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真如之法,法爾隨緣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四集)  2023/1/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94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六頁倒數第五行,從「三者」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起應萬差故曰繁興。古今常然名為法爾。】

  這段教我們要放下分別、放下諸法、放下生滅。『性起繁興法爾止』,這是講外面森羅萬象,這整個世界森羅萬象。「性起」,就是說這些森羅萬象是從自性生起的,都是自己的自性生起的,所以稱為性起。萬法是自性生起的現象。「繁興」,繁這個字是多的意思,興是顯現出來,無量無邊,太多了。繁興,很多都顯現出來,顯現出森羅萬象,整個宇宙、山河大地等等。法爾就是自自然然,自自然然生起,這叫法爾。所謂法爾自然,法爾本來它就是這樣。你知道是自性生起的現象,自然在境界裡面就不會起心動念。因為我們看到這一切森羅萬象,這些現象,佛學名詞叫法相。法相是從法性所現出來的,相它沒有自體,它是從性,性是相的體。從性體顯現出來這些現象,如果你知道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自性所生起的現象,就好像晚上我們作夢,夢中的人事物,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有整個世界,夢一醒過來,想一想,夢從哪裡來?夢境無非是自心所生所現的,離開這個心,那也沒有夢,所以夢境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現出來的。我們用夢境來形容,去體會我們眼前看到的這整個世界森羅萬象,這一切萬事萬物,人事物這一切,統統是自性所現的現象。自性生起的現象,從我們自己自性生出來的,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自然在境界裡面就不會起心動念。

  我們在境界會起心動念,原因就是不知道這一切境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不知道。不知道就會起心動念,想去佔有,想去得到,患得患失,去追逐這些塵境,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自性現出來的。自性在哪裡?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從自性生起的這一切現象哪有可得?當然也是不可得。一切法本來就不可得,你得不到,這一切法是幻相,是一個幻相。所有一切現象存在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彌勒菩薩說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的起滅,一千六百兆。你怎麼能說它是真的?知道這個現象,所有一切妄念就沒有了,自然就止了。你看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你沒辦法說是真的。剎那在生滅,幾乎是生滅同時,說生馬上就滅,下面又生了,相似相續相,它不是真的。是相似相續相這樣連接起來,我們看好像是真的,其實不是真的,它那個相相似相續,速度很快,產生一個幻相出來。知道這個現象,所有一切妄念就沒有了,自然就止了。我們妄念為什麼這麼多?不知道這個真相。

  『依體起用名為性起』,依照這個本體起作用就稱為性起。體就是講本體,在佛經裡面講法身,法身是宇宙的本體。所以自性就是法身,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是本體,宇宙萬有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自己心現識變的。好像自己作夢一樣,夢境有很多人,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人事物什麼都有,夢醒過來,夢從哪裡來?從自己的心生出來的,離開自己的心什麼都沒有,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心。所以我們看到現前這個宇宙萬有是自性變的,眾生迷了,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是眾生,我們迷了,我們不知道。不曉得事實真相,無論在人、在事、在物,他就會產生嚴重的分別執著,有喜歡的,有討厭的,這個錯了,為什麼?不知道是一體。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性所變現出來的,統統就是一個自己,我們簡單講就是這樣,你看到這一切就是一個自己。這連道家的老子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他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一切萬物都是一體的,我們跟萬物是一不是二。

  所以用我們身體來比喻,我們身體是一個整體,身體有手有腳,手不錯,腳也能走路,它是一體。既然一體,你就不能說,我只有喜歡手,我最討厭這個腳,這就有分別執著,虛妄的分別執著。喜歡手,就像我喜歡三善道,我們現在不是六道輪迴嗎?對這個三善道,善人我喜歡。討厭腳,腳就好比討厭三惡道,三惡道在下面。殊不知三惡道也是心現識變的,也離不開我們這個心,也是心現識變的。所以善惡統統是我們的心現識變,是一不是二,這是一體。芸芸眾生、森羅萬象就是性起,我們眼睛睜開,看到整個宇宙,太虛空,眼前的山河大地,從哪裡來的?性起,從我們自性生起來的。什麼時候性起?是什麼時候開始生起這些現象,實在講沒有開始,就是當下,你現前當下,沒有過去未來。當下這一念出現的,只有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就好像電影幻燈片一樣,打到銀幕上同時它就現前了,沒有前後。知道性起,佛菩薩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一切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真正透徹明白事實真相,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很自然,絲毫不勉強。我們為什麼生不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知道事實真相。佛講《華嚴經》給我們開示,我們聽善知識講解,我們才開始慢慢有一點體會,法爾如是,也就是說你真正明白事實真相,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是沒有條件的,自自然然就是這樣。

