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六十六集)  2023/2/18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66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很抱歉,上課的時間跟大家又有改變,因為前一陣子在澳洲,現在成德人是已經回到馬來西亞,所以我們調整時間來上課。

  我們今天進入《弟子規》的經文。我們從事教學,對於教學孰輕孰重,我們辦事要抓住輕重緩急,同樣的我們教學什麼是最重要的也得抓住,我們不能變成捨本逐末、本末倒置的教育。老師對於教育的認知高度決定了孩子受用的程度,老師只看眼前、只看分數,學生也是短視近利。我自己第一年當班主任,我也是見縫插針,在講課的時候(在台灣做班主任有個好處,包班的,又教國文,又教數學,好幾科都是我教的),我可以見縫插針把傳統文化五倫八德加進去。我記得當時候我正在講德育故事,有一個學生戴著一個眼鏡,近視很重,然後就突然講了:「老師,你講這些考試又不會考。」當時候我是沒有什麼很受傷,但是就是說這個學生學習都專注在哪裡?考試上,他人生的考慮就是考試,這些古人的風範喚不起他的感動。

  教育的根本我們要找到,心是根本,知其心然後可以救其失。《禮記.學記》很精闢,我們教育界的同仁都應該深入這一篇教誨。最近也聽到有人談教育的時候說東西方教育不同,有一個留學生就提到了,他到英國去留學不習慣,以前學習就是老師教什麼我就記什麼,結果到了英國留學,老師都是啟發他、問他,他一下不會思考了,調不過來,我們說頻道一下子轉不過來。其實這是冤枉老祖宗,東方的教育應該是以《禮記.學記》為標準。孔子說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這是《禮記.學記》裡面講的,應該也是傳承於孔子。所以東方的教育是強調德行、強調悟性的啟發,什麼時候變成灌輸式的教育了?這不是讓我們的祖先背了一個大黑鍋嗎?

  孔子跟學生的應對,「子路問強」,孔子馬上問他:「你是要問南方之強還是北方之強,還是你自己的強?」都有互動的。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一個讀書人怎樣才叫通達?孔子問:「那你覺得什麼才是達?」子張就把他的想法講出來了:「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孔子說:「你這個是聞不是達。」都把學生內心的想法給問出來了,才能應機給他說法,不是一直灌的。孔子好多書裡面記載,都問學生,「盍各言爾志?」大家講志向是什麼。假如老師說你以後一定要給我做什麼,就是一種灌輸的。你非得給我考醫科不可,父母都是這種硬強迫的。孔子是至聖先師,我們當老師以他為榜樣的。

  《禮記.學記》講的,教育是「道而弗牽」,引導他,不是硬拉著他的鼻子走;「強而弗抑」,「強」是鼓勵他、激勵他,不要否定他,我們言語當中常常否定學生,這對他的傷害是很大的,老師他這麼崇敬,你一否定他他沒信心了;「開而弗達」,「開」是啟發,「弗達」就是不是給他都講完了,都沒給他感受、思考的空間。「道而弗牽則和」,你不是硬拉他,師生的感覺都很和樂,你循循善誘,引人入勝,道而弗牽。你的學生回到家裡跟父母講,我最喜歡我們老師講故事,那你就引人入勝了。「強而弗抑則易」,你鼓勵他、肯定他,不否定他,他就很有信心,很受鼓舞,學得就容易了,學得很起勁。「開而弗達則思」,啟發他,不是灌輸他,他才懂得思惟考慮。這是「和易以思」的教學法。

