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23/3/30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26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阿彌陀佛!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十八頁二十一句:

  【二十一、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一句子夏所提的是倫常大道。「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所以一個人真正有學問、有道德,他五倫關係能夠經營得很圓滿。我們看到像民國時期東北王善人,他不識字,但是他倫常經營得好,尤其忠孝二字他能做得徹底。孝悌之至可以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所以他不識字他可以講倫常大道,這些義理他能夠通達,影響還是滿深遠的。尤其他強調女教,很多女子在他的調教影響下非常有婦德,後來教出來的子弟都非常優秀。像吉林松花江中學呂杰校長,他一心為孩子的教育,更高的官職他都不願意去做,就在學校一直帶到退休,培養出很多學子來。後來我們剛好有機會去參學,也見到他的母親,真的非常慈祥,而且也是王善人的學生。所以,『雖曰未學』,看起來他們不識字,他們也很謙虛,但是這個確實是有真學問。像海賢老和尚也是不識字,但是他的倫常都做得非常好,這是真有學問、真有智慧的人。

  所以我們學歷高不代表有學問,這個我們自己在這一句當中要認知清楚。我曾經遇過一個朋友,他已經碩士畢業了,有一次他母親讓他從冰箱拿一個東西,結果他可能拿錯了。他母親就說,哎呀!你怎麼這麼笨,怎麼拿個東西都拿錯了。他一聽火就上來了,他說我都讀到碩士畢業了,你還說我笨。所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雖然理上是這麼講,可是我們在事相當中很容易就會染著,連我們一個學位都會染,這個也是名聞。我二十年前在推廣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常常見到很多長者都說,我很沒有文化。我當時候聽就覺得有點怪,後來我有點搞清楚了。我就跟這些老者講,我說(這一位長輩)你是沒有學歷,你不是沒有文化;我們是有學歷,沒有文化。有文化是會感化他人的,你學歷再高不一定能感動他人。老人家他們可能不識字,可是他們的行為都跟倫理道德是相應,倫理道德跟性德相應,所以他們做出來就會觸動我們的善根。

  我記得見到一個同仁一開始聽他在談一些家裡的事情,尤其談到,他說除夕夜祭祖,你看那奶奶輩的都不怎麼讀過書的,學歷都很低的,甚至都沒有學歷的,然後煮水餃了(在那個年代要吃水餃都是過年過節才吃得到的),水餃第一盤煮起來了(小孩嘴都饞,一年才吃個一、二次而已),他的奶奶說不能偷吃,這一盤端到祖先前面去,到祠堂去供著,供祖先的。小孩恭恭敬敬端過去了。接下來等第二盤,等著吃,這個老奶奶又交代了,趕快端去給教書先生吃,不能偷吃。他又恭恭敬敬又端過去了。我那時候聽完很震撼,等於說傳統文化在什麼時候傳承?在老一輩生活的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這個動作就跟人的明德相應、性德相應,這些孩子就被老人家的這個動作善根給增長了,孝親尊師的根基就在這裡扎下去了。其實我們一些做人的態度,你說爸爸媽媽啥時候教導的,或者哪一個行為影響的?有時候具體說不清楚,但是好像他們就是這麼做人的,從來不講利,只講義。「財物輕,怨何生」,從來不講錢,還在那裡算誰出多少、誰出多少,我們家我沒有見過誰出多少、誰出多少,爺爺奶奶的事我爸爸都是全包了,但是後來弟弟妹妹知道了,大哥你不可以這樣,這個也要讓我們盡一點心,都是這樣的。所以我的同學都很喜歡跟我一起出去玩,因為吃了飯,那我來來來,這個動作我做不出來,所以都是我付掉了。幸好我爸爸媽媽給我的零用錢比較多一點,不然這個動作我也做不了,這個是拿父母的錢展現慷慨。所以這個教育真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佛門有一個公案,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識字,那是真正開悟的人,見性的人。所以在《六祖壇經》裡面有講到,剛好神秀大師寫的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有惹塵埃」,結果整個寺裡大家都在傳這首偈。因為五祖大師說,依據這首偈修行,不會墮惡道。六祖大師很老實,交代他舂米砍柴,他就乖乖的在廚房裡面,他都沒有出去。人家念著那個偈子他才了解到,然後他就到了這個現場,看著那個偈子,旁邊有人,他說「別駕,你可不可以幫我寫一首?」這個人一看他可能就是南方人,看起來好像不是讀過書的,「你也會寫偈嗎?」那個口吻就有一點輕視別人,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讀了一點書反而增長慢心。所以六祖大師講到,「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這個話很有味道,下下人就是沒有地位的,甚至是掃大街的,他有可能是上上智,有可能是開悟的人。大家以前,小時候有沒有記憶,賣豆花的。小朋友圍在他身邊,在那吃豆花,他還可以講很多人生的道理。武俠片裡面,最不起眼的人,武功最高強。「天龍八部」好像是這麼演,最不起眼的掃地僧功夫最高。俗話也說「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最讓你瞧不起的,有可能是道德學問最高的。

