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五十六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56

  講義第二十三頁倒數第四行:

  【為求金銀等者。即行人入心海而求法寶也。黑風即無明境風。羅剎即煩惱惡心。心著境界。則被煩惱羅剎所噬。一念反觀。則煩惱自空。故不被所害。】

  這裡面所講的有事有理,有,確有其事,也有所表之法。經文裡頭每一節、每一樁事情,都包含著廣大的境界,要在我們自己會用。智慧開了,對於經論裡面所有的這些法門,普門是總稱,裡面包含著無量無邊的法門,自然就得心應手。到時候要不要去想一想,這個境界我應該用什麼法門?不需要想的;如果你一落思惟,就是意識用事,就不是法門。不落思惟,這是你的智慧在做主宰,真心用事這就是普門示現。由此可知,普門不是學來的。也許諸位要問,能不能將普門具體的給我們說說,哪些叫普門?我們一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普門,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所作所為無量無邊,悟了這就叫普門。不悟就是無邊煩惱,比喻裡面叫苦海無邊,不悟的就是苦海無邊,悟了的就是普門示現,還是在迷悟之間。像《華嚴經》五十三參那就是普門示現,善財童子普門示現,一切善友普門示現。我們看他所講的是一個法門,那一個法門是綱領;我們看的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個是五十三類的代表,每一類裡面無量無邊。四十卷經就是講我們日常的生活,剎那之間所接觸的境界。我要說一天從早到晚還說多了,念念都是這個境界,剎那剎那沒有離開。善財是表自性、是表自利,五十三位善友是表利他,自行化他。這個地方稱名,我們特別是要記住的:

  【稱名即反觀。】

  千萬不要誤會,心往外境上攀緣,那就糟透了。我們念觀音菩薩,想到「觀音菩薩、白衣大士,你趕快救救我吧!」你這個心是緣外頭境界,不是反觀。泥塑、木雕、彩畫的像,它能救你嗎?它救不了你。我們講席裡頭一再告訴諸位,佛菩薩形像在佛門裡面它有兩重意思,第一重是表法。觀世音菩薩這個形像塑在那個地方,它代表的是反聞聞自性,代表的是「上合諸佛慈力,下合眾生悲仰」,代表這個。我們稱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見像禮拜都要能生起這個心,這叫真念觀音,這才叫真禮觀音。第二個意思代表見賢思齊,他也是凡夫,他今天覺悟成了等覺菩薩,我們要效法他,是代表這兩個意思。大雄寶殿上塑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兩個意思,表法的意思,釋迦牟尼佛代表的是能仁、寂默,實際說穿了是一樁事情。能仁就是大慈大悲,寂默就是清淨自在,自己住的是清淨寂滅的境界,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他表這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代表尊師重道,因為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代表的報本反始,我們對老師的恩德不忘,是種紀念的性質。

  我們要把他當作神明看待,一身倒在他那裡依靠他,那你就糟了,俗話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還能保佑你,哪有這種道理?你懂得表法的意思,這就能夠獲得佛菩薩保佑。誰保佑你?你自己保佑自己。但是它是個外緣,它把你引發了,引起你自性清淨心、自性的慈悲心,清淨慈悲就保佑你。拿今天的術語來說,可以說它是個教具,是教學上所用的工具而已,這個工具給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性。佛門裡面的造像,除了它的藝術價值之外,它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教學裡面真是最上乘的教學,不用說話,塑一尊像放在那裡,一看自己這個警覺心就提起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尊佛像放在那個地方,就是提醒你覺,念念要覺悟。佛的像是代表究竟覺,菩薩的像是代表分證覺,某一部分的覺。稱名即反觀,我們要特別注意這個幾句。底下有一段說:

  【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者。】

  我們聽了,現在這個世間人人心太壞,到處都是羅剎,你這個心又跑到外面去了。「羅剎」在哪裡?羅剎就是你自己無量無邊的邪見煩惱,這是羅剎。你自己心裡有邪見、有煩惱,與外面逆緣惡境就相感應。你內裡面的心清淨,它與外面的惡事就不感應,惡人惡事近了你都不害你,沒有感應。這是講佛法修學的理論依據,學佛人不遭難,為什麼?他與一切諸難沒有感應道交。先息自心,外頭自然不交感,因為外境是自己心裡變現的,這種道理唯有佛法裡頭說得透徹。