  大家在一起也有共業別業,舉出一個例子,比如說我看到這座山,這座山我滿歡喜的,看了滿舒服,另外一個人他看到那座山,他有憂愁,山還是一樣那座山,但是每個人他去看,他的感受不一樣,不一樣是別業,各別的業,各人有各人的業。看外面是一樣的,都是一座山,那是共業;但是看了之後,各人感受不一樣,那是別業。懂得性起,才能放下分別執著。這個話就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一切,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都是性起,從自性生起來的。真正懂得性起,才能放下分別執著,就沒有分別執著了。我們眾生為什麼有分別執著?因為不知道這是性起,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在這個當中自己去劃分,畫小圈圈,分別執著。不知道一體,在這個一體當中,每一個人把自己劃定一個範圍,分別,然後加上執著,就很可憐。佛看到眾生說,可憐憫者,本來沒有界限、沒有障礙,自己起了分別執著,把它設定很多界限、障礙。這是自己迷了,造成這些業障,這些障礙。

  所以懂得性起才能放下分別執著,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的性起。我們的性起裡面有很多別人,別人是我的性生起來的;別人的性起他裡面也有我,我也是他的自性生出來的,這就錯綜交雜。就像我們講堂的電燈很多盞,一盞燈好比是一個人,燈的光它是互相交攝。講堂這麼多燈,各個燈光是各人的,每一盞燈都是各別的,但是光發射出來,它就融在一起。其中如果有一盞燈熄掉,這盞燈的光沒有了,別的燈光還存在。燈光它放光的時候跟別人的光交融,交融在一起,這就叫共業。一盞燈熄掉,屋子裡面有很多盞燈,有一盞燈、兩盞燈熄掉,那是別業,各別的。在共業的時候,我光裡面有他的光,他光裡面有我的光,彼此交融,分不出,你分不出來;雖然分不出來,各受各的,真的不相干,各人受各人的。我們自己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的現象,無論是生,無論是滅,都是一體,都不離自性。每一個人都一樣,不離自性。

  性起,這個起沒有原因的,一起一切起,一時頓現。沒有說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樣的原因,然後宇宙才慢慢生出來,生出這個現象,沒有。所以佛經裡面常常講,無始,沒有開始。所以這個起,它沒有原因,沒有時間,沒有開始,一起就一切起,它是一時頓現。自性我們把它比喻作大海,好比大海一樣,大海大家都看過,我們起個念頭,大海起個水泡。我們到海邊去,看到海,海面上有起水泡,很多。水泡從哪裡來的?水泡是依大海而生起的,是從大海生起來的水泡,這個就比喻性起,水泡是從大海生出來的。我現在看到的宇宙萬有,是從我們自己自性生出來的。如果水泡明瞭,我跟大海是一體,大海起很多水泡,我跟其他水泡也是一體。這就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無礙?它知道是一體。一個水泡跟整個大海它是一體,跟其他的水泡也是一體,這個就是《華嚴》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講到事事無礙,一般大乘經典講理事無礙,就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華嚴》再加個事事無礙,事跟事都無礙。水泡跟水泡沒有礙,因為它是一體。雖然很多不同的水泡,統統是從大海生起來的(大海是一體),你一個水泡也就代表整體。如果每個人都認為我是獨立的,我跟大海不相干,我跟其他的水泡也不相干,那就錯了。我們凡夫迷就迷在這個地方,不知道事實真相,總認為我是我別人是別人不相干的,就好比水泡一樣,每一個水泡都認為自己是獨立的,跟大海不相干,跟其他的水泡也不相干,就錯了,這是我們凡夫的錯,實際上是一體。

  迷了,不知道自己跟一切眾生是一體,就會造作六道三途這些苦報。苦報怎麼造作?因為有我執,執著我是我,他是他,不知道是一體,不知道他還是我現出來的,跟我是一體。總覺得我是我,他是他,不相干的,這個當中就會起分別執著,起分別執著就有煩惱,就製造六道生死輪迴。三途是三惡道這些苦報。簡單講,也就是說,你不明瞭這個是一體,就會生起自私自利,一切罪惡的根源就從自私自利生起來。為什麼會有自私自利?以為只有我,我是我,他是他,不知道我跟他都是一體,現在的話講,生命共同體。知道生命共同體,就互相幫助,別人得到,也是自己得到。不知道是一體,就分別執著,別人得了就不是我得的,我得的也不是別人得的,這個就出現對立,對立就出現競爭、鬥爭、戰爭,這個世界的問題是從這裡來的,製造六道、三途這些苦報。實在講,苦也都是假的,在六道裡面墮三惡道,就好像作惡夢,受盡痛苦,受盡折磨。但是那是一場夢,是惡夢。我們大家有作過惡夢的經驗,作到惡夢,醒過來很不舒服。三善道是好夢,就很舒服。好夢、惡夢,統統是夢,夢就是假的。所以樂報、苦報在我們六道裡面也都是假的,沒一樣是真的,可是你的感受好像是真的。什麼時候你再真正回過頭來認清真相?那就看機緣了。遇到聖賢教誨,這就是緣分。這要有緣分、有因緣,才能遇到佛菩薩、聖賢的教誨,才有這個機會。緣分就是現在的話講機會。

