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三十六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36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二面,註解的第八段:

  「實相,佛之法身也,而為此經所明者,故如佛塔廟,塔廟必供佛像,必有經法,必有僧眾,故一言塔廟,即是住持三寶所聚之處。」這是經文裡面所說的「如佛塔廟」。這段經文是世尊告訴我們,凡是說經之處,不一定是說《金剛經》,可以說所有一切大小乘經典,說經之處一定是天人善神供養,就好像佛的塔廟一樣。塔廟的意思,這個地方解釋得很清楚,就是三寶具足。這裡面一定供佛,一定有經書,縱然是臨時租借的場地,也是這樣的,雖然經書不多,我們講哪一部經,這個所在一定有這部經本,所以法寶就具足了;一定有人講經,有大眾在一起聽經,僧寶具足。僧寶諸位要曉得,不一定是出家人,這個大家要牢牢的記住。僧的意思就是和合眾,平常不和合,講經、聽經的時候一定和合。大家同聽一樣的經,見和同解,道場裡面都規規矩矩的,很守規矩,則戒和同修,在這個很短的時間,確實六和敬都做到了。四個人以上的小團體都稱之為僧團,所以說居士講經也是僧寶具足,僧不一定指出家人。

  三寶所聚之處,我們世間人不知道尊貴,也就是世間人不識貨,但是天龍善神他們認識,因此他們會恭敬的供養,這是修大福報。供養不一定是在形式上,供養的方式有多種,前面也曾經介紹過。單說財供養,財有外財跟內財,天龍善神守護這個道場,那也是供養,這裡頭財法供養具全,守護這個道場。縱然這個道場時間很短促,兩個小時在這個地方講演,這兩個小時,這個地方就如同塔廟一樣,龍天善神供養他就得福。由此可知,如果是一個長遠的道場,當然是更為殊勝。

  「說經之人,代佛宣揚,便同真佛在此。」說經之人,世尊在這部經裡面已經將標準說得很清楚,這些我們一定要注意到。你看經上多次的說明,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所以說經的條件是要受持讀誦,如果不能夠受持,換句話說就不能為人演說。怎樣叫受持?這前頭都講過,必須把經典的教訓我們統統做到,做到才叫受持。如果自己沒有做到,也就是說佛的教訓我們沒有在生活當中去驗證,佛講這個靠得住嗎?必須要在生活當中去證明,它沒有錯誤,確實是善法,我們可以肯定它,這樣介紹給別人就沒有錯誤。我們自己做到了,再說給別人聽,他也能夠接受,也能夠相信。所以,說經之人必須要具備這樣的條件。

  讀誦並不限讀誦這部經,真正發心講經說法,讀一部經不行,一定要讀許多的經論,乃至於世出世間法都要參考,當你講解的時候,才能夠旁徵博引,啟發大眾的信心。如果自己修持,那沒有必要,你一部經一生足夠用,如果要發心弘法利生,不行。但是雖然他讀誦許多經論,善說經的人往往只說一部經,他把他所讀誦的東西統統在一部經裡頭發揮,他不講兩部、三部,他不講很多。這種情形,像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你看看裡面內容,引用的經論,世法、佛法實在是非常的廣博,他一生所弘揚的,的確就是一部《金剛般若》。這是近代人,為我們做出一個很好的榜樣。可是頂重要的,這個順序不能忘記,先要受持,然後才廣學多聞,再然後才把這個殊勝的方法介紹給別人,先後次第不能顛倒,這樣自己才能夠得真實的受用。孔夫子也教導我們,凡事都有先後的順序,佛法也非常重視這一層,這樣的說法人,確實是代佛宣揚。

  說經的人本身有修有證,證很難,我們現在講證,淺證,沒有古人那樣的深度。淺證是怎麼個證法?在日常生活當中證明,這是淺證。佛的教訓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譬如本經上教給我們的,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我們果然這樣做,做得很自在、很快樂、很幸福,這是淺證。確實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我們煩惱很多,感到業障很重,現在煩惱少了,業障輕了,智慧增長了,甚至於是體質變好了,這都是證。像這樣的淺證,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信解行證,我們統統都有,不是沒有。要像古人斷煩惱、明心見性,那是深一層的證,那個不一定我們能做得到。可是淺證,我們的確是應當有的,應當要做到的,這樣才有資格代佛宣揚,便同真佛在此。「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便是住持三寶,故曰如佛塔廟。皆應供養。」可見得,我們學佛決定不能疏忽信解行證,決定不能疏忽,有證就是有受用。

