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觀照的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一集) 2023/11/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我們上次學習到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上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學習了前面兩條。這段時間法會比較多,所以我們也常常中斷。
《金剛經》每一段每一句,我們如果真能夠明白,能夠在生活當中去起觀照,一四句偈也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初步階段是伏煩惱,進一步斷煩惱、破無明。《金剛經》是圓頓法,是從根本修,根本就是我們的心。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從心想生。所以不是在枝枝葉葉上修,從根本修,根本能夠修正過來,那枝葉自然也就跟著導正了。「不應住色生心」,這個經文這些字,我們都懂,但是這些義理我們還是要深入的去體會。一般我們心如果清淨,讀這部經,或者聽人家念這部經,你就會開悟了。像惠能大師,他還沒有出家,叫盧行者,是一個修行人,我們一般講,在家修行的人。他也不認識字,他是以砍柴為生的。砍柴,根據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過,他在抗戰的時期還有看過,專門砍柴來賣的。因為抗戰時期,那個時代沒有瓦斯,那只有燒灶。這裡經文講,「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前面我們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住生心。這段經文主要是講,生無所住心,這個是前面講的怕我們把它分成兩截,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實際上無住生心是一樁事情,不是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怕我們把它分成兩截那就錯了,無住不生心,就變沉空滯寂,不起作用,那不能辦事了。生心有住,那就著相。我們凡夫就是有住生心,有就是著相,住相。
所以這一段在解釋上面的經文「應離一切相」,離一切相要「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所以不是說離相不發心。心生起的時候,「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而不應住著」。這個對待,我們一般講就是能所,有一個能對待的我,有一個所對待的塵境。好像我們眼睛,我的眼睛能看,能看這些色相,色相就是所。我能看的,我所看的;我能聽的,我所聽的;我能嗅的,我所嗅的;我舌能嘗,我所嘗的;我身能觸,這個塵境是我所觸;我心能夠想像、能夠緣,這一切法是我所緣的。我們凡夫總離不開能跟所,所以世間一般人講,我們是活在相對裡面。現在我們講相對論大家都同意,我們就是相對。相對就是對立,在佛經講,叫能跟所。能跟所是一不是二,我們執著就在一當中把它分別成二,實際上是不二。你分別成二,那問題就多了,無量無邊。你看一執著,我們心裡就生煩惱,有人我,有對立的,這一切就出現了,這些對立(對待的)塵境。
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第三時開示說,你念佛念到「能所兩忘」,「到家之說,不容再舉」。念到能跟所兩忘,什麼叫兩忘?能跟所是一不是二,這個才是事實真相。我們就見到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能所沒有了。我們現在有能有所、有我有人,什麼都是一個對待,我們都生活在對待的世界裡面。佛跟我們講,對待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能所從哪裡出來的?它本來沒有,從我們一念不覺,迷了,起了分別執著了。