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修學首重正知見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2/12/2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06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上一次要進入師長老人家為《群書治要36O》的序文,我們今天從這裡一起來學習。

  我們善於體會師長的心,善於體會成就我們的善知識之心,可以感覺到他們好像手把手在帶我們。因為人容易分別,容易執著,容易因為時空而產生無形的障礙,善知識又沒有在我身邊,善知識已經離開了,這些念頭,其實對自己修學的恭敬心、珍惜的心都會有影響。我們看儒家、佛家的大德在給我們表法,孟子學孔子,孔子不在了,而且是幾百年後了,但孟子學得很好,他是亞聖。所以時空本身不是障礙,是我們產生了執著分別,它就是障礙了。佛家,蕅益大師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也不在了,蓮池大師是淨宗八祖,蕅益大師依照蓮池大師的教誨,他學成功了,他是蓮宗九祖。我們這幾堂課也都跟大家探討到了,我們得看懂佛陀跟他的弟子們的表演、表法,我們也要看懂孔子跟他弟子們的表演,他們表的是什麼法?是來提醒我們什麼?所以孟子、蕅益大師的表法,我們也要深刻領悟,沒有了時空的分別,就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長輩,他學習師父上人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十年因緣」,這個片子他自己看了三十多遍,結果看到,突然李炳南老師送老和尚的情景就浮現在他的眼前。因為他才剛接觸,他就開始問,那個景像是什麼樣子?現在他的面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聽到這個故事,就想到智者大師當時候讀《法華經》,他很恭敬的讀,結果就入了法華大會,去聽釋迦牟尼佛講了好像是兩品經他才出來,出來的時候告訴弟子們,《法華經》的法會還沒有散,這至誠心,時空突破了。講到這裡,大家希不希望參加《無量壽經》的法會?佛陀在靈鷲山講的。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態度,「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不能聽完這個故事,智者大師是什麼人,我們不可能的,這個念頭就是障礙。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請問一下,佛菩薩來示現,它的原理是什麼?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所說的法,他所做的表演,他要契理,還要契機。什麼叫契機?契眾生之機。他會不會講了一段法?然後說對不起,你做不到。他會不會做一個表演?表演完了之後說,對不起,你做不到。那不是跟眾生開玩笑嗎?成德初學佛,老和尚剛好講到這一段,我印象深刻,聽明白這個道理。佛菩薩所講、所做的,都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這就是修學的知見建立在這裡。

  修學首重正知見,我們建立一個態度,經典都是做得到的,佛菩薩的表演,我們是可以效法的。就像師長說的,四大菩薩表修德,我們就是要效法他們這麼修。這段話都很重要,不然我們自己的念頭就會形成障礙了。觀音菩薩他是菩薩,我學不了;地藏菩薩他是菩薩,我學不了。那我們讀《地藏經》怎麼隨文入觀?我們讀《普門品》怎麼隨文入觀?因為有師長這樣的教導,聽經也好,讀經也好,明白了道理,只有一個態度,想著如何做到,不會想做不到。因為佛菩薩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說,好,我今天來表演一個眾生做不到的。他不會起這些念頭的,他是應化的。

  所以這些理我們明白了,不容易被自己分別執著念給障礙住。而善知識能給我們多大的加持,是我們決定的,不是他們決定的。密宗有三種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成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尊。護法是成就的根本,所以要感謝護法。為什麼《勸發菩提心文》有念施主恩、念眾生恩?成就一件事不容易,就像一個團體它要護持教學平穩,要有不少幹部、義工投入,我們認真的學習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這個護法的恩要念。再來就是加持的根本,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淨土宗是密教顯說,所以我們念祖師,我們念自己依止的善知識,念師長老人家,他隨時都在加持我們。就像一個人能不忘父母的叮嚀,他的人生決定少走很多彎路。因為父母最了解我們,陪我們長大的長輩,最清楚我們的情況。所以我們雖然是修學之人,但要檢查檢查,父母從小提醒我們要改的習氣,我們改了沒有?修行就是兩件事:知過、改過。父母家人最了解我們,他對我們那個提醒,很可能就是最嚴重的過失。修行要真幹,不能做表面,從最難處下功夫,這也是《了凡四訓》上的教導。所以這個加持,我們用心去體會,聽父母的話,聽師父上人的話,他就在加持我們了。真的!每一段教誨,每一集光碟,甚至我們現在要學習的,哪怕是一篇文章,你誠心去學,真的就像他老人家手把手帶我們一樣。

