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威儀有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二集)  2022/2/1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52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一頁第四行,從:

  【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也。大乘八萬。小乘三千。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緒。出三界之梯蹬。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最。】

  上一次,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這一段,這一段沒有講完,學習到『六和』,修六和敬,我們學習到修六和敬這個地方。四個人以上就能組成一個僧團,大家在一起共修,六和敬僧團所在之處,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護這個地方,這是六和敬的僧團。僧團,我們在此地也要略加補充說明。僧這個字,也是印度的梵語,翻成中文是眾的意思。這個眾在佛教裡面講,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共學,就能夠組織成一個團體。所以在佛門裡面,四個人叫一眾,一眾四個人,也就是說基本的團體,以四個人以上,就可以組成一個僧團。這個僧,有在家僧、有出家僧,因為這個眾就是團體,僧眾是團體。在家人如果四個人在一起共修,他也是一個團體,他也是一眾,那是在家僧眾,在家的團體;出家人,四個人在一起共修共學,出家的僧眾,出家的僧團。所以僧團也分在家、出家。最初佛陀成道,在鹿野苑度五比丘,五比丘就五個人,連佛就六個人,最初的時候他們是一個僧團,因為五個人就超過四個人,四個人以上就一個僧團了。這個團體,現在說找四個人,甚至更多,這個也不難,也很多,我們看社會上很多團體;但是這個團體如果能夠修六和敬,才是佛經中講的六和僧團。不但出家僧團,也包括在家僧團。像在家,你看現在在大陸、在新加坡,都有居士林,在台灣很多道場也都是居士負責主持的。像李老師辦的台中蓮社、慈光圖書館,這個都是居士在負責管理,居士,在家居士的團體,這個都是屬於僧團。僧團最可貴的就是有修六和敬。所以說僧團,你只要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共學,就是一個僧團了,但是是不是六和僧團,那就不一定了。六和僧團必須這個團體大家要修六和敬,那才是六和僧團。如果沒有修六和敬,只能說是一個僧團,是一個團體。

  「六和」,第一個是「見和同解」,見就是知見,大家認知,大家見解是共同的,相同的。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建立共識,大家都有共識,共同的認識。天天學習經教,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一切都依照佛的教誨,大家見解才能夠相同。如果不依照佛的教誨,各人想各人的,各人的知見、見解上都不一樣,見解上不一樣就不和,就會有意見,我們現在講鬧意見。鬧意見就不和了,和了就不會鬧意見。為什麼鬧意見?沒有依照佛在經典上講的教誨去把它做到,還是各人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就很難達成見和同解。所以「見和同解」,標準就是在經典。像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部經是我們修見和同解的一個標準。依照這部經來修,大家有共同的認知見解,大家依照《無量壽經》佛的教誨來修,那這個見就和了,解就相同了。這個解也包括在講解,像淨老和尚講《大經科註》講了四次,這就是我們見和同解的基礎,我們淨宗學會見和同解的基礎。如果沒有依照我們淨老和尚講的這些去落實,這個見很難和,各人隨順自己錯誤的知見,不依照佛在經上講的教誨,這就做不到見和同解。所以我們依照這個經來修學,大家都往這個標準來靠近,大家完全靠近一致,見就和了,解就同了,就相同了,一切依照佛的教誨來修學。我們目標,在淨宗,我們方向是向西方極樂世界,目標是要親近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來學習,這是我們淨宗的方向、目標。

  第二個「戒和同修」,這個戒講戒律。戒也有狹義跟廣義的,在狹義的,比如說三皈,那是最基本的。佛教徒、學佛的人都知道,入佛門一定要先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成為三寶弟子,依三寶來學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依三寶來學習,這個三皈依是基本的。戒,五戒也是基本的戒,五戒十善這個是根本戒,所有的戒都是從五戒十善開展出來的。這個三皈、五戒、十善一定要做到,才是佛門的一個戒和同修的僧團。大家共同遵守戒律,嚴持戒律,把我們不好的習氣、習慣改掉。看別人善的方面,別人善的、好的,我們學習、效法;別人不善、不好的,不要去看,不要理會,也不要去學習。也絕對不要把不善的東西放在自己心上,不要把別人做一些錯誤、不善的常常放在心裡,自己的心就被染污,就是裝人家的垃圾,那就錯了。別人不善,不要放在自己的心上,要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善,我們學習效法,修行從這裡下手。天天反省,天天改過自新,看到別人的善,我有,我要保持;我沒有,要向他學習。善人是我的老師,看到惡人,馬上反省我有沒有作惡?如果有,改過;如果沒有,警惕自己不要犯跟他同樣的錯誤。惡人也是老師,他提醒我們不要作惡,不要像他那樣。所以善人、惡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們也不能輕視惡人,他也是提醒我們不要造惡業。生活在一起,要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合作,這是大家在一個團體,大家彼此互相照顧。