  我們教學,什麼是大根大本,什麼會影響孩子一生,這是我們當老師要考慮的。成德成長的背景,身邊的長輩過半數都是老師,這也是很特別。我父母都是台南師專畢業的,我二叔國中老師,二嬸小學老師,三嬸也是師範畢業的,我姑姑小學老師,姑丈大學教書,我姐姐也是師範大學畢業,我的表姐也是師範大學畢業的。身邊都是教育界的,後來我就有一個心願,希望能回饋教育界。也讓我體會到「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佛家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這是自己的一個心願,就覺得為教育界做點事。結果好像是二O一三年左右,就有一個機會,受南京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邀請,去給一百多位校長跟幼兒園園長講學,給了六個小時,四節課。後來我就想跟他們講什麼,就想到一個題目:「做孩子一生的貴人。」我們當老師的要考慮他一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假如我們引導孩子就是他只重視他的考試,這個孩子很早就會出現人際關係的問題,你沒教他,他也不重視,跟同學相處出問題了,可能跟父母相處也會出問題。等到他出問題的時候你才教、你才引導,有點慢了。當然,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我們自己也是從這整個求學過程走過來的,面對考試成績耿耿於懷,得失心特別重,這對自己的心靈影響都很大。我記得老師也會講這些千古文章,「岳陽樓記」也教過,講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能這句話也有磁場,我們聽的時候好像有感受到一點浩然正氣,突然老師下一句話說:「背起來,會考,兩分!」一下那個感覺不見了。所以老師不能看這麼淺,要考慮孩子的一生。

  這個題目可能是佛菩薩祖先加持,當時候我就有個靈感,我說做孩子一生的貴人,請問什麼時候做?隨時隨地,你在孩子的面前一舉手一投足,學生都看在眼裡。這個「做」字就有味道,你說我離開學生了,我終於可以relax一下,可以放鬆一下了。其實我們下了講台言行都不按照《弟子規》、不按照經典,你真的到了學校要裝,我看也會露餡的。應該台上台下是一不是二,不然台上台下不一樣,很累的。要進教室以前深呼吸,我得裝一下,那多累。我們得「言行忠信,表裡相應」,我們得落實《無量壽經》的教誨。

  能不能往生,師長老人家有說了,《無量壽經》就是人生的劇本,能做到百分之百,上品上生;做到百分之九十,上品中生;以此類推,下品下生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所以諸位老師,往生是大事,淨土為歸,不歸到極樂世界去問題沒解決。我們要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只有這條路可以走,橫出三界,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靠我們自己要斷見思煩惱很難。大家可能不難,我不是這個根性,我得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

  雖然我們現在有家庭的緣、有工作的緣分,但是可不能忘記這件事。而且我們在家庭跟工作當中所做一切都沒有離開求生淨土,離開了,那可能我們所做哪怕是善,好事,都是輪迴的善業。可是我們所做一切好事,我們都是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極樂,這跟十八願相應。你不求世間的果報,這就是功德,是正助,正修是念佛,助修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變成助修了。可是你有求,不是心心迴向極樂世界,你有求果報了,那所做一切翻轉成輪迴的善業,輪迴。我們已經聞佛法了,此生不將今身度,更待何時度此身。所以淨土為歸不能忘了,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我們有這樣的心境,我們就不會陷在家庭跟工作裡面,腦子是很清醒的,我是要積功累德的,我不能發脾氣把我的功德都燒掉了。

  師長指導我們《無量壽經》是我們人生的劇本,我們到了學校去,哪幾句在教學現況當中最容易用上的《無量壽經》的句子要寫下來。「忍辱如地,一切平等」,平等心對待所有的學生,不用愛憎的心;「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我們一言一行給學生做榜樣,言談當中不要怨天、不要尤人、不要批評他人。我們成長過程受的影響不小,都會產生疑惑,比方說初中念國中的時候老師讚歎政府,上了高中有老師批評政府,我們頭腦都暈了。要引導學生多看光明面,隱惡揚善、遏惡揚善,不要給孩子的人格造成偏頗。年紀輕輕,老師一引導常常很容易批評時事,這對他們不好。我們自己人生走過來的路,我們都要引以為戒。自身也好,我們所看到,其實我們的人生已經經歷好多事了,我們靜靜想想會得到很多啟發。

