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六十九集)  2023/3/18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69

  成德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隨時都會有一些情況出現,所以無常是正常的。但是面對突然來的變化,可能不是我們預期的,這是我們人生一定會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當父母老師的也要表演給孩子看,當我們遇到一些突發情況的時候,我們能不慌張,能定得下心來處理。這就是展現做人做事給孩子、給學生看,所以沒有壞事,出現情況也不是壞事。比方說我上不來了,好事,大家可以去喝咖啡,還不用上課;上課也是好事,大家可以互相切磋。

  我們上一次課程一起學習到的是「居有常,業無變」,今天我們進入下一句經句:「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這些句子對於小孩來講,能夠建立這樣的心態,那他真的是受用一生。孩子有勿擅為的態度,他就不會自作主張,自以為是,他就有恭敬父母的態度。我們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他對父母恭敬,內化了,他到學校恭敬老師,他在班級當中也懂得恭敬班長或者尊重主事的人。比方教室裡面有個小圖書區,可能有同學管理,他對人有恭敬,他不會隨便去拿書,他會跟人家負責的人打個招呼,說明清楚。

  所以一句經文有大用,他有恭敬心他會守法律。在任何場合都有他應該要守的風俗、守的法令、守的規定,他有這個恭敬的態度,他都能提得起應該有的行為出來。像胡小林老師好像有提到,他坐飛機的時候,飛機停了,但是還沒有停穩,只是到了地面,很多人都站起來要拿行李,這不妥當,因為坐飛機也有坐飛機的規矩,他看到師長都很有規矩。

  恭敬心落實在哪?落實在很多這些細節部分。包含我們到人家的家裡、到人家的單位,你要對主人尊重,哪怕他很歡喜把家裡借給你用,你總不能把他家裡的這些格局統統調啊調,乾坤大挪移都不先跟他打個招呼,這就是很自然對人的尊重。其實我們在學校裡面,比方學校有很多體育器材室或者圖書館,那個都有它執掌的人,都要尊重。

  人有時候在位置比較高的時候,他那個恭敬可能就在這個境界當中會退,所以富貴比較不好修行。比方成德在廬江的時候,那算處在比較高位,有一個同仁他有一個負責,就是管理大眾比方說供養成德的東西,但是畢竟那是他管的,我們也要尊重。假如起一個念頭,那是人家供養我的,我就隨便拿,都不跟他說一下,我們可能就是在高位當中自己的恭敬心不知不覺下降了。

  賢護,師長說的首先要會護自己的心念。包含像我們教學也要護自己的心,尤其是護初發心。教了五年、教了十年、教了二十年,那種熱情、豪情不減當年,這是初發心護得很好。初發心成佛有餘,這句話用在教書,我們教書初發心保持了,我們這條在教學、在當老師的角色當中行菩薩道就能走圓滿,功德圓滿。

  我們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也要讓他體恤到,可能他做什麼事的時候會讓父母很擔憂,或者會讓父母很難受,這些事不能做。

  諸位老師、諸位仁者,您在教學的時候,比方說「事雖小,勿擅為」,您曾經有就哪些角度提醒孩子?因為我們提醒孩子必須很契合他現在的生活狀態、學習狀態,或者他人際關係的狀態,你講的這個角度他馬上有共鳴,這就是契理還要契機。比方說你舉的情境好像跟他的生活所遇到的都不是很相同,這就不契機。或者有沒有哪一個老師有蒐集,比方現在哪個社會事件就是孩子自己沒有重視事雖小勿擅為,最後促成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就可以藉由這些發生的事情來告誡我們的學生,讓他們引以為戒。因為我們舉的例子也不能都是古代的,也要舉一些現代的情況。我們上一節課說,大家走在教學的路上不要擔心,因為我們是teamwork,我們是團隊協作,這麼多第一線的老師都是我們的後盾。大家的經驗都可以提供出來,讓其他的同道可以做參考,大家也可以廣修供養。

  上一次我們幾位仁者有踴躍發言。好多位都是我們教育界的前輩,都是成德的前輩,大家不要客氣,有想到的可以跟大家做分享,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大家有要分享的可以舉手,假如都還是沒有的時候我就繼續講話。

