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二十三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23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一面,從第一行看起: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這是說明在末法時期,也就是五五百年以後這個環境之中,前面都給諸位報告過,聽到大乘佛法,能夠深信不疑,能夠持戒修福,他的善根之深厚實在不可思議,這段經文跟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大家都知道,學佛的人很多,但是成就的人不多。不僅僅是學其他法門難成就,正如同近代黃念祖老居士所說的,老居士在《淨土資糧》、在《谷響集》、在《心聲錄》裡面,我想這幾本書現在都在大量的流通,諸位細細去看看,再認真去反省,我相信對我們修學一定有幫助。由此可知,學佛的因緣,這個時代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來得容易。在從前,聽經是一樁很不容易的事情,是非常稀有殊勝的因緣,因為中國幅員很廣,道場雖然很多,但是講經的法師不多。像民國初年,全國講經的法師大概都超不出十幾個人,不到二十個人,那麼大的地區,你說這麼幾位法師怎麼能夠照顧得了廣大的信徒。所以道場多半是以法會為主,講經的非常的稀少。現代科技發達,錄音帶、錄影帶、廣播實在講給我們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沒有法師也不要緊,我們可以聽到錄音帶,可以看到錄影帶。尤其經典,在現代新的印刷術帶來了低廉的成本,使經典能夠大量流通,這也是過去所沒有的盛況。

  世尊在《彌陀經》上跟我們講的,學佛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都難。現在我們看這因緣不難,就是接觸到佛教的因緣、機會太多了,比從前方便太多。能不能成就決定在善根、福德,你有沒有善根,有沒有福德。而善根福德就是此地所講的持戒修福,能持戒的人就是有善根,肯修福的人那當然是福德。這四個字看起來好像滿容易,想想我們自己也是持戒修福者,可是仔細一觀察,那個持戒修福的邊我們都沾不上。這才知道自己善根福德很薄,不能說沒有,如果沒有,你接觸佛法不能生歡喜心,能生歡喜心,證明你有善根、你有福德,你的善根福德不夠深厚,那麼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就難了。

  這從哪裡看?持戒,最基本的持戒,就是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常說的,親近明師,這是最基本的。明師在哪裡?到哪裡去找?實在說一個真正善知識,真是古人所講的可遇不可求,要沒有這個緣分,找不到!但是,沒有真正的善知識,我們怎麼能找到一條正路?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師承。所以,古人成就多,成就也快,我們看《高僧傳》、《居士傳》,道理在哪裡?他有個好老師指導,確實是世出世法裡頭所說的師資之道,老師像個老師,學生也像個學生。諸位要曉得,師道在今天沒有了,這是我們修學之不能成就的基本因素。什麼是師道?就是非常慎重去拜一個老師,依靠這個老師,要依靠到什麼程度?依靠到自己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確實有能力辨別了,這時就叫出師了,就可以離開老師到外面去參學。

  所以,古時候親近善知識,它的標準是要在善知識座下得根本智,標準在此地。就如同我們讀《華嚴經》,《華嚴》最後一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親近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是他的老師,他在文殊菩薩會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就是清淨心。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他就得的那個無知,《心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他證得這個,這叫根本智。然後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到哪裡去學?出去參訪,離開老師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成就無所不知。我們今天修學恰好跟這個顛倒,根本智不要了,要那個幹什麼?一開頭就要廣學多聞,就要什麼都知道,結果學到老什麼也不知道,一無所知,這就錯了。沒有根本,哪有枝末,像一棵樹一樣,沒有根本,哪裡來的枝葉花果。現在人捨棄根本智是大錯特錯。

  但是根本智是要在一個老師會下成就,我們常講一門深入,老師幫助你斷煩惱,磨鍊你的習氣,煩惱習氣消除了,心恢復到清淨,清淨心就是根本智。這個時候才有資格出去參學,參學一看,樣樣都明瞭,智慧增長,在一切境界裡如如不動,這定功加深。沒有根本智的現象是什麼?參訪很多善知識,這個講得不錯,跟他學一點,那個又不錯,又跟他學一點,再那個又不錯,又跟他學一點,心隨著外面境界轉,那就很可憐,這樣修學法就一樣都不能成就。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他都去參訪,樣樣都聽,樣樣都看,樣樣好像都接受,他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他還是老實念佛。絕對沒有看到參禪的,想去參參禪;看到學密的,想去跟他念念咒,沒有。每參訪一位善知識,末後「戀德禮辭」,戀德是什麼?到他那裡參學,對他們的修學完全了解,非常感謝,讓我又多知道了不少東西。禮是禮拜,對他很尊敬,辭是什麼?辭是我不學他,我還是學我這個,那叫辭。他對於自己根本所修學的沒有改變。諸位要曉得,參學最低的條件是要到這個境界,有這個能力。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我們平常也是如此,要是介紹一些同學學佛,這樣也介紹,那樣也介紹,那就不是個善知識。他一生當中被你搞得糊裡糊塗、顛三倒四,你是他的惡知識,不是他的善知識。善知識應該勸他什麼?一門深入,等到他在一門裡面下了三年五載的功夫,過去古人的標準是五年,這五年當中決定是一門,就是專求根本智。五年以後,智慧開了,心清淨了,再廣學多聞,再出去參學,這個就叫做善知識。所以,他有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這點非常重要。

