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四十五集) 2022/5/14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45
成德法師: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完師長談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十年因緣」,老人家最後給我們的勸勉跟印光大師是完全相應,這也是老人家給我們展現師承。老人家提到了,希望我們真正記住「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印光祖師期許我們「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印祖的期許、師長的期許完全相應。而印祖說到的現生優入聖賢的境界,其實就是能夠敦倫盡分。什麼是聖賢君子?演什麼像什麼,都用真心去盡他的本分。所以聖賢君子不是很高,而是落在當前。
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是當生成就的榜樣,他的表法我們也要體會到。諸位同道,大家希不希望當生成就?這件事可不能勉強,這得自己有堅定的決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我不搞輪迴了,輪迴路險。下了這個決心,也不是一時激動的,怎樣修學才能當生成就?我們對這個問題得要深入思考,人生踏出的腳步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方向,我現在的每一步是不是往當生成就在走?我的思惟、我的念頭、我的一言一行是不是都往當生成就靠近?跟當生成就相關的經教,祖師、師長的教誨,有沒有時時在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當中指導我?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走的每一步都往當生成就的方向邁進。
我們之前跟大家有交流過師長老人家一段開示,「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大家有印象吧?我們學完這篇教誨就要懂得善學,不能學還是照本來的習慣,那這篇教誨就沒有辦法用上。但是沒有用上也很正常,因為我們只學了一次兩次,按照科學家要學二十一次才不容易忘記。而在這篇教誨當中師長就有指導了,善聽,用老實聽話去聽,不能夾雜太多自己的感受、看法。我們還沒有證阿羅漢,不能隨便相信自己的意思,自己感受太強都是見思煩惱在起作用。
就像冉求他也很可貴,他自己心裡的想法他有講出來,他跟孔老夫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不是不仰慕老師所傳授的道,我力量不夠。他有講出來,他沒講出來可能孔子就點不到他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複習一下「十年因緣」,老法師有說,他到海外弘法,出去以前會去見李炳南老師,回來以後又會給老師匯報這次出去的情況。師長有提到,老師了解我的狀況他才好指導我。
可能我們講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同道生煩惱了,我現在又沒有在師長身邊。我們修行有一點很重要,這也是蕅益大師指導的,「觀心為要」,起心動念是修學最重要的。蕅益大師是這麼教,章嘉大師也是這麼教師長的,章嘉大師講的是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起心動念在師長教誨當中有一句,「強者先牽」,我們遇到一切境緣,我們比較強的思惟慣性或者感受很容易就提起來了。比方說積極樂觀的人他會去想方法解決、克服,性格比較退縮消極的他就容易往壞處去想,都是念頭。修行改性格。
成德還沒有學佛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父親他有兩個兒子。大家有沒有仔細去觀察,同樣一個家庭生出來的三個孩子、五個孩子,性格一不一樣?連雙胞胎都不一樣,真的很有趣。父母、家庭是他的一個緣,但因在他自己身上,父母只是他投胎的一個緣,他與生帶來的這些稟性跟他過去生修學的有關係。
當父親的人很用心,因為孩子性格差異很大,有太過、有不及,《論語》說「過猶不及」,都要調到中道。一個兒子很樂觀,父親覺得有點樂觀過頭了;另外一個兒子很消極。老大比較消極,小兒子比較樂觀。他就送小兒子什麼東西?一堆馬糞,看他會不會看了之後太樂觀有點降一降。結果他小兒子看到馬糞在家裡面,高興得到處闖,「爸、爸,馬在哪?你給我買馬,馬在哪?」你看送他馬糞他這麼樂觀,爸一定給我買馬了。大家想一想這個結局是什麼,爸不給他買馬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給老大買什麼?買最好的自行車,就送給他老大。他老大一看皺著眉頭,我騎了摔了怎麼樣,到時候流血流很多怎麼樣,一大堆的擔心。
我們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聽一個故事也是在參,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反觀,我們自己的性格是什麼狀態,我們一遇事了是不是很容易先擔憂、先退縮?修行就要在這些地方修。修行不能退縮的,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一片光明,沒有陰暗的地方,我們對哪個人事物退縮的心就提起來了,那怎麼跟一片光明相應?
