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善惡不空作,禍福不濫生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3/3/10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21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昨天談到第十三句,我們先再念一下經文:

  【十三、仁者在位,而仁人來;義者在朝,而義士至。是以墨子之門多勇士,仲尼之門多道德,文王之朝多賢良,秦王之庭多不詳。故善者必有所主而至,惡者必有所因而來。夫善惡不空作,禍福不濫生,唯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矣。】

  我們這一段教誨念下來,首先想到了《易經》的一段話,「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俗話講的,「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有些俗話,其實聽起來,挺親切的。這個譬喻都很容易了解,所以我們這個單元要「知因識果」。佛陀所講,一切的事都不出「因果」二字。深信因果,我們會為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不會把責任推給他人,推給境界。就像《中庸》當中提到,射箭有蘊含君子的修養,「射有似乎君子」,這個箭射出去了,沒有射中目標,那是自己的射箭的功夫不夠,「失諸正鵠」,射出去沒有射到目標,「反求諸其身」,反省自己的技術能力不夠。不能射出去沒射中目標,開始首先想今天風太大了,不然我可以射得很好的;是因為這支箭它公司品質不是很好,或者是這一只弓品質不好,盡往外推,這樣的心念就不是君子處世之道。

  所以君子處世之道,在白鹿洞書院他們所奉行的規條當中,其實這個也是依據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就是這麼樣教,一直傳到現在的。教的是什麼?五倫大道,「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真正學問展現在五倫的相處當中,這是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次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解;篤行是行。所以佛家強調解行相應,儒家在《中庸》當中也是展現了學習要解行相應,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在篤行當中,首先是立身;再來是處事,處理事情;第三是接物,接物就是跟人的相處。立身教導我們「言忠信,行篤敬」,代表一切言行要忠信,要恭敬,就是要真誠恭敬。對一切人事物要真誠恭敬,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不能感情用事、義氣用事,立身裡面一開始就教我們用誠敬心。再來懲忿,不瞋;窒欲,不貪。你看儒家跟佛家都一樣的。遷善改過,不愚痴。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處事就一句話,你看處理事,事種類那麼多,老祖宗就一句總原則,就是要道義不要功利,「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人真的出發點都是道義,首先他的動機不會偏。再來他重視道義,就像我們今天這個句子,『義者在朝,而義士至』,他一切都純是道義之心,他會感來志同道合的人來做事情,這個是處事。再來是接物,跟人相處兩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剛剛說射箭,就教我們這個心態。

  所以我們今天一起探討這一句,那我們從此刻開始,我們在思惟事情的時候就是從根本,我所有的這些人事境緣(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都是我的心感召來的,這個不能怪其他的人。我們從此刻開始都反求諸己,那這個就從根本修,根本就是自己的心。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我的心,依報是我所處的一切境界。我們只要不起這個念頭就會著相,因為起這個念頭是向內,反求諸己,它不向外。一向外你就著相,著相就不是真心。我們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學會用真心。真心是什麼狀態?《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應無所住就是清淨,沒有執著。應無所住,就是空寂了。佛門常說,真心就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這是真心的樣子。古人又說「用心如鏡」,我們看鏡子很清淨,空寂,鏡子裡面沒有東西,沒有東西是不是應無所住;可是鏡子隨時都照得清清楚楚,而生其心,照得很清楚,但是心是清淨的。所以假如我們向外著相,是誰誰誰的錯,這個心就不清淨、不空寂了,看什麼事情也看不清楚。比方說有貪愛了,那你喜歡的人你看不清楚他;你討厭的人你也看不清楚他。就像鏡子鏡面當中污染,照東西照不清楚,你把鏡面再擦乾淨(就把這個愛憎心放下了),它還是可以再照得清楚。所以不能向外執著,一著相就有住,一著相貪瞋痴就跟著現前。我們現在說完全貪瞋痴都不現前,不容易,可是我們現在警覺性高,貪有要起來的徵兆,自己察覺了,「阿彌陀佛」,把這個貪欲調伏了;有點情緒要上來了,趕緊「阿彌陀佛」。當然默念,不然你常常在親朋好友面前嘴巴一直動,到時候人家理解不了,以為你學了之後是不是有點怪怪的。做什麼事情,總要能體恤到別人的狀況,替人想,不要造成人家的誤會。

