生回答幾日之間,佛陀說你還不知道。第二個學生說飯食之間,吃一碗飯之間,佛說你還不知道。第三個學生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告別這個世間了,就去輪迴了。世間多少人在他面臨死亡的時候,他根本沒有做準備。所以印光祖師說,世間的人都被無常吞了,撲過來沒有招架之力,因為心裡沒有做準備。《群書治要》有教「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人生哪件事最重要?死生事大。海賢老和尚說的「成佛是大事,其他的啥都是假的」,這法語很精闢。「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當然大家會聽,一聽海賢老和尚說其他啥都是假的,我啥都不管了。聽經就怕聽出執著,就怕聽偏了。
這裡要引一下祖師的話,印祖有講,「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絕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這個話什麼時候講的?我們預估一下,八十年前講的,請教大家,現在人的程度跟八十年前的比起來怎麼樣?八十年前印光大師就已經講得這麼不含糊,斬釘截鐵,縱使已經成正覺的古佛示現,絕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還提倡其他的,已經不契機了。「使達摩大師現於此時」,舉個例子,禪宗達摩祖師來到當前示現,「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達摩祖師是傳禪宗的,他靠自己一步登天,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達摩祖師再來,他也會應機提倡什麼?得要靠佛力;靠自力,眾生要出去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
我們再舉一個近代的高僧,廣欽老和尚,學禪的,學得很有成就。大眾來問他怎麼修行?廣老真的是語如鐘聲,聲音非常洪亮,講了四個字,「老實念佛」,他是講閩南話的。那個長者給我敘述的時候說,他說廣老就給他講了這句話。他說他每一次回想,耳朵就好像嗡嗡嗡,好像那個佛語梵雷震。大善知識很有攝受力,那個音聲也很有攝受力。我們得看懂這些高僧在給我們表演什麼,我們看大德,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我看到黃老講的這句話,「我斗膽的說,不管你學哪個法門,只要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要了脫生死不可能!」當時我看到這句話很感動,黃念老太慈悲了,他用「我斗膽的說」,為了成就我們,講話這麼謙卑。你看省庵大師要勸我們發菩提心,一開頭「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謙卑到了極處、慈悲到了極處,就希望我們聽他一句勸,「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發心為先。「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一劫已經很長了,塵劫有多長?「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你有修行,但是你沒有發菩提心,還在三善道裡,一享福又迷糊了、又墮下去了。
「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沒有菩提心,修善走的就是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我們來看看這個世間,現在政界也好、商界也好,財富花不完,他福報現前。他前世都有修福的,這一世享福,享著享著應該的,享著享著人民的錢他也敢拿了;享著享著啃老去了,父母你們給我是應該的,沒感恩心。你看富二代問題很多,教富貴子弟比教貧窮子弟難,貧窮子弟你對他好一點,感恩戴德,他從小吃苦;富貴子弟,對他好,他不珍惜。你看富貴子弟的孩子,你送他一個玩具,看一看,擺旁邊沒興趣,他太多了。怎麼教?《群書治要》有,大家不要等我的進度,你們應該了解比較多,我進度一般比較慢。到時候你遇到問題說咋辦、咋辦?法師講那麼慢。你自己看,這本書隨時可以查,跟修身有關的、齊家有關的,治國(帶組織)有關的,馬上就可以查。學習要主動,不能被動。這本書這麼好,我這個月就把它看一遍,還等?等也是一種習慣。孔子有提醒,「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個小城鎮一定有一種忠信人格特質的百姓,一定有的,「不如丘之好學也」,他雖然有好的特質,他不夠好學,好學的人一定主動的。