  現在這個時代誰是善知識?我們到外面打聽打聽,善知識太多了。這個人說他已經成佛,那個人說他是菩薩再來的,都了不起。說老實話,真正善知識比哪個都謙虛,我們在《華嚴》裡看到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的榜樣,善財去參訪,沒有一位不是很謙虛的。無量法門當中,我只懂這一個,其他的我不如別人。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這是實話,不是謙虛,如果你認為他謙虛,錯了,是真的。都謙虛,都不肯承認,你去找他,我什麼都不會,無德無能,我怎麼能教你,那是善知識;而不是一看到你,你不必到別的地方學,我什麼都會,都比人家強,自讚毀他。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也沒有慧眼,找到善知識,人家又不肯教我們,怎麼辦?才不得已我們就想了個方法,找古人,這個決定不錯,古人不會拒絕。

  我過去在台中親近李炳老,李炳老就不敢承認他是善知識,他老人家勸我學印光法師,依印祖為老師,做印祖的學生,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印祖不在了,怎麼辦?《印光大師文鈔》在,天天讀《文鈔》,天天學《文鈔》,大師在《文鈔》裡面的教訓我們依教奉行。李老師以學長的態度來幫助我們,真正謙虛。時間那個時候也定了五年,我是得到老師的好處,嘗到味道,他老人家叫我學五年,我自己發心加了五年,我學了十年,十年當中就是跟一個人學。十年以後,這些真妄、邪正差不多可以辨別了,看看聽聽心裡就有數,不會為境所轉了,這時候都可以看看,都可以聽聽,可以廣學多聞。這叫持戒,這叫修福,也就是遵守老師的教誡,有耐心、有毅力,一門深入。我們看小註。

  「此節文,正明持戒修福者,已具極長時之修習,是諸善合成之根,真是難能可貴。」可以說依照經上來講,特別是這部大經,對於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與方法能夠信受奉行的人,真正是難能可貴。確實是如佛所說,他過去生中,『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可見他的善根真的是非常深厚。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他怎麼能夠做到信心不逆?「今在又後之五百歲中,鬥爭至於極,竟能讀誦受持,必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少欲知足,有持戒之資格,更宜用功,再求堅固,種得善根,當結善果,又有諸佛加被,何不自勉。」我們有緣能夠在此地聚會,雖然善根福德還差很多,但是這個緣很殊勝。如果我們覺悟了,只要自己能夠奮發,能夠認真努力,一門深入,加一點功夫,能夠彌補不足的善根,使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把欠缺的部分都可以把它補足,這一生也決定能成就。就看我們自己肯不肯努力,是不是真的認識清楚,果然認識清楚,就是一門深入。譬如說你要發心受持《金剛經》,你用個三年到五年的時間,專在這部經上下功夫。自己訂,古人的標準是五年,現在人沒有耐心,打個折扣,打了六折,三年。有人問我,法師,能不能再少一點?我說再少一點恐怕不能成功了,就很難了。至少要有三年的耐心,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聽,一門深入,每天讀誦經典。

  諸位要曉得,一定是以讀誦為主,研究為輔助,譬如說你每天用八個小時功,你應當用六個小時來讀經,兩個小時研究,可以,賓主要分得清清楚楚。為什麼讀的時間比研究時間要多?因為這是打根基,要求根本智,根本智是求清淨心的。讀誦是修定,研究是修慧,定比慧重要,在開端的時候定最重要,一定要曉得,從修定下手。所以我勸念佛的人,先用三年的時間去念《無量壽經》,道理就在此地。如果要在《金剛經》上下手,不但要熟讀,如果這部經能夠背誦的話,大概從頭到尾念一遍,十二、三分鐘就可以了。念得很熟的話,十二、三分鐘就可以念一部,一天總得要念個幾十遍,否則的話沒用處,它時間太短了,就是你修定的時間太短,一定要遍數加多。

