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七十集) 2023/3/25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70
成德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我們今天從「親有過,諫使更」來學習起。
最近一些災禍、一些天氣的異象還是比較明顯,其實這些現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包含也是在我們所教導學生的面前,對他們來講都是機會教育點。這個機會教育點我們掌握住了,他可以建立對這些現象的判斷、面對它們正確的心態。所以學生所面對他的家庭、社會現象,甚至於是自然現象,我們都能應機,那個機會點掌握住。
像成德自己在初中的時候,有一位長輩(大姨丈)去世了,當時候自己也不知道生死的問題,可是這件事對自己來講影響大不大?很大,因為大姨丈是自己最敬佩的長輩,怎麼他才五十歲左右車禍當場就走了?我想不通,這麼好的人怎麼去世了?我們的學生也面對他人生種種這些情境,當這些情境出現他無法理解的時候,對他內心或多或少都有影響的,甚至於他想不通就變成他內心裡面的一個心結。以前的社會單純,可能想不通的事少,現在社會複雜了,所以我們當老師要更敏銳洞察孩子。比方說他的表情當中有沒有一些苦悶,甚至臉上有糾結,我們都能適時的去關心孩子,甚至於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現在孩子可能家庭狀況是怎麼樣。
我們自己念小學的時候,我印象當中好像還沒有聽說哪個同學父母離婚了,我讀小學的時候好像沒這個印象。到我念高中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說他父母離婚,我還嚇一跳。可是現在的孩子家庭環境情況不一樣了,現在可能是三分之一,甚至還更多,我之前看到的數字,有一些地方七成離婚率。你說這些情況對孩子成長的衝擊大不大?父母、長輩、老師有沒有關心到?適時的引導他比較能釋懷,比較能體諒接受,這會影響他一生的心理健康,這很可能比他考試分數多個三分五分對他生命的影響大得多了。說實在的,當我們及時給予這個孩子關心的時候,你說跟成績有沒有關?當然我們的動機不是為了分數,你真心去關心孩子,孩子對這個老師的信任會非常高。他信任你,你講的話他會聽,你上的課他會專注學習。我們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教育的根本是孩子那顆心,教也者,長善救其失,而且要知其心才能救其失、才能長其善,我們要理解孩子心裡的狀態。
我們剛剛提到了,現在這麼多自然災害呈現在面前,孩子他知道為什麼嗎?我們可以在發生的事當中把因果教育很自然就呈現出來。《尚書》當中有提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像《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行善得善報,造惡得惡報,這樣的事例非常全面,我們針對看這個災禍是什麼情況,去查都有相對應的故事。這些現象都跟人心不善有關係,《左傳》講的「人棄常則妖興」,人心棄了做人應該有的德行,種種怪現象就會產生。常,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的綱領所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像佛家進一步有講,貪心感水災,瞋恚心感火災,愚痴感風災,傲慢感地震,懷疑感山崩地陷。孩子了解了,老祖宗的教誨天人合一,大自然的現象跟人心是相呼應的,不是分開的。我自己有沒有做好?我有責任,我不能讓這個世間的水災嚴重、火災嚴重。你看現在溫度愈來愈高,夏天的溫度都是破最高紀錄,這跟瞋恚心有關係。縱使我自己沒有,怎麼樣透過自己以身作則來影響身邊的親戚朋友,讓孩子從小就有這種責任感。
讀書為什麼?讀書志在聖賢,讀書是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學聖賢書就是要成就自己的德行,恢復自己本有的明德。當然不能講佛性,學校裡面是不是對於宗教用詞比較敏感一點?對嘛!你講了太多佛字,剛好有孩子是信基督教的,到時候到學校告你,這個時候可不能覺得「蒼天!我這麼盡心盡力,怎麼還會有這種事?」這個時候還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教學當中,怎麼會不能被人家接受?這還是要能找到原因,有沒有自己沒有周詳考慮的部分?哪怕都周詳考慮了人家還毀謗、侮辱,會不會覺得很委屈?這個時候要想到孔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而且你盡心盡力,確實也周詳考慮,確實沒有過失,人家還毀謗、還找麻煩,這也不是壞事。