  『起應萬差故曰繁興』,這句講,體是一個,很單純,生起這些現象,反應出來的千差萬別。我們看到宇宙森羅萬象,千差萬別。這麼繁多,千差萬別的現象,它的本體是一個,很單純。它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精神現象,都是從這個本體所現出來。但是這個本體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物質現象,所以你也抓不到,你也看不到,你也想像不到。在佛經上形容為「大光明藏」,這個宇宙的本體就是一片光明。起作用的時候,森羅萬象現前,叫「繁興」,就是太繁雜、太多了,興就是起來,「起應萬差」。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是感。我們凡夫是有個無明,為什麼說無明?是我們一念不覺。這一念是什麼時候不覺?現在。你不要去想我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輩子、哪一生開始不覺的,講真話,沒有,就當下這一念,當下這一念迷了。現前,當下這一念,一念不覺就是當下。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就出現無明,「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個《楞嚴經》講的。這個不覺是感(感應的感),自性有應,自性應就是現相。所以這個感應的道理就是這樣。我們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是感。自性有應,也有回應,應就是生起這些現相。迷了,一念不覺,然後就生起現相。唯識宗講得也很詳細,「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這樣發展出來。自性有應,應就是現相,展現出宇宙,展現出萬法,展現出自己這個生命體,很複雜,沒有法子你能把它解釋清楚,你能夠把宇宙萬有這些解釋清楚,沒有辦法,《華嚴經》就是佛為我們說出這個萬差的繁興。

  『古今常然名為法爾』,「古今」是講時間,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無論在什麼地區,無論在什麼時代,它都是這樣,它不改變。「法爾」,就是說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沒有一絲毫勉強,沒有一絲毫造作。經典上講「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

  【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

  這十六個字,解釋『性起繁興法爾止』。為什麼叫「性起繁興法爾止」,這十六個字就是它的註解。『真如之法』的意思,指深廣無際。深廣無際,沒有邊際。「真如」不是一物,不是說一樣東西,一個什麼東西,一個物品,一個物件,不是,它不是一物。真如不是一物,真如是自性、法性、真心,名稱幾十個,說的是一樁事情。我們一般講,法身。法身它沒有相,它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物質現象,講了很多名詞,都是講的法身,沒有形相,是深廣無際。『法爾隨緣』,自自然然隨緣。隨緣也是自自然然的,絲毫不勉強,我們要隨順性德,要在這個地方學佛菩薩。這個地方就很重要。隨順性德,因為這一切都是自性所現的,「法爾隨緣」,要在這個地方學佛菩薩。佛菩薩為什麼那麼自在?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智慧?這個都是自性裡面本有的,自性本來就有。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其中有一句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的自性本來它就具足與諸佛如來同樣的智慧德相,統統具足,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都有,這個都是自性裡面本有的。諸佛菩薩為什麼得大自在?就是他懂得法爾隨緣,知道這一切萬事萬法,統統是自性裡面現出來的。法爾如是,就是現出來就是這樣。現出來是這樣,就懂得法爾隨緣,就隨緣不去攀緣,隨緣。所以這個隨緣的道理,我們要深入的去明瞭。中國老祖宗把法爾隨緣四個字縮成兩個字「孝順」,法爾隨緣就是孝順,所以說孝當中最重要要順。所以一切都隨順,隨順就是隨緣的意思,隨順就是隨緣。普賢菩薩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造作惡也隨緣?惡隨他去,你不要去攔他。為什麼?你想幫助他,觀察緣成不成熟?你要用善巧方便,方法不對,人家不接受。業障重的凡夫,不但他執著,而且記恨。你是幫助他,他反而恨你,你就跟人結惡緣了,這樣就錯了。惡緣,出不了六道輪迴,會有報應,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佛教導眾生,決定要避免這個事情,不能做錯了。