  如果研究,也要親近一個老師指導,過去我在台中,李老師辦大專佛學講座,講座裡面開著有一門課,就是《金剛般若》,採取的參考書,他老人家指定的是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江老居士一生是一門深入,專攻《金剛經》,他在這部經上用了四十年的工夫,所以他有成就。自古至今的歷代《金剛經》註解他都看過,而且遍涉大乘經論,最後完全融會歸到《金剛經》上來講,所以《講義》的內容就非常豐富。我們用的講義是節要,就是《講義》的節要,《講義》內容太多了,把它的重點摘錄下來,我們在此地研究。所以要在這下功夫,就可以以江味農居士做老師,依他做善知識,靠定了就成功。也得要下個五年到十年的功夫,一門深入。解行並進,一方面是求解,一方面要做,照經典指示去做,就是無住生心,也就是不住相修一切善,廣行布施,要認真去做,這個樣子才有受用。到真正有所體悟了,而後再廣學多聞,那就正確。

  今天有幾個人肯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去學一部經,學個三年五載。如果不是這樣學,諸位要曉得,在佛法修學上沒有根。這是基礎、是根本,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個原則、方法是不能夠變更的。修淨土的,淨土五經一論都可以,也只能選一種,你說我五經一論統統都看,不行,還是太多了,力量不能集中。五經一論都可以看看,喜歡哪一種,選定這一門,選定之後,至少要三年,三年是不能再少了,這樣才行,這才有個門路好入。

  現在說是又後之五百年,這上一次跟諸位說了,我們現在距離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零二十二年,所以是第六個五百年都過去了,現在是第七個五百年開始。鬥爭至於極,古時候人說鬥爭至於極,我們現在人看看,那時候鬥爭人還很緩慢,並不很嚴重,現在才真的到極點。所以許多預言家講世界末日快到了,世界為什麼會有末日?就是鬥爭到極處了,真的達到極處。在這個時代,還能夠讀誦受持《金剛經》,這不容易。讀誦底下這兩個字重要,重要在「受持」,《金剛經》講的理論、講的方法、講的境界完全能接受,毫無懷疑,依教奉行,真正能把它在自己生活當中完全做到,這才叫受持,這個當然就有受用。

  凡是受持《金剛般若》的人,底下這幾句是必定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於人還有爭,於世還有求,與《金剛經》的無住生心完全相違背,那怎麼能做得到?不但非分的我們不求、不爭,自己本分有的也不要,也很樂意的施捨,自動自發的幫助一切大眾。少欲知足,欲是欲望,會減低到最少,最少是什麼?我們有個身體在世間,需要衣食住行,衣食住行足夠用,就行了,不必奢華,不必再多,這就少欲,就知足了。衣服能夠穿得暖,每天三餐能吃得飽,夠了,其他的都不必要,這就是持戒修福的本錢,有資格持戒修福。他的心定了,沒有奢求,這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的確具足了良好的根基,遇到大乘佛法,他一定歡喜,一定樂意受持。

  再勉勵他,更宜用功,再求堅固,從這個基礎上要不斷的增進,再努力使我們的心更清淨,智慧更增長。種得善根,當結善果,這個地方的善果就是福慧增長,講到究竟處,就是本經所說的當得菩提。這是我們自分的努力,自己肯努力,必定得一切諸佛的護念,這不需要求的,諸佛加持,求是求不來的,只有自己德行感召。我們自己修德,這就是我們之感,佛自然就有應,叫感應道交。如果自己不認真的去修學,沒有感的條件,佛怎麼會應?所以感應道交,這是外面的力量,一切諸佛都加持,為什麼不自勉?我們今天在座的同修,自己勉勵自己加一把力,能做得到,不可以輕視了這個機緣,不能輕易把它捨棄,要認真、要努力。

  「勸人學佛,一定要勸他持戒修福」,這就是眾生真正的善知識。持戒,諸位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不是說勸他持五戒、持十戒,那你完全誤會,那是不懂得佛所說的真實義。這是大乘經,這是菩薩法,菩薩六度裡面,布施,第二就是持戒,持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持戒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守法、守規矩,守規矩、守法度這叫持戒,它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做人有做人的規矩,學佛有學佛的方法,必須要遵守。要肯修福,修福就是能夠捨己為人。「更要勸明般若,從速修學淨土,求生西方,須知般若與淨土,關係至深。」江味農居士他標榜給我們看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在經教上,他一生是專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在行持上,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所以,他是往生淨土的,《近代往生傳》裡面有他的名字。他在《講義》裡面,講到重要地方,往往都勸導我們要認真去修淨土,般若跟淨土的關係非常密切。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往生?說老實話,沒智慧!沒有智慧就盲修瞎練,所以佛沒念得好,這個心對世緣沒有放下,障礙他往生淨土,原因在這個地方。