我們這段時間跟大家一起學習《弟子規》,同時也要學習到師長怎麼落實《弟子規》的。我們是跟著他老人家學,學他老人家要學得像,學就有效法的意思。諸位大德同修,我們學習的過程有沒有親戚朋友說你愈來愈像淨空老和尚?假如有的話,對,我就是跟他老人家學的,愈學愈像。他老人家學大乘佛法,主攻是什麼?主攻是《華嚴經》,老和尚講《華嚴經》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華嚴經》是事事無礙,我們跟他老人家學他最深入的華嚴境界。他老人家有個墨寶寫道:「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們呈現在親戚朋友面前,也要讓他們感覺我們遇到什麼事都很樂觀,事事是好事。不只是教誨,他老人家也是這麼給我們表演的,遇到一般人覺得逆境惡緣,他反而快速提升。
我們後面還會學習到「言語忍,忿自泯」,這要修忍辱,不能發生言語的衝突。尤其長輩、老師,在孩子面前都要給他們好的影響,這是一個做長輩應有的慈愛。不只父母要慈愛,長輩都要慈愛。尤其我們看《了凡四訓》有說:「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批評侮辱對我們不只沒有害處,把福報給了自己跟後代子孫。這句話大家熟悉吧?沒有反應,代表沒有讀三百遍,老和尚說這部書讀三百遍。這部書的義理講得真的是很清楚,真的是寶書,是稻盛和夫先生推薦給年輕人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年輕人一定要讀,不然年輕人他要經營事業,他心裡想,我以後成家,我還要供房子、車子種種,他有時候一想,對未來充滿擔憂。可是他假如明白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他又知道理論、知道方法了,他的心才能安。他不懂這些道理,年輕人看到現在生活這麼不容易,又不明理的話,他很容易就怨天尤人,內心有很多憤憤不平之氣。這個我們都要很敏銳能夠洞察得到,每一個年齡層他可能需要的護念、需要的引導,每個年齡層不一定完全一樣,這些機會點我們都要能掌握住。
假如我們有想不通的問題,可以把《了凡四訓》從頭讀一遍。假如這個問題還是沒解決,大家可以寫給我,這件事《了凡四訓》從頭到尾解決不了,我到時候再回答大家《了凡四訓》哪裡可以回答。我這樣的用意是說,我們手上都有解決問題的法寶,我們得拿來用,不然我們入寶山空手而回。包含比方說《勸發菩提心文》,假如我們有煩惱不能解決,把這部書從頭讀一遍,一定有解決我們現在煩惱的法藥。當然讀《無量壽經》讀一遍也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怕的是什麼?怕的是我們遇到煩惱在那裡糾結,也不聽經,也不讀經,在那鑽牛角尖,愈想愈煩,愈想愈怨,那就不好了。我們也要很懂得護念自己為好,師父領進門,這麼多經典、這麼多師父上人的教誨,修行也要靠我們個人。
我們明理了就要按照真理去思惟,不能明理了自己還怎麼想、還怎麼做,那就沒有珍惜我們可以聞正法的福報,珍惜福報的人明理了之後不想再用糊塗的方法去生活。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了凡四訓》講,指導我們面對逆境惡緣都是用樂觀的態度,這幫助我們提升,給我們送福報來了。《金剛經》也是這麼教我們的,「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依照《金剛經》、依照大乘經去修行,還遇到人家輕賤,為什麼?「先世罪業應墮惡道」,我們過去今生還是有造一些業,所以感召這些緣來了,可是「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所以這些輕賤毀謗的緣幫我們化掉要墮三惡道的業因,「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段《金剛經》講的,照理講,我們真把這句教誨納在心田,從今天開始,人家毀謗罵我們,我們不會生氣,那就能過上事事是好事的日子了。師長常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老和尚也是這麼給我們表演的,我們可不能好日子不過,那就變成跟自己過不去了。