  「雖說說經處,意實在人,然而尊重說經人若此,倘說經人,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妄談般若,誤法誤人,其罪業之大,亦不可言喻,此又說經者所當知,應兢兢自審,不可少忽者也。」江居士這段,對於後學的人來說,真正是苦口婆心的告誡。經上讚歎是正面的,如果我們所作所為是與經教相違背的,罪過就大了。在現在這個社會,像江居士所說的「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妄談般若」者,真的確實有這種人在,我們也曾經聽說過,仔細觀察,他的後果都不好。世間一般粗心大意的人,一些淺學之人,看到某善知識、某大善知識命終走的時候相不好,反而不如一個很平常的在家念佛人,於是心裡面就起了疑惑。他不曉得那個原因就是這段所說的。他那種善知識,就是世尊在《楞嚴經》上預言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他很會說,說得天花亂墜,所以他聽眾有那麼多,法緣有那麼殊勝,他沒本事不行!可是你細聽他的內容,曲解了經義,非法說法。這個非法是不如法,他沒有受持,他沒有認真的去讀誦,說法的時候,到處去蒐集一些參考資料,這是非法。

  如果是依照佛法的規矩,正式登台說法,在家居士一定要受過菩薩戒,不受菩薩戒沒有資格登台說法;如果沒有受過菩薩戒也登台說法,那也叫非法說法。但是我們曉得,佛法傳到今天,所有的受戒也都是形式,但是形式也有必要,因為佛在經上是這麼說的,形式也有必要。當然更重要的,雖然受的是形式,如果自己真發菩提心,真正能夠依教奉行,那就是正說。傳戒的法師不如法,我受戒的人很如法,能不能得戒?能,這就是所謂會教不如會學,教的人沒會,學的人會了,道理就在此地。真誠心想學,一定得三寶加持,這樣才如法。所以,非法就是不如法,裡面包括的內容也很廣,意思也很深。

  「法說非法」就是曲解經義,你看開經偈上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把佛的意思解錯了,沒有能夠體會到佛的意思,不知道掌握原理原則、善巧方便,這都叫做法說非法。這個意思很深,必須自己真正通達,然後才能隨機應變,長說短說、深說淺說都不違背宗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不違背宗旨,那才叫如法,可見得它的意思很深很廣。「妄談般若」,這個問題最嚴重,佛的一切經,《般若經》最難講,為什麼?如果講得不善,往往叫別人聽到之後就容易墮在惡取空,什麼都是空的,空的我什麼都可以做,那就不得了。所以古德說「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般若講空怕人家誤會,以為那個空是無,那就壞了。所以,般若講空,空不是無,不等於無,它這個空是有!這是一切經裡頭最難講的。

  江居士在《講義》裡面,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說《般若經》從唐宋以後就很少人宣揚這個法門,原因在哪裡?就是怕講錯了,一個怕自己講錯了,一個怕聽眾聽錯,錯會意思,這個有可能嗎?實在是真有可能,意思聽錯了,這要背因果的。可是般若在大乘法裡面是關鍵、是樞紐,非常重要,又不能不說,這是說般若的難處。諸位細細讀江居士的《講義》,你就明白了,他分析得很透徹。般若要講得不錯,單單靠研究經典,參考古人註解,決定不行,那要怎麼辦?一定要自己依教奉行,才不至於有差錯。依教奉行,自己多多少少入進去幾分,完全沒有契入,那是個外行,外行講般若,問題真的很多,真的是很嚴重。一定要認真修學,怎麼修?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綱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經文後面,這是愈到後面愈精彩,給我們說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教給我們無住生心的下手處,也就是教我們捨離四相的入門處。這裡面有觀有行,前面兩句是觀門,糾正我們錯誤的觀念,後面兩句是行門,真正下手之處,一定要做。做到以後說出來,自然就不一樣,不會把法說錯,也不會誤了別人。如果說法說錯了,再又叫別人生了誤會,罪業就大了,那個罪業之大、罪業之重不可言喻。古德有所謂「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說錯一個字,你要把經義說錯了,斷人的法身慧命,這個罪過絕對不止五百世野狐身。「此又說經者所當知」,說經是好事情,說經是法布施,經上教給我們,行於布施,屢次的教我們為人演說。一切布施當中,得福最大的就是法布施,而法布施裡面實在講,為人演說這個福報是第一殊勝。但是我們應當要小心慬慎,不可少忽,要認真去修持,認真的去為別人介紹。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前面只舉個例子,受持四句偈,得福就不可思議,如果說『盡能受持』,「盡」就是全部經文都能做到,那真是太圓滿、太殊勝了。「言受持復言讀誦者,明其必能領納修持」,經裡面的義理一定能夠領會、能夠領悟。納是接受、接納,修是修行,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跟經典的理論教誨一一對照,哪些不如法的,統統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修正了之後要保持,不能今天修正,明天又忘記了,那個不行。所以要持,持之有恆,持之永遠,持是這個意思。所以,「領納修持」四個字它四個意思,一層比一層深,這真正修行。真修行人「方為真能讀誦」,他必定每天讀經。每天讀經至少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溫故知新,不忘佛陀對自己的教誨。第二個意思,經論可以作為自己修持的印證,我的修持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有沒有偏差,有沒有錯誤,經典是證明。所以讀誦至少有這兩個意思在。「以經義無盡,時時讀誦,時時有悟處」,這就是剛才講的溫故知新的意思。「薰習不斷,增長定慧」,這是印證修持的意思,所以「受持之力,日益進步」,佛法實在不可思議。

