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律學略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8/6/18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1-0001

  諸位法師,大家早上好!老和尚發起「護國息災法會」七百天的,我們這段時間大家發心來這裡做三時繫念的法會,時間也相當的長,快接近兩年的時間。我們法會都是下午開始,上午這個空檔,我們除了練習繫念法事,我們也想到抽一點時間來跟大家一起學習《沙彌律儀》。

  《沙彌律儀》也是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起的。常常提起的四個根之一,第一個根就是《弟子規》,第二個就是《太上感應篇》,第三個就是《佛說十善業道經》,第四個根就是《沙彌律儀》。《沙彌律儀》他是要求我們出家的同學,除了要學習落實這三個根,我們出家的同學還要再加一個《沙彌律儀》。一般在家居士他們修三個根,這是老和尚要求的,我們出家眾要多一個《沙彌律儀》,除了這三個根之外,多一個《沙彌律儀》。

  我們雖然現在在學習《沙彌律儀》,但是我們必定要知道修學的這個層次。修學的層次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就給我們講得很明白,我想諸位同學在光碟可能也常常聽老和尚講過。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福。淨業三福一共有十一句,這是我們修學的一個層次。第一福是世間福,人天福報。人天福報從「孝養父母」開始,然後「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現在老和尚提倡的三個根,其實就是落實第一福的具體說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的落實就是現在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過去我們聽經,「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可以說是聽說,但是怎麼去孝養,怎麼去奉事,具體該怎麼做,都沒有概念。

  為什麼沒有概念?因為我們現代人跟古人不一樣,我們現代人你在學校念的書沒有教這個,從幼兒園到研究所都沒有教這個,沒有教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待人處事接物這些道理,現在學校沒有教,所以讀到博士班他也不懂,他不懂得做人。我到外國去,特別是到美國,博士、碩士是最多,但是你聽到那些博士、碩士講話很衝,不懂禮貌。這個就是說明現在學校它沒教這個,當然他也不懂得怎麼去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更不用談了,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就沒有辦法去落實。

  古時候的人他小時候就開始讀《弟子規》、四書五經。我們中國自從漢朝劉邦,他得到政權之後,他就從諸子百家選擇儒家孔孟這一派的學說,做為國家根本的教育,一直傳到清朝。可以說歷朝歷代它只是政權的轉移,但是基本上教育的政策方針,它都沒有改變,包括元朝蒙古族來統治,清朝是滿族來統治,但是這個教育,它沒有改變。清朝亡國之後,民國成立,中國人對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對自己祖宗這個傳統文化喪失信心,都一直認為我們老祖宗這些東西不管用,還是外國人的船堅炮利比較好用。所以大家就拋棄、不學習了,徹底的拋棄掉,專門學外國人。

  所以現在的學校,從幼兒園教的,一直到博士班,都沒有教這個。你現在再給人家提這個,人家可能給你戴個帽子,迷信。那個迷信的帽子就給你戴上去,就變成迷信,孝養父母是迷信,奉事師長是迷信。要怎麼樣不迷信?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迷信;隨便殺生,造十惡業,不迷信。大家想一想,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這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們現在聽經,雖然聽到這一句,也常常聽,聽得耳熟了,但是怎麼樣?我們也不曉得該怎麼做。像我聽老和尚的經,聽了三、四十年,這些大乘經典也聽了一些道理,特別這個三福也聽得耳熟了,但是具體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老和尚是最近,大概是韓館長往生之後五、六年這個當中,他才特別強調《弟子規》,在這之前是沒有提到這個,所以大家對這一句也就沒有什麼概念。現在鍾博士在講《孝經》,那也是屬於第一福,世間福,《孝經》。

  現在有了具體的經典,我們要怎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有一個下手處,就知道該怎麼做,有個標準在。過去我們不知道標準在哪裡,大家覺得我也滿孝順的,講到這個,大家會說我沒有不孝;講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善事,我也沒有去殺人放火,我也是很善。他不知道自己這個思想、言行,到底哪個善、哪個不善,他自己不知道,總認為自己沒有什麼不對的,就是這個觀念。現在大致上的人你去問他,大部分也都是這個情況,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對在哪裡,他也不知道。這個原因就是他沒有一個標準,沒有一個準則讓他去對照,因此自己錯了也不知道、對了也不知道。現在有了《弟子規》出來,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有可以對照了,你就可以發現哪些是聖賢的標準、哪些不是,就有個下手處。

