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五十八集)  2022/11/12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58

  阿彌陀佛,謝謝主持人。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接著《天下太平之根本》的講義一起來學習。我們談到第七大項「如何落實家庭教育」的第二個小點,「欲子弟成人,須從自己所作所為,有法有則,能為子弟作榜樣始」。這一段就點出了身教重於言教,我們依據印光大師的《佛化兒童讀本》列的二十八個德目,我們上一次談到第十點「仗義」。

  這些義理,我們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是如此,每段義理亦如此,我們多讀一遍就有一遍薰習的效果,這些義理會入到我們更深的內心當中,我們入得愈深,很自然在一言一行當中可以流露出來。大家有沒有讀書讀到很感動流眼淚了?那這個義理就觸動我們內心的善根。像我們前面講第九「惜陰」,「七十古稀,彈指即過。過則已無」,念著念著,想想自己幾歲了,還剩多少歲月?「何敢懈惰。努力勤學,立德立業。自利利他,為世作則。」我們什麼時候在給孩子做榜樣、在影響孩子跟學生?應該是一切時一切處都在影響。這二十八個德目什麼時候可以呈現身教?可能這二十八個德目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裡面。前面講的「惜穀」,愛惜食物。印光大師是我們很好的榜樣,他有惜福水,不只吃得很乾淨,還要倒一點水,當然別倒太多,過猶不及。我看有一些同修那個惜福水倒了半碗,我一看有點緊張,這個把胃裡面消化液都給沖淡了,能把它洗乾淨就好了。發現我們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朋友都在看、學生在看,你都沒有要求他們,可你做那個動作做得很認真,他們都看在眼裡。更重要的是自己沒有控制、要求,過幾天你一看,很多孩子他自己就做了,人之初性本善。

  包含第十「仗義」,義者宜也,義就是應該的,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我們看印祖這邊講到的,「一舉一動,唯義是取」,都是以義為一舉一動的標準。「義之所在,無往不利」,合情合理的會得到人認可、得到人支持。就像在路上,看到個老人家推的東西太重了,有一個人上去扶,旁邊看到的一定會有有善根的人看了感動,一起過來幫忙,無往不利。「小人見利」,貪利就忘了義。「雖得小利,究竟吃虧。」

  孔子有一次遇到國君魯哀公問他,「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孔子說天下有五不祥,房子往東邊建不算在內。我們在看這些歷史故事,要去體會這些聖賢人處世的心境,慕賢當慕其心。國君剛好想到這個問題,隨口問了孔子,孔子抓住每個機會把怎麼治國提醒君王,君王假如接受了,利益的就是一國的百姓,所以抓住每個機會點輔佐好君王。這個善巧的勸諫,孔子如此,歷史當中還有一個人很厲害,叫晏子。有一次齊景公氣急敗壞回來了,就對晏子講,「哎呀,我今天太不吉祥,上山看到老虎,到了河邊又看到蛟龍,哎呀,我今天太倒霉了,太不吉祥。」晏子說天下有三個不吉祥,第一,有人才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能用,二不祥;用而不能任,用了他還不讓他好好發揮他的所長,三不祥。君王,這才是真正的不吉祥。你到山上去看到老虎,老虎本來就住那裡;你到水邊去看到蛟龍,蛟龍牠家本來就在那裡。所以真正的不吉祥在這裡!你看成就國君、成就人民。

  我們看完這個故事,從這個故事拉回來我們自身,我們在面對每一個跟孩子互動的機會,甚至於是跟我們親朋好友互動的機會,我們有沒有想過抓住每個機會去啟發孩子的善根,去護念親戚朋友的思想觀念,甚至於藉由每一個機會去安撫他不安的心?相逢即是有緣,惜緣、惜緣,這兩個字我們都很熟悉,我們是不是真是一個惜緣的人?佛門修行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有真正的慈悲,他的善巧方便自然會出來。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像我們第一年教書抱著很高的熱情,雖然經驗比較不足,但是很用心教,往往應該也有佛菩薩還有學生的祖先加持,都會有一些靈感出來。那是成德第一年教書,確實有這樣的感受。