  第三個「身和同住」,這個身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大家住在一起要怎麼樣?就是要和諧。如果大家住在一起,沒有定一個起居作息這些規則,那也不和。比如說吃飯,大家在一個團體,幾個人都要定個時間,時間到了大家來吃飯,才不會造成廚房、典座、香積人的困擾;如果不吃,要跟人家講,人家就不用準備,事先要講。各方面生活習慣,團體有團體起居作息的一個規則,這樣大家住在一起才能夠身和同住。不然彼此互相干擾,這個身體,大家住在一起就不和諧,彼此會互相干擾。所以一般道場都有常住公約,這個來規定。

  「口和無諍」,第四個。口,我們是常常要講話,人與人見面都要說話。諍,言字旁一個爭。口要怎麼樣才能和?不要爭就和了,一爭就不和了。要學隨順,沒有意見。小事情,無傷大雅的事,不爭,那個個人的事情。比如說兩個人講的話有一些不太投機,或者聽對方講的,他有一些言論不合理,也不跟他爭了,不跟他爭個你輸我贏,不爭,這是個人談話當中不要去爭論。如果講一些道理,他能夠理解,他能接受,當然是很好;如果不能接受,他也不能理解,那也不需要去跟他爭辯,爭了就不和了。如果團體的利益,要仗義、要爭取,這是為大眾、為團體、為道場。如果有人他做得不對,損害這個團體,也要仗義直言,要爭取這個團體的利益,不是為眾人的事情就不要爭,為大眾的事情、大眾的利益,這個要爭取,要仗義直言。如果不仗義直言,損害這個團體,這個也不對。所以這個分公私。總之要為個人、為團體,我們該講的就講,不該講的就不要講,講了能夠接受是最好;不能接受,也不要一直爭,等到有機會再提出來,可能他現在一下子體會不到。所以勸人,勸朋友、同參道友,也是勸三次。特別他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可能對方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對,但是為了面子,不對他也要爭到底,不對要爭到對,爭這個就沒有意義了,彼此傷了感情。所以這還是要有些善巧方便,看他動了情緒,不好溝通,先緩一緩,等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再跟他來交流。所以在《群書治要》,過去蔡老師也講,先調劑人情,然後發明事理。人情調順了,溝通了,再把是非善惡對錯的事理來給他發明,這個時候對方他才能聽得進去。如果他情緒起來的時候,不要跟他講,講了就起爭論,爭論一起來,口就不和了。這一點很重要,「調劑人情,發明事理」,可以做到口和無諍。

  第五個「意和同悅」,意就是內心。喜悅,我們看到佛門,在中國傳統的佛教寺院,大門進去第一個殿叫天王殿。這個在大陸、在台灣,甚至在其他國家,有中國傳統的寺院建築,第一個是天王殿,大門進去,天王殿。天王殿,這個大門當中供布袋和尚的像,就是彌勒菩薩化身的,五代後梁布袋和尚。你看布袋和尚,胖胖的,肚子大大的。肚子大大,它是表法,表什麼?表肚大能容,容人不能容的事情,容天下不能容的事,肚量大。古人講「宰相肚裡可撐船」,就是說當宰相的人肚量都很大,肚子裡面都可以去撐船的,形容他的肚量大。面笑容,笑嘻嘻的,你對他笑,他笑嘻嘻;你罵他,他也是笑嘻嘻的,呈現出來給我們看是一個喜悅相。喜悅是從內心所發出來的,內心喜悅表現在外面就是笑容滿面。天天看到你的笑容,生歡喜心,這個歡喜心生起來。喜悅從道心來的,真正修道,嘗到法喜,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你嘗到法喜,嘗到法味,內心無比的喜悅。這個也是從學習佛法來的,你學習,嘗到法味,嘗到法味就有法喜,法喜你表現在外面的就是笑容滿面,肚大能容,就像彌勒菩薩一樣。所以把你所學的東西統統做到,真的是喜悅,法喜充滿,這是「意和同悅」。意就是我們內心要修到喜悅,自己有修到這個程度,自然影響別人。別人天天看到你這樣歡喜,不知不覺他就受到影響,大家也都一起共沾法喜,這是意和同悅。

