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09/5/27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08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這一集,我們繼續跟大家介紹《五戒相經箋要》,「箋要主」,作箋要這位主持的人,就是我們淨宗九祖蕅益大師,上一集我們還沒有介紹完。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蕅益祖師他年輕的時候,在那個時代他也是一個讀書人,讀儒家的書。在我們中國,宋朝以後程朱闢佛,就是寫一些言論來批判佛教,這個影響時間也非常的長,到了蕅益祖師那個時候也是受到這個影響。一直到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我們看他的傳記、他的年譜或者《文鈔》,祖師他自己也講,年輕的時候讀儒家的書,受程朱闢佛的影響,所以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也都毀謗佛法。蕅益祖師在明末清初,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那個時代的人,他也是受到這個影響,所以他在年輕的時候,十六、七歲就寫文章闢佛,就是批判佛教。後來蕅益祖師他讀到蓮池大師的《自知錄》、《竹窗隨筆》,那個時候才知道自己以前作《闢佛論》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沒有真正的去接觸佛法、去了解佛法、去認識佛法,受了程朱的影響,造毀謗的罪業。所以他看到蓮池大師這些著作之後,他就大改前非、懺悔,就把他自己寫的《闢佛論》這些文章,我們現在講論文,全部都燒毀了,重新去認識佛教、去學習佛法,進一步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作為他懺悔業障具體的表現,後來也成為一代的祖師。
這些祖師大德的傳記也都是提示我們,我們有錯誤,特別我們凡夫有錯誤是難免的,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是聖賢,是一個凡夫,哪裡會沒有過失?這一定有。但是有過失不怕,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不知道自己有過,當然就不能改過,所謂知過才能改過;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那他怎麼去改?因此我們學習聖賢、佛陀的教育,就是學一個知過改過。這些方面,古來祖師大德也都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我們要從這個當中去效法、學習。
今天我們再繼續介紹蕅益祖師他大概的事跡。他把自己著作的《闢佛論》燒毀之後,他二十歲的時候就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發出世之志」。蕅益祖師有《占察善惡業報經疏》,這部經在我們中國翻譯是第一家註解的。祖師在九華山住的時間也很長,特別跟地藏菩薩緣非常的深,誦了《地藏本願經》,那個時候他就發心出世,「發出世之志」,出世就是發願出家。發願出家,修行證果,弘法利生是他的志向。我們人的一生都必須有一個志向的,所謂立志。你要立定一個志向,這個志向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目標。志向立定之後,我們就往這個方向、目標努力修學,就能達到我們的目的。我們世間的人,每一個人的志向都不一樣,所謂人各有志。同樣發願出家,但是志向每一個人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發心出家他要領眾修行,有的人他發願修苦行,有的人他發願做義工為常住、大眾服務,有的人發心講經弘法。這是每一個人的志向不同,這一點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世間法、佛法都要有一個志向,你才有一個努力的方向目標。那在世間法裡面就更多,各行各業的,有的人他立志要做醫生,有的人立志他要做科學家等等,這都是志向。