剛剛跟大家提到,成德看到黃念祖老居士這段話,是在台灣一位高僧,他修行非常精進,成就很高,他圓寂荼毗,舍利子好多好多。他修行有領悟,他就用毛筆把它寫下來,後來出書《茅篷札記》。圓因法師,台灣最近幾十年的高僧。結果看他的《茅篷札記》,沒有一句說我覺得怎樣怎樣,一句都沒有。我們現在當了領導、當了老師,我覺得怎樣怎樣,Very dangerous,太危險了!我們要提高警覺。離經一字便是魔說,不能自已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一個人一言一行沒有錯誤,一定是他首先持戒,首先守住孔子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所講依照古聖先賢的經典來講。就是《孝經》裡面說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他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對照經典。其實對照經典就是對照自己的性德,經是佛、聖賢說的,他從他的明德、性德講出來的,我們依照經典其實不是他們牽著我們鼻子走,是我們順著自己的性德。我們受持一段時間,都是依據經典,習慣就成自然了,那就「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他怎麼講沒有過失,他已經習慣述而不作了。「行滿天下無怨惡」,他所做依照經典、依照性德,人家都歡喜,不跟人家結怨。
我們聽師長講經,要有高度的警覺去聽、去領悟。隨時可以聽到,慢慢這個恭敬心、珍惜的心退了。現在拜科技之賜,現在播經機太多了,一打開就可以聽老人家的法語,可是來得愈方便,珍惜度會下降。除非我們自己警覺性很高,愈聽愈珍惜,「如貧得寶,改往修來」,能有這個態度才能受持經典的教誨、善知識的教誨。師長有說,「跟我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在財色名利面前過不了關」,跟那麼久,過不了關。這個話講給誰聽?講給我們聽。甚至於誰最危險?像我們站在台上講課的人危險,財色名利沾一點,《群書治要》說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你就偏出去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的心念一天有多少變化,一個染著他就開始發酵了,愈來愈擴散,慢慢財色名利就愈來愈充斥在內心裡面了。我們這一次,除了依據這個《36O》的句子,我們學習下來之外,我們實際問題實際對待。剛好成德有遇到哪些同修的問題,或者是我們有提問的問題,我們用《群書治要》來處理。比方《群書治要》裡面很強調謹慎,「謹慎為保家之本」,一個人不謹慎,西方的話叫慘遭滑鐵盧,東方的話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群書治要》有很多精神我們要掌握住。剛剛講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我們要防微杜漸,自己有不好的貪念起來趕快警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忿如火,不遏則燎原」,憤怒、瞋恨。瞋恨心忍不住,對孩子很苛刻,生氣了不給飯吃,這造的業太大了。你這樣去對待孩子,孩子會反感傳統文化、排斥傳統文化,你把孩子的法身慧命給斷了。「欲如水,不遏則滔天」,那個水就變滔天大浪,把我們的良心給泯滅掉了、蓋住了。