  第六條,「利和同均」。這個利是利益,我們現在世間人講分紅利。佛門道場無論在家出家也是一樣的,所謂的福利,有福利大家分享,同均就是我們現在叫分享,不是自己一個人去獨享,有,大家分享,大家都有,這個就沒有爭的。從我們佛門到整個世界,團體也好,每個國家也好,這個社會上會出問題,就是利不同均,有錢的很有錢,沒錢的窮得要命,等於是福利分配不平均,這個社會就會出問題。這個均也不是說每個人一定分的一樣多,他看各人的需要,有的人他可能需要多一點,有的人不需要那麼多,夠用就好了。有剩餘的,可以放在道場,做一個預備基金,大家有急需用,看哪個人有急需要的,我們可以去支援他。像我們道場一些出家眾的一個僧團基金,平常我們用不到就先預備著,放著,如果哪一個出家眾他自己本身,或者他家人有什麼需要,比如父母親,出家人也有供養父母親的義務跟責任,俗家的父母有需要,也要去供養、去幫助,我們就可以從這個錢拿去支援他。這個是利和同均。

  以上講的六和敬,這六條能做到,這個團體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六和僧團,無論在家出家,你只要修六和敬,就是六和僧團,得到龍天善神的擁護。

  下面是「三學」,以上修六和敬,六和,下面是三學。這是我們淨老和尚淨宗學會成立,五個科目,這第三個科目。前面我們學習到兩個科目,第一個科目是三福,《觀無量壽佛經》佛講的淨業三福,第二個就是六和。接下來就是三學。三學就是戒定慧,就是佛法修學八萬四千法門,一個總原則,無論是大乘、小乘、一乘,戒定慧它是一個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無論你修哪個法門,你都離不開這三學的原則。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我們學習佛法,包括世間法也不例外,這個修學的總原則是相同的。佛法的修學以智慧為目標,就是開智慧,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我們現在感覺到自己都沒智慧,為什麼沒有智慧?智慧本來每一個人都有,自性本來都具足,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被業障障礙了。什麼是業障?心散亂,心不定。心散亂、心不定,煩惱很多、妄念很多,原有的智慧就被障蔽了。所以我們學佛,以開智慧為目標。戒是手段,目的要定心的,心定下來。定還是手段,真正目標是開智慧,因定生慧,智慧從定當中來的,你心定下來、心清淨了,自然就生智慧,智慧本來就有,不是外面學來的,本性的般若智慧它就透出來了。所以戒定慧三學,慧是目標,戒定都是前方便,幫助我們開智慧的。戒就是規矩,守規矩你的心才定,才不會亂。這個戒,在佛門叫戒律,戒律威儀;在儒家叫禮,叫禮儀。儀,儒家的講儀,就是佛門的威儀,禮就是戒,儒家叫禮儀,佛門叫戒律,戒律威儀。

  儒家有《禮記》,講禮的,講生活規範一些常禮。過去早年在台中蓮社創辦人雪廬老人,他也編了一個小冊子叫《常禮舉要》,這個小冊子我們不要小看,很重要,要學習。現代人不學這個禮,都不懂得做人處世的規則,不懂禮,他心就亂了,因為你想的、說的、做的都沒有依照禮,那就會亂,亂,心就不定,心就不安。所謂「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佛家講戒律,如果你不守規矩,心定不下來,心亂糟糟的。我們舉出一個淺顯的例子,像《常禮舉要》講的「動物歸原」,就是說你移動哪一件物品,比如說一個茶杯,我們現在喝茶這茶杯,原來擺在擺的地方,你拿到其他地方去喝,喝完之後你要記得給它回歸到原位。不管你拿了什麼東西、動了什麼東西,你都要有固定的位置擺放,用完了要歸到原位上,這個叫動物歸原。你移動、搬動了物品,使用完了要回歸到原處,你下一次要用才找得到。你可不能亂丟,用完了這裡丟、那裡丟,下一次要用,忘記放在哪裡了,到處找找不到,不就心就慌了、就亂了,心就不定了。如果你遵守「動物歸原」的規則,在哪裡拿的就放回去哪裡,你下次拿肯定不會忘記,很熟悉,一找就找到了,你心就不慌不亂。如果你亂丟,一找,心一急,心浮氣躁,急著要用又找不到,那心浮氣躁,心就慌亂了,心就定不下來,定不下來就沒智慧。我們舉出一個淺顯的例子,我們以此類推。

  所以戒就是規矩,你要守規矩,你心才會定,才不會亂。包括我們整個生活起居作息,也是要守這個規矩,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你看天地運行不都是這個規則嗎?它不亂。如果哪一天白天太陽還不出來,晚上太陽還不下去,不都亂套了嗎?我們看到這個天地的運行,它很有規則的,初一就初一,十五就十五,十五一定月圓,我們效法天地萬物這些規則,你心就安定了。這個都是戒。