  所以《無量壽經》經句裡面在教學現場常常會相關的,把它抄下來,每一次要出門前看一看,印象深刻,一進入班級裡面都能提得起來,我們的教學就是轉《無量壽經》,一轉經典,這些教學功德無量。

  剛好跟這些校長、幼兒園園長分享這個題目,做,什麼時候做?孩子,誰是孩子?想到所有的學生,把所有的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作之親。而且我們教的學生以後他們要為人父母,你把他們教好了,他會教育好他的下一代。老師這個行業跟一般的商業不同,商業買賣,你想吃個什麼給你一頓吃的;教育這個影響面很深、很遠,你把一個學生的價值觀教正確了,他子子孫孫都受益。假如你教的這個學生當了教育部長,諸位老師你可不能下一個念頭「不可能」,你有這個願心,祖先會加持,說不定就派給你教了,感應不思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的學生裡面可能有福報當官的、做大企業家的,他的價值觀正確了,他一定會用在他的工作上,那又要有多少人受用。你教的學生裡面又有當老師的,傳你的衣缽,他又要教很多學生。

  所以當老師是有福報的,可以積功,積大功累大德,而且對自己的受用最大,教學相長。成德剛教書,看著那三十五雙眼睛隨時盯著你,你講的話一出去他們就記住了,你自己要更鞭策自己,不然到時候看你做的說:「老師你上次跟我們講什麼了,你怎麼這麼做?」那就可能要挖個洞鑽進去了。真的是學而後知不足,教而後知困,知不足而後能自反也,知困而後能自強也,所謂教學相長也。

  做孩子一生,你就要以他一生去考慮了,你能以他一生來考慮,這位老師一定是這個學生的貴人。我自己回想初中的時候一位理化老師(女老師),她教理化的時候也會講一點做人的道理,我印象很深刻,她說:「人不能有傲氣,可是不能沒有骨氣。」這句話我聽一次就沒有再忘記過,你看老師發自肺腑的言語會觸動孩子的善根。

  我第三年教書教到四大天王,當時候課程當中也都會講一些林則徐、范仲淹的故事。其實我當時候講心裡還有嘀咕,「講這些到底他們有沒有記住?有沒有當回事?」自己還有這個嘀咕。可能有感應了,我把他們送出去了,六年級畢業送出去了,回到教室就看到有個桌上放了一個筆記本,我也納悶,剛剛明明送他們出去也沒看到東西,怎麼還有一本就剛好放在桌上這麼明顯?我就走過去一翻,一個女學生的筆記本,一翻開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我們講的那些故事孩子都記在上面,我當時候真的是很感動。現在想想,說不定她是佛菩薩再來,看我們好不容易發了點心要從事教育,來鼓勵我的。現在想想確實有不少巧合的事情,不過這也是推斷,得往生極樂世界才知道。所以有好多事想要知道一定要往生,都會搞清楚、搞明白。

  我們今天進入經文,剛剛跟大家分享這一段,就是佛氏門中真的是有求必應的,我還有幾個願求都滿了。另外一個就是我上大學遇到學長跟我說,「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最寶貴的四年就揮霍掉了,非常的遺憾。後來遇到佛法,佛法說轉煩惱為菩提,要會轉,化悲憤為力量,因為那四年已經回不來了,一轉變成一種力量,有機會多跟大學生講講傳統文化,尤其是剛要入學前,這是一個機會教育點,慎於始,慎於開始。假如一開始學校給他辦三天、七天傳統文化課程,我相信很多學生的善根會被喚醒。依成德自己的人生來講,我不是不願意學這些東西的,一直沒有遇到緣分。我念高中遇到了一門課,《三民主義》。我當時候翻到第一頁,印象深刻,思想、信仰、力量。我對這部書有高度的興趣,裡面談怎麼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建設國家,在哪些地方建大港口,你看孫中山先生胸懷整個國家。所以有這些緣我是想學的,後來考試考完了又沒這個緣了,因為薰習的緣要持續。當時大學的時候確實也是福報不夠,也沒有人帶我去台中蓮社,就在台中逢甲讀書。那不能怪別人,怪自己福報不夠。

