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趙曉龍老師主講  (第五十五集)  2022/10/22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217-0055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校長、各位老師、學長、同道們,大家晚上好!

  我們一個禮拜不見了,大家別來無恙。看到大家這麼燦爛的笑容,也能夠感受到大家心中的法喜,證明我們都很善於護念自己身心健康的狀態。我們最近在學習《老老恆言》,確實感覺自己人生也是稀里糊塗的,覺也不會睡,飯也不會吃,所以要重新補很多的課程。夫子也教導我們學而不厭,我們只要能夠利益大眾的,有機緣都要認真的來學習。能遇到王老師給我們很細緻的講解《老老恆言》,也是很難得的一個機會。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每一位作者他們對一切眾生這分慈悲、悲憫,都是出自於對祖先的孝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師長的恭敬和感恩。我們處在這個時代,都有這分責任,把祖先留給我們的愛、留給我們的智慧,通過我們的學習和落實能夠承傳下去。

  我們書接上回,麻煩大家翻到《村學究語》第六個單元「發蒙便講」。我們護念自己身心的健康,也要護念下一代身心的健康,所以孩子發蒙階段,我們如何能夠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讓他學到、掌握到他應該掌握的內容,能夠養成很好的生活習慣、作息習慣,都要通過文字的講解,我們生活當中的耳提面命、身行言教,來給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養正教育。

  上節課我們分享到「發蒙便講」這段,開篇就講到「童子認得之字,宜擇其淺顯者為之講解」。有一些字比較好懂的,就像幼兒或者小孩子,下面舉到,父母他天天見,家裡的弟兄姐妹天天都會見,這是頻率很高的人;還有事情,比方吃飯或者走路,或者拿東西;還有一些比方說嘴巴、手、腳,就是這些比較簡單的,我們都可以跟他做一些簡單的講解。比方說兄是哥哥,在《說文》上,「兄,長也」,就是年齡比我們長的那叫兄,也稱為哥哥。兄字是从口从儿,小篆寫出來挺像一個人,很可愛,頭圓圓的,下面是他的腿,還彎曲著。我們中國的漢字是表意文字,其他的是表音文字,所以每一個漢字其實都是一幅圖畫,我們給孩子講字,就是給他講一些簡單的圖畫。老人家也講到我們初文四百九十多個字,我們《說文解字》的五百四十部首,這都是一些象形字、會意字,孩子就比較容易掌握。我們也有老師和家長教小朋友認字,一位家長家裡邊門上貼一個「門」字,冰箱、洗衣機,每個地方都貼有漢字。古代是父兄會做小木片,做字卡,給孩子邊玩邊認字。我們現代也可以有我們自己家裡父母給孩子做,買的字卡跟父母親給他做的一不一樣?那不一樣,爸爸在那裡刻木頭、寫字。

  在家之中,父兄先要教孩子認字。什麼時候開始認字?一般三四歲,他已經可以講話了,就可以認了。當然有的孩子比較早,有的孩子可能再晚一點,一般在「唐翼修父師善誘法」講到就是三歲到四歲。這一篇文章在我們《養正遺規》的最後一篇,幾乎涵蓋了我們童蒙教育很多的環節、很多的重點,大家有機會也可以來參考一下。

  教孩子認一些簡單的字,「將俗語證解」,就是用孩子比較能理解的話給他講清楚。比方他看到一隻蝴蝶,我們一般想像蝴蝶不是很容易寫,但是我們有家長就把牠畫出來,因為孩子很注重的東西就印象很深刻。在生活當中隨時隨處的來用一些淺顯的語言讓孩子認識文字,這叫潛移默化,讓孩子可以掌握這些基本的漢字。所以能給他一些隨時的教導,孩子便聽得來,他就知道蚯蚓是這個樣子,蝴蝶是這個樣子,他腦海當中就是一個畫面,可以讓學文字變得更有彈性、更活潑。我們有一些家長也有這樣做,確實效果也滿好的,孩子就自己主動的要問,爸爸爸爸,又看到一個物品,這兩個字怎麼寫?或者走到哪裡看到牆上有字他就會主動的問,這比我們去逼著孩子一天學多少個,可能這個效果會更好。孩子明白了,聰明的他就明白得早,然後發達得早,所以孩子認字多,他就對閱讀很有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種內在的學習動力,因為興趣,因為父母的用心和陪伴,他就會很自然的去閱讀、學習。

  有些孩子他可能比較開竅晚,天天有這樣的一個講解,他就慢慢的醒悟了。後面有舉例子,王子安、李鄴侯。王子安就是王勃先生,他的文章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其中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是他寫的,這個文章一氣呵成。這樣的孩子都是很有天分的,包括李泌,李鄴侯是李泌,他後來封為鄴侯。就是我們《三字經》講到的「泌七歲,能賦碁」,他七歲的時候面對唐玄宗皇帝還有大臣,他可以用一首詩把下棋描繪出來,所以是非常有才華。

  這樣的孩子「固是天生奇才,亦由遇著賢明之師自小栽培,所以髫齡顯達」。孩子從小的聰慧,縱使他有才華,但是也要有好的老師施之以好的教術,將來他才能夠成為棟梁之材。李泌先生在唐代事奉了四位皇帝,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安史之亂他給皇帝提了很多建議,是因為他的建議才把江山又收回來。而且當時皇帝沒有全部聽他的建議,如果全部聽了,安史之亂會更早結束。這是曠世奇才,先生在這裡強調要有明師,賢明之師,有賢德,他能夠通曉教育的重要性,能夠有好的方法來栽培。