  一般父母會擔心安全的問題,你去游泳,你去登山,這些事情事雖小勿擅為。有關安全的問題都要跟父母講,不能自己擅自做主。包含會造成我們染污的,不能去幹壞事情。因為有時候小朋友之間好奇,同儕之間互相影響。除非說這個孩子對《弟子規》這些教誨是認知很深的,不然很容易都受同儕影響,所以教這些都要及時趕快教。我們成長的過程,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受同學影響很大,當時候傳統文化沒有深入去學,同儕有時候做一些壞事情,也都被拉過去了。「勿以惡小而為之」,惡再小都不能去做。

  當然,有智慧的父母老師都會抓住一些機會點。像我們很熟悉東晉陶侃,「陶侃搬磚」,大家有印象吧?歷史人物他們自我的警覺性都很高,他怕自己懈怠懶散。因為當時候魏晉等於是國家都一直往南移,被北方這些少數民族侵略,所以他們都是很有民族使命感,透過一些像這樣搬磚鍛鍊自己體魄,提醒自己不可以鬆懈懶散下來。這些例子要拉回來,我們怎麼透過一些做法,讓自己修學不要懈怠,讓自己更能夠去承擔教學的使命。這都要靠自己自我來護念、鍛鍊,不然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娑婆界是退緣多,進緣比較少,這都要自求多福。

  陶侃他當官,一開始在漁村裡面當官,有一天寄了幾盎像現在的魚罐頭,寄回家了,後來被他媽媽退回來。他母親就告訴他:「你現在當官了,你怎麼可以拿這些官家的東西寄回家裡來?」他可能是職務之便,寄一點回家裡去,這個事雖然小,但是他的母親覺得不可以這樣做,護他廉潔的心。我們慢慢去體會,護自己還有護別人真的不容易,你只要比方說財物拿了一次,你慢慢慢慢就墮落下去了。所以李炳南老師說「財是糊塗蟲」,不該拿的錢你拿一次你慢慢就糊塗了,甚至愈拿愈貪婪;「賊怕第一次」,這些錯誤的行為第一次做的時候戰戰兢兢的,但是有一次就有兩次、三次,就愈走愈偏。所以他母親在他剛開始當官的時候,也是抓住這個機會給他當頭一棒,他記住了,之後就成為清官。所以一個男子有好的母親、有好的妻子,他在人生這些可能是墮落的點能夠保持清醒,所謂妻賢夫禍少。有時候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這些家裡的因緣是滿重要的。

  我們在引導孩子的時候,有時候也站在他們的心態上,就不要讓他感覺好像我們都是在說服他們,有時候講講他們心裡的狀態,他們會覺得老師還挺理解我的。比方有一個設問,是不是也會有同學認為父母親太囉嗦、事情管得太多了?可能這麼一講,底下學生點頭,「對,太囉嗦,管太多了」,那可能就想自己做決定就可以了。可是我們還小,你結伴去打電動玩具,假如去購買一些暴力色情的書籍,這無形當中就戕害自己身心不自知了。所以父母為什麼囉嗦?因為他很怕我們受污染,危險了。

  父母跟老師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老師教孝順父母,父母教尊重老師。我們當父母的人總不能一天到晚在跟孩子說「我為你好、我為你好」,這話也有點講不出口。當老師的人能夠體恤到人家當父母的難,然後能很好的引導孩子去理解父母的心。你看還有一個設問,這都是《弟子規簡說》當中的內容,這都是教育界的老前輩毫無保留把他的經驗供養給我們。

  可能有的同學會懷疑,那好的事情向父母稟報,卻得不到父母的同意,豈不是要錯過好的機會了?我們在教學的人,你分析情況方方面面都分析到了,這個孩子覺得老師考慮事情很周到,這些話都講到我心裡了;還是你講話比較偏重在某個角度,那孩子心裡覺得,老師講這個,但還有其他的情況,他不一定完全接受我們的說法了。所以一個老師分析事情的廣度、深度也挺重要的,你講話讓孩子很服氣、很敬佩,他就愈肯聽老師的話。這麼一設問,「可能是好事情,卻得不到父母同意」,可能學生聽到這裡點頭。但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那大家要深思,為什麼父母會不同意?往往怕我們受到傷害或者出現什麼情況才反對。所以假如真的是好事情、好機會,那就要委婉的向父母說明,解決父母的疑慮,得到他們的應許才去做。