  智慧開了,就死心塌地一門深入,我們這次選講這部經,道理也在這個地方。也就是看大家這些年念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就是沒有能夠死心塌地去念佛。所以希望從《金剛般若》裡面,我們了解、明白了,除念佛之外,任何一個法門,要想在一生當中成就實在是太難了,原因是我們沒有能力斷惑。如果不能超越三界,任何的功力都不能算成就,道理在哪裡?因為他還要六道輪迴,只要有輪迴,換句話說,三途決定有分。而且我們從事實上去觀察,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這個事情我們已經搞了無量劫,過去雖然已經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還是沒有能夠超越輪迴,你就曉得這個事情多難。這一生當中行嗎?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才真的回過頭來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再沒有第二個妄念,我們才有成就的希望。所以,勸人學佛,一定要勸他老實念佛。

  我們看到倓虛法師的傳記《影塵回憶錄》裡頭,有不少的記載,老法師教人念佛,都有不可思議的成就。像他敘說的,他的老師是諦閑老法師,這是清末民初天台宗的大德,他說諦老曾經有個徒弟,這是早年的,倓老跟他學的時候比較晚,這是早年,在民國初年。老法師小時候有個玩伴,小朋友在一塊玩的時候,那時候的伴侶,因為他們都生長在鄉下。到以後長大成人,諦閑老法師的家境比較好,能讀幾年書,他那個玩伴家庭環境不好,就沒念過書,長大不認識字。諦閑法師還曾經跟他舅舅做買賣,做了幾年,以後出家。他這個朋友以後就學了個手藝,靠手藝謀生。這個故事記在《念佛論》後面,是倓老法師打佛七當中的錄音帶上寫下來的,這個錄音帶也是我在舊金山得到的,那個故事很感動人。

  他這個朋友以後到觀宗寺找他,諦閑老法師那時候還年輕,在觀宗寺當知客,找到他了,一定要跟他出家。諦老就說,算了,年歲那麼大了,大概有四十歲,出家人生活很苦的,你也過不了,你又不認識字,五堂功課也學不會,你在道場裡面必定被人家冷落,人家瞧不起,那個日子很難過。所以就勸他回去,勸他繼續做他的生意。他在一生當中,嘗到人生太苦了,堅持一定要出家。諦老被他折磨得沒法子,最後就說,那好吧,你真的要出家,你得依我幾個條件。他說沒問題,我既然拜你做師父,你說什麼條件我都依從。諦閑法師把他剃度了,剃度了告訴他,你也不要住在廟裡,也不要去受戒,我到鄉下去找個小廟,寧波附近鄉下沒人住的那些小廟很多,找個小廟給你住,在附近找幾個護法來幫助你,照顧你的生活。就教他一個方法,你就老實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繼續再念,你一直念下去,準有好處。這個人還真不錯,真聽話,他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念了三年他成功了,他站著往生。一個字不認識,一生當中沒有聽過一句經,什麼都不會,他唯一的好處就是聽老師的話,老師怎麼教他就怎麼做,這一點就非常難得,這就叫持戒修福,他肯幹!站著往生的。往生之後,小廟裡的護法知道這個事情,也不敢動他,馬上派人到觀宗寺去報告諦老。那個時候到觀宗寺,從鄉下都是走路去的,來回就兩天,這樣去報信,諦閑法師再到鄉下來看他,一往返三天。他死了以後,站在那裡站三天,等老和尚來給他辦後事。老和尚一看,佩服得不得了,他說你總算是沒有白出家,總算是有了成就。而且讚歎他,即使這些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名山道場的住持方丈,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死了以後,站在那裡還站三天,近代的事,距離我們不算太遠。

  我們在台灣看到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這四十年當中有不少人。但是沒聽說過站三天的,沒有,三天的記錄沒有。從這些地方我們曉得,真的成就是什麼,真正修行是怎麼修的,我們說老實話,跟這些人比差遠了。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比別人高,實在跟人家比相差太遠了。人家那才叫老實念佛,我們雖念佛,不老實。

