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當恭敬住 當常繫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1/6/1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2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四十六頁,卷下,從第三條看起:

  【三、《雜阿含經》云:「佛告諸比丘,當恭敬住,當常繫心,常畏慎。若不恭敬,不繫心,不畏慎,而欲令威儀具足者,無有是處。不備威儀,欲令學法滿者,無有是處。學法不滿,欲令五分法身具足者,無有是處。五分法身不具足,欲得無餘涅槃者,無有是處。」】

  我們前面學習到卷下第一條、第二條,卷下是威儀門。《沙彌律儀》,律是戒律,儀是威儀。前面引用《華嚴經》講的,「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可見得威儀是非常重要,它是維繫三寶不斷的一個關鍵。第二條講到「末法人情,多諸懈怠」,這在蓮池大師那個時代,學佛的人都已經懈怠了;到我們現在的時代,距離五百多年了,現在的人情那是更懈怠,聽到比較繁瑣的就厭煩,不想學了。所以蓮池大師「刪繁取要,以便讀學」,就是把比較繁瑣的刪掉,方便當時的人來讀誦、來學習。蓮池大師他節錄的叫《沙彌律儀要略》,「要」是重要的,「略」就是概略的舉出一些重要的,其他比較其次、比較繁瑣的就沒有節錄了。我們淨老和尚也是根據這個原則,他再把它節錄,也就是說比蓮池大師原來的《要略》就更精簡了。前面我們學習了上卷,「律要節錄」七十一條,下面下卷七十條就更精簡。這是適合我們現代人來學習的,現代看到那麼多、那麼繁,看了就怕了,他不想學習了。所以方便我們現在人的人情,現在人的人情,大家都怕麻煩,所以用的節要、節錄。

  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三條,是引用《雜阿含經》裡面一段經文,『佛告諸比丘,當恭敬住,當常繫心,常畏慎』,到這裡是一段。經文這一小段,「佛」是指釋迦牟尼佛,佛陀告訴跟他學習的比丘。這個比丘,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常隨眾,長時間跟隨佛陀學習的,另外不是常隨眾的也有。佛告訴這些比丘,「當恭敬住」,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安住。我們這個心要住在哪裡?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佛的弟子請問佛,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我們大家很熟悉的《金剛經》,你看《金剛經》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請教佛陀應如何降伏其心,應云何住?我這個心(妄心)要怎麼去降伏?這個心要住在哪裡?云何住。這是《金剛經》重點的經文,一個降伏其心,一個應云何住,應該住在哪裡。此地這個「住」,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當」就是應當,應當住在恭敬上,當恭敬住。「恭敬」這兩個字是我們修學成敗的一個關鍵,這個很重要、很關鍵的。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在講席當中提到印光祖師,印祖常常勸念佛人、學佛的人。這在印光祖師《文鈔》我們都可以看到,有人請問印祖,佛法這麼殊勝、這麼好,有沒有什麼方法很快讓我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印光祖師講有,他說有一個祕訣,就是我們得到佛法最快速、最圓滿的,什麼祕訣?印祖講了四個字,「至誠恭敬」,而且印祖回答之後還講四個妙,「妙!妙!妙!妙!」連講了四個妙。後面再開示,說要得到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要從恭敬中求,所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什麼利益也得不到。關鍵在心態,你這個心態是恭敬,你百分之百的恭敬,那你得百分之百的利益;你萬分恭敬,得到萬分利益。就是你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跟你的恭敬心成一個正比例。

  所以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印祖講,「佛法從恭敬中求」,你要從恭敬當中去求,這是真正學佛。如果沒有恭敬心,經典學很多,也會講經說法,講經的這套方法學會了,講得也很好,但是得不到利益,就不是學佛了,變成佛學,我們現在一般講佛學家,佛學博士、佛學碩士,變成一個學者了。學者,得到世間名聞利養是有,可以得到世間的名利,但是對於了生死、成佛道就沒有關係了,就得不到了,因為他不是在恭敬中求的。所以印祖講,恭敬心是我們修學成敗的一個關鍵。所以當恭敬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給我們開示,這個恭敬,不但對佛菩薩恭敬,一切恭敬,對父母師長也要恭敬。他常常舉出拜老師這樁事情,跟老師學習。實在講,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了很多很多,可以說常常重複的提、常常重複的講,不曉得講了幾百遍。為什麼重複講?表示那一句話就很重要,所以要不斷重複來提醒。講個一遍、兩遍沒什麼印象,很快就忘記了。所以重要的話、關鍵的話就是要不斷重複講、不斷重複提,讓這個印象深刻,才會有感覺,才能有受用,也就是不斷的叮嚀。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了很多,他說你去親近一個老師,他就常常舉出早年他到台中蓮社親近雪廬老人,他學了十年,真的學成就了,講經說法學成就了,跟他同期的很多同學,都沒有他那樣的一個成就。所以學了十年,他離開老師,老師也是很不捨,但是也沒辦法,他要去弘法。所以早年,我們淨老和尚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李老師常常給台中的同學講,學會的人已經走了。後來他也常常回去看老師,每一次回去總會碰到以前的同學,同學就會問,老師說你都學會了,你都學到了,那老師有沒有什麼特別傳授給你的?他說沒有,老師從來沒有單獨給我授課,都是他在公開講經的時候對大家講的,大家都聽到了,老師講什麼每個人都聽到了,他沒有特別。