原來它沒有,這些分別執著、這些對待,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生的,我們這個虛妄的心(迷惑顛倒的心)生起來的。講這個,我們一般也很不容易去體會,因為我們迷得太久了。我們舉出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我們這個地球,地球它自己有沒有去劃分,這裡是美國,這裡是中國,有沒有?沒有。地球它自己有沒有這樣劃?那誰劃分出來?人!人怎麼劃分?人的心,他心想的。大家從這個比較淺顯的例子,你去體會經典上講的。你一劃分出來,那問題就很多了,大家就在那邊爭了,就很多很多問題,很多很多煩惱。現在整個世界爭來爭去,搶來搶去,打來打去,造無邊的罪業,不都從分別執著生出來的嗎?分別執著就是從我們的妄心生出來,其實本來是一體,一體就沒事了。在一體當中產生虛妄的分別執著,造成種種無謂的煩惱,受六道輪迴因果報應這些冤枉苦,所以佛稱我們眾生為可憐憫者。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不可憐,這假的,假的我們把它當作真的,這個是受虛妄之苦,那就很冤枉了,所以這樣才可憐。所以像我們作惡夢一樣,我們在作夢,我們不知道是假的,總是把它當真的,才會嚇得心驚肉跳。如果你知道是假的,你根本就遠離恐怖顛倒妄想了。所以我們現在問題都是在這個上面。我們學了佛了,看了佛在經典上給我們開示,我們才明白。我們無始劫以來迷了,不知道,所以佛出世,大慈大悲給我們講了這樁事情,讓我們回歸自性覺,不要一直在迷惑。
這個講無住生心,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心生起時,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就不應住著。「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他就是從耳根。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個二十五圓通,你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回歸到自性。觀音菩薩是用耳根,耳根聞外面的聲音,他不去分別外面的聲音。這個是美妙的聲音,還是噪音?是讚歎我的聲音,還是罵我的聲音?他不去分別。他聽到聲音反聞,是什麼在聞這個聲音的?反聞自己的自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不是聞外面的聲塵,他是反聞能聞的聞性,他不去分別外面聲塵。所以觀音菩薩他修耳根圓通,他什麼時候都可以修,聽到車聲、喇叭聲,噪音、輕音樂,讚歎的聲音、毀謗的聲音,他不去分別外面,他就反聞,我是什麼在聞?回頭,這叫回頭是岸。那我們凡夫?很自然就是去攀緣,去聞這個聲塵,這個是什麼聲音?大聲小聲,種種分別,無量無邊,就出來了。這舉出一根,其他的根就是一樣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有一根返源了,「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精明就是一個自性,分成六根,六根其實是一個,不是有六個,是一個分出來的,同樣那個性。同樣那個性,如果你從一根回歸自性了,那六根都解脫了,因為它是一不是二,也不是六。所以觀音菩薩他是修耳根的,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文殊菩薩揀選圓通,他選擇耳根。這個就是不應住。觀音菩薩用耳根,大勢至菩薩是用念佛圓通。觀音菩薩用反聞聞自性,這個功夫實在講,我們凡夫要修,也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我們已經分別習慣了。當然古來也有人修成就的,但是在我們末法這個就比較困難。在末法修念佛圓通,就比較容易。現在不管我們看什麼、聽什麼,念佛圓通,就是統統念阿彌陀佛,就是用這個方法,那是大勢至菩薩用的方法。大勢至菩薩念佛跟觀音菩薩耳根圓通,也有相通的,因為我們持名念佛就是耳根去聽,所以這也是一個方便。我們看西方三聖,當中阿彌陀佛,兩邊觀音、勢至。所以修持名念佛淨土法門,就是我們同時也修觀音的耳根圓通,也修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了,這個是它的特色。這些道理我們明白一些,對我們修行一定有幫助。