  所以化悲憤為力量,就起了個念頭,有機會要多跟大學生談傳統文化,尤其是他們入學那個時間點。後來受邀到大同大學,他們很難得,當時候學生處處長,一位李處長,他很有使命感,他就每一屆大學一年級給他們辦七天傳統文化的課,我們受邀去演講,我們有那個願就有感應。所以諸位老師,真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真實不虛的。我們不要怕發願,發願,老和尚說一念遍虛空法界,都會感諸佛菩薩加持、歷代祖先護佑。

  跟大家剛剛所談,就是我們當老師的人對於教孝道的認知高度,對於教《弟子規》這些生活德行規範的重視程度,就會決定我們教學的效果。我們假如覺得「夫孝,德之本也」,那是孔子說的,「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從這裡開始,我們認知到了,我們會盡一切能力見縫插針去教,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老和尚說的,當老師的最重要的教學生孝順父母,當父母的最重要的要教自己的孩子尊重老師,父母、老師一配合,他這一生人格當中的大根大本孝親尊師扎下去了,這會讓他立於人生的不敗。我們從師長老人家的法身舍利來感受一下教孝道的重要。在二O一七年新馬印中元祭祖大典,老和尚有開示,講到新馬印值得我們尊重,尤其馬來西亞有一千三百多所華小,六十幾所獨中,這靠華人自己成就的,他們對祖宗文化很珍惜。我走過歐洲、北美、澳洲,我還沒有見過一間華小,馬來西亞有一千多間,這不得不讓我們對他們肅然起敬。什麼事離不開因果,哪有偶然的結果!馬來西亞這些教育界的先輩,他們高瞻遠矚,他們真的,他們那個見地就像老和尚講的,「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你沒有文化,靈魂沒了,活著幹什麼?享樂,就變行屍走肉了。現在外在物欲的風氣,功利享樂很厲害,我們不扎文化的根、孝悌的根,怎麼可能不隨波逐流,幾乎不可能倖免。現在外在的誘惑力比起我們小時候,那又不知道多多少倍了,我們得為孩子往後人生著想。所以勸請我們其他華人地方,當然大家到海外發展也確實是不容易,但五千年文明一定要傳承給下一代。所以我們要盡力把華小辦成,盡力的把傳統文化能留在後代的血液中,這是真正對他們的慈愛,父慈子孝。

  師長在這一次的開示當中有講到《弟子規》的前四句,我們透過師長的教誨、透過師長的高度,來看看前四句有多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喚的時候要即刻應答,不能慢吞吞的,不能等了很久才應答。師父講,這件事看起來只是瑣碎的小事,其實對孩子的一生關係重大。要看一個人的基本涵養如何,從他應答別人的第一句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真的會看人的都從這些細節看。有孝敬心的孩子,父母呼喚時會立即回應。對父母的呼喚是如此,養成了習慣(這養成習慣是關鍵,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其他人的呼喚也是一樣,那麼這個孩子給人的感覺就有恭敬心、認真負責。教也者,長善救其失,「育」字是教子使作善也,要讓他心善。相反的,如果對於父母的呼喚愛理不理,長大後對其他人的呼喚也會如此,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缺乏恭敬心,生性懈怠散漫。你看父母喊他,「好啦好啦」,這個孩子的心性慢慢就退墮了,將來他的前途是很有限的,這一句影響他一輩子。

  第二,「父母命,行勿懶」,對於父母交代的事情要認真去做,不能推卸或是拖延。能夠這麼做的人,對於別人交代的事情同樣也會認真對待。不能這麼做的人,將來即使是上級交代的事情,同樣也會推諉或是拖延,嚴重影響自己的工作績效與前途。大家要知道,去工作他已經是一二十歲、二十多歲的人,到那時候要再來改態度、習慣好不好改?挺難的。