  現在是在跟父母相處,其實我們想一想,到學校去了,跟老師的相處不也是這樣?到單位去了,你不能說我覺得是好事,都沒有領導同意你就很衝動的要去做。都要能夠說明清楚,都要能夠去體恤到對方的疑慮,在家要體恤得到父母的疑慮,在學校要能體恤到老師的疑慮、擔心在哪,你到單位去也要能夠體會得到領導或者同事的疑慮在哪。那個隨時能夠體恤別人的心境,這對一個孩子太重要了。那什麼時候引導孩子慢慢提起這樣的心境?現在的孩子是什麼?自我感受太強了,他沒有辦法去體恤別人的心,沒有辦法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事情。聽說有一個詞叫「巨嬰」,大家聽過這個詞嗎?沒有聽過。巨嬰就是他已經是大人,可是他的行為跟小朋友一樣,都沒成熟。比方說我們曾經聽過,趕火車沒趕上,那火車開了,他居然跳上去了。你看他的心智很幼稚,他情緒障礙很大,沒趕上他痛苦得要死,居然做出跳火車了,不成熟。比方說他要趕飛機,五分鐘晚了,人家已經關了,不能再上了,他對服務人員大吼大叫,非坐不可,跑上去打人家耳光。你說都大學畢業生了,幹這種行為,所以叫巨嬰,身體是成人的身體了,心智完全都是自我的,一遇到事情無理取鬧,控制不了情緒。被慣壞了,誰慣他的?家裡的人、長輩,不懂教育他,他完全活在自我當中。

  現在這樣的現象愈來愈多,所以我們教育真的要著眼在孩子一生幸福與否來思考,我們就不會忽略那個最重要的做人做事。你看下一句:「物雖小,勿私藏」,這一句他沒有學會,沒有扎這個根,他到社會上去不廉潔,他早晚出事。

  我們看王老師分析到了,你委婉的跟父母說明,解決父母疑慮,得到他們的應許才去做。假如父母仍然不同意,他的心中仍然是擔心不已,父母心裡還是會七上八下不安,那我們豈能忍心再去做?你看引導孩子,你不能想著我要去做什麼事情而不體恤到父母的心情。這也是點到為止,引發孩子,不能你想去做的事情讓父母在家裡忐忑不安,這樣不妥當。

  「事雖小,勿擅為」有沒有哪位仁者要分享一點經驗的?或者您自己這一句是怎麼用功的,不一定是教學。其實身教都來自於自己怎麼用功的,我們能開解這句經句,開解得讓孩子感動,那就是我們在這一句當中下比較深的功夫了,我們在講的時候就娓娓道來了。

  我們有一位仁者舉手了。我這邊看你們的名字對不起,看得比較不清楚,有請。

  許老師:謝謝。成德法師,各位同學、各位學長,大家好,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許老師:學生在二O二二年左右,在體會這句話的時候覺得,就像淨空法師(老法師)所說的根沒有扎穩,因為又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在學佛的過程當中總覺得遇到一些障礙沒有辦法去排除,除了念佛做禮拜、念經。後來學生想到一件事情,如果我的根都沒有扎穩的話,那我怎麼去帶我的孩子?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就跟我的孩子、跟我的學生每天我們會先念《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在上課前先把它念過。念過之後就是想要扎這個根。後來經過了一年多,我們每一天都持續不間斷,因為每天都上課,所以只要有課的時候我們就會把本子拿出來念,把它念過。後來學生跟學生之間就會說你今天做錯了什麼事情,是跟《太上感應篇》或是《文昌帝君陰騭文》上面有符合的會彼此互相糾正。