如果我們能夠擺脫這個對待的塵境不去住,不去執著,不去住相,這一切相都離了。比如說,我們耳根聽到聲音不要去分別執著,那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怎麼修?人家恭維我們、讚歎我們,我們不要高興,高興我們就生貪了,你喜歡。喜歡人家給我們讚歎,那我們就很高興,這個就是煩惱,生貪的煩惱;人家毀謗我們,講我們的壞話,我們聽到就生氣,生瞋恨心,貪瞋痴都來了,這個就是因為住相了。所以人家罵我們,不放在心上,就不住相;我們放在心上,就住相。這樣講大家比較容易體會,不然講了,我們覺得也不好體會。就是人家讚歎我們,也不要高興;罵我們、毀謗我們,也不要生氣,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住,不住就跟我們沒關係了。罵是你在罵,我沒有接受,不住就是我沒有受。像佛在《四十二章經》講,佛在世的時候,去侮辱、去罵佛,甚至陷害,要佛的命的,都有。我們看到佛這個示現,我們現在遇到一些逆境,那我們也就能夠安忍了。佛都有人去罵了,那我們凡夫人家罵,這個很正常。佛都有人罵了,那我們算什麼?看到佛這個示現,我們心就能夠平衡下來。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講,有人罵佛,佛就坐著給他罵,如如不動,因為他不住相。罵完了之後,佛就請問他說,你送禮物給人,如果人家不收,你怎麼處理?他說不收,那我就帶回去了。佛就說,你剛才罵的,我都沒有接受,那只好還給你了。所以人家罵我們,我們生氣,那我們就接受了。我們接受了,那我們就吃虧了。如果我們不放在心上,那跟我們就沒關係,罵是他造業,造口業。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來體會比較具體一點,知道什麼叫不住相,我們就從這個地方來修。深入的不住相,就一切相皆離,統統離相了。雖然離相,「但應生起於所有對待的塵境,一無所住的心,乃是菩提心也」。不住相,不是說不生心,不生心就像石頭、像木頭,那就好像死水一樣,那就沒作用了。所以不住相,自然生的心是什麼心?平等、慈悲、覺悟的心,覺而不迷,這個心就是菩提心。
第二條講,「生心時即是無住時,無住時即是生心時。」無住跟生心是同時的,我們不能分成兩段。「如此,則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空有同時。」空跟有,都是同時。古大德常常用鏡子,古代銅鏡,現在玻璃鏡。鏡子它照這些外面的景象,它照得清清楚楚,有這些相,相都很清楚。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的相,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相,一切萬物萬象,它都能照,都能現。但是鏡子它沒有住相,它乾乾淨淨的,它沒有住相。沒有住相,我們看鏡子,它是空的。像我們現在看電視螢幕也是一樣的,電視螢幕就跟鏡子一樣,它能現相,但是螢幕還是空的。無論你現什麼相,無量無邊的相都能現,但是空的,它沒有住相,這個就是空有同時。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不住相,它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相,現相就是生心。它能照,它有這個功用,它能照,照得很清楚。好像我們照鏡子,照得很清楚,鏡子沒有受污染,因為它沒有住相,它還是乾乾淨淨的。但是正當我們照這個相的時候,是不是空有同時?就像我們看電視螢幕,是不是空跟有同時?它不是分開的,它是同時的。我們從這些比喻去體會經典上講的概念,實際上,這個都叫文字般若。包括這個《講義》,也是文字般若,經文是文字般若,這個《講義》、我們老和尚的講解,這個都叫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它是一個工具,它是一個方便,讓我們透過這個方便去悟入實相。這個像指路牌一樣,好像高速公路它的路標、路牌,所以文字般若也很重要。沒有透過文字般若給我們指示,我們不得其門而入,但是你不能死在這個文字上面,不能著在文字相,這個像指路牌一樣。