  所以這一句讓我們體會到,一切人事境緣是自己的心感召的。所以這裡具體舉了例子,『墨子之門』,墨子的門下多勇士,因為墨子是摩頂放踵為天下先,就他為了幫助天下人,自己再怎麼辛苦他都願意。你看墨子感召來的人,都是勇於承擔的人,犧牲奉獻的人。孔子的門下感來都是道德之人,尤其我們看子路、閔子騫、曾子都是至孝之人,孔子有這麼高的成就,他也是不忘他父母的恩德。再來『文王之朝多賢良』,文王一心為百姓著想,他感召來的都是一心為人民的人。文王有一天走在路上,看到旁邊有骨頭沒有埋葬好,他很不忍心,就吩咐下去,趕緊把這些骨骸安葬好。旁邊的人說,君王這個又不是你祖先的骨骸,你幹嘛要埋?他說我是國君,所有人民的祖先我都有責任要恭敬,要照顧好,就交代下去要埋葬好。

  其實我們人在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把分別心放下,執著心放下,這叫修行。有一句俗話說,「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一念是不是分別?分別我的、他的,一分別,分別了我,我的,我要貪,貪就是執著。一起分別,再發展,就很容易執著。假如不分別,我跟他不分別,那煩惱就減一大半。像我們在教書,比方說今天看到一個小朋友,他挺調皮的,就起個念頭,不教他好了,氣死了。突然轉個念,他假如是我兒子,我教不教?好像心境不一樣了。假如把天下的孩子,都當自己的孩子,你不分別,那可能你現在覺得是挑戰、是困難,你這一念轉過來都不是了。所以這個學生還是這個學生,為什麼你不覺得是困難?所以困難不在境界上,困難在自己的念頭有分別、有執著了。所以禪門的公案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的心動了分別執著。所以《無量壽經》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就沒有分自分他,就只是一心去付出,他就沒有那種分別執著產生,沒有那些煩惱產生。

  所以文王他面對這些骨骸,他也沒有去分別,後來這件事情傳開來了,老百姓聽了就說,文王的仁慈可以為骨骸著想,叫「哀及枯骨」,連死去的人的骨骸他都這麼關心愛護了,那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他怎麼不照顧!一件事情老百姓很感動,他很有仁心,仁愛的心。那大家想,當時候這些有道德的人聽到了這個情況,他會不會主動要來協助文王?所以他自己德行做出來的事情,就會感召志同道合的人來了。所以,「有德此有人」。你看《大學》說的,「有德此有人」,有德了,他感召人來了;「有人此有土」,你有人了,大家同心同德,去做一番事業。在古代就是你有一方的土地,然後開始在這裡照顧好百姓,建立國家,有土。在現代,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做一番事業,這個就是土。做事業也是為了服務社會,每一個行業都是服務社會。你再拉回來更小的家庭,我們最近學習夫婦相處,談到《詩經》一開篇,第一首詩。這是《周南》的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談的是文王跟太姒。文王他最重要的是什麼?他有德,希望把國家照顧好、人民照顧好,他有這個德,所以他知道,要找一個很好的另一半來做這一件事。他是用德來感召另一半,他不是欲望。不是我要找那個很漂亮的,這個動機就是欲。你是這個動機,那你就召感來長得很漂亮,也是重外貌、重欲的人。「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你的動機是要很漂亮的,那人會老。而且你很愛漂亮的這一顆心,會不會我很愛漂亮,我就停在這裡,我就愛這個水準就好了,我都不動了,這個人也很有定功,心可以定住。一般你很愛漂亮,你就愈貪漂亮,它就增長了。你要不增長,要不這個貪慢慢減,哪有定在那裡的?所以現在為什麼離婚率那麼高,原因在哪?原因在找對象都是看漂亮的。他結了婚以後,他還會接觸到其他的人,其他的異性,一看他那個欲又起來了,伏不住。社會的根源問題在哪?這個我們自己都要看清楚,風氣都偏了,因為都沒有學過《詩經》,尤其沒有學過第一首詩。所以還是我的責任,我們學傳統文化的,教學為先,要多去弘揚。