  真正會用功的人、真正會修行的人,一生當中一部經,就決定成就。《金剛經》諸位聽一遍很好,偶爾去瀏覽一下也很好,真正下工夫的,我奉勸諸位還是《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好,那個比《金剛經》更踏實。世尊在這部經上也說得很清楚,這部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不像《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個經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我們決定是當機者。《金剛經》我們則未必是當機者,這是我們自己要明瞭,要知道如何取捨。像從前鄭錫賓那個樣子,活的教訓,諸位仔細去看看倓老法師所記載的,鄭錫賓在倓老那裡受皈依到往生只有六年,時間不長。他就學會一部《阿彌陀經》,自己一心念佛,念得很好,念得很自在、很快樂,到處給人講《彌陀經》。我相信他那個時候講《彌陀經》,聽眾決定沒有我們這麼多,都是到一些小鄉鎮裡面去講經,聽眾也不過三、五個,十幾個就很多了。這樣的情形我都經歷過。

  早期在台灣,台灣的佛法並不興盛,李炳南老居士到台灣,他就住在台中,那時候他就很像鄭錫賓,在一些同修家裡面講經。台灣一般家庭,諸位都很熟悉,家裡面的小客廳,五個人,六、七個人,李老師就開講了,一個星期講一次。他不是天天講,天天講人家沒有時間來聽,一個星期講一次,他總會把時間安排好,星期一到哪家去聽經,他才會來。而一部經,李老師有個原則,不會超過十次,就講完了,一個星期講一次,兩個月九個星期,差不多兩個月一部經講完。如果太長,人聽疲了,興趣就沒有了,所以東西要短、要很精彩。聽眾一個星期聽一次經,可是他老人家講經,一個星期往往有三場、四場,今天星期一在你家講,星期二到他家去講,講的經題不相同。他可能在一個星期講好幾種經,但是在某個人家是講一部經,他用這種方式,聽眾人數很少。

  這樣過了好幾年,聽眾愈來愈多,愈來愈多的時候場地就坐不下,這大家才商量去買個地方做為講堂,台中蓮社就這麼來的。最初那個蓮社的講堂,大概只有我們現在這個講堂一半大,這是最初台中蓮社。以後慢慢擴展,把鄰居的房子都買來再擴大的,差不多也是十年才擴大像一個樣子。我到台中去的時候,李老師在那邊弘法十年了,那個時候台中蓮社的講堂還沒有我們這麼大,大概有這個三分之二的樣子。這就是講經要用這個方法,自己要很熱心,找居士家裡去講。李老師常講,我們學佛是恭恭敬敬磕頭作揖去求法求來,我們講經,要磕頭作揖把佛法送出去,不能說要求人家也對我們什麼恭敬,那不可能的事情。我們要恭恭敬敬磕頭作揖把佛法送出去,只要有人喜歡接受這就好了,要用這樣的心態,誠誠懇懇老老實實,自行化他。