  我們也在印證經典的道理。《大學》講「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這是藉由一件事來彰顯一個道理,一個母親她沒有生過孩子,她也沒有照顧過孩子,但是她非常的誠心,她一心一意就是為這個孩子好,縱然沒有養育、教育到最完美,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雖不中亦不遠矣。這一顆心學生感受得到,所以第一年、第二年教的學生在大街上遠遠看到你,「啊,老師好!」有時候還會回來找你。按照教學經驗來講算是最缺乏的,但是很用心去教。

  這些經典的義理我們能體證到,我們在跟孩子娓娓道來的時候,我們是很有信心、很有底氣來跟孩子引導。就像我們是不是體會到「義之所在,無往不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這個我們也要透過自己去行義,我們有這個親身的體會。

  像成德在二OO四年七月,我們辦第一次「幸福人生講座」,五天。我辦這個講座前回了一趟台灣,回去以前剛好有一位女居士請我們吃飯。吃飯的時候剛好邀請她先生來了,她先生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她先生說道:「你知不知道孔子這樣教書他的經濟怎麼來的?」他問我這個問題,我是沒想這個問題。然後他說,因為他有一個學生叫子貢,他是用現在講叫大企業家。那一天還聽到有人說子貢就是春秋時候的巴菲特,巴菲特大家認識吧,很會做買賣,賤買,貴就賣出去了,都看得很準。他就講到孔子教學有子貢支持他,接著他就說:「我有一個飯店,有那個會議室剛剛冷氣裝好(還給我講那個冷氣是多少馬力的),你有任何需要可以找我。」我們當時候去的時候所在的地方,我們用的教室沒有冷氣的,是用電風扇,偶爾那個電風扇的聲音還太大,會影響上課。剛好要辦這個五天班前遇到這個機會,不然海口的夏天還是挺熱的。

  後來就開始上課了,上了五天,雖然人家場地借我們了,畢竟我們在那裡用兩餐飯,然後就五天過去要去付錢,結果這個小姐就說了,「我們老闆娘全部付完了」。後來了解她老闆娘每天進來聽課,聽了很感動,說:「哎呀,我的孩子沒有遇到這樣的機會」,她也很遺憾,然後都把錢給付了。義之所在,我們也是義務在做這個事,得到這些助力。

  這個例子對我的啟發很大。以前聽師父講經,師父說了,我們一心為正法、為眾生,錢你不要擔心,我們有後台老闆。請問大家,後台老闆是誰?是阿彌陀佛。可是我藉由這個故事之後,師長這個教誨我又會再加一句,師長說後台老闆是阿彌陀佛,我就會再加一句,那阿彌陀佛又是誰?誰是阿彌陀佛?這個老闆娘就是阿彌陀佛。你看要利益下一代的事,她的佛性起來了,她的愛心起來了,她的道義起來了,確實是她把錢付掉的,她是阿彌陀佛。

  善跟善會交感,所以義之所在,無往不利。我們自己在人生過程很多這樣的事情,每一次談到這些義理,我們就以我們的人生故事再供養給學生。當親戚朋友有哪一些鑽牛角尖,念頭轉不過來,你自己有這些人生閱歷給他現身說法,很可能他就轉過彎來,因為你是他的好朋友,你現身說法他很容易相信。所以我們要多一些人生的實踐、多一些人生的體悟,珍惜人與人的因緣,不欣世語,樂在正論。講那些對彼此生命都沒有意義的話,那就不叫惜緣。當然,我們處世一定要守住忠恕之道,別人講這些沒有意義的話正常,恕道,不能苛求於人;要要求自己嚴,嚴以律己,我們要愈來愈言之有物。這個言之有物又不是很嚴肅的跟人家講道理,人家工作已經很忙,看到你還得壓力很大,聽你講道理。假如我們太是這種嚴肅講道理,可能人家看到我們就趕緊閃開來了。都是要很自然,順勢而為,順著他談到他的問題在哪,甚至於是順著談一個社會事件,能夠拉回來啟發彼此的人生。