  第三,「父母教,須敬聽」,對於父母的教導要恭敬聆聽。能夠這麼做的人對於老師的教導,他對父母養成習慣,父母教須敬聽,他踏出家門,老師教須敬聽,領導教須敬聽,上級的指正、朋友的勸諫都會虛心聆聽,那他人生有好多貴人(他沒有父母教須敬聽,他這些貴人線都沒了),所以能夠從中獲益。不能這麼做的人,將來對於其他人的教導也同樣不願意聆聽,於是就會失去提升自己的機會。聽不進人家的勸勉教導,不進則退,他只能愈來愈墮落。

  「父母責,須順承」,對於父母的責備要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能夠這麼做的人,對於其他人的責難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這麼做的人,受到了指責,就很容易面紅耳赤,不悅的進行(很不高興的進行)辯解或者頂撞,人際關係就會出現問題,自己的習氣毛病沒機會得到改善,最終受損的還是自己。

  接著師長又講,其他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譬如懂得體諒父母的人,就懂得體諒別人;懂得體諒別人,就會受到別人的重視、尊重。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這裡我們想到「冬則溫,夏則凊」,他很體貼別人。對父母有禮的人,對別人也會有禮,「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有禮貌的人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受到重用。生活規律、做事有恆心的人,就讓父母安心,也會讓上級安心。讓父母都不能安心,能讓上級安心嗎?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所以這些侍奉父母的態度沒有形成,他就不會事奉上級,那他的事業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有孝心的人凡事尊重父母,養成向父母匯報的習慣,將來做事也會尊重上級,養成向上級匯報的習慣,如此就能獲得上級的提點,同時也能避免師心自用(就是自以為是)而鑄成大錯的情況。

  我們從師長這些分析就感受,這些《弟子規.入則孝》的句子都攸關孩子一生成敗,我們有這個認知程度就會認真來教。不能小看「入則孝」這些句子,孝心開百善就開了,而且這都是他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之前我們有機會親近常明法師,常明法師沒出家以前是盧叔叔,對成德有很多教導,其中他就常常提到「七個及時」。後來李老師又把它整理出來,而且都是依據《弟子規》的經句。而我們要了解教育要重複提醒,我們不能期望教一次他就會,除非他是顏回再來的。這個「教」字,左邊兩個叉、一個小孩,上行下效,左邊是身教的重點;右邊是手拿著小樹枝,是耳提面命,要有耐性。他日常當中對父母、對老師、對長輩常常都會用到的這些句子,要一直提醒他,他就會養成習慣。當然我們要能提醒到學生,首先我們自己要很熟悉,而且我們是真的這麼做了,身教跟言教都是我們自己要帶頭的。你說言教、言教,我們要發自肺腑講出來,一定是我們自己做的,侃侃而談,現身說法。比方說「父母呼,應勿緩」,我們今天要講解給學生聽,「父母命,行勿懶」,要講的時候,昨天我媽叫我買瓶醬油我還忘了,講的時候都沒底氣。教學相長,我們天天要講這個,我得自己問問自己做得如何。

  這「七個及時」好像有發過給大家,我看大家沒什麼反應,這很正常,因為要提醒二十一次才會記住,是我提醒得還不夠,手上有的可以發到群裡去。我們簡單的來過一下,因為我們今天提的這四句就是及時回應父母,是擺在第四點,「及時回應,順父母意」。當然對父母之外可以延伸到對一切人。及時回應,你不回應,父母著急了,父母擔憂了;甚至還忤逆、還頂撞,這讓父母難過好幾天,折他的福報。