我們學《無量壽經》學什麼?慕賢當慕其心,學阿彌陀佛的心境。「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是經上我們可以體會到阿彌陀佛的心境。他的願很廣大,「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讀經要受益,要不分別不執著去讀,而且是隨文入觀,讀著讀著這句經文就是自己的心境了。老人家為什麼讓我們早課念四十八願,晚課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早課提醒自己心同阿彌陀佛,願同阿彌陀佛,行同阿彌陀佛。《三時繫念》指導我們,「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
世間自在王佛跟法藏比丘的對話,跟我們從事教學工作有沒有關係?學以致用,我們把《無量壽經》裡面師生關係用在我們自己的教學上,用在父子關係上,養不教父之過;用在師生關係上,教不嚴師之惰。阿彌陀佛在因地上,法藏比丘問:「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諸位同道,你的孩子跟你的學生有沒有跟你談過他的志向?他的志向很遠大,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馬上能不能以很好的引導讓他志向更堅定?當然這個志向不能強迫的,修學最怕的出現執著點,一執成病,最後好心辦壞事,適得其反。比方說當父母的,「你一定要給我到英國漢學院去」。聽起來挺好的,志向,你這個志向是硬逼人家的,你不是做他的助緣讓他自己發起來的。
志向是不能勉強的,一勉強他起反感。我接觸到好幾位十幾歲的孩子,他的父母就是一定要讓他走這條路,我私底下跟他談話的時候,或者聽到他跟其他人談話,都是我不想讀這個書了。所以我們當父母的要柔軟,不能強硬。當父母、當老師的都體會不到孩子跟學生的心,我們給予他的引導真的契他的機嗎?《禮記.學記》講,知其心然後可以救其失,知其心然後可以長其善。我相信世間自在王佛馬上就感覺到法藏比丘那種心境,他一個當老師的人馬上回應正能量給他,他是知其心。
有一些學生發的願可能太狂了,這個時候也稍微給他引導一下。世間自在王知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他了解這個學生。所以回應他的是什麼?人有至心求道,「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馬上一個很具體的影像,只要你有恆心毅力,絕對可以達到,「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一個當父母、老師的人都沒有這種使命氣概,他能這麼應機的去引導孩子嗎?要當好父母、當好老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一個很有志氣的父母,對社會很有責任的父母,你說他的孩子不負責任,我不大相信,他每天在父母的一言一行當中薰陶。所以教育最強的力量潛移默化。我們要務本,修身是本,我們真有修身,孩子自然潛移默化。
可是光是一個回到根本就不簡單,強者先牽,什麼比較強?我們容易在枝末當中思考,容易在枝末當中做事。所以這一句強者先牽就要讓我們觀照我們的心念,觀照我們在面對境界的時候是不是我們的正思惟。「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就指導我們,善聽、善思惟、善言、善行。我的思惟都是「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的一言一行一定都在本上。時時能務本的人他一定心是靜下來的,定靜安慮得,他的思慮都從本上思考,他得到的都是從根本去解決問題的,可是問題他的前提要知止,而後有定。
知止是止於至善,止於當生成就,止於了脫生死,不能用輪迴心。我們現在為什麼心靜不下來?太多世間的牽掛,太多攀比,太多對未來的擔憂。一有這些擔憂就不從根本,想抓外面的東西,我抓到了哪個人,我抓到了哪個學校,我就穩了。從外面抓很難心定下來,要理得心安,自己的心安在經教上、安在理智上、安在真理上。我們都知道思考一定要務本,不能本末倒置,但心靜不下來不可能安慮得。我們得問問自己,我們的心能安定下來嗎?還是常常很容易急,常常看到什麼事火氣就壓不住了。這告訴我們,我們身心有問題,火那麼容易就上來了。身體分陰陽,陰不足了,沒有水,只有火,很容易上火,因為沒有水煮了,身體腎氣都不足了。要調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跟我們漢學院的同學們提醒,我們學傳統文化、落實傳統文化從根本落實,根本孝親,孝親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做起。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有沒有給孩子展現「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在這麼做的時候就是在把孝親尊師演給學生看。我們看承傳孔老夫子道統的是誰?曾子。曾子的功夫下在哪?在《論語》裡面我們可以觀察出來,曾子臨終,「曾子有疾」,把門弟子找過來了,「啟予足,啟予手」,先看腳再看手。當然假如從他臨終的跡象來看,先看腳再看手,代表他的知覺是往上走,所以他的神識怎麼樣?神識是往上提升。所以經句裡面的先後順序可能還有個中道理在其中。你要墮落下去,神識是愈往下走,從腳底出去就麻煩了。