  孔子他順勢,天下有五不祥,第一個不祥,「損人自益,身之不祥」,你想損害別人,然後為了自己的利益,其實適得其反。所以孔子教導我們,你忘了義,只想到自己的利,事實上你是會損你的福報的,身之不祥,究竟是吃虧的。一個人的福分是他的心決定的,量大福大。你心量那麼小,又自私、又傷到別人,這是損福報了。我們藉孔子這段話來提醒同學。這五不祥,我們應該之前的課程有跟大家交流過,在《群書治要》當中「孔子家語」裡面有。

  《群書治要》這部書大家有機會多深入。我們今天要當老師,我們首先要當一個好學生,好學生是好老師的基礎。好學生就是老師呼應勿緩,老師命行勿懶。師長老人家說了,《群書治要》是觀世音菩薩,是救急。這一部書根據什麼綱領來挑選?它是從一萬四千多部書裡面挑了六十六部。大家想一想那個場景,我們現在回到貞觀時期,你旁邊還有十八學士,房玄齡、蕭德言、褚遂良,這些當時候的大儒,看著這一萬四千多部書,咋挑啊?你這個場景體會體會,你就會很珍惜這部書了,太難挑了,六十六部裡面還要再挑精華出來。假如我們在學《群書治要》,我們要感謝在背後成就這部書的人,所以我們每天可以這麼迴向,迴向《群書治要》中一切諸聖賢,還要再迴向成就這一部書的唐朝當時的那些聖哲人。我相信這個迴向一感應,你再學這部書的時候如有神助,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成德在大四的時候遇到一個朋友,他是持《地藏經》的,他從小有讀古書。他說他有一次坐飛機行李不見了,他很相信地藏菩薩的威神力,他也不慌,但是誠心持《地藏經》,後來箱子就找到了。地藏菩薩很慈悲,他老人家接受佛陀的囑託,釋迦牟尼佛滅度到彌勒佛來這個過程,由他護持眾生不墮落,哪怕眾生只有一毛一渧、一沙一塵這麼一點點善根,他都不讓他墮惡道。《地藏經》裡面有很多人現世會遇到的種種問題,這部經裡面都有方法解決。

  佛菩薩真是同體大悲,考慮得太仔細了。你看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他老人家也是夠忙,求功名得功名,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求對象得對象,都滿眾生願,最重要我們要誠心,如理如法去求。你不要讓人家覺得佛法就只是跟死有關而已,這樣大家就覺得那個東西是老了以後再說的。要告訴他,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為什麼老和尚說《群書治要》是觀世音菩薩?因為它能解決人當下所面對的問題。現在是人心有千千結,所以現在憂鬱症愈來愈多,人真的要早點提升好。

  我現在回想到一幕,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看到一個女孩,她也很高了,應該有一百六十公分以上,她拿著美工刀割自己的手。我當時看了很難過,趕緊提醒她不能這樣,但是我就沒有意識到那是憂鬱的情況,她內心很可能因為家庭的因素、人際的因素,她很苦悶,又抒發不了,這樣積啊積啊積啊積到十二三歲,她受不了,她會藉由一些行為來發洩,自殘就是她的一個反射的行為出來。那時候人生閱歷都不足,假如是現在的話,那不只是針對那個行為去提醒她了,有果必有因。現在這個時代要解決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菩薩四德裡面有一德,「普代眾生受苦德」,因為往往問題呈現的時候都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就像癌症,它沒有個十年、十五年不可能達到這個程度,可是當發現的時候,那就不是一天、兩天能治好的,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再高明的醫生,能夠一年幫你調回正常,那已經是很厲害了。大自然都有它的軌跡,這個身體已經偏了五年、十年,哪可能一下子就恢復正常?那不可能的。

