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行到才能解到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二集) 2022/1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九十二頁,倒數第二行,從「七十」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經文是第七十節:
【七十、結顯持福 約命施校】
這一小節的科題是『結顯持福,約命施校』。「結顯持福」,一個總結,來顯明受持《金剛經》的福德。「約命施校」,就是用身命布施來跟受持《金剛經》做個比較,這個「校」就是比較的意思。所以這個經文,佛告訴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無論是善男子、善女人。這裡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是修善的男子、修善的女人。行什麼善?不是一般的善,『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身命」是身體,我們人一生就一個身體,一個身命。布施身命(捨身就是布施身命),而且不只一生一世,因為一生只有一個身命。「恆河沙等身命布施」,那就說明生生世世都以身命來布施,長遠劫來,長時間的,生生世世都在修身命的布施。恆河沙,印度那條恆河的沙,一粒沙代表一個身命,那一條恆河沙有多少?數不清。他的身命生生世世這樣布施,布施多少身命!布施一個身命就不得了,何況恆河沙的身命?我們看《講義節要》,這段經文我們淨老和尚只節錄兩條。
【一、寶施,是外財。今以身命施,是為內財。重於外財遠矣。】
『寶施』,這是前面佛用七寶布施來跟受持《金剛經》做比較,一開始就是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七寶是金銀珠寶(珍珠、瑪瑙)這些。七寶有多少?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多的七寶來布施,跟受持這部經來做個比較,無法比較的;那就是說,顯示持誦這部經的福德有多大,有多不可思議!還不是一部《金剛經》,就是四句偈,很少。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為人演說的福德大,沒有那麼大。後面又,不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世界的七寶,這個就更不可思議,但是還是不能跟受持《金剛經》來相提並論。第一層就是你理解《金剛經》比較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不能跟受持《金剛經》的人福德相比。第二層,無量無邊世界的七寶布施,也就是說你受持《金剛經》更深入,再多的財寶布施也不能相提並論,無法比較,那個福德有限,外財布施(七寶布施)福德還是有限。
這一節經文,不是外財,是內財,『今以身命施,是為內財』。內財比外財『重於外財遠矣』,內財的布施比外財更重(更重要),外財跟內財不能夠相比。而且外財,我們一般講身外的財物,來布施,比如說我們拿錢來布施,用我們的財物來布施、來做好事,這個叫外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更殊勝,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比如說你來道場做義工,你要時間,你要精神、體力,用你的身體來為大家服務,這個是屬於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更殊勝。這裡講的不但內財,還是身命布施。身命布施就好像我們在世間常常看到報紙報的為了救人犧牲了他的生命,他就是身命布施。你看哪裡著火,消防隊去救,往往他就為了去救人,他就犧牲了,他的身命就沒有了;人掉到水裡要去救,自己被水淹死了;還有為國犧牲的,捨身成仁,自古以來為國犧牲的,這都是屬於身命布施。內財,身命布施,當然比外財重,所得到的福報、福德也比外財殊勝,這是必然的,所以「重於外財遠矣」。舉一個外財、一個內財,無論外財、無論內財的布施,布施得再多,都不能跟受持《金剛經》來比較。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可知其生生世世,常以身命布施。其為難能也何如,其福德之多也何如。然施相未忘,仍屬有漏,不出三界也。】
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脫離十法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理論方法,這個叫出世間法。如果不能幫助我們出三界、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出離十法界、明心見性,那都是屬於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在六道裡面的,不出六道。這條講『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恆河沙,那太多了。佛講經常常用印度那條恆河的沙來做比喻,比喻多到沒辦法去算。這裡講「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一生一世,布施一個身命就不得了,何況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可知其生生世世』,就不只一生一世在布施身命,生生世世一直在布施身命,『常以身命布施』。『其為難能也何如』,「難能」就是很難得、很不容易,能夠這樣生生世世都以身命去布施,這很難能可貴。『其福德之多也何如』,當然布施一個身命的福德就很多了,何況生生世世都在布施?他的福德實在太多太多了,多到我們都無法去計算了。那雖然多,再多『然施相未忘』,「施相」就是說有能施、有所施的,施相未忘就是著相布施,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著相布施,布施得再多,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布施再多還是出不了六道,還是有漏福報,『仍屬有漏,不出三界』,但是可以得人天福報,生到天道,享受天福。所以著相布施享受人天福報,不出三界,要出三界必定要離相布施,那就超越了。事情一樣這樣做,沒有差別,但是一個著相、一個不著相,果報就不一樣。這個是我們佛法跟世間法的關鍵就在這裡,一個著相,一個不著相。
