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四十一集)  2022/4/9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41

  成德法師:尊敬的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四月很重要的節日有清明祭祖,等於在這一段都算是清明的節氣,都可以祭祖。我們各地,我們極樂寺,包含雙溪小築,各地都在辦祭祖。這也是《論語》當中提到很重要的教誨,「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透過慎終追遠,人心淳厚、仁厚,因為他不忘本,知恩報恩。人假如忘了本,那就談不上有人格,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站在我們學聖教的角度上,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我們是因為遇到聖教,好多事情我們才會思考、才會觀察,不然還是順著社會的一個認知、一個風氣。比方一般的人會覺得作人很稀有嗎?可能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佛法裡面談人身難得,我們也聽師長說三惡道是老家,三善道是觀光旅遊,上來幾天就下去了。以前我在學校教書很喜歡自然科學,研究樹木、鳥類(台灣藍鵲)、昆蟲。一個比方說我們高雄的壽山,它螞蟻就有多少?整個台灣高山裡的螞蟻又有多少?很難計算,全世界的螞蟻有多少?螞蟻只是昆蟲的一種,昆蟲有太多種類,光是螞蟻的總數就不知道是人類的幾倍,那畜生道呢?所以人身確實是難得。他好不容易得人身,而且還做了炎黃子孫,他有機會可以傳承五千年的智慧,結果我們沒有把他教成人的樣子,這樣父母、老師甚至於是政府有罪過,我們以前稱官員稱父母官。人生每一個角色都有他責任在的,這一點我們得要用心去體會。

  因為現在,記得以前讀書都說權利、義務,可是好像不知不覺這個風氣強調都是我的權利、我的權利,茶餘飯後誰在談我的責任、我的義務?所以利不能談,沒有談人就很難放下了,假如統統在談,那人就愈來愈自私了。就像師長講經有提到,一個地區出現了一個殺害父母的人,全中國震驚,他那個城撤掉一個角,全國的恥辱,那個縣市長撤職查辦,這個地區是你管教化的,怎麼可以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人民出來?聽完師長這個例子,拉回自己是小學老師,我得要盡力教倫理道德因果,尤其愈小可能對孩子的影響愈深,他比較單純。我們也擔心改天打開報紙,某某人犯罪了,我以前教過他,這我有罪過了。

  師長語重心長,為什麼一直強調辦一條龍的學校?就是為了把孩子教成材。三才者天地人,你沒把他教成天地人三才,還讓他以人身行惡道之事,他的祖先多傷心!他的父母多難過!我們看《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體會,祖先都在關心著我們,有機會在夢中都會點化我們。所以一個好的老師得到學生祖先的護佑,這個老師很認真教,這些學生的祖先很欣慰,可能冥冥中都在當護法。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我以前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大我五歲,他也是博士。他到一個學校教書,那所學校旁邊墳墓,都是當地的這些長者去世了。他教書很認真,他說他走過那個墳地,他都可以感覺這些祖先都在給他行禮,因為他現在教的就是他們的後代。所以師長的這一分用心、悲心也是我們當弟子的要體會到的。

  《格言聯璧》說「竭忠盡孝謂之人」,這句話已經點出人格裡面最重要的忠、孝二字。百善是孝為先,首先要知父母恩。而我們看盡忠,我們受國家的照顧,我們對國家要盡忠。更何況我們的祖先是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這樣來教導我們的。國家、社會,乃至於我們服務的單位有那麼多領導在栽培我們。包含像成德修學,也是我們高雄淨宗學會很多法寶,而且還曾經邀請像我們悟道法師去講課,我們都有機會聞法。後來我到台南師範學院讀書,就找到我們台南淨宗學會,我們來拿法寶都有看到悟行法師跟幹部們在討論事情。都有這個印象,背後都有他們的努力,我們才有這些聞法的機緣,才得以增長我們法身慧命,這都是恩德。我們要報恩,對國家我們就要盡我們的本分,讓國家社會更好、更安定,這是竭忠。

  尤其現在各個行業最需要的就是振興道德,在教育界要振興師道,商業界要振興商道。其實不振興人都在墮落,不管在哪一個領域,只要道德淪喪了,人這麼尊貴的人身都變成墮落,都變成造很重的罪業。所以黃念老說三途一墮五千劫。師長也都是期勉我們要做榜樣,在各個行業做榜樣,在醫學界要振興醫道,甚至於做家庭主婦也要振興太太的道,三太就是很好的榜樣。這個太根本了,印光祖師在《文鈔》裡面多次提到,天下太平之根本在女子,有好的女子,她相夫教子,才能成就賢德的子孫,沒有好媽媽,很難培養出社會的棟梁人才。