  淨空法師說與其結善緣、結惡緣不如結法緣,我就從這個點出發,跟我的學生、我的孩子結法緣。在這個區塊上必須落實,因為信解行證,所以相信了、知道了、理解了,重點在行,所以每天一定要去做這件事情。我在大概三年前,在某一間公廟看到了一本書。那本書是黃念祖老居士所作的《大經集解》,我一看就愛不釋手了,就非常喜歡這本書,就在那公廟看了一半。我就跟在那邊的住持說:「我可以把這本帶回去嗎?」他說:「可以,但是你要記得歸還。」後來我就沒有歸還,隔一陣子他又打電話來給我說:「你知不知道要還書了?」我說:「我知道,我還沒看完。」後來我就想說,與其這樣,我這麼愛這本書,應該有人跟我一樣,所以我就打去後面的出版社,跟他說你們這邊是不是有印這本書。隔了大概半年多,我就印了一千本,想要跟人結緣,跟喜歡讀書的人結緣,但是還是總覺得不知道要從哪裡發,現在看書的人也少。

  後來就在今年,我就跟學生們在上課前的時候,除了把《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念一遍之外,每天就念一篇。它總共三百多頁,那假設只有一頁,我們就念一頁。但是我不是那個程度,所以我沒有辦法去跟他做解釋。但是我想說就藉用這個機會,在行的區塊上我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幫助未來的孩子他們的成長。甚至我想說一個人的力量去感動六個人,去帶六個人,我有多少學生,一個人帶六個,未來這個社會、國家、全世界應該都會變好。念阿彌陀佛,除了讓自己在自己的身心靈得到健康平安、得到好處之外,也希望周遭的磁場都會跟著變化。所以在扎根的區塊,這個善雖然小小的,但是希望它可以引起很大的一個波瀾,讓全世界都可以過得好日子,戰爭消弭。

  這是我在這句話的體驗,所以就在行的區塊上一直持續目前在進行這個動作,未來只要執教的一天,我還是會繼續做下去。謝謝成德法師,謝謝各位同修,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許老師。佛家常講功不唐捐,我們盡心為孩子著想,說不定你教的孩子裡面也會有成為教育部長的都說不定。所以不能小看一顆種子,這個種子都是因小果大。你假如教出了一個學生是范仲淹,得利的人就更多。

  尤其因果的教育,在次第當中比道德的教育還要來得急迫。《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都是教因果的,教因果他不敢作惡,起的效果比較快。學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羞恥心會慢慢提起來,但是速度沒有因果快。甚至於我們在教倫理道德的時候,都要把因果融進去講。你看孝,不孝是什麼果報,孝得什麼殊勝的福報,這都可以融進去講。

  當然法的弘傳還是很重要,人不學不知道,我們不能小看一個老師的力量。像我們求學的過程好像也都沒有遇到重視傳統文化的老師,所以諸位老師你們的學生遇到你們,在因緣上都比成德的緣好。我們做孩子一生德行根基的增上緣,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謝謝許老師,阿彌陀佛。緣起是為了自己的小孩,再延伸到自己的學生。當老師的能夠把所有的學生都當自己的孩子,這個教育的願力就很強。

  我們看下一句:「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這個「物」,比方說在家裡的,家裡有什麼吃的東西,你自己藏起來,沒有先想到父母。父母對我們恩德這麼大,一把屎一把尿給我們拉扯長大,我們現在居然有東西都藏起來不先給父母,父母看了很難受。我們念恩的心都力量那麼小,貪心貪吃的力量比較大。

  像古代陸績懷橘,陸績才六歲,當時候袁術(地方官)請這個孩子到家裡來作客。陸績才六歲,袁術請他吃橘子,他一看,我母親很喜歡吃這個,就把它放在袖子裡面。後來要走了,因為他也很恭敬,要走了跟主人謝謝,這麼一拜謝下去橘子掉出來了。袁術以為他喜歡吃,還要多拿幾顆。後來他很惶恐的解釋了一下,因為我母親喜歡吃橘子。

  六歲!可能小學生都超過六歲了,我們以古代的榜樣來啟發孩子的善根。大家有沒有現代版的?現代版陸績懷橘。我們在教室當中,相觀而善也是一個教學運用的重要手段,相觀而善之謂摩。今天可能我們老師送孩子一個好吃的東西,一定會有學生收起來沒吃。這個機會點要抓住了,你知道他就是要拿回去給他爸爸媽媽吃的,這個時候就要抓住這種機會去稱讚這樣的學生,他們就可以達到相觀而善。