接下來這個經文:「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我們為人子女要養父母之身,身體的奉養我們要盡心盡力,「冬則溫,夏則凊」,「親所好,力為具」;養父母之心,「出必告,反必面」,讓父母安心,「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樣我們的態度寬慰父母,父母覺得孺子可教也;養父母之志,父母有什麼心願,很好的心願,我們可以去幫父母實踐,不少年輕人他來弘揚傳統文化,是他父母年紀大了,父母也是老和尚的學生,父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但是很希望為師長的理念出一分力,結果子女願意來承擔,父母就很欣慰,養父母之志(志向);再來是養父母之慧,養父母的智慧,因為父母也在修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當子女的就要懂得護念。
這一段不只是護念父母,其實在五倫關係當中都有勸諫的本分,所以這一段學習我們舉一反三,要用在五倫關係上面。
「親有過」,父母親有過失,當子女的有責任勸諫,讓父母能夠把過失改過來,但是勸要注意態度、要注意時機。這句話裡面有很多言語的修養在裡面,首先「諫使更」這個「更」就是希望父母改過,這是我們勸諫或者溝通的一個目的,這是我們的初發心。我們常常說要保持初發心,其實就是不要變心。修行要不忘初心,其實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是為別人好,這個動機、這個初發心也要保持住,不能變,勸諫的目的不能變。勸諫態度要好,態度不好,適得其反,要「怡吾色,柔吾聲」。言語的態度,「怡」是怡悅,悅是帶著笑意的、高興的樣子;柔吾聲這個「柔」,柔和,不強勢,很柔軟,言語不帶情緒,這才是柔。
我們也要體恤到,我們面對因緣,老和尚常說面對境界要清楚。我們面對父母長輩是一種緣,平輩是一種緣,晚輩又是一種緣,而且緣本身還有深淺,我們都要在境界當中心平氣和,自然能夠比較敏銳去感受到。《常禮舉要》說「交淺不可言深」,這也是對因緣的一個判斷,不能說我是好意的。就像比方說我們到一個新公司工作了,我們想我一心為老闆好,我這個人比較正直,到了一個禮拜,老闆都還不知道你姓什麼,你就進到董事長室了,「董事長,我這個人比較正直,直心是道場,我覺得單位有什麼問題,啪啪啪,我覺得你也有什麼問題……」講完,對,正直,這個董事長笑一笑,「挺好挺好,你明天不用來了」。你看《論語》裡面有講君子信而後諫,你勸諫別人,要有一個基礎條件到了才好做這個動作,信任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我們剛剛提到對長輩是要用感化的,對平輩用勸化的,對晚輩教化,這都是緣,不一樣,我們都不能執,你一執著一個模式,你很難去應對不同的因緣。應無所住,所以我們修行人無住的時候,你可以隨圓就方,隨著因緣我們應該怎麼去應對。你不可能是對上對下講話的口氣、態度、方式都一樣,那就很奇怪,那變成每個人都要順著我,修行人是要去順著一切境緣的,順勢而為。所以學傳統文化跟背公式不一樣,我們以前考試做題目套公式,套公式套習慣了;傳統文化是強調悟性的,你要去領悟,你要面對境界有一種感知能力,感覺它因緣客觀的狀態,你不是聽了一堂課拿著道理來套,會套錯的。你是領會到了一種心境、態度,然後去活學活用,而不是我記了一堆東西,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東方的學問怎麼學?有一個小故事,就是張三丰教張無忌(他的徒孫)太極拳。張三丰打了一次就問張無忌,「你記得多少?」張無忌說:「師公,記得七八成。」張三丰說:「來,再看第二次。」又打了一次太極拳。張無忌說:「師公,怎麼才記得三四成?」張三丰說:「好,再看第三次。」打打打,打到一半,張無忌大聲的說:「師公,我全忘了。」張三丰說:「很好!」這用佛家講叫聽而無聽,聽這個道理不是死記硬背的,你死記硬背就有聽;聽了心神領會,不是死記的,你心裡領會到了,相對應的情境出現的時候,你那個心境提起來了。
