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法無定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22/4/2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八十一頁,《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八十一頁,倒數第三行,從:
【六五、示應離言說相持】
我們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還沒有講完。我們再把《講義節要》簡單複習一遍:
【一、『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
這一條,『有所說法否』。佛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嗎?這個意思就是,心當中是不是存有佛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的法相,你心裡有沒有這個相?佛說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心裡是不是有這個法相?這個就是「有所說法否」,如來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如來心中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法相嗎?第二條講:
【二、『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
在經文裡面,我們看到有的地方講『佛』、有的地方講『如來』。講「如來」是指性德的名稱,性德稱如來。『性體空寂』,性是空寂的,性體(本體),『豈有所說之法相耶』。本體是空寂的,哪有所說的法相?性體沒有相。所以『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為什麼沒有說「佛說」?佛是性相全彰,如來是性體,性體是空寂的。所以這裡講「如來有所說法不」,意思就是在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性體有這個法相嗎?性體是空寂的,性體空,不動。我們再看:
【三、『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無所行」、「無所得」等句,意同此。】
『無所說』,說如來沒有說法,這個意思我們也不能把它理解做如來沒有說法。「無所說」,它是『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有說法,但「無其所說」之法,不是沒有說。我們套一句常常講的,「說即無說」,你不要以為那就沒有說法了,明明說了那麼多,怎麼沒有說法?說了四十九年,怎麼沒有說法?但是佛又講,如來他沒有說法。說沒有說法,它就是指性體,性體空寂,沒有這些法相,但在這個性體它現相的時候,它是無不相。關鍵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言說相,不是沒有說。佛法千經萬論,無非是破執著,破我們心中那一個執著;但是這個要細心來體會,也不能誤會,誤會那就錯了。所以這裡貫下去,「非謂無說」,說『無所行』,行而無行;『無所得』,得無所得,意思跟這裡講的是一樣。從性體來講它是空寂的,但是它現相的時候,它是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所以實相。但是相從那個空寂現出來,當它現這個相,它本體還是空寂。
就像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開示的白文裡面講鏡子、寶珠,用來讓我們去體會什麼叫性體。大家都有照鏡子,天天照照鏡子,鏡體,它的體是空寂的。正當我們人站在那裡,現一個相出來,你不能說它沒有相。有一個人相,一個男的來站在那裡就現一個男的相,一個女的來就現一個女的相,怎麼會沒有相?它會現那個相,但是鏡子裡面什麼都沒有。空寂,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寂就是不動,人來來去去,萬象紛紜,來來去去,鏡子在那邊如如不動。所以不管什麼相到鏡子面前,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寂,它還是空。不是我們站在那邊,那裡面就有一個人在裡面,它只是現那個相,它那個體還是空的。你走了,相沒有了;你回來,它又有了。鏡子它不落印象,不像照相機的底片,一按下去就一個影子印在裡面。所以用鏡子、摩尼寶珠來形容、來比喻什麼是性體,讓我們透過這樣一個概念、這樣的言說去體會我們的自性它是空寂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統統叫做相,我們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物質的、精神的統統是相。但是我們的自性就像鏡子一樣,當森羅萬象現前的時候,它還是空寂。鏡子照外面的景象,它還是空寂,鏡子它沒有落任何的印象,它本來無一物,鏡子本來無一物。我們讀《六祖壇經》,「本來無一物」,我們透過中峰國師的開示去體會,什麼叫本來無一物?