  除了在家裡物不能私藏,在學校裡、在單位裡,那都是公物,不能佔為己有。而且公家的東西,冤有頭債有主,你去貪這個東西,你後面債就不好還,一世為官九世牛,你得去還公家的東西。更具象的,比方說在大陸,你貪個公家的東西,人口十幾億,不好還。古代都有這些事例,像宋朝有一位大臣叫文彥博,他有一次在一個工程當中就遇到很奇特的事情,有一頭牛好像還能講話,說一定要見文彥博。結果這頭牛就是曾經跟他同事的官員,死了投胎做牛了,貪污,這是來做牛還。文彥博念及以前的同事情誼,就把牠買下來照顧牠。公家的東西不能拿。

  大家有沒有想到哪個拿公家東西最後結果很不好的?你看以貪來講,天下第一貪官是誰?大家知道嗎?清朝第一清官好像是于成龍,正面的例子。照理講,天下第一貪官應該是和珅。和珅的下場大家可以講給孩子聽,因為近代還有一種說法說做人要學和珅,很圓滑。這在《太上感應篇》叫「以惡為能」,明明是很惡的行為,他還覺得很厲害。我們的孩子可不能搞成以惡為能。有些風氣,你看那些公眾人物,對男女情感很隨便,換了好幾個,可能還有一種說法,很風流,很有魅力,那都是以惡為能。我們的孩子有沒有會錯認,以惡為能,有能力。所以扎根重要,《弟子規》、《太上感應篇》真的都很重要。我們是成年才學,這些問題自己以前都犯過。

  這個時候因果教育就很重要了,他風光一時,所謂弄權一時淒涼萬古。和珅四十九歲就死了,他在嘉慶四年,等於是乾隆皇帝一死後第十天他就被抄家、就被賜死。他的小兒子其實在嘉慶元年就死了,嘉慶元年他的小兒子死了,他的弟弟在軍中染疫死了,他弟弟在軍中的官職很高,死了;嘉慶二年他的孫子死了;嘉慶三年跟他結婚三十年的太太死了;嘉慶四年他死了;再過了好像是十一年之後,他剩下來的唯一的兒子也死了,幾歲?三十六歲。所以他那麼貪,最後是斷子絕孫。公家的財你能這麼貪,下場都是很慘烈的。

  這些孩子都要會判斷,公家的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不能藏。小孩之間會好玩,到商家去給人家拿東西。有一個媽媽就發現自己的女兒怎麼書包裡面有幾顆蘋果,一問,給人家商家拿的蘋果。那個也不是真的想吃,有時候好玩,同儕之間起鬨。你當父母的發現了或者當老師的發現了,這就是一個機會點。這個媽媽就帶著孩子去給人家店家道歉,還給人家錢。媽媽跟人家道歉,孩子就引以為戒了。

  「物雖小,勿私藏」,這是教廉潔。「入則孝」大家不能小看,這每一句都是教八德最重要的根基,因為百善孝為先,它從孝行延伸出來,都跟八德相應。「一瓜一果之弗貪」,都不能貪,「一絲一毫之不苟」,要建立這樣的態度。

  我們看下一句:「親所好,力為具。」「力為具」就是盡力去準備,盡力去完成。比方父母就希望你以後就要效法師父上人,這個孩子很接受,他就這麼去做了,這就是親所好力為具。這是盡忠,盡己之謂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親所好就是那個盡心盡力的態度,就在這裡培養出來了。

  我們看到王老師也很會引導,父母親喜好或者厭惡的事情,為人子女應該如何來辦理、來應對?下一句:「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子女的身體和品行有了虧損,對父母親會產生什麼影響?你看這都是引導,讓孩子去思考,讓孩子去感受。要道而弗牽,引導,不是一直灌輸。

  在「親所好,力為具」,古人的例子就很多了。二十四孝「子路負米」,子路盡心盡力,走那麼遠的地方奉養自己的父母,看著父母吃上白米飯、吃上糧食他很歡喜。後來父母不在了,他當了大官,鐘鳴鼎食,一次吃飯好幾道菜,他反而流淚,吃不下了,因為父母已經死了、走了,吃不到了。這是子路的心境。包含「蔡順拾桑」,你看把比較甜的都留給母親。「孟宗哭竹」,那麼冷的天,竹子又沒長出來,但是母親病那麼久了,突然想吃筍羹。生病那是胃口都起不來了,聽到母親想喝筍羹,他想一定要盡全力能讓母親喝上才好,那種心情都是力為具。