  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現在老和尚提倡具體的就是《弟子規》。《弟子規》我們看好像很淺顯,但是《弟子規》這個東西,就像以前唐朝鳥窠禪師講的,白居易去請問鳥窠禪師學佛修行要怎麼修,鳥窠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個誰都知道,三歲小孩都會講,都知道。鳥窠禪師就說,三歲小孩都能說,但是八十老翁都做不到。意思就是告訴白居易,你不要小看這個,雖然這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勸大家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大家都會講,連三歲小孩都會講,但是活到八十歲的老翁,他未必能做得到。就是告訴他不要疏忽了,斷惡修善它是一定要去落實的,不是掛在嘴巴講的,掛在嘴巴講的,那沒有實際的受用,光說不練,那就沒有實際的受用。

  所以,《弟子規》它也算是屬於,我們佛門講的教理行果,它是屬於行經這部分。所以我們現在學佛了,有的也甚至皈依受五戒,出了家,但是我們拿《弟子規》來對照,我們有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這個還有待我們大家自己從這個地方多去對照一下,多對照,這樣我們修學才會腳踏實地,不然都是落於空談,落於空談就沒有實際的效果。

  慈心不殺,具體的落實在《太上感應篇》。老和尚也常常講,有了《弟子規》的基礎,要落實《太上感應篇》也就比較不困難。《太上感應篇》它講的層次要比《弟子規》高,《弟子規》是儒家教做人的,等於是我們做人的一個標準,一個道德水平,是這樣的;《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道家崇尚老莊,以老子為代表。儒家講做人要做一個君子、賢人,最高是聖人,儒家講做人。道家講做仙,天仙、地仙、人仙,在《感應篇》講有天仙跟地仙,你要修地仙要累積三百件善事,你要修天仙要累積一千三百件善事,天仙的水平比較高。道家修仙,他是修長生不老,壽命很長,在《楞嚴經》裡面特別把(仙道)仙趣,在古代印度就很多修仙的,仙趣列為一道。在《楞嚴》講七趣,趣就是道的意思,一般講六道、講五道,《楞嚴》講到七道,把仙這一道也加進去。道家他修仙當然比人道的層次再提升,這個仙道他是在人道跟天道當中,所以他的道德標準就比人要高一些。

  所以,我們看看一部《感應篇》,它講的就是因果。能夠落實《感應篇》,《十善業道經》也就很容易做得到,這個跟善相應。大家可能也都聽過《十善業道經》,大家也聽過老和尚講的《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佛給我們講,所有一切佛法都建立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在《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菩薩也給我們講,所有的善業都歸十善,所有的惡業都歸十惡。所以這個十善它是涵蓋所有的善業,只要是善的統統歸十善。所以你不能很狹隘的,看到這個條文就這十條,這十條一展開它是涵蓋所有一切善,十惡一展開是涵蓋所有一切惡。凡是不好的都歸十惡,凡是好的都歸十善,所以十善含攝所有的善業。

  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都是歸十善業。所以說《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包括《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安士全書》,印光祖師提倡這個,這些統統是屬於修十善業這個原則、這個範圍。這個第一福叫做人天福,你修這個善可以得福報,善得福。這個福有人天福報,人道、天道的福是純正的善。你有第一福的基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基礎,你做了一些善事,得的是人天福報。這個純善得人天福報,將來在人道、天道享福,他是很圓滿的福,殊勝圓滿的人天福報。如果這個當中修得不圓滿,有夾雜,修福當中夾雜惡業,將來得到的福報就不是人天福,縱然在人道享福,也是不圓滿的。

