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九九五年淨空法師早餐開示  (第十集)  1995/1/26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20-0010

  我們是初五開始講經是吧?是不是有八次?八次我們這個《無量壽經》的玄義,就是「概要」可以講完。可能還有時間,還有時間準備講《金剛經》大意好了,講個三、四次《金剛經》大意。這一次印的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希望大家對這本《講義》要認真的學習,江味農居士他修學的路子,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一生專門研究《金剛經》,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寫成這部《講義》。他這個《講義》,可以說是集古代《金剛經》註解的大成,也是《金剛經》的大辭典,這從前李老師講的,《金剛經》大辭典,是很豐富的佛學常識。所以我們如果說是將來學講經,這佛經裡面很多名詞術語,這名相的解釋,他那個註解裡都很詳細。還有一本周止庵的《心經詮注》好象印出來了,那個也等於說是《心經》的大辭典,可以當作佛學常識來讀,裡頭許多名相的講解要記住,因為你將來講經說法的時候統統用得上,周止庵也是用了四十年。這是近代兩位這一門深入的,所以有這樣的成就,這也是給我們做了一個模範,做專家、做權威。今天講到《金剛經》,那江味農居士是權威;講到《心經》,周止庵是權威。所以我們不說是智慧過人,不是這個意思,是功夫下得深。什麼人能用四十年的時間,用在一部經上?我們出家人當中圓瑛老法師,一生的精力用在《楞嚴》上。他雖然用在《楞嚴》上,他講過不少的經,看圓瑛法師的法彙就曉得,似乎沒有像江味農、像周止庵那麼專,一生只弘揚一種,只講一種,沒有那麼專,這就是說明專就有成就。

  這一部《金剛經》,要用在淨土法門裡面,就是《無量壽經》上「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部《金剛經》就是教你發菩提心,菩提心發出來了,菩提心就是根本。大乘法門都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會有成就,所以念佛的人決定往生。念佛而不能往生沒有菩提心,雖然有一向專念,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那個專也不行,古人講「一天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不行?心不清淨,要心淨則土淨才能往生。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很好,往生的品位是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多少。淺深從哪裡講?從清淨心上講,理一心不亂這最深的,其次事一心不亂,再其次功夫成片。這都叫功夫,沒有這個功夫,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什麼叫功夫成片?就是清淨心。心裡面已經沒有夾雜了,沒有妄念,沒夾雜就是沒有妄念,專注在一句佛號上,專注在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上,這就決定得生。《金剛經》裡面所說的標準,是理一心不亂的標準,當然更沒話說。理一心不亂也有淺深不相同,這《金剛經》上有一句話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賢聖就是三賢十聖,四十個位次,《華嚴經》上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都是理一心。所以理一心裡面功夫有淺深不同,到究竟圓滿的時候這就成佛。所以同樣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裡頭還是有差別。這些統統是講我們自分,就是自己的功夫,不論阿彌陀佛的加持。如果論阿彌陀佛的加持,大家是一樣的,是平等的,這是西方世界跟他方世界不一樣地方,那個地方有佛加持。

  但是自己能夠努力,這就是說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往生自分品位比較低,雖然得佛力加持,到真正圓滿成佛,就比較慢。自己的功夫得力的時候品位增高,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也就是圓滿菩提時間上有早晚不同。這個《觀經》上講得清楚,你看《觀經》上下品下生,要十二大劫才花開見佛,這是論自分的。十二大劫花開見佛是什麼地位?是圓教初住的地位。花開見佛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自己證到法身大士了要這麼長的時間。下品中生呢?六劫,你看就一半了,所以這是要爭取的,這個要懂得。所以佛加持的時候,論佛加持那大家都一樣,雖然自己沒有證到那個地位,實際上在西方世界的時候,幾乎智慧、神通、能力都是平等。但是那個平等,諸位要曉得是佛加的,不是你自己的能力,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二力在西方世界才有,非常明顯的這個樣子,非常明顯。你說在他方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你初住就初住,初地就初地,決定不是平等,那差別很大很大。由此可知,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我們修行人來講太重要了。真正求生西方世界的人,心要清淨。可是大家都是凡夫,不是聖人,凡夫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這是什麼時代?鬥諍堅固的時代。

