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十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10

  繼續看「方便品」這一段。上一節講到,世尊四十年間所講的三乘,宗旨都是在一乘法,由此可知,三乘叫做方便。在本經這一品裡面,方便的意思很深,不但所說的三乘是方便,到今天會權歸實也是方便,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到的。底下接著就講到五千退席,在經文偈頌裡面將退席的緣故也說得很清楚,當時說真實法都有這麼多人退席。我們現在佛法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衰,我們今天的現象是如此。各個地方講經的場合,這些道場聽眾,你們諸位要細細留意一下,也會發現一年比一年的人數要少。老的同修們,這個佛教徒們逐漸的凋零,有些往生了,有些年歲太大行動不便不能來聽經。有些看到佛門裡面的衰敗,僧團裡面彼此鬥爭愈來愈堅固,所以退失道心的人太多。這樁情形往後去,在我想像只有增加的趨勢,不會減少。無怪乎世尊當時說真實法都有這麼多退席的,這些事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示,那就是說我們絕不能因為在道場裡面看到退席的人太多,或者佛門的衰敗,我們自己退了心,那就錯了。所以我們要認識一乘了義,是正法當中的正法。

  【不復進求此法者。皆是增上慢人。】

  那些退席的人,佛在此地說:皆是增上慢人。「增上慢」是自以為是,就是有成見的人,或者我們說他成見很深,他執著他的見解是正確的。我們決定不能跟他一般見識。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末法是一萬年。照我們中國古人的算法,像虛雲老和尚的算法,今年是三千零九年,外國人算法是二千五百多年。我們中國古老的算法,這個佛出現在我們中國周昭王甲寅年,如果從周昭王甲寅年算起,算到我們現在是三千多年。佛的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一萬年,這個佛去我們才三千零九年;換句話說,我們在末法時期,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所以佛的法運還長遠得很,以我們現在來算還有九千年的法運。九千年就這麼一直衰下去嗎?不會的,衰了又復興,興了又衰,衰了又興,我們現在是生在衰的階段。但是諸位要曉得,盛衰是與眾生的福德因緣有很大關係。盛衰對我們修行人來講沒有關係,佛法衰的時候我們自己自修,佛法盛的時候我們弘法。所謂衰,就是弘法沒有人聽,沒有人聽我們自修,所以與我們自己沒有關係。古德所謂「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目前是衰的現象我們就退,做獨善其身的工作,修養自己的品德、學問、道業。準備著在未來佛法又興盛的時候,就是大家都想學佛、都愛好學佛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要有能力弘法。你沒有能力弘法,那豈不是辜負這些求法的人嗎?

  可是諸位總得要記住,弘法自己一定要得道。自己要不得道,拿什麼東西教人?我們得要問一問,怎麼樣才叫得道?這個得道裡面有許多層次,因為道有大小,譬如小乘有須陀洹道、有斯陀含道、有阿那含道、有阿羅漢道,小乘道。大乘道裡面菩薩道,我們一般講從十信位到等覺,有五十一個位次。如果再加上天台所講的藏通別圓,或者賢首所講的小始終頓圓,那就更複雜。我們得的是什麼道,這個要曉得。《大乘起信論》裡面講「始覺」,始覺也就是可以講是得道,真正是開始覺悟。始覺的初位,這在佛法裡面講只能講人天道,還談不到小乘,為什麼?小乘最低的是須陀洹道。始覺的初位是真正的明白三世因果,決定不造惡業,這個你得道了。得個什麼道?人天道;換句話說,你來世決定不會墮三惡道。為什麼?相信因果報應,自己起心動念要做什麼想一想,我做這個事情會不會墮地獄?會不會墮畜生?會不會墮餓鬼?人能夠有這個覺悟,這就是人天道。如果連這一點都沒有,這個事情就完全不覺,迷惑顛倒,起心動念還是廣造眾惡;換句話說,三惡道是免不了。