我們看面對臨終的狀況,曾子心念都是我孝道有沒有盡好,還有趕快把學生找過來機會教育,念念都想著要傳承。「泰伯第八」這句曾子的話,把他的心境都透出來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用這樣的心境來愛護父母給他的身體。所以要把身體照顧好也得改性格,性格太逞強一定傷到身的,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就沒提起來。這一點我很有心得,我個性太逞強了,常常透支,然後還自欺欺人,騙自己大眾太需要我了,自我感覺良好。都表不好的法,流弊就出來了。說實在的,天下沒有自己,地球還是依然轉,太陽還是從東邊出來,很亮。不能把自己太當回事,也不能把自己不當回事,不能過,也不能不及。不能給自己太多合理的藉口,這些教誨都要當下做。
真的,我們的孩子、學生只要沒有健康的身體,他這一生學業、事業、家業就沒有很好的根基,讀書一讀累了,沒有精力。身體一不好,思惟能力就差了;腎氣充盈,思惟敏捷。我們要知道,五常仁義禮智信跟肝心脾肺腎是相應的,智對應的就是腎,水,腎水,水表智慧。有一句話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也要從君子務本去思考,可不能從分數,可不能從他現在有沒有學哪些才藝。我們的思惟有沒有從本,他的身體是本,他的德行是本,我們現在都是犧牲這個本去追求枝末。那天我聽到孩子讀小學二三年級,幾點睡覺?十一點多,你不是拿本去換末嗎?當父母、當老師不能這麼幹,這有過失的。
成德有機會剛好到城市街上走,有時候剛好有機會到百貨公司看一看,看到現在年輕人的臉色真的都是蒼白,甚至於穿的衣服這肚子空出來,難怪現在不孕症愈來愈多。天氣這麼寒冷,大家看我包得這麼緊,早上也才五六度,還很冷。這十來度的天氣她這麼穿,女性這麼穿威脅到我們人類的下一代,這不是開玩笑的,衣冠文物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要改自己的性格,要把孝道展現給學生看才行。弘揚文化它是一條一生死而後已的路,不能超短線。我記得有遇到大眾很關心,見到成德,那時候成德還沒出家,他很關心的對我說,「蔡老師,怎麼你們團隊的人都這麼瘦?」尤其是上了年紀當媽媽的人,一看我們都那麼瘦很心疼,我們還沒有利益到別人就讓別人操心。都要讓別人操心的人說要為往聖繼絕學,這不大可能的,要能不讓父母操心、不讓老師操心,不讓別人操心才能去利人。
我們剛剛透過自己的念頭清楚自己的性格。老子有說: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但是欲知人者要先自知,欲愛人者先自愛,欲助人者先自助。我們身心安定了,我們才能夠去愛人。一個當父母的人,急躁的心都沒有調伏下來,他縱使講的每一句都跟《弟子規》相應,他所傳遞的是什麼能量?是著急的能量。一著急起來,還加上控制要求,甚至還帶威脅,「你沒有怎麼樣你就給我等著瞧!」甚至於還拿別人來威脅自己的孩子,比方說,「你假如不怎麼樣,成德法師就會對你怎麼樣!」把我都拉下水了,我本來要珍惜跟這個孩子的緣。你看當父母的人已經習慣用威脅的方式,他不知不覺就用出來了。教孩子不是第一,教自己才是第一。
海南省監獄系統為什麼可以做成功?因為張發廳長一把手他的認知非常正確,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所以現在真正最重要的不是教學生、教孩子,是教父母、教老師、教自己。教自己從哪裡下手?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你的心定不下來,你講的每一句話、做的每個動作可能都起到負面效應,怎麼把孩子教好?我有聽過同修說,聽老法師講課心臟都快跳出來了。因為老法師講得慢,他是很著急的人,一聽老和尚這麼慢他都有點心跳加快,不適應。
其實我也很著急,急的人脾胃功能不是很理想,所以吃不胖。人要增胖還得先改性格,你看人家心廣體胖,都是臉很圓,很沉穩,慢慢來慢慢來,不著急。聽老法師講經有一個好處,能夠把自己的心靜下來。你隨著老人家的速度,把心調得跟他同頻共振。聽經的時候把心調伏下來,慢慢就會察覺自己走路慢了、講話慢了。一個人的涵養功夫在一個緩字,心能安定緩和下來,你才能夠去很從容的應對人事物。
不知道我這麼一講,會不會有哪個同修是慢郎中,他實在慢得他的太太都快受不了了,聽我這麼一講,「妳看成德法師說要慢、要慢」。所以我什麼都沒說,大家也什麼都沒聽。聽而無聽是真聽,是用真心去聽,沒有聽出執著點,沒有聽出對人的要求。說而無說是真說,我們當父母老師的說而有說,就瞪大眼睛在那裡看孩子跟學生,有沒有照著我說的做?控制的心就上來了。
所以無說、無聽、無住、無相、無願都是屬於心清淨。應無所住,講完了心上還是清淨的,沒有掛著一個事。應無所住,他再遇緣他才能而生其心。就像鏡子一樣,境界來了照得清楚,境界沒有了乾乾淨淨的。我們的用心是往用心如鏡的方向去努力,對人事物不要落印象。理上講很容易,不要落印象,事上呢?事上我們得有配套措施,一些落印象要浮起來了,趕緊萬德洪名趕快念。
所以師長的指導非常精闢,做事的時候真誠心去做、真心去做,這個事做完了萬德洪名提起來,心才能保持清淨。不然我們做完事,那個事腦子裡繼續轉,甚至轉到晚上都很難睡著。諸位同道,兩件事一定要保證,吃得香,要有胃口,還要睡得香。假如躺上去半個小時都睡不著,要調整了,因為這種狀態只會透支身體。為什麼說睡不著透支身體?第一個,半個小時還沒睡著,腦子裡轉不少東西。師長有說,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耗在哪?念頭上。耗了那麼多能量又睡不好,睡覺是大補,最補的就是睡覺了,補陽氣,你的整個器官才能夠休息、恢復。