  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一些人做不好的事情,也想勸他,希望他能夠改正過來,但是這也要看情況,就是這個機緣成熟不成熟?我們這個時候跟他講,他接不接受?另外還要有善巧方便,你要講得他能聽得進去,聽不進去得到就反效果,就是跟他結怨。所以佛還有度不了的眾生,你看提婆達多、六群比丘不是在僧團裡面鬧事的嗎?找麻煩的。佛也幫不上,只好默擯,隨他去。如果能勸的,我們就勸他;不能勸的,就隨他去。所以勸人,或者不勸,都要看情況。這個看情況、看機緣,就叫隨緣。如果他的因緣成熟,你不跟他講,你不幫助,這個也叫不隨緣。他能接受,你為什麼不跟他講?這個不隨緣。現在他不能接受,你跟他講,這個也不隨緣。所以不能接受,你就只好隨他去。就像我們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光目女、婆羅門女,還有兩個國王,這些公案,也就是隨緣。你看光目女、婆羅門女,她母親就是不信三寶,勸她,她也不接受,不聽,就是造惡業,那也沒辦法,不能去攔她,你也攔不住。你要去攔她,去給她阻止,恐怕她變本加利,造的業就更重,的確是這樣。好像我們勸人不要吃肉,要吃素,不勸還好,一勸,他更反感,他覺得你管我這麼多幹什麼?他也不相信因果報應,可能你刺激他,他吃得更多,原來吃四兩,現在變成吃半斤,那就得到反效果。所以要觀察機緣,像這樣的情況就不能去勸,勸了不但沒幫助,還增加他的業障。所以光目女、婆羅門女也是勸母親,不能接受,只好隨順她,隨順她,她就造惡業,造惡業墮到地獄去。佛給她指點,勸她念佛,為母親發願,她發了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才把她的母親從地獄超度到忉利天。這個是隨緣,這也是佛菩薩都表演給我們看。所以我們現在心裡不要想著,恨不得這些眾生馬上都成佛了。當然我們都是希望一切眾生趕快成佛,但是機緣沒有到,你就不能勉強,要隨緣。他現在還執迷不悟,造罪業就要讓他去造,你也阻止不了。他罪業造多了,他墮惡道,必定受苦。到人間來,還要受花報,還要受苦。等到他苦頭吃盡了,覺得這個不好,要覺悟,要想明白這個事情,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就可以去幫助他。所以佛菩薩很有耐心等待眾生。所以佛菩薩發願不是一生一世,是不疲不厭。

  所以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平常就念一念,在生活當中要怎麼恆順、怎麼隨喜?這個要學習,關鍵就在這裡,怎麼恆順?往往我們看到人家造惡業怎麼可以?他看情況,所以恆順眾生裡面的大學問就是觀察機緣,隨喜功德。善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惡的,他要造惡業,你阻止不了,也要恆順,但是我們沒有去隨喜他,因為他那個不是功德。如果要說功德,當然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也是可以,也是功德。《楞嚴經》講,「順逆皆方便」,菩薩也有示現這種逆行的,來度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示現逆行的,當然那也是功德,但是我們不讚歎,一切都隨順。所以觀察緣成不成熟?如果緣不成熟,緣成熟還要用善巧方便,方法不對也不行。業障深重的凡夫,不但他執著,而且記恨,這個就不好。所以看到眾生,迷得很重,不能把執著放下,出不了六道輪迴,佛也隨順,隨順眾生。佛就教你斷惡修善,希望你在六道裡面,你能斷一切惡,放下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多少放一些,你就不會墮三惡道。不要盡幹惡業,那就肯定墮三惡道。所以希望你來生還在人天兩道,這是佛幫助眾生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我們現在稱為人間佛教,這求人天福報的。佛很慈悲,滿眾生的願,你要求人天福報,就教我們求人天福報的理論方法。

  善根深厚,能接受佛菩薩教誨,他想要了生死出三界,這是真正開始覺悟了,佛就教他破迷開悟,真正覺悟了,放下見思惑,就出離六道,生到四聖法界。根熟的眾生,所謂根熟就是一聞千悟,依教奉行的,那就幫助他出離十法界,這類就是根熟眾生。出離十法界最容易的辦法,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最容易,叫易行道。縱然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超越十法界,妙絕了。所以淨土法門它的奇妙就在這裡,它的特色、奇妙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你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等於圓生四土,同時也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跟佛、大菩薩有同樣的神通道力,這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等到極樂世界,自己修到那個程度,那是自力。現在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是他力,阿彌陀佛加持力。所以出離十法界最容易就是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縱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下下品,也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六道法界,超越十法界),這是淨土的殊勝。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給我們做出一個最好的榜樣,真的是出離十法界,根熟眾生。不是偶然的,他能接受,他真能放下,真能依教奉行,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積得很厚,這一生又遇到殊勝的緣,他就出離了。如果說過去生中沒有修,沒有善根,突然的,也沒有這回事情,因果是通三世。