  所以這一句,《大學》:「有德此有人」,還用在家庭裡面。你有德行,你感召好的另一半,一起來盡孝道,把祖先之德傳承下去,承先啟後,把下一代教育好,教出可以為正法久住、為苦難眾生的孩子,這兩個人是志同道合。「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組織家庭,「有土此有財」,這個財首先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家業就發展起來了。再來這個財還出人才,夫妻和合,孩子在這種家庭氛圍成長,健康。「有才此有用」,產生什麼作用?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喜歡布施,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會佔為己有,讓他去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我們看經典裡面的句子,小到個人身心家庭,大到團體,這些義理都是小大圓融,所以我們得自己多去體會。所以從根本思惟問題,希望有好的對象,首先是在自己的修養上下功夫,這個才是君子務本,你才能感召好的另一半,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大家有沒有遇過,適婚年齡在找對象的人,然後他跟你說,我現在最重要就是提升我的道德。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認知的年輕人?還是他每天心都很浮動,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到處往外看,到處相親,患得患失。假如是這種狀態,這要提升自己就挺困難的。不能向外求,要向內求。

  我們來了解一下,「文王之朝多賢良」,他是用怎樣的修養來感召這些賢良?一百六十八頁,一百九十四句經文,我們看一下,「文王好仁」,文王喜好仁德,「故仁興」,所以仁政就興起來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他的心仁慈,他所推行出來的制度,都是從他的心去思惟的、去規劃的。一個仁慈的人設計出來的制度是會很苛薄嗎?不可能,心行一如。他得到士人,「得士而敬之」,都能夠尊重他們,因為這些士人他代表文王去愛護百姓,他會用這些人。他很希望百姓好,這些人都去愛護百姓,仁王會很感激這些臣子。文王很尊重他們,我們說「敬人者人恆敬之」,他這麼尊重這些讀書人,讀書人當然也尊重文王。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讀過「出師表」沒有?這篇文章裡面,諸葛孔明就是士人,他是讀書人,他是臥龍,他住在簡陋的房子裡面,道德學問很好,但有道德的人他不會標榜自己好,他在等待機緣。他在「出師表」裡面說到,「臣本布衣」,我只是個平民老百姓,「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所處的是亂世,只求能安身立命。但是先帝,這指的是劉備,「先帝不以臣卑鄙」,沒有嫌棄我,「猥自枉屈」,三顧毛廬,「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就是請教孔明現在天下的局勢是這樣,應該怎麼做對百姓有利。這個是知遇之恩,劉備非常信任尊重他。你看讀書人被人家一尊重,被人家一理解,要報這個知遇之恩。「由是感激」,感激啥?這個劉備都還沒有俸祿給他,他感激什麼?感激知遇之恩。

  所以你看文王「得士而敬之」,恭敬他,「則士用」。讀書人被尊重,他會盡力來付出,跟著這個領導人一起為國為民,這「則士用」。所以「遂許先帝以驅馳」,孔明那時候才二十多歲,一出來面對的都是危難。「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都不退縮。而且「用之有禮義」,文王用禮義的態度來相待。「禮者,敬而已矣」,很恭敬他們,恭敬不是嘴上講的,接下來是他用恭敬的行為表現。還有義,很有情義,君臣之間很情義、很有恩義。所以「上則優賜有加」,就君仁,很照顧這個臣子;「下則鞠躬盡瘁」,臣子感這個恩德,鞠躬盡瘁去付出。所以說「故不致其愛敬,則不能盡其心,則不能盡其力,則不能成其功。」所以這句話讀出來,那就是你領導者對下屬的愛敬心,自然就感得下屬盡其心、盡其力,最後君臣一心,就能成其功。所以你不對這些讀書人愛護尊重,就不能得到士人的信任、信心、忠心。他們的心也不安,心不安他怎麼去發揮?甚至於他還擔心伴君如伴虎,我會不會有生命危險?那他還怎麼做事。你愛護尊重他們,他們的心安,他能安心做事,他能盡心竭力,發揮才能,全力以赴,這樣就能成就國家的功業。