  好,我們來看這一遍《序文》。「《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他請了魏徵、蕭德言、褚遂良,這些大儒來編輯,是以魏徵為主負責人。「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打了十幾年的仗,他剛好遇到朝代更替。「二十七歲即帝位後,偃武修文」,天下一統,要讓百姓過上安定的日子。修文,編《群書治要》也是修文,用古聖先賢怎麼修齊治平的智慧來治國。所以「特別留心於治平之道」,治國平天下之道。「休生養民」,身安道隆,首先身心要安頓。我們要利益孩子,利益家庭,首先我們的心要安定。你要利益團體,自己的心也要安定,因為家庭、團體是我們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你很操心孩子,不一定對他有利益,很可能還增加他的負擔,母子連心,這是真的。所以成德這十九年在外比較多,回到台灣的時間很少,成德的母親就說,你回台灣沾醬油,醬油沾一下就起來了。回到台灣沒幾天,人走了。這個是因緣,因為老法師有講,哪裡有緣哪裡做。你不集中力量把一個樣板做起來,做的人很多,都沒有樣板,社會大眾的信心樹不起來。每個人都說在我這做、在我這做,人力物力財力會分散掉,這些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挺關鍵的。

  師長能夠在英國漢學院辦學,這個很不容易的,那地方挺遠的,要集中人才,才能把它做起來。我都是出門在外,一般母親還是會很會操心的,這個可以理解,母親懷胎十月,孩子比她的命還重要。所以佛在形容佛菩薩的慈悲,「同體大悲」,用誰來比喻?用母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這我們容易體會。「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孩子想母親,跟母親想孩子一樣,分不開的。我們閩南話有一句講,我念一下閩南話,因為比較少機會講,愈來愈生疏了,因為自己的母語會有祖宗幾千年的智慧在裡面,而且閩南話它才能念出唐詩的韻味出來。因為唐詩都是按照平上去入,有入聲字的,母語才念得出來,北京話念不出來,北京話是這幾百年比較常用的,但是唐詩已經一千多年了。這句話講,「父母疼子長流水,子想父母樹尾風」。你們有沒有感覺,這閩南話念起來都有點快唱起來了?這就是一種韻。意思就是父母疼孩子像長流水,沒有間斷的;孩子想父母像樹尾風,就是突然颳了一陣風,響了一下就沒了。你看這比喻就很明顯了,都是從大自然裡面舉的譬喻。佛菩薩生生世世隨逐於我,心無暫捨。我們沒有讀佛經,不知道佛菩薩的同體大悲。我們想佛菩薩,有事情解決不了,阿彌陀佛保佑一下吧!這個時候才想。所以要常常想,剛剛說的,師長老人家是我們加持的根本,他的教誨要隨時想,他就隨時在幫我們,我們都搞得不好收拾了才想到他們,這個孝敬心就不夠。所以佛菩薩這些譬喻讓我們容易了解,父母真的是疼愛子女,都可以為子女犧牲生命。