  有的人修的變成阿修羅,阿修羅道,他有福報,阿修羅福報也很大。他福報從哪裡來?他也是修善來的,《十善業道經》都有講,他是修善,他是做好事,但是他好事當中夾雜不好的。夾雜這個不好的也有很多方面,譬如阿修羅他是夾雜鬥爭,做好事,但是他是一種鬥爭心態去做的,他將來就做阿修羅。天道阿修羅是最殊勝,福報比人道大;人道的阿修羅,他享受大福報,做國王,但是好鬥、好爭;再其次就是一般的公司團體,他享大福報,但是他有好鬥好爭的那種習性在,那叫人道阿修羅。根據各人福報大小,他的地位就不一樣,他的享受也不一樣。畜生道也有阿修羅,凶猛的野獸這一類的,鬼道也有阿修羅,只有地獄道沒有。

  所以修善修福做好事,如果夾雜惡業,得到的果報也就不真實。《楞嚴經》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修因不純、不正,得到的結果也是不純、不正,迂曲就是不是純善的果報。所以我們修善可以得到福報,可以得福,修到最圓滿得人天福報。人天福報根據各人修學的水平,它的高低層次也很多,這裡我們就沒有詳細來談。

  我們知道第一福是叫人天福,人天福報。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第二福。我想大家都有受過三皈依,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入佛門要先受三皈依,在家、出家都要受三皈依。這個三皈是第二福,「受持三皈」。這個三皈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一個分水嶺,從三皈依開始就是出世間的佛法,就不是人天福報,超越三界六道,就從三皈依開始。所以,為什麼學佛一入佛門要先受三皈依。我們看這個修學的層次,受持三皈是第二福的第一句,這個三福就像三層樓,第一福是第一層,第二福是第二層,第三福是第三層,受持三皈是第二層樓,當然第二層是建立在第一層這個基礎上面。所以,說真的,你要落實三皈,你要有第一福的基礎,然後再受持三皈。也就是說,出世間的佛法,它還是建立在世間善法的基礎上,從這個基礎上提升,超越世間。

  所以,你有第二福,那你一定包括第一福,真正落實三皈,一定有第一福。有第一福他不一定有第二福,好像我們蓋一層樓,你可以再加上去,也可以不加。有一些人他修學,他不想了生死,像世間一般修善的,他是想得人天福報,他想得到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他只是想這樣,他還沒有想到要了生死這樁事情。他要得到人天福報,他修第一福就可以了,好像房子我只要蓋一層就可以了,可以住就好了。受持三皈是第二福,真正一個三寶弟子,一定具備第一福,因為這是第二層,第二層一定蓋在第一層上面。我是一個三寶弟子,但是我無惡不作,這樣算不算三寶弟子?我是三寶弟子,但是我還是造十惡業,十惡業還是不斷的照幹,這樣能不能算三寶弟子?能不能算受持三皈?這個我想大家來做評論。

  所以現在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受持三皈它也有條件的,要有第一福的條件,你受持三皈才能落實三皈。不然現在大家去皈依,發個皈依證,這是叫結緣,結緣式的皈依,跟大家結結緣。你說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不墮畜生道。現在三皈依的人這麼多,死了照樣墮地獄,照樣墮餓鬼,照樣墮畜生,為什麼?因為沒有第一福。如果你有第一福,那你就肯定不會墮落。如果你繼續造十惡業,那你絕對沒有辦法落實這個三皈依。

  「具足眾戒」,戒它是建立在受持三皈這個基礎上。這個戒,我們簡單講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個我們大家很熟悉的。這個沙彌戒,還有一個沙彌尼戒,沙彌尼戒跟沙彌戒是同樣的,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是同樣的,比丘戒比較少,比丘尼戒比較多,三百多條。沙彌尼跟比丘尼當中還有一個式叉摩那,式叉摩那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正學女,就是女子受了沙彌尼戒,十八歲到二十歲這個當中,這個兩年她先學習式叉摩那六法戒,女眾有加這個,十八歲到二十歲要學這個,然後才能去受比丘尼戒。沙彌戒,男眾就沒有,沙彌戒他可以再提升到比丘戒、菩薩戒。

  「具足眾戒」,這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我們首先要知道這個戒它的功用,戒是幫助我們得定,善幫助我們得福報。戒得定,定幫助我們開智慧,智慧開,煩惱就斷,就證果了,證果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所以,我們三時繫念一開始就要唱戒定真香。中峰國師編的這個課本,把戒定真香放在第一個,意思也是非常明顯,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修學,不管學哪個法門,戒定慧三學這個原則都是一樣的,包括我們修淨土也是一樣的。