「二十四歲從憨山弟子雪嶺剃度,改名智旭」。他是二十四歲剃度的,他是跟憨山大師的弟子雪嶺,雪嶺法師剃度的。憨山大師也是我們中國佛教明末四大師之一,憨山是其中一位。憨山、紫柏、蓮池、蕅益,這是我們中國佛教明末四大師。他剃度之後,他就改名叫智旭,智慧的智,旭日東昇的旭。「夏秋之間,於雲棲寺聽講《唯識論》,疑與《佛頂經》之宗旨相矛盾,叩問之,得『性相兩宗不許和會』之答。師猶不解其意,遂往徑山坐禪,豁然而悟性相二宗本無衝突。」這是他二十四歲剃度之後,在夏天秋天之間於雲棲寺聽講《唯識論》。雲棲寺是過去蓮池大師主持的道場,在杭州。他去聽《成唯識論》,「疑與《佛頂經》之宗旨相矛盾」,《佛頂經》是講法性,唯識是法相。在佛教裡面這是兩個主要的學派,一個法相宗,一個法性宗。他聽了《唯識論》,似乎法相跟法性在宗旨上好像互相有矛盾的地方。「叩問之」,就是他去向人家請教,他得到的答案是「性相兩宗不許和會」。就是性是性、相是相,這兩個宗派是合不來的,也不能去互會,他得到這樣一個答案。「師猶不解其意」,他聽到這個答覆,他還是不能理解,怎麼性跟相不能融合、不能圓融?所以他自己就到徑山去坐禪。
坐禪,他也有心得,「豁然而悟性相二宗本無衝突。」這個味道就有點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去各個宗教學派參學,學了十二年,得不到結果,自己就跑到尼連禪河菩提樹下去打坐,最後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也跟本師有相似的地方,他聽到這些答覆,還不能解決他的疑問,所以自己就到徑山去坐禪。坐禪就是把萬緣放下,萬緣放下自性的智慧光明就顯露出來,所以他就開悟了。我們從這些傳記裡面也可以理解到,悟就是開悟,他有悟處了,能夠悟性相二宗它本來就沒有衝突的,有衝突就是有對立。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講,佛法是不二法,不二就是沒有對立的,二才會有對立。佛法,它是不二法,也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這些萬事萬物都是不二法,本來就是一體,沒有對立。所謂有對立那不是真的,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一個假象,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才現出這些假象,其實不是真的,真的是不二法。因此性相二宗本來就沒有衝突。這是祖師二十四歲、二十五歲當中的事情。
「二十六歲受菩薩戒,翌年遍閱律藏,偶罹病將危,乃專意求生淨土。」二十六歲他發心受菩薩戒,翌年就是隔一年,隔一年他就遍閱律藏。蕅益祖師寫了一本《閱藏知津》,就是他閱覽大藏經,他所知道的精要,收在《蕅益大師全集》裡面。古人他閱藏是開悟以後才閱藏的,現在有很多人還沒開悟,他就去閱讀《大藏經》。沒有開悟讀《大藏經》,讀前面不知後面,讀到後面前面也都忘記了;而且大乘、小乘、顯宗、密教、性宗、相宗,不能融會貫通,往往讀到最後愈讀疑問就愈多、矛盾就愈多,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現象。我們看祖師他的示現,他是開悟之後才去閱藏的。所以閱藏,最好是開悟了再去閱藏,這就沒有障礙。他在閱藏的當中偶然罹病,罹病就是生病,而且病情非常危險。「乃專意求生淨土」,病重就放下萬緣,一心念阿彌陀佛,求願往生西方淨土。這是二十六歲時候的事情。
「三十歲時,依道友雪航之請,於龍居寺講律,後至金陵,深切體察宗門之流弊,自此決意弘律。」這是講三十歲那個時候,依道友,有一個同參道友,叫雪航;他的邀請,在龍居寺講戒律。後至金陵,金陵在南京。現在南京還有金陵刻經處,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楊仁山老居士他家裡辦的,現在還有。祖師他也到了金陵這個地方,「深切體察宗門之流弊」,就是在他那個時代,他很深切的體會、觀察到宗門,宗門就是禪宗,所謂教外別傳。在我們佛教裡面就是兩個主流:一個宗門,一個教下。教下講經說法,宗門參禪,它的方式跟教下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跟教下不一樣,教下它有經典,有理論,有方法、境界,也有層次,讓我們修學有個依據。