  三惡道如果要細講很複雜,概略的說貪瞋痴,無論對這些五欲六塵或者是名聞利養,貪心重的時時起貪心是餓鬼道,起瞋恚心是地獄道,愚痴心,就是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正邪、是非、善惡,好人、壞人、好事、壞事都分不清楚的,這是畜生道。我們看到有很多人把好人看作壞人,把壞人當作好人,把好事看作惡事,把惡事當作好事,是非顛倒,這叫愚痴,愚痴的果報在畜生道。能夠覺悟到這一點,起心動念不做惡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叫做始覺初位,這是得人天小道,最起碼的。所以我在講席裡頭時時刻刻勸勉同修們,我們學佛的人要用真心,就是要用誠敬之心待人接物,無論對什麼人我們是一片真誠,沒有虛妄,不欺騙自己,不欺騙眾生。這一點也不過是始覺初位而已,只不墮三途,能夠保個人身而已。這個道是小得不能再小,在佛法裡面教學最低限度都要教人明白這個道,教人覺悟這個道;換句話說,你就等於把他從三途裡頭拉回來,救出來,他不墮三途。過去造作的罪業沒有關係,只要他今天能夠真正的懺悔。轉業,自己這一生的業報如果是轉不過來,來生轉就不見得可靠。好比一棵植物,它花沒有開,它要結果恐怕就沒有指望了。為什麼?先開了花,花開得好,我們想將來它的果一定結得好,總先開花後結果。花沒有開,這個果就有問題,這是我們要覺悟。現在沒有花報,說將來有好的果報,這個你問我,我不會相信。換句話說,我們自己的命運現在就要轉,現在果然轉了,這個開花,來生一定有好果報,我相信,沒有問題。

  現世轉這個果報,我們佛門裡頭可以說最顯著大家都知道的了凡居士。《了凡四訓》,確實要認真的去讀個十遍、二十遍,要認真的去學習,那是講世間法把我們的命運改造了。我在學佛的時候,剛剛學佛,朱鏡宙老居士送這個小冊子給我看。朱老居士現在住在大坑正覺寺,他今年有九十二歲,這一位是我初學佛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看了這個小冊子之後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就相信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對於這個世間五欲六塵的攀緣,這個心就淡了,為什麼?想了一想,這一生命裡頭都注定的,命裡頭既然定,該是你的,不攀緣到時候也來;不是你的,怎麼個攀緣法,到時候也不會來,那又何苦?正是俗話所謂「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這命裡注定的,所以攀緣的心就減少,一心一意就學道。在以往有很多人都給我算命,說我這個命短命,沒有福報,我也相信;說我這個命過不了四十五歲,我想想有道理,很相信,過不了四十五歲。所以學佛就把時間表定在四十五歲,四十五歲一定要完成,為什麼?四十五歲以後就不在這個世間了,所以修學也就比較認真。

  這個事情是確實的,四十五歲的那一年,我在大覺寺講《楞嚴經》,大覺寺結夏安居講《楞嚴經》。講經的時候害了一場病,害了一個多月,我也不找醫生、也不要吃藥。因為想想時間到了,一心一意就念阿彌陀佛準備往生。結果一個多月以後就好了。生活環境也是最近五、六年才安定,才逐漸的好轉。所以壽命的延長,有這麼一點點福報,這是現世轉的,這是花報。還有在家居士對我這個話還不太相信,他要去證實,他拿我的八字找算命先生算命。那個算命先生看了一看這個八字很懷疑,他說「這個人好像不在了是不是?」他們這就相信了。結果人家說他出家了,那個算命的說:「出家人另當別論,出家人不能夠照一般算法。」命運,如果我們在修道這一生現在生中不能轉變,說來生就不可靠。現在這一生轉變,花報,我們自己曉得開花了,後面一定有結果,一定有果報。