  老師講的同樣一句話、一段經文,為什麼聽課的同修,有的人得到很殊勝的利益,他得到很大的受用;有的同學聽了好像沒什麼感覺,沒有受用,關鍵在哪裡?關鍵不在老師,老師他公開講,他也沒有特別去私下傳授,也沒有,該講的都公開講了,每個人都聽到的,但是學習的人,他的態度不一樣。關鍵在態度,態度就是你有沒有恭敬心?有恭敬心,他的收穫就很多。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沒有恭敬心,就耳邊風,聽過去也就算了,他就得不到利益,他都沒有吸收進去。

  過去我們在華藏圖書館,淨老和尚也常常給我們這些出家眾講,他說善知識的標準也不一定,主要是個人的緣分。他老人家也講了一個原則,他說你對哪一個老師、對哪一個法師,你對他很恭敬、很尊重,你最仰慕他,你去跟他學,你去聽他講課,你會成就。縱然那個老師的道德學問也一般、平平的,沒有什麼出色的,但是這個學生如果有百分之百的恭敬心,他學生成就了,成就超過老師。這個就是我們中國諺語講的「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學生成就超過老師了。他為什麼會超過老師?關鍵他對老師有恭敬心,有恭敬。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善知識標準也不一定,看個人的緣分,你不管在家、出家,你對哪個法師大德,你對他最仰慕、最尊敬的,你跟他學,你就有成就了。反過來講,這個老師道德學問很高,學生對他沒有恭敬心,他學問再高,學生也學不到東西。佛菩薩再來也不行,你看對佛菩薩沒有恭敬心,佛菩薩來,你也學不到東西,也得不到利益。特別現在的學生,對老師一點恭敬心都沒有;不但一點恭敬心都沒有,我們現在去學校看看這些學生,他對老師什麼態度?你看現在學校,大學他還可以去批評老師,給老師評分,還可以選擇我要不要這個老師來上課。學生還沒有學習,他就先存有這樣一個對老師不恭敬、不信任的態度,實在講,再好的老師也很難教了。所以現在這個學生,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現在在學校是幹什麼?混一個文憑,真正東西學不到。特別現在年輕一代更難教了,真的是目無尊長,佛菩薩來教也沒辦法。再好的老師也沒用,他聽不進去,你一面在講課,他一面在滑手機,那他能得到什麼受用?

  「當恭敬住,當常繫心」,就是你要專心,心繫在一處。比如說,你聽課的時候不專心,心裡胡思亂想,想東想西,或者眼睛東張西望,看這裡、看那裡,老師講的話你根本就沒有聽進去,只是人坐在那裡,心沒有在那裡。像我們做三時繫念就是繫,把心繫在一處,也就是經典上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繫在一處。所以當常繫心,應當要常常把心繫在一個地方,不要讓這個心亂跑。特別我們聽經,你要繫心,你才會有受用;如果沒有繫心,縱然聽佛講經,也得不到受用,耳邊風,再好的老師也幫不上忙。「常畏慎」,畏就是敬畏、恭敬,敬畏之心,慎是謹慎。這是《沙彌律儀要略》卷下,二十四門威儀,第一個就是「敬大沙門第一」,敬大沙門。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若不恭敬,不繫心,不畏慎,而欲令威儀具足者,無有是處』。到這裡是一小段,這是第二小段。前面佛告訴諸比丘,應當要恭敬住,心住在恭敬上,應當常常繫心一處,常存敬畏、謹慎之心。「若不恭敬」,若就是假若,假若不恭敬、沒有恭敬心。「不繫心」,心也很散亂,就是沒有把心繫在一處。「不畏慎」,沒有敬畏、謹慎。這是反面的,上面講的是正面的,這是反面的。如果是這樣的心態,你要學東西就不能成就了。第一個就不恭敬,沒有恭敬心,對老師不恭敬,不恭敬你就得不到利益,也學不到東西。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跟我們講,就是對老師要有信心、要有恭敬心;如果沒有,你要去找一個你對他有恭敬心的,這個老師你跟他學,一定會成就。如果你對這個老師沒有恭敬心,你跟他學,你不會成就。不繫心就無法做學問,我們念佛也是要繫心一處,才能成就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不管修任何法門,這是一個總原則,繫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一個總原則。