  佛門在破我們的執著,所以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來都在哪?在廚房裡面當義工,讓人家使喚來使喚去,他們還歡歡喜喜的,一般這種活、苦差事很多人都不想去。當然這些表法,不怕苦、不怕累、不分別,這個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這顆心,能不分別、不執著,先人後己,什麼苦差事自己扛起來。當然這個表法也是提醒我們不能輕慢任何人,尤其在道場裡面這些基層幹活的人很多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們假如對他們不恭敬,則有無量無邊罪。所以佛菩薩這些示現讓我們一定要平等恭敬,這樣才跟普賢行有相應,這樣處事待人接物就是要接通西方極樂世界的頻道,極樂世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菩薩的法界那個頻道要對準就現前了。所以老和尚常說科技會幫助我們更相信佛法,因為科技它追求真相,佛法所講的都諸法實相,透過科技不斷進步讓我們更相信佛法。其中佛法講的「生則決定生」,你那個頻道接上了,你決定往生。所以就像看電視一樣,那麼多頻道,十法界,百界千如。那麼多頻道,你要接通哪一個頻道?不知道大家都看哪一個頻道,最好按四十八頻道,跟四十八願相應。十大願王打開來就是四十八願,所以大家頻道要接穩。

  所以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當了皇帝不見得有智慧,他是剛好有福報,胡亂來的皇帝也有,「上上人有沒意智」,享痴福而已。所以,若輕人,則有無量無邊罪,不能輕慢任何人。禮敬諸佛,廣修供養,平等禮敬,平等供養。結果這一個讀書人聽了六祖惠能大師這麼講,他也很難得,他馬上態度就調整了,願意幫他寫,但是提了一個條件說,你得衣缽回來要度我。所以這個人也很聰明,當然他向道之心還是很切。這一生死生事大,一定要出輪迴,善知識就是很重要的因緣。《法華經》上說的,「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所以他也掌握這個機緣,假如眼前這位仁者是能開悟得衣缽的,他也要掌握住這個機會。

  好,所以佛門包含世間(像王善人他們)這些表法,我們都要懂得去體會。真正通達五倫,能做出來的人,他能做出來,他的心境已經契入聖賢佛菩薩的心,這是真有功夫的,所以不能看外表、看學歷而已。更重要的,對我們自己來講,我們不能搞成佛學家,不能搞成學歷很高,但是沒有真實的道德學問,其實這樣的人更沒有福報,為什麼?享一個高學歷的名,其實是在享福報,名亦福也。所以「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享這麼高的名就是福報一點一點在消耗,要名符其實。而且享了一個名就是一種責任,你當爸爸媽媽也是一種名,你要盡那個責任。我們在因緣當中被人家叫老師,那也是一種名分,沒有傳道、授業、解惑,常常被叫老師也是損福報的。我們順著這個名分盡心盡力,那是積功累德;有這個名分,沒有去盡到,都是消福報。

  好,我們接下來看二十二句:

  【二十二、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也,不善不能改也,是吾憂也。」】

  這一句是《論語》的教誨。我們學《論語》,我們先學一家之言,學深入了,就可以出去參學。我們學《論語》,我們跟著李炳南老師學習,當然我們在李老的教誨當中,也會想起很多老和尚的教誨。我們翻到兩百六十四頁,《論語講要》當中有提到,『德之不修』,這個「德」乃是人固有之明德,所以明德是我們本有的自性。儒釋道用的詞不一樣,指的是一樣的。本善、明德這是儒家用的,佛家用的自性、真如,都是指一樣的。