所以這一句「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是提醒我們學習的模式要對,不是死記硬背的,是要善於體會、善於領悟,然後活學活用。重要的是心境的提升,我們解行相應了心境就會提升。像這句「怡吾色,柔吾聲」,我們真正去做了,做的過程還察覺自己哪裡不足,再多下一些功夫,我們的柔軟一定會在這件事當中提升上來。心境一提升,為什麼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心境一提升,同樣的經文再看,體會的廣度不一樣,因為提升了,看得更廣,看得更深。這句也是勘驗我們學習的狀態,溫故而知新,我每一次再拿起《論語》念一念,《禮記.學記》念一念,有沒有感覺悟處更多了?假如同樣一部經典,我們重新念的時候悟處愈來愈少,這得要慎重,這要自己檢查勘驗勘驗,可能還都是記憶式的學習狀態,都硬記東西。硬記東西對人的悟性不是很有幫助,甚至悟性會下降,因為不進就會往後退。我們掌握這些心境、原理原則,活學活用。
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們善巧方便的方法從哪裡出來的?從慈悲出來的,從真心出來的。慈悲心能體現在哪?設身處地理解對方的心、理解對方的感受。我們想一想,我們今天要跟父母談話,我們是他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長大的,假如我們在提醒父母的過錯,跟一般朋友講話的語氣一樣,甚至有點理直氣壯,那父母感受好嗎?可以理解嗎?我曾經也遇過一些長輩,他說,我們現在不是說孩子給我們多少錢,那個我們都不在意。甚至於是給的錢父母還都幫存起來,給孩子以後用,父母對我們付出都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老人家一談起來,我不在乎這些的,可是真的很難受是孩子很衝對我們講話,都要好幾天才緩得過神來。
當然成德是沒有當過父母,但是這二十多年從事教學,一個孩子十幾歲、二十歲,我們帶呀帶呀,帶了八年、十年,假如突然他講話的態度很衝,我當下也是有點緩不過勁來。不過這個時候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念佛。這個時候應該還是有求的心,所以才會有情緒,無求的心就沒情緒了。有什麼求?我對你付出那麼多,你怎麼用這個態度?諸苦皆從貪欲起,要用經教來調伏。但是我們或多或少可以體會到當父母的心情,畢竟孩子是他這樣看著長大的。慈悲為本,我們能體諒父母的心情,我們的言語就會顧及到他的感受了。
包含我們常常說「規過於私室,揚善於公堂」,你說這都是做法,可是你心境到位了,哪怕你沒有學過這一句,你可能都會這麼做,因為你的心境有替對方想,我現在講旁邊有人,他會很尷尬、很沒面子。有一些是他心境到位了,沒有學過這個道理他也做得出來,不會偏太多。我們真正這種慈悲心起來了,為對方設想的心起來,我們要學勸諫溝通不難,而且會觸類旁通,很快就學得很細心、很周詳。
言語的修養推薦大家《格言別錄》,弘一大師從《格言聯璧》挑出來的,裡面我看快一半都是談言語的涵養。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其實德行落實在哪?一言一行,才顯出我們的德來。我們學聖教,不能說我這個人就是不善溝通,我這個人就是不會講話,不可以這麼講,這是給自己找台階下。台階是要別人給的,不是自己給的。應該是我學這個能夠自利利人,再怎麼難我都肯下功夫去學。
勸父母注意態度。言語的目的、勸諫的目的、勸諫的態度,「諫不入,悅復諫」,還有勸諫的時機也要敏銳的去掌握,悅就是高興的時候,代表心情不是很好的時候就不要勸,我們要會觀機,高興的時候容易接受。復就是重複勸,很有耐性,不會厭煩,勸諫也需要恆心耐力。
而且「號泣隨,撻無怨」,我們一心為父母好,勸父母,結果父母不理解,還打我們,我們也不埋怨。一個人跟人和睦相處,根源在哪?也是在跟父母相處上,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今天我們跟父母相處當中,連父母不理解我們,我們一心為他好,他不理解之外,他可能情緒控制不住還責罵我們、打我們,我們心還是平的,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為父母好,這些情緒我們不往心裡去,人心就平。再把對父母的這個心態用在對一切人,那就是行菩薩道了。