  「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這是勸勉我們,真正發心修法布施,確實要盡能受持讀誦。剛才我說了,不但盡能受持讀誦,還要廣學多聞,這是發心,真正發心走這個路子,正如同我們在這個社會上選擇工作、選擇職業一樣。我們這一生當中以這個為職業,專門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情,那就不僅僅要受持一部經。受持一部經可以受,但是讀誦不能限於一部經,一定是廣學多聞,然後把力量集中在一部經上發揮,那就有力量。自古以來,祖師大德都是這樣做給我們看的。像淨宗的蓮池大師,他的《彌陀經疏鈔》真正是旁徵博引,世出世法的精華都在其中,蕅益大師讚歎為博大精深,這四個字很恰當,確實是博大精深。印光大師雖然沒有講經說法,也沒有註解經典,我們讀他的《文鈔》,他的《文鈔》多半是一般人提出問題,向他老人家請教,他的短篇的開示。我們看到他開示的內容,那也是博大精深,佛法、世法沒有不通的。現在我們讀江居士的《講義》亦復如是,這是說明專精專弘,也必須要廣學多聞,專精專弘、廣學多聞,才能夠利益眾生。

  「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這是世尊對大眾的期望,也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希望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演是表演,什麼是表演?自己完全做到了,做出個榜樣給別人看,那就是表演,這個表演不是上舞台表演的,就是日常生活。如果是受持金剛般若,乃至於受持大乘佛法,要用現代的話說,過佛菩薩的生活,大乘佛法是佛菩薩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給那些眾生看看,眾生所過的生活,他們是過六道的生活,佛弟子是過佛菩薩的生活,不一樣。六道生活裡面,像人中的善人,心地善、行為善、言語善,那個人是過天人的生活;很規規矩矩的做人,老老實實的做事,是六道裡頭人道的善人;貪婪無厭,那在人間過餓鬼道的生活,慳貪是餓鬼;一天到晚嫉妒瞋恨,怨天尤人,這個人是過地獄生活;迷惑顛倒,不辨邪正是非,他過的是畜生的生活,那個生活很苦!哪有像佛菩薩是遊戲神通,充滿了智慧,表現出來清淨莊嚴,那個莊嚴就是真善美慧。我們今天講的自在快樂、幸福美滿,這就是佛法講的莊嚴,佛菩薩的生活,這叫演。你的生活過得這麼自在、這麼美滿,人家生活過得那麼苦,他要看出來了,一定對你羨慕,要向你請教,這時候你就給他說,演說。說不能隨人就說,那個不行的,說法要契機,他不想聽,你給他說沒用處,白說了,他聽不進去。要他喜歡聽,他想聽了,你才給他說,這才有用處。所以演說是兩樁事情。

  「世尊說此經法,實望人人成就」,這是把凡夫修行成佛的要領,為我們說出來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凡夫成佛修行的要領,它的目的是希望人人成佛。「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這就是為什麼佛會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合在一起講,同等的重要,自行跟化他是同等的重要,福慧雙修,福慧圓滿。二利是自利利他,二利也可以說為自己智慧、福德這兩種利益的圓滿。再看底下經文。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個更高的,沒有比這個更圓滿的。「彌陀經云,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五濁惡世中,得阿耨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地方是省寫。「甚難希有,即第一希有也。」這是世尊給我們表演,難行能行,難證能證,特別是在五濁惡世之中,我們今天就處在這個環境裡。在這個環境裡面要得無上菩提,那真的非金剛般若不可;若無金剛般若,在五濁惡世這樣環境當中,不要說是無上菩提,小小的成就都不可能。金剛般若何以稱為金剛般若,佛在這裡教我們一個最妙的方法,破五濁惡世,方法是什麼?本經所講的重點,離相、離念。你要是學會了離相、離念,這個濁惡就難不著你,也障礙不了你,你就能夠突破。離相是不著四相,離念是不著四見,本經前半部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後半部所講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以,金剛般若是什麼?離相、離念,就是金剛般若。相能離嗎?能,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念能離嗎?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裡頭,頭一條就是心法、心所法,那是念。由此可知,妄相、妄念都不是真的,既非真實當然可離,如果它是真的,你就沒法子離了,它不是真的,妄相、妄念,念是妄念,相是妄相。所以要離,應當要離,離了之後,濁惡就沒有了,濁惡雖然在現前,不礙事,那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正契入無障礙的境界。無障礙就是證得菩提,達到極處,就是無上菩提,就是第一希有。