  這一生能不能成就?決定在肯不肯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是不再沾染。放,最重要是心裡沒有,事有沒有不相干。事相不相干,關鍵是在心。心上有的會產生障礙,你心裡有罣礙,這會產生障礙,事上有的不妨礙,《華嚴》就是講事事無礙。事業,譬如我有很多事業,有很多財產,我在這個世間很多事業、很多財產,很多員工、很多家屬,我淨土的因緣成熟了,阿彌陀佛要來接引我,如果我還想到「我的事業還沒有交代,我這個財產還沒有處分好」,動這個念頭就完了,阿彌陀佛就走了。你還沒有處理好,你現在還不想跟我去,等到你什麼時候想來,我再來接你,這一生又空過了。所以動這個念頭就完了。那應該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心態?阿彌陀佛來接引我,統統放下,只要看到佛來了,事業也不理,財產也不理,沒有處分好讓別人去處理,統統交給別人,若無其事,有就跟沒有一樣。所以就真正去了,往生到西方去了。所以心上真的沒有,這樣的念佛人,這個人決定往生,因為他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真的什麼都沒有。事實上,我們本來也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六祖不是講,「本來無一物」。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現在好像擁有,我擁有什麼、擁有什麼,都是虛妄的分別執著。雖然他今天擁有很多事業財富,但是他心上沒有這些東西,心上他只有阿彌陀佛,所以他沒有一樣不能隨緣。我這個事業,萬一他繼承去了,如果他拿去做壞事,那怎麼辦?這些錢他拿走了,他去幹壞事,怎麼辦?做壞事也是好事。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他業障習氣很重,幹壞事就墮地獄,應當墮地獄,他多做一點壞事,趕快墮地獄,墮地獄也是好事,在地獄裡面消業障。地獄裡面不可能再造業,只有受罪,受罪就是消業障,業障消盡了,就會離開地獄。離開地獄,過去種的善根,他就會恢復,他這個時候聞到正法,依教奉行,他就得度。所以不操這個心。一定要相信佛在經上講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個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們過去也是一樣,總是擔心那些不好的人,拿了這些錢造罪業,怎麼辦?我們擔心,我們罣礙。現在看到我們淨老和尚這樣的開示,那我們應當就要放下了,所謂因果自負,個人的因果自己去負責。他要造罪業,就讓他去造,你也勸不動他,愈勸,他造得愈重,就隨他去。等到他那個罪報受滿了,他就會回頭了。所以也不是壞事,從長遠來看,也是好事。

  所以善財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有善有惡,叫你在這裡修平等、清淨心。遇到這個情形,實在想不開,記住一句話,《金剛經》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假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馬上要放下,千萬不要再執著,你才能得大自在。一定要想到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造作一切罪業,他會回頭的,總有一天他會回頭,我們不要操心,可以不聞不問。我們到極樂世界,成就會非常快速,我們成就了,我們成佛了,可能他還在三惡道受罪,等他受完罪之後,過去我們跟他有緣,為什麼?我的事業交給他,我的財富交給他,有緣,佛度有緣人,到那個時候我去度他,他就能歡喜接受,業障消除了,善根現前了,過去生中有善緣。法爾隨緣,就是前面四德裡面的隨緣妙用。

  『萬法俱興,法爾歸性』,回歸自性,妄盡還源。法爾隨緣的時候妄起,妄不是真的,妄會滅的,有起一定有滅,有生一定有死,它是相對法,相對法就不是真的。到妄滅的時候,它就歸性,又回歸自性,回歸真如,確實妙極了。我們能夠明白這個四句話的意思,心就定了,對於一切人事物就放下了,再不分別執著。無論遇到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都歡歡喜喜,得大自在!你能看出一切芸芸眾生的業因果報,能不能幫助他?不能。為什麼?他不能接受,他還在迷,他有嚴重的執著,不能說他,隨他去。造作一切不善,受盡苦頭,他才會回頭。他要不是受點苦頭,回不了頭,所以那些苦頭對他是有幫助的,是有好處的。無論他墮地獄也好,墮餓鬼也好,變畜生也好,都有好處,他不經歷過這些,他回不了頭。必須吃盡苦頭,覺悟了,這樣才能慢慢省悟過來。等到他省悟過來了,佛菩薩出現,引導他、幫助他,快速的成長,快速的回頭,他就能修行證果。

  好,第三,我們還沒講完,下面「經云」,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時間到了,先學習到這一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