  開智慧,更要勸明般若,智慧是什麼?智慧是看破放下。這部《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綱要,而《金剛經》到最後總結兩句、一偈,這在下卷。兩句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偈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全部的般若就總結在這裡。而一偈當中,說了六個比譬,六個比喻是以夢為主,其他五個比喻都比喻夢不實在,是虛假的。人生在這世間,諸位很冷靜仔細觀察,就是一場夢,夢哪裡是比喻?確實是夢境,轉眼成空,一法不可得,一樣你都得不到。不但外面境界上沒有一樣你能得到,這個身體都得不到,我們身體剎那剎那在變化。而經中明白為我們開示,一般人執著能得到的是心,我們總以為樣樣我都可以得到,經上明白告訴你,三心不可得。你執著一個能得的,不實在、是假的、是空的;你執著所得到的一切法,經上給你講得很清楚,諸法緣生,緣生之法,無有自體,當體即空,你所執著外面境界也是一場空,也是不可得。如果真正能夠把這裡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統統放下,清淨心就恢復。唯有清淨心是真的,那是真正的自己,心淨則土淨,這樣往生才是上品上生。由此可知,般若跟淨土的關係之密切,般若教給我們看破放下。所以,從速修學淨土,也就是老實念佛。

  「生西不是為自了,原為度眾生,方與彌陀本願相合,為滿大願,可證性故。」這是告訴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消極,不是小乘,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最積極,無比的積極,我們要幫助法界無量無邊迷惑的眾生。怎樣能夠滿足這個大願?唯有往生淨土,這個大願很快就能滿足、就能兌現。如果不生西方,既使有能力依照《般若經》上能成就,能夠達到破無明見真性,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禪家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可是成的佛不是究竟圓滿佛,而是分證佛,分證佛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了。從初住到究竟佛果還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照一般大乘經上講法,需要修行三個阿僧祇劫,你看這個時間多長。第一個阿僧祇劫修滿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僧祇劫修滿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只能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由此可知,菩薩行愈往上愈困難,時間要很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到究竟的果位。

  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一到那個地方,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把我們立刻就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經上講得很清楚,八地,一往生就是八地,八地在普通修行,是兩個阿僧祇劫修滿,第三個阿僧祇劫也修了一些時候。你看西方極樂世界跟一般比較起來,那個殊勝之處自然就能體會到了,這是為什麼許多菩薩一定要求生淨土,包括華藏世界的文殊、普賢菩薩都要求願往生,道理就在此地,極樂世界成就快。所以我們發菩提心,就是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度眾生,我們自己的願跟阿彌陀佛的願相結合,道理在此地。

  「般若與淨土,是一非二,有往生法門,方能成就般若法門,此文殊、龍樹、智者、永明諸大士,所以皆發願往生者也。」實在講就是因為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所以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們,龍樹是印度的,智者大師是隋朝末年的,隋末唐初的天台宗的祖師,永明是禪宗的大德,大徹大悟之後,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這些人都願意往生淨土,就是他們了解淨土的殊勝。所舉出來的這幾位,都可以說是佛門歷代當中為大眾所景仰的大智慧之人,不是普通人。「持戒修福,極不容易」,這四個字它有很深很廣的意思,我們不能把它看淺了,實在不容易。「往昔已親近承事無量諸佛,但種善根。」持戒修福之人根基深厚,究竟深厚到什麼程度,實在說不是我們凡夫能夠想像得到的。「可見欲成就般若法門,必須親近彌陀,實相般若,方能現前。」我們今天讀《般若經》,對於般若的道理稍稍體會到一些,這些實在說是般若的皮毛而已,真正的般若我們沒有法子體會得到,為什麼?真正的般若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的心只生煩惱,不生菩提。我們心裡面都是妄想,都是分別,都是執著,哪裡有智慧可言?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想心中般若智慧能夠透出一分二分,就不是容易事情。

  你看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阿羅漢的定功夠深,《楞嚴經》上講他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超過四禪八定,到第九定,有能力斷見思煩惱,不能破無明。所以阿羅漢跟辟支佛,世尊說他們只得半個解脫,三德祕藏裡面講法身、般若、解脫,阿羅漢跟辟支佛只證得一部分的解脫。因為他沒有見性,他沒有般若智慧,他沒有證得法身,你就知道這事情難。我們這一生有指望嗎?說老實話沒指望。因為般若智慧最低限度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般若智慧就透一分。這個地位在佛法裡面講,大乘圓教初住菩薩,大乘別教是初地菩薩。說實在話,不要說這麼高的地位,大乘十信位的初信位我們這一生都沒有指望。怎麼曉得?大乘初信位的菩薩,有能力將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我們有沒有能力?有能力將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你在大乘就是初信位的菩薩,你證得初信位,要在小乘,你證得初果須陀洹了。換句話說,整個佛法教學當中,你才是一年級的學生,要到五十二年級才能畢得了業,你才一年級。不要小看了這一年級,這一年級在佛法當中就稱為聖人,你就不是凡夫了。為什麼?雖然你不能出三界,保證你不墮三惡道,這是經教上所說的。我們明白這些道理,這些事實真相,再回頭想想,只有念佛往生這條路我們還勉強走得通,還有分,其他確實沒分,大小乘都沒分,這才死心塌地去念佛。