我們四大菩薩首先是地藏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孝親尊師;第二是大悲觀世音菩薩,是把對父母老師的孝敬對一切眾生,那就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落實了《梵網菩薩戒經》,這是大乘經典,一乘的經典,「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這一句,請問諸位仁者,這一句什麼時候落實?我們已經了解這個真相了,眾生在我們無始劫的輪迴當中都當過我們的父母,我們了解真相了,我們此刻、往後應該用真相來生活、來處事待人接物。師長有說,他對一切眾生的供養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眾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每個眾生都有佛性,我們孝敬一切眾生,我們就是行菩薩道,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
孝還配了一個字叫「順」,這個順字,順父母的性德,父母不對的時候,那不能順著他的意思去做錯。傳統文化沒有愚孝,在這句「親有過,諫使更」有展現出來。但是要順勢而為,父母不對了,我們的態度「怡吾色,柔吾聲」,不要讓他感覺你好像忤逆他,跟他對著幹,也不能這樣,順勢而為。父母不對了,我們不當面頂撞他,然後私底下不要照著做就好了。他不歡喜這樣,你低調的不要讓他知道去做就好了。這都要柔軟善巧。
我們看《〈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一百一十四句,九十四頁,這裡指導得滿具體的,父母有過了我們可以違背。經文當中說了,「父母怨咎人不以正」,沒有按照正理,亂埋怨怪罪別人,「已審其不然,可違而不報」,我們做子女的已經知道父母這樣不對,可以違背父母之命而不去報復。「父母欲與人以官位爵祿,而才實不可,可違而不從也」,父母要給人家官位俸祿(地位比較高,有這個權力),可是這個人的才能不符合,不能勝任,可以違背父母之命不聽從,但是不要直接頂撞他。「父母欲為奢泰侈靡,以適心快意,可違而不許」,父母想要追求很奢侈糜爛的生活,讓自己覺得很縱欲快樂,但是可以違背父母之命不予答應。「父母不好學問,疾子孫之為之,可違而學」,父母不喜好學問,反而反對子孫求學問,可以違背他的意願去學習。比方說父母可能反對我們學佛,那可違而學。但是你父母不歡喜你學佛,你就不要在他面前讀經給他看,他沒看到的時候,事事無礙,他一沒看到你就讀經;他在的時候,念佛,同樣在精進,但嘴巴別動,念在心裡就好了。
我也曾經遇過,我到一個地方一個道場修行,跟一個大我十歲應該是有的,十多歲,他跟我住同一個屋,我們兩個人住一起,然後他就叫我「你不要聽淨空老和尚講經了」。我聽得出他的意思,讓我別聽老和尚講聽他講。然後我也沒有否定他,我就笑笑,他一不在我就聽;他出現了,我聽到腳步聲了,趕快關起來。這是老和尚教的,老和尚說,人家不歡喜看到你,你避開人家也生歡喜心了。其實我們心中有老和尚的法,任何境界卡不住我們的。
「父母不好善士,惡子孫交之,可違而友也」,父母不喜歡賢良之士,反對子孫和他們交往,可以違背父母之命去交往。「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濟,父母不欲其行,可違而往」,朋友遇到憂患等著我們去幫助,這也是朋友倫常當中的本分,父母反對前去,可以違背父母之命前去幫忙。接下來這四句很有味道,「故不可違而違,非孝也」,不應該違背卻違背了,這不孝;「可違而不違,亦非孝也」,應該違背卻不違背,這也是不孝;「好不違,非孝也」,一味的盲目遵從父母之命,這就變愚孝了,好不違,非孝也;「好違」,一味喜歡違背父母之命,就好像內心裡面對父母有怨,有時候就會有點對著幹,這就是好違,「亦非孝也」。
其實我們說實在的,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腦子轉得快,眼睛常常在看東西、在觀察,以前的還比較憨一點。今天你不把這些道理告訴他,比方說父母有過了我們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不告訴他,他自己會去想,他假如想偏了,很可能心結就產生了,到最後哪個大人講話他都不聽。你先把道理告訴他了,原來父母不對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勸,但是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做,這對孩子來講就是及時的教育。給他講到「好違」,你什麼都不順父母的意,這也不孝。這些經句都能夠提醒到他們。這是談到順,順勢而為,父母不對了我們也不能一味的順從。