  成德要出門,母親心境很難得,她說我把你交給阿彌陀佛了,她不操心了。不然母子連心,她一擔心我,我會收到那個磁場,我也會掛心的。所以操心子女,不夠理智,因為對他、對自己,沒好處。修行人要理智,要幹什麼事?對自己、對孩子都有好處的事,操心不如念阿彌陀佛。你操心了,你境界提升不上去,你念阿彌陀佛,煩惱會輕,智慧會長,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還可以迴向給孩子。這些道理要想清楚,不然那個操心的慣性很強。修行人面對境界要清楚,我現在這個念頭是覺還是迷?覺悟要做自利利他的事,不做對自己沒幫助,還要讓人家擔憂牽掛,不做這樣的事。真正要利益家庭團體,首先自己的心要安住在正念。我們正念不容易保持,要安住在佛號上,愈念就愈熟,愈念就愈提得起來。我們要想清楚,不念佛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這個得想明白。想明白了,要看破,看得破就放得下。我不能再糊塗,胡思亂想造的都是輪迴業,我現在一念相應就一念佛,我念一聲,極樂世界那個蓮花就大一點,不做糊塗事。《三時繫念》提醒我們,「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不念阿彌陀佛,會念什麼?念貪瞋痴慢,輪迴心;憂慮牽掛,也是輪迴心。你操心孩子,「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祖師這一句教誨,「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結什麼業?輪迴業。我們已經聞佛法了,「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隨時要清楚我的目標,跳出無始劫的輪迴,這是大丈夫所為,這是真解決問題。你現在起的每個念頭,我所說的話、做的事,都要跟這目標相應,不然我就背道而馳了。我一講話,「道人善即是善」,這是斷惡修善,不求世間的福報,所做一切善都是心心迴向願生極樂世界,都是功德。正助雙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師長指導三十七道品裡面「五根五力」,這個五根,信、進、念、定、慧,這個念裡面就是強調「於正助道,憶念不忘」,要不在念佛,要不就是在積功累德,正助雙修,都是朝這個目標,每一步方向都是正確的,沒有背道而馳。

  我們一開始學,修身就是尚道立德,道也是道路,你不能背道而馳。當然我們聽也不要聽出執著點,成德法師今天講,中峰禪師說「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好,我什麼都不幹了,我就念阿彌陀佛就好了。你也要有這樣的條件才行,家裡人都是你的護法,讓你一心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用想,三餐都幫你送,你有這個因緣,那我隨喜功德。你沒有這樣的緣,你這麼做,家裡人理解不了,生煩惱。所以佛家講隨緣,大乘佛法事事無礙,你念阿彌陀佛是念佛,你用真心去照顧家裡的人,統統叫念佛。你不要用煩惱心去照顧家裡的人,那就造輪迴業了,差別就在一念之間。「聖狂之分在乎一念」,煮飯的時候用真心煮,我要去供佛了,家裡的人都是佛,禮敬諸佛,那個炒菜也叫普賢行。你邊炒,心量在那裡抱怨,害我不能念佛了,那個炒菜就造業了。

  所以師長老人家常說「你會麼?」用禪宗這句話。你會不會修行?會不會用心?用真心。所以師長說念佛,這段法語是在淨土宗的專題開示裡面,這個專題是「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菩提心就是真心,怎麼用在生活的點滴裡面?其實這個題目就告訴我們,儒家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也是我們《群書治要36O》的第一句,就是教這個。「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真心,不能離。師長講到,念佛這個「念」字怎麼寫?今心。心上真有佛,所以真正用真心了,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不一樣不是念佛。大家知不知道下一句師父講了什麼?師父接著說,「幾個人懂?」諸位仁者,我們懂了沒有?

  這樣的法語不容易遇到,這樣的開解是圓解佛法。黃念祖老居士有說,圓解的人修一天,超過不能圓解的人修一劫。你不能圓解,你對這段教理可能還有加一點自己的分別執著,你圓解了就沒有分別執著。圓解可以圓修,所以一個人修學最大的福報,遇到通宗通教、圓解圓修的善知識,我們修行是直截了當,不繞彎路。師長的經教太容易拿到了,人有一種習慣,太容易了不容易珍惜。我們要打破這種慣性,老人家每一次對我們的教導都是和盤托出,以他一生幾十年修學的智慧、人生的閱歷在幫助我們,我們有「如貧得寶」的心,就能很真誠恭敬去學,就能聽一句納受一句,然後改往修來,照著老人家教的去做,「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我們學這一篇,也要如貧得寶的心來學。