  心初動時,這個真心本來是什麼?「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六祖大師他這五句話幫我們認識真心。我們修行就往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現在有情緒,有貪瞋痴慢,這個是離自性更遠了,我得格物,把這些習氣調伏掉。那一開始,「心初動時,覺之,猶未失其明」,有了起心動念,但是能夠覺之,還沒有失其明。但是假如「不覺,妄動,則昧矣」,昧就是昏昧。「昧則轉為凶德」,就習氣做主,沒有智慧,沒有德行。「故須修之」,我們雖然有本性,但是迷了,要靠修,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故須修之,「使復其明」。讓我們的明德再能恢復智慧,所以叫明明德。所以第一個明就是要修,讓我們本有的明德再恢復回來。

  談到這個「修」,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在《了凡四訓》裡面談到了「修身以俟之」。修,依照經典的標準,我們的心行跟經典不相應就要修正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尤其《十善業道經》有標準,我們的身口意跟十善不相應就要調整了。我們所有的修行不會離開身口意三業的,所以十善就是標準。了凡先生講到了「修身以俟之」,這個「俟」就是安住當下,好好提升自己,不要去想我未來想幹這個、想幹那個。未來還沒到,自己安住當下提升自己,未來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這個「俟」字很有味道!了凡先生說「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這樣才叫實學,真實的學問。我們常常還在擔憂未來,其實說實在的,都被這些妄念給控制住了,煩惱伏不住。所以《金剛經》特別提醒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的念頭裡面大分三種煩惱,要不懊惱過去,過去的事一直放不下,在胸中縈繞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都有,一談起來還在流眼淚,還在悲傷,那過去煩惱。心要清淨,不能被過去的事情染污了,有一帖藥很好,叫深信因果。深信因果的人,過去的在那很傷心、很痛苦的事就不再痛苦了,為什麼?別人怎麼對我是我的因果,所以他對我不好,不只不要難過,代表什麼?債還了。對!他罵你、他打你,債還掉了,無債一身輕,也不是壞事,幹嘛這麼鬱悶,這麼耿耿於懷?看得破、放得下。所以我們個性不開朗,就心裡面放太多過去的事情。轉個念,本來氣色黯淡,一轉念,事事是好事,額頭就開始放光了。其實那個性格還是心裡造成的,心境能轉,性格就轉過來了。那我們常常會擔憂未來的,其實深信因果了,預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真正明白因果了,哪還有時間去打妄想、去擔憂未來?把精神都用在哪?用在當下。每一個念頭都跟真心相應,每一言一行跟經教相應,你的未來一定是吉祥如意的。「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有什麼好擔心未來的事情。包含眼前也有頭疼的問題,那眼前每個心都用對了,在判斷事情,因緣具不具足?判斷好了,當前的境界「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當前因緣具足了,這個緣成熟,可以答應;緣不成熟,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所以眼前也是能夠用經教來判斷,不煩惱。我們往往面對現在的事情會煩惱是我們沒有隨順佛菩薩經典的教誨,是隨順了煩惱習氣,不然辦事情不只不會生煩惱,辦事在歷事練心,還能練出耐心,練出真誠慈悲心。隨著辦事情,只要一考慮事,隨緣,隨這個緣,妙用,妙在哪?妙在為每一個人著想。這樣來辦事情不生煩惱,生智慧,生慈悲。雖然事情多會累,身體會累,心不會累,還覺得每天很充實。好,所以這一句「德之不修」,這「修」字是很有味道,要放下過去、現在、未來煩惱,這個才在修。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再來,『學之不講』。這個學術,古代的學術指的是什麼?指的是經典的深入,四書、五經、十三經。學術必須講究,這個講究就是必須深入經藏才能有智慧如海,不能囫圇吞棗。而我們要能深入,要解得正確,而且要解行相應。你解的狹隘了,甚至解偏了,這個對我們修學就有障礙了。你解的不圓融,在落實傳統文化會覺得遇到事情這樣做也對,那樣做也對,然後搞得自己不知道怎麼做。但是你解透徹了,解圓融了,你會隨圓就方,隨著每一個緣,活學活用,活活潑潑,事事無礙。這個得要解得透徹,解得圓融,這個就跟緣有關。剛剛提到的「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因緣前面加一個「大」字就是最關鍵的,能夠引導我們,慢慢化導「令得見佛」,見佛就是我們能明心見性,能恢復自性,善知識的教導很重要。你看孔子講,「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代表我們求學問的過程,要學、道、立、權,最高的境界是通權達變,活學活用。孔子他能講出這樣的話,他的境界就是通權達變,你遇到這樣的老師,他能指導你往這個境界不斷提升上來。像黃念老說的,一個人能夠圓解經教,他修一天超過不能圓解的人修一劫。一劫很長,所以代表圓解就能圓修。