  「永明禪師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是永明禪師勸人修淨土四首偈當中的一首。他那個時代禪風鼎盛,大家都去參禪,能不能有成就?他是過來人,他知道參禪沒有結果。諸位要知道,禪必須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算成就,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縱然成就四禪八定,來生不過生四禪天四空天而已,還是不能出三界,不能出輪迴,那就不能算成就。說老實話,四禪天四空天我們在座這些同修,哪一個沒去過?都去過,阿鼻地獄也去過,無量劫來在六道裡輪轉,哪一道沒去過?道道都去過了,今天還落得這個樣子。才曉得這一關難過,實在是不容易。淨土法門我們在過去生中有沒有遇到過?當然遇到過,不但是遇到,還遇到過不少次,為什麼沒有往生?就跟今天一樣,遇到怎麼樣?半信半疑。嘴巴裡想去,要親近阿彌陀佛,心裡這邊還捨不得,還放不下。這是老毛病,無量劫的老毛病,這個毛病要不改,這一生又空過。如果真的覺悟,我一定把過去的習氣毛病統統改正,一切真正放下,專念彌陀,專修淨土,學一些老阿公老太婆,就成就了。那些人不要看他愚,古德所說愚不可及,我們比不上!

  所以參禪的人,永明講,有禪有淨土當然是更好,有禪無淨土就不行,剛才講了,還是在六道裡頭打滾。無禪有淨土沒有問題,換句話說,只要有淨土,什麼叫「有」?著重在這個有字。我們今天修淨土,就是沒有淨土,要有淨土就行了,就成了。有是你心上真有,不是口裡有,口裡有沒用處,心上真有,念念不忘,那叫真有,只要心上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後面兩句是講修學淨土的成就,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個開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學般若者,須速修念佛法門。」趕快要學念佛法門,我們的功夫才得力、踏實,我們的光陰沒有浪費,沒有空過。「修淨土者,亦須速修般若法門」,底下說,「《觀無量壽佛經》明第一義,正是般若」。《觀經》裡面沒有說到般若這個名詞,但是講到第一義,第一義就是般若。所以,念佛是大智慧,不是高度的智慧,他怎麼會在無量法門當中去選擇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文殊菩薩選擇的,普賢菩薩選擇的,大勢至、觀世音選擇的,你怎麼會跟他們選擇的是一樣的?所以,沒有高度的智慧,不會死心塌地在念佛往生法門上。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請看註解。「聞是章句,是指定持戒修福之人,以其能信、能依此說奉行也。」這是解釋第一句。這就是前面所指定的,持戒修福善根極為深厚之人,因為他聽佛說這個經,他能領會,他能夠相信,他能夠照做;換句話說,他知道「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的道理,他知道「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的好處,他才肯幹。一般人為什麼做不到?他的道理不明,功德利益他也不知道,這是他不能做的原因。「淨信正指實信,亦即實相」,要指實相,這個意思就深了。實信是實實在在真的相信,淨是清淨心,沒有絲毫懷疑,這個信就叫做淨信。「生淨信,有淨念相繼者,有不能淨念相繼者」,淨念就是淨信,「乃至二字,包括許多功夫不同之人」。剛才說了,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功夫都在一個淨信,初發心的人,淨信的功夫淺,愈是高位的菩薩,他的淨信愈深。所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一念當然是很淺,可是要曉得這一念就很難得。雖然像是閃電一樣,石火電光,它總放了一次光,無量劫來從來沒有放光,這一下有了一次閃光,也就不容易了。有一次放光就有第二次,希望這個淨念能夠相續、能夠不斷,那就產生大智慧的力量。

  「龍樹大士云,一切法不生而般若生,可見若非真實用功,淨信不能得生。」淨信就是清淨心所生的信心,我們今天講的信,我們的心是妄想心、是煩惱的心、是雜亂的心,我們這個信是從這裡面生的。所以這個信心不深,信心很容易退失,因為心被境界所轉,也就是說,境界現前我們的心會變。不但我們看別人,我們常常懷疑別人靠不住,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別人靠不住,自己靠得住嗎?自己一樣靠不住,自己心在變化,自己不能控制,不能掌握。所以,這個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就不變,會變的是妄心。我們今天所用的心是妄心,看看一般人所用的心也是妄心,沒學佛的時候不知道,把假的當作真的,所以虧吃大了。現在學佛第一個好處,就是我們知道我用的心是假的,大家的心也是假的,妄心跟妄心交流何必認真?煩惱就少了很多,不要認真,假的。人家來跟你說,我誠心誠意真心對待你,聽了笑笑,假的,不是真的。他會變,剎那剎那在變,不要當真,就沒事了。我們今天對待別人,說老實話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不能相信自己,自己的心會變。今天對這個人好,明天就惱了,自己對自己都不能相信,都是假的。學了佛,這個好處總能得到,不要再認真,不要再計較,知道都是假的,經上講都是夢境,何必去當真?何必自找苦吃?