  學東西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也很重要,你一樣東西學不會,不要去同時學兩樣、三樣,學很多,你同時學很多,貪多嚼不爛。一門,比如說我們修淨宗,就以淨宗為主,長時間來薰習修學。如果學雜、學亂了,你得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懂得很多。過去我們華藏道場悟字輩的出家眾,有人他學了很多,你講什麼他都懂,他都知道,但是怎麼樣?心不定,開不了智慧。他知識倒是滿豐富的,但是你只有知識,沒有開智慧,就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關鍵在這上面。智慧才能解決問題,智慧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它沒有副作用,知識有副作用,智慧沒有。以上講三學戒定慧,這是我們修學任何法門都一樣,包括我們平常生活。所以戒定慧,有狹義、有廣義的,這個我們都要知道。

  第四,「六度」。六度我們也常常講、常常聽。第一度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捨、放下。布施對治我們慳貪,我們無始劫以來都有慳貪的心,布施就是對治這個慳貪。布施就是捨,你要捨得,要放下。布施有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愈施就愈多,財多了不是好事,趕快把它布施掉,你的身心才清淨,才得到真正的福報。愈施福報就愈大,把你度化眾生的事業就擴大,普度眾生這就對了。因為布施就是跟大眾廣結法緣,在佛法講廣結法緣。廣結法緣,比如說我們印經、印佛像、流通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過去是光碟,現在有網路電視,供養社會大眾,這個都是屬於普度眾生,結法緣。法布施,實際上財、法兩種布施都有,你要印經要錢,錢就是財布施;經典內容就是佛法,大家請到經本去讀誦、去聽講,或者自己看註解,他明白佛法的道理,這是法布施。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你幫人家開智慧,你自己果報就是開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無畏布施,就是眾生有恐懼、畏懼,我們幫助眾生遠離恐怖、顛倒、妄想,遠離畏懼、恐怖。像觀世音菩薩,他的一個別號叫施無畏者,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布施一切眾生無畏,讓眾生看到觀音菩薩,他心就安了。觀音菩薩,你有苦難,他來救濟,讓你遠離這些恐怖、畏懼。我們效法觀音菩薩來修無畏布施,得到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現在我們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觀音佛學會也正在拍「認識觀世音」,從我們生活的角度上來體會經典上佛講的、介紹的觀世音菩薩,怎麼樣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來救苦救難,來幫助眾生。這是無畏布施。

  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從自己做起。這裡的持戒也是屬於廣義的,不但律儀戒,包括一切善法,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善良的風俗人情,那個都要遵守,要保持。從自己做起,「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做出一個榜樣給社會大眾看。像海賢老和尚是一個很典型的,他持戒念佛,其實他是修布施、持戒,修六度,天天幹活,他念佛不中斷,活到一百一十二歲,自在往生,這是做給我們學習的。戒律是規矩,把倫理道德、因果做出來給別人看,自己本身做好了,你就影響一個家庭,這一家人都向你學習;你這個家做好了,就會影響到你的親朋好友、影響到你的鄰居,擴展到整個社會國家。從謙卑、尊重別人做起,從和顏悅色做起,要學著知足常樂,要認命,這是屬於因果上的,絕不妄求。人要知天命,知道自己的命運,知命才能認命,認識自己的命運。像袁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很準,他認命了,認識自己的命運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命運,他就不妄求。後來遇到雲谷禪師給他開示,他懂得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依教奉行,他整個命運大幅度的改變了。這是從因果上講,不要去妄求。倫理道德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要做出來,不是只有口號,實際上具體要表現出來。這個都屬於戒的範圍,所以這個戒是廣義的。這屬於攝善法戒,屬於善法,這個戒就屬於善法,都要去受持。

  第三,「忍辱」,就是忍耐,要有耐心,與別人相處能忍、能讓。忍耐幫助你「精進」,你要精進,沒有耐心、沒有長遠心,那就常常退轉。「精」是專精不雜,「進」是有進無退,這個要靠耐心。耐心要有忍、要能讓,這個在我們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不能缺乏的,每一個人都必須修的,總有不順自己心的時候、不如意的時候,這個就要修忍,忍耐,不能怨天尤人。像《論語》裡面孔子講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自己道德學問很好,人家不認識你、不採用你,自己也不會發牢騷,不怨天,不尤人,這個就是忍。有忍才能精進,不能忍他就不能精進,不能再向上提升。有忍,忍耐、忍讓,就能夠幫助你精進,把你修學的功夫提升更上一層樓。精進才能幫助你得定,得「禪定」。沒有精進,禪定也得不到。禪定,定到一定的深度,他很深入了,智慧他就開了。所以戒跟定它都是一個手段,目的在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像《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自性般若智慧現前,問題就解決了。這第四個科目,「六度」。