剛剛提到老人家視一切眾生都當作阿彌陀佛,這展現對待一切眾生看作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四大菩薩第三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表智慧,所以我們孝敬父母也要悲、智,有慈悲,還要有智慧去判斷,悲智雙運。《論語.里仁》篇有一句跟這一句是相當呼應的,就是「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侍奉父母在什麼時候勸諫?這個幾就是很微隱,就是剛剛出現一點徵兆,發覺父母有這個想法、念頭,還沒有顯現行為出來,這個時候就要勸。當子女的也要很敏銳,有智慧判斷可能有這個意思,而不是等事情已經發生、很嚴重了才來勸。我們本身觀察父母的心、觀察事物也是要很敏銳。在剛開始,等於事情的一個徵狀起來了我們就去勸,父母的態度不接受,見志不從,但是我們還是又敬,一樣恭敬。我們現在勸人怕什麼?勸了以後落印象,「我跟他勸好幾次了,他不聽」,落了印象影響我們的恭敬真誠,不願意再勸。所以還是心裡面是放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好,不能放你勸了他不聽,或者是放一些覺得不歡喜的事情、埋怨父母的事,這放在心上一定影響我們的恭敬心,所以還是要恭敬。又敬不違,不違就是不違背自己的初心,不能勸一二次就算了,不做了,不違。勞,因為要很有耐心去勸,就不辭勞苦,勞而沒有怨,不埋怨。
我們看師長老人家勸導眾生很有耐性,教導我們六十二年,而且勸我們都是很柔軟。大家注意去聽、去觀察,老和尚有沒有說你你你、你們你們?很少,沒有這種詞語。一要提醒我們的問題都怎麼講?我們,我們業障太重了,言語也是很恭敬、很柔軟,很給我們學子們留顏面。然後看到弟子們的問題都是在講經的時候說,我們都是成年人,好面子,得給我們留面子。這些遣詞用句、心境也是我們的學處,以老人家的德行、威望,他在勸眾生的時候都是這個態度,我們沒有他老人家的德行跟威望,我們勸別人的態度還不如老人家柔軟,我看人家接受度就低了。所以我們得冷靜想想,我們勸別人成功的機率高不高,甚至於有沒有適得其反?明明勸他為他好,還鬧不愉快,這些情況都要經一事長一智。在我們今天學這一句當中,我們總結總結經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剛剛我們提到說勸別人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信任,這信任絕對不是要來的。我回想自己成長過程,跟親戚朋友有時候在談話,「你要信任我,你怎麼可以不信任我!」講得自己也很生氣,都快哭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信任還有這麼要的?「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這是君子的心境,《群書治要》裡面有這一段。君子羞恥的是什麼?自己沒有很好的修行,不羞恥人家污辱、毀謗。我們現在沒有太重視自己的修行,但是人家批評一二句很受不了,就跳起來了,還要找人家理論,這都不是君子的心境。恥自己沒有做出讓人家信任的行為,不羞恥人家不相信自己;恥自己沒有很好的能力去承擔任務,不羞恥別人不給我任務。人不知而不慍,但這也不簡單,你很有能力人家不用你,容易發牢騷。孔子跟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所以自己很有能力不被重用不發牢騷,這個修養已經很好了,但是君子確實是很有能力不被用,他不會鬧情緒。說實在的,不被用每天可以好好念佛,挺好的。萬德洪名能滅眾罪,對自己最好了,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最快提升的方法。而且我們好好念,這個功德大,還可以迴向給親戚朋友,這個力量也是很大的,迴向給一切眾生。所以印光祖師當時候唯一一次出來主持法會,上海護國息災法會,好像是七天,好像有出他老人家這七天所講的開示,這很精闢,有時間真的要好好學。因為我們現在的天災人禍也是很多,老人家當時候最強調的就是念佛能挽救這些劫運,當然也要戒殺放生。我們不攀求一定要有事幹、一定要有什麼位子,一切隨緣,用真心都是圓滿的功德。沒有任務,我們一心念佛迴向,也都是圓滿的功德。
剛剛跟大家提到老和尚勸弟子、勸大眾,這也都是我們要去觀察,都是我們的學處。當然我們觀察老師不能觀察錯了,我也有遇過同修講「老和尚都不講人」。當他對自己老師看錯時候,他的恭敬心會有一定的影響,會退的。佛法是師道,當我們對老師的心態不對的時候,我們很難學進去。佛門說法器,比喻一個真正肯學的人就像一個器皿,可以裝載東西,代表老師的教誨進到他的心中就不會忘失,他把它裝起來,納在心田。就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的,要「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放在心上好好去做,「不失所受」,不會忘失掉。假如這個器皿破洞了,掉出去了,那老師的教誨可能遇到境界的時候提不起來。