  「當知是人,福慧雙修,自他兩度,便得直趨寶所,大有成就。」此地的寶所就是自性,自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用寶來形容它。自性能生萬物,一真法界、十法界都是自性變現成就的,所以,學佛最後的目標不是別的,明心見性而已。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還是為了明心見性。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業障太重,煩惱習氣太重,修學環境惡劣,在這個地方沒有辦法成就明心見性,這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換個環境,到那邊還是求明心見性。我們在淨土三經裡面讀到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明心見性就不難了。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上品往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就明心見性,實在是快。下下品往生的人,這凡聖同居土的,下下品是造五逆十惡罪,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相信了,臨終十念一念,也能往生,那個是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見性?十二劫花開見佛。十二劫在我們看起來,這個時間好長!可是你要想想,像佛在經上所說的,一般修學普通法門的人,要修到花開見佛明心見性,需要多少時間?《華嚴經》上講的,無量劫。無量劫跟十二劫兩個相比,你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時間真的太短了。那是下下品往生的。

  下中品往生的,六劫。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不往生則已,如果真的往生了,品位最低也就是下中品,不會在下下品。我們沒有造下下品罪業,沒造這個罪業,所以我們最低的限度是下中品,到西方極樂是六劫。這種說法,諸位要記住,是自己的修持,你六劫才明心見性,可是事實上怎麼樣?事實上,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是七地菩薩,七地菩薩的智慧、德能、受用你統統具足。七地菩薩有沒有明心見性?當然早就明心見性了,可是我們就是講下中品去得六劫,怎麼一去就有受用?那個受用是阿彌陀佛送給你的,不是你自己的。我們舉個比喻來說,這個淺顯的比喻,從台灣到美國來大家都有這個經驗。早期到美國來讀書、來留學的,要靠自己拼命,哪個來都苦得不得了,在餐廳裡打工洗碟子。慢慢幾十年,畢業出來工作攢一點錢,你才買個房子、買個車子,好辛苦、好不容易,那就是你自己出來的。你看現在台灣來的留學生,一到這裡來,父母把房子買著,最好的驕車買著,樣樣有,他一來就享受!那不是他的,他父母給他的。咱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到那邊,神通什麼一切都享受了,阿彌陀佛的,不是自己的。自己要什麼時候才有這個能力?六劫以後。當你自己智慧德能沒有現前,享受阿彌陀佛的。這個在十方一切諸佛世界都找不到,沒有!這是西方淨土所謂是特別殊勝之處,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所以下下品往生到那裡去,過的日子一切生活狀況跟阿彌陀佛一樣,享他的福。就是自己要到他有這個能力,下下品要十二劫之後,十二劫之中,享佛的福。

  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就像大菩薩一樣千百億化身,每天有能力到十方諸佛世界去供佛、去參學,那個活動的空間大了,盡虛空遍法界。大家不要想到,我到時候蓮花花還沒有開,那是比喻你自己的能力,不是得佛加持的;要論得佛加持的,那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也要講清楚,否則的話,人家一看《觀經》上那麼說的,就愁眉苦臉,我要到十二劫、六劫之後才能出頭,時間好像太長了。其實那是你沒有把經看清楚,你只看到一面,你沒有看到另外一面。你看到佛加持的一面,在哪裡?在四十八願,《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那就是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七地菩薩,那是佛力加持的。人家願裡頭講得很清楚,並沒有說,我要花開見佛悟無生之後才加持,沒有這個說法;到那個地方就是的,無論是什麼品位,到那邊統統都是的,這是一定要清楚。

  這就叫寶所,這個寶所就兩個意思,從自分上說,是明心見性,真如本性是寶所。如果從淨宗來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寶所,因為到那個地方去,沒有見性,我們的性德裡頭那些受用都可以得到,無異於明心見性,這就大有成就了。「便知其福德,遠勝於以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之七寶布施者。」那是財布施,財布施布施得再多,不能見性。換句話說,他再多的福德,是有限的,因為他是屬於修得的,也就是說他那個福報是享得盡的。如果是性德現前,那不一樣,那個福報之大不必說了,永遠享不盡,這真實的福德。所以這兩個不能比。再看下面經文。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這段是就「薰習結成」。「經,本有路徑之義。」經含義很多,就是成佛之道、解脫之道、破迷開悟之道,所以有路徑的意思。「典」是規則、規矩、軌範的意思,「軌則之義」,軌是軌道,則是原則,好像火車走的時候,它有個軌道,它不會越軌的,它有原則。「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所以《金剛般若》是大乘佛法,所有的宗派無量的法門共同遵守的原則,你學教也好,學律也好,學禪也好,學密也好,念佛也好,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這個原則是什麼?離相、離念。所以它是共同遵守的原理、原則。發菩提心就是修學大乘的,目的就是想成佛,成佛的軌道、成佛的路徑就是這一條。無論你用什麼方法,你一定要遵循這個軌道,就是共遵之覺路。