  【海中羅剎。即行人心中煩惱。此中國土夜叉羅剎。即世間惡心之人。欲來惱人者。即惡人尋事也。稱名即修善退避也。若以惡對惡。其惡愈熾。無可逃避。若一心修善。則彼惡人自恥。而不能為害矣。】

  我們講魔障,像《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四種魔,四種魔前面三種都是自己心裡面的,五陰、煩惱、生死都是自己的;外面的魔障只有一種,天魔。這個天是什麼?天然的,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內心的都叫做天魔。別的人一個人來找你麻煩,來跟你做對,這就是天魔。不要一看天魔,天上的魔王,大概是青面獠牙,樣子很難看,那錯了。天魔裡頭也有很美的境界,凡是迷惑你的,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叫你迷惑顛倒,叫你起貪瞋痴,那就是魔,他來叫你起貪愛,叫你起瞋恨,都是魔。可是怎麼樣?貪愛、瞋恨都是自己的煩惱,他在那裡教,你要不起,他也無可奈何,他沒有辦法,他害不了你。他在那裡一教,你立刻就起來,很聽話,吃虧的是你自己。諸位要曉得,內在的魔要是消滅,「照見五蘊皆空」,破了煩惱障,了生死,外頭境界如如不動,所以說八風吹不動。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也不能傷害你,不能動你一分一毫。這個地方教我們修善,總是以一個善心待人接物,縱然是過去世的冤家債主,時間久了,必定受感化。

  【杻械枷鎖檢繫其身者。杻械枷鎖即五欲名利。】

  這是在從前犯了罪戴的這些刑具,在此地所表法的,這些刑具是什麼?「五欲名利」,這是真正的枷鎖,使我們永遠沒有辦法擺脫六道大監牢獄。你要能夠把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擺脫掉,這個枷鎖就脫了,三界就出離。

  【稱名即解悟也。】

  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反聞,這一反聞就覺悟了,《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稱名就是反觀,一反觀就自在,曉得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都是假的,是枷鎖,對於人決定沒有利益。修道的人有受用而沒有得失,五欲六塵在現前受不受用?受用,受用得很自在,但是不求貪得,沒有得當然也就沒有失,所以他受用自在。我也常常在比喻裡給諸位說,像現在法律的名詞,我們有使用權不要所有權,這就自在。你有所有權就有得失,就有煩惱。像我們住旅館,這個樓房那麼大,我在這裡住得很痛快、很舒服,主權不是我的,我不要操心。這個地方破壞、破損,那個地方要修補,不關我的事情,我只要住得舒服就行了。修道的人他在這個大千世界裡面,他有使用權,他有受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他沒有得失。為什麼?因為他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開意解,正是像《華嚴》裡面「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要有執著、有分別、有得失,你雖有受用而不自在。我們看世間有很多人,生活不是過不去,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你問他,我這樣、那樣,實際上那都是要緊的事情嗎?不要緊,自尋煩惱。他要不煩惱,他比哪個都自在,神仙生活。無緣無故起那麼多妄念,妄念本來無的,他要起來;一切福報是自然的,不是你打妄想、起妄念你能夠得來的,不是的。用盡心機,絞盡腦汁,你所得來的還是你命裡有的;你不用心機,不用分別,到時候你得來的還是這麼多,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

  可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把道理說明白,有些人財富不要操心就得來,有些人要操很多心才能夠得到,他不操心就得不到。原因是什麼?佛法裡面講,我們舉一個例子,財富是我們布施的果報,我們修布施的時候很難,別人的勸請,我們忍痛,布施以後又後悔。將來你布施的果報就要受很多挫折才能得到,很辛苦的經營才能得到,得到還是自己有的。如果你修布施很歡喜、很痛快,一絲毫妄念都沒有、障礙都沒有,你將來得到財富的果報自然的,一點都不操心,財源滾滾而來,就這麼個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要想保持著財富就是布施,為什麼?千萬不要守著這個財產,財產是五家共有,保不住的。真正你命裡面有的,你走到哪個地方,身上一文都沒有,什麼都不缺乏,無論做個什麼事情,他就賺錢、就發財,命裡頭有!別人要做個買賣,要費很多心血才能夠賺錢;你一做的時候主顧自然上門,財源就送上來。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學佛的人講了,他聽了是有點道理,道理怎麼樣?話說完就不相信,所以他還是做不到。