修行真不容易!不善用心,又沒有善友為依,隨時一出現執著點,我們就卡在那裡了;《西遊記》說九九八十一關,任何一關都可以把我們卡住。為什麼說善友為依在這個時代很重要?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像剛剛跟大家談到海賢老和尚說的「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結果我們一聽這一句,啥都是假的,我啥都不管了,也不敦倫盡分了。這樣的人有沒有?有。你說他不用功嗎?他也很肯接受教誨,他聽偏了。有一個人跑到香港去找師長:「老人家,你叫我們放下,我家庭也放下了,我工作也放下了,現在怎麼辦?」老和尚說:「我叫你心上放下,我沒叫你事上放下」。那個執著起來,誰都拿他沒辦法。所以修行,那個固執,那個執著勁,自己要發現,觀心為要。你看蕅益大師這四句話都是重點,「善友為依」是重點,得接受別人勸,旁觀者清。接受別人勸也不容易,面子放不下,人家一提醒就不高興了,就解釋,不理人家了。甚至於有的落入另外一個危險,「哎呀謝謝謝謝」,都是歡喜接受,堅持不改,你說人家久了還跟他講?他為什麼歡喜接受?因為旁邊有人,他要表演一個虛心接受的態度,那都是搞名聞利養。你看我們隨時都會染,修行人要有高度的警覺性。有一個人到陰間去了,陰間這些管事的人跟他說,你這輩子一件善事都沒有,他完全不能接受,他說我這一生參與公益事業參與了一輩子,你說我一件善事都沒有?這個陰府的官員告訴他,你所有的事裡面都夾了兩個字,名利!他一聽,慚愧了。「因地不真」,他的出發點都有這個,「果招迂曲」。
所以假如現在我們是帶頭的人,因果很重。「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這個我們都得負因果責任的。被人家叫老師很舒服,你享受那個舒服也是名聞利養。一個領導者、一個教學者,就像《孝經》裡面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責任重大。這一段話在哪裡引的?「諸侯章第三」。這講的不是別人,講的是一個領導者要有的心境。「在上不驕」,你處在上位不能驕傲,「高而不危」,你處在高位才不會危險,不然一傲慢,事情就要失敗。「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你要要求自己嚴格,不是要求別人嚴格,不然的話,有富貴了開始奢侈、揮霍了。很多辦道的團體一開始很有道風,很節儉,慢慢供養多了,貪心起來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慢慢沒有感覺了。《群書治要》講「靡不有初」,都有很好的開始,「鮮克有終」,能保持不容易。初發心成佛有餘,可是得要保持初發心才可能。初發心不簡單,四大煩惱常相隨,一不小心它就開始發酵了,我慢,傲慢會增長;傲慢一增長,他就把團體搞成一言堂,只有他對,別人都錯了,聽不進勸。《群書治要》有講「廣開言路」,我們檢查檢查自己、檢查我們的團體,是不是還在道中?翻開《群書治要》可以檢查到的。我們有沒有至公無私,還是有私心在裡面?一開始很好,買房子來辦學,慢慢慢慢有了錢,真的買房子了,據為己有,只給自己的人用、孩子用,不是給發心的這些老師們用。領導者要大公無私,要能納諫。我們都不是從小學,哪有人家一叫我們老師,我們就是聖賢人,就不聽人家勸了?哪怕他是聖人,都聽人家勸。「昔仲尼,師項橐」,項橐幾歲?八歲。孔子這些表法,我們要不要效法?
現在出現這些情況都很正常,因為我們是沒有從小扎根的兩代人、三代人,現在財色名利的強度比一百年前不知道多多少倍!我們根基不如古人,面對的境界誘惑強度又那麼高,所以這些現象不足為奇。誰能避免?謙虛的人、受教的人、肯聽人家勸的人,不然很難不沉淪下去。所以師長也是很痛心說道,「跟我十幾年、二十幾年,在財色名利面前過不了關。這個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都不是從小扎根的」,這句話我們要去體會。我們不是從小扎根,我們想在財色名利面前過關,我們得有配套措施,我們得很謹慎來護念自己。一定要「聞譽恐,聞過欣」,一定要團隊變成能夠集思廣益,不能一言堂。
我們還有一個習氣很強,控制、佔有、要求。帶組織,你是要用禮服人,用你的德行服人,是「道德之威成乎安強」,跟著你的人很安心,團體愈來愈興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他的威不是德行自然攝受眾生,是什麼?強勢。暴,很強勢;察,都是挑別人的毛病,盯著別人,自己都沒錯,都是別人錯,這個團體一定愈來愈衰弱。「暴察」當中那個「察」對人有控制,讓團體的人壓力很大,甚至於還控制人家夫妻,搞得人家夫妻不和,都要聽他的。師長老人家有說,你學傳統文化,家庭不和,學錯了!這是站在個人角度,把這個義理再延伸開來,你自己帶領人家學傳統文化,搞得人家夫妻不和,我們鐵定給人家帶錯了。師長的話要時時放在心上,你一不照師長的,很可能就偏掉了。「從明師受戒」,我們跟著過來人走,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