  就像我們看《了凡四訓》裡面講三輪體空,布施「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這樣「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斗粟一點點糧食而已,可以種無涯的福報,沒有邊界的福報。「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所以菩薩他布施一文錢,那比我布施一千萬福德多多了,因為他的心沒有邊界的,我的心還想我布施一千萬有沒有人知道?我還在那裡搞名聞利養,那不能比。這一段話精不精彩?很精彩。我們把它搞明白,那不得了,每一次做都是清淨心去做,每一次做都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去做,這樣理解義理又依教奉行,這樣的人天天境界不一樣。不要說年年不一樣,天天不一樣。

  所以這裡講,學問必須講究,必須把它理解透徹,理解圓滿。就像我們師長有一個專題的淨土法門講座,叫「菩提心灌注在整個生命中」。師長一開始就說,你把理事、因果都搞明白、搞透徹了,你這一生決定上上品往生,你這一生可以生實報莊嚴土。大家有沒有印象,老和尚有這麼指導過,有印象!老和尚講,你這一生決定可以實報莊嚴土。可能我們聽到這裡,起了念頭,不可能的。這個念頭就是障礙,「信為道元功德母」,首先這個念頭就預設立場,就設障礙了,就不相信自己。你真的有這個念頭說不可能,你聽老和尚的經教很難隨著老和尚的教誨流入你的心田,統統被自己的念頭擋住了。善知識教我們的都是我們做得到的,他是應機在給我們說法的,他不會講了老半天,講完說,對不起,你做不到。那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我記得我初學佛的時候就是聽老和尚這麼講的,釋迦牟尼佛跟你講完經,然後對你說,對不起,你做不到。那不是跟眾生開玩笑嗎?這一段話我印象很深,老和尚講的也很幽默。落了很深的印象之後,聽老和尚講經只想著怎麼做到,從來不會想,老和尚講完這段話起一個念頭說做不到。所以先入為主的知見非常重要。我們遇到老和尚這麼好的老師,建立我們修行的正知正見。

  老和尚的緣也很好,他學佛章嘉大師教導他,把學佛的根基扎穩。我們也很有福報,遇到老和尚,我們也要把正知正見扎穩。你扎穩了,你面對一切人事物都是用正知正見判斷,你修學不會修偏掉的。像章嘉大師教導,什麼叫懺悔?後不再造。你看這個認知多重要。可是我們沒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常常落在那裡,掉在那個自我譴責的漩渦裡面出不來。老和尚不是這麼教我們的,老和尚教後不再造真懺悔!學顏回不貳過就好了。在那自我譴責,時間、精力都耗過去了。尤其這個自我譴責是懷疑自己,那個會山崩地陷,會能量處在最低谷,以後別幹這種傻事,老和尚教我們後不再造就是真懺悔。所以這個修學的知見,真的是很關鍵的。

  菩提心灌注在整個生命中,字字珠璣。我就舉其中一段就好了,你看這種理解多重要。老和尚說了,什麼叫念佛?你得把念佛解圓,你不能解局限,這樣你修起來會分別的,修起來你自己都不暢快、不透徹。老和尚講這個「念」字怎麼講?今心,心上真有佛叫念佛。所以你用真心,你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你看這個圓解多重要。你假如解成了我坐在那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叫念佛,那人家找你去應酬你就生煩惱了,這個冤親債主又來找我了,你又推不掉。你看你解的不圓,你面對這些境緣你會生分別,你還會生煩惱。你把它解圓了,這個推不掉的緣,我用真心去應酬,那可能那個應酬就辦法會了。所以今年過年不知道大家法會辦得怎麼樣?親戚朋友都回來了,是吧!不見面也得見面,這個時候是辦法會的機緣到了。為眾開法藏,當然你首先傾聽,了解他們現在的苦悶在哪?你再很自然的跟他們聊。好,所以這個學術最重要的是把理給搞透徹、搞圓融,你修起來就活活潑潑的,不會卡卡的,不會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都不知道怎麼做了。