  我學佛三十年,三十年當中,不但我天天在研究這些道理,我自己也在做,做了效果確實是不錯。所以我今天這個信,不是從解悟裡頭信的,我是從實驗裡面信的。我確實是這樣做,但是確實就是這個果報,與經典裡面所講的一毫都不差。所以我不積蓄錢財,有了就布施,愈布施得到的愈增上,我求不求它?不求。為什麼不求?要是求來了再布施,不是麻煩嗎?龐居士說得很好,「好事不如無事」。穿得暖,吃得飽,身心無事,是世間第一等有福的人,何必去找事?事情找到我頭上來了,那沒辦法,我們是要去應付;事情沒有找到頭上,我不去找事。事情找到我們頭上來,因緣成熟,緣分成熟;緣沒有成熟我們去找事,那叫攀緣,那裡頭又有煩惱。你要想一生當中沒有煩惱,不找事。發願度一切眾生,可是不度一切眾生,眾生找上門來了度他,不找來不度他,不找事。為什麼不主動去度眾生?眾生得度的機緣沒有成熟,你去找他,只有增加障礙,只有起反感,問題解決不了。到他來找你的時候,機緣成熟了,這個時候來度眾生。一個人機緣成熟,來請你講一部經,大家那麼多人來聽,成熟的是一個人,那些人旁聽都沾了光,所以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這個一年多來,在南部講經,這個意義不相同,原來我以為最初請我的是彌陀院,到後來功德主就不是彌陀院。是些什麼人?彌陀院他們那些信徒,家裡有老人過世的時候,以這個功德來培福。所以每次去講經的時候,都是一個新的齋主,我看到旁邊供的有牌位,他們家屬來請經,來禮拜、供養,都是他們家的人,這是很有道理。這個齋主不是寺院,這個功德很大,比請一般超度的佛事功德要大得多。為什麼?同時聽經的有幾百人,這麼多人得佛法的功德利益,是由於這一個人發起,所以這個功德殊勝無量無邊。我學佛這麼多年來,一直就是印送經書、善書,廣結善緣,這種布施與講經的布施功德是一樣。我們講放生、講救濟,範圍很小,佛法的功德利益,這個範圍是沒有窮盡的,沒有止境的,而且佛法的功德是救人法身慧命。放生是救牠身命,救濟貧苦、苦難也是救他身命,那是短暫的、是一時的。要緊的是要救度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是要以善巧方便,解除他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枷鎖,這才叫真正大慈大悲救護一切苦難眾生。

  【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者。】

  這是經裡所說的。它表法的意思:

  【即惡世持經。】

  持經的意思,是自己依照這個方法去做,像常不輕菩薩,同時又要發心來弘揚。弘揚的方式,是要把經裡面的義趣、道理、方法,輾轉傳授給別人,這個講宣講;另外一種就是印送經書,輾轉流通,這都是持經。在今天我們用錄音、用錄影,用這種方式幫助那些比較繁忙的人,沒有時間到道場來聽經,他也沒有時間去看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幫助他,這都是在末法時期持經的方式。障難多,為什麼?第一個就是嫉妒,今天你想做一點好事,嫉妒、障礙特別多。你想做一點壞事,有人幫忙,幫助你、成就你,你做好事沒人幫忙。嫉妒心重,他就想種種方法來障礙你,這就好比「惡世持經」。

  【經為出世上珍。故曰重寶。世多邪慢不信。故曰險路。】

  經是出世上珍,這叫寶。世間許多邪見、傲慢、不相信經典的這些人,這就好比是險路。

  【一人唱言。】

  這就好比出來一個弘揚正法的人。

  【俱發聲言。即各堅忍辱弘經也。稱名解脫。即堅持忍辱。彼邪慢等不能為逆也。如不輕(常不輕菩薩)持經。常被罵詈打擲。以其堅持忍辱故。四眾從化。不為所惱。可以驗之。如是七難解脫。皆依反觀之力。】