所以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在在處處,無一非中。」這個就叫中道。「所謂圓中,則我法雙空,四句俱遣。」俱遣,就是都遣了。四句,第一句,有;第二句,無;第三句,亦有亦無;第四句,非有非無。我們起心動念總是落在這四句,我們離不開這四句。我們有,就不是沒有;沒有,就不是有,一定是這樣的。也有,也沒有;不是有,也不是沒有,我們怎麼講總是離不開這個四句。為什麼離不開?因為我們起心動念總是落在這個四句。你不起心、不動念,你四句就俱遣了。你不起心、不動念,你怎麼說都對,說有也可以,說無也可以,說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統統可以;但是你一起心動念,你怎麼講都不對。關鍵在這個地方,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四句俱遣,「乃無相之極致,方為發離一切相之無上菩提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上次學到這兩條,我們簡單複習到這裡。我們接著看第三:
【三、當知清淨心,即是本性,所謂本來面目是也。十方法界所共具,故又名一真法界。】
這一條,『當知』,「當」就是應當,應當知道清淨心,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清淨的,那我們會有疑惑,我現在煩惱一大堆,怎麼會清淨?我們不能夠理解。佛給我們開示,我們的心它本來就清淨,從來沒有污染,本來是清淨是真的。我們現在說很不清淨,煩惱很多,那個是假的,那是虛妄的。給我們說真的,你的心本來就清淨。我們一定不承認,我現在煩惱一大堆,怎麼會清淨?佛給我們開示說,你心從來沒有污染,是你迷了認為不清淨,你就是分別執著,但分別執著不是真的,那是虛妄不是真的。所以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了五句話,其中有一句就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沒有污染。六祖開悟那一首偈就是講這個,清淨心就是本性。他不是作偈嗎?神秀大師他作一首偈,「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就像菩提樹,心像明鏡台,鏡子,要時時勤拂拭,常常去擦,不要有灰塵污染上去,勿使若塵埃。這一首偈對我們凡夫來講,我們修行有幫助。你看你還沒有開悟,這首偈我們是用得上,時時刻刻提防我們這個心,不要受污染了。這個對我們凡夫的境界來講,我們修行現前是用得上,有幫助。六祖這一首,你要悟了才行,你不悟不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你要悟,你要悟了才行。六祖這首偈是什麼意思?就是你本來就清淨,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那是真的,真話。為什麼說本來無一物?你現在認為物那麼多,那是假的,那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所以六祖這個就是開悟了。
我們現在學《金剛經》就是要悟,要悟真實,如實知自心,要開悟。我們還沒有開悟,這些我們也會講,就好像鸚鵡學人講話一樣,意思牠不懂。我們也會講,但是沒開悟,我們照念。但是照念,我們目標還是自己要悟,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就是要求我們要開悟,包括世間法都要悟。所以東方的這種學問,跟西方不一樣,東方的教學重視悟性,因為悟了你能活用,你就通了。西方的教學重在記,知識,記很多,懂得很多。東方教學是要開啟你的自性般若智慧,西方的教學是增長你的知識。知識能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有限;智慧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個不一樣的。所以東方,包括世間、出世間,成就聖賢(聖人、賢人),聖就是通達明白,佛法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西方那一套學問成就學者,專家學者,他們是成就這樣的一個人才,這個不一樣。