  「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金剛經》所在的地方。所以《金剛經》固然是禪宗五祖忍和尚、六祖惠能大師,他們兩位極力提倡,使《金剛經》在中國普遍流通,在經典的地位跟知名度都是第一。而實際上,本經確實它本來就是第一,真實的寶所。所以在中國,不管是哪個宗派,中國過去大小乘有十個宗,每一宗底下派別那就更多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幾乎沒有一個人學佛說沒有念過《金剛經》的,好像還沒聽說過。這就變成《金剛經》在中國佛法裡,它是必修的課目,是共同的科目,沒有不念《金剛經》的。「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因為佛,一切賢聖就像本經裡面所說的,從小乘初果須陀洹到大乘圓教等覺菩薩,這就是一切賢聖,因為他們統統是依照這個方法、統統是依照這個原則成就的。這就是經典所在之處,一切賢聖也統統在此地,一樣的意思。

  『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這底下解釋,「若尊重弟子,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也。」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從小乘須陀洹到大乘圓教等覺菩薩,全部都在裡面。「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它這個目的就是這兩句八個字。在處,這個處尊貴;在人,就是受持讀誦之人,這個人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尊敬,是這個意思。

  「又為勸人供養此經,讀誦此經,受持此經,廣為人人說此經也。」這個經文的意思,當然這樣稱讚,稱讚的目的,用意之所在,就是勸我們。供養此經,怎麼個供養法?供養有兩個意思,對自己來說,如教修行供養,就是底下講的受持的意思,如教修行那你是真的供養經。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用這部經跟一切大眾結緣供養,在從前寫經,書寫贈送給別人。從前經本非常的難得,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許多人寫經,寫了之後送在寺院裡面供養。從前的寺院,就像現在的圖書館一樣,寺院裡頭有藏經樓,就是圖書館,收藏、保管這些文物,不至於散失。如果是更好的本子,書法寫得好的,就有人發心把它刻成碑,刻成石碑。刻成石碑有兩個用處,一個用處是保存長久,不會損壞;另外一個,可以從碑上拓印下來,就變成影印本,使它流傳更廣。所以有兩個用意。因為從前沒有印刷,只有從碑文上拓印下來。現在方便,現在我們印經,你能夠印上很精美的本子,用這個本子贈送給別人,這是供養。像我們現在可以贈送給圖書館,贈送給學校,學校的圖書館,贈送給喜歡讀誦研究的這些人,這都是屬於供養。讀誦此經,受持此經,這是屬於自利;廣為人人說此經也,這就是為人演說。

  「則持說者,便是親近諸佛,菩薩等大善知識。」真正大善知識,中國俗話常講可遇不可求,真正遇大善知識要緣分,沒有緣分遇不到。緣還要厚,如果沒有很深厚的緣分,見個一兩次面,以後見不到了,得不到什麼利益。所以緣分要厚,要常親近,那個緣就厚了。緣分怎麼培養?這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在自己來講這是親近諸佛菩薩,從加持來講,你得諸佛護念,菩薩、羅漢們的擁護。因此,你遇善知識這個緣就很容易,就不難,緣是從這個地方培養的。

  「須知此經專明實相,直指本心。」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意思是告訴我們,受持此經要以真誠心,若不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就與實相本心相違背;換句話說,那就不是真的受持,真正的受持要與實相本心相應,這個很要緊。「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依經起觀,則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直下承當那太可貴了,直下承當的意思,比完全接受那個意思還要進一步。完全接受不容易了,依教奉行,直下承當比這個意思還要進一步。佛所說的就是我自己心性裡面的東西,不是外面的,這才是真正直下承當。我要恢復本性,要恢復本能,一定要依照世尊的教誨,依經起觀。起觀這兩個字,要用現代的話來說,依照經典的理論、教訓把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就是這個意思。經典當中許多像這樣很平常的術語,但是現在人不念古書,這個意思很難搞清楚。