  我們要竭盡我們的力量,忠,盡己之謂忠,我們不一定能看到開花結果,但但求無愧我心。各行各業是這樣,回到我們佛門,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提到,菩提心「必有因緣,方得發起」。在因緣當中第十個因緣是念正法久住,他提到:「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這個話是四百年前左右講的,我們現在比剛剛那個敘述可能有過之,大眾「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佛門衰敗到這個情況,我們因為佛菩薩、師長還有道場對我們法身慧命的滋養,看到佛門這麼衰敗,我們也得盡忠,依教奉行來報這個恩。

  師長語重心長,「我們得把他教得像個人」。師父雖然只是一句話,我們用心去體會,這句話對孩子好重要,這句話對我們的教學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指導,不是教成考試的機器,而是教成人。而教成人首先就是教孝悌,教孝道。而老祖宗的智慧,他有教學的方法、手段,祭祖教孝道,祭孔教師道,祭祖教倫理,祭孔教道德,城隍廟教因果。城隍廟一般都有十殿閻羅,師長也是回憶他小時候跟著母親到城隍廟,產生對因果的敬畏心,不敢作惡。這些手段我們當父母老師的都要懂得、都要善加利用,不懂的話,要去祭祖,孩子不用去了,那他怎麼學?有時候現在疼孩子反而害了孩子,這些機會點他都沒有了,甚至於都不讓他多鍛鍊、多承擔,什麼事都不會做。人很多事不會做他很難有信心的,看起來是愛護他,你讀書就好了,其他都不用做了。所以當父母也得要學習經教,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其實我們每一個角色都得學習,就像我們到師範學院讀書,一到學校人家就叫老師,但到底老師要盡哪些責任?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要懂道才能傳道;我們要懂得怎麼經營家業、事業、學業,我們才能授業;我們人生還有一些迷惑解不開,我們怎麼去解別人的惑、解學生的惑?所以每個角色背後,他要盡那個責任都要下很大的功夫。不能是孩子生出來,爸爸媽媽了,要把它扮演好都要下一番功夫。所以當學生稱自己老師,我在小學教書,不只是學生稱我們老師,尤其他的奶奶來了給我們一鞠躬稱老師,那個感覺終生難忘,要對得起老人家的尊重。

  而教化能不能大行其道,護法很重要。一個社會的護法就是地方官員。為什麼孔子要周遊列國?當時候國家那麼多,可能現在一個縣市就是一個國,就是希望找到真正願意護持的國度,護持孔夫子復興周禮。方東美教授是大儒,他跟師長有說,假如周朝的子孫還遵守《周禮》,那現在還是周朝。這一部憲法太好了,能夠依照這部憲法來治國,長治久安。孔子很深信周禮,可是眾生福報不夠,沒有一個國家願意來護持孔子恢復周禮。

  拉回我們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後,現在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是一年不如一年。最大的危機,師長是因為去了聯合國參加多次的會議,把老祖宗五千年治國的智慧供養給全世界的大使,結果大使們說是理想,做不到,所以師長說現在是信心危機。現在哪一個社區、哪一個鄉鎮、哪一個縣市,甚至哪一個行業的哪一家企業團體,願意落實五倫八德、傳統文化來做榜樣,對現在這個時代是最大的貢獻,因為它立住了,大家一看到它有信心了,有信心才肯學,沒信心根本不會去重視。假如真的哪一個地方縣市長帶頭做,我想我們所有修學的人能幫一些力都要盡力去幫,這樣他能真正做起來,那就影響全球華人,進一步又影響各民族。其實師長老人家對台灣是寄以厚望的,假如真的有這樣的緣分出來,我們真的要不分彼此,把這些緣給成就。這樣的榜樣出來,他會不斷的在這個因緣當中培養出人才,各地都能來這裡參訪。相信世間還是善良的人多,有榜樣出來都會增長他們的善根、信心。

  我們學了佛,我們的清明祭祖就比一般沒有學的人可能考慮得更深、更遠。沒有學佛,他不忘本,每一年掃墓。更重要的他們在祭祖前,前幾天都要齋戒沐浴,觀想祖宗之德、父母之德,這樣他祭祀那一天很虔誠。而且祭祀是吉禮,為什麼吉祥?你看清明節,人什麼時候會腦子很清楚、很清明,不會被物欲沖昏了頭?就是他想到離去的父母、祖先的時候,這個人就會清明了,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緬懷父母、祖先,這一念心就是有福之人。我們說福田心耕,大分三種,恩田,不忘父母、祖先的恩;再來,父母、祖先留下來的教誨很恭敬,依教奉行,《孝經》說的「無念爾祖,聿修厥德」,這就是敬田。師長給我們的榜樣,他念念不忘老師給他的教誨,章嘉大師教導他六個字,他終身奉行,「看得破,放得下」。師長也善學,還問說從哪裡下手,有理有事,看得破放得下這個道理很重要,事上從哪裡下功夫?大師說布施,師長就做了一輩子。所以師長也把老師教須敬聽、父母教須敬聽表演給我們看,當孝於佛,常念師恩。老師叫師父,師徒如父子。《孝經》講「無念爾祖,聿修厥德」,不忘祖先的榜樣,我要效法他。師長講到,老師的一言一行是他的榜樣、是他的模範,他常常想著要怎麼效法、學習。這是恭敬父母、祖先、老師的教導,這是敬田。祭祖為什麼是吉祥?因為他所用的心都讓他得福。