所以我們「當知」,當知這個話,我們在經典常看到。當就應當,就是應該這樣的,應當要知道,就很肯定的,應當要知道你心本來就清淨。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開示,都開示很多。我們一開始在念,也不懂,但是念久了,慢慢有一點體會了。一直重複念,不是說我們會念就懂了,我們會念不一定懂,只是會念,那個字沒有念錯,但是是不是真懂?不一定,要真懂才行。但不懂,不懂就還是念,就像念經一樣,你還沒有開悟就要繼續念。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就開悟了,有很多同修念了三千遍還沒開悟。有一個居士給我講,他說老和尚講念三千遍開悟,我都念超過三千遍,我也沒開悟,我不念了。我說你還沒開悟就要繼續念,念到開悟為止。
如果我們透過講義、註解給我們指點,這個對我們悟入如來真實義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應當要知道,雖然我們還沒有證入,但是我們也應當要知道,我們的心本來它就清淨。六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就是這個清淨心,你成佛了,它還是這樣,它也沒有增加什麼;我們現在在凡夫,也沒有減少什麼,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我們的心跟佛都是平等的,一樣,只是我們迷了,我們不知道;佛覺悟了,他明白了。佛明白了,我們不明白,差別就在這裡。明白了,叫明心見性;我們不明白,叫迷惑顛倒。我們好好去參,參這個很有法味,你慢慢去參。你看下面這句,『所謂本來面目是也』,你本來面目是什麼?你本來就清淨。所以中峰國師在開示裡面,我們也常常念,我們在凡夫的地位,在六道輪迴裡面,在生死苦海裡面,「驪珠獨耀於滄海」,驪珠就是我們的清淨心。我們的清淨心,在六道輪迴這個驚濤駭浪裡面,獨耀於滄海,它絲毫沒有動搖,清淨。「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好像月亮當空,這個給我們說明本來面目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知道煩惱很多,無量無邊,這個都是迷惑顛倒。那我們要從大乘經去體會這些是虛妄的。《大乘起信論》也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什麼叫本覺?我們每一天能看能聽的性就是本覺。我們的自性,從來沒有離開,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分明就在眼前,我們沒有離開過。但是我們迷了,迷失了,不是真的喪失了。所以我們本來面目是什麼?本來面目就是清淨,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十方法界所共具,故又名一真法界。』所以性它是一,像我們六根的根性,它是一,現在我們把它分成六根,我們要知道六根它的性是一個,「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我們不要誤會以為有六個,是一個,所以稱為一真法界。十法界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金剛經》也是講如夢。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講,我們在十法界裡面的六道法界是夢中夢,夢當中又作夢。四聖法界就脫離六道了,他還是夢,聲聞、緣覺、菩薩、佛(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斷見思、塵沙,還沒破無明,還在夢,不過他們是好夢,我們在六道作惡夢,統統是夢。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這個夢真醒過來了。我們再看第四:
【四、若相離得一分,清淨心便顯現一分。最初離得一分時,名初住菩薩。亦名正定聚。(正定,住義。聚,類義。)言其人已入聖果之類,永不退轉無上菩提,故名正定聚。至此地位,方稱信成就。由是歷盡四十一位,斷最後一分無明,清淨心圓滿現前,是名妙覺,亦稱為佛。可見由初心至果覺,功行唯一離相而已。】