所以不但是大乘,小乘都要離相,《金剛經》講須陀洹要離四相,他才能證須陀洹,阿羅漢四相就離得圓滿了。《金剛經》前半部講離四相,後半部講離四見。菩薩不但四相離,四見也離了,心裡也沒有。不但不著外面的相,心裡這個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連這個見也離了,沒有了。所以佛法無論大乘、小乘,無論哪個法門,金剛般若是共同科目。如果你不能離相,那你福報修得再多、再大,總是脫離不了六道,但是可以得到人天福報,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都一樣。唯有修淨土法門,你著相帶業往生;除了這個法門,其他法門沒有這一條的,你可以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你還是要離相,只是說分兩個階段,先去極樂世界,去那邊再去跟阿彌陀佛修《金剛經》,還是要修,這個功課還是要修。只是淨土有這個方便,除了淨土法門,其他法門都不行,你在娑婆世界,你要超越必定要離相,這個沒有例外的。
淨土法門,著相信願念佛帶業往生的品位不高。如果你修《金剛經》懂一點,能夠解第一義,雖然還沒斷煩惱,但是你有《金剛經》的基礎,在凡聖同居土可以生到上品中生。我們看《觀無量壽佛經》講上品中生,他往生的修因就是解第一義,解第一義就是《金剛經》你能夠理解。所以我們學習《金剛經》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品位生到上品。如果你不解般若,一般信願念佛都生中下品(中三品、下三品),上品就是要有這些般若的基礎。我們去看《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第十四觀就是講上三品,十五觀中三品,十六觀下三品。九品往生,我們現在爭取上品,在凡聖同居土的上三品。如果你解《金剛經》,解第一義,心不驚怖(這個就是《金剛經》的經文,在《觀經》你去對照),你這樣信願念佛,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的上品,這個差別就很大。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希望我們大家都上品往生,所以說「上品蓮花為父母」,上品。希望我們能爭取上品往生,花開見佛時間就很快了。所以我們在這邊多修一些、多理解一些金剛般若,對我們往生品位提升到上品就很大的幫助。
這一條講,我們也能夠理解,你施相未忘仍屬有漏,你不出三界,得人天福報。這是修任何法門都不能出三界的,你著相修行只能得人天福報。你要超越,必定要離相,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大乘小乘都一樣。唯有淨土,淨土是特別的,也只有這一門。所以在末法時期,我們業障深重的凡夫,除了這一門信願念佛,其他法門,我們在這一生要了脫生死,實在講是辦不到,只有這一門有可能幫助我們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淨土雖然是跟其他法門比較起來比較容易,但是我們也不能看得太容易,也不能看得太難;看得太難,不敢修了,好像自己沒分。不能看得太難,它不難,難在信,難信之法。所以也不能看得太容易。信是建立在解的基礎上,你解得愈深愈廣,你信心就愈增長,也愈堅固。所以信解行證,信了如果沒有解,這個信心也是不堅定的,往往會退心,會退了。所以信之後要解,解又幫助我們信心更深入。講經說法、聽經聞法就是幫助我們信解,有了信解那就行,解行相應才能證。
現在這一條我們要怎麼學習?我們現在凡夫地,不要說叫我們身命布施,叫我們工作多做一點都不幹了,要放假,是吧?那何況布施身命,這個不容易。但是內財、外財我們總是能夠修就盡量修,反正多為大家服務,累積自己的福德。我們修福布施,無論是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我們不求人天福報,我們是求迴向往生西方。你這個人天福報迴向到西方,那就變成無漏的功德了,所以我們迴向發願往生西方,那也等於無相布施。如果你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想得人天福報,那來生得人天福報。所以無論在家、出家,出家人如果不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心裡想求來生做大法師、做大住持,蓋大廟弘法利生,那這個還在六道,來生會得到,但是人天福報,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大廟的主持,他很有福報。有的人修布施,他很羨慕人家做大官,來生會做大官,但做那個好不好?會得到,但是第三世又要墮落。因為人一享福你就迷惑顛倒,迷惑顛倒你就造罪業,福報享盡、罪業造多了,第三世又墮到地獄去了。這個都在我們眼前,你都可以去看的。特別我們現在在選舉,大家沒有選上的時候很謙卑,選上都一點不謙卑了,都傲慢,我慢增長。權力在手上,嘗到甜頭了,放得下嗎?放不下。他辛辛苦苦得來的,得到之後放不下,人放不下就迷惑顛倒,迷惑顛倒就造罪業,胡作妄為,爭權奪利,造惡業。惡業造多了,福報享盡,那不是再到三惡道去了嗎?