  我們從一開始,這一段話就能體會到,唐太宗有愛民之心,所以他會留心治平之道。我們的家長、老師愛孩子,他會一直在思考怎麼把孩子教成才。他沒有這個心,他不會這樣上下去求索。但畢竟就如下一段講的,「太宗英武善辯,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他雖然希望治理好國家,但畢竟他讀的書不多,他有自知之明。我們現在父母、老師雖然希望利益孩子,可是我們也是成年之後才學的,所以現在功夫要下在自己深入經藏,下在提升自己的心境,不能專注點都在小孩身上,沒有在自己身上,都要以修身為本。我們看太宗,他雖然在治理整個這麼大的國度,他知道修身為本。這都是我們的學處,他有自知之明,他自己要先帶頭起。我們也要從自己來帶動家庭,我自己先學了,可不能變成強勢要求家人跟上。要透過自己依教奉行,讓家裡的人看了,我太太學了傳統文化愈來愈好,自然產生了對傳統文化的信心、信任。其實我們有一種習慣,是以前養成的,要強迫別人接受,強迫中獎,用現在的話叫,愛你沒商量。我們假如沒有看到自己這樣的心態,那傳統文化會變成我們愈來愈強勢的增上緣。不是學傳統文化就會變好,要善用對心了,才會自己跟家人都變好。所以要修身為本,從自己最嚴重的那個習氣去放下。這樣親戚朋友對我們刮目相看,那大家就功德無量了,讓親戚朋友樹立信心,他就願意學。太宗「鑑於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創業不容易,就像太宗打仗,那也是九死一生,挺危險的,但守成更不容易。看隋朝,三十多年就滅亡了;秦朝,十五年就滅亡了。他以隋朝滅亡來警惕自己,這叫以史為鏡。太宗有一段名言,「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史為鏡,知興替;以人為鏡,明得失」。能聽別人的勸,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會知道自己的過失在哪。以史為鏡,可以看出一個朝代它是怎麼興、怎麼衰的?從歷史可以拉回來,利益自己的家庭,利益自己的修行。

  其實我們曾經走過的路就是歷史,我們有沒有好好靜下心來,我修學這十幾年、二十幾年,我要勘驗勘驗,我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沒有這樣靜下心來反省,很容易就學成佛油子,學油條了,誰也講不動我們,這個就很可惜了,學成這個樣子,不可能了生脫死。了生脫死,是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秧。佛油子,習氣會增長,每天都在造新秧,那個業力慢慢積起來了,到最後業力會發動,謹防業力發動。修了幾十年,身體出問題,家庭出問題,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反求諸己。假如這個時候還不反求諸己,可能又怨天尤人,甚至覺得佛菩薩不靈了,那就很危險。我們要善根發動,今天學哪一句經文,我馬上去落實,這善根發動,謹防業力發動。善根發動了,「在道中,即不在劫難當中」。「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不能小看業力的作用。我們善根發動了,遇到境界都是佛號先提起來,正念先提起來,在道中,不在劫中。我們這一念,正念是把自己過去生的善根慢慢調動起來,還是這一念要把過去生的業力調動起來?這個一念之間差別很大。所以《群書治要》教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曾經走過來的路,人生的路,學習傳統文化過程的路,都要總結經驗。