  也遇到母親說,哎呀,我的孩子過動,我的孩子有自閉傾向,怎麼辦?她首先要知道這個事急不來,她得先穩住自己的心,她也要能了解到萬法因緣所生。因很可能有孩子自己過去、現在的業因在裡面,但是還要有緣他才會呈現這樣的結果。這個緣比較影響他的可能是父母、家裡的人,他接觸到的這些人都是緣。甚至於他吃的食物也是緣,很多孩子很躁動,妳讓他吃的東西都有防腐劑,都是燥性的食物,油炸的吃一堆,他怎麼不躁?要從他的身、他的心、他的家庭這些緣分多管齊下去改善。現在雙管不夠,多管。包含他的業因,妳可以多給他念佛,最好他自己念。我們一起學習《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祖師就有講到了,你讓小孩從小養成習慣念佛,他的業障,過去生的業,就在一聲一聲佛號當中消了。萬德洪名,能滅眾罪。

  所以一般這些問題會呈現出來,代表主要的人心都不夠安定。大家都在忙,都比較浮躁,所以才讓這些不好的因子一直積一直積,積到呈現比較嚴重的這些問題出來。我在聽他們談的時候,我兒子一歲、兩歲很正常,三歲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有沒有道理?又不是四川變臉,喀變一個樣子出來。

  我有一次到一個國家,哪個國家我就不說了,說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的人不歡喜,出言要順人心。我到一個國家講課,下了車開車的同修就很感嘆說了,「我有一個鄰居,他的孩子十九歲,他的父母講突然自殺了,好惋惜!」我就跟這個同修講,自殺有突然的?他這麼嚴重的心理問題,他都積了多久了,可是他的父母為什麼是感覺他突然?

  我們處在現在這個社會,真的大家每天都在趕,能夠不受這個共業磁場影響真是不簡單。尤其住在大都市裡,快快快,起床了;快快快,刷牙;快快快,吃飯;快快快,穿鞋了;快,趕車了,就這樣。習慣了這種節奏,心裡都是比較浮動的,假如再加上對一些利欲看得很重,那真的就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沒辦法去感受自己,哪怕是身邊的親人、孩子,都感覺不到他的狀態。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心靜不下來,什麼時候會讓我們思考思考?往往都是出現一些讓我們招架不住的家庭問題才愣了,怎麼會這樣?我孩子怎麼管不了了?我的家裡人怎麼會得癌症?我的太太怎麼要跟我離婚?都是這些人生裡面很大的事件出現了,我們每天像機器人一樣很忙碌的那種節奏才被撞得沉澱沉澱。所以我們事可以多,心不可以忙,面對自己身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都要像中醫一樣,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們的人生假如等著每件事情出狀況,然後疲於奔命的去解決,那人生真是太辛苦、太無奈。

  清淨心、安定的心才能觀照自己、觀照家人。佛家講「淨極光通達」,光是智慧,心要靜下來,智慧才能透出來。古人提醒我們,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這句話我們很熟悉了,更重要的是什麼?這句話我開始落實沒有,不然就好像抄了一張藥單,沒有去抓藥,沒有喝下去,對自己的幫助很有限。《弟子規》裡面好幾句都是在落實這一句,講話,「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我們問問自己,自己講話有沒有慢一點?當然我這句話是問那個個性比較急的人,假如本來講話就慢郎中的,那個就不在此列;走路,「寬轉彎,勿觸棱」,在生活的這些細節當中調自己比較急躁、浮躁的心。你不調下來,你話會講錯、事會做錯,跳不出我們人生家庭工作的惡性循環,因為心錯了,根本錯了,事怎麼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依報隨著正報轉;心對了,講的話、做的事都是正面的影響,事情就會往正向發展。為天下者、為家庭者、為事業者,不於天下、不於事業、不於家庭,於哪?於自己的身,再講得更深入,自己這顆心要護好。