  如果一般的老師,「庸陋之師,屈抑之、埋沒之」,可能有的孩子比較好一些,但是遇到老師沒有適合的方式,他就受到影響。「芝草無根,醴泉無源」,靈芝是長在朽木上的,它是沒有根的;泉水沒有像我們的長江、黃河的源頭在雪山,它一直有水,可能有些時候它就沒有了,就斷掉,這裡就代表老師的重要。「民間不少聰明子弟,而為塾師所誤者十有八九」,十之八九都被老師給耽誤了。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這個地方就是講到我們教書不能太執著,就是有的老師必要四書讀完才給孩子講解。四書讀完了可能年紀都比較大了,他應該學的東西錯過了那個年齡。甚至讀到經,經書,五經,「五經讀齊方可開講」,這沒有十年的功夫可能也不一定能拿得下來,當然有的孩子比較快。這邊就講道:「此等塾師害人子弟,其罪不可勝言。」

  《聖學根之根》的內容,這些都是生活教育,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都是每天的生活,這應該時時的給他一些指導和提醒。「惟於發蒙之時,便與他講,講得一個字即明白一個字,講得十個字即明白十個字。常常為之講解,日久自然醒悟」,這也要日積月累。有的小朋友上完課,比方教他五個字,明天一來,「昨天教的字背一下,認不認識?」不認識了。我們可能家長、老師就著急,甚至會想這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這不用擔心,因為小孩子每一個人的特點、特性不同,當然也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一些興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教孩子認字,這也不能一刀切的。孩子學習字、了解字義要通過不斷的積累。

  後面講道:「讀書非必定要成名,總要成個好人」,我們了解到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成好人,就是要教他做好人,「始基培得端正,後來便有發達」。老人家講的要給孩子扎德行的根、扎文字學的根、扎文言文的根,這些部分都需要父兄、老師非常非常有耐性的、有持續性的,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讓孩子來掌握。當然其中因材施教也是我們必然要做的一個功課。讀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成一個好人,孩子在家中,培養孩子的善良其責在父,就是在父母;孩子在館中,其責在其師。「然父之明書理者常少,而不明書理者常多,所以孩子即到學堂,則塾師之責比父尤重」,孩子來了,老師的責任就比他的父兄、父母要更重。

  我們看下一段。我們認知到了要給孩子講,可是講要講得靈活,要講得貼近生活,要講得讓孩子能夠理解,能夠很明瞭。所以我們有些時候給孩子講完東西要問他,孩子有沒有聽懂?沒有聽懂哪裡沒聽懂?我們可以再講一遍,可能有些時候講一遍、兩遍孩子就懂了。「嘗見塾師講書,多半按著高頭講章板板讀過」,「高頭講章」就是過去那個木刻板的書,它上面很寬,高頭講章,這樣念一念。「即有善講者,亦只就書講書,全不將書中義理貼在人倫事物上講。」

  曉龍是二OO二年聽說《弟子規》開始學習,後來二OO四年我們蔡老師有講《弟子規》的課,當時老人家就說蔡老師做到了,《弟子規》大家都要學。甚至在澳洲講《細講弟子規》的時候,老人家當時有寫一封信給全球的淨宗學人,後面的落款老人家說頂禮。當時確實也是倍感震動,為什麼《弟子規》這一本書老人家這麼重視、這麼提倡讓我們來學習?因為老師都是把其中的義理拉到五倫、學之五序、五常、四維八德,都有貼近我們現代的生活,這樣就比較容易入手、比較容易去落實。

  「程夫子云:聖賢言語,須句句拉上身來」,程頤先生就講到每一句我們都要身體力行,因為我們自己拉到身上來,給孩子講自然也會拉到孩子的生活。「如此為孩子講,孩子聽之,便容易明白。至於言動舉止,教他規矩,教他禮儀」,這些規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可能這些都要給他教導。這個孩子受教了,就給他鼓勵;沒有受教,給他一點警戒。「愛之之心果真,則教之之法自出」,愛孩子的心果然真切,方法就出來了。我們有一些家長真的是非常的用心,陪著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認。因為我們《說文》上面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字,這基本上是我們語文的基礎,就是基礎字都夠了,孩子一般他二三千字、三四千字,這閱讀起來都沒有什麼困難。教書這些方法,因為孩子也不一樣,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區,但是為孩子想的這個心,總能夠去找出適合孩子的一些方法。這裡引用到《大學》的一句話,「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可能我們現在還沒有摸索出來,但是我們很真誠,就是念念繫念孩子一生成敗的基礎關鍵,在這裡要打好,冥冥當中文昌星也會加持我們,北斗神君也會加持我們,可能就會有一些靈感出現。

  最後這一段講道:「聖賢道理,必先自家體貼,方能教人」,最後這一句也是又拉回到修身為本,「是又在為師者之平心自審」,跟我們前邊的「師宜自審」有一個呼應。我們教孩子的,我們定了規矩,我們有沒有守?我們有沒有去好好每天都有一個檢討、有一個改進?

  最後一段舉了一個例子,蘇軾先生就說他小的時候去讀鄉校,有一次從京城來了一位他老師的朋友,跟他老師念《慶曆聖德詩》。蘇軾看到了,看完他就可以誦這個詩了。他就問這個先生說,這裡面有十一個人,他們是什麼人?「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說小孩子你知道這麼多幹嘛。蘇軾就說了,他們是天上的人嗎?如果是,我不敢知道(對天人的恭敬);如果是人間的人,我怎麼不能知道?先生就很吃驚,就把這其中十一位當時候的聖賢君子給蘇東坡先生講,而且特別提到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脩這四位讀書人、這四位官員,「人傑也」,這是人中的楷模。蘇軾先生就說,「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內心已經生出這種仰慕的心,已經認識。「愚謂東坡之問,固非凡童可及」,先生說蘇軾這個問問得好,不是一般的孩子可以問出來的,「而鄉先生奇其言,盡以告之。又於十一人之中,提出韓范四人,指為人傑,以歆動其心,則平時之循循善誘,可以例推」,從後面老師跟他的互動就能夠推得出來,這位老師在平時教學當中都有循循善誘。