  我們學了佛,知道還可以念佛、誦經、做功德迴向給祖先,師長有提倡我們做三時繫念,這是專門依淨土宗編的法事,超拔祖先的力量非常大,尤其都是以念《阿彌陀經》、念萬德洪名。我們曾經看到做完法會,牌位焚化,在火焰當中有現西方三聖像,可見這個超拔的力量很大。我們跟隨老人家,那麼多各地的學會他們依教奉行,才有這麼好的法會因緣。當然我們要恭敬的來參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這分誠敬心必然感通祖先來參與,祖先得到莫大的利益。尤其請的主法和尚都是很有德行、很有修持的,這樣的緣都不容易,我們都要感恩。

  我們學習師長的「十年因緣」,我們可以感覺到貫穿始終都是老人家對自己老師的信任、感恩之心。我們上一次是談到了師長「大專講座,海外傳燈」,這是知老師恩,把老師的道承下來了,接著要傳。《論語》裡面講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每一個老師都希望透過他把道統傳下去,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在弘道,我想這是老師最欣慰的事情。我們看到師長在弘道的時候,他出必告、反必面,沒有說自己出名了、很有影響力了對老師恭敬的態度有減少,其實這都是我們重要的學處。像自己就回想,爺爺講過很多次,可能發生什麼事了,「莫大主大意」,不要自作主張。可能隨著自己年紀稍微長了幾歲,對長輩的恭敬心就不知不覺減少,就會自作主張了。我們現在弘法,為什麼師長說比他老人家難十倍百倍不止?因為我們的基礎不足,假如又沒有看到自己的不足,真的很容易被財色名利給影響,走偏。

  記得兩年前有人問師長,扎根還要扎多久?師長應該是從他的問題裡面就可以看到他的心態,就是他不是很重視扎根,甚至有點不耐煩,師長就說「我到現在還在扎根」。當然這個公案對我們教書也很有啟發,大家看師長在做Q&A回答問題,其實我們當老師的幾乎不可能一天不回答問題,小朋友每天發生的事會問我們。《禮記.學記》講:「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知其心,我們延伸開來,知其心然後可以長其善,「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我們看孩子他有善根出現,我們能夠去勉勵他、稱讚他,他就增長了;他有過失我們發現了,馬上去提醒他,他的惡就止住了。甚至於有時候孩子做錯事,那只是一個事相,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比方說這個事他出狀況了,可是有可能他的動機是非常可貴的,可是不小心一下子給他批評到,他本來可能是為團體的心都被嚇回去了。所以老師其實定火,把火氣能夠壓下來在教學上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好心,可是不小心做壞了,這個時候他的心是惶恐的,我們老師先沒有責備,先去協助,然後最後還問他你這是什麼情況,他的動機很好,你又肯定他,可能他都感動到流眼淚,然後再提醒他,你這個動機很好,很可貴的心,怎麼這個事把它做得更好。所以李炳南老師說:「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人都有他的良知,做錯了他很不好意思、很難過,你不罵他還協助他,他一定很感動。

  很多生活情境可能都可以增長孩子很多善根。你的小孩看你進門,他可能心裡想爸爸媽媽今天工作好辛苦,他趕緊,太高興了,看到你很高興,就端一杯水來了。可是小孩畢竟是小孩,有時候動作還不夠沉穩,可能這個水倒了,甚至於杯子破了。你當下馬上火冒三丈,那個杯子多少錢你知道嗎?大家想一想,他看到你很高興,他要盡這分孝,他的內心是非常振奮的,突然你劈頭蓋臉罵他一頓,他會不會突然經脈堵塞?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生一件事你胸口悶悶的,比較敏銳的人就感覺到。其實我們有沒有時時能夠體恤到孩子的狀態,你能顧及到他的狀態就不會用言語、行為造成他的內傷,人心只要傷了,身一定傷到的。

  所以我們雖然是愛孩子,有時候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傷到孩子。我記憶很深,有一次到一個國家,哪個國家我也不說了,有一位同修來接我,在車上他就聊到一件事。他說我一個鄰居他的孩子十八九歲自殺了,他的父母不知道他為什麼自殺,突然自殺的。我當時候一聽就跟這個同修說,哪有人突然會自殺的,人會到了走上絕路,他的身心都不知道已經有多少的變化了,是當父母的人都沒有用心去體察。我們假如真的用心在孩子身上,你看一二歲的孩子他心情一不好馬上表現在臉上,甚至於他做了哪件錯事,你馬上可以從他臉上就看出來。只要我們的心真的放在孩子身上、學生身上,他有什麼情況都可以察覺。不要說小孩,大學生都是一樣的,都能察覺,怎麼可能孩子都走上絕路了父母完全沒感覺,甚至於覺得他突然變成這樣?