吃跟睡不能保證,這趕快要調整,不然就繼續透支下去了。說實在的,我們現在身體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我也聽過修學的人,「身體我不在乎了,活一天幹一天吧」。你這個說法是把你不夠珍惜身體合理化,還是你真的是入這個境界了?你的定功完全不會受你身體不舒服影響,你再來這麼說。說實在的,真的有這個功夫的人他也會表法給人家看,他會考慮他所做要為人演說。我們看師長那麼多學生,幾個人有觀察到他老人家早睡早起?我們當學生的跟他老人家學,可不可以把這塊跳過?然後自己都打著「我是老法師的學生」,結果都半夜一二點才睡覺。然後他團體的人看著他,他不睡人家也不好意思睡,最後就整個團體都缺覺了。所以學不能挑著學,老人家的定功很強,但是他表的法也是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我們儒釋道三教聖人的指導,怎麼樣生活才是道法自然?我們看農民道法自然。成德有去到一個農村,結果我們同修載著我,載著載著就說了,「這一戶人家九十五歲的時候還來幫我幹活」。因為大家都是農夫,互相之間剛好你那裡比較忙,互相支援。鄰居很重要,「千金買田,萬金買好厝邊」。我們閩南話都有押韻的,念起來都挺有味道的,千金買田,萬金買好鄰居。這好鄰居會形成一種氛圍,你這一方的氛圍。所以為什麼孟母要三遷,還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氛圍潛移默化影響小孩。很明顯的,我們小時候的記憶,哪一家煮好吃的都端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哪一家婚喪喜慶其他鄰居都來幫忙。你說我們在這種氛圍還會很小氣嗎?不會了。
所以他帶著我就說,這個是九十五歲還到我們家幹活,另外這一戶人家活到一百零四歲。我當時候聽了之後就想,九十五、一百零四,自己假如能活這麼長,還能夠再跟大眾分享。所以長壽還是挺重要的。
所以農夫他知道道法自然,他一定不會急於求成的,因為他每一天所面對的都是道法自然,我種下去的東西,哪有一下就開花結果?它要發芽,他還得先育苗,育完苗再移植,之後再生長。我們不是在大自然當中,我們是在都市叢林裡面,窗戶一打開一棟一棟高樓大廈,一棟比一棟高,整個生活的氛圍是什麼?快快快洗臉、快快快吃飯、快快快穿鞋、快快快……都是這樣快快快,你說孩子不急於求成嗎?不著急嗎?所以真正當父母、老師,在這個時代功夫要更高。我們處在這個共業當中,父母、老師要很冷靜、很有定力,你才不會被這整個共業影響,才能有別業!
所以我們首先父母、老師,包含領導者,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要把我們的心先定下來。要怎麼定?我們有沒有曾經重視過這件事才重要。我們好像可以講出很多事情很重要,哪些是務本的,可是每一件重要的事都要下功夫去調整,去把它做到位才行。我們現在行的部分比較缺乏,所以李炳南老師說,「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真正有重視這句話,他就會去思惟,然後他的言行就會跟上他的思惟。夫妻相處我應該盡什麼本分,父子之間我要盡什麼本分,靜下來把它列出來,兄弟姐妹之間,朋友君臣之間,好多事要趕快去做,必須敦倫盡分。
「處世不忘菩提」,不能忘了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弟子看到這句《華嚴經》的話,沒有人願意做魔業的,可是這句是指導我們不能忘失菩提心,真正把這句話重視了,會去思惟我怎樣保持菩提心、保持真心,不能讓它忘失。既然要保持它,我們每一天就要把菩提心保持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保持在人與人五倫的相處當中。老人家怕我們對菩提心不容易去體會,老人家很慈悲,給我們講了五心,讓我們從五個角度去感受真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所以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用真心。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迷失的真心找回來,然後讓它保持不要中斷。
李老這些話、印祖這些話我們得把它重視起來,不然我們背了一大堆,冷靜想想,沒有一句下深功夫下去。所以他老人家才教道:「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要就是重要,「要在行解相應」。我們佛門一般說解行相應,他老人家為什麼要把那個「行」搬上來?他已經觀察到我們行的力度不足。《弟子規》也提醒我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現在《弟子規》這句提醒能重視起來的就不多,為什麼?因為我們學知識的慣性很強,都希望多學一點,求知欲。我們求知的動機也要看清楚,觀心為要。求知的欲望很強,為什麼?這樣人家一問我我可以講很多,人家就看得起我,人家就會覺得我很厲害了,我還可以去給人家輔導。這個心離道愈來愈遠,自己有沒有看到?我們在講台上,我看書的目的就是堆積我可以講課的材料,這樣的心境都會忽略掉力行、落實。所以《弟子規》每一句不能滑過去,李炳南老師、祖師的每一句教誨不能滑過去。說實在的,不滑過去都很難,因為我們的心太浮躁了。所以師長在講經的時候多次提到,我們現在心浮氣躁。古人留這句要重視起來了,為學第一功夫,降得浮躁之氣定。
李老這兩句法語提醒我們敦倫盡分重要,提醒我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不是說說而已,要落實,所以我們在夫婦相處、父子相處、兄弟相處之間要觀心為要;出了家門,君臣之間、朋友之間亦如是。君臣之間,「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純是去成就領導的心、去成就團體的心、去成就大眾的心。