  因果教育很重要,老和尚特別強調因果教育你一教,孩子不敢作惡,得的效果比較快。你教他倫理道德,他恥於作惡,因為恥於作惡,你可能要教他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他的善根發出來,可是你講因果教育,一講,他馬上產生敬畏心。上次好像跟大家提過了,不孝天打雷劈,孩子聽一次他就記住了。《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有講,有個讀書人,文章寫得不錯,怎麼考都沒考上功名。後來遇到一個高人,他向他請教,這個高人說了,「你小時候曾經很凶的瞪了你父親一眼,你這個罪業還沒有懺掉」。講這個故事給學生聽,他印象會很深。又有另外一個讀書人考功名考不上,也去請教高人,然後人家點他了,說你對你的嬸嬸有非禮的行為。他說沒有,我沒有做。你的念頭,你起了那樣的心。所以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這些故事我們都要結合到倫理道德裡面,讓孩子敬畏因果。

  我們講到七個及時,及時回應,順父母意,前四句在裡面,「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他就會養成那個有什麼情況要及時的回應給父母、回應給領導者。他這個態度會讓父母老師、讓領導安心,事情交給他比較穩妥、比較靠譜,養成恭順、反省之心,因為「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你看這經典的每一個字用得都很有意境,父母責罵我們、責罰我們,需要順,恭順,而且承,不能讓父母白教了、白講了。被父母提醒過了要記住,不能讓父母白提醒、白教導我們。所以我們引導孩子都引導孩子福在受諫,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聽長輩的話也是有福氣的人,少走彎路,你就記取教訓,父母都是一心為我們好。

  我們看第一個是「及時關懷,養父母身」。我們在教導孩子行孝,都可以用古人的這些榜樣,他們可能就感受更具體了。二十四孝確實是很精闢的,它能傳幾千年有它的道理。這些故事看起來都是一個動作,可是那都是至孝的流露。你看採個桑葚,蔡順拾桑,那麼小一個動作,都是在這些很細的事情當中念念不忘父母。陸績懷橘,他才六歲,孩子都貪吃,他能都不是先想自己。這二十四孝我們得先感動自己,再去講給學生聽會感動學生。盡孝,在古人這些榜樣,我們就看到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還要養父母之慧。我們能這麼引導,孩子盡孝就不會侷限了,他會考慮得、體會得很全面、周詳。你從教他孝道,也教他去體會事情、考慮事情。

  及時關懷,養父母之身,延伸至對一切人。「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他從孝父母可以延伸到叔父、伯父這些長輩,甚至是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兄弟姐妹;「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因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養成心存孝敬感恩之心。這些經句幾乎每天都會在孩子的學校生活當中出現,我們都能藉這個發生的事情馬上肯定、讚歎這個孩子,同時其他的同學也相觀而善。這是言教,及時教育,機會教育點,也是一種境教,你整個班級裡都是「出必告,反必面」的風氣,學生,「老師,我回來了」,「老師,我出去一下」,這就是一種氛圍。包含「見人善,即思齊」,這些每一個經句都可以變成班級的境教、班級的風氣,這都要靠老師來帶動。

  第二,「及時匯報,安父母心(延伸至對一切人)」。「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他不會自作主張,「苟擅為,子道虧」;「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他及時匯報情況,這也有責任感,所以心存誠敬體恤之心。

  第三,「及時勸諫,養父母慧(延伸至對一切人)」。「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心存恭敬成全之心,都是成全父母的心,而且在勸父母過程沒有見父母的過,自己做什麼事的動機都保持住,「諫使更」是為了父母好,改過來,不會去記恨父母。延伸對一切人,同學之間也要善相勸,德皆建。他有這個態度,他就不會動不動去給老師打小報告了,他有一種責任要先去提醒同學。

  我們看第五,剛剛我們講過了「及時回應,順父母意」,第五是「及時參與,滿父母願」。一個人在家庭、學校、團體當中,他都會及時主動去參與、去付出,這一定是有福的人,不自私,主動承擔。從哪裡培養出來的?《弟子規》裡講「親所好,力為具」;「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一句,同學們到了學校師兄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老師最高興;「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及時參與,他就養成責任承擔之心。

  第六,「及時請教,長養謙德」。《尚書》講「滿招損,謙受益」,一個小孩在小學期間沒有長養出謙德來,後面要再養也不容易了。所以及時請教的態度,「事雖小,勿擅為」;「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心存謙卑好學之心,都是培養他處世正確的心境。