  「故古之賢君於其臣也,尊其爵祿而親之」,這個不只是文王,文王他們也都是承傳這些先王的德行,就像孔子說祖述堯舜。我們讀書人的態度都是有志氣的,我們前面這些古聖先王、聖賢人,就是我們的榜樣,「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效法他們。所以這些為君者、為領導者,他都是要想著以這些先王聖王為榜樣,聖王先王會怎麼做,他就這樣去思惟、去效法。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一面對事情,常常要思惟,孔子會怎麼做?佛陀會怎麼做?真的養成這個習慣,就不容易隨順習氣去做事情了。這些賢君對待大臣,尊重他們的官爵俸祿,就照顧好他們的家庭,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這個是愛護他們具體的表現。「而親之」,這個就是愛護他們。「疾則臨視之無數」,疾是生病,大臣生病了,多次親自探望。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唐太宗,魏徵生病了,他多次去探望。結果他一去探望,魏徵的家連個客廳都沒有,他很難受,他本來在建宮殿,馬上交代把那些木頭全部都給我拿過來,幫魏徵蓋一間像樣的房子。結果很遺憾,房子還沒蓋好,魏徵走了。所以這個是「疾則臨視之無數」,結果魏徵走了。你看接下來講,「死則弔哭之,為之服錫衰,而三臨其喪」。這個大臣去世了,去弔唁很難過,忍不住流淚。而且還為了大臣穿戴細布喪服,而且三次親臨喪葬,當然也是這種真情的流露。這種君臣的情義這麼深,突然走了,不適應,要慢慢慢慢緩過來。所以古代為什麼喪禮有那些步驟,讓他慢慢習慣親人走了。你一下就把他拿去葬了,他緩不過勁來,要慢慢讓他接受這個事實。所以古代這些禮,真的是體恤人心、人情,你愈了解愈感佩老祖宗的文化。「未斂不飲酒食肉」,這個大臣去世了還沒有入殮以前,君主不喝酒吃肉。「未葬不舉樂」,這個大臣還沒有下葬前,君主不奏樂娛樂,都是還念著這個大臣,根本做不出這些事情來。所以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太難過了,五天不上朝,上不了朝,一想難過了。你看這個君王對這個臣子的情義這麼深,你說這君王一家的人看到了,能不念這分恩嗎?其他的大臣看到了,都很感動。所以「當宗廟之祭而死,為之廢樂」,這個大臣離去,正好是宗廟祭祀的時候,那也為他免奏宗廟祭祀的音樂。所以「故古之君人者於其臣也,可謂盡禮矣」,古代的君主對他的臣下,你看這些做法可以說是極盡到禮義。「故臣下莫敢不竭力盡死,以報其上。」所以臣下的內心感這分恩情,他就會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來回報君主。所以這個都是君仁,自然感得的臣忠。所以這個不是要求來的,是真心互相的交感。

  我們再回到十一頁,「文王之朝多賢良」。『秦王之庭多不詳』,因為秦王好戰,發動那麼多戰爭,光是面對趙國坑殺幾十萬大軍,所以秦王這樣的心境,他的朝堂感來的人殺氣都很重,多不善的人。所以從前面的這些例子,真實的人物,總結到『善惡不空作』,善惡不會憑空發生,『禍福不濫生』,禍福也不隨便到來,『唯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矣。』都是人們自己的心靈所趨向和意志所實行的結果,其實就是他的心志所感召來的結果。好,我們接著看第十四句:

  【十四、山致其高,而雲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澤流焉。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昭名。】

  古人要開解一個道理,他很會用譬喻。所以一開始就是譬喻,你看山達到一定的高度,就會興起雲雨。因為你山很高,這個雲飄飄飄就停在這裡,你就是個小丘陵,雲也不可能停在你這裡。假如我們肚量不大,那你怎麼可能感召為天下蒼生的人才?不可能。來了還被你嫉妒,還被你陷害,他得趕快跑掉了。『水致其深』,水達到一定的深度,就會有蛟龍出沒,所以這自然發展的。君子能夠致其道,這個才是他要彰顯的道理,前面兩個是譬喻,君子能夠達到高尚的道德品性修養,『德澤流焉』,他的仁德恩惠自然就會流布到四方去了。而當他這個恩德流布到四方,他也會感來很好的果報。所以接下來講,『有陰德者,必有陽報』,陰德就是幫助眾生沒有去張揚,默默的做,那就會感召來明顯的回報。