這一條給我們講,『若相離得一分,清淨心便顯現一分』。我們在生活當中可以去體驗,這個地方講的是比較高,這是明心見性了。但是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在這個之前我們離相,不住相,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完全離相,我們一般講都先淡化,慢慢就會離相了。我們如果不是圓頓根器,漸漸來修。圓頓的理論常常聽、常常薰習、常常去體會,我們不是圓頓根性,也能薰成圓頓根性。你就常聽,聽久了,那你就悟入了。過去先師淨老也是常常鼓勵大家,雖然我們現在不是圓頓根性,但這個圓頓教你聽久了,印象深刻了,你就變成圓頓根器。所以這個薰習也很重要。這一條我們不難理解,「若相離得一分,清淨心便顯現一分」。好像鏡子有灰塵,你把它擦乾淨,裡面的鏡光就往外透一層,不斷擦不斷透出來,擦到都乾淨,就完全透露了。
『最初離得一分時』,這裡講離一分,是明心見性了。但是我們凡夫,還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現在是從生活當中,就是什麼事情看淡一點,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住了。我們常常患得患失,種種是非人我,常常都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們就生煩惱。如果我們還做不到都完全不放在心上,也要淡化,到後面慢慢也就不放在心上了。不放在心上,我們就得自在,得解脫了。如果你離相,初住就得大自在了,那就不是凡夫了。所以『名初住菩薩』,「初住」有別教、有圓教,這裡是講圓教。圓教初住位,『亦名正定聚』,這揀別不是邪定聚。『正定』是正確的,『住義』。『聚』,就是類的意思。你入正定這一類了。『言其人已入聖果之類』,他已經入聖流了,『永不退轉無上菩提』,所以叫正定聚。他不會再退轉,證得三不退了。『至此地位,方稱信成就。』再經歷四十一位,『斷最後一分無明,清淨心圓滿現前』,這個叫妙覺,也稱為佛。無明它是假的,其實你證入初住位,無明就沒有了,你就證入法身了。這個是講證,證入法身,入一真法界。
所以禪宗它有三關,像六祖三關齊破,那是很特殊的。一般參禪,他還是有層次的,第一關初關、第二重關、第三牢關。初關就是大悟,他見到法身了。像黃念老講,雍正皇帝他開悟了,他見到法身,破初關了,但是沒有破重關、牢關。破牢關,才證入一真法界,就初住了。所以開悟,就見到法身了。所以大徹大悟有不同層次,有破初關的,有破初關、重關的,有三關齊破的,這個不同。證得初住就是破無明,他就證入法身了。破初關,見到法身;破重關,安住在法身;破牢關,就是證入法身。這四十一個位次,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講,初住就是斷了,沒有無明。但是這個四十一個位次是什麼?無明的習氣。古大德有用一個比喻,就好像一個酒瓶,酒都倒乾淨了,酒的確沒有了,統統倒光了,但是你聞聞酒瓶,它有酒的味道,怎麼辦?你把它放著,放的時間久了,它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初住以上,『由是歷盡四十一位』,他這個時候修行不能用心,用心又變成凡夫,又有住了。他是無功用道,就是你不能用個心,我要趕快把這個斷乾淨,這個就不行,你要讓它自然的慢慢就沒有了。古大德也有用划船靠岸的比喻,以前我們坐渡船,我小時候,初二我母親要回我外婆家,沒有橋她坐渡船。坐渡船,船夫搖船,要接近靠岸他不能搖了,搖你會去撞那個岸,就是一定的距離,讓船速度慢慢減弱,慢慢它就靠近了,你這個時候不能用功去搖。有用這個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這四十一品無明他是怎麼斷的。無功用行,或者無功用道,跟我們凡夫這個階段要用功去修,不一樣。「清淨心圓滿現前,是名妙覺」,就是佛了。『可見由初心至果覺,功行唯一離相而已。』其實就是一個離相。成了佛,它本來具足,也沒有增加;我們現在在凡夫,也沒有減少。我們再看:
【五、受持此經,必將所說義趣,徹底領會。然後乃能歷事練心。尤應於行住坐臥時、穿衣吃飯時、迎賓送客時、日常工作時,時時處處,常將所領會的義趣,存養心中,優游涵詠,勿令間斷。務將經義與此心,融成一片。即此,便是薰習,便是觀照。不必定要打坐觀照也。如此用功,能使無明漸減、漸薄,增長菩提,遣執破我。此是最親切有效的修行方法,毫不費力費事,而能得大受用。】
這段非常重要。我們這段要常常提醒,有人是把它印出來貼著。但這個貼出來提醒,這個當中關鍵就是在「觀照」這兩個字。不然我們現在印了很多,如果我們沒有用心去提起觀照,我們看到等於沒看到一樣。修這個關鍵在一個觀,要能夠作觀,隨文作觀,這樣才會有感覺,才會有效果。佛法,無論什麼法門,都離不開「觀」這個字。如果不懂得作觀,你修到最後,也是枯燥無味,沒有味道,沒有感覺。所以作觀,開始功夫還不得力,要比較作意。作意就是說我們要去提起觀照,像我們念佛一樣,提起一句佛號,你不提起就忘記了。所以這個義趣非常殊勝,因為這部經講的是圓頓法,我們體會得徹底,然後才能夠『歷事鍊心』。因為我們修行在生活當中修,不是說你一定要去挖一個山洞,躲起來。所以這裡特別給我們講,『尤應於行住坐臥時、穿衣吃飯時、迎賓送客時、日常工作時,時時處處,常將所領會的義趣,存養心中,優游涵詠,勿令間斷』。這些文字,我們看了都明白,但是我們要深入去體會,我們怎麼樣在「行住坐臥時」,我們怎麼樣在「穿衣吃飯時」、「迎賓送客時」,客人來要迎接,客人走要去送,這個就是生活當中的禮節,還有日常的工作,就是我們整個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接物,點點滴滴。所以「時時處處」,任何時候,任何的處所,「常」就是說不要間斷,就是要常常提起來,在心中去領會經典裡面佛給我們講的義趣。「存養心中,優游涵詠」,將佛開示的經教,在心裡面優游涵詠,常常提起,不要讓它間斷。『務』就是務必,這個就是比較強調的一個語氣,「務」就是說你一定,要將經義跟這個心,能夠『融成一片』。『即此,便是薰習,便是觀照。』這樣來修學,就是薰習,不斷的薰習,薰習當中就能提起觀照。所以『不必定要打坐觀照也』,「不必」就是說不一定,不一定要打坐才能觀照。當然打坐也能修觀照,行住坐臥都可以。
像我們這次到福州去參訪雪峰山,雪峰山寺是中國佛教一個禪宗的老道場,一千多年了。根據他們現在的住持和尚跟給我講,他們那裡以前有一千個開悟的,就是禪宗《五燈會元》一千七百則公案,有一千七百個大徹大悟的,說他們雪峰寺就出了一千人,那就一半多了,禪風很盛。廣老今年往生了,廣老在世的時候他就跟我講過,他請我去旗山萬佛寺,旗山萬佛寺是他蓋的,是在山下,佔地很大,所以我們那邊做法會都一萬多人。一個餐廳就容納一萬多人,寺院有夠大的。廣老他就跟我講,山下要做淨土道場,念佛,接引大眾,三根普被。這一次去,傳耀法師,新的住持跟我講,要我去帶他們打佛七,因為平常他們都做經懺。雪峰山我們帶同修去參觀,他們正在打禪七。他們一季打五個禪七,春夏秋冬,五個禪七,就是三十五天。我們去,剛好他們在打禪七,打禪七要坐香,打坐。我們有去參觀禪堂打坐,打坐他前面就一排長條的椅子,後面就是通鋪,廣單。晚上睡覺就是後面那個廣單,前面比較低的那一排長條的椅子,那是打坐的,坐香的。他們參念佛是誰?念一句阿彌陀佛,誰在念佛?參這個,這是禪宗參的方法,也有人參其他的話頭。他們就是要在禪堂,他們禪堂坐香時間也滿長的,好像有七支香,還九支香?早上三點就起來,晚上好像到九點,睡的時間也不多。我去看,還有三、四個人在那邊參禪。我們這一次去,那個知客師給我們講,過去古時候,坐一支香,就有四十幾個人開悟,所以他那邊禪風還很盛,禪風很盛。他們就是觀照,參話頭,參話頭也是一種觀照的方法。他們有打坐,坐香。坐了一段時間,他們會跑香。跑香,維那、首座會起來帶大家跑。而且他們會棒喝,我們帶一些同修去,他們聽了就嚇一跳。所以我要跟大家講什麼叫當頭棒喝,這句常常聽,但是你沒碰過什麼叫當頭棒喝。我們一進去,維那、首座:進來,不要問訊,不要禮佛,也不要打招呼。因為人家在參禪,你不要去打擾,你去看看就好了。
我有一次到東北遼寧,也是一個山,那也是禪宗道場。去那邊,老和尚請我講開示,講完。老和尚講:不要鼓掌。他那個道場,他們修行的方法就是這樣,那不是外面演講。所以能夠去那邊坐香,實在講還是要有時間。你說去參加五個禪七,也要一個多月,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時間。還是少數人有這個時間,他們有時間可以去那邊打坐觀照;那沒這個時間的人,他就不能修了嗎?