我們對老師的心境自己要護念好。我們不懷疑老師,在這樣的信心基礎下,我們才能觀察出善知識的用意在哪裡。你看為什麼都在講課的時候提醒弟子們的錯?沒有不講,你說都不講,那觀察錯了,是在講學的時候,因為講學沒有說針對誰,真正有恭敬心的人就接受了,沒有恭敬心也不得罪他。要跟這個弟子的緣慢慢慢慢保持、慢慢慢慢加厚,你直接提他,他不高興下次不來了。這些都是善知識良苦的考慮。
再來,真正恭敬請教的老人家都會指導。我也曾經遇過人家要去問老和尚問題,他還擋同修,「你別去問了,老和尚都是說好好好、好好好」,他自己就不知道為什麼他每一次問老和尚都說好好好,老和尚的意思是說,你都有自己的意思還來問我幹啥,是老和尚順著你。而且我發現老和尚那個好都講好好好,其實那個速度已經在提醒學生你別問了,你哪是真的要問我。我們心都太粗了,而且根本自己要去問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意思,那個心已經不是真心,是要讓師父幫他背書。說實在的你用這樣的心去聽,老和尚講什麼你也聽不懂,甚至於還會照自己的意思去解釋,因為有住,自己的心已經很固著這樣。我都遇過,自己「我一定要這樣做!」然後老和尚勸了好久,勸勸勸勸勸,統統聽不進,最後還說「老和尚你意思是可以這麼做」,我在旁邊都快昏倒。所以我們光是說培養對父母、對老師這種恭敬態度,就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真的這個態度要把它養成,父母老師的話我們才真的能夠納在心田,或者才能領會得對,不會領會偏了。
我們看勸諫父母很重要的一點,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言語要讓父母感覺你一心為他好,那他就很容易接受。當然勸,比方先美其長,肯定他的長處,或者肯定父母的付出、恩德,先談這個,談起來心裡就歡喜了,待其心喜,他高興了,善言易入,你為他好,提醒他的話語容易進去。
在明朝有一位童養媳蘭姐,她十二歲就已經嫁到婆家去了。看到婆婆常常跟婆婆的婆婆發生爭吵、口角,而且她的婆婆還罵自己的婆婆,罵說她老而不死,真是討人厭。這種話出來真的會很傷老人的心,也很折自己的福報。結果蘭姐觀察到這個情況,「乃於夜靜」,半夜沒人的時候,夜闌人靜,「泣跪姑前」,翁姑,翁是公公,姑是婆婆,古代的用法。她還沒講話,你看她挑的時間、她的動作,她先跪下來,然後流眼淚,這個眼淚是一心為婆婆好,心疼,看婆婆這麼講自己的婆婆,這是要造很多孽的,心疼。這都要發自真誠,為什麼說至誠感通?很有道理,這不是點眼藥水的,點眼藥水效果不好。提到了,「姑與祖姑口角,示人榜樣」,妳們兩位老人家這麼在吵,那給後代留下什麼榜樣?日後婆婆妳老了,妳都罵妳的婆婆是厭惡,討人厭,當妳老了,會不會人家也把妳當作討人厭?「奈何,人孰不老」,哪有一個人能不老?都會老的,媳婦只願妳跟祖姑都能長壽。你看那個言語態度,都是為她的婆婆好,希望她婆婆長壽,希望以後人家都恭敬她,不要討厭她。「姑感悟而孝」,至誠的孝心,她的婆婆就悔悟了。「蘭姐後生五子」,生了五個孩子,「兩登科甲」,有兩個考上進士。我們勸父母,這是一個好榜樣。另外,我們體會到主人翁的心境、言語、方式、場合,這都是學處。
同樣是明朝,有一位楊秀貞,她的母親生了三個女兒,都沒有兒子,結果生第四個女兒她就很生氣,就要把這第四個女兒投到水裡去。楊秀貞十三歲,她就趕緊把這個妹妹抱起來,然後跪在母親的面前,「母親,妳希望有兒子,可是妳現在的方式卻要殺死女兒,妳這樣會愈得不到兒子。如果妳是考慮女兒以後要嫁還要嫁妝,那我不嫁了,我這個嫁妝錢就給這個妹妹,我不嫁了,這樣妳就不用擔心了」。結果她的祖母聽了之後罵她,「妳不懂,妳不懂事」。秀貞又面對奶奶跪下來,「跪稟」,你看她態度,跪著很恭敬的稟告:「祖母,妳每天念佛,今天妳見死不救,妳這樣念佛應該是要有佛的慈悲心,不能見死不救。」她也很善勸諫,她祖母是念佛的,也得把佛搬出來。她祖母醒悟了,就留住了這個孫女,她媽媽也留了這第四個女兒,結果過了兩年生了一個男孩。後面有感應,她的母親生弟弟的時候,她的父親夢到爺爺告訴他,你這第四個女兒假如沒有留下來養,這兒子絕對生不了,斷不能生。所以秀貞這種至誠勸她的母親,不只感動了她的母親,還把她楊家的子嗣傳承下去,不然她楊家就絕子嗣了,這種孝心的感通確實是很不可思議的。
這兩個例子提供我們做為榜樣,我們在勸諫的因緣當中,勸父母、勸他人,也能效法他們的這種精神。