  後面講道:「故」,我們當老師的教童蒙,「當代之賢人君子」,古人都要給孩子講,老人家有給我們推薦《德育故事》,還有《道德叢書》,還有很多這樣的好的教材,包括我們現代的這些例子。前一段有聽說一位流浪漢,他已經二三天沒吃東西了,他撿到一個錢包,這個錢包裡面有兩千塊人民幣,他就把它交到警察局去了。警察問他的情況,才知道他兩天沒吃東西了,當時就拿一些吃的給他吃。一個流浪漢兩天沒吃東西,撿到錢包他交到警局,這個警察也很受觸動,就拿了三百塊錢,「這個錢給你」,他不要。後來這個警察就自己拿著錢,他就善巧的講,「這是獎勵你的」,他才勉強收下。面對他人丟失的財物,他沒有想到說趕快去吃一個大餐,而是能夠想到別人,他就把它交回去了。所以跟小朋友們講這個故事,這些小朋友就鼓掌、獻花,都覺得這位叔叔很讓人敬佩。這位年輕人姓何,叫何小全,他是我們內蒙古人,蒙古族。

  「使伊心中知其尊貴,並與之言賢人君子人人可學。」拾金不昧,撿到東西還了,哇,這個叔叔兩天沒吃飯,而且他睡在橋下邊,穿的衣服都不是很保暖的,他怎麼可以這麼做?「物雖小,勿私藏」,「將加人,先問己」,那我們跟他學習,「能親仁,無限好」。「勿諂富,勿驕貧」,將來你在街上遇到這樣的叔叔,你要投以恭敬的眼神,你不能小看他們,「見賢思齊焉」,這個我們要學習。所以很多經句就可以藉由這個事情讓孩子更具體的能夠體會,而且他能夠抓到當事人他的一個寶貴的存心。

  我們看下面一段,《師道輯要》。《師道輯要》曉龍查了一些資料,不知道作者是誰,如果在座的老師們有知道的,麻煩你指教一下。當然這部書我們看這個題名就是講「師道」,師道的一些重點會集在這本書裡。當中講道:「村館之中,資質卑下者多,安能個個都讀到能文章」,就是能寫文章,他能取科第了,「故或有二三年便輟讀者」,讀書家裡要有一點經濟基礎,他可能就讀個兩年、三年,結果兩年、三年進來什麼都沒學到,或者讀了七八年輟學了。後面講道:「倘不因材施教,而使之實受其益,則雖讀過四書,讀過五經,彼焉知四書讀來何用」,那就不知道了,四書到底是幹什麼的,讀了二三年、讀了六七年不知道。四書這麼重要的經典,他也花了錢、也花了時間,結果生活用不上。「及至長大為人,言乖行僻,依然任其血氣之私」,他長大了氣質沒有變化,遇到一些情況,利益、這些情欲,他習氣就上來了。「其天真稍固者,或可僥倖保家」,就是有些孩子他那個天真還是比較能保護一些;「其性根淺薄者,且至喪德殞命」,德行出問題了,甚至觸犯了法律,甚至橫死。「是二三年之讀,七八年之讀,皆為無益之讀」,人家家長的心血、父母的期待、孩子的慧命、孩子的青春被浪費掉了,這是非常的可惜。

  我們看下一段,下面這段曉龍就不多講了,因為剛剛有講到這個部分,就是要貼近生活,讓孩子們身心受益。什麼是孝、什麼是悌,什麼是謹、信、愛眾、親仁,要給他解釋清楚,而且要反覆警戒。有些時候哪個同學做到了,比方說對同學很好,「兄道友,弟道恭」,他落實了,要課堂上表揚他,讓大家效法;如果有的孩子沒做到,這要「對眾責之」,對眾責之存心上是念念為孩子想。我們蔡老師在教書的時候,記得有一位小男生沒交作業,沒寫完作業,蔡老師就說,「你給我站起來」,那孩子站起來了,「以後不可以結婚!」結果這個小男生,「不可以結婚?」「沒完成作業就是沒有責任心,你沒有責任心,將來你結了婚就害了另一半;不僅害了另一半,你還害你下一代。」旁邊女生也在聽,哦!人要有責任心才能撐得起一個家,才能把這個家帶領好。所以心態上這是看得很遠,是為孩子的一生在著想。不知道現在能不能聯絡到這位小朋友,如果可以聯絡到的話,可以採訪他一下,那一堂課給你的生命有哪些啟發?曉龍相信肯定是有啟發,因為我聽那一段百聽不厭,對我也都是很有啟發的。

  這叫善巧方便,應以怒目金剛,但是內心是慈悲的,來敲醒他。這一堂課把這個孩子撞醒了,他這一次沒寫完作業就不是壞事,他就不會覺得我好倒霉,他可能會覺得我中了大獎,老師送給我這份禮太厚了,就是因為小學時候我遇到蔡老師,我的責任心一下子就提起來了,我知道不寫作業跟我人生的未來是有關聯的,是一不是二,老師給我這個態度,我收到了這個禮物。

  所以愛孩子,愛之深,責之切,但是也要注意觀照自己的心態,如果我們已經脾氣起來了,甚至看這孩子不順眼了,劈里啪啦給他罵一頓,那可能又是另一種情況了。當然有的孩子有善根,啪一個巴掌,可能我們是已經有點動氣了,但是這一巴掌打完,他能夠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啥挨這一巴掌?『為人謀而不忠乎?』是不是我沒有好好做作業、沒有盡本分?『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那也有可能有這樣的孩子。如果這樣的孩子,我們更用柔軟有智慧的方式對他,那可能效果會更好。所以面對學生,面對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我們要善觀己心,要善了解孩子的心,知其心才能救其失。