  所以戒生定,定開慧。戒的功能它幫助你得定,定幫助你開智慧;善的功能幫助你得福報,得人天福報。所以,戒是功,定是德;定是功,慧是德。所以功德要講戒定慧,福報是講福德,功德、福德,它的區分就是一個是善、一個是定。這個戒跟善它的區分還是從受持三皈開始。三皈依,我們看這個三寶,三寶它是我們學佛一個總的指導原則,從一入佛門到成佛,所修的都不離這個總原則,你所有的法門修學都不離這個總原則。我們知道受持三皈,和這個善,你看十善業、五戒,前面這個四條一樣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十善業它前面這四條也是一樣,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但是它為什麼叫善,它為什麼叫戒?條文是一樣的,條文沒有兩樣,大家知道這個道理嗎?為什麼不一樣?條文一樣,為什麼一個是叫戒,一個是叫善?就在這個,三皈。沒有三皈就是善,世間善法,像一般世間人,他也修十善,但是他沒有三皈,沒有入佛門。沒有入佛門,他的修學是人天福報,就不能提升到出世間的戒。戒是幫助我們解脫的,解脫這些所有痛苦。

  所以,戒是清涼法。如果你真正得戒,得到這個戒體,它就幫助你得定;你得到這個定,它就幫助你開智慧,它的效果一定是這樣。如果說戒律持得很好,還是一肚子煩惱,那我敢保證,你沒有得戒。每天心情還很不好,他說戒律持得很好,你把我打死,我也不會相信。以前我去受戒,我的戒場是在高雄妙通寺。廣欽老和尚他一生就傳那麼一次戒,剛好我出家就碰上了。我們一些戒兄弟,他很外行,他也不懂得什麼叫戒,受了三壇戒,他說他得到戒體,他看到空中爆炸,我說戒體還會爆炸。後來他到台北去找我,我讓他掛單,被老和尚抓去罵,他說這個人你怎麼讓他掛單,這個人怪怪的。以後不准,要掛單的,以前叢林規矩沒那麼簡單,你要調查清楚,他要來吃一餐飯,都要問明來歷,頂多招待吃一餐飯,就叫他走路,怎麼可以隨便讓他掛單?後來我就給我這個戒兄講,我說對不起,請你走路,遷單。他的確是學得怪怪的,對這個完全不懂。這個也是我們佛門一直衰微,因為出家眾當中沒有真正懂得修學戒定慧這樣的人,他自己不懂,戒場的戒師他自己也不懂,不要說修學,就是連這些常識都不懂,戒律的常識都不懂。所以現在只是一個形式,根本哪有什麼戒,實質上談不上。

  所以,戒它是幫助我們得解脫的。你說你得戒了,你也不要問別人,你有沒有得戒也不要問別人,問別人可能人家給你恭維恭維,講一些好聽話,讓你聽了心裡比較舒服一點,但不是真的。問自己最清楚,我是不是煩惱輕、智慧長?有沒有這個效果?如果有這樣的效果,你說有得戒,得到這個戒體,那是真的。如果你每一天煩惱還是很多,心情還是很不好,還是種種煩惱,我敢保證,不但戒沒有,善都沒有,不要說戒,戒是第二個層次。你有真正修十善業,你就很快樂!你得人天福報,你就很快樂,怎麼會很痛苦?我們學佛目的在哪裡,大家知道嗎?目的在哪裡?目的是什麼?學佛目的是什麼?斷煩惱。斷煩惱是因,我們學佛的目的,離苦得樂,是不是這個?如果不是這個,那我們學它幹什麼?愈學愈苦,我本來就很苦,再增加一些苦。何必再去增加那些苦?本來扛一百斤就重得不得了,再加個二、三斤下去,又更苦,那就錯了。

  我們每天在念《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叫極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對不對?對。所有學佛的目的就是這個,要遠離這個苦,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現在出家了,你得到快樂了嗎?我想肯定沒有,因為我都沒有。好,那我們現在說,為什麼我們這個苦離不掉,樂得不到,原因出在哪裡?我們修學上的問題。修學第一個是先認識,正確的認識,好像我們要走路,你要到哪個目的,你事先要把這個路線認識清楚;不能認錯了,認錯了,你開錯地方,達不到目的地。修行學佛,第一個是正見,正確的見解。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後面七個才正;你第一個見解不對了,後面的全不對了。