  前不久剛好我們一個同學,他有一個現代版的例子。好像是山東,剛好高速公路發生車禍,太臨時了,警員就趕快處理。但是有時候在趕快處理過程當中,有一些車輛來不及,就是你給他顯示了,他還是沒有看到,結果那個車速就很快,就撞上來了。其中有一台車速度很快,直接就撞上來了。這些警員說,按照那種速度,撞上來一定死了,結果居然這個男士只有擦傷而已。這些警員在旁邊看,大家都嚇得半死,居然看到他爬出來了,擦傷,很驚訝。後來一了解,他是要開車開四百公里把自己包的兩百個水餃送去給父母吃。一個大男人包了兩百個水餃,開四百公里,把父母最喜歡吃的水餃送過去。他不只是親所好力為具,他證明這麼孝順的人能逢凶化吉,真的有鬼神護佑,按照常理來講可能命都沒了。

  「親所好」,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該準備齊全。當然這些句子可能學生一聽,比方說父母很好虛榮,我是不是都要滿足他?這又屬於他所好的是隨順性德的,我們當然要力為具;違背性德的,那就要「親有過,諫使更」。這個部分我們在「親有過」的時候再來探討。對於我們講了學生可能會從另外的角度,甚至於產生什麼疑惑,我們很敏銳的捕捉到,能夠及時的補充一下。

  「親所惡」,父母親所厭惡的,都要小心謹慎能把它排除掉。比方說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好,那就要趕快改,不然父母又要多操很多心。比方說熬夜,這個熬夜又跟下一句有關,「身有傷,貽親憂」。我們當老師的講話要有底氣,那得這些部分我們是真有去做,不然你要勸學生不要熬夜,早睡早起,講的時候都沒底氣。像我們小的時候,我記得爺爺都會常常提醒,交朋友就要交值得交的朋友。什麼時候提醒我的?我們有去接觸當地那個行為比較偏頗的,爺爺操心,就在那裡提醒。這個親所惡,我們自己定力還不夠,會受污染,這都要聽爺爺、奶奶、父母的話。

  其實我們能夠親所好力為具,也都是有念著父母的恩,有這一顆報恩的心,我們做的時候會做得很歡喜。而且佛也說,你盡心奉養父母的功德跟奉養佛是平等的,所以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田。「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這是佛應該是在《大集經》當中講到的。成德從自己所遭遇的人事的體驗,確實是這樣。像我母親跟我另外一個舅舅,他們兩個的福報最大。她兄弟姐妹不少,整個族兄弟姐妹很多人,就他們兩個福報最好,因為他們兩個是專門去照顧奶奶,所以修到這個福報。而且剛好奶奶又有學佛,他們還學到一些咒語怎麼念這些。那個真的是很大的福田,我們從自己家庭的這些事例都能夠感覺得到。

  這兩句有沒有哪位第一線的老師,您也可以分享您在教這個時候的引導或者用的例子,這都可以。大家都很有傳統的美德,都比較謙虛,我看大家都是很用心教書的。

  下一句:「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貽」是遺留,就是身體有受傷,會造成、會留給父母擔憂。《孝經》特別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同學們,你看天氣一變化,爸爸媽媽的心就擔憂了,所以大家一要出門趕快加一件衣服,不要著涼了。我們身體的健康隨時都是繫著父母的心,不能受傷、不能生病,更不能造成危險。比方說暑假期間就很多孩子跑去游泳,出意外的例子太多了,那個就造成父母終身的遺憾。包含你看社會的風氣,像有一些年輕人都飆車,不戴安全帽,這都是社會的一個情況現象,藉這些跟孩子做提醒,有一些真正出意外的很慘,甚至於是自己變植物人,還撞到人,人家也變植物人,那個都造成自家跟別人終身的遺憾,甚至讓他整個家庭都陷在地獄當中,那多痛苦。

  在晉朝有一個讀書人叫范宣,這個之後都成為名臣,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他八歲的時候有一次不小心把手指弄傷了,他就哭得很傷心。旁邊的長輩說:「你怎麼哭那麼傷心,好像傷口也不大?」這個孩子說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手指受傷了,太對不起父母了。」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他都能這麼去體恤父母的心。