  剛剛跟大家提到家長說孩子一二歲都正常,三歲就出現問題,這些事例值得我們先從自身去反思。真的我們有一個慣性很強,什麼慣性?一遇到事,先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或者推到境界上面去,很少一講到什麼問題馬上是我不對。比方說成德講父母的浮躁會影響孩子的心,孩子很敏銳,他可以感受到,他會受到干擾的。我講到這裡,這位媽媽就說:「對,我先生很急躁。」其實我也沒見過她先生,我就是因為看到她,我要提醒她的,她馬上「對,我先生很急躁」,然後「我沒有,我慢慢的」。第一次見面,接下來我也不好講了,但是我們可以從她的肢體語言,事實上已經可以感覺得出來。當然這個時候我們在面對境界的時候,還是自己是學生,不要一下子好為人師,「妳很急躁!」交淺不可言深,第一次見面,人家已經說她不急躁,你要說妳很急躁的,那這個緣就沒了。所以不要看到別人問題忽略了觀自己的心念,一下好為人師就出來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什麼時候保持這個心態?anytime anywhere,一切時一切處。有時候,比方說這個女士說「我先生急躁,我不急躁」,她這個語言會不會讓你有點情緒?會,「妳怎麼都講妳先生!」這個要伏住,不然自己一動氣了這個局面就不一樣。不管面對哪個境界,最重要的還是護好自己的心念。

  剛剛跟大家提到,《群書治要》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因為它是依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編的,現在的人身心都有很多有待化解的問題。我們心太粗了,孩子一天,成德最近觀察一個孩子,他胎教做得不錯,九歲,我看他一天可以笑兩百次以上,一看到飯菜,很好,都笑著;看到新認識的人,他也都是笑笑的。他母親說他到公園去玩,見到的都是第一次新朋友,每一次他要走的時候這些小朋友都跟他說,「你什麼時候再來?」人緣很好。每個孩子都帶著他過去生的能力來的,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不要太著急了,你只要能觀察到他宿世哪些能力特別突出,你就好好去護持他,他那個能力,萬法因緣生,你是他的助緣,他阿賴耶識那些天分自然就都調動出來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行出狀元,可是父母老師心太粗了,就體察不到。

  我今天看到一個小孩,應該是三歲,三四歲而已,在半個小時之內換了兩套衣服,一套是公主,然後還戴了一個皇冠;過了一會不知道什麼時候她又換了一個女水手的服裝,戴了個小帽子很可愛。我說她怎麼衣服配得這麼好,以後一定是服裝設計師。然後她爺爺說:「我們家來客人都是她去接待的,還會帶人家參觀。」我說這個不只是服裝設計師,還是外交官。她是排老三,老二很靦腆,都不敢出來見人,但很喜歡讀書。我說你們家又出文人,又出外交官。

  我們真的能隨時去欣賞孩子、欣賞每個人,我們已經變成一種很自然的心態,那你家裡的人就在你欣賞的眼光當中,他的潛力就被你一點一點激發出來。《禮記.學記》講「道而弗牽」,引導,不要硬拉他;「強而弗抑」,強就是鼓勵他,你很欣賞他、鼓勵他,不要否定他,那個抑就是否定。我們父母老師有時候情緒一來,那種否定的言語就出去了,「你不可能!你可能太陽都從西邊出來了!」不要去講這種否定的話。這是強而弗抑,再來「開而弗達」,啟發他,不是灌輸,不是硬塞很多道理、知識給他,他問你問題,「你怎麼想的?」有一些設問,用另外一個角度去問他,讓他去感受、讓他去思考,開而弗達,這樣的教學法才對。

  《群書治要》教修身,可以解決他身心的問題,理得心安。自己還沒有遇到老和尚以前很多問題想不通,每一次聽經,聽了,啊,太對了!有時候聽得太激動桌子一拍,甚至於聽到走到電視機前面給老和尚磕個頭。那個道理明白之後,心上那個罣礙也好、煩惱也好放下了。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他不明白道理,每天遇到那麼多人事,他都搞不清楚,都會積在他的內心裡面。