如果你看遠一點,不要求人天福報,還是要求生西方,究竟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我們人,實在講,講是這麼講,心裡還是執著這些人天福報,這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放不下。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雖然不用斷惑,只要伏惑,但是你要放得下才能伏惑。你貪戀這個世間、留戀這個世界,你怎麼能夠發願求生西方?你捨不得走。說實在,信願,信透過解,解了之後發願。要解,解得愈深你願發得就愈堅固。《金剛經》,以我們修淨土來講,我們懂得一、二分,對我們看破放下都很有幫助。這有一、二分看破放下,大概我們修淨土就及格了,修其他法門還不及格。我們淨土只要你身心世界放得下,我們這個願就生得起來。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總是為什麼放不下這個世界?所以修淨土也不能說不要金剛般若,金剛般若對我們還是很重要,幫助我們看破放下。什麼叫看破?金剛般若告訴我們,你眼前這個世界,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這個功課還是很重要,我們要多學習。我們再看下面七十一節:
【七一、明持福多】
『明』就是給我們說明,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太多了。請看經文: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你看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無量世界的七寶布施,前面這一段又以恆河沙的身命來布施,那個福報多不多?太多了!但是這一段跟我們講,『若復有人』,說還有一個人,『於此經中』,就是《金剛經》,『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受持四句」就是一首偈,『為他人說,其福甚多』。給人家說四句偈,受持、為人演說四句偈,那個福報太多了,這個就不是七寶布施、不是身命布施可以相比較的了。我們乍聽之下,一般不能理解,受持這部經有那麼大的福報嗎?難免有一些疑問。我們凡夫總是看實質,物質方面的,認為修這個福報很大、很多,但經典為人演說福那麼多,這些世間外財、內財布施都不能相比較,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外財、內財,那個叫財布施,這裡這個比較,財布施不如法布施,你再多的內財、外財布施,還不如一四句偈為人演說這個法布施。為什麼?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受持四句偈』,勝過恆河身命布施,此何理也。】
這什麼道理?
【前(三六節)】
三十六節,我們這裡是七十一節,前面第三十六節有講到:
【因甫生淨信。】
因為開始生起『淨信』,那就勝過七寶布施。
【(五四節),因解慧增長。皆以寶施校勝。】
到五十四節,因為我們理解金剛般若這個智慧比前面就更增長,所以後面無量世界的七寶布施又不能跟受持《金剛經》比較,因為你對《金剛經》的理解更深了。
【此則解義更深,已開金剛智。】
這個就是身命的布施,理解《金剛經》的義趣就更深入,已經開『金剛智』了。什麼叫「金剛智」?
【知斷妄念而捨生死根本。其功行視前更為入裡,故以內財校勝也。】
佛為什麼用身命(內財)布施來比較,比較受持這部經的殊勝?因為他已經『入裡』了。它有層次的,你受持一四句偈,你剛修前面一個階段,再更深入,最深入就金剛智了,一層比一層殊勝。在佛門有句話講,第一個階段入門,我們現在還沒入門,還在佛門外在走來走去,還沒有入門,對金剛般若有理解了,真正生起信解就開始入門了。你看三十六節講『甫生淨信』,生起清淨的信心,這個就是解慧,理解的智慧開了,我們一般講開悟,悟了,這入門了。『因解慧增長』,入門然後登堂。我們古時候大宅前面的大門,入門了,進到裡面了,進到裡面有個中堂,登堂,解慧增長了,「因解慧增長」。『皆以寶施校勝。』這登堂了,再進一步就入室了,入室就入到他的房間,最裡面了,『此則解義更深,已開金剛智』,入到骨子裡面去了。『知斷妄念而捨生死根本』,就是斷妄念,生死根本就是妄念造成的,妄念你斷了,生死根本就沒有了。『其功行視前更為入裡』,比前面更深入了、更裡面了。