  觀念轉過來了,轉凡夫的觀念為佛菩薩的觀念,轉六道的觀念成一真法界的觀念,這不一樣。六道是造業,造罪,一真法界是生無量無邊的福德,觀念一轉,罪就滅了,福就生了,也是相宗所講的轉識成智。識造罪業,識是分別執著妄想,造罪業!這個一轉過來,四智菩提,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平等有了,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四智菩提,轉過來就行了。依經起觀就是轉,觀是觀念,轉過來了,所以生福滅罪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關鍵是依照本經所講的理論、教訓,要真的轉過來才管用。然後進一步,證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從這個基礎上證得的。這個功德一切諸佛如來都稱讚不盡,何可稱量。請看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世尊將金剛般若精義都說出來了,須菩提尊者明白了,請示綱要,也就是佛家所講的總持之法,我們現在講綱領,抓住綱領,這就好修行,這就是經的題目。

  「爾時,意顯領會得綱要時,便當行持,不容稍懈,所謂解時即是行時是也。」這個念頭一轉,那就是行,明瞭是解,一明瞭念頭馬上就轉,所以解跟行是一不是二,立刻就轉了。眾生跟諸佛菩薩轉換位置,一念之間就換了,真的就超凡入聖,就在這一念之間。須菩提聽到這個地方明白了,尊者都是佛與大菩薩再來為我們表演的。如果要是就事相上來看,不看後台,光看台上,事跡上來看,須菩提尊者比不上六祖惠能。六祖惠能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他到這兒才開悟,當然這是屬於示現。如果他一開悟,後頭經文就沒有了,他是要裝出這個樣子來,使我們才能夠對於圓滿的般若有個具體的認識。這是尊者的大慈大悲,我們在這裡要能夠體會得到。

  「他經請問經名,多說在全部之末,今在中間,何故。」這是一切佛經上有這個習慣,差不多經講完之後,經講完了,當機者才請教釋迦牟尼佛,這一次講演我們應當用個什麼題目。古人寫文章、著述多半是先文成之後再定題目,而不是像學校學生,老師出個題目叫你做文章,不是的。先寫出來之後,再斟酌整個這篇講演、這篇著述的精要之所在,在這裡頭拿幾個字出來作題目。這是古人常用的,現在人還有這樣用的,講述的時候沒有題目,講完之後再定題目,現在還有不少人還是用這個方法。這樣講講得活潑、講得生動,不會被一個題目把他範圍住,限制住了。佛說法幾乎統統是這樣子,到最後向世尊請教,這一次講演應當用個什麼題目,後面說,不是先說。但是這部經很奇怪,它在當中,不是在最後,它在當中,像這樣的例子太少了。這是什麼緣故?

  「須知此經後半部之義,是從前半部開出,其義前半部中已有,不過說之未詳耳,若非長者再問,則說了前半部,便可終止。」江居士把這個原因給我們說出來。為什麼在這個地方請示經名?實在說佛講《金剛般若》講到這個地方,意思統統講出來了,所以《金剛經》到這個地方可以圓滿了,可以截止了。經名在這裡問,顯示這個意思。但是它後面還有,後面還有一開端是須菩提尊者又重新啟請,所以才有後半部的經文。重新啟請的意思,實在說是前半部的補充,前半部佛說到了,但是說得不夠詳細。像須菩提這樣的聰明人,他們一聽沒問題,完全了解,還是為了中下根性的人,聽佛這樣說法必定有疑惑,必定不能透徹理解,所以又再啟請。再啟請絕對不是兩部經,因為它不是兩個獨立的意思,它是跟上面連接起來的,是這一部分的補充說明,是一樁事情。因此這個經題,就放在本經的當中。

  「故此經名,雖似說在中間,仍與他經無別,請示持法,以便大眾遵依。」經題是全經的綱領,落實在生活修持方面,這個綱要就非常重要,抓住這個綱領,我們就有個下手之處。所以,這是便利大眾遵照,依照這個綱領來修學。

  「古人釋持字義」,『奉持』這個持字怎麼講法,古德的解釋是「任弘」,用這兩個字來解釋。「任是擔任,指自行」,實在講,就是前面講領納的意思。「弘是弘揚」,是化他的意思。所以,這個持字裡面,就是佛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奉持」有這個意思在。