  《金剛經》上講的後五百年,那後五百年有幾種講法,其中有一種講法,五個五百年之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那末法第一個五百年就是後五百年,佛說那是什麼時代?鬥諍堅固的時代。這第一個五百年,佛滅度之後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也就是講修行證果的人很多。佛法佛經結集的時候就在那個時代,所以參與結集經典的,至少都是證三果的,四果阿羅漢佔大多數,修行證果的。第二個五百年禪定堅固;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多聞就是研究討論、講經說法,沒修行,不肯認真修,光在經教裡頭打轉;第四個五百年塔廟堅固,佛學也沒有精神去討論了,蓋廟,大家搞這個;第五個五百年鬥諍堅固。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照中國歷史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零二十一年。我們現在是第七個五百年的開端,鬥爭再鬥爭、再鬥爭,是這麼一個時代。哪個地方不鬥爭?我們這個團體的鬥爭,比別人輕一點、緩一點。實在這個鬥爭的毛病,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有,九十六種外道跟佛法對立,不相容的;而佛門裡面提婆達多、六群比丘擾亂僧團,破和合僧,還想陷害釋迦牟尼佛。你再從歷史上去看,在中國哪個道場沒鬥爭?龍蛇混雜,有好的修行人,也有處心積慮要破壞的,任何一個團體都不免!這是佛門不幸,眾生要遭難、要受難。般若與淨土都特別強調因緣果報,這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要想到什麼?將來的果報,這個心自然就收斂了,自然就平靜了。

  我造障礙別人的因,將來我一定會受別人障礙我的果,真的是一飲一啄,所謂是莫非前定,什麼定的?誰定的?自己造的因定的。所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頭,教給我們「隨喜功德」,隨喜是菩薩行,隨喜就是不障礙別人。我們凡夫嫉妒、障礙非常重,人家稍微有點好處,我們看到就難過了。看到難過已經不對了、已經錯了,還要想方法去阻撓他、去破壞他,那個罪業就深了;如果這個善法是利益廣大眾生的,罪過就更重。為什麼?他不是障礙一個人,他是障礙許許多多人。所以這因果關係要知道,修行不容易,在一個團體裡面,真正修行要謙虛、要客氣、要忍讓,孔老夫子教給我們要守禮,禮是什麼?自卑而尊人。減少摩擦、減少衝突、處處忍讓,這才能夠成大功、立大業。這個鋒芒顯露出來的人遭嫉妒,這個遭嫉妒,諸位要曉得,那是正常的。因為人是凡夫,這個嫉妒、瞋恚是無量劫來的習氣,他要沒有這個,那他就是佛菩薩再來。我們存心時時刻刻,我過去提出八個,現在加兩個,存心要真誠、要清淨、要平等、要正覺、要慈悲,要常常用這個來檢點。我們是不是這個心?是這個心就是佛心,有資格學佛,有資格往生。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修行,守住幾個原則要放下,要看破、放下,要自在、要隨緣、要念佛,所以這加了個念佛。能守住這幾個基本的原則就不會錯,真正能守得住,我們自己一切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這從前章嘉大師教我的,真正學佛、真正為弘法利生,自己前途、生活不要去考慮,護法神照顧,諸佛護念,護法神照顧。什麼都不要去想,一心一意照著經典上教訓去做,做到就是相應,做不到就不相應,佛法重實行。

  我們這個好處,每天還有幾分鐘的時間提醒大家,如果三天不提醒就面目可瞋。所以現在修行人,很多為什麼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這些提醒的話,或是經典上的教訓,祖師大德的教訓,我們也節錄了不少。我不在家的時候,吃完早飯把這些東西念個一、二段,警惕警惕自己,有好處。不要說我跟館長不在家了,這就廢弛掉了,那你們就退步。要不斷的警惕,保持高度的警覺,我們的修行才會有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