  佛門菩薩四德,「柔和質直攝生德」,我們要很柔軟的心,常常能夠去體恤到孩子、學生。而且我們不能忽略了我們的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成德現在感覺父母不和對孩子的影響太深遠了,他很難開朗,因為父母是他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天地都是衝突的,他會樂觀嗎?很難。師長面對這些和平專家說,衝突的根源在家庭,這太精闢了。我們現在自己經歷過那麼多事,帶過那麼多學生,師長這個分析太有道理了。也跟大家舉過一個例子,我們一個同學二十多歲,很優秀、很善良,有一天突然覺得我媽媽不要我了。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她打電話回家,還跟她媽媽說,我怎麼會突然有這個想法?她媽媽說,妳這傻孩子,我怎麼可能不要妳?媽媽自己靜下來想到了,當時候懷孕是打算打掉,是被孩子的外婆阻止的。所以我們沒有言語,只有什麼?念頭,那個能量就影響小孩,種了種子。什麼時候起現行?二十多年之後。所以佛門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這個業有身口意,連念頭都是一個種子,「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一個念頭都可以影響孩子,他都可以感覺父母不要我了,更何況是我們的言語帶著情緒、帶著一種指責,甚至於父母在那吵,「都是因為你」,那個孩子理解不了,一下子真的是內傷,他就覺得都是我害的,我是多餘的,你說這個孩子能心理健康嗎?我們甚至於這些話說出去了都覺得沒什麼影響,根本都忘了,可是很可能像一把刀插在這個孩子的心裡,還在流血都不知道。所以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心要柔軟,不能發脾氣,不能粗心大意,忽略了自己心念跟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想到師長說的,我們的老師的影響超過自己的父母,因為周邦道校長,還有他們所遇到的老師,真的把他們當自己的骨肉一樣愛護,所以給他們多麼正向的影響。師長在提到周邦道老居士那種廉潔有守,不佔公家一絲一毫的便宜,這樣的風範哪可能不影響他的學生?我們看到師長提到了,老師一生的行誼就是他的榜樣、模範。我們聽到這句話,我們也要期勉自己的行誼能成為學生的榜樣、模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只要我們有這種教育的使命感,我們就能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修養。印光祖師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關鍵就在有這樣的發願,有這樣的責任心,這都是跟菩提心相應。

  師長接下來提到「學習大經,弘揚漢學」,說到我非常佩服英國湯恩比博士,他一生研究世界文化史。《了凡四訓》裡面有提到「敬重尊長,家之父兄,國之君長,與凡年高」,年紀比我們大,他對家庭社會有貢獻,我們要尊重;「位高」,他位置高,對社會的貢獻大;德行高,「德高」;還有一個是「識高」,他人生很有見識,我們俗話說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很有人生閱歷。而湯恩比教授他是研究很多國家的文化史,包含文明為什麼會興、為什麼會衰,他很深入研究,很有見地。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非常了解,他居然能有這樣的見地說到,「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們看師長遇到這些有見識的人,他也很珍惜他們的見地。所以人能聽祖先的話、聽老人家的話,人生真的少走很多彎路。而湯恩比教授他講到孔孟學說、東方文明,他強調四個地方,韓國、日本、中國還有越南,這是漢文化的區域,這個區域能夠團結起來力量就很大,師長也都很重視。我們聽到了就有我們的緣分跟責任,大家有沒有親戚朋友嫁到韓國、日本,或者到那裡定居發展的?

  二O一九年德國辦祭祖,我們德國淨宗學會他們很用心,辦得很好,參加的人有一千三百多人,有一半都是越南人。他們很重視祭祖,感覺現在越南同修他們學習中華文明,那個恭敬就好像我們二三十年前那樣,我們看了真的自己也生慚愧。好像二O一九年,本來有安排師長到越南,越南同修很期盼,後來因為因緣不具足沒有去,可是這個國度學傳統文化非常積極。那一天成德在我們靈巖山雙溪小築,有一個女孩過來跟我鞠了一躬,很恭敬,她還跪下來,她是恭敬三寶跪下來。然後她說,法師你是我的偶像。她是越南的華人。當然她那個恭敬的態度成德也覺得是我的學處,不輕後學,她這個恭敬的態度很可能之後學得比我還好。所以我們要團結這些力量。