宗門是特殊的修學方法,所謂教外別傳,就是教以外個別的傳授,因此在宗門裡面也會產生很多流弊。真正會參禪的,跟不懂得參禪的,他也去參了,那麼說真話,真正懂得參禪的人畢竟少數,不懂的佔多數。法傳久了,難免就產生很多流弊,最主要的流弊就是不重視戒律,這個流弊是最嚴重的。其實宗門它並不是不重戒律。因此祖師看到當時這種情況,「自此決意弘律」。因為他也去參過禪,而且參禪開悟的,所以對禪宗這些情況、流弊了解得非常清楚,那個是真,那個是假。所以有很多人他用參禪的名義,他就不重視戒律的學習,因此產生很多流弊。所以祖師他發現這樣的情況,決意弘律,弘揚戒律。所以蕅益祖師我們看他一生的行誼,他的著作,不但是我們淨宗一代祖師,實在講也是當時我們佛門律宗的一代祖師,對戒律的修學、弘揚都有很高的成就。
「三十二歲,欲註《梵網經》,作四鬮於佛前,拈得天台宗之鬮,乃詳究天台教理。翌年,入浙江孝豐靈峰寺,其後歷住九華、溫陵、石城、晟谿、新安等地,弘揚台教,註釋經論。」這個是講三十二歲以後,因為弘揚戒律,他就想註解《梵網經》。中國佛教出家眾受菩薩戒,都是依《梵網經》菩薩戒本。《梵網經》上半部就是講經,下半部就講戒律。所以有《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就是菩薩發心,他要註解這部經。註解這部經,註經在我們中國佛教,從隋唐之後也成立好幾家,像華嚴、天台、慈恩,這幾家比較著名的。但是流傳到以後,註解經典的大部分依天台跟華嚴比較多;到後來天台宗這種註經的方式,還比華嚴更流行,更多人採用。像華嚴宗註經以十門開啟,把它分十個門類,用這樣的方式來註解經典;天台宗以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更合適後人的口味,覺得比華嚴簡要詳明。當時蕅益祖師要註這個經,不知道依那一家的,我們看到他作四個鬮(就是用四個紙條寫上四家),然後至心在佛前念佛拜佛,求佛菩薩指點,就像我們抽籤一樣。拈鬮是根據《圓覺經》的,不知道那一家好,自己沒有辦法去選擇,透過這種拈鬮的方式,求佛菩薩加持指點。他就去抽,做了四個鬮在佛前,他拿起來是拈到天台宗之鬮。所以他就依照天台宗的教理去註解經典,「乃詳究天台教理」。翌年就是第二年,「入浙江孝豐靈峰寺,其後歷住九華」,九華就是九華山,「溫陵、石城、晟谿、新安等地」,在這些地區,「弘揚台教,註釋經論。」就是弘揚天台宗的教理,以天台宗判教的方式來註釋經綸,註解、解釋這些經綸。
「年五十六」,這是講他五十六歲的時候,「於靈峰臥病,選《西齋淨土詩》,製贊補九部之書,名為《淨土十要》。」這個《淨土十要》,印光祖師是非常推崇的,我們在《文鈔》裡面看到,很多同修寫信向他請教,他都介紹這個《淨土十要》;另外一部就是《淨土聖賢錄》,這兩部書是印祖對淨宗同修最推崇的。《淨土十要》第一要就是《彌陀要解》,這個也是他的學生給他整理的,這是五十六歲的時候。「病癒後,撰著《閱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這是他又著作這兩本書。「十月病再發,口授遺囑,並製求生淨土偈。清順治十二年一月,趺坐繩床,舉手向西示寂,世壽五十七,法臘三十四。」他壽命五十七歲就往生了,他的法臘是三十四,他是二十四歲出家的,前後是有三十四臘。以上簡單給我們介紹蕅益祖師,就是「箋要主」的生平。
後面再把「箋」這個字給我們做個解釋,因為現代人對這個比較不了解。到底什麼是箋?箋就是紙條子,我們現在講便條紙,一個紙條方便寫字的,古時候就叫箋,我們現代人叫便條紙,不是很正規的一張紙。古時候的經本都是手抄本,經本得來不易,非常珍貴,因此看到這個經有什麼意思,自己有什麼心得,他也不敢隨便在經本裡面寫,所以就拿一些便條紙,就寫在便條紙上面。比如說看到那一頁,寫一條夾在經文裡面,夾在這個書中,把它的重點、註釋寫在上面,這個就叫箋。
下面是給我們講蕅益祖師,他叫八不道人。「八不道人者,大師自言: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蹴然就是恭敬的樣子,就是不敢當;「今亦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艴然就是神情不悅的樣子,所以他又稱為八不道人。