在五倫裡面,我們看真誠,一念不生是謂誠,所以我們在五倫相處當中不能落人家不好的印象,一落下去了,你一看到這個人,你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就上來了,甚至於更嚴重的就對立起來了。你這樣的心境,互相交感的都是彼此的惡念;你用真心,可能喚醒的是他的善根。都是感應,互相交感,所以對人不要有成見。在哪裡練?每一次跟人談話的時候觀心為要,我以前落這個印象,阿彌陀佛,真誠相待,而且都念人家的好。師長有一句夫妻相處的箴言,「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這樣心才能真誠。這樣的心境跟普賢行相應,只看對方的優點,稱讚如來,隨喜功德;不看對方的缺點,才能禮敬諸佛。所以要真誠,與人相處要清淨,不能對人有目的、有所求。
其實這一點就不簡單,自己成長過程也是在功利主義之下,什麼事都帶點目的,討好老師、討好領導。現在雖然知道修行了,但是還沒學以前這些慣性要轉過來,那得我們很重視、很下功夫了它才能轉變過來。我們可不能感覺到我學了,這些我都轉了。真正轉也不簡單,要不顧生死、不計成敗,轉一個習氣跟扒一層皮一樣,不容易。
成德從小拿筷子就拿錯了,後來因為要去代課,就想到老法師說,當長輩的人都要給孩子好的影響,我就開始改那個拿筷子。前一個禮拜吃飯很痛苦,因為拿正確的夾菜都要夾半天,夾得都快沒耐性了,很不好受的。但是堅持下去,不然又回到那個慣性去了。堅持了好一段時間,慢慢適應了,都有一段痛苦的過程。後來很有意思,改過來以後,有一天突然想說我以前是怎麼拿的,忘了,學到正確的,錯誤的忘了,放下了。
學道須是鐵漢,要轉變一個性格不容易,轉變一個習慣不容易。「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要有這種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才能把那個退縮的性格轉過來,才能把那個控制的念頭轉過來,才能把那個對立的念頭轉過來。所以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都要真實面對自己的問題。自知者明,要先從自知下功夫,才能夠知人,自愛才能夠愛人。所以現在擺在第一位的,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好,接下來才是第二位。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今天一開始跟大家提到,師長他出國前去見李老,出國回來再去跟老師匯報,老師才好指導我們。可能我們下一個念頭,現在師長年紀大了,他也不可能這樣指導我們,那我沒機會了,容易負面的想法。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老人家還住世,我們真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老人家還是會護念我們的。但是畢竟老人家年紀大了,我們不能常常去叨擾。這也是我們在落實,除非萬不得已,不然自己用他老人家的教誨思惟。現在網路事實上沒有說它有好壞,都是因為人,我們用習氣去用它,它就給我們不好的影響,我們就陷在裡面拔不出來了;我們是用覺悟有定力去用這一支手機,那變成免費的祕書了。
所以何處是道場?處處是道場,手機是道場,吃飯是道場,對飲食勿揀擇,要把偏食放下。吃飯就是道場,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吃飯忘失正念,吃飯就變魔業了。忘失菩提心,吃飯也用菩提心吃,「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存五觀。量彼來處,我吃這一頓飯,幾十個行業成就了我這一頓飯,有米、有麵、有菜,這個過程有農夫,還有商家,甚至還有做豆皮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有一個念眾生恩。念恩的心能保持,煩惱就不容易進來,為什麼?念恩的人每一天就覺得要去報恩,他覺得好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吃飯在叢林裡面就是修行,五門功課,其中吃飯也是功課。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自己德行沒有好好提升,對不起這一餐飯,對不起大眾的供養。「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吃飯要吃出菩提心、感恩心,不能吃出貪心來了。吃出貪心,每一餐飯還沒吃以前就想,今天有沒有紅豆湯可以喝?未來煩惱就起來了。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不能起貪心。「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我有一個病叫肚子餓,所以沒辦法,得吃。但是吃是「為成道業,方受此食」,療肚子餓的病,但是更重要的我得成道,才對得起大眾的供養。
我們剛剛提到了,師長住世都在護念著我們,我們首先可以用他老人家教的教誨來思惟。還是覺得想不明白,可以上網打老人家的法號,然後你問題的關鍵字打一下,可能就跳出來「佛學問答」,老人家針對好多我們修學的問題都有指導。假如還是找不到,那善友為依。蕅益大師給我們指導四點:「淨土為歸」,這就是知止,這一生不貪求任何東西了,一切隨緣就好,我們有福報不可能餓死的。有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不用去多操那些心,隨緣就好了。
淨土為歸,師長最後的話也是指導我們淨土為歸。我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真正報師恩。我們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完成這一生的使命,我們到極樂世界再相聚。