  「不畏慎」,沒有敬畏、謹慎之心,常常犯錯。如果是這樣,「而欲令威儀具足者,無有是處」。如果是這樣,你想成就威儀具足,無有是處就是沒這個道理,沒有辦法成就威儀。威儀,這兩段經文講,也就是儒家講的「誠於中,形於外」,外面這個威儀是從內心,恭敬心、繫心一處、敬畏謹慎之心表現出來的。有一些人聽到有一個他很尊敬的人來了,這個人沒有學禮貌,沒有學禮節,奇怪,忽然他就懂這些禮節了。沒有人教他,他怎麼會懂?因為他對這個人很恭敬,他的恭敬心生起來,他自然就懂了。恭敬心是性德,沒有學,這個時候也會了,知道該怎麼做了,就表現在外面,身、口的行為上,就是你對他有恭敬、有敬慎之心。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引用一個例子,他說以前他是當老總統的文書,每一次老總統到他們那個辦公室去,大家就肅然起敬,這個是什麼?表示大家對老總統的一個恭敬。這些禮貌不用學,很自然他就表現出來,這叫「誠於中,形於外」。不是你去學這些禮貌、威儀,那是外面一個形式,不是真正的恭敬。

  不是真正的恭敬心,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像我們一般到飯店,或者是我們坐飛機,有些空服員,他也是有經過專業訓練,練習這些威儀、禮貌,但是他們那個是屬於他的一個工作,是不是對客人有真正恭敬心就不一定了。他表現出來這些動作,這些講話的口氣、問候語,透過專業訓練,這樣大家聽了感覺也滿舒服的,但是內心是不是有真正的恭敬,這就不一定了。內心如果沒有恭敬心,外面表現出這個威儀也不是真的。真正的威儀是「誠於中,形於外」,是發自內心表現在外面身、口的,那是真的。如果內心沒有恭敬心,沒有繫心一處,沒有敬慎之心,學這些禮貌、威儀只有形式,沒有內容、沒有實質,因為他心裡不恭敬,只是外表做這個樣子,心態不一樣。所以這裡講,為什麼講這個威儀?威儀不是我們看到人家鞠躬、問訊、頂禮,這不就威儀嗎?這是威儀的外表,這個外表要從內心恭敬、繫心一處、敬慎之心表現出來,那才是真正的威儀,所以這個我們也不能不清楚。看到威儀我們就來學威儀,學了好像有模有樣的,但是內心沒有恭敬心,心散亂,沒有敬畏之心、沒有謹慎之心,那不是真正的威儀。

  所以這是威儀它的一個總原則,我們要掌握住,就是說裡外要一如。裡外一如才是真正的威儀具足,如果只有外表,內心沒有恭敬心,那只有形式,這個就不具足威儀,只有威儀的外表,沒有威儀的內心。所以沒有恭敬心、不繫心、不畏慎,而欲令威儀具足者,無有是處,就沒有這個道理,縱然你學個外面的形式,那也不是真正的威儀。就像你看「律要節錄」下面就是《常禮舉要》,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一條一條看,我們就照這樣做。這是禮的外表,看到人家彎腰、問訊、作禮,那是禮的外表。禮的精神?禮的精神,儒家也講,「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然後表現在外面的禮節就裡外一如,那個才是真正禮的精神。自卑而尊人就是恭敬心,那跟佛講的沒兩樣。這是講威儀的一個原則,什麼是威儀,它的一個核心在哪裡?就是恭敬、繫心、畏慎。

  『不備威儀,欲令學法滿者,無有是處。』你沒有具備威儀,你要學佛法學到圓滿「無有是處」,無有是處,也沒有那個道理。你要學佛,沒有恭敬心,什麼都學不到,你說要學到圓滿,沒這個道理。『學法不滿,欲令五分法身具足者,無有是處。』你學法學得不圓滿,你想要得到五分法身具足,也沒有那個道理,因為也得不到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在《佛學大辭典》都有,解脫、解脫知見、戒、定、慧。五分法身就是我們學佛的一個成就,你沒有威儀,學法不能圓滿成就,你就不能成就五分法身。『五分法身不具足,欲得無餘涅槃者,無有是處。』你不能成就五分法身,五分法身不具足,你要得到無餘涅槃,也沒有那個道理。我們學佛,終究要達到涅槃。「涅槃」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不生不滅,也就是我們常常在經典上看到的無生法忍,無生無滅、不生不滅就是涅槃。涅槃有小乘證的涅槃,大乘證的究竟涅槃,這個統統得不到。可見得威儀它的一個重要性,也就是威儀是我們修學佛法成敗的一個關鍵,有具足這個威儀,學佛就會成就;沒有具足這個威儀,學佛學不成就。好,我們再看下面:

  【四、《大律》云:「出家之人,所有言說,皆為利益,不應私忿道說於他。」】

  這一條也是屬於「敬大沙門第一」,恭敬大沙門。《大律》是指比丘在中國南山律宗修學的《四分律》。在《大律》裡面講,『出家之人』,就是出家人,『所有言說』,就是你的言語、你的說法,也包括語言文字,就是言說,這些言說『皆為利益』,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對眾生有幫助的、有利益的。所以敬大沙門,為什麼恭敬大沙門?大沙門就是受大戒的,因為沙彌還沒有受大戒,沙彌只有受沙彌戒,對受大戒的比丘要恭敬,要有恭敬心。

  現在佛門又分僧臘、戒臘、夏臘這樣一個區別。僧臘就是出家的年資,出家多少年,出家的年資。戒臘從他受戒算起,過一年是一臘。夏臘就是他結夏結幾次,就算幾個夏臘。沙彌對這些大沙門都要恭敬,講話也是要有分寸。在我們世間法講,小孩子對大人講話不能沒大沒小,這世間法。以前我們小時候父母都是這麼教的,講話不能沒大沒小的,要懂禮貌。現在父母不懂得教小孩,所以小孩講話他不會講,講一些話很失禮的,也不知道那個話不該是他講的,不能講的他也講。有的小孩,他甚至還去罵父母親,那這個就很不像話了,沒大沒小,目無尊長。所以我們小時候也常常聽到父母教訓我們,講話不能沒大沒小,看到客人來了,叔父、伯父、舅父要叫,講話要怎麼講,不能沒大沒小的。小沙彌也是一樣,小沙彌他還沒有成年,對成年已經受比丘戒的大沙門,你講話對這些大沙門,你不能沒大沒小的,甚至還批評、還笑話,這就造罪業。

  所以下面講,『不應私忿道說於他』,「不應」就是說不應該,不應該「私忿」,這裡我們要看關鍵的字眼,私就是私人,忿就是忿怒。可能大沙門對小沙彌曾經有責備,他就很生氣,氣在心裡。私忿就是說你個人、私人有怨恨心,這個忿怒他就表現在言語上面,表現在言語上面就批評,批評這些大沙門,「道說於他」。道說於他,也有道聽塗說的意思在,可能他對哪一個大沙門不滿意,然後聽人家說某某大沙門他怎麼樣了、他有什麼過失,他也沒有真正去了解,道聽塗說,他就批評一番,這就造罪業了。

  《沙彌律儀》是對出家眾,實在講,戒律、威儀、禮節的精神,這些道理原則都通四眾。這裡講,出家的小沙彌不能講大沙門之過,在家人就更不可以講。現在我們也常常聽到很多在家人批評出家人,甚至批評得一無是處。這個批評不是指那個沒學佛的,沒學佛的,他都毀謗佛法了,那個我們不提了。那個不學佛的人,他也不懂得要去尊重出家人、尊重佛法,他不認識佛教,對佛教不認識、對佛教有誤會,有嚴重的誤解。所以我們遇到這些社會大眾對出家人不恭敬,甚至他還謾罵、毀謗,我們淨老和尚都是教我們,我們出家人自己要反省,就是自己的修行修不好,我們沒有盡到責任,把真正佛教的真面目介紹給社會大眾。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的《認識佛教》,這個就非常重要了。為什麼?入佛門第一課就是認識佛教,這是針對社會大眾講的,不是學佛的,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對佛教如果他的看法看錯、誤解了,後面他就不但不會來學佛,對佛教批評、謾罵,造罪業。所以出家人也有義務責任,把真正佛教的本來面目介紹給社會大眾。所以我們現在淨老和尚講的《認識佛教》,現在有光碟,網路上也有,要普遍去宣揚、去宣傳,讓社會大眾對佛教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觀念,這個也非常重要。

  所以引申出來的意思也很廣。「律要」每一條、每一句,我們掌握住原理原則,就是舉一反三,以此類推,這樣我們學習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條。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