  師長說,在這些年來我們也是想到,孔孟學說從哪裡下手?大乘佛法從哪裡下手?這句話我們體會到師長什麼心境沒有?我們有時候說聽音樂要聽出弦外之音,我們聽課也要聽到文字背後的心境、義理,那可能收穫就不一樣了。就像剛剛跟大家提到,師長他看到這位同修問扎根要扎多久,老人家就從他的文字可以穿透到他的心態,然後給予他應機的指導,「我到現在還在扎」。他一聽師長都這麼重視,他不敢馬虎。我們當老師的真的要慢慢練練到聽思聰,一聽這個孩子講的話可以聽到他的心境。就像《了凡四訓》說:「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為什麼他看他的言動可以斷他的禍福?因為他這個言動就是很傲慢,那他鐵定要遭禍了。比方說一個公案,這個軍隊經過周天子都不是很有禮貌,有一個大夫看到了,「他們這一仗必敗」,結果就真的被打得落花流水、死傷慘重,驕兵必敗。包含一個學生來,可能他來打小報告,他的嫉妒心起來了,我們老師能不能洞察到,進而給他適時的提醒。當然不能錯怪學生,這個都是我們要很準確的判斷、感受到,應機來護念孩子的心。

  像我們看到師長孔孟學說要從哪裡下手,我們可以感覺到老人家是非常務實的人,他是特別強調體會到了就要落實。既然已經知道孔孟學說、大乘佛法可以救這個世間,我們得去做。要從哪裡下手?總要有下手處。

  我們也觀察出來師長講經理事圓融,師長講經是這樣,我們教小朋友也是可以效法。所以聽師長教誨,我們理明白了,事又知道怎麼樣去實踐、落實,這樣解行相應才能得力、才能提升。我們給孩子開解,像《弟子規》,每一句理講清楚了,事可以很設身處地的從孩子的家庭生活去開解,從他在學校的生活情境去開解,孩子很容易就理解,很容易他就知道我應該怎麼去做。

  師長說,大乘佛法我們找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找到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這裡面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全都講到了。我們看《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尤其三十五教我們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實五戒是根本戒,這都是小乘,做人的基礎,要持戒念佛。持戒最重要的目的得清淨心,心淨佛土淨。持戒假如持得很傲慢,都覺得別人不如他,這個心境就已經得不到清淨心了。

  而我們看大乘佛法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又以般若為本。我們現在要修般若可不容易,大乘的核心是般若,五度如盲,般若為導,所以《大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江味農居士有提到,持名念佛就是行深般若,是暗合道妙,無異念實相。你看持名念佛無異念實相,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看師長講經、黃念老講經都開解出來,為什麼持名念佛是行深般若?因為念的時候沒有其他的妄念,是應無所住;又一句接一句,而生其心,叫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金剛經》境界很高,可是我們凡夫也可以老實念佛,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這個方法是太巧妙了。

  能把淨土宗講清楚,《無量壽經》非常重要。《大集經》當中也說,末法修行,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乘佛法就是要幫眾生了脫生死,度眾生,所以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修淨土,帶業往生。眾生根性愈來愈弱了,甚至於還沒學佛以前造的業都不小,但是只要肯念佛,念阿彌陀佛是他力派果教門,可以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業再重,只要肯上他的大法船,他都把我們托起來,五逆十惡臨終念佛都能往生。

  在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重要,師長他的智慧、他的慈悲,他給我們指出來,大乘佛法要從《無量壽經》會集本下手,把五種原譯本的精華都濃縮在裡面。我們假如讀原譯本也很好,但是有可能會漏掉某些重點。末法九千年眾生得度就要依這個本子,我們看九千年眾生要靠這一本,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我們佛門都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不能嘴上念的,我們也要為末法九千年眾生著想,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力把《無量壽經》會集本傳下去。我們自己依這個修行,身心輕安,家庭和樂,事業很順利,跟人相處很融洽,人家很歡喜跟我們交流,我就是依《無量壽經》會集本修行,人能弘道,這部經就供養出去了。

  不是說在講台上講經才是弘揚《無量壽經》,佛法是無礙的、圓融的,哪裡都能弘揚,哪個角色、哪個行業都能弘揚,只要我們用的是真心,我們是依照《無量壽經》來做,就達到為人演說的效果了。做事情很穩重,人家問你,你怎麼這麼穩重?《無量壽經》說「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所以做事不能倉促,心要常常定,觀照到自己的心念,不能慌張。

  這個本子是李老師傳給我的,他老人家的遺物就是這一本《無量壽經》給我,我要傳承這個法脈。師長對於老師的囑託不敢絲毫懈怠,所以講經不中斷,八十五歲以後一年給我們講了《無量壽經大經科註》,一千二百個小時左右。師長從八十五歲以後專講黃念老的註解,這都是在給我們表演,他在傳承李老的囑咐,傳承夏老、黃老這個會集本的傳承,時時把這些老師的不容易放在心上。能傳承這一部會集本太不容易了,你看黃念老老年身體也有病,不顧病苦把這個註解註好了。