  「德有傷,貽親羞。」哪些行為會造成父母覺得很蒙羞?當然這個開解我們就針對在學校當中,你不敬老師,跟同學打架,或者破壞公物,這些事情傳到父母耳裡,父母就會很難過。盡孝應該要「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應該讓父母因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光榮,不能讓父母蒙羞。

  古代有一個很極端負面的例子,董卓。董卓弄權亂國,最後的結果是誅九族,他的母親九十多歲,都被帶去行刑腰斬。所以他的德有傷不只貽親羞,連老母親都因為他要被處以死刑。所以我們跟父母分不開、跟家庭分不開、跟團體分不開,甚至跟民族分不開。所以一個人他的責任心也都是在這些教誨當中培養起來的,他不會很自我,你看我的身體會影響父母,我的德行會影響我的父母。我們有這個基礎了都懂得收斂,行為不是很妥當,鄰居看到了,人家一句沒有家教,我們就很不好意思,不會說身體是我自己的,我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這樣的孩子也不少,我們父母老師有失職,沒有教,不然他從小能提起要照顧好身體、照顧好德行,他後面就不會這樣。

  「德有傷,貽親羞」,我們跟孩子講的時候,你看你出去哪個行為不妥當,人家說某某小學的學生,學校名聲都被你拖下水了。剛好放暑假,這些學生可能父母要帶他出國,現在出國很平常,這個時候你當老師的抓住這個機會點,諸位同學,你要出國門,你假如出去了,你在機場大吼大叫的,人家其他外國人看到了,這是Chinese(中國人),你把所有中國人都拖下水了,整個中國人這個民族的形象都被你給破壞掉了。德有傷,貽親羞,連整個國家民族都因為自己的行為蒙羞,這不可以的。他那個責任感,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感他很自然可以再延伸開來。假如你的學生還學佛,那不能給佛門丟臉。

  所以要讓父母感到光榮,讓父母感覺有這個孩子此生足矣,讓父母能欣慰到這樣是最好的。甚至於能引導孩子,我們跟父母分不開,我們跟祖先分不開,有祖先、有父母才有我們,所以我們這一生德行能成就,一人得道,九祖生天,這是佛講的。我們有一個祖師,禪宗好像是黃蘗大師,他成道了,他告訴大眾:「一人得道,九祖生天,否則諸佛妄語。」他就一把火點燃他母親的大體,他母親的神識馬上生天現給大眾看。

  小孩的善根不可思議,假如我小時候就聽過這個故事,我應該少造很多孽,我應該會想著多做一些好事,這樣祖先都能得利益。成德的家族觀念還是比較強的,因為小時候回去拜祖先,跪在前面有一幕印象特別深,終生難忘,因為我跪下去頭一抬起來嚇了一跳,為什麼我的名字刻在第一個位置?因為我父親是長孫,那我就是長曾孫,所以我刻在第一個位置。我們傳統的這種責任心都是從家庭家族當中自然培養上來的。我們看現在的孩子,心裡只有自我,都沒有父母、沒有家庭,他們的人生只有消福報的分而已,只有造業的分。我們說實在的太對不起他,他人身難得,得了人身,還做了炎黃子孫,結果我們沒有把孝道教給他,沒有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教給他,這個我們是有失職的。

  我們看下一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父母親無微不至愛護我們,我們為人子女能體恤到、能感恩父母的恩德,我們自然懂得要盡力去回報恩德、去盡孝,這樣要行孝不困難。但「親憎我,孝方賢」,剛好遇到可能我們做一些事情父母很不高興,處罰我們,打我們,但是我們還是不忘了這個恩德,沒有父母我就不可能在這個世上,還是懂得盡孝,這個孝方賢。一般假如是功利的一種思想,總會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子女才有行孝的義務,這個認知,那天倫關係跟菜市場討價還價不是沒有兩樣了嗎?五倫十義,這不是利害關係,義是應該做的事情。五倫裡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應該盡的本分。父慈子孝,慈是父的本分,孝是孩子的本分。所以在五倫關係當中,我們也是引導孩子,不管對方是什麼情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要先做對,我要盡自己的本分。不是做生意,不是銀貨兩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是這樣的,不是交易,更不是以牙還牙的這種權利義務的相處。這要跟孩子講清楚,不然現在都受功利的影響。