我們有《群書治要》這些教誨,你一對照就知道這領導者有沒有偏掉。你要謹慎你跟從的,因為你跟的時候,你的孩子在裡面,你推薦的人在裡面,這都是你的責任。你不能一激動就去跟著一個人、跟著一個團體,慎重!你要跟一個人,你要先冷靜,他的家庭教育穩不穩固?他的孩子教得怎麼樣?他交的朋友怎麼樣?《群書治要》都有教,「不知其人,視其友」,你看他交的朋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你不知道這個領導人怎麼樣,你看他用的人,甚至於看他團體的流動率,它流動率很高,代表他沒有辦法凝聚人,甚至於他沒有辦法聽勸,所以他那些幹部一定會流失掉。為什麼還有人來?因為大家都覺得那是做傳統文化的。我們中華兒女都很善良,覺得他做傳統文化很好,還要冷靜去判斷,他是拿傳統文化來搞聞名利養,還是真的在辦道?這個不能不分辨。要慎於始,不要一衝動了進去,進去三年了覺得不行,這個團體走錯了,你進退當中就很不容易。問題一開始警覺,好處理,等事情已經發展了三、五年,要處理起來相對就難。還是能處理的,可是我們處理問題要跟大夫治病一樣,不治已病治未病,一開始就要冷靜判斷清楚。慎於始,慎其所從,你要跟隨的人你不能不慎重。好像是密宗的說法,我聽過兩個版本,一個老師要帶一個學生,學生要拜一個老師,三年考察,這件事太重大了。還有一個版本,十二年,我們取短的就好,短的也要三年。
剛剛跟大家提到了儒家大學之道,我們要透過《群書治要》學習恢復明德,進而親民。菩薩道,地藏菩薩孝敬尊師,還有觀音菩薩救苦救難,這《群書治要》救急,所以師長說《群書治要》是觀世音菩薩。現在人,心有千千結,家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都要靠《群書治要》這件法藥,他明白道理了,理得心才能安。不然這個世紀最大的挑戰不是癌症,癌症是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是憂鬱症,他有想不通的事,他那個負面的情緒積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他身心會扛不住的,他會被最後一根稻草給壓垮掉。長期身心負擔超負荷,最後會出狀況。所以現在這些法藥,「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這個比救火還要急。
剛剛跟大家交流到,我們因為是沒有扎根的一代,我們隨時都會出現執著,哪怕你聽一句話都可能執著。剛剛說到的,「成佛是大事,其他的啥都是假的」,理解成啥都是假的,我啥都不管了,那你的本分不管,你連人道都留不住。所以印光祖師強調「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和尚怕印祖這幾句話我們忽略了還補幾句,「敦倫盡分是大道」,怕我們忽略了;李炳南老師繼續強調,「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我們看這祖師們的傳承,一再重複重點,我們不能忽略了。再舉個例子,不執著有多難?比方說有領導者,我就學老法師哪一年講的哪一套光碟。這樣對不對?我們再延伸開來探討,今天你見到一個老師,你說「老師,我只聽你十年前講的那一套,現在的我不聽」,老師只能阿彌陀佛。所以大家注意,老和尚說,你們要聽我講的,聽什麼時候的?聽最近的。再來(成德自己的領悟),你可以聽以前講的那一套,因為老人家圓人說法,他理一定會講圓融、講清楚,可是這個時代在變,我們的修學情況也會有新的發展,這個時候善知識會應機給我們說法。所以你可以拿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一套來修學,可是你不能不聽老和尚在一些重大場合,比方說祭祖,老和尚有重要開示,這些你不能不聽,不然我們修著修著執著了。老和尚提醒我們,我們都不聽,提醒不了了。所以多容易執著,連聽經也會有聽經的執著產生,這個都源於我們沒有根,領悟能力都比較缺乏。哪有跟著一個老師,你不聽他最近重要的開示?那個執著勁起來了,真的誰勸都勸不了,現在老和尚圓寂了更難勸了,那只能隨緣。
我們看老和尚其中一個專題,「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老和尚為什麼講這個專題?很多人不善學,學偏了。你要善聽、善觀察、善思惟、善言、善行,你說這樣的專題能不聽嗎?其中有一點,同學們一激動在黑夜排一排人,在馬路那裡念阿彌陀佛。那沒什麼路燈,人家騎摩托車的來,遠遠看一排,嚇一大跳,「那些人在幹什麼?是不是邪教?」結果你知道他們在念的時候放什麼?放老人家念佛的佛號,你說糟糕不糟糕!你這樣聚會是要去有關部門申請的。老人家講經都講了,不犯國制、不漏國稅、不謗國主、不做國賊。學佛的人要持戒,這些都要持的,不能違反國家規定。都要守住這些原理原則,不然真的會給傳統文化抹黑。