我們自性就像鏡子一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鏡子它的確本來無一物,這個是最直接的,但是現在我們不但有一物,物太多了!實在講,我們認為萬法都是有、都是真的,當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它還是空寂的。不會說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就不空,它就不是空寂的,它還是空寂的,只是我們不知道;知道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那就開悟了。你沒有開悟的時候,它還是空寂的,不是說開悟的時候才空,沒有開悟的時候它就不是空寂的,不是這樣的。第四條:
【四、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
『性體自證,名為如來』,「自證」就是明心見性。你見到自己的自性,原來自性是空寂,像六祖見性,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是『如來』,如就是如如不動。「如來」也很多意思,今佛如古佛之再來,這個也是如來。如來是每一個人的自性,每一個眾生的自性,性體都叫如來。如,它是如如不動,空寂,寂就是不動,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就是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這個就是如來。我們常常讀《無量壽經》,「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自性它遍一切處。『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性體它是平等的,『理智一如,能所一如』,它是一體的,性體是一。我們還是用鏡子來做比喻,一個鏡子,它是一,鏡子現很多,森羅萬象,現相當中有差別、有對待,種種不同,千差萬別。千差萬別,它還是一體,是從一體當中現出差別相,它的自體還是一體的。就像一個螢幕一樣,很多節目,什麼都有,它始終是那一個螢幕。它也沒動,它還是空的,什麼它都能現,中國的節目、外國的節目,美國的、日本的,哪個國家的都可以現。那些相不一樣,但是它那個體是一樣,一樣就平等了。你看相不平等,看那個體,體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能跟所、理跟智都是一如,一如就是平等。
【五、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初未起心動念。雖終日說、熾然說、剎說、塵說,實無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故曰『如來無所說』。】
如來不但天天說,『終日說、熾然說』,不斷的說,『剎說、塵說』,短時間的說、長時間的說。長說、短說、深說、淺說,無所不說,實在講,『實無言說之相』。為什麼沒有說?說而無說,因為如來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個念頭,我要來給你們講個什麼經;他沒有起個念頭,我要怎麼講,我來準備個講稿,沒有起這個心,沒有動這個念。正當佛在說法,他還是如如不動,還是沒有起心動念。說了很多,但是他始終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就沒有心緣相,沒有心緣相就沒有言說相、就沒有文字相。我們現在說離心緣相、離言說相、離文字相,心緣相是總,我心要攀緣,我要怎麼講,我要說什麼,你心就要去緣那個語言文字。心緣就是什麼?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著相,著了心緣相、言說相、名字相。現在就是要離心緣相、名字相、言說相,主要是心緣相。你心一起心動念,就必定落在語言文字的相,落在這個相。佛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心緣相、沒有言說相、沒有名字相,但是佛能講種種的名字、說種種的法,他心都沒動過。
所以佛在《金剛經》講說,如來沒有說法,他的意思就是他沒起心動念。沒起心動念就沒有心緣相,心緣相就是我要講什麼。像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佛講這些經教,這一部經要叫什麼名字?佛沒有起心動念說「金剛般若」。佛沒有想一想,我應該安個什麼名字比較好?如果想,就是心緣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他沒有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那就落在這四句裡面。四句,「有」是一句,「無」是一句;「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也是一句,「非有非無」又是一句。我們只要起心動念,你這四句一定落在當中的一句。所以你要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去體會,你才能悟入。所以古大德常講「離四句,絕百非」,這個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有、沒有、也有也沒有、不是沒有也不是有,你起心動念總是會落在這四句裡頭,你落在這四句就是心緣相,有心緣相就會著名字相、言說相。第六條講:
【六、須知此兩節經文義趣,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
這裡又給我們說明『離念』,你不要起心動念。我們現在對離念還不太好體會。「離念」,我們現在把什麼都不想當作離念。人家來問我什麼事情我都不知道,這個是不是離念?所以《般若經》不好講就在這裡,很容易被人家誤會,錯誤那個意思。你什麼都不想,你落在無。這個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總是落在這四句,落在這四句那就著了相。我去想,著了相;我不想,我又著了一個我不想這個相,又落心緣相了。所以它這個當中你要悟,就是在這個當中你去悟,悟了它就活了;悟了才活用,你不悟就不能活用。說有,著一個有;說無,著一個無,反正我們總是落在這四句,不然非有非無,不然亦有亦無。為什麼會有這個四句?因為我們起心動念。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人家來問你什麼事情,你就很直接去回答他,絕對不會錯。像鏡子,來一照,清清楚楚。「照見五蘊皆空」,你的自性一對照,它很清楚,它不假思索,不用去思惟想像,這個叫感應,直接感應。所以早年我們老和尚在台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團講《楞嚴經》,大概五十三年前了,那時候我去聽經,就有人去問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些妄念都沒有了,人家來問我事情,我不知道怎麼辦?念到一心不亂,什麼都不知道?念到一心不亂,你念到跟般若相應,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知就是他本性是空寂,無知,他沒有起心動念叫無知,但他起作用無所不知。如果他無知,他沒有起作用,那佛怎麼去講經說法?人家去請問釋迦牟尼佛問題,佛怎麼去回答他?怎麼幫他解決問題?佛講這麼多經,他沒動一個念頭。我們一下子體會不過來,慢慢去悶一下。這好像禪宗去參,你去參究,慢慢參參參,你慢慢會有悟處。
【七、《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大乘起信論》給我們講,『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個境界相怎麼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起心動念,如果你離開起心動念就沒有這些境界差別之相了。我們每一天時時刻刻,我們的真心面對的這一切『唯是一心』,只有一心,沒有這些境界差別之相。這個境界差別之相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緣相、名字相、言說相。如果你離這個相,它就平等了。離相就平等,我們現在不平等,就是我們心有分別執著,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你就分別執著,分別長的、短的,好的、不好的,喜歡的、討厭的,什麼都來了。如果不起心、不動念,境界它是平等。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界沒有好壞,境界它是平等的,我們記住這一點,境界它是平等的。我們看到很多不平等,是我們心起了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實際上它是平等的。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所以『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一心」我們也不容易體會,如果真能體會到一心,那你就證得真如了。如果你真正這一切都是一心,那所有的煩惱就是佛果地上的究竟覺了。我們現在就是無法去體會一心,不了解一心之旨,一心的宗旨我們不了解。我們為什麼不了解?我們總是落在四句,起心動念。如果你離心緣相,不起心、不動念,境界就在我們眼前,是平等的。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再看:
【八、離心緣相,即是離念。「緣」指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
這裡又給我們講什麼叫離念,『離心緣相』就叫離念。我們起心動念很熟悉,習慣了。『緣指攀緣』,心緣就是我們起心動念攀緣了,起心動念就攀緣。所以『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我們心動一個念頭,『便落於名字相矣!』這部經要用什麼名字?用金剛般若,起心動念了。佛講金剛般若,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心動念,給我們講這部經的名字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講出「金剛般若波羅蜜」,佛沒有起心動念,但是我們聽了,這個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我們就落這個相了,我們又執著這個名字相了,心又有這個法相了。所以佛又講「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這個大家去參,你現在就是用四句,到底有金剛般若波羅蜜,還是無金剛般若波羅蜜?如果你起一個念頭,「有」,不對;起一個念頭,「無」,也不對;再起一個,「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也不對;「非有非無」也不對。你只要起個念就「則非」,就用則非去把它清除,你就會開悟。