  我要傳承這個法脈。師長還講了,不止淨土宗,中國大乘八個宗,希望年輕人發心,認真學習經典,能夠把八個宗都興旺起來。念本師恩,佛陀把大乘八宗教導給我們,斷了多可惜。主伴圓融,我們專修哪個宗是主,但是有力量,我們對於其他的宗派也隨喜、也讚歎、也支持,這對後世學大乘佛法都有很大的利益。我們看到師長也有讚歎索達吉堪布他們五明佛學院,我們都看到老人家在給我們表演僧讚僧,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而且接待的時候還特別交代弟子,人家是密宗的上師,要了解人家的禮儀,待客非常的恭敬。

  師長都是在這些處世待人一點一滴都在給我們表法,我們認真去觀察,善知識真的是沒有一時一刻不在教學、不在護念學生。當時候兩位高僧見面,剛好師長談到他不用手機了,索達吉堪布馬上把自己的手機拿出來,「我有手機」。感覺他是很有赤子之心,看到師長說他不用手機了,他自己就說我有手機。師長說:「你要辦事,你需要。」師長提到他講經六十年,索達吉堪布說我那時候還沒有出生。就是可以感覺索達吉堪布也是很恭敬師長他們弘法的人,他也強調,因為有很多毀謗師長的言語,索達吉堪布都有提到,這樣的高僧他產生教化的影響力那麼大,不能亂毀謗。

  我們能夠親自在兩位善知識他們聚會互動的因緣裡,那都是很有福報的。假如會善於觀察、善於體會,可能所體會到的都是終生難忘。我們要珍惜能親近善知識的機會,看他們怎麼把佛法、傳統文化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我們會觀察就活學活用。

  孔孟學說我們找到唐太宗下命令編纂的這部《群書治要》,這部書可以救世界。書找到了,現在需要培養一批老師,這些老師能把《群書治要》念通,把它講透,然後把它寫成白話文,翻成外國文字,在全世界流通,讓全世界的國家領導人都能讀這部書,都用這本書來治國平天下,衝突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我們想到這部書的因緣是非常難得的,集太宗當時的大儒才編出這部書。好像是一萬多部書在裡面選,選出六十六本,你說多難選!六十六選出來,再從這六十六裡選精華,而且它是真正成就貞觀之治的思想理念的基礎,是從這裡出來的。我們自己去看吳兢寫的,就是記載貞觀盛世的,叫《貞觀政要》,裡面記載的都是貞觀盛世實際的這些歷史,感受到就是把《群書治要》用出來了。這部書就失傳了,結果流到日本,在清朝嘉慶帝要登基的時候日本進貢,我們祖宗有德,寶典還是失而復得了。

  這一部書很重要,老人家知道有這部書,就在講經的時候提到,結果就有同修送過來,而且是完整的,這都很難得。我們從師長身上看到什麼叫至誠感通,老人家有這種承傳文化的孝心,寶典到他手上來了。老人家也印了一萬套,送給這些政治人物,希望幫助他們能把政治辦得更好,這部書可以救世界。

  書雖然找到了,現在需要培養一批老師,能夠念通,還能把它講透。我們看到師長在期勉我們發心,也在護持我們發心。而且這個心境是把天下都放在心裡面,希望能夠利益到全世界去。而且他都是帶頭做,我們佩服師長的地方就在這裡,他所強調的東西他都是自己盡力帶頭。所以在馬來西亞請弟子們在《群書治要》裡面選三百六十句,把它翻譯,白話翻譯完再翻譯成英文,再把翻的送給國家的領導人。

  確實我們的真心會交感,交感什麼?交感在政治界有責任心的這些官員。有一天,當時候成德在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看到一個人走進來,相貌不凡。因為那時候我有事,我就去辦事了,後來我在接待處就問,我今天看這個外國人來了,才知道他是巴基斯坦的一個部長。當時候他們的總理知道他要到馬來西亞出差,交代他到這個中心去拿一本《群書治要36O》英文版。所以師長在聯合國發這個書有起作用的,德不孤,必有鄰。

  我們這樣學習過來,可以看到師長他弘法的這些考慮,可是有這麼多項目,我們每一個弟子不可能全做,我們的因緣,我們個人的條件比較能夠在什麼因緣去發揮,我們就可以承擔起這樣的任務。比方說像成德現在很想承擔私塾,讓我從五六歲開始教,假如能選擇的話,我想這麼選擇。因為自己二十幾歲才學太難了,假如能把一個孩子從胎教,他的父母從胎教,我們接過來把他護好。人這一生不是要做很多事,能夠把重要的事做成一件就此生無憾。