  「請問經名,即是請求開示總持之法」,也就是把整個全經的綱要掌握住。佛說經,說得很多,說得很長,便於你理解,你真正明白、理解了,你的觀念就轉變過來。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去做,那是愈簡單愈好,我們愈容易做到。所以在行門上,應用在生活上,是要愈精愈簡愈好。經題就非常重要。

  「信、解、行三」,這個三樁事情,「不能定說有次第」,次第就是先信再解再行,這是次第。次第有沒有?不能說定有,也不能說沒有。「不能定說無次第」,不可以說沒有次第,也不能說一定有次第。「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實在講,對於初學佛法的人來說有次第,我們都是從這個次第來的。再看底下一段:

  「剋實而論,若無功行」,功是功夫,行是實行,你沒有功夫,沒有實行,「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這個話說的也是事實,這就是說明不能說有次第,也不能說沒有次第。總而言之,佛度的這些眾生,每個眾生根性不相同,有些眾生的根性是從次第成就的,有些眾生的根性沒有次第他也成就了。各各人根性不同,各各人遇緣不同,顯示出佛法是活活潑潑,也證明佛在此經裡頭所說,如來無有定法可說。說有次第,變成定法,說沒有次第,也變成定法,佛無有定法可說,這是事實真相。

  「或遇有人,無端而能信佛,一聞便得明了,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而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者。」這是舉幾個例子,這些例子實在講我們也親眼所見,也親耳所聞,確實有這麼些人。無端就是沒有緣故,他遇到佛法他就相信,他就生歡喜心。也有一些人從來沒有聽到佛法的,一聽到佛法他就懂,尤其是大乘了義的經典,他一聽就懂。像過去禪宗六祖惠能,他沒有接觸過佛法,上山砍柴,砍完了就賣柴,在城市裡頭賣柴。偶然聽到一個人念《金剛經》,他在窗外聽聽,他一聽就聽懂了,就聽明白了,念的人還不明白,聽的人明白了,這就是一聞便得明瞭。也有於佛法一毫不明,佛法是什麼不知道,經裡講的什麼也不知道,他就能發心勇猛精進修行。有個例子,就像諦閑老法師那個念佛的鍋漏匠,念佛的那個徒弟一樣,他什麼都不懂,也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對佛法真的一竅不通。老和尚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告訴他,你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處。他也不曉得什麼好處,他就肯老實念。念了三年站著往生,真有好處,他真得到了。這是屬於這一類的人,這樣的人真的難能可貴。最麻煩的人就是知識分子,最麻煩,不老實,妄想、疑問很多,所以成就相當不容易。像這裡面這些人,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什麼原因?

  「此皆夙世本有功行」,這就說到過去生中,不是他這一生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他有功夫。這一生家庭環境不好,沒有機會去念書,沒有機會聞法,偶而聞到了,過去生中的宿根現前,這樣的一個力量。「今遇因緣,遂爾發現,非偶然也」,絕對不偶然,這是我們要曉得的。我們要想學這些人還學不像,這才曉得不是偶然的,如果是偶然的,我們應該會學得會,我們怎麼學也學不上。為什麼學不上?我們過去生中沒有他那麼深厚的功行,人家是過去生中功夫成就的,所以遇緣他就能成功。

  「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讀經,會讀的人,讀經就是反省自己。我這一天從早到晚處事待人接物,我的思想、見解與佛在經上所講的諸法實相相應不相應,我所作所為的與佛在經上講的教訓相應不相應。這叫會讀經,這是真的在讀經。如果相應,要保持不要失掉;不相應的,要依照經上的道理、教訓改過來,這叫修行。這就是真正如法做到,所以這叫行,叫修行。「真實見到佛理,始名為解。」解絕對不在經典文字之中,要去做,做到了,證實了,那個解是真的,那你真的解了。「真實知得歸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真實明瞭皈依三寶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個覺正淨的利益,這叫真信,可見信解行證都不容易。「凡親眼見得,親身做到之事,則謂之證。」我前面跟諸位說過,我們不能夠做到深證,要做到淺證。經上講的原理原則,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應酬上,處事待人接物的應酬上,掌握著《金剛經》的原理原則,真正做到就證到了。信解行證就在眼前,就在今天,時時有證,處處有證,那你就真的得受用。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