再不行,你就直接念阿彌陀佛就好了,這個比較簡單一點,不然講了半天,愈講愈糊塗。佛跟我們講這個,又講一個則非,就是你心不要去著名字相。但是要不要這個名字相?不要名字相那就沒有了,不要「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又落在無這個相了,是不是?有「金剛般若波羅蜜」,「有」,有這部經的名字;佛說則非,「無」,沒有,沒有「金剛般若波羅蜜」,那又不對了。四句裡面,不是落在有,就是落在無,不然也有也沒有,那也不對。反正你一起心動念統統不對;不起心、不動念,你怎麼講都對,你說有也對,說沒有也對。大家好好從這句去體會,體會不出來沒關係,你就念阿彌陀佛,多念你就會開悟了。我們念佛,實在講也是修般若很直接的方法,也是一個。《金剛經》是用「則非」去給它排遣,念佛這個方法就是你就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反正你要一起心動念,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個也是很直接的。我們再看:
【九、《起信論》又云:「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
《大乘起信論》又講,當知染淨一切諸法都是相對待的,『無有自相可說』,相對待的。為什麼有淨?因為有個染,相對的就是一個淨。一切法都是這樣,一切法實在講,它沒有對待的,對待是怎麼來的?我們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一切境界它是平等的。『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一切法,從本以來「不可說相」,因為一切法它本來就沒有名字什麼的。上次也跟大家講,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東西,這個是杯子、這是毛巾、這是紙,這些名字是我們給它安上去的。它本來有沒有名字?沒有。這張紙它自己不會說,我就是衛生紙,我叫做面紙,它自己沒有這麼講,是我們人給它說這個叫面紙。這是毛巾,毛巾也是個名字,這個名字怎麼來的?我們給它安上去的。這是茶杯,它自己會不會說我叫茶杯?不會。茶杯是我們叫的,這個名字我們給它安上去的,它自己沒有說我叫什麼。所以我們現在用這些名字,也跟如來講經說法一樣善巧方便,做個工具,但你不要執著,你不要執著那個相。只是用一個權巧方便,你心裡不要去執著就是這個相,不要去著名字相;你不著名字相,這一切境界它就平等了。所以「而有言說」,都是善巧方便,「引導眾生」。它的旨趣(目的)就是幫助我們離念,因為這個念是妄念,它不是真的,虛妄的分別執著,不是真的。所以離念才能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你心去攀緣這一切法,讓我們心生滅,這個生滅心是妄心。我們迷在這個妄心上面,把虛妄的心認為是真實的,就不能證入實智,「實智」就是般若智慧。所以『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這節論文,《大乘起信論》的論文就是這個地方當作註腳,就是在這個地方。
【十、「非識、非有、非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
一切法都是『彼此對待相形』,雖然似乎是有,實際是無,『當體皆空』,當體它是空的,它不是真正有。這些法叫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冷靜去看,我們從早到晚都是緣生緣滅,你看看哪一法它不是緣生法?緣生法它當體就是空的,它沒有自性,它當體是空的。緣,各種條件聚合起來就形成這個相;時間到了,緣散了,這個相就沒有了。我們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是生活在緣生緣滅這個當中,所以我們看到生滅變化,那就是緣生緣滅,緣生法。但是緣生法它是生滅相,生滅相它是虛妄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不是真的。但是這些虛妄相從哪裡來?從真心來的,從真的出現的。我們看電視螢幕,那些相緣生緣滅,一直在變,一下這個節目、一下那個節目,一齣戲從頭演到尾,那不就一直在變嗎?但是螢幕它從來沒變,它都是平等的。裡面有壞人、有好人,有種種的相,千差萬別,不平等,但螢幕它是平等的,虛妄相就是從空寂的屏幕上現出來的。