「蕅益大師本來要依憨山大師剃度,但憨山大師當時在廣州南華,蕅師在江蘇,古時交通不便,所以便依憨山弟子雪嶺剃度。」他要往生之前,他有遺囑坐缸三年,坐缸三年開缸。坐缸現在在我們大陸上,在安徽九華山這一帶寺院,坐缸還是很普遍的,出家人往生大部分都是坐缸的。坐缸,一般都是三年後開缸。大師他交代,三年後開缸就把他火化,火化的骨灰就「分施禽魚」,就是把他的骨灰磨成粉(現在也有人把骨灰磨成粉)和麵粉,然後丟到海裡跟魚結緣,或者放在荒郊野外給這些鳥來吃,跟牠們結緣。他的遺囑是這麼交代的。
「結果三年後遺骨未壞,髮長覆耳,面貌如生。門人不忍從遺命,遂貼金身,建塔於靈峰大殿右。」三年後一開缸,他的遺骨沒有壞,而且頭髮又長出來,把耳朵都蓋住,指甲也長出來,面貌跟生前沒有兩樣。他的這些門人弟子,這些學生看到,不忍心給他火化,所以就給他貼金身,建一個塔在靈峰寺大殿的右邊,把他供奉起來。以上這是我們介紹「箋要主」,蕅益大師他簡單的生平。
下面就是「補釋主」。這個釋主,補就是補充,釋是解釋。
【後學曇昉校並補釋】
『後學』,就是以後的學人。『曇昉』,他校對並且作了補充解釋,就是補充解釋這個《箋要》的。這個「曇昉」是誰?「即弘一大師,為民國中興南山律學之高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廣侯,號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他別署甚多。性情倜儻恬惇,於詩文詞賦之外,尤好書畫,工篆刻,書法頗得漢魏六朝之祕。三十九歲出家於杭州大慈寺,投禮了悟和尚為師。未久即於杭州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號弘一。嘗慨嘆僧界之所以往往為世所詬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則專弘南山律宗。操行至苦,恆跣足芒鞋,孑然一擔,雲遊各處,講經弘法,以在閩南時為最久。晚年自號晚晴老人,又號二一老人。」到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補釋主」這個人的一個簡介。
曇昉就是弘一大師,弘一大師很有名的,現在又演成影片。他是民國初年中興南山律學的高僧,他是浙江人,俗家姓李。他的字號非常的多,大概有一百多個。所以我們看弘一大師他的書法,還有他篆刻的印章,他的別號非常之多。他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對詩詞歌賦都非常深入,尤其他喜歡書法,對於篆刻也都很有興趣。他的書法,「頗得漢魏六朝之祕」。所以他的書法也非常的特別,我們看看他寫的字畫就知道。這些記載我們有打在字幕上,大家一看也很容易明瞭。弘一大師他「性情倜儻恬惇」,就是他這個人行事很周密,因此做什麼事情就無往不利。他一生最重要的也就是中興佛門的戒律,因為佛門常常被社會上的人批評甚至瞧不起,這個事情就不能去責怪這些社會上的人,反過來要自己反省檢點。為什麼佛門這些僧人都被社會上的人批評、譏笑、瞧不起?因為「不守戒律之故」,僧人不守戒律,所以他「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來他就「專弘南山律宗」,就是道宣律師這個系統。他自己操行很苦,也是修苦行的,「恆跣足」,跣足就是打赤腳;穿草鞋。「孑然一擔」,孑然一擔就是他自己身邊的東西很簡單,幾乎要跟佛陀一樣,三衣一缽,很簡單的。「雲遊各處,講經弘法」,他在福建閩南住的時間是最久。他晚年自己號稱晚晴老人,又叫二一老人。
「民國三十一年十月示寂於晉江溫陵養老院,世壽六十三,僧臘二十四。師生平最推崇印光大師,效其不收徒眾,不主寺剎之風,惟以寫字與人結緣。其清純恬淡、孤高耿介之風範,對民國以來的佛教界影響極大。」這是講弘一大師,他是民國三十一年十月,在福建晉江一個溫陵養老院往生的,他的世壽是六十三歲,僧臘二十四,他三十九歲出家的。大師生平他最推崇的是印光大師,這個我們在《印祖文鈔》裡面可以看到,弘一大師常常寫信請教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也給他回信,這都收在《文鈔》裡面。他也效法印光大師,一生不收徒眾,不做住持;他喜歡寫字跟人家結緣。他的形像清純恬淡、孤高耿介的風範,對於民國以來整個中國佛教界的影響非常之大,甚至影響到東南亞這一帶。