師長又有一個專題,「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這是二O一六年在香港冬至祭祖法會的談話,當場七、八千人。老人家為什麼要講這個專題?看到很多老師學偏了,趕緊提醒。其實現在團體有問題,光是這一篇,你一對照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可是忙,忙到不聽經,忙到做事裡面去了。一個團體要有學風,不能忙到不聽經;不是叫別人聽經,你當領導的,「你們都得聽經」,結果自己不聽,都不以身作則。正己化人,你自己要先做對。我有一次遇到一個領導,我跟他說我們這個時候護法很難。以前護法是弘法退休下來的人,弘法的是什麼人?開悟的人。我們現在護法沒有教學經驗,弘法不要說開悟了,煩惱都伏不住,但是還得弘護。你沒有配套措施不行,沒有配套措施,「古來征戰幾人回」,沒幾個人回得了頭,就搞名聞利養去了。這個配套措施裡面,你護法的人,你只要不聽經,你就忙到事裡面去了,用學傳統文化以前的習慣在做事了。為什麼?因為那個你比較熟悉,學了以後的東西薰得還不夠、還陌生,強者先牽。所以每天要聽經,提醒自己要照經典來做事。我要做事,我所講的話跟經典相不相應?我現在處理事情,這個原理原則跟經典相不相應?結果這個領導聽我講完了馬上行動,安排所有的幹部,「你們每天都要聽經」,然後他沒來。你看我好心跟他講這一段,反而害了他的團體。所以講話不簡單,我忘了一句說你得帶頭!結果他就搞偏了。
你看現在團體裡面一些情況,老和尚說傳統文化老師要學佛陀,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提到傲慢,你要尊重,你不能忽視學生的尊嚴與人格的發展。講到這一段師長有說,對學生的懲罰,那不是讓老師發洩怒氣,而是老師出於善意。居然有讓學生一天不吃飯,你會讓你的孩子一天不吃飯嗎?你當老師的人要有什麼?要有父親的威嚴(這是德行的威嚴),要有母親的慈心,你才能把老師當好。你是出於善意,節制學生的頑劣。真的要懲罰,必須要有節制,很有善巧,才不至於造成學生身心的傷害。即便如此,就是說你的懲罰是為了救他的失,可是你看,在懲罰當中都是時時愛他的心、體恤他的情況。古人還有「七不責」。「對眾不責」,讓他有尊嚴,不要在人前數落他。「愧悔不責」,他都已經慚愧了,你還繼續罵他,他會罵到沒信心。「暮夜不責」,都要睡覺了,晚上了,你一罵他,他可能晚上睡覺做惡夢。「飲食不責」,吃飯前不要責罵,影響他的食欲、消化,你看當老師的人心那麼柔軟。所以你要把孩子送進去以前,你要看他的老師是不是柔和質直,是不是以身作則?不能衝動!第五「歡慶不責」,孩子很歡欣的時候你突然喝斥他,他那個經脈會閉塞的,會內傷的,都要體恤到。第六「悲憂不責」,這孩子在憂慮、在悲傷,你不能責備他。第七「疾病不責」,他都生病了。所以人能弘道,弘道不是拿出道理來壓人,弘道是從父母、老師、領導的行為體現出愛心,體現出對人的恭敬,愛敬存心。所以這個七不責都是體現一個老師體恤孩子的狀況,設身處地,這才是用自己做出來的行為去弘道,人能弘道。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侍奉自己的父親怎麼侍奉,假如父親不對?首先我們要把事情處理好,自己都要用真心。我們很容易在面對境界的時候生煩惱,怎麼讓我遇到這個問題?我怎麼這麼倒霉?請問,當我們在面對我們眼前的五倫關係,我們覺得很無奈的時候,能不能把事情處理好?要把事情處理好,最重要的是護好自己的心念。我們很容易面對親戚朋友的事情,都把關注點在誰身上?在對方,這爸爸的問題、媽媽的問題、另一半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其實你要處理好這件事,最重要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首先我們的心態,逆來順受,接受,不是那種牴觸的,而且要培養事事是好事的態度。你沒有這個心境,你不能隨緣妙用。所有的事都是好事,都是來成就我的,用這種非常positive的態度。所以人要處理問題,要先改自己的個性,個性很容易消極沮喪,要慢慢轉積極樂觀。