  當然有一些因緣它是可以交錯的,比方說我發心深入《群書治要》,你深入了那一部經,比方說我深入《論語治要》,那私塾裡面十四五歲的孩子他剛好要學《論語》,你就可以到一條龍裡面去教學。可能這兩個任務相輔相成,這就沒問題了,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群書治要》能夠真的學通,學得活活潑潑,跟各行各業宣講,都能讓他們感覺《群書治要》可以用到他們的行業裡面去,而且馬上就管用,那哪有他不歡喜的道理?所以師長也是期許我們是活的《群書治要》,我們學通了,自己都用出來了,然後在團體裡面除了跟人家宣講以外,還用身教來帶動。包含可以把《群書治要》的精神變成一種團體的氛圍,這就是境教了。就像記載貞觀之治有一個公案,就是有大臣跟唐太宗說,你今天就假裝生氣,然後看大臣有沒有敢跟你進諫的。太宗就說,怎麼可以假裝生氣?要用真誠對待自己的臣子,不能是用假裝的。這種誠信的心境,領導者很誠信就會形成一種氛圍,大家都很真誠、很直心。

  成德感受一種信任的氛圍很能啟發人的善根、人的潛力。假如父母都不相信孩子,孩子一定很沒信心,甚至會很絕望。團體亦如是,這種無形的磁場氛圍潛移默化影響每一個人。所以當父母的可以靜下來想一想我的家庭氛圍是如何,當老師的靜下來想一想我的班級氛圍是如何,學校領導想一想我現在學校的氛圍、風氣是怎麼樣,這確實影響挺大的。「達摩祖師傳」那個電影裡面有提到,「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就是有時候那個看不到的影響更大。

  成德一開始接觸佛法就是聽老法師講《無量壽經》,就會覺得要報佛恩,要弘揚《無量壽經》。又聽到老法師說《群書治要》很重要,當時我們在馬來西亞的時候,老法師說兩百個人,有六十幾部書,三個人一組,變成《群書治要》的弘法團隊了。雖然現在因緣還沒成熟,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三個人就三個人來幹,不在人多。真正大家志同道合,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慢慢感召志同道合的人,現在有多少條件我們就盡力去做,就能慢慢發展起來。

  湯恩比先生晚年最擔心的事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什麼?因為很可能是核子戰爭,會毀滅地球。如何避免戰爭?要靠全世界統合。這是湯恩比教授的閱歷,他的智慧、見解。誰能夠統合?湯恩比教授說中國人能統合。講這個話的時候大陸在文革,我們當時候看到都很震撼,一個英國人怎麼對中華文明信心這麼強,都覺得有點慚愧,就好像別人在講你的爸爸媽媽很好,我們自己還看不懂自己的爸爸媽媽。而且統合世界不是靠經濟、不是靠政治、不是靠軍事,是靠五千年的傳統文化。雖然我們處在文化的谷底,但從佛法的角度,末法還有九千年,所以中華文明是必定要復興起來的,不然怎麼可能還有九千年?所以大家不能擔心,更要有信心,更要看到自己在這個時代的責任、使命。

  前幾天在雙溪小築,本來是找我們在十幾年前至善教育基金會辦傳統文化課程,好多老朋友都好多年沒見,甚至有超過十年沒見的,想找這些老朋友大家來聚一聚,結果後來變成座談會,還直播了。道公長老就有提到,師長跟他說到,這個接力棒現在要傳到你們的手上。長老是一個代表,就傳到我們弟子們的手上,我們有責任要把它傳下來。《中庸》也說:「國家將興,必有禎祥。」雖然我們看現在很亂,因為傳統文化丟失了好幾代人,大家都不懂,不懂就會造惡業,現在這些果報都在呈現。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十多年來在師長的帶領下,我們弟子們對中華文化也都有盡力在做。有沒有效果?絕對有效果,功不唐捐。可是問題是外在誘惑墮落的力量太強,看起來好像社會風氣還是在往下墮,墮落的速度有減緩,我們繼續努力它會往上揚的。就像當時候在湯池,用《弟子規》的這些教導,離婚率下降了,犯罪率下降了,證明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為什麼說國家將興必有禎祥?現在大陸重視傳統文化,尤其把經典都編到教科書裡面去了,從小到大學都有,《三字經》《弟子規》這些經典都編進去了。這是從一個谷底要往上攀升,少不了我們的力量,尤其少不了我們台灣同修的力量。我們看李炳南老師,儒釋道都透過他老人家傳承,他是奉祀官府的祕書,也是孔德成先生的老師,跟儒家的淵源太深。我們看到老人家圓寂,孔德成先生寫的輓聯「雪廬大和尚」。和尚是親教師,自己親近的老師,不是指出家人。李老在台灣教化三十八年,他的弟子們稟承他的精神,到現在也沒有中斷,都在講學。你看這麼殊勝!師長也在我們這片土地講了六十多年,所以台灣應該可以做出各行業的樣板出來,包含道場的樣板,甚至於縣市的樣板。全世界華人想要學傳統文化到哪裡?到台灣來學、來交流。哪一個發展最沒有副作用?文化觀光旅遊,都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而且影響很深、很遠。