所以佛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來做一個比較。四句偈,《金剛經》有很多四句偈,最普遍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又是一首偈,這個就是四句偈。這裡「等」這個字,就是除了四句偈以外任何一句,比如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半首偈,六祖就聽這半首偈他就開悟了。還有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我們中國佛教,唐宋那個時候,在家出家,修禪開悟的人非常多。有一個法師註解《金剛經》,《青龍疏鈔》,他挑了這個要去弘法,路上看到老太婆在賣點心,要跟她買點心。那個老太婆看到他註解《金剛經》,她說《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點哪一個心?那個法師被他問傻了,回答不出來。那個賣點心的老太婆開悟了,註解《金剛經》的法師沒開悟,被她問住了,後來再去參。那個時候禪風很盛,所以我們現在在大陸、在台灣看到很多寺院叫做禪寺,就是以前留下來的。你看我們圓山臨濟禪寺(臨濟寺),它是修臨濟禪的。禪宗六祖之後有五個派,臨濟宗是其中一派。現在人不懂這些,沒有人講也不懂。
所以明理還是很重要的,幫助我們信願念佛,這個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為什麼生不起信願?說穿了,還不是放不下。特別情執非常重,就是放不下,執著當中情執非常重,放不下親情。現在很多同修都年紀大了,都要照顧孫子,所以有同修開玩笑說,現在都不是皈依僧,是皈依孫。念佛,我們一般現在都是口念佛,真正念佛的意思是心裡你真有佛。過去一個老居士(現在已經過世了)跟我們到達拉斯打佛七,他那個時候退休了,七十幾歲了,他就跟我們老和尚講,他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兒女都成家了,孫子也生出來了,什麼都放下了。但是他說還有一樁事情沒放下,他說我那個小孫女非常可愛,回家都叫爺爺、爺爺,他說我來這裡打佛七,我心裡想我那個小孫女。我們老和尚就跟他講,他說你現在把想你小孫女那個念頭,你把它轉成想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所以他去那邊打佛七,他是念什麼?他是念孫子,不是念阿彌陀佛。嘴巴是念阿彌陀佛,心裡是想著孫子,心裡是念著孫子,那怎麼叫念佛?所以印光祖師講念佛,有人說念要加一個口,印祖說不可以,加一個口就是有口無心,嘴巴念就好了。不能加口,不能加口就是今心,就是你現在這個心要真有佛,那才叫念佛。你怎麼念孫子,你念孫子的心情去念阿彌陀佛,就叫憶佛念佛。但是我看也不容易,我看念念念還是孫子,這個就是情執,感情,這個不容易放下。
《金剛經》也幫助我們放下,除非你真正放下,那就符合《金剛經》的經義了;如果還沒有放下,對《金剛經》還是有需要。所以大家修念佛法門,總是要把念佛的意思要真正搞清楚,我們心裡到底一天到晚念的是什麼?真正念佛的時間非常短暫,都念這些世間事,五欲六塵。對情執是一向專念,念佛就很散漫,想到念個幾句,我們現在大多數是這樣的情況。如果真正是專念,真正放下,一般中等根器的,大概三、四年他就功夫成片了,就有把握往生,真正放下。所以四句偈對我們念佛人都很有幫助。我們再看第二:
【二、不知持說此經,金剛智便無從開。雖多劫捨身命布施,而仍未能脫生死輪迴,依然是苦惱凡夫也。】
『不知』就是不知道,不知道要受持《金剛經》、為人演說《金剛經》,金剛智就不能開。金剛智很重要,金剛智也就是根本智。我們受持四句偈,看哪一首偈自己用功比較得力,你就用哪一首。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果這一首你比較能夠使得上力,用這一首來觀,觀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無論什麼相。不取於相,因為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你心不要去取那個相。不取相,我們自性它本來就如如不動,我們這個心不會隨著境界相去轉,不會去攀緣那個相。就是反觀,不會去攀緣那個相,心不會隨境所轉,你不取就不隨境所轉。我們現在取相,第一個就是迷在相上面,把這些相當作是真的,我們凡夫問題就出在這裡。當作真的就迷了,迷了就會執著、會分別,分別執著你就放不下。但是六百卷《大般若經》,我們淨老和尚在世講《般若經》也做一個總結,三句話,「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就是說,相它是千變萬化的,一直在變、一直在變,你抓不住它,剎那在變。你心跟著它在轉,那就錯了,它一直在變的,所以你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所以不可得,我們什麼也得不到;你說有得到,那是我們的妄念。我得到了,我得到什麼?我們什麼也沒得到。我們最重要的身體(身命),我們也得不到,我們這個身體我們能得到嗎?我們能控制它嗎?如果能控制,我就不用去裝假牙了,我能控制我的牙齒還很好,也不會老,也不用戴老花眼鏡。那說明什麼?這些你控制不了,它是在變化的。所以《金剛經》體會到一點,你心就會放下一點,這個一定是成正比例的。