  我們漢學院一位畢業的楊老師,他到我們某一個中學去教書了。每一次留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就好像不在這個教室裡,老師講完話他沒啥反應。他就覺得很奇怪,後來他就專門走到這個孩子面前,「某某同學,來,要留作業了,打開本子記一下」,他就趕快把那個本子拿出來,趕快記。後來他就覺得,這個孩子可能要用這樣的方式,跟大家講的時候,他覺得他不在那個其中。結果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上網課,一上網課,他一個人對老師,老師一講啥他回應都很積極,他就感覺老師在給他上課,在跟他交流,他回應跟在大教室裡面完全不一樣。所以光是一個孩子沒反應,這裡面有很多我們都要去思考、去琢磨的。當然這也是拜疫情所賜,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另一面閃光點,或者我們找到了一個其中的原因。所以當老師愛心重要、耐心重要。

  我再看下一個單元,第七單元,「宜講因果」。因為因果是自然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我們「食適可,勿過則」,我們腸胃就會保護得比較好;我們「事勿忙,忙多錯」,吃東西嚼慢一點,有助於消化。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些部分也都是因果,我們沒有善待身體,身體將來就會……我自己四顆主要的我叫牙將軍,有些時候跟小朋友們會舉例,我說你的胃大人、肝大人、肺大人,再牙將軍,你要愛護它,你是領導,不能吃完飯不刷牙;你嚼得太快,狼吞虎嚥了,會傷到你的胃大人,它會提前退休的。這樣給他們舉例一下,這些都是因果。我一說老師四顆牙都壞掉了,他們都流露出稍微有點悲傷的表情。真的孩子也滿可愛的,但是我們也是順勢,以自己曾經錯誤的一些習慣或者不懂的,對身體造成傷害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那就要從吃飯、睡覺,有好的習慣開始落實孝道,不然拉得很高他也夠不到。

  所以生活教育的部分都有因果循環轉變,這邊重點是指《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帝覺世真經》《功過格》,還有《遏欲文》。我們大陸有出版一本書叫《儒教報應論》,儒家也是歷史上有很多這樣因果報應的記錄,都有整理出書。還有我們李師公當年編輯的《歷史感應統記》,還有《二十二史感應錄》,這些內容其實都是正史,都可以跟孩子來講解。我們有一些老師在中學教思想品德課,或者教歷史課,很多的部分都可以融入結合在其中。

  「每天擇其淺顯者為之講一二條」,就是在於積累,也不要一下子給太多,讓他慢慢消化。然後「以俗話比譬、俗事印證」,就是古今有呼應,生活當中有一些他很容易理解的拿作呼應,孩子就明白了,如果還不明白就再講細一點,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剛剛講到那位流浪漢,他已經跟家人二十年沒有聯繫了,就是因為他撿到這個錢包交給警局,後來政府就幫他聯繫到家人,然後把他送回家,二十年沒有跟家人見面。所以吉凶禍福也是一念之間,那種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一個善的舉動、善心,都會帶來好的果報。如果不好的,在《道德叢書》當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方說有一個人他做香,就拿一般的木頭粉和在香的原料當中,為了多賣錢,他因此也賺了不少。結果有一天他在作坊裡工作,有一個東西就燃燒了,有爆炸,他也來不及跑,整個他的作坊還有所有的材料全部被火燒完了。這都是古人有這些因果故事的記錄。當然《感應篇彙編》當中也有非常多的故事,這些都可以隨時來給孩子講解,我們當然要多儲備一些這樣的故事。

  我們看下面一段,這裡就是講到「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果沒有把因果給孩子種下去,這是關係著孩子一生人禽攸關之界,是禽獸還是人很關鍵的點。孟子也講道: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所以因果教育讓人不敢作惡,倫理道德教育讓人恥於作惡。「師明道理,引之走善路,不難學為好人;師不明道理,任其走惡路」,他就走入禽獸的隊伍。所謂是人是非人,這太可惜了,當人很不容易的。「吾以訓蒙之師為至重者,誠以人禽幾希之界即於此時分也」,所以擺在面前的路,到底是走向人的光明大道、聖賢之道,還是走向禽獸、走向惡的道,蒙師是關鍵,掌握這個關鍵。這裡也是強調老師要注重這個部分的講解。

  後面講到村塾之中的老師,「大抵只教誦讀,而不講因果報應」,所以這些孩子讀書,書自書、我自我,幸而成名,有的也成名了,考中功名了,只知道讀書是寫文章、取功名,並不知道聖賢言語要拉上自身來。有的孩子他沒有走仕途,「改業他途」,只是認了一些字,「至於善惡報應」,他一點都不清楚,所以很可惜,他的行為就偏頗得很厲害,這都是因為蒙師未嘗教之。

  下面一段《易》云,這段就是知善惡、明因果,知道榮辱。《易經》上講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都可以配歷史故事。包括《書經》的教誨,「作善,降之百祥」,你作善百祥就來了。舉個例子,今天幫了同學,同學會更感恩你,你的人緣會更好,將來你有困難別人就會幫你;你今天打了同學、罵了同學,同學很難過,別的同學也會覺得你比較可惡,可能就不願意跟你在一起玩了,甚至看到你出現人家都開始有點發抖,你願意過這樣的人生嗎?「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命運不好可以改造命運,可是自己言行、心行不好,都會感來很多的惡報。在平時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都可以給他貼近的來引導。

  後面講到人性本善,童子天真未鑿,善言易入,「但師不講善惡報應,就使聰明絕頂何由得知?」他再聰明,他怎麼能知道?「所以任意而行,無所忌憚,加以村言俗語汩其天真,性相近而習相遠,有由來矣!」社會環境的這些污染,這是清朝。現在廣告牌,這些音樂,這些出現在孩童視線當中的一些情境,如果沒給他教善的、好的東西,這些東西進來,這都會對他性情有影響。