  就像我們父母為孩子好,可是我們為孩子好的狀態,夠不夠冷靜?夠不夠理智?有沒有夾雜著衝動?有沒有夾雜著急於求成?有沒有夾雜著向外求在裡面?夾雜這些東西就不是真心了。妄心做主,你可能給孩子選的學校你都沒看清楚,孩子就放進去了。可能我們在做的過程有夾雜自己的強勢在裡面,人一習氣做主,不容易觀照到自己的心念偏在哪?教育的主軸在孩子,再講得深入一點,在孩子的心。《禮記.學記》講,「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知其心,然後可以長其善。知其心,我們才不會揠苗助長;知其心,我們才不會太著急,最後適得其反。「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這循序漸進法。你的教育方法讓孩子理解不了,他會產生心結,這都是我們有沒有觀照到孩子的心,這是我們的本能,父母跟子女是連心的。今天孩子才五歲,你把他就放在一個學校,你能理解到他的心嗎?他對我們這個動作,他怎麼去體會?媽媽為了把我培養成承傳淨空老和尚的理念的傳人,所以我五歲,我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才五歲,是我們要為往聖繼絕學,是我們要做出來讓他去感受,不是你把這個任務壓在一個五歲的孩子身上。這些過程都要總結,沒有總結清楚,在今天、明天還會再發生。「強者先牽」,我們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強勢、自己的控制,隨時它還會現前。「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很重要。當然,我跟大家交流,不要大家上完課,我做錯了,好難過,哭三天。這不是我要的,老和尚也不是這麼教我們的。什麼叫懺悔?後不再造。真懺悔!

  成德參與傳統文化的推廣,那時候才三十歲,年輕氣盛,做了不少錯事。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汲取教訓,「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而且也感謝佛菩薩讓我戴罪立功,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去面對人生,積極面對,後不再造。積極面對我們有傷到家人的地方,傷到他人的地方,我們要真誠的跟他們道歉,這才是我們真心在啟用。知道自己錯了都不道歉,這個知錯不深;真的知道得很深,會覺得我是為他好,怎麼搞成這樣呢?不是我所願的,很真誠的去道歉,這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可能家人的這個心結,就因為你至誠的反省、道歉、懺悔,就把他這個心結給打開了。大家注意,至誠的道歉,不是有所求的道歉。比方說你今天道完歉了,家裡人對你的態度沒有太大轉變,你說,我都道歉了,不然要怎麼樣?那就麻煩了,我們都是有求的心。你是至誠反省到自己不對去道歉,而不是加一個條件,我道完歉,他們得接受我。我給大家做個比喻,比方說你打了人家五巴掌,他還沒緩過神來,你已經打了人家五巴掌,打完之後你對他笑,請問他是什麼反應?他會對你笑嗎?不可能的,他得再看看這什麼情況。所以我們本來很強勢,突然今天倒了一杯茶,「先生,你辛苦了」。你先生「今天發生什麼事,」是吧?他得適應適應。

  反求諸己,我們很真誠,別人沒什麼反應,那可能是我們過去對他的傷害太深了。我們跟著老和尚學習,得知道老和尚他是學什麼的?老和尚是學《華嚴》的。《華嚴》「事事無礙」,你真的跟他老人家的經教、還有他的表演學,可以過上事事是好事的生活。所以老人家有一個墨寶寫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那墨寶不是老和尚沒事幹寫的,每一個師長的墨寶都是他老人家慈悲對我們的護念,都是修行很重要的教誨。我們跟他老人家學,就要像他老人家,你看他老人家都是轉煩惱為菩提,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境界,他快速提升自己。今天我們以前做錯的事,一轉,悲憤是力量,煩惱是菩提。我一轉過來,浪子回頭金不換。所以沒有壞事,看我們能不能覺悟過來。

  前幾天有個學了邪教一段時間的同修,我跟他交流,他現在接觸念佛法門了,他也有善友幫助他,他醒過來了,這個念佛太好了。我說你這個覺悟,有可能可以帶很多人從邪教解脫出來,浪子回頭金不換。所以《格言別錄》說,彌天之罪,當不得一個悔字。人懺悔的力量是很大很大的。《觀無量壽經》裡面,阿闍世王殺父害母,最後他那個懺悔力量強,上品中生。了凡先生比喻「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都是表懺悔的力量,覺悟的力量。所以我們曾經走過的路,要很好的來總結反省,這個對我們當下跟未來會有莫大的幫助。

  好,要以歷史為借鑑,以自己走過來的路為借鑑,這也是《群書治要》要教導我們的精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