所以這些境界都一直在轉,就是外面的境界一直在變,我們的心隨著境界也是一直在變,因為取相。其實我們起心動念這些都是妄念,這是虛妄,這也不是真的,但是我們迷了,把它認為是真的,我們就在這裡面悲歡離合、患得患失,迷了就是這樣。一切都是空,都得不到,你也找不到。所以根器比較利的人,一聽他真的就開悟了;我們就不行,我們要常常講,講得愈多,時間久了,一門深入才會開悟。我們常常也會生煩惱,生煩惱了,如果我們仔細去找,煩惱在哪裡?它從哪裡出來的?它消失了,又去了哪裡?你去找,禪宗參禪就是叫你去找。你回頭一找,發現找不到,它不是一個實質的東西讓你可以找得到的。所以慧可去參達摩跪了三天三夜,就是為了這一句話,還把胳臂斷了一隻。達摩問他,你何苦!為什麼?找我幹什麼?他說心不安。你心拿來,幫你安。他答「覓心了不可得」,當下就大徹大悟。所以這些煩惱即菩提,你明白事實真相,煩惱就是菩提,這個就是開金剛智了。『不知持說此經』,你不知道受持、不知道為人演說這部經,金剛智就不能開。你不開金剛智,『雖多劫捨身命布施』,雖然以恆河沙等身命來布施,還是不能脫離生死輪迴,『依然是苦惱凡夫也』,還是苦惱凡夫,受生死輪迴的苦惱,脫離不了。
所以從這個地方,比較七寶布施到身命布施,如果你不開金剛智,你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你這些財布施再多,解決不了這個生死的問題。《金剛經》一四句偈就能解決你生死的問題,超越六道十法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再多的七寶、再多的身命布施都無法跟這個比較,你還是生死凡夫,只能得人天福報,你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這個不是世間這些內財、外財能解決的,世間這些內財、外財只能幫助我們解決現實一些物質生活的問題,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也解決不了我們的煩惱。你在生煩惱的時候拿很多七寶給你,你的煩惱就沒有了嗎?一樣,還是煩惱。現在有錢人那麼多,煩惱比沒有錢的更多,是不是?他那些錢能幫助他斷煩惱嗎?不能斷煩惱,你就不能出離六道輪迴。這個不是世間這些內財、外財所能解決的,唯有法寶才能解決問題,所以法布施比財布施殊勝,它殊勝道理就在這裡,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四句偈你真懂了就成佛有餘,你會修了,你真正從這個四句偈去悟入,真解決問題,世間這些財寶怎麼能夠相提並論?我們再看下面七十二節,請翻開九十四頁,我們從七十二這裡看起:
【七二、成就解慧 當機讚勸 標領解】
請看經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須菩提聽到佛講到這裡非常感動,得未曾有,所以『涕淚悲泣』。為什麼「涕淚悲泣」?我們聽了也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須菩提會涕淚悲泣?因為他『聞說是經,深解義趣』,他深入理解了,太殊勝了!我們現在還不解,所以我們沒感覺。我們如果解得一分,你感受就不一樣了。我們看下面這個節要,看第一條:
【一、解行從來不能分開,故曰並進。其必行到,方能解到。必解圓,而後行圓。】
這個非常重要,解跟行從來不能分開。信解行證,這個核心就是在解跟行。比如說我們信佛,信,信沒有解就迷信了。現在信佛的很多,但是他對佛理不了解、不理解,所以迷信的人很多。聽經聞法,或者自己讀經、讀註解,也有解了,但這個解還有正解跟邪解,不一樣。有的人講《金剛經》,很多,江味農老居士講淺談般若、怕談般若、妄談般若,那個解就不對。怕談就是不敢說,這個也不對,不能怕。般若亂講,那個叫妄談般若。《金剛經》,有人拿了就亂講,他不懂也不請教善知識,用自己的意思在解釋,妄談般若,那罪過很重,給人家誤導。淺談般若就是講得很淺,那不得受用。所以江老居士講深談般若,要深入的去談,深談你才會有受用。你解得愈深,都幫助我們行,行又幫助解。所以我們有正確的理解,比如說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們老和尚依據他這個《講義》來做節要,這都是善知識,我們的善知識。解了之後沒有行,這個時候的信心叫正信,他正確的信心,但是這個信心還不深入。你信心要深入,必定解了之後要透過行;你行深入一分,就幫助我們解更深入一分,當然也幫助信心更增長一分,所以透過行。如果有解無行就變說食數寶,說說說,跟自己沒關係,替人家算錢,自己一毛錢也沒有,有解無行。有行無解叫盲修瞎練,好用功在修,修得不對路,白費力氣,甚至著魔發狂,這也大有人在,這個都不對。應該要解行相應,解幫助行,行幫助解。所以『解行從來不能分開,故曰並進』,解行要並進。