  我們看下一段,這一段就是強調講解的重要,而且教學相長,給孩子講了,他領悟了,正人君子;有一些孩子比較愚鈍,但是他知道有報應的,不敢做。「古人云:教學相長」,我們天天給孩子講這些故事、講這個內容,自己一定會更有體會,就是老人家講的我們勸自己。「世上大富大貴中人,皆由前生行善、祖宗積德所致,亦有今生修培及身而受者」,有之前的,有這一世修行的。「天道福善禍淫,絲毫不爽」,但其中的乘除准折不能窺耳,這要自己觀察自己的念頭,加減乘除每天都在發生,所以要讓孩子能夠自我去勘驗,他自我去觀照。

  後面這一段就是講到教書可以改造命運,我們教書就是積很大的德,這命運轉得非常的快。這段應該比較好懂,大家下來再自己先看一下。

  後邊講因果報應,就是利己利人,就舉了了凡先生《了凡四訓》,還有《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實為寒士再造散」,就是我們一個貧寒的讀書人改造命運的良藥,「宜置諸案頭終日玩味」,應該天天看。附錄有兩篇文章,就是這兩篇,先生有放在後邊。「若徒悠悠忽忽、隨俗浮沈」,每天也不在這上面下功夫,「往往坐破寒氈終無結局」,這一生教書命運改不了,而且自己沒有學,也沒有告訴孩子,那就誤人子弟,將來還有冥冥當中的果報。這一段最後就講到,請大家觀察一下,一鄉一邑中訓蒙的老師,他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他子孫又是如何的發展,「便知予言不謬」,這就是讓大家去觀察。

  後邊下面這一段也是《師道輯要》講到,曉龍就講一下重點,我們看第二行,「理欲關、善惡關、富貴貧賤關、天堂地獄關,悉判於此時」。孩子嗜欲沒開,如何是理、如何是欲,如何是善、如何是惡,如何能夠富貴、如何能夠貧賤,什麼樣是天堂的路、什麼樣是地獄的路,都要這個時候來做一個很關鍵的區分,要給他很明確的指出來。如果後面他長大了,欲望已經打開,就非常的難了。這是教育的及時法,「當其可之謂時」。

  我們後面這段的最後一句,「其始也只一毫之差,若無關得失,其終也有千里之謬,直大判雲泥」,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杜漸防微之法,蓋可忽乎!」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在人欲方面給他做一些防微杜漸,預防法,凡事豫則立,這也是《學記》的教導。

  我們再看下一個單元,「宜講世誼」。我們先看一下第一段,就是解釋什麼叫世誼,「世」就是世世代代,「誼」就是友誼。第一段講到官場當中因為有世交,他這種祖父輩、曾祖父輩都有交往的,到了這一代交往起來就很親切了,可能稱呼上也跟一般的不一樣。「搢紳先生開館者」,「搢紳」是當過官的人,他開館教學,「亦必講之」,因為他了解這個事情的重要性,到底有什麼重要後面會說明。可是一般村裡的先生他不講,為什麼不講?因為他不知道世誼之重,這個很重要嗎?後面就講到跟我們老師的孩子,跟同學之間這叫世兄,同學,彼此都是用我們現在來講髮小,一起讀書。講到「兄者,尊稱之辭」,剛才我們講到《說文》當中兄者,「長也」,學問要長、德行要長、年齡要長,這都可以稱兄。「同學以德為尊,故幼者可稱長者為兄,長者亦可稱幼者為兄」,雖然年齡小,但是對方德學高,我們也會稱兄長。「重之為世者,謂世代相傳於無窮」,比方我們跟另一位師兄兩個人都是跟著師長學習,下一代關係就不一樣,可能再下一代都會互相幫忙。

  曉龍曾經遇到一位武術老師,因為在大陸獨生子比較多,他也是小的時候有師父免費教武術,他們一門幾十個兄弟,後面成家立業了都互相幫忙,非常的團結。他就覺得這個很好的道風要傳下去,所以要帶著現在的這些小朋友大家一起練武,都是免費的,大家也是互相是師兄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將來走出社會,都會互相有一個照應,這就是世誼的重要性。

  這樣一輩一輩的傳下去就是世交,後面講到「孔李通家」,這個典故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的著名,就是我們夫子的後代孔融先生,他是夫子的二十世孫。他十歲的時候很仰慕當時一位大官,叫李膺。不是這種很有修養的人、跟他們家有世交的人,李膺平時是不會跟他見面的。可是孔融很想見李膺,他有一次就跟著父親到了京城,就到了李膺家裡,就跟守門的報告說,我跟你們家老爺是有通家之誼,就是我們有世交。結果進去稟報的人就告訴了李膺大人,李大人就接見了他,一看是個小朋友,就說:「不才跟您祖上到底有什麼關係,你說我們通家?」孔融落落大方,他說我的祖先孔子曾經跟你的祖先老子去問道切磋,所以你看我們交情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到現在二十世,一世三十年,這都六百年了。李膺一聽就覺得很吃驚,這個孩子了不得,旁邊人也很讚歎。李膺就說,這個年輕人長大一定是偉才,一定是了不得的人。

  這一段故事在史書上有記載,千古之佳話。我們全世界淨宗學會都是世兄,這要開一個聯誼會那場面很大。下一代他們也在看著我們都在交往,大家一起學習、共修,下一代友誼……而且我覺得遇到這樣的緣分真的要感謝老人家,真的很有福報,就能把各個姓氏的後代凝聚在一起,這種凝聚力就一定可以把文化承傳下去,所以我們會有堅定的信心。因為前面講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這個福報就是遇到聖賢教育、遇到恩師,遇到這麼多好的同參道友,也有家人的支持和護念。