  所以諸位修學,要記住世尊的四依法,世尊入滅的時候交代這些弟子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你要是能守住這四句話,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與佛在世沒有兩樣。我們天天誦經,誦經就是聽釋迦牟尼佛的教誡,佛在講經,我們在聽經,我們誦經就等於聽經一樣,聽釋迦牟尼佛直接給我們講。這個意思懂就懂,不懂也不必追究,不懂沒有關係,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熟透就開悟,開悟了那才是真正解得如來真實義,才真正理解。我們今天聽別人講,看古人的註解,那都是參考而已,不是直接的。好像我們跟外國人講話一樣,是經過翻譯傳過來的,不是直接的,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今天展開佛經是間接的,看古人的註解,聽人的講演,講演都是翻譯。直接的是什麼?展開經卷自己有悟處,天天看天天有悟處,其味無窮。而且讀經,當然你們現在在學院,這四年可以說在目前來講是奠定基礎,也可以說著重在佛學的常識的修養。真正講修學,那是畢業以後的事情,畢業以後我期望諸位,佛講方便法,今天我們講方便法,不但世尊一代時教是方便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不是方便法。

  我們今天非常遺憾的,是佛門不能夠振興,也就是佛門裡頭沒有一個代表佛法的道場。換句話說,沒有一個權威的道場,哪個道場人家到那裡看看都不尊敬。像我們中國隋唐那個時候,我們中國許多的道場都是世界權威道場,印度的權威道場那爛陀寺,只有一個。我們中國有十大道場,它的聲望、地位與那爛陀寺都是相等的,也許還能超過它。你想想看,華嚴宗的五台山,那個時候是國際權威道場,全世界想學《華嚴經》的都到那個地方去學。浙江的天台國清寺是《法華經》的天台道場,那也是世界一流權威道場,要是想學《法華》的,就到浙江天台去學。終南山的律宗道場,慈恩寺的唯識道場,真正是了不起!那個時候的學風、道風,真是世間第一,帝王大臣各個都尊崇。我們今天看看,我們台灣,或者你看看海內外的寺廟,哪一個道場它能夠代表一宗一派東西?我們佛教衰就衰在這個地方。你們同學如果發了大心將來續佛慧命,你們要記住,自己一定要學一門。譬如清涼大師,清涼大師並不是說除了《華嚴經》之外,別的他都不懂,那就錯了,他樣樣都通。雖然樣樣都通,他只標榜一門,只標榜一個《華嚴》,一生只講一部《華嚴經》,不講其他的,其他的經讓別人去講去。他只講這一門就變成這一門的權威,就是這一部經的代表。不是他不懂《法華》,也不是說智者大師只懂得《法華經》,不懂《華嚴》,不是的,樣樣都通。這些大師樣樣都通,他只弘揚一門,他這個寺廟就等於一個專科大學一樣,他只有一門功課,你要到這個地方學只學這一門,一門深入。

  現在做個法師,有幾個今天跑到這裡,跑到那裡,把大好的光陰都跑掉。從前天乙法師在的時候,我就常常勸她,天乙法師實實在在跑死了,可惜了,她真的有道心,還很愛護人才。她有五個廟,每個月每個廟都要到一下,你想想看五個廟,一個月三十天,一個廟裡能住幾天?一年到頭就是這麼來回來回,一生就這樣過去,可惜!就這麼累死了。所以諸位要記住,你要想成就,你看我們古來這個大德,凡是成就的人他只有一個廟,而且一生不出廟門,印光大師的成就是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所以我在南部講經的時候,我就曾經勸過煮雲法師,我很懇切的奉勸他,他提倡淨土法門打佛七。我就勸他,你這個佛七就在鳳山蓮社,你老人家不要出蓮社大門,如果你蓮社長年打佛七,任何地方想打佛七都到你那裡去,你不要牽就別人,不要到別人那裡去。你就坐在這個地方做佛七道場,你能夠十年不出山門,你就是淨土宗當代的祖師。可是你往外面一跑就不行,大家對你就不尊重,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自己因為沒有道場,所以說是哪個地方請我,我就到哪裡去;我自己如果有個道場,我會坐在那裡如如不動。現在台北大家同修們建築一個圖書館,這個圖書館不能算是一個道場,只能算是一個弘法的機構,它不是個正規的佛教道場。換句話說,只能算是一個接引的場合,是宣傳佛教的場合,而不是修學的場所。所以諸位哪怕是有個再小的廟,就是一間茅蓬,你如果能夠在裡面住二十年、三十年不下山,能夠守住。三個人、五個人,譬如你學《華嚴》的,你就天天講,就三個人、五個人一遍一遍的講,清涼大師一生講了五十遍。不要怕人家不曉得,為什麼?這個東西不在名聞利養,在我們自己成就,我們自己有三、五個人天天講《華嚴經》,一年講到頭,講個十年、二十年根本都沒有人知道,也不要去管它,用不著去宣傳,用不著人知道。到有一天被人發覺,龍天把你推出,你就是一代祖師,這就是法緣成熟了。所以印光大師七十歲才被人發現,他弘法十年,你看他影響多大!我們台中李老師就是印光大師的學生。