  所以,我們先認識修學的理論、方法,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這個修因,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結果。不然你正確的因沒有認識清楚,盲修瞎練,就像《楞嚴經》講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修因不真實、不正確,你修了半天、修了苦行,修到最後,結果不對。這個問題出在要認識正確的修因。這個淨業三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給韋提希夫人講,也是給我們講,就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沒有一尊佛例外。我們現在修淨土是修淨業,這個三福我們可不能疏忽了,疏忽了,雖然念佛,這一生還是去不了極樂世界。

  所以,佛講這個十六觀法,還沒有講這個十六觀之前,先給韋提希講這個三福,為什麼?就是告訴她說,妳要修這個十六觀,我們現在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也是出在《觀經》,第十六觀。第一觀到十二觀是觀想,第十三觀是觀像,第十四到十六是九品往生。第十六觀下下品,大開持名念佛,我們現在用的方法是持名念佛,也是在這個十六觀。佛還沒有講十六觀先講這三個,為什麼要先講這三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你要修淨業,要先有這個基礎。這個三福配《無量壽經》的三輩,你修到第一福,信願念佛,下輩往生;做到第二福,信願念佛,中輩往生;做到第三福,信願念佛,上輩往生。這個三福配《無量壽經》三輩,大家再去對照《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往生正因」的經文,離不開這個三福。大家可以去對照,文字不一樣,意思是相應的。

  我們知道這個目的,這個目的我們一定要清楚,每一天我們就要反省,我今天快樂嗎?大家現在快樂嗎?反正就是這樣,也很無奈。學佛第一個效果,就是我們煩惱減輕、智慧增長了,法喜充滿,愈來愈歡喜,心愈來愈開朗,這樣就對了。好像吃藥,病一直減輕,身體一直恢復健康。我們對這個修學的層次有個概念,我們才不至於盲修瞎練。我們還是要依照老和尚的指導,這個要補習,我們現在雖然出家,應該是三皈五戒;五戒是通在家、出家的,八關齋戒是通在家、出家的。出家,你還沒有受沙彌戒,要先受三皈五戒,弘一大師他在《演講錄》當中有提到這個。弘一大師是我們民國初年律宗的大德,大家公認他是民國初年律宗的祖師。他老人家講,出家,三皈就可以出家,還不要受到五戒。

  所以三皈五戒、八關齋戒,通在家、出家,在家、出家都可以受,出家眾還沒有受沙彌戒要先受五戒。我們出家,現在雖然剃了頭、出了家,但是我們要認識我們現在的身分。真正具備出家的資格,我們到戒場受戒,第一壇叫沙彌戒,這是最起碼的,具備出家人的資格。出家不是剃了頭,換了衣服,他就是出家,那就很簡單,不難,現在去買僧服也不難,剃頭刀也很方便,沒有人剃自己可以剃。沙彌戒,進一步是比丘戒,然後菩薩戒,這個你才真正是一個實實在在真的出家人。

  現在我們剃了頭,你們有去受戒嗎?有沒有去受戒?大家都還沒有去受戒?受沙彌戒,誰傳授給你們的?滿公。大家知道受沙彌戒要什麼條件嗎?不知道,你受的什麼戒?沙彌戒要有兩個真正得比丘戒的比丘給你傳授,你才會得沙彌戒。你要受比丘戒,一定要有五個清淨比丘給你傳授。中國自從南宋以來就沒有比丘了,這是蕅益大師在律學裡面講的,就沒有比丘了。所以誰傳你沙彌戒?現在看起來出家人好幾百萬人,你要找一個得比丘戒的人都找不到,你沒有比丘給你傳沙彌戒,你能得沙彌戒嗎?大家對這個戒律的常識要明白,你才不會糊裡糊塗的,受了沙彌戒。受了沙彌戒,起碼你現在會得神通,心清淨,得神通,你還會一肚子苦水嗎?不會。