  父母、老師也要會看孩子,相由心生,你看他臉上就可以看出他心裡有沒有事。一看心裡有事,陪他散散步、聊聊天,在那種放鬆的氣氛就聊出來,這個時候你再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些問題他可能自己可以想通。當其可之謂時,這都是機會教育點。有些內心的問題父母老師沒有及時去溝通,他就一直放在心上,時間放久了,他會愈來愈不願意跟人講內心的話,因為他不溝通變成一種習慣,習慣他就會變成一種慣性。今天我們面對學生、孩子,在跟他溝通的時候,他好像愛理不理的,這個時候你不能生氣。假如妳是媽媽,妳就要反求諸己,是因為我太久沒有很自然的跟他交心,才造成他現在這個結果,反求諸己。老師,當然不是老師造成,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體恤這個孩子,他可能長期跟家裡人溝通有障礙,不是說他對老師有什麼看法。有一種設身處地,我們就有耐性去破冰,把他那個比較冷漠的外表能夠化開,有可能愈冷漠的孩子,你能把他那個慣性突破,有可能他什麼話都會跟你講。

  所以心的問題要用教理,理得心才能安。家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群書治要》教齊家。我們華藏淨宗學會最近要印《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這一本書,還是《36O》,要印三千本,到時候大家有需要可以去申請,現在文字檔也可以先發給大家。

  剛剛講老師呼應勿緩、老師命行勿懶,師父上人說《群書治要》是觀世音菩薩,又說四大菩薩表修德,那我們要效法四大菩薩,要學著去做。所以下個禮拜三、禮拜五早上六點到七點,假如大家有空的話,我們可以在zoom上面大家一起來探討、交流。

  這是齊家的部分,還有治國,我們一定有屬於我們的團體、企業,這就牽扯到為政。孫中山先生說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就是辦政治。這個要學,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比方成德觀察,他剛好有因緣當領導,他都用聽他話的人。請問大家,這個團體能帶好嗎?都用聽他話的人就變一言堂,除非你是開悟的聖人,不然我們很可能都會偏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事情,甚至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又不聽不同意見。《群書治要》裡面強調,要能接受不同的意見,接受勸諫。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說實在的,你真正是聖人,你也要表演正確的團體運作。所以你哪怕都懂了,你也要表演商量才是領導,多聽不同的意見,讓這個團體正常發展。其實這些道理成德沒有讀《群書治要》也不懂,從小到大也沒有機會學這些教誨。

  真的,三百六十句不多,每天看個幾則,基本上修身、齊家還有團體的問題應該都在裡面。恆心很重要,滴水穿石之功。每天不要多,看個三條、五條,幾個月這部書你就掌握住了。你有恆心的去明理,就是一種良性循環。你因為太忙了,都不拿出時間來聽經,不看這些經典,我們不明理,那每天還是說錯做錯,這個惡性循環出不來。所以古人他是幾個省的巡撫,他每一天手不釋卷,一定要看書。仕而優則學,他哪怕當官當得很好,他都沒有掉以輕心,他都一直在從古人智慧經驗當中汲取寶貴的資糧。

  我們看第十一,「清廉」。「人生福澤,前世所修」,這句話《了凡四訓》就可以說明。當然《了凡四訓》可以長講也可以短講,短講三分鐘講完了,長講可以一個小時。當老師的人就要鍛鍊,可以長講、可以短講,看因緣去運用。「非義而取,是食毒物。」上一次就跟大家提到這部書,《感應篇彙編》,《太上感應篇》說,「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這都說明非義而取是食毒物。這裡就有歷史當中好多個例子,比方說邢璹這個官員他出使韓國(那時候叫新羅),他出使之後,回程的時候經過了炭山這個地方,他在這個地方看到了一百多個商人,這些商人載著好幾船的貨物要做生意,價值很多錢。結果他起了歹念,居然把他們都殺了,把貨物佔為己有。到了他的兒子邢縡,他的兒子與王鉷謀反被抓了,這樣邢璹他們家被誅,就全家都死,妻子家口統統以當之,這最少是誅三族,只要是誅族最少三族。取非義之財,真的橫取人財,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