所以『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這一句,我們常常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如果正當我們在看手機的時候常常想到這一句,你這樣去觀久了也會開悟。你看手機,什麼節目都有,你就想到這一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若太長記不住,你就記這一句,「雖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你看手機的時候,「雖似有而實無」,似乎有,實際上沒有,「當體皆空」。你在看手機不是這樣嗎?所以看手機也會開悟。但是我們不會開悟,我們把那些都當真的了。我們看的時候,我們沒有去觀似有實無,沒有這樣去觀照,我們不知不覺就迷在上面。所以修行怎麼修?就是當你接觸的時候,你提起這個觀照。你看手機是這樣,你看眼前生活一切人事物,跟看手機是一樣的。你這樣觀照,似有實無,當體皆空,似乎有,但是實際上是無,當體它是空的。如果常常能夠提起這樣的觀照,觀之久久也會開悟。
提起觀照也幫助我們念佛,幫助什麼?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執著,分別執著太重了。為什麼執著?都是認為這是真有,所以我們放不下,我們真的放不下。嘴巴講放下放下,實在講是放不下,不要騙自己。所以我們是真的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為我們真的沒有看破。我們好像看破了,我都放下了,實在講也根本就沒有看破。你真看破,你一定放下的,為什麼?因為不知道這一切似有實無,當體即空,你不知道這個。不提起這個觀照,你就不能看破;你不能看破,你說放下,那不是騙別人,騙自己!怎麼放得下?所以關鍵就是我們要時時刻刻提起觀照這樣的一個功夫。我們心一起心動念,不對,當體皆空,不要去執著它。
如果你觀照得力,有一分得力,你就會得一分自在;你觀照十分得力,得十分自在,就過佛菩薩的生活,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人生最高的享受。什麼叫人生最高享受?是不是吃好的、穿好的?那不是真正的享受,那是外境物質上的一個刺激,不是真正享受。真正享受就是你懂得去觀照,常常提起,提醒自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一下子忘記提起觀照又迷了,這個要用功,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能夠看破放下,菩提心就生起來。菩提是覺悟,覺而不迷就是菩提,迷而不覺就是煩惱。其實煩惱即菩提,你從煩惱當中覺悟過來,煩惱就是菩提。不是離開煩惱去找一個菩提,不是的,煩惱就是菩提。你覺悟過來,煩惱統統變成菩提,統統變成智慧;迷了,智慧統統變成煩惱,其實是一樁事情。我們再看:
【十一、當知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
『當知』,應當知道『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亦是與彼諸法相形』,才建立這個名字,再相形建立起來的。『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怎麼可以去執著那個名字相?名字相也是跟諸法相形而建立的。所以佛講了這部經的名字,叫我們不要去執著這個名字相。我們再看:
【十二、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
『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這個「我」,我執都從「我見」所生出來的,執著一個「我」,這樣一個見解。法,「無有定法」,法無定法,這個是清除我見的根源。我們一定要執著有一個法,實在講,法它沒有定法。佛沒有定法可說,你認為佛有定法,那是我們凡夫的我見,佛他沒有定法,因為佛沒有我見。我要講什麼法、我有什麼法,那統統是我見,凡夫才有這些,佛沒有,佛沒有起心動念。無有定法,眾生根器不一樣,所以佛應機說法,他沒有一定的法。所以佛的教學沒有一定的,佛他教學有頓、漸、祕密、不定。頓就是圓頓法,教你快速成佛的方法,圓頓。圓頓當中又有頓跟圓,頓就是快速,快速證得佛果。像禪宗參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快速。頓,頓就是快速,頓又加上圓,那就最殊勝了。頓還不一定圓,頓再加上圓就圓頓。像念佛法門叫圓頓,圓頓的法門,不但頓,還是圓,圓滿。漸就是漸次的,漸修的,一步一步來的。
祕密,這個祕密也不是說怕人家知道,不是。比如說,佛講經說法,有的人體會了,有的人他體會不到,體會不到的人就覺得很祕密,他無法理解,體會到的人他就沒有祕密。所以這個祕密不是不可以告訴人的,怕他聽到,不是那個意思,是他體會不到。佛在講經都公開講,都一樣的,各人根器不一樣,他理解不一樣。所以佛為什麼叫應機說法?因應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機,適合他的程度、他的興趣,他能夠理解的,然後講才契理契機,對眾生才有幫助。如果契理不契機,閒言語,講的是都沒錯,但是那個眾生他不能理解,他得不到利益,對他沒幫助。講的是沒錯,但是他聽不懂;聽不懂,整個閒言語,好像講廢話一樣,沒有意義。所以契理又契機。不像現在學校教學,大家功課都一樣,學生每一個人功課都一樣,學生就苦死了。有的人,適合他的,他學了很歡喜;有的人,不適合他的,他學得很痛苦,現在是這樣的,跟以前私塾老師教學都不一樣。中國以前古時候私塾的教學跟佛教學是一樣,儒家教學叫因材施教,他是什麼材料,你教他什麼;佛叫應機說法,因應各種不同的根機為他說法,眾生學得就很歡喜,剛好適合他,剛好他現在需要的,他能夠體會、他能夠理解的,他學了馬上就得利益。所以沒有定法。