  老師教學生,那學生當然常常會念著老師的恩德,對老師的孩子當然會有報本反始這樣的心態,恩情愈重,銘感不忘,就像刻在心上。後面講到不必人人反哺,不一定每一個學生都會回饋,可是其中有一個、兩個發達的,「以德報德,不於師之身,必於師之子孫」,一定會報答,「然則師之真心教人者,實所以自厚其子孫也」,所以我們認真教書、認真教人家的子弟,是給自己的後代積厚福、積厚德。這個地方也是一語中的,自他不二,這都是一體的,不要分別。

  我們看下一段,這是師生的世誼,下一段就講到同學的世誼。這裡面就舉了一個例子,公西華去出使齊國,冉子就給了他媽媽八十斛的糧食。這裡先生就讚歎,「何等胸襟,何等慷慨」,對同學。當然夫子在《論語》當中有講到「君子周急不繼富」,子華本身很有錢,「乘肥馬」,他家裡的馬都吃得胖嘟嘟的,「衣輕裘」,他穿的都是很輕的裘皮衣服,說明他不缺錢,但是那種同學的情義這裡就是講到,能夠體現得出來,很慷慨。

  同學髮小之間可能會有一些口孽,後面講到有一些拌嘴等等,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這個情誼很深,所以朋友一倫重,同學比朋友又重一分,又重一些。「古詩云: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這都是一起讀書的時候大家就念這個,將來誰發達了,我們見了都以君臣之禮,可是同學的情誼不能變。

  曾經在漢朝,劉秀和嚴光嚴子陵先生他們是同學,也曾經有這樣的一些約定。後來劉秀當了皇帝,他很想念這個同學,就到處找他的老同學。後來找到說我給你封大官,他老同學說不要不要,我就喜歡當老百姓。劉秀很可貴,還把嚴光請到皇宮,跟他睡在龍床上,特別禮遇,但是嚴光他是不貪戀任何的富貴,後面還是告辭了。這個地方確實能夠看得到古人重情義,而且他一些約定都不會爽約。

  後面講道:「口舌春風皆可噓枯生朽」,就是有時候遇到困難了有同學幫忙,鼓勵或者幫忙想辦法。本來事業要倒了,這時候有同學幫忙,大家一起扶持過去了。如果沒有呢?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人在世間不可能一個人獨立的生活,平時要很珍惜跟同學之間這種情義。進一步我們可以把它延伸到下一代,對小孩的這種教育,對同學的珍惜、關愛。如果他鄉相遇了,在古代他鄉相遇很不容易,一問,哪裡人?你父親是誰?你老師是誰?那是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祖上哪個長輩的同學,這一下子馬上就不一樣了。「將伯之助」就是請長者幫忙扶持。

  這裡最後講到「少年昏蒙」,小孩子因為他沒有這種社會的閱歷和歷練,他不是很清楚這個事情的重要性,所以要用老師教學的引導,身體力行來觸動孩子,讓他去珍惜同學之間的友誼。具體的做法,下課了,「長者先,幼者後」,大一點的同學先出教室,等於說每天進出教室都在教長幼有序。大的保護,你要保護小的同學,小的你要尊敬大的同學。這一段就是強調師生同學的情義。

  下面這一小段就是人人都有天良,特別童年的交情,童年是很單純,如果沒有人提醒,那他沒有辦法知道。「嘗見蒙師中有訓蒙一生而不知世誼二字」,一輩子做教育工作,不知道這兩個字,當然也不可能講,所以先生就講道:「可笑可憐!」這是人倫方面的,師生如父子,同學就像兄弟一樣。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這又是《師道輯要》的話,這裡面還是在強調要隨事給孩子一些指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要拉入生活,然後要給他舉例講故事,多方提醒。最後就講到,如果有幾個孩子明白了,那就是班上的典範。一個社區當中有幾個孩子仁義禮智信做得很好,那就是這個社區的一個典範。我們家族當中,我們的孩子有栽培好,家族聚會他展現出來的禮節、禮貌,應對進退,那就會讓人刮目相看。

  我們有一位媽媽,她女兒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是她就還是在自己家裡教她,有教讀經典這些生活各個方面的。老人家挺擔心的,這樣會不會落下?會不會上學就比別的孩子差一些?這次放暑假帶著孩子回湖南老家,這些長輩一看那個孩子,有一個太婆來家裡了,水喝完了,這個孩子很自然的就去幫太婆把水加上了,沒有人教的。當然她有上《弟子規》的課,但是她會舉一反三,見到長輩都會問好。所以老人家也就放心了,這個孩子這樣教挺好。

  這個部分後面「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他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白沙在泥,與之俱黑」,如果這個環境沒有教好的、善良的,那都被污染了。這段話出自《荀子.勸學》,先生用這句話做為這個單元的一個結尾,就是讓我們了解到孩子會受環境的影響,如何經營好我們家庭、學校氛圍,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用心和努力。

  我們看下面第九個單元,「宜具遠識」。這第一段就是不預設立場,我們能知道哪一個學生、哪一個孩子將來是狀元、是宰相?所以要平等的愛護,不能差別對待。

  第二段,「為蒙師者,遇童子之資性聰明」,看到一個孩子很聰明,狀元宰相也是人,怎麼知道這個孩子將來不是狀元宰相?所以要盡心盡力的教。遇到有的孩子資質不是很好,我們就會想,士農工商,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那天我們陳老師有講到她以前教初中,有個孩子就說,老師我將來要開飯店、開餐館,結果那個孩子現在就在台灣經營一個餐館。那也是他的一個努力的目標,他把這個行業做得好。就像我們現在漢學院的一位大廚,蔡大廚,他用那個油都是常常換的,成本很高,可是他的生意很好。因為他聽了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他就開始改變了一些操作,所以他那個餐館人一吃就能感覺到品質不一樣,那也是這個行業的一個典範。後來聽說漢學院需要廚師,毅然放下餐館,就到漢學院幫忙做飯了。各行各業都可以培養出來典範的人才,當老師的就不能,先生這裡用的「鼠目寸光」,要看得深遠。