諸位同道,我們跟師父約定好了沒有?一言為定,不需要打勾勾吧?這些我們都隨文入觀。一個人努力的動力跟守信用有關,我答應師長了,我答應人家了,我在心裡面答應我的另一半要白頭偕老,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甚至於我們起的心都不辜負,就像「季札掛劍」,他的心已經想著這把劍送給對方了,因為他要出使他國,不能沒有佩劍,後來他回來要去給這個人,這個人已經去世了,他就把這把劍掛在他的墳前,我已心許之,豈可以死背吾心哉?不能因為他死了違背我的心。所以信重要,信為道元功德母,信也是一種動力。
蕅益大師說淨土為歸,我們要這麼做。「持戒為本」,孝親尊師是本。我們說道法自然,守大自然的規矩也是持戒,熬夜就不持戒了。到哪一個團體守哪個團體的規矩,都是持戒;開車也是持戒,守規矩;到廚房煮飯要有章法,也是守規矩,不守規矩,煮完一餐飯廚房就像打過仗一樣。孩子一看這些情況都會影響,你煮完飯收拾得很好,這個廚房都在給孩子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真正用心的父母、老師,他的家在說法,他的教室在說法,因為都有他的真心在其中,他教室的布置都在說法。就像極樂世界的孔雀、鸚鵡,那都是阿彌陀佛的真心變現的,我們當下也是。
持戒為本,「觀心為要,善友為依」,我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有不能解決的疑問,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三五好友一起用師長的教誨來修學、來思惟問題,可能我們自己想不明白的問題,同參道友就可以護念到我們。這樣的團體還不行,我們去請教悟道法師、悟行法師,請教我們團體的負責人;再不能解決,他們一定會去請教師長。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真的肯依止師長的教誨,他老人家也隨時是在護念我們的。事事無礙,我們的習慣常常會覺得時間有礙、空間有礙、人事物有礙,常常都想很多分別執著來障礙自己,反而應該是一種積極向上,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老法師最後這段話是一種師承,都是傳承印祖、李老,重視什麼?重視菩提心,重視敦倫盡分,而我們敦倫盡分當中有三個倫常是在家庭裡面。我們是大乘佛法的學人,首先從哪裡學起?擴寬心量。師長剛好遇到新認識的人,對方很熱情,問師長:「法師,您是哪裡人?」師長說什麼?「我是地球人,我跟你同鄉。」師長這個讓我們不要太分別了、太執著了,要把心量擴寬。當然我們不能忘本,哪一片土地生長滋養我們的,我們要感恩,但是不能變成執著。變成執著了,傳統文化中心一定要在我的小鎮,一定要在我的村,一定要在我這個市,就變執著了。哪裡緣先成熟先做哪裡,這是佛門做事的原理原則,結果我們一執著,都要在我這裡做,最後人力、物力、財力聚集不了,好多好機會都錯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冷靜看看,我們在哪些地方能執著?一不小心就有執著點會產生,在哪裡出生也會是一個執著點。師長這種幽默也都在點化我們,把心量擴寬,都要為整個地球著想。
我們接下來一起學習印祖《天下太平之根本》這本書的學習綱要,成德這邊也是拋磚引玉,我們一起來深入他老人家有關家庭教育的這些開示。祖師們都是開智慧的人,他的智慧是超越時空,可以指導到我們。如來、祖師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我們來看第一,「家庭教育、因果報應,乃現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極要務」,重要到最極處了就是這兩件事。我們學大乘的首先是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說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去度十方一切眾生,結果我們眼前的眾生不度,這有點怪了。我們要度眾生,我們眼前的親戚朋友都不關心,這說不過去。黃念老說的,「無情不能修道」,對親戚朋友要有情義、要有道義。我們都發過四弘誓願的,看到他老人家說挽救世道人心,這個教誨我們要重視。
什麼最重要?家庭教育、因果報應。「若不從此著手,則凡所措置」,措置就是你所做的一切,設想也好,具體做法也好,「皆屬枝末」。本末倒置會有流弊的,老法師說就像花瓶裡的花,它沒有根,沒有根本,撐不了多久的,結果謝了它會發臭,流弊就出來了。就像我們傳統文化的老師,本在哪?本在修身,本在齊家,去利益大眾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假如我們忘了這個本,我們弘法的事業做不長久,慢慢家裡出狀況了,慢慢都掩飾了,都不讓人去接觸到他的孩子,因為一接觸到他的孩子他就露餡了,某某老師課講這麼好,怎麼孩子是這樣?《大學》指導我們,「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這些經句都不能滑過去的,一點含糊都不可以有。「君子居易以俟命」,我現在安在我的因緣,安在務本,安在我的本分上,我的孩子現在最需要我陪伴,我全身心用真心護念他,三五年他的德行穩固了,到時候你廣修供養,娓娓道來,現身說法。假如我們不肯務本,孩子教育的黃金歲月過去了,你只有後悔的分。「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禮記.學記》這些綱領太重要了。