  今天我們講方便門,這才是佛門的方便門,為什麼?佛門的方便門,諸位要記住這個,雖說三乘,意在一乘。種種的方便都是要為了利益眾生,我們今天到處跑,工業時代大家都很忙沒有時間,這裡請我我也去,那裡請我也去,這個方便門開了。這個方便門開了,那就是俗話講方便出下流,「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個方便不是佛門的方便。佛門的方便,我們想想,歷代祖師那些方法那是佛門的方便。譬如你在主持這一個道場,你看我跟煮雲法師見面,你外面有信徒,各個地方都請你,自己不要去,派你的學生去;你自己要一去,這就不成方便。自己如如不動,你們或者一年來一次,或者三年來一次,或者十年來一次,到我這裡來打佛七,平素你要找我的時候,我派學生去,去領導你們打佛七,這叫真正的方便門。哪一個人提起你不尊重你!研究教也是如此。所以我對佛學院實在是沒什麼大興趣,我總希望這些大法師有這麼大的福報,學祖師。譬如萬佛寺以《華嚴經》為宗,你就學清涼大師,我這個廟裡沒有別的東西,只有《華嚴經》。全世界想學《華嚴經》到我這裡來,我這裡是世界《華嚴》權威,一門深入,學的是《華嚴經》,修的是華嚴法門。譬如台中慈明寺,我這裡是標榜《法華經》,學智者大師成為世界的《法華》權威。標榜一樣才會有成就,多了就不行,這就好像打仗用兵一樣,力量集中在一點,他能夠突破,容易成就。搞個兩樣三樣、四樣五樣,愈分愈多,力量統統分散了,結果到後來一樣也不會,這就可惜了。

  諸位要想將來續佛慧命,要把佛法真正大大的興旺起來,確實一門深入。你學這一門,這一門的經論給諸位說,必須要背誦,這是不能缺少的。今天中午台中徐醒民居士來看我,談到背書,他的《四書》從小背的,到現在還是能隨手拈來,他沒忘掉,小時候背的。他在李老師會下有這樣的成就,實在就得力於《四書》的基礎。他從前是個很虔誠的基督教徒,跟我是好朋友。我學佛的時候,另外還有個同鄉,他們兩個在一起很好,兩個都是基督教徒。兩個在我前面說,「我們要小心,我們決定不能上他的當,不能被他動搖,我們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有一年他生病住在醫院,我就送了一本《印光大師文鈔》給他看,他在醫院裡面一天到晚沒事情,也無聊沒地方消遣,送了一本書,他說「好!看看你們和尚到底搞的什麼名堂。」就看,看一半的時候他給我寫了一封信,很有道理,他要我介紹給他皈依。我笑了笑,不動搖,現在也動搖,不但動搖還皈依了。我就介紹他到懺雲法師那裡皈依,從此以後就學佛,學佛有這樣的成就。所以諸位學東西一定要專,徐居士專攻唯識,你看台中所有一切講座,過去內典研究班,唯識的課程統統都他講。你學一樣才會有成就,學多了這就分心,就難!