  一個童子將來是成為公卿還是成為普通的人,那也是需要老師的栽培。「須知狀元宰相不是從天墜下,無非世人所生。當其入蒙館時,無非一個童子。」這是狀元宰相。「降而至於翰詹科道」,狀元宰相、三公九卿下邊這些文官,包括「一切仕路中人」,中階官員、低階官員,都是從孩子長起來的。所以老百姓家的孩子可以成為公卿,公卿家的孩子也有可能成為庶民,這裡「天心所以難測」,我們要盡我們人力的本分。我們當老師盡到本分了,對得起良心,這些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我們看下一段,抱歉,講到前面去了,看串行了。教一個子弟即想成就一個子弟,不要說工資太少了,東家都不知道我多辛苦。「果有真切訓蒙之心,魁斗文星暗中呵護」,自然有魁斗文星的呵護,「館運亨通」,不要去擔心生活,一切交給聖賢安排。如果有學生培養出來了,這個學校、這個班級,曾經教過這個學生的老師,當然就是為國家、為社會盡了一分力,這個學生也會很感恩母校,很感恩啟蒙老師。

  我們看下面一段,這就講到受到老師的恩澤,一定會想到要報答老師。師父老人家在抗戰期間,在貴州受到周邦道老先生和他夫人的照顧,老人家講到比對自己的孩子還好,分東西都是先給學生,最後自己的孩子。那個年代流離失所,隨時都可能會出狀況,但是真的是愛別人家的子弟勝過愛自己的孩子,相信每一個學生內心都是非常的感動,所以受到這樣的一個恩澤,必然要想著去報答。

  我們看下一段,張無垢先生,這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讀書人,他被貶官了,曾經十四年住在一個寺院,天一亮趕快念書,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趕快提升自己。結果後來他又被提升了,他那個窗戶下面都有他腳踩的印子,踩出來的。張先生就講道:「某見人家子弟醇謹及俊敏者,愛之不啻」,我見到這些好人才、好孩子就愛不釋手,「如常人之愛寶」,這人才是寶,「惟恐其埋沒之、傷損之,必欲使之在尊貴之所」,這孩子要放到好的地方,寶貝,「故教人家子弟不敢萌一點欺心」,不能有一點點自欺、私心。「其鄙下刻薄」,有些孩子資質不好,「亦為勸戒太息而感誘之」,很替孩子心疼,也會好好的去勸他。

  剛才提到我們漢學院畢業的這位楊老師,他就在班上遇到一個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說這個孩子言行都比較偏頗。但是他很耐心的去了解、去關心這個孩子,而且鼓勵這個孩子要相信自己。然後這個孩子就說我爸爸天天逼著我寫作業,可是他的成績也沒提高,這個時候你要給他一些方法。結果老師就說,那老師可以給你不留作業,你下一次考試你要到達哪個水平,我就可以給你不留作業,因材施教。孩子從來沒有老師這樣對待他,後來他就跟老師約定好,雖然他沒有考到那個最好的成績,但是他成績的進步是非常非常的大。所以孩子我們相信他、肯定他,用心去幫助他,他潛力就出來了;一直拿作業壓他,壓到最後他信心都壓沒了。

  教學,太息而感誘之,哎呀,真是替他惋惜,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此平生所樂為者」,這是我這一輩子很喜歡做的事,好的人才、不好的人才,我都很發自內心的願意盡心去幫助他。

  「今人教人子弟,乃以主人厚薄為隆殺」,現在教孩子看家長對我恭不恭敬,束脩多不多,「亦可笑矣」,這就可笑了。《清波雜誌》云,這是宋代周煇先生編的,關於宋朝名人軼事,很多重要的內容都在其中,就講到這一段張無垢先生的話。「以為渾然忠厚之氣,可敬而仰之」,這是一個讀書人的天良,發自內心的忠厚,對於職業,對於人家家長的信任,對於學生的心,而景仰之。「愚謂塾師如此存心,非特忠厚而已,直是聖賢路上人」,我的愚見,不僅僅是忠厚,這是走向聖賢之路了。教育這個行業是成聖成賢的路,這是非常光榮的一條大道。

  下面這一段講到孔子跟顏回,「回也,視予猶父,予不得視猶子」,師徒如父子。顏回是英年早逝,同學都要給他厚葬,但是夫子不同意,可是顏回的父親還是給顏回厚葬了。這裡既講到師生的情誼,也講到感慨。「可見師弟之間」,師弟有三種用法,老師跟學生一種;師兄弟之間;老師的孩子比自己小叫師弟,這邊是用老師和學生。師弟之間,「原與父子無異,無論主人之厚我薄我,而我即為師,即當盡心盡職,方不愧猶父之稱」。這個時候就要引用這個典故,「視予猶父」,學生看我們當父親、師父,那我們要看學生當孩子一樣,這樣才不愧猶父之稱。

  「乃村鄙之師,全不顧名思義」,不了解這個道理的老師,他不會從這個地方去思惟,這些學生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沒有至誠心來對待。「抑或謂:子弟皆無成之子弟」,這些孩子將來也不可能成什麼人才,「而不料有美材出其中」,有可能有人才從這當中出來。

  最後這一段就講到豫章兩種樹木要長七年,分辨不出來哪一個是枕木、哪一個是樟木,七年以後才能分辨,那我們怎麼敢就去下判斷?將來如果因緣過去了,再後悔都晚了。有的孩子可能學出來了,成就了,那人家也心裡很清楚。