  可是學佛目的是要求真,真在哪裡?真離不開妄,妄息了就是真,也就是說,妄想息掉那個心就是真心。龍樹菩薩說,一切法不生而般若生,般若是真心裡本有的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生」就是現前。真心什麼時候能現前?一切法不生的時候現前了,一切法是妄念、是妄想,一切法不生就是一個妄念都沒有了,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佛法裡面教我們用功,功夫是什麼?功夫就是本經一開頭須菩提尊者所提出來的,怎樣降伏妄想,怎樣叫心安住,安住的意思就是不動,如何叫我們這個心能不動,如何能把妄想除掉。《金剛經》自始至終就是說明這兩個問題,實在講兩個問題是一樁事情,妄想除掉,心自然就安住。

  大乘佛法裡面,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這許許多多方法、門徑,做什麼的?都是降伏妄想的。所以說法門無量,殊途同歸,無二無別,方法、手段儘管不一樣,它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把妄念伏住。禪宗用參禪的方法降伏其心,教下用受持經典,讀誦的方法降伏其心,淨土宗用念佛的方法,密宗用念咒的方法,方法不一樣,目標是一樣的。諸位要曉得,學佛學什麼?就是學清淨心,無論你用什麼方法,方法不同沒有關係,假如都是幫助我們心恢復到清淨,幫助我們把妄想雜念消除,這都是佛法,這就沒走錯。假如用的方法,我們妄想分別執著不但沒有減少,還要增加,那就錯了,那你就不是在學佛。不是在學佛就是學魔法,魔是什麼?折磨你自己。佛與魔可以從這個地方辨別,佛教我們戒定慧,佛教給我們是清淨心,魔是幫助我們增長貪瞋痴,決定與清淨心是相反的,那就是魔。所以魔跟佛不難辨別。

  真用功就是真在降伏上下功夫。今天開端的時候說過,我們跟定一個老師,一門深入,學什麼?就是學清淨心,一容易得清淨,容易得定,多了就很難了。縱然修淨土,淨土五經一論也只能選一種,我五經一論都學,難,你得一心、得功夫成片不容易,不如學一樣的,那個一門深入容易得。實在講真正修淨土求生西方,不用淨宗經論可不可以?可以,江味農用《金剛經》,周止庵居士用《心經》,還有不少大德們用《地藏經》,無論用哪一種經都可以。為什麼?目的是一樣,得清淨心,心淨則土淨,迴向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從這個地方看到阿彌陀佛心量真是廣大,沒有說你一定要修三經、五經一論不可,你修其他的我就不來接引你,沒有這個道理。你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這一品經經文是四大段,前面三段是上輩中輩下輩,後面那一段,慈舟大師科判上說叫「一心三輩」,那就不是修淨土的,修其他法門,也是一門深入得清淨心,迴向求生淨土,阿彌陀佛統統歡迎。不管你學哪一宗哪一派,只要你心清淨都歡迎。

  心淨則土淨,西方極樂世界要的標準是心清淨,這是我們要曉得的。我們一定要在清淨心上下功夫,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如何保持清淨心。具體的方法,我們現在能用得上的就是讀經、念佛,用這個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雜念取而代之,這是念佛的功效。特別是在最初下手,我們在經驗當中所得到的,最初下手讀經比念佛有效。因為這句佛號很容易念,阿彌陀佛或者是南無阿彌陀佛,一面念佛是一面可以打妄想,這就不得力。念經就不一樣,念經一打妄想就念錯了,很容易發現,很容易把念頭拉回來。這是我們先用讀經的方法,經念久了,心比較清淨,妄念少了,不念經可以,專念佛號,這個行,已經有功夫了。每個人根性不相同,至於用什麼方法最好,自己可以試驗,試驗哪一種方法有效,就專用這個方法。要曉得我們修的是什麼?清淨心。要把妄想、雜念、煩惱、憂慮、牽掛統統把它念掉。江居士說得好,念佛的人不能忽略般若,般若有什麼好處?般若教給我們看破、放下,使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功更為得力,凡是不得力,總是看不破、放不下,般若的好處在此地。