我們看下一句,「皆可偽為」,偽是虛偽。你不從這些根本上去,做的都是表面功夫,虛的,沒有辦法表法,這會破壞傳統文化形象。所以師長說,誰想很快的把傳統文化復興,會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說講課了,最後搞到離婚,最後搞到家庭都不和,皆可偽為。我們前面傳統文化走了一二十年的路,我們得總結總結,為什麼出那麼多情況?不聽老人言,不聽祖師言,不聽師長的叮嚀。
我們看第二,「天下治亂之本,在於匹夫匹婦之能盡倫盡分與否」,這句話提醒我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跟我們每個人有關。底下點出來了,「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由夫婦為核心。「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這是《禮記.昏義》裡面的教導,祖先這些話不能滑過去的。我們冷靜觀察看,我們五千年來哪一代人活得最辛苦、最忙?就是我們。我們那麼忙,我們得到身心輕安了嗎?我們得到家庭的安樂了嗎?我們的煩惱愈多。為什麼花的時間愈多我們得不到幸福安定?我們忽略了老祖宗這些通達人情、道法自然的教誨。
師長到了澳洲去,這些和平專家找老人家去聚會,他們也都是很有心,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再回到安定和平,他們以他們的專業在探討,講了很多方法,用經濟、用政治、用外交,甚至還有用武力,都用這些方法。他們講完之後請師長講,師長首先告訴他們,要解決問題跟我們中醫治病一樣,得把病根先找到,才能對症下藥。病根在哪?在家庭,夫妻衝突了。結果這些專家聽了,很有道理,雖然他聞所未聞,可是你看真正對的道理,人的善根可以交感,問題是他沒有聽過。
我印象很深,二十年前,成德到淨宗學院學習,學院有開對當地澳洲人的課,很多澳洲人來聽,我也去聽。其實我聽不懂,因為是講英文的,但是我去觀察他們聽的狀況。我印象很深,比方說談到閔子騫,講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我觀察澳洲人聽到這裡的時候,他自己的頭動了,自然的動作。談到「子路負米」,走這麼遠,想著父母可以吃到米,我看談到孝子最至誠的那個點的時候,外國人的頭自己點了。他雖然沒有講話,我收到的他的心聲是做人應該這樣、做人應該這樣。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不是指華人、不是指中國人,是指一切眾生、一切人性本善。
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有五千年的智慧,我們有責任供養給各個種族宗教的人。宗教也可以,為什麼?我們是教育,宗教是什麼?天父,是父子關係,父親不會反對去跟有智慧的老師學習。馬來西亞有一位退休校長,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來參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課程。結果他就提到,他說我們伊斯蘭教也強調孝道,他們經典裡面說,「天堂在母親的腳下」,代表孝順的人可以進天堂,常常都能承歡膝下,聽父母的教誨。他就說到了,孔子教導孝道教得非常完整、非常有系統。這是他的感觸,因為畢竟積累了上下五千年。我們的文化是可以去利益到各民族它的宗教文化往上提升,兼容並蓄,相得益彰,這是我們文化的特色。
師長為什麼在聯合國會議他都盡力的把老祖宗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介紹給各國的友人?這是真正理解老祖宗的心,老祖宗在《大學》裡面就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讀四書就是要以胸懷天下的心境才讀得進去,我們現在要學,得從效法老祖宗的心量開始。師長跟他們一講他們都接受,真的衝突在夫妻,因為夫妻都衝突,每個孩子都是從家庭裡出來的,看到父母都是衝突,他哪裡學到和諧,他不知道怎麼和諧,他所想所做都是衝突,這是從根本解決問題。祖師講的,天下治亂之本在於匹夫匹婦盡倫盡分,每個當父母的人都把孩子教好了,這天下就安定了。
而《禮記》裡面這一段太重要了,為什麼是男女有別?代表一個家庭要分工,一個家庭裡面有好多重要的事。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面分好幾個部門,你們有沒有遇過哪一個人在公司裡面所有部門他全包了,然後還做得很好?我看不大可能。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甚至包含他的才性,像成德,你讓我管錢鐵定完蛋了。你要用人也要看他的特性,太仁慈的你不能讓他去當將軍,不然他有時候婦人之仁,可能幾十萬大軍完蛋了咋辦?管錢也要有那個特質讓他管,那個大手大腳的盡量不要讓他管錢,哪怕他是會計系的也要考慮考慮。
既然家庭是要分工的,古代男主外女主內,因為男女有他的特性,男人畢竟是陽剛,陽剛要出去衝,出去拚,愛拚才會贏。一個男人你讓他每天窩在家裡刺繡,他不憋出病來嗎?男女有別,這也是看特質。當然有一個男人刺繡可以刺到一門深入、刺到很有定功,然後很會教孩子,那你們夫妻可以看著辦,自己好好商量。每個人的因緣狀態不一樣,可是那個精神我們要掌握住,一定要分工好,不然這個家庭就會有重要的事被忽略。其實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什麼事?至要無如教子。這一點成德到了海外體會更深,因為能夠到海外的華人福報都挺大的,地位、財富都有了,可是最遺憾的是什麼?孩子管不了了,孩子憂鬱症,孩子變成宅男宅女,他在那裡無可奈何。這個時候他看著他的地位,看著他幾棟房子,你說他高興嗎?