『其必行到,方能解到』,「行到」就是你做到了,你理解才會到位。『必解圓,而後行圓』,也必定你理解得圓融,你的行也才會圓。所以圓教的修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教修行人修一劫。一樣這樣修,但是他的見解不一樣,關鍵在那個見。圓解、圓見,這個很可貴、很殊勝;開大圓滿見,這最殊勝的。所以解行很重要。我們再看第二:
【二、修行不外三慧,聞說此經,便是聞慧。『深解』便是思慧修慧。若不思惟修觀,便不能深解。故說解便攝有行。】
這個道理文字不多,道理很深廣,我們要好好去體會。我們『修行不外三慧』,聞、思、修。儒家也是一樣,孔子教學,你學習要透過思,「學而不思則惘」,就不行。『聞說此經,便是聞慧。』聞說是第一層。聞有聽聞、有見聞。聽聞,我們聽經、聽音聲、聽法師講經,聽聞,聞說;見聞,我們看註解,自己看叫見聞,聽講叫聽聞,這個都是屬於聞說。「聞說」這兩個字我們也不能輕易的看過。這個聞,它有很深的道理,這個也有淺深,這個聞,聞法它也有淺深。我們常常念《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我聽到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不是聞說?是。看到那個貼紙,「南無阿彌陀佛」,那也是聞說,「執持名號」。但是這個主要的意思,你還是聽經,要聽《彌陀經》,還要聽註解,聽《無量壽經》,還要註解,那都叫做聞說。所以你不能說念佛就好,不要去聽經,除非你是真正老實念佛,不然的話也不行的。
過去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那時候我們老和尚剛去那邊弘法。居士林念佛堂開放二十四小時念佛,日夜不間斷,就是分三區,一區拜佛,一區繞佛(就是旁邊繞佛),一區靜坐念佛,就放一個佛號,二十四小時。剛開始好幾百人(三、四百人),晚上也有人念通宵的,由法師輪流去領眾,一個人好像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念了三個月,人就愈來愈少,念到最後剩下沒幾個人。後來我們老和尚看到說不行,還是要聽經,因為念到最後佛號念不下去。為什麼念不下去?念得枯燥無味,他念不下去,他就退了。所以念佛還是要懂得怎麼念。如理如法的念,他跟佛就相應,相應他怎麼會沒有法味?他怎麼念得會累?愈念會愈歡喜,愈念精神愈好。為什麼念了沒有味道,枯燥無味?就是念得不如法,反正一面念一面在胡思亂想。念佛,念念念就想到家裡的事情,明天做什麼、孫子怎麼樣,牽腸掛肚的事情一大堆,這樣念佛他怎麼會相應?跟阿彌陀佛都不能感應。如果你真正一向專念,那你試看看,一天到七天,有的人一天就見佛了。問題是我們不會念,我們還在念世間這些拉拉雜雜的,我們自己要搞清楚。所以聞說這個意義很深廣。
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也講(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宗八祖),他說有人說提倡念佛就好,不要聽經了,蓮池大師就開示他說,如果真能老實念佛,當然不需要了。我們老和尚也常常講,你真能放得下,真能老實念佛,像海賢老和尚、鍋漏匠那樣,那當然可以不用。問題他放得下,我們放得下嗎?問題在這裡,都放不下,你要學他那樣子,他念個沒多久就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了,我們念了幾十年還是這樣。所以蓮池大師就開示說,我們怎麼知道要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講《無量壽經》、沒有講《佛說阿彌陀經》、沒有講《觀無量壽佛經》,他沒有講這些經,我們怎麼知道有一尊阿彌陀佛?所以怎麼能夠說不叫人家去聽這些經?這些經是什麼?講念佛的理論、方法、境界。其實講經說法、聽經聞法是佛陀教育的主流。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沒有帶人家打一天佛一,不要說佛七,佛一都沒有;也沒有帶人打一個禪一、禪七,也沒有。