  第七,「及時確認,不任己見」。及時確認沒有做到,很多事會壞掉,很多事都做到一半了,白做了。「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你也不要馬上答應人家,去查一查自己的行事曆,確認清楚了再答,不然到時候人家都公布出去就麻煩了;「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也不能輕率,都要衡量清楚,我們在因緣當中要度德量力,對外還要審勢擇人,形勢也要看清楚成不成熟,不能攀緣。這隨緣兩個字可不簡單,那是對因緣客觀看得清楚才能隨緣。不然攀緣了,這個過了就是攀緣;不然不及了,就是不負責任了。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這也都是及時可以確認。我們老師假如手上就拿一本小本子,自己學什麼,有疑問記下來;或者你答應同學了,你都拿出一個本子來寫寫寫,學生一定問:「老師,你在幹什麼?」「老師已經答應你了,把它記下來,這樣我才不會忘記。」養成這個習慣,就是以身教帶動學生,「凡出言,信為先」,我講的我要記下來,隨時我可以再確認、再提醒我自己,不然忘了就失信於你了。心存認真求是之心,實事求是,認真的態度。

  這七個及時,當然佛門說七是吉祥的數字,是圓滿的意思。人養成一個及時的態度了,他可能就懂得及時去溝通,他積極主動的態度就會出來了。

  我們透過前面提的,讓大家多體會教「入則孝」的重要。包含林則徐先生「十無益」,這些都是抓到人生的大根大本,你忽略了就麻煩了,就努力會有反效果都說不定了。「不孝父母,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這些句子都很重要。

  我們進入「入則孝」,談到孝,我們剛剛說因果教育很重要,因果教育當中有一本書,李炳南老師很重視,老和尚也提過,好像現在是華藏有出書,有選了一些《閱微草堂筆記》出來,還把它註解了,因為都是文言文。其中有一則叫孝女退了狐仙。在滄州,滄州是在河北,有一個讀書人叫劉士玉,他應該是那個地方的舉人。他們家的一個房間住進狐仙,狐仙有人走進來拿東西丟,很危險,而且根本看不到牠的形體,這個讀書人就很困擾,劉士玉。結果附近有個官員叫董思任,他一聽到這件事自告奮勇,他就到了劉士玉家來了,說我來勸狐仙。他就進去這個房間開始曉以大義,人跟妖不同道,就勸這個狐仙。勸了沒多久,這個狐仙就說了:「我沒拿東西丟你,但是你也別在這裡再給我講道理了。人家說你是好官,其實你是好名;然後你不貪污,其實不是你廉潔,是你怕會有後患。所以你趕快走吧,我不想讓你難堪。」這個官員回去鬱悶好幾天。不過這個狐仙可能有點他心通,看到他的情況,他自己也講不下話,就回去了。結果後來有人跟這個狐狸講話的時候狐狸就講到了,這劉家有一個女僕很孝順,鬼神看到她都要讓路、要避開,我們就更不敢輕慢她了。這個狐仙講了這段話,後來這個舉人劉士玉就派了那個女僕住進那個房間裡面去,結果一住進去那狐仙就不見了。你看孝悌之至通於神明,這些其他空間都尊重。

  我當時候看到《閱微草堂筆記》這個故事,成德就聯想到我們《村學究語》有一個故事,我們複習一下,因為《村學究語》才講一遍,還沒有二十一遍,我們複習一下。劉鴻典先生講到了,當老師不可以離館,不可以離教書的教室,這樣就沒有盡到責任。所以他這裡就講了,他曾經看過記載,有一個僧人藏了很好的酒。可能他年紀大了,血液循環沒有這麼好,這是可以開緣的,七十歲以上有很多開緣的。有一隻狐仙給它偷喝喝醉了,睡在酒瓶旁邊,結果僧人就把牠用繩子綁起來了。狐仙醒過來就對僧人說了,「你綁我幹啥?我又不怕綁,我怕的只是某一個叢林的大和尚,還有某一個村裡面那個老學究,除這兩個人之外我誰都不怕,你綁我幹啥?」狐仙口氣也滿大的。僧人就拿杖要打牠,一瞬間牠就不見了,牠也有功夫的。