  「一念相應,即淨念相繼之根,淨念相繼,即從一念相應而來。」所以一念相應我們要重視,古德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念相應就是底下淨念相繼。《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教給大家念佛的方法,就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教導我們專修專弘,他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是借,不需要借任何法門來幫助,這個方便法就是大小乘所有的方法,不需要。這就講一門深入,就是一句名號念到底,念到底自然明心見性。實在說,頂好的一個榜樣就是諦閑老法師那個念佛的徒弟,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三年有那麼好的成就,他是完全遵照大勢至菩薩教的方法、原則去做。

  有許多同修來問我,他說法師,怎樣都攝六根?他不會都攝六根。我就告訴他,淨念相繼。怎麼叫淨念相繼?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跟淨念相繼是一樁事情,就如同前面所說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一樁事情。淨念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六根自然就攝受。六根是什麼?六根說白一點,就是妄想、雜念。眼見色、耳聞聲,心往外頭跑,往外攀緣,能夠一心專念,一心不就都攝了。所以能夠做到淨念,著重在淨,淨就是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夾雜就不清淨。不但世間法裡頭不能夾雜,我在念佛的時候,世間所有一切事統統放下,不要去想它,不要去理會它,一心念佛,佛法裡面的事也要放下。《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所說一切大小乘法也要統統放下,不要去想,不要去執著,你佛號才念得好,念才真的清淨,才淨念。相繼是保持不間斷,你保持的時間愈久愈好。

  平常一般念佛,說實在話,每天你能夠念上二十分鐘,效果就非常難得,早晨念十分鐘,晚上念十分鐘,可是一定要符合淨念相繼。一面念佛,一面還有妄想,那個不算,那個沒有用處。果然是淨念,早晚能有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你一天一定是精神飽滿,煩惱輕智慧長,這也是養生之道,能夠有十分鐘到十五分鐘恢復到清淨,不容易。諸位同修不妨試試看,看能不能做到十分鐘,在一般人恐怕一分鐘都做不到,他又有妄念起來,又有妄想了。你才曉得,十分鐘到十五分鐘是相當不容易的,但是非常有受用。所以般若教你,你要看得破、要放得下,這個短暫的時間,所有一切統統放下,統統不要理,念佛的時候連電話都拿掉,不要有任何人來干擾。你用這個方法修,對養身之道,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相應就是與淨念相應,與清淨心相應。淨念相繼即從一念相應而來,淨念相繼就是一念相應的相續,連續那就變成淨念相繼。

  「相應」,這個裡頭有淺深差別不同,「有性相、事理、因果,種種深解不同」。性相是深,與自性相應,性是空寂的,也就是大乘經上常講,「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相應的時候,心很清淨,一念不生,但是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真的相應。如果是境界不清楚不明白,心地很淨,也一念不生,但是什麼也不知道,那是掉在無明裡面,那不是相應。如果那個相應的話,就跟無想定相應,無想定修成了,果報在四禪天,在四禪無想天,佛在經上常講這是外道天,你學佛最後學成外道,這又錯了。所以要知道,心雖然很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瞭,這個清楚、明瞭不是作意的,就不是有意的,是自自然然的。如果加一點意思在裡面,那又不清淨,你有個妄想、有個念頭在裡頭。不能加一點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叫相應。如果說與相相應,像修《十六觀經》,觀落日懸鼓,這個相就現前,觀阿彌陀佛、觀觀世音菩薩,這相能現前,那是與相相應。這是從性相上說的。

  有從事、理上說的,從事上說,事有很多種,譬如我們熟讀《無量壽經》,我們依照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從內心裡面發出與佛同樣的大願,這個願現前這是事。依照阿彌陀佛的願,或者阿彌陀佛的行,阿彌陀佛多劫的修行,都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一念的時候能與這個境界相應,這是事,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事。理是心性,這些事是心性變現出來的,如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與這些理相應。又如本經所說的,諸法緣生,當體即空,與這些理相應,心地也非常之清淨,這是與理相應。

  與因與果,因果有世間法的因果,有出世間法的因果。所以這一念相應,淺深次第差別很大,這也必須要理解,要理解這些事情一定要多讀大乘經論。如果不想知道這個事情,實在講也不妨礙,只要自自然然到一心清淨,它自然與這個相應,你不需要了解它,它自然相應。相應之後,我們一般講這個人開悟了,得定之後,定心起作用,就是開悟。悟了之後,他的頭腦冷靜,不必思惟,不必考慮,觀察一切事相他的能力比一般普通人要入微得多。他一看、一聽自然就明瞭,他不迷,而且知道得非常正確,也非常的深廣。這都是相應的力量所產生的效果,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