  我們看下面這個單元,「講授勿私」。曉龍就講一下大意,就是平等的去護念每個孩子,當然要因材施教,但是不能有私心。其中就講到一位考上功名的讀書人,他就回憶,他有一天走到一個房間,看到老師在跟他的世兄講題、講東西,看到他出現突然不講了,他當時小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他考試考得很好,他成人以後就知道那是怎麼回事了,他說不知道先生當時給世兄講的是什麼內容。這樣一種情境讓孩子看到,就是沒有平等對待學生。這是其中的一次,平時的心態上可能都有一些保留,這就吝法。

  在這個單元有講到一個詞,叫「趨庭之訓」。孔夫子看到他的兒子孔鯉走過來,「學詩了嗎?」「沒學」,「不學詩,無以言」,他就去學詩了;「學禮了嗎?」「沒學」,「不學禮,無以立」,就去學禮了。結果同學陳亢就問他同學孔鯉,「您父親有沒有給您教別的東西?」「我有一次從庭過,讓我要學禮,又有一次要讓我學詩。」陳亢一聽,夫子沒有私心,不僅問了這個問題得到了答案,就知道夫子有教同學什麼內容,而且知道聖人沒有私心。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要修清淨平等覺,心裡不能有這些罣礙,要平等的對待,時刻要保持覺悟,這就是傳遞給孩子一種心量、一種為人師的態度。

  我們看下一個單元,「書宜熟讀」。這個單元重點就是講到讀書要很熟悉,要精熟,不能隨隨便便,或者不能諂媚家長,或者不能只是為了追求一個成績,背得多,然後孩子學得不紮實,走馬觀花,因為有的學生記憶力好,他很快可以掌握。在唐翼修《父師善誘法》講道,生書要有前進,舊書要溫習,生書讀一百一十遍。而且在講生書的時候,對於切音平仄都要很講究,讀法都要很講究。這個地方全賴蒙師,要能夠多下功夫。今天讀一本還沒熟,沒有爛熟於胸,又添一本。如果讀一百遍背一百遍,終身不忘;如果讀一讀又讀別的了,都在趕進度,可能讀了很多,到最後都忘光了,是為了博東家的歡喜這樣教。

  再來這個單元也是強調,熟讀裡面也有強調要講解,而且要效法子夏、子游、漆雕開、商瞿,他們都是在五經當中專選一部,這樣一門深入。《聖學根之根》是生活教育,基礎的品德教育,四書五經、《群書治要》,將來就是可以有基礎了,其中選一部這樣一門深入。

  唐翼修先生在《父師善誘法》當中講道:「凡書隨讀隨解,則能明晰其理」,包括有讀到四書的部分,「久久胸中自能有所開悟。若讀而不講,不明其理,雖所讀者盈笥,亦與不讀者無異」,雖然讀了很多,沒有給他開講,他不明理。大學之道,學習的目標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要給他講一個大意,他清楚。「故先生教學工夫,必以勤講解為第一義」,勤講解擺第一。陳弘謀先生在這一段就有一個小註,如果遇到難講解的,先給他講個大意,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摳,如果一個字一個字摳,學生就搞不清楚了,這樣會影響他的領納,反而孩子不容易懂,所以有些就可以講一個大意。

  我們看到法師開解《弟子規》都開解得很細膩,都拉到生活、處世、待人接物,方方面面都有提及到,而且在舉事例方面,東方的、西方的、古今的都有佐證,還有自己的一些學習和教學的體會。這樣課程就比較豐富,孩子就能夠從多個方面來了解聖人之言,他如何來運用,如何正確的理解。

  這裡舉到夫子的學生們,他們都是一經通一切經通。後面講到「取之不窮、用之不竭,故讀書宜熟不宜多」,所以要循序漸進。「李邃人云:今之塾師,無論教身心之學者難其人,即認真教記誦之學者亦難其人。」有老師肯認真教讀經,這也很難得了。如果身心都能夠跟經典融在一起,就更不容易了。

  後面這一段就是講到顏之推先生,他在《顏氏家訓》當中就回憶自己讀書的一個歷程,他說道:「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學以致用。「人生小幼,精神專利」,他精神很足,「長成以後,思慮散逸」,所以要早教,不能失去這個機會。先生就講到自己在讀《靈光殿賦》,七歲。這個地方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有沒有斷句錯誤,我們這裡訂正一下,後面的斷句是「至於今日,十年一理」,七歲的時候讀的書,到現在,十年理一次、背一次,「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二十以外讀的書,一個月沒有複習,都荒蕪了。所以有個老先生講道:「凡人幼時天真未鑿,所以記性偏重,至於作文用心,思路日開,則悟性偏重。」所以孩子在七歲到二十歲這個階段,要以熟讀經書為要,講解是要注重生活的落實,這個文章大意的了解。

  「誠得賢師訓課,十餘年之中,認真讀經,以為根柢」,文言文的基礎打好了,「他日發揮出來,便是終身受用之具」,他可以修齊治平,用經典來指導生活工作。「而世之為塾師者,往往疏疏略略,不肯認真」,就忽視了這個部分,「此文風之所以日卑,而人才之所以不出」,文風就下降了,人才出不來。最後「蘇東坡送安秀才詩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是蘇東坡先生教人讀書之法。「而童子何知,不重有賴於塾師哉?」這個部分就是有賴於私塾先生勤講解、勤督導,認真的陪伴孩子,把這十幾年的功夫打好,為他的將來奠定一個基礎。

  抱歉,本來是計畫講到第十六個單元,可能還要再跟大家多囉嗦一點時間,下節課再把後面的部分給它壓縮壓縮,再跟大家報告。

  以上曉龍報告到此,如果有不妥的地方,也懇請各位長輩、校長、老師、學長、同道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