  我們舉個例子,江西臨川有一個人叫周士元,他有一天上山採茶,結果走的過程,剛好被荊棘割傷了,流了不少血。他當下心裡想,這個荊棘長成這個樣子,路過的人,假如不小心,很容易受傷,他忍住痛,把這些荊棘都把它處理好,不希望下一個人又受傷了。我們讀《陰騭文》的時候有讀過「埋蛇享宰相之榮」,這個指的是孫叔敖,在座有沒有姓孫的同修,你們很可能是孫叔敖的後代。因為孫叔敖那個地方都說看到雙頭蛇的人就是不能活了,就沒命了。真的孫叔敖看到雙頭蛇了,他不希望其他的人再看到,不然就會有凶災,要把雙頭蛇埋掉。結果回到家他就很傷心,因為他覺得他快死了。他媽媽一看,你怎麼了,他就把這個情況告訴媽媽。媽媽也是深明大義的人,別擔心你這樣的心境是有後福的,他為人想,最後做了楚國的宰相。所以這個人他把這些荊棘把它處理好,不要再傷人了,結果處理處理就發現那個荊棘底下有一錠金子,一錠黃金。結果他就有可以做小本生意的能力了,他三年之後就致富了。所以你看他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沒有其他的人知道,沒有人看到,這個是「有陰德者,必有陽報」。他發自真心,你看他那個回報就很快。這個故事,在師長印了很多的《道德叢書》裡面。這裡面的故事都不會太長,都是很真實,記錄都很清楚。

  像另外還記錄了有一個明醫叫周月窗,他行醫家裡的人有請了僕人來幫忙。他的僕人當中有一個人名德,可能就叫周德。結果這個僕人病得很重,他自己是中醫,一把脈這個活不了幾天了,趕緊讓他回家去,最起碼走前見見父母家人。結果這個僕人要走了,他也很有仁德,就給了他不少錢,希望他帶回家去。結果這個僕人在回家的過程,就遇到人家夫妻有難,他家裡欠官錢,得把太太賣掉去還。這個先生很痛苦,他自己是個大男人,最後搞成這個樣子,他心裡也想這個事情處理完了,覺得自己沒臉做人,要去尋短。剛好被這個僕人碰見了,他就把他的錢都拿出來幫忙。後來回家了,回到家身體很快就好了。好了之後,又回到這個明醫周醫師這裡來了。結果他一回來,這個周醫師一看,你怎麼還活著?再給他一把脈,你身體怎麼狀態這麼好!他了解完,原來他救了人家這一對夫妻。這個醫生感嘆,「陰德動天」,做了這個陰德事,感動上天,「五臟立變」,這兩個字用得好,立就是立刻,馬上就變了。五臟立變,這個不是我的醫術能夠理解的。

  我們聽了這些故事,這個身體健康能不能轉變?決定可以變的。所以師長常常勉勵我們弟子們,你真正一心為眾生,你沒壽命都能變長壽,因為這一念心就能積很厚的福德。「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君之一念,已在正法久住,已在苦難眾生,所以都能延壽,都能改命。這些事例確實很多,包含我們很熟悉的,一個小沙彌壽命也到了,他的師父已經證果了,一看趕緊讓他回去,最起碼在父母的身邊走。結果後來這個小沙彌又回來了,他也很驚訝,一了解這個小沙彌回去的過程,遇到大雨,有一窩螞蟻眼看就要滅頂了,他把袈裟拿下來,救了這一窩螞蟻。所以必有陽報,很明顯,很立即的回報。

  下一句,『有隱行者,必有昭名。』他有人所不知的這些高尚的品德的人,他日後一定會有很顯著的名聲。這個我們最熟悉的祖師印光大師,他在七十歲以前沒有人認識他,但是他的德行已經是得道的高僧。所以他真正接觸大眾才十年,七十歲到八十歲,但是人家是認定他三百年來第一高僧。這個就是「必有昭名」,叫厚積薄發,這個是印光祖師給我們的榜樣。不要急著要表現什麼,厚積,真的有因緣,自然佛菩薩會安排。所以六祖大師在獵人隊十五年,機緣成熟了,他就出來,一花開五葉,禪宗就大興了。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