  現在你們諸位學課程這麼多,這等於學佛學常識,樣樣都看,樣樣都摸索,都接觸一下,哪一門喜歡自己心裡要有數,將來選定了,一門深入。自己有了基礎之後,將來開道場就弘揚這一樣東西,學古來的祖師大德有了道場坐道場,不要輕易出山門,這個樣子才有很大的成就。我們讀《了凡四訓》看到雲谷禪師,那也是當代了不起的一位大師,雲谷禪師平常不接見人。他的信徒也很多,都在市區裡頭,他每年有十天,這個十天的時間接見信徒,除這個十天之外,他不接見信徒。就這個十天他到城裡面去,在大的場合裡頭跟大家講講開示,跟大家結結法緣。除了這個十天之外,他又閉關又藏起來了,到深山裡面去。這也是我們可以學習,這個也講的方便法。千萬不能一天到晚到外面去跑,那個確實把一生的時光跑掉,道業也跑掉,學業也跑掉了。道與學只有把心定下來才能成就,到處跑不會成就。再給諸位說,假如你們要想成就,不能住大廟,大廟觀光的人太多,應酬太多,信徒也太多了。搞什麼?搞小廟。但是小廟千萬不要去買公寓房子,現在有很多出家人買一棟房子,兩個人在一塊住,應酬經懺佛事,這個也就等於回家,也完了。

  所以一定要住山,搭個小茅蓬,三、五個人在一塊進修,有幾個熱心的信徒護持,生活能維持就夠了。我們出家人生活過得很簡單,愈簡單、愈樸素愈好,能夠增長我們的道心。古來那些大德、那些叢林道場,給諸位說,都是茅蓬漸漸變大的,絕不是預先有計劃,要來設計怎麼樣來建築,不是的,最先都是自己一、二個人住茅蓬。他有道、有德,以後人家聽說,有人親近他,人愈來愈多,多了怎麼辦?多了就蓋房子,再多就再蓋、再添,這樣形成叢林,形成大道場。不是預先有計劃,是逐漸自自然然成就的,這是希望大家要學習。我們講到方便,要懂得方便,你看看佛的方便不離開真實,這叫真正的方便。換句話說,無論一切的方便不離開覺悟,覺是佛,不能夠迷,迷的方便那是眾生,那不是佛法,不是佛經裡面所講的方便法門,更不是《法華經.方便品》裡面所說的方便。這是說到退席,我們聯想到眼前這些事情,以及我們如何來修學、如何將來弘法利生,我們要學如來的真實方便。

  【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今者根已成熟。直說一乘。】

  這幾句話很要緊,「九部法」就是說的本經,所謂九部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十二分教。《法華經》在十二分教裡面它佔的有九種,十二分教最完全的、統統具足的是《華嚴》,《法華經》裡面有九種。這是「隨順眾生說」,雖然是隨順眾生說,目標是一個,「入大乘為本」,這就是所謂殊途同歸。不管法門有多少,不管佛怎麼說法,逐漸它一定是歸向同一個中心點,這就是佛法,同一個中心點是大覺。佛是大覺,一定是歸於大覺,大覺就是佛,大乘就是修學大覺之法。可見得過去四十年中,說的三乘五乘是方便、是誘導,逐漸的把程度提高,把水準提高。現在眾生的根性成熟,程度夠了,這個時候就直接的說大乘法,這個地方大乘是一乘法,所謂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講法還是方便法,這就是入實的方便法,前面三乘是誘導入實的方便法,現在講的徹入,徹入一真法界的方便法。所以雖然都是方便,淺深程度、義趣不相同。所以我們今天開口方便、閉口方便這有問題,你到底是哪一種方便?這是我們要了解,所以說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我們要留意。如果說不懂得佛法的真正、真實方便,我們隨隨便便開口方便,閉口方便,那是要墮落的。到此地我們才明瞭,佛法裡面一切方便都是誘入大乘,到自己大乘根性成熟的時候,佛再以最後方便會權入實,融會從前種種的權巧方便入一真法界,這是最後方便。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