  第三,『聞義不能徙也』,「聞悉奧義,當遷徙之,如義而行」。義者,宜也,就應該做的。我們說五倫十義,父慈子孝,這個慈跟孝就是應該做的。其實像到我們這種年齡,在家人你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對上要盡孝,對下要慈愛,好好教育他們,這個都是應該做的。我們冷靜想想,現在這個五倫關係該做的事情有哪一些?你真正思惟下來該做的事不少。我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我差不多才做了十分之一而已,覺得二十四小時不夠用。該做的事都做不完,哪還有時間去打妄想、去浪費時間?所以我們把這些義理搞清楚了,真的覺得太多本分要去盡。包含我們有福報遇到很正直的朋友,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他很真誠對我們,看到我們的問題,他私底下來勸我們,我們要感受到別人這分誠心。《論語》當中提了,「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人家義正直言護念我們,我們說謝謝,感謝你的提醒,接下來要改。因為人家那麼誠意的來護念我們,你不能只是感謝你、感謝你,還是依然故我,人家下次就不願意勸。而且我們這個是學到相上,學得好像很謙虛的樣子,「聞過欣」,謝謝,那又搞名聞利養了。旁邊有人都是謝謝,這個叫虛心接受,堅持不改,那這個虛心也是假的。所以聞義要徙,珍惜經典的教誨,珍惜別人的勸諫,能夠去改正。

  再來『不善不能改也』,「不善是過,貴能改之」。修行就兩件事:知過,改過。在唐朝有一位禪師叫鳥窠禪師,為什麼他叫鳥窠禪師?因為他住在樹上。其實這些大善知識都有他的用意,可能他住在樹上,自己照顧自己,不用人家伺候,都有他的表法在的。他的表法,我的體會有限,可能以後看傳記比較能體會更多,其中有一點他這個表法用上了,因為遇到當時候的大文豪白居易。這個白居易當了杭州太守,他是父母官,然後去看望鳥窠禪師。看著禪師住在樹上:禪師,你這樣太危險了,住那麼高。禪師說:你比我還危險,點化他(你在官場上比較危險),我沒有你危險。白居易被點化了,覺得禪師講得有道理,還是我比較危險。接著就請教什麼是佛法?結果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是大乘法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白居易聽了說到:三歲小孩都知道。禪師接著說:八十老翁做不得。白居易為什麼接得這麼順?三歲小孩都知道,因為畢竟佛理讀多了、聽多了,但是忽略了,雖然理懂了很多,但是具體去落實的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學佛,重實質,也不能學油條了,學成佛油子了,一跟人家論佛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但是這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得如何,自己可要清楚。所以鳥窠禪師這句話是很有味道的,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

  師長有一段墨寶寫到,「聖人之所以成聖者,無他」,沒有其他,最重要的是什麼?「勤於講學,勇於改過」,這是他為什麼能成聖的關鍵。「其教化眾生、貢獻社會亦無他,勤教學,勇改過」,還是這兩件事情。所以代表什麼?自行化他,勤於教學,勇於改過。而那個勤於教學當中,老和尚也現身說法,他老人家說了,我講學幾十年,別人有沒有受益這個我不知道,我自己把自己講明白了,最重要的勸自己。而且講學講出去了,就像成德第一年教書,應該算第二年,在當班主任,帶一個班三十五個學生。你每一個道理講出去了,這三十五雙眼睛看著老師,看老師有沒有做到;看老師自己犯錯了,會不會承認錯誤。「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你講給學生,學生都盯著老師看,所以這個講學最重要的也是要勸自己。而且講出去了,自己得帶頭做,不然難為情,小朋友都看著呢!所以師長這一段教誨也讓我們感覺,你講學也要把道理搞清楚,學之不講不行,而且要勇於改過,這樣才能自行化他。

  我們看這一段話最後是,『是吾憂也』。這一段話是孔子勉勵學生、學者之辭,假如學者不修、不講、不徙、不改,乃教不成矣,這個遇到聖人來教也教不了,所以聖人引之為憂。這是代表老師對學生的這一分責任心,擔憂學生學不成。所以我們不能讓聖人擔憂,我們不能讓佛菩薩擔心。一個人修道,首先不讓父母老師擔心,你還讓父母老師擔心,這不叫修行,這每天還得造不少業。會讓父母老師操心,鐵定也會讓別人操心、擔憂。所以大根大本孝親尊師,從這裡下功夫。孔子他擔憂學生是這些重點,事實上他自己當學生的時候都是在這些方面下功夫的,聖人都是做到再說。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