  所以,現在真的講,我們出家三皈五戒能夠去落實,在現在就不錯了。弘一大師、蕅益大師他們都是說,優婆塞有在家優婆塞跟出家優婆塞,就是在家受持五戒的、出家受持五戒的。出家優婆塞,弘一大師,弘一大師非常謙虛。蕅益大師他得沙彌戒,他得比丘戒,然後退到沙彌戒。菩薩戒是自己可以發願在佛前受,這個沒有比丘傳可以,可以得菩薩戒,但是要發菩提心,才能得菩薩戒。沙彌戒一定要有比丘來傳,蕅益大師那時候已經是清朝初年、明朝末年,中國自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比丘,他怎麼得這個戒?他是依照《占察善惡業報經》,占察到清淨輪相,得這個戒。

  所以,現在大家如果發心真要得這個戒,也有這個特別的方法,依照《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我以前常常讀,我對這部經也很喜歡讀,地藏菩薩三經之一,你才可能得這個戒。得這個戒,照《占察經》,你要把宿世的業障懺除乾淨,現出這個清淨輪相,然後就可以在佛前發願受這個戒,然後自己再去學這個戒,就得戒,要有這樣的條件。所以,蕅益大師得到比丘戒,後來有一些因緣,他沒有辦法去持比丘戒,他就捨戒,退到沙彌戒。所以,他叫菩薩戒沙彌智旭。他的學生性旦法師跟成時法師,成時法師是整理蕅益大師的《淨土十要》,性旦法師整理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這兩位都是當代的高僧。他的老師稱沙彌,學生不敢稱沙彌,稱出家優婆塞,出家受持五戒。

  到了民國初年,弘一大師他就更謙虛,他說我五戒統統做到我不敢說,只能說多分優婆塞。因為這五條戒,你可以不用一次都受,你要斟酌,你能做到哪一條,再受。譬如說,不飲酒這一條你可以做到,我先受這一條,或者受二條,不殺生,這個叫少分戒;你能受三條、四條,叫多分;受五條,叫具足,具足五戒,具足戒,所以五戒也叫具足眾戒,五戒都受。我們現在去受,全受了,包括沙彌戒,什麼戒都受,一條也做不到,這個就沒有實質意義。這個五戒受了,但是你做不到,可以捨戒,不然要一重罪,可以捨戒。在引禮師前,或者俗人前,這一條我做不到,先不要受這一條戒,等以後我做到再來受,這樣也可以。所以它有少分戒、多分戒、具足戒,五戒它可以分開受,也可以一次受。

  所以,我們現在能夠做到出家優婆塞,弘一大師說我頂多只能講,五戒全部做到,我也不敢說,他說頂多是多分優婆塞,他可以持三條、四條。我們也知道,大師也是示現給我們看,根據他的學問、道德,我們這一代的人大概很少人能夠跟他相比。所以他也是示現給我們看,這都是佛菩薩再來示現給我們看的。所以,我們現在雖然出家了,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前修學的層次在什麼階段,才不至於躐等,就是超越這個層次。實際上眼高手低,講的是很高,但是連《弟子規》都做不到。

  學習《占察經》,真正能得到這個戒,效法蕅益大師,真正能得到這個戒。佛法能不能傳就是在於戒。現在講經的人多,講戒的少。為什麼少?講了又做不到,講了,自己在罵自己,愈講就愈難過,乾脆不要講。所以講經的多,講戒的少,因為講了自己做不到,講了又怪不好意思的。其實我們,根據弘一大師給我們開示,他是知道說我們現在去受戒是得不到戒的,但是他還是鼓勵我們去受個戒,鼓勵我們去受戒,你再來看比丘戒這些律學,就不會給人家批評說你白衣就看戒律。你沒有受戒不可以看比丘戒,佛在經上有講,不准看,你受了才能看。所以,弘一大師他還是鼓勵我們去受,受了你不要以為你是比丘、是沙彌,他說這樣你的罪過就很重。他就用個比喻,好像你不是總司令,你說你是總司令,那被真的總司令聽到,可能會被抓去槍斃,你是冒牌的。你沒有具備那個真正的身分,你自己說我是這個身分,那個就結無量罪。所以,我們現在去受戒,我們要知道,這個戒受了之後,我們得不到戒。我們今天就到講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