佛成道,他示現給我們看的,天天講經說法,一天還講八個小時,天天都不休息。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比較利,要聽講,聽講比較容易理解。真正明白了,修行是個人的事情。所以佛陀時代修行,他是個人,你要用哪個法門,要什麼方法修,你個人自己去修,自己選擇。你明白了用功的理論方法,你自己去選擇你修行的法門,佛只有講經說法,把這個道理、方法講清楚、說明白。你真聽明白了,像《金剛經》四句偈,你真明白了,修行在哪裡?就在生活,每一天從早到晚,待人處事接物,修行就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修,你就知道怎麼修了。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講,「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它的道理就是在這裡。佛領進門是什麼?給你講經說法,你真懂了就是入佛門了。入佛門,你就自己知道怎麼修了,你認識路了,你要到達目的,你要自己走。佛是給你指路的,給你指點迷津,你真正明白路怎麼走了,佛也不能代替,要自己走。但是你不會走錯路了,你這樣一直走就會到達目的地。所以「聞說此經,便是聞慧」,我們現在聽這部經,我們是有聞慧,只是說我們的聞慧各人淺深不一樣,各人理解、體會不一樣。總是有聽,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個也很難得。所以我們無論聽講,或者自己看經、註解,這個就是屬於聞慧。聞,我們有接觸了,我們有見到了、聽說了。
『深解便是思慧修慧』,因為聞了之後你要去思,思慧跟修慧就是修觀。『若不思惟修觀,便不能深解』,你思惟要去修觀,思惟是說怎麼修?怎麼修,這個要深入一層。比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很多相,這個相是虛妄的,無論什麼相是虛妄的,你要這樣去觀。這部經上給我們講是虛妄的,不是真的,你要進一步要去觀,觀它的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論什麼相不要取,如如不動,那什麼相都好。你不取相,什麼佛相也好、魔相也好,佛現前也好、魔現前也好,對我們功夫都是增長的。我們現在可以從哪裡修?從最淺的,看到什麼相,我們就想到《金剛經》這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不要取相就好,現什麼相都不取,我們心保持如如不動,從這裡練。你再進一步就在生活當中看,生活當中,你天天不是看到的都是相?人家讚歎我們也是相,罵我們也是相,這個就要看功夫,如果你沒有提高警覺,你一下就被轉掉了。人家讚歎我們,高興,取相了,是不是?罵你幾句,難過了半天,取相了。如果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讚歎我,我也如如不動,罵我也如如不動,這個就不取於相,從這個地方練。你喜歡的相生起貪心,取相了;不喜歡的討厭,取相了。你天天這樣練。我們每一天看到的、接觸的不都這樣嗎?一個順境、一個逆境,有我們喜歡的人、有我們不喜歡的人,從這個地方練,這個就叫思惟修,修就是這麼修,修這個心。六根接觸六塵都是這麼修,我們功夫就會提升,包括我們穿衣吃飯也是這樣。
『若不思惟修觀,便不能深解』,就是說如果你沒有透過思惟,然後生活上去修,你這個解不能深入,不能深解,這個解就解得很淺。要深解,必定要透過生活當中去修,把我們的觀念改變過來。佛法的修行,江味農老居士在《講義》裡面講得很清楚,他說佛法的修學,無論哪個法門都離不開修觀這個原則,修止觀。天台宗三止三觀,華嚴宗五止六觀,唯識宗唯識觀,觀門很多,還有觀不淨觀,極樂世界十六觀,《十六觀經》就是觀。我們念佛也是觀,《十六觀經》不是跟我們講嗎?我們持名念佛也是觀。所以念佛,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這個都是觀。所以佛法的修學,我們觀極樂世界,清淨觀;觀娑婆世界,不淨觀,不淨觀你就不會去貪,觀那個不淨。還有白骨觀、不淨觀,還有水觀、火觀,密宗就更講求觀想。其實哪一宗都是要觀,不觀你就不能進步。『故說解便攝有行』,解當中它含有行在裡面,所以解行要並進。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第二條,第三條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