江老居士這一段,給我們這個沒時間的,那就很方便了。你就不一定要去打坐觀照,你在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迎賓送客、行住坐臥,統統可以觀照,這個就方便了,這個就沒有一個人不能修了。你在這個當中,「勿令間斷」。所以修行就是在生活待人處事接物這個當中去修,這個是很實際的,這個也是我們一般講真槍實彈的。不然你在那邊坐,我空了,到時候碰到一個人給你罵一句,氣得要命,沒空!你沒有碰到境界的時候,空了;碰到的時候,你就有了,那就不空了。所以這個我們的確是要在生活當中去修,這個是真功夫,不是嘴巴講的,要在境界上去練的,叫「歷事練心」。
這裡講,你不要住色生心,不要住。不住就是不去執著,不著那個相。好像我們吃飯,你要不住,不一定要吃什麼,要怎麼吃、怎麼做,不住。我出家的時候跟日常法師吃大鍋菜,吃一年多,天天吃大鍋菜。大鍋菜就是佛陀托缽的精神,因為一缽千家飯,你不要分別執著,不要挑食,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每一個人去托缽,有的人托得到,有的人沒托到。一千二百五十五個比丘,每一個人就托一缽飯,不是托了各吃各的,不是的。他托缽回去,要把它倒在一起,然後混一混,然後大家再去裝,你有托到飲食,要分給沒有托到的;還有生病不能出去托缽的,你要分給他們吃。所以叫「一缽千家飯」,你吃那缽飯是一千個比丘去托的。所以一缽千家飯,這個也是有根據的,大家都混在一起。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講尊師重道。出家人是老師,中國人最講究孝親尊師,怎麼可以讓老師去要飯?這個像什麼話!中國的風俗就是不可以這樣,應該要供養,就有皇帝蓋寺院叢林。寺院叢林,古時候就一個菜,一個菜就是什麼?大鍋菜,很多菜都把它丟在一起。所以我出家一年五個多月跟日常法師,就是天天吃大鍋菜。日常法師規定,不能煎、不能炸,菜的纖維太硬的,也要咬一咬再吐出來,他說那個最營養。所以大鍋菜就是一缽千家飯的精神,雖然在形式上不一樣,但是那個精神。我們山上常常說廚房人不好找。我說其實很簡單,煮大鍋菜。大家受不了。我來煮大鍋菜,統統丟進去,但是大鍋菜會煮的,還是滿好吃的,那個比較不容易爛要先煮,煮得快好了,容易爛的菜再放進去。你不能把那個容易爛的先煮,煮到變水了,然後不容易爛再放下去,所以還是要會煮。吃飯的時候也是修行,我們吃飯就是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不住相了。穿衣服也是一樣,穿衣服整齊乾淨,能保暖就好,不一定講求什麼質料,不一定。這個就是不住相,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來練習。但是不住相也要講清楚說明白,我就是跟日常法師吃一年多的大鍋菜,到圖書館館長要色香味俱全,我就生煩惱了。大家想一想,我是不是又住相了?我住吃大鍋菜的相,是不是?後來我才想通,這個也不能住。所以要隨緣,你吃大鍋菜也可以,你辦大餐也可以。反正出家人,人家怎麼供養,你就怎麼吃,就不要去挑三挑四的,不然你就住相了。也會給人家找麻煩,我一定要怎麼吃,你一定要給我們準備。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總是不去給人家添麻煩,大家方便就好。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這樣去修,待人處事接物,常常這樣提起觀照,就是不要住相。好人來,壞人來,我們總是一個平等心來對待。這個當中迎賓送客有個禮節,這個我們要學。
無住,你要生心,你不能說我無住,我什麼都不知道,那不行,那你無住就沒有生心了。你要無住,又要生心,樣樣要做得恰到好處,這個才是無住生心。不是無住,我什麼都不要了,我不要學了,不是這樣。你不能說無住,那你紅綠燈就不知道了,不能說我無住。以前就有同修念佛,聽我們師父講經,他說念到能所兩忘。他有一次,他就給我們師父報告。他說師父,我現在念佛功夫念得很深入。他在開計程車,他說我念到紅綠燈都不知道,紅燈也闖過了,而且載客人常常載錯地方。他以為我們師父會給他讚歎一番,結果被我們師父喝斥一頓。他說你把我的話都聽錯了,你怎麼可以念佛念到這樣?念到紅綠燈都不知道,那很危險。還有客人如果要趕飛機,你給他送錯地方,那你賺人家的錢,又耽誤人家時間,你怎麼對得起人?那個就是無住他沒生心。所以你生心的時候是無住,無住的時候生心,這個才是關鍵的地方。所以你不能給它分開的,這個不能誤會。所以《般若經》不好講,從宋朝以後法師講般若的就很少,怕人家誤會,誤會那就麻煩。
好,今天時間到了。下一段經文也是很精彩,永嘉大師開示的,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