下面,「跣足是赤腳」,這是做一個補充註解,「芒鞋是草鞋」。「晚晴:大師晚年住晚晴院」,大概就是養老院有一個院叫晚晴院,「乃取唐李義山詩:『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意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他取晚晴這個號的意思。「二一老人:大師自謙」,弘一大師他自己很謙虛的說他是「一事無成人漸老,一文不值何消說。」以上我們簡單把《五戒相經箋要》的「補釋主」就介紹到此地。
我們這集,下面還有五分鐘,我們簡單答覆我們學院有一位同學提的兩個問題,我把他這個問題的文念一遍:
「學生是一名女居士,有時會找機會在家中按儀軌自受八關齋戒。學生在持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學生要照顧母親和婆婆,兩邊跑,還要照顧丈夫的生活。每每要持八關齋戒的時候,學生都會把幾方面的生活安排好,讓自己有一天空閒時間。但自己的安排總會被一些想不到的情況打亂,比如母親或婆婆有事找我,有時下午要我去,會給我一些吃的,如果我不吃,老人家就會不高興。老人喜歡看電視,我坐在那裡陪伴,不知不覺的就會看幾眼電視,耳朵也會聽到音樂聲。到了晚上我想不睡,想好好念佛,或在沙發上睡,但此事又無法與丈夫說清楚,他不學佛,更不懂關於八關齋戒的事情,我不敢說,怕他造口業。」
這個問題,八關齋戒,你看電視、聽音樂,故意的去聽、去看,這個才犯戒。你這個問題,並不是你自己故意要去聽、去看的,所以這是可以開緣的。所以八關齋戒這個條文我們要看清楚,「不得故往觀聽」,故就是你自己,不是人家找你的,是你自己去的(自己想看的),或者自己去買票去看的,你自己故意要去看的,這個就犯戒。那麼你這個情況是對婆婆、父母的一個孝順,這個是屬於開緣,這個不算犯戒。如果為了父母吃一點東西,這也是可以開緣的。所以佛在戒經上,它有開遮持犯,這個不算犯戒,因為這些都不是你自己故意去犯的。如果你自己故意的,那就叫犯戒。這一點要明白。
下面說:「我記得有一個規定,如果實在堅持不了,可以跟一個神志清楚、能夠聽明白意思的人說一遍就可捨戒了。可我身邊沒有別人,跟母親和婆婆說,他們不但不理解,還可能會生煩惱;跟丈夫說,更是無法講通,甚至還會讓他生反感。」捨戒,就是說你到道場去受戒,有引禮師或者對一般的人前面講,你要捨那一條戒,就可以捨了。如果你不方便,你下面也有講:「這時候我就到佛像前,說明自己的難處,請求退戒;但是心裡還是不踏實。」這個是可以的,因為你不方便外出。你受八關齋戒也是你自己在家裡照儀軌在佛前發願受的,所以你自己在佛前發願受的,當然你也可以在佛前去捨這個戒。這也是一個方便法,因為環境的關係,這個也就沒有關係。
下面最後一段說:「請悟道法師開示,我這種情況會結罪嗎?如果有罪,是什麼樣的罪,可悔嗎?像我這樣的情況如何持八關齋戒?」你這樣的情況不結罪,因為你不是故意的,故意的就要結罪。如果有罪,也是一些過失,這個過失就是我們在這個情況之下,難免會影響我們的清淨心(就是你寫這個問題來,你的清淨心受到影響),是這個問題,不是罪,是會影響你的清淨心。所以這個是可以懺悔的,懺除業障。像你這樣的情況如何持八關齋戒?求佛力加持,平常你可以多念佛,迴向給父母、婆婆、先生,求佛力加持,讓他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慢慢你這個情況就會改善了。最重要自己學了佛,還是要幫助家人他能夠學佛,這一點也非常重要。當然,幫助家人學佛,家人對於佛法還不了解之前,就必須要有一些善巧方便。這個善巧方便就是旁敲側擊,點到為止,不要很直截了當的勉強他們一定要來學,當然這樣他會生反感。所以,你可以把這些,比如說《認識佛教》這個書,可以擺一、二本放在家裡,或者一些光碟,這個光碟屬於介紹佛教方面的,比較淺顯的。一般人比較容易接受的這些資訊,在家裡有時候可以請家人一起來欣賞,比如說戲劇類的,這個一般家人他就不會怎麼去反對了,這些都是方便法。這些方便法都是要靠我們自己的智慧去觀察,因為家人的情況還是你自己本身比較清楚,你們天天相處在一起,對他們各方面的情況,當然比一般人要了解。在此地只是提供一個原理原則,根據這個原理原則,自己去斟酌,應該會得到改善,佛菩薩會加持。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就把《五戒相經》箋要主、補釋主做個簡單介紹,到這裡是一個段落。下一集開始,我們就要正式的進入本經的經文,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