  下面第五個科目,「十願」。十願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個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都要念,大家很熟悉。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展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它歸納起來就是這十條。第一「禮敬諸佛」,先學禮,先學敬。這個禮是禮貌的禮,禮它有分尊卑長幼,不平等。外面不平等,你什麼樣的對象要用什麼禮來接待,這個不一樣。這要學,像學《常禮舉要》、學《禮記》。學敬,敬是恭敬心,恭敬心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是佛。對諸佛,諸佛是誰?每個眾生都是諸佛。《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經上講三世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統統是佛,他沒有分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恭敬心一樣,平等。過去佛他修行成就了,明心見性,統統是佛,男的是佛,女的也是佛,老的是佛,小的也是佛,出家是佛,在家也是佛,過去修成的,過去佛;現在修成的,現在修成就的就是現在佛;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螞蟻、蟑螂都是。所以三世佛是佛在教學當中方便說的,這是方便說,因為眾生不了解、不明瞭,佛方便說。如果佛說真話,眾生他本來就是佛,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現在就是佛,當下他就是佛了,因為人人都有佛性,他怎麼不是佛?

  而且要記住,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眾生。人、畜生、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所有自然現象,全部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所以眾生的範圍太大。再往外擴大,包括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在佛法講十法界,每個法界都有無量無邊的眾生,盡虛空遍法界。這個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什麼關係?一體,都同一個法身,一體。這個體是自性,自性像大海一樣,一切眾生好比海裡的浪花。那個浪花,你看起風,浪起來了,浪花的水泡很多,一打上來,碰撞,無量無數,我們看到很多浪花。浪花,那麼多的浪花從哪裡來?都是從海水來的。浪花破了,就沒有了,但是它的體在,因為那些浪花是從海水來的,浪花沒有,它就回歸到海水了,所以是一個自性。這就形容比喻我們看到很多眾生,無量無邊,就像海水那個浪花,也是太多了。那麼多的浪花,它的本體是什麼?就是海水。那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眾生,他本體是什麼?法身,「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大家是一樣的,所以叫一體。就是一個自性,這個自性大家一樣。在現前我們還沒有離開這個世間,沒有到極樂世界之前,我們一定要把普賢行願盡心盡力的做到。我們做人學謙卑、學禮敬,這個禮在儒家講叫「毋不敬」,一切恭敬。

  我們對佛怎樣的禮敬,我們對所有眾生是同樣禮敬,對蚊蟲螞蟻我們也是這樣的禮敬。這個禮敬我們要說明一下,不是說看到螞蟻跟牠頂禮三拜,不是這樣的;你愛護這個螞蟻,像《了凡四訓》講「舉步常看蟲蟻」,就我們走路的時候小心一點,路上常常會有小螞蟻,不要不小心去把牠踩死了。處處為小動物想,不要去誤傷這些小動物,這個就是對這些小動物的禮敬。我們對所有眾生是同樣的禮敬,這些小動物,蜎飛蠕動,蚊蟲螞蟻,我們也是這樣的禮敬。這個禮是表現在外面有差別,恭敬心它是平等的,它沒有差別,敬是內心。禮敬諸佛,諸佛也包括遍法界虛空界的有情動物與無情的植物、礦物,自然現象,這些也是眾生,這個也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它也是眾生。所以眾生這兩個字它包括有情、無情,有情世間、器世間,這個統統包括了。植物、礦物、自然現象,那個也是要禮敬。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這一句就是《華嚴經》講的禮敬諸佛。你看昆蟲草木,花草樹木,植物、動物,微小的,植物最小的,那都不可以毀傷。現在的話講,不要破壞自然現象,不要破壞大自然。不破壞大自然的生態,那就是對大自然的禮敬。任意去破壞就是沒有禮敬,去糟蹋這些大自然,就沒有禮敬。所以我們的禮敬也是遍法界虛空界,我們從禮敬著手,這是普賢菩薩第一大願,十大願王第一大願,禮敬諸佛,這個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要來學習,把它做到。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十大願王我們就學習到第一願「禮敬諸佛」,這個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對怎麼樣來修十大願王,怎麼樣把十大願王落實在我們現前生活當中,我們有必要來進一步的理解,才能夠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好,今天就學習到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下面第二願「稱讚如來」,我們下一堂課,下一次再來學習分享。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