  牠提的大和尚僧人是知道的、認識的,然後僧人就親自到了這個村,去拜訪這個老學究。一看年紀很大了,家裡一看也是很貧窮,在他的草廬中見到幾個小孩,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出家人就請教老學究,因為狐仙很肯定他。當然老學究也很謙虛,人家都這麼問了,他說:「可能我所長的沒有其他的,生平教人子弟盡心盡力,從未曠一日功課耳」,每天都盡心盡力教,沒有懈怠的。僧人一聽完對他肅然起敬。

  接著劉鴻典先生分析就很重要了,「盡心盡力以教蒙童,亦至平至常之事」,很平常的事,「而善德所積」,他每天認真教所積的善德,「雖妖狐尚且畏之」,狐仙對他非常敬重,「可見寒士訓課之功」,就是貧寒的讀書人教學生這樣的功德,「足以通天地而動鬼神矣」。

  接著劉先生說到了,我私下觀察這些教私塾的老師,「有曠館課而出外講善言者」,你沒盡本分,出去給人家講善言,這是好名,你沒有敦倫盡分;「有停館課而助人行善事者」,這都不妥,「方且自命為善人,方且自詡為善德」,這個認知不對了。我真的遇過,遇過一個教育局長跟我說,我們那個地方有一個幼兒園的園長,常常不在園裡,跑到她當地的千年古寺做義工,說到這裡做才有功德。不能怪她,應該怪我沒有給她介紹《村學究語》,這一段她聽了,她就不會這樣了。所以介紹這本書還是很重要。「不知盡心以教人子弟,便是莫大之功;昧心以誤人子弟,便是莫大之罪,獨奈何捨其田而芸人之田也?」這是教學的人自己最重要的田,自己最重要的福田不耕跑去耕人家的田。

  這裡又提了一個,「有終日在館,只圖自己用功(考功名),而置子弟於不問」,他的過失跟離館的一樣,都沒盡到責任。「蓋我既訓蒙」,我既然已經從事這個教學工作了,「則十分精神要用七分在學生身上,所以訓蒙之事,煞不易言,苟能以狐畏之老學究為法」,就效法這個老學究講的,盡心盡力,未曠一日功課。下面這句話很有味道,「將見尋行數墨之功」,我們帶著孩子讀經,護念他不要偷懶,就這麼平常的事,「直與悟道參禪並重」。這句話我們去體會體會,盡心教跟悟道參禪並重。成德就想到老和尚說的,念佛,念,今心,心上真有佛。所以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教孩子是念佛,因為用真心。佛就是真心,所以用真心教孩子,直與悟道參禪並重,平等。「生而有益於人群,沒必為神於天上,有不德垂後裔,而世代簪纓也哉」,這個話就是說,這樣的老學究,他的後代一定人才輩出,一定會考上功名,因為他積的陰德太厚了。

  《村學究語》裡面有另外一個故事,有一次考上功名,報名字了,皇帝旁邊那個大臣一念,他弟弟,他下來「謝主隆恩」;後來念念念,又念到他侄子,他又下來「謝主隆恩」,皇帝就笑了。結果有一個大臣就說了,這是他父親是私塾老師積的陰德。我們教書的人要知道孔子是我們的鼻祖,孔子認真教書,他的後代二千五百多年不衰。尤其我們在文化傳承危急存亡之際,來盡心盡力教傳統文化,這個功德太大了。老和尚說五千年來第一等好事,因為五千年來沒有碰到這樣的危機,剛好被我們碰上了。我們掌握這個機緣,成就自己,利益後代子孫,成就學子,我們這一生就沒白來,就很圓滿,往生極樂世界四恩總報了。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