好,我們看經文第六頁。這一段話讓我們調整心態,真的「順逆皆佳境,惡善咸良緣」,都是好境界,都是來提升我們的。我們看一下經文,「夫道以人之難為易也」,就是你遵循道義來做事,就能使那些別人覺得困難的事情變得容易。人只要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去接受、去面對,這個事情就已經不那麼難了。往往那個難易誰造成的?我們自己的分別心。我會覺得哎呀好難,怎麼來找我?怎麼讓我遇到了?我們就有一種逃避、退縮,你就處理不好事了。所以那個難易不在境界上,難易在我們的心去分別它。曾子說「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咎」,就像《弟子規》說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所以二十四孝之首是舜王,舜王遇到的是什麼境界?父親跟後母要害他,可是他卻快速提升了。「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這個境界讓他很快成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這個境界讓他的福慧提早現前。這是不好的境界嗎?當然這裡面就牽扯到舜王給我們的學處在哪裡?父母的不是不放在心上,只放父母的恩德,然後面對人家的不理解,他沒有責怪人家,他覺得我做得還不夠好。不責人,「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他有責人之心,他的心就不能保持真誠;都不責人,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他真誠,真誠就能感通,就能把家人、朋友的真心、慚愧心自然由他的行為喚醒了,所以最後他的父親、後母被他感動了,包含他弟弟很傲慢,也被他感動了。這一段很長,大家先看,我們禮拜五再來深入探討。
我再引一下另外一段文,九十四頁。有人批評儒家是愚孝,他一定沒有深入這些經典教誨。首先他沒有深入《弟子規》,《弟子規》哪有愚孝?「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無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孝經》也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哪有愚孝?我們再看這一段文講得更細,大家看,「父母怨咎人不以正,已審其不然,可違而不報也」。父母沒有按照正確的道理就去埋怨、怪罪別人,做子女的知道父母這樣不對,可以違背父母之命,不要去抱怨、報復人家。所以孝順、孝順,這個「順」字是順勢而為。父母不對你很清楚,但是別忤逆他,順著,師長講是順父母的性德,不是順他的貪心、不是順他的瞋恨心,你看第一句就是你不能順父母的瞋恨心。父母不講理,你不能還去配合他,那不是陷他於不義嗎?下一句,「父母欲與人以官位爵祿,而才實不可,可違而不從」。官位爵祿,那是國家治理政治的重要舉措,你不能亂推薦人,那會害一方的百姓,那你父母的因果可重了,所以可違而不從。「父母欲為奢泰侈靡,以適心快意」,你父母想大吃大喝,縱欲,「可違而不許」。你再有錢,你也不能這樣去順父母,他身體搞壞了,甚至出事了。「父母不好學問,疾子孫之為之」,父母自己不好學,還不讓子女學傳統文化,「可違而學」。所以你父母不讓你學傳統文化還是要學,但是他在的時候收起來,念佛就好了,他不在的時候趕緊拿出來學。你不要父母叫你不學,我偏偏學給他看,跟他對著幹,不好!順勢而為。然後不讓他不高興,學不讓他看到,但是要從你自己的改變展現傳統文化,讓他受感動。你愈來愈孝順,然後他很歡喜,你說那都是《孝經》教我的,慢慢父母的態度就會轉變過來。「父母不好善士」,不好交這些好的人、善友,「惡子孫交之」,還不讓自己的子女跟他們交往,「可違而友」,可以交這樣的朋友。「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濟,父母不欲其行,可為而往也」,父母的好朋友有困難,父母說不許我們去幫他,這個可以違。當然要低調的去做,不要讓他感覺你跟父母對著幹。接下來這段話精彩了,「故不可違而違,非孝也」,不應該違背卻違背,這是不孝;「可違而不違,亦非孝也」,應該違背你卻不違背,也是不孝。「好不違,非孝也」,好不違就是你一味的喜歡盲從、聽話,不是孝;「好違,亦非孝也」,就是你什麼都是反對父母,這個也不孝,那個是情緒化。比方說父母這些不對,你違;父母有對的,你還要肯定他。他有一點小善,你還要去成人之美;他的惡你沒有迎合他,他的善你還增長他,這樣就對了。
所以學東西都不能學出執著來、學出固執來,那就不對了。看著辦,活學活用,不是學死東西。好,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