  這是末法時期弘經,諸位要曉得,忍辱波羅蜜是第一,佛在《金剛經》裡面教給我們修布施、忍辱,不是沒有原因的。佛所講的話特別是為末法時期,因為正法時期障緣很少,很容易成就。所以經典裡面所講的,十之八、九都是對末法眾生說的,我們要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們要是不從布施、忍辱下手,佛法就不得其門而入。布施是放下,什麼都能放下;忍辱,是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受得了,愈是逆境,對自己愈大的考驗。受不了就墮落,全功盡棄;能夠受得了,成就無上菩提。諸位再想想,這世間有什麼不能受不了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身外之物,去了會再來的,與其人家奪去,不如我們布施掉。奪去是心不甘情不願,我心甘情願的布施掉,將來我再得來的,那多輕鬆、多愉快!福報自然就現前,他為什麼不修這個?所不能忍的,所謂氣不能忍,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去找找氣在哪裡?你找不到。你把《楞嚴經》翻開七處徵心你去找,我氣得不得了,氣在哪裡?你要一找,也是內外七處俱不可得。一念虛妄執著,本來沒有,有什麼不能忍的!如果你把一切境界都看作是實在的,看作是真的,你在裡頭攀緣、取著,你有得失,你就不能忍。連這個身,五蘊皆空,都不可得,所以你要看穿,說個忍辱都是多餘的。為什麼?清淨心中連忍辱兩個字也沒有,根本就沒這回事情,這才能成就無上菩提,才能夠成就你一心不亂,什麼都能忍受得了,才能夠教化眾生。這一世當中不能感動他回頭,還有來世,生生世世,所以才能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底下三句話說得很好:

  【從已悟入。一念圓該。剎那可驗。】

  要緊的是你要能夠「悟入」,悟入之後確實念念圓融,我們平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隨時隨地可以測驗的,可以驗之,從試驗裡面所證實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沒有經過試驗,那是個未知數,縱然你說它不錯,那都是推理上的,我們在三量上講是比量,不是現量。驗之怎麼樣?驗之是現量。諸位要曉得,佛與大菩薩他們的境界只有現量,沒有比量,沒有非量,也沒有聖言量,只有一個量。佛心是清淨平等心,平等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沒有分別了,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心,就是自己一個心量,沒有一法不包括在自己清淨心中,清淨心中所含一切法無不是清淨法。惡心裡面所包的統是惡法,善心裡所包的都是善法,清淨心裡面所包的都是清淨法。你要問:佛為什麼住在清淨寂滅境界?道理就是這樣的。這個試驗要自己去驗,別人不能夠代你去驗。學佛人頭一個要把心量拓開,要能夠容得下人。處處只是自私自利,只是為自己一個人著想,為自己一家著想,為這個小團體著想,不行,要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人一為自己,麻煩就來了,那就是變三德為三障。底下一句我念一念,這個文章實在是妙絕,這也是重要的開示。

  【是下三毒。】

  這指貪瞋痴。

  【二求十四無畏十九說法。】

  不論是順境、是逆境。

  【皆自心常分之境。】

  這句話是交代得清清楚楚,普門示現是誰?是自己。觀世音菩薩是誰?就是你本人。經上所講的若事若理,統統是你自己分內事情,「常分之境」,「常」是日常生活,「分」是本分,日常生活本分裡面的事。

  【若能隨順觀照。則為諸供養中最。】

  這一段是教給我們,怎樣才是真正修觀世音菩薩普門這個方法。我們雖然是念觀世音菩薩,我們在一切日常生活境界裡面,什麼時候提起過觀照的功夫?觀照就是自覺。都是迷在境界裡頭,沒有提起覺照的功夫。《般若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文字是常分境界之一,以這一個做代表。你在讀經的時候,依文字起觀照;你在見色的時候,依色相起觀照;你在跟別人談話的時候,依聲音起觀照;你在吃飯的時候,依五味起觀照。在在處處、時時刻刻,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裡面起觀照,這叫修「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以這裡經上講:

  【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以四事盡形供養。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字。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正等無異。】

  這就是說明:

  【若非反觀自心。則菩薩變成優劣。】

  佛法是講平等的,沒有優劣,哪裡有優劣!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一切的校量功德無非提起你的覺心,叫你在這裡頭恍然大悟。

  我們教材講義後頭還有幾頁,恐怕這個時間六十個鐘點講不完的話,我們再延長二、三次也沒關係。後頭還有些是很重要的部分,都是關係我們現前修學的,我們多講二、三個鐘點沒關係。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