大家最近有沒有勸父母的例子,或者是勸他人,或者勸學生,也挺好的,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尤其勸父母,確實是要很柔軟。父母思惟很敏捷的,你就可以點到為止,或者是講一些事例,不要直接對他,這都是善巧。或者講自己,當然講自己是很真誠的,你在講自己過程當中去提醒到父母可能不妥的地方。其實真的有一心為父母好的心,往往在那個當下會有佛菩薩加持,也會有一些靈感。
這是自己回想的,像女眾一般感情比較重,一般,不是絕對。當媽媽的人一生了孩子,對孩子的情比較難放下,像成德就覺得母親比較放不下我。我記得很多年前我跟母親講:「母親,我們應該都不是這一生才遇到佛法的、才開始念佛的。」母親說:「對,人家介紹我念佛我很高興就念了。」接著我說:「我們一定有放不下的,所以我們才前世還沒有去極樂世界。」這麼講媽媽都能接受。後來我又講,其實實在講我一開始都沒有想要講這些話的,就剛好聊聊聊聊,應該有佛菩薩加持,這種刻意不得。「我們都不是這一生才念佛的,一定有放不下的」,我母親也點點頭。「我們上一輩子究竟是放不下什麼才沒去的?」講到這裡就不能再往下講了,拿捏好分寸。這個時候說:「媽,妳就是最放不下我!」這個講出來就破功了,言語要掌握到恰到好處,而且言語心平氣和,你不能有情緒波動。
有時候學生,我記得遇到一個學生,他打別人,惡名昭彰,有一次就很落寞的坐在樓梯上,剛好我走過去。我們以前是朱自清父親的背影,我們現在還要看懂學生的背影,看懂他們的心情。我當時候過去只看到他的背後,他好像很落寞,我就走過去,然後就坐下來,陪他坐了好一會。他心情不好的時候你不要急著跟他講話,坐下來,我也不知道坐了多久,他就開口了:「老師,我很想死。」我們當老師的不能「你不能死、不能死」,要很平和,心很平靜來應對他。我就很認真看著他,「你為什麼很想死?」你就順勢在引導他。他說:「沒有人喜歡我。」我說:「人家為什麼不喜歡你?」他說:「因為我都打人罵人。」「那你不要打人、不要罵人,人家就喜歡你。」我們在跟學生互動的過程,我們的心要很平的時候,真的都會有一些靈感出來,但是我們有情緒波動的時候,有時候這些靈感就出不來。所以我們在跟學生、甚至在跟親人談話的時候,只要發現自己有情緒的波動,一定要馬上調伏,不然愈談火氣愈大就麻煩,適得其反。古人說心平氣和則能言,這個還是很有味道的。
有人舉手,我們有請許同學。
許同學:請問可以聽得到聲音嗎?
成德法師:可以可以,有請。
許同學:尊敬的成德老師以及諸位學長,大家好。學生就是在一二年前家母身體不好,可能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辦法住道場,所以都住在家裡,當然可能因為這樣就比較沒有運動,身體就出了一些狀況。學生為了母親好(為了家母好),所以有時候就勸著她去多運動,可能人比較嘮叨一點,母親有時候聽了就發脾氣了。學生覺得為母親好,怎麼會變成這樣的一種現象?後來就自己反省,學生的同修也提醒學生說:「你可能有一點太急躁、太嘮叨了,或您說『媽媽您要怎樣、您要怎樣』,該改成我們怎麼樣。」學生想說真的是這樣子,造成媽媽聽了有壓力,而且讓媽媽誤會說,可能她有運動,一這樣講讓她覺得她沒有做,為她好,沒有多運動。但是我們關心她她反而有壓力,而且又發脾氣。後來學生也做了一些改變,有時候就點到為止。有時候會用譬如說我們有WeChat(微信)或者line,或者工作的時候一想到,就用訊息的方式給她提醒一下。有時候週末放假的時候我會問說,媽媽我們要不要去哪裡走走?譬如說去澄清湖走走,後來媽媽有接受。這樣下來運動上面就慢慢慢慢能夠接受,事實上這樣老人家也就比較不會發脾氣。我也很感謝學生的太太給學生這樣的提醒,在言語上也要注意,母親才能夠接受。
以上是學生的報告,謝謝,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許同學。勸父母確實都要有善巧,像帶去風景秀麗的地方散散步,這也都是善巧方便。而親人之間要多講一些情,不能感覺好像一見面就要探討道理,又變成有一點要講道理來要求。親人之間宜講情,不要常講理,有時候講理多了傷了情。其實說實在的,傷到情,我們還在理當中嗎?許同學很有福報,妻子很賢德,能護念你、提醒你。您的夫人是助夫成德,很敏銳,您是有福報的人。您剛剛是提到說你的身體比較不好還是說媽媽的身體比較不好?
許同學:是媽媽身體不好,所以勸媽媽多做運動。
成德法師:是。遣詞用句,剛剛許同學提到的,愈親的人愈敏感,你一個字的遣詞用句其實可能都會給到不同的感受。謝謝許同學給我們現身說法,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