  另外一個韋公幹這個官員,「為瓊州牧」,瓊州牧應該是海口,海南,他橫取很多錢財。後來他要回家,結果坐的船就翻了,所有的貨物全部沒了,還好還保了一條命。這些事例我們可以就真實的歷史跟孩子做交流。

  「清而不污,廉而不貪。世所崇敬,榮無加焉」,得到的光榮,甚至是得到的福報,那真是無以復加。《群書治要》當中有很多故事,其中講到清廉,我想大家應該會聯想到楊震四知,因為楊氏後來叫「四知堂」。大家想一想,楊震清而不污,廉而不貪,不只他受到世人的尊重,他的後代以他為榮,我們是清官之後。他們的堂號寫的「四知堂」,天知、神知、子知、我知。

  這個典故就是楊震他剛好要去上任東萊太守,經過昌邑縣,昌邑縣縣令剛好是他舉薦的人才王密。結果他到了,當天晚上王密就拿著十斤黃金要去送給他。當然,那個黃金是王密自己的,那不是什麼不法手段來的。楊震說:「我了解你我才推薦你出來當官,你怎麼這麼不了解我?」古人講到這裡,對方就知道意思了,看他的眼神,知道不收了。王密接著說:「現在夜晚,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麼可以說沒人知道?」王密就很不好意思離開了,而且他還做了一個動作,楊震離開之後,他在那個地方就做了一個紀念館,紀念楊震不收他給的黃金。這個人很可貴,他有慚愧心之外,他還把這件事公開出來,讓更多的人來效法楊震的精神。

  後來楊震轉到了涿郡太守,他的德行就是很廉潔、公正。他的子孫,因為他很廉潔,家裡也沒有富有,子孫都是粗茶淡飯,而且都是用走路的多,沒有車坐。就有一些老朋友或者家族的長輩勸楊震,「你怎麼不買一點田產也給子孫?」楊震說:「我現在做的讓後世都稱我的子孫是清白官吏、清廉官吏的後代,我用這個給他們,對子孫不是很豐厚嗎?」其實這是以德庇蔭了後代,給後代很好的榜樣,而且也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楊震的兒子、孫子、曾孫都跟他一樣做到三公,兒子秉、孫子賜、曾孫彪。在歷史當中還沒有第二個家庭連續四代做到三公,所以這裡說「世所崇敬,榮無加焉」,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了,那個尊榮到頂點了。

  我們看十二,「知恥」。「恥之一字,其利無窮」,利益什麼?「有與聖近」,有知恥的心,離聖人的境界不會太遠了,一步一步靠近了;沒有的話,那就跟禽獸愈來愈接近,因為沒有知恥的心,每天墮落,那就不知道會墮落到什麼地步了。現在沒有羞恥心,男女不守禮,墮胎。虎毒都不食子,我們現在沒有羞恥心,這樣的行為,全世界墮胎一年五千萬,有登記的,「無與獸同」。這些德目都攸關學生一生的成敗,我們老師要重視起來,而當我們重視這些德目的時候,一舉數得,他德行會提升,成績呢?當然會提升。「親所好,力為具」,「德有傷,貽親羞」,考不好父母會擔心,他羞恥心起來了,就從他的根本、他的心提升了;心提升了,方方面面也會跟著進步。從根本解決問題,不能只是從症狀去解決問題。

  「慚恥之服,無得暫卸。我佛訓誨,莊嚴第一。」在《佛遺教經》當中都提到了,「常當慚恥」,「常」意思就是要保持它,恆常保持它,「無得暫替」,不能讓它中斷,沒提起來,不行。今天不提起羞恥心,假如犯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前面人生的努力不就毀掉了嗎?真的,守身如執玉,玉捧在手上要小心,滑下去就粉碎了。佛講的,「若離慚恥」,我們稍微離開了慚恥,「則失諸功德」,你沒有慚恥心就不是真心,就沒有功德,可能就要造罪業了。佛又提到:「有愧之人,則有善法」,有慚愧心,這個慚愧心流出來了,言行都是善的;「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佛在最後一部交代的經《佛遺教經》,這些教誨對我們修行都是相當關鍵,不然立名於一生,失之只頃刻。