  其實老人家二OO九年就全力在促成這樣的因緣,還把三民主義的精華挑出來,給這些政界的人做交流,用心良苦。這麼一過十三年過去了,我們得趕緊來承擔、來努力,因為統合要靠中華文化,所以我們炎黃子孫責無旁貸。師長講經的時候說,身為炎黃子孫,你這一生就注定是來救世界的,因為你手上有五千年文化的智慧法寶,別人還沒有這個機會。

  我們這一次在座談會的時候見到一位德國的年輕人,顧頡鋒先生,他講的國語比我還標準。他還做節目,「城隍廟巡禮」,介紹城隍廟,「尋找觀世音」,替我們介紹城隍廟、介紹觀世音菩薩。這都是根據師長的理念,城隍廟教因果。也透過這種媒體的製作來弘法,拍戲劇、拍訪談,對現代人來講比較歡喜,感興趣。我們團體都能把師長的教誨、理念變成一種現實,華藏團隊把它拍出來,都是我們弘法的資糧。

  師長給我們的指導,各自獨立,但還有另外一句很重要,相互支援。任何一個做法不可能都是全面的優點,一定有它的利跟弊。比方說一個團體中央集權,人力、物力、財力它要整合起來,然後去做一件事容易,可是假如團體很多,那你每一年誰當會長、誰當什麼,這也很辛苦。各自獨立、各自負責就沒有這些困難,可是又不容易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所以師長特別交代相互支援,只要是師長強調的,大家力量集中把它做好,哪裡緣先成熟我們就集中把這個地方做好。像我們極樂寺辦班教學,有不少其他地方來這裡講學,把一個地方教學為先興旺起來,大家就有信心了。好,台灣哪一個縣市說要做,成德一定飛回來。主伴圓融,人家發那麼大心,我們要隨喜功德,要盡一點綿薄之力。

  師長說了,所以我勸大家學漢字、學文言文,希望二十年之後,全世界的人都懂得文言文,文言文成為國際文字,把世界上古老文明應該流傳千年萬世的,統統用中國文言文來寫,如同佛法一樣,才能夠永遠傳下去。師長舉了一個例子,現在印度梵文很少人看得懂,那經典就傳不下去了,它們都是表音的文字,三十年就有一個變化,因為他們的語言跟文字假如沒有分開來,慢慢慢慢那個文字就看不懂了。但是我們老祖宗寫文章用文言文,所以只要看得懂文言文,可以直接向孔夫子學習,向古聖先賢學習。這是表意的文字,其他的古文明都是表音,都斷了。師長這個心量是我們的學處,他希望所有的文明都能保存千年萬世,可是要有工具才保存得下去。

  我們看瑞典的高本漢先生,他對漢學很下功夫,他提到了,漢字不能改,經書必須讀,文言不能廢,經書必須讀。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他一個瑞典的漢學家,他都知道漢字跟文言的重要在哪裡,有這樣見地的各國人士,那就真的可以把文言文供養給全世界來傳承他們的文明。成德覺得全世界的老祖先都在護持老和尚,這是感應道交,他們都在為他們的文明著想。

  《說文解字》這是漢學的根,首先要學習認識中國文字。中國的文字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流傳千年萬世,這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對,沒有這個發明文明就沒了。我希望年輕人發心,用十年的時間學習漢字、文言文,這樣對《四庫全書》你有能力閱讀、你有能力翻譯、有能力講解、有能力弘揚。現在傳統文化迫切需要這些人,尤其《說文解字》文字學,尤其聲韻的部分那是要靠口傳的,這些老教授走了,可能學習就有很大的難度。現在年輕人發心,我們認識的這些教授們都很有責任,都很肯教。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年輕人好好發心,我們也有同學就是專攻這個部分。

  剛剛成德也說重要的事有很多,看看自己的條件因緣在哪些方面比較成熟。像成德現在讓我研究漢字文言文,可能有點困難,人得要有自知之明。包含師長也勸發願終身當小學老師,這都是重要的任務,陪伴孩子成長,成就他一生德行的基礎。當然我們看到真的響應老人家這些理念的年輕人,我們也要全心全意護持他,讓他沒有後顧之憂,他一沒有後顧之憂他全神貫注。所以護法重要,護法護得好,弘法的人非常的安定。不只是他弘法的時候安定,他學習的時候也要安定,他才能學好。所以弘護一體,甚至護法功德大過弘法。

  今天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