人生抉擇很重要,什麼是輕重緩急。到那個時候就很難了,實在講,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真心要現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哪怕孩子已經成年了,他還是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我們的身教要做得更好,我們要更有耐性去陪伴他。不能喪失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個信心真的立住了,祖先、佛菩薩都會來幫忙的。
老法師說,說我們中華民族輕視女性這是誤會,把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事交給太太了,最重要孝順父母、教育子女、相夫教子。其實一個男人在事業當中鐵定出現種種的誘惑挑戰,太太很定,就能適時提醒到先生一些關鍵的點,所以叫「妻賢夫禍少」。妳平常讓先生沒有後顧之憂,先生很信任妳,妳講話又不囉嗦,每次一講都點到要害,先生一有煩惱就找妳商量,跟妳談話,真的可以護念到先生很多事業的關鍵點。我們自己就心浮氣躁,常常情緒起伏,要護自己都難,不要說去護丈夫了。男女有別了,這個家重要的事沒有忽略,互相感恩,太太感恩先生扛起家庭的經濟重擔,先生感恩太太把家治理得這麼好,父母身心健康,孩子健康成長。互相感恩,夫妻同心。假如夫妻變成在那裡比誰賺錢多,那就很難互相感恩,變成互相較量,就很難有夫婦的情義、恩義。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這個孩子在夫妻這麼和合的氛圍之下成長,自然感恩父母、孝順父母,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這個孩子出社會去了,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所以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要解決社會的問題要從家庭下手,所以這裡提到我們要盡倫盡分,是天下治亂之本。
接著印祖講:「所言敦倫盡分」,敦倫盡分要有具體的做法,不能又背一個詞而已,「即力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謂也」。很有味道,比方說夫婦之間,丈夫領妻成道,他自己怎麼領?他要自己以身作則,他要做到孝悌,他也要忠,他讓太太看到他對一個家庭的盡心盡力,她也看到先生信,夫妻之間守信,對孩子也守信用。
有一個故事,「曾子殺彘」。曾子的太太要出門,孩子在哭,他太太,「不哭不哭,回來給你豬肉吃」,結果孩子就不哭了。太太回來曾子在那裡準備了,他太太說我是哄孩子的,他說對孩子要守信用。這些歷史故事對我們當父母、老師都是一種啟示。當然因緣變了,你縱使要改變調整,也要跟孩子講清楚,要跟學生講清楚。你不能自己在那裡說反正因緣變了,你不講清楚人家還是不理解,會誤會的。答應別人的事情假如有變化了,一定要跟人家解釋好,這也是對事、對人的一種基本的尊重。這一點我就做得不好,我容易激動、容易開支票。這個時候怎麼辦?自己應該要拿一本小本子,只要答應人家的事要寫下來,常常看就不會忘記。當然還要對治是不能太激動,「喜時之言多失信」,常常太激動、太高興了一講出去,後來「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古人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不能激動、生氣的時候去應對事情,「怒時之言多失體」,講錯話。「盛怒中勿答人書」,生氣的時候不要寫信給人家,生氣的時候不要回微信,那回回去超過兩分鐘就收不回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我們看夫妻當中孝、悌、忠、信、禮,舉案齊眉,夫妻是最親的人倫關係,不能隨便、不能不尊重對方。義,夫妻之間恩義、情義、道義、仁義,處處為他想。廉、恥,我們自己知過必改,這就是廉恥,羞恥心;廉,儉以養廉,你做了都會感動你的另一半。所以敦倫盡分是力行八德於哪裡?必須實行於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敦倫盡分,我們這麼做才是善男子、善女人。《阿彌陀經》是教我們當生成就的法門,但是善男子、善女人是當機者,敦倫盡分才是善男子、善女人。
我們看第三,「真佛弟子須於倫常道理,必須格外認真,盡誼盡分」,誼就是義,該做的。「倘於倫常有缺欠,便難以感化同人」,我們就感化不了大眾。印祖又講,不孝父母、不教子女是佛門中的罪人,就不要說善男子、善女人,變罪人,所以必須格外認真,為人演說。祖師接著說:「就家庭日用云為,以作為聖為賢之先容。」我們家庭倫常本分這是成聖成賢、成佛的基礎,先行的功夫,要做這些功夫的。「正所謂即俗修真」,我們是在世俗當中,沒有出家,我們還是在社會裡面、世俗裡面,即俗修出真心,即俗成就、成佛,「現居士身而說法者。己立立人,自利利他」。末法時期白衣說法不少,但是他假如沒有認真盡本分,他怎麼娓娓道來落實五倫八德?他講出來都是太理論化了,攝受不了大眾。人家一聽,這都是真實的感悟。所以即俗修真,不離佛法行世法,不廢世法證佛法,當生往生作佛就在敦倫盡分中。
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