  而且說實在的,一個人他會跟家庭密切相關,他會跟他的團體密切相關,所以我們今天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是只有自己毀了,有可能我們家庭的名譽也掃地了,有可能我們團體的威信因為自己破壞了,尤其你在團體位置愈重要,那個負面的影響愈大。在我們所經歷過的事情當中,比方說一個作家很受推崇,他寫的書很多人買,後來他出事了,信眾、大眾很憤怒,把他的書拿來燒。你說他本來很多功德,長養眾生善根,結果他一個不小心,很多人憤怒,「他們都是滿口仁義道德,不要相信他們」,負面的影響就很大了。所以古人為什麼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人生隨著努力,你的位置會愈高,影響會愈大,羞恥的心、警覺的心要愈來愈高。但是位置愈高挑戰愈大、誘惑愈多,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蓋棺論定」,還沒有蓋棺都還很難講。能保持知恥之心,這些境緣應該是關關難過關關可以平穩的過。

  「十三、盡忠。一秉真誠,不被妄侵」,「忠」,心不偏,會意字。忠首先落實在事親,侍奉自己的父母,「盡己之謂忠」,毫無保留的去愛、去孝自己的父母,「事親接物」。今天你父母有需要,你說,「哎呀,我還有小孩!」大家想一想,當父母的人給孩子什麼最重要?有時候我們都覺得人生兩難,其實很可能是我們對人生的輕重緩急不清楚,你真的知道什麼最重要,其實你是真正給了你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課。剛好你的父母身體有情況,你全然的去為父母,你的孩子看在眼裡感動,你的孝心、孝行深植在他心中,這對他的人生多大的意義!可是這個時候你私心在那裡牽動,你的孝心沒有辦法完全發出來。所以這些德目我們都是要在境界當中真的把它提起來,尤其在對父母當中,盡心盡力去做。「了無二心,只期盡分,不計人知」,而且盡忠當中覺得應該做的,不是沽名釣譽。「如是之人,堪為世儀」,世間的榜樣,忠孝之人是世間榜樣,而且忠孝之人那種心境,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鬼神都尊重。

  忠字不容易,心容易偏。身有所忿懥,不得其正,情緒上來了,心就不忠了;有所恐懼,不得其正,你什麼事先怕了,你就很難盡心盡力去做,那個怕有時候首先就是想到自己了,就開始怕了,顧及自己了;有所好樂,不得其正,起了貪心,貪求了,這就不一定正;有所憂患,不得其正。《大學》這些教誨也都是讓我們的心要保持在忠。「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你喜歡這個人,你看他就不準了。「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人起貪瞋痴,心就不忠了。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你討厭一個人,你的心也不客觀,有偏斜了,你講不出公道話來,因為對那個人有看法了。所以經典這些句子都很有味道,都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要觀照到我們的心念,歷事練心,能不能練出忠心。

  「十四、守信。守信之人,言不妄發」,不隨便答應人家,要考慮清楚,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到做到,不矜不伐」,守信是自己覺得做人應該這樣,不是說守了信就覺得自己挺了不起的,伐就有點炫耀,矜就有點傲慢、高傲。「無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厭棄,不如牛馬。」我們當人要有人格,要守信,「信」這個字,人言為信,講話不守信,那就不像人說的話。

  我們當時候在廬江,下鄉跟老百姓交流,有一個百姓家裡有很多線裝書,那個都很寶貴的。同仁看了很高興,「老人家,這個可不可以借我們?」長輩很痛快,「當然可以」。這個同仁突然想,給人家拿回去,人家會不會不放心?就跟長者說:「我們寫個借條吧。」那個長者眼睛瞪很大,「什麼?寫借條?你說的是人話嗎?」這個長者給我們印象很深,你說的是人話嗎?對,你不守信,人所厭棄,人格不見了,不如牛馬。

  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