  當然進一步分析,假如今天在五倫關係當中,我都是做對的,對方都是不對的,這樣我不是很吃虧嗎?或者我的下場會怎麼樣?這可以分析給孩子看。老祖宗留了一句話說「吃虧是福」。「二十四孝」第一個例子舜王,他遇到的情況,他的父親跟後母要害死他,這在人倫關係當中已經算是極惡劣的。「親憎我,孝方賢」,舜王只想著畢竟有父親的養育我的生命才在,所以這個沒有條件的,我還是要去報這個恩。最後沒有吃虧,感動了父親跟後母,而且自己的智慧也提升了,福報也現前,最後還做了天子,沒有吃虧。五倫關係裡面都是這樣,沒有吃虧,因為福田靠自己的心耕,我的心用對了,我自有我的後福。當然我們老師在跟孩子講這個的時候,也是自己在五倫關係當中真正體會到這個道理,吃虧是福。好像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是不是蘇格拉底?他的太太很凶,他都能包容,結果他就變成大哲學家,他也沒有吃虧。諸葛亮遇到阿斗,這個君臣關係也是挺難的,但是諸葛孔明有成為一代忠臣。所以人生沒有吃虧的,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去做就對了。

  剛剛講的這些大家有沒有自己的心得,或者是您實際教學的例子、個案,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劉老師好像有舉手。

  劉老師:阿彌陀佛,請問這個聲音聽得到嗎?

  成德法師:可以可以,請說。

  劉老師:師父您好,還有各位同參道友、老師們您好。弟子以前在這段期間有稍微的整理一下《弟子規》的時候,就是去年有把「親憎我,孝方賢」放在感恩逆境的心態裡面。弟子算是滿好命的,父母對弟子很好,但是如果是眾生或是一些對弟子沒這麼好的人,弟子就會把他想成那是在一個感恩逆境的狀況。弟子那時候就有抄寫一些《菜根譚》或是《格言別錄》裡面的話來提醒自己,像是有一句,應該是《菜根譚》,叫做「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弟子有時候會用這些話來提醒自己說,如果遇到逆境就是在提醒自己,就是還有很多應該修行的地方。還有就是又有一句話是弟子很有感觸的,就是「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它完全體現了弟子心目中那種禍福相倚,就是福報來了,有的時候你驕傲心、傲慢心一起來,馬上禍就來了;可是當你禍來了,如果你能夠稍微變得警戒小心的話,你的福也就跟著來了。這是弟子對於這句話的體悟,不知道有沒有講得不夠清楚、不夠好的地方,懇請大眾指教。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劉老師。確實禍福相倚,用對心了,禍都轉成福;用不對心,福是順境,順境淘汰人,就很容易染著,就很容易要求,心境就很容易墮落。逆境是磨鍊人,我們在逆境當中都能夠忍辱、都能夠包容,尤其我們剛剛講到的,「親憎我,孝方賢」。其實學佛了都知道眾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就像《梵網菩薩戒經》說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假如我們從孝的角度,從大乘的教義,面對逆境惡緣,那個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我們還是保持恭敬心,當然能夠提起孝敬心,這就是菩薩行了。我們從地藏菩薩孝養自己的父母,延伸到可以孝養一切的眾生,在這些境緣當中,自己的心境就可以很大的提升上來了。這些都是古人處世的涵養、智慧,我們說開卷有益,老師能很好學,多看這些傳承幾百年、幾千年的書籍,遇到很多情境,這些句子、這些理,還有相應的這些故事都可以結合進來,跟孩子做適當的引導、契機的引導。其實老師喜歡學習也會帶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帶動學生。好學近乎智,好學才能不斷提升智慧。

  謝謝劉老師。學貴心悟,學習很重要的要自己多去領悟,從每天發生的事,將這些義理能領會得更深、領會得更廣。

  今天時間到了,成德想我們之後《弟子規》的學習大家也可以多把自己的體會、經驗供養出來。因為大家積累這些都是挺可貴的,而且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愈施智慧就愈高,種因得果,我們第一線的老師們請不要客氣。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