佛講經說法,一代時教,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也有一開始他就是圓頓的,像佛成道就先講《華嚴經》。《華嚴經》是對誰講?對法身大士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但凡夫聽不懂,阿羅漢、辟支佛,那個聖人都聽不懂。一乘道,他就講那個,講那個他聽不懂,聽不懂再講阿含,從人天小教開始講。所以他這個也不是一個定法,但是不是定法當中他也有次第、也有圓頓。《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這個是佛法,跟世間教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圓頓法沒有妨礙次第,次第當中也可以有圓頓,妙就妙在這裡。所以「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這是清除我們執著「我」這個見解的根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我見好像流水一樣,把它截斷,不要去攀緣。我們再看:
【十三、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不了達十法界理事,唯一真如,同體平等。念念相續,未曾離念,謂之無始無明。】
這條就是給我們講什麼叫無明,無始無明。『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不了達十法界理事』,理跟事,『唯一真如,同體平等』。在這個當中起心動念,『念念相續,未曾離念』。「念念相續」,前念滅,後念就生了,這個相續之快我們覺察不到。佛在《菩薩處胎經》問彌勒菩薩,我們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個百千念,那就三百二十兆。這樣一彈指就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我們怎麼體會得到?「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它都有形相,每一個形相它都有識,識就是精神,形就是物質。現在科學家也發現,物質從哪裡來?從波動來的,起心動念那個波動來的,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原來把精神跟物質二分法,以為精神是精神,物質是物質,現在發現原來物質是從心的念頭產生的、波動產生的。波動產生,它是一個幻相,所以心理現象、物理現象統統是幻相,就是《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幻相。念念相續,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相都一直相續不斷?因為我們「未曾離念」,所以現出種種差別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從妄念起來的,這個相續就是相似相續相。
我們現在看動畫,以前是卡通影片,現在是動畫,卡通影片大家都知道,它一張一張獨立,是靜態的,但是你畫很多張,快速轉動,它就在動了。我在二、三年前偶而看到Facebook,有人放一個用便條紙畫的一個人,畫一疊都是畫這個相。然後那一疊便條紙就像數鈔票,很快這樣一直過去,你看一張一張一直過去,那個人在螢幕上就在跑了。其實那個有在跑嗎?沒有,他快速的把它翻過去,然後看到那個相就在跑。我們淨老和尚是常常用電影的膠卷,以前老式的電影,我們這個年紀應該看過,老式的電影,就是一盤膠片然後轉,機器給它轉動。轉動,一秒鐘轉二十四張,二十四張底片。二十四張底片,一秒鐘轉二十四張,打在螢幕上,人就在動了;再配上聲音,人就在動了,就在那邊打架了。如果機器停下來,那個螢幕就沒有了,就空寂了,就沒有了,那個動就是機器在動。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到,我們的妄心就像那機器在動。所以我們看到外面這些,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在變、都在動,都是有生有滅。那是不是外面境界在動?沒有,是我們的妄心在動。我們這個妄心如果停下來,你前念跟後念停下來,那外面是什麼?外面叫不生不滅,沒有,這生滅相沒有了,好像電影那個機器停下來,螢幕沒有了。
我們每一念就像那個電影的底片,就像畫卡通一張一張的,它是靜態的,但是每一張它是獨立的,電影的膠片,每一張也是獨立的,它不是連貫的,它每一張是獨立的。我們的念頭(妄念)一念一念,三十二億百千念,每一念都是獨立的,它才能斷;如果不是獨立的,那怎麼能斷?這就變真的,那斷不了。因為它每一念都是獨立的,所以是虛妄的。但是前面那一念跟後面這一念很相似,所以叫相似相續相。相似就像剛才講卡通影片那個,第一張、第二張,好像是一樣,但是第二張就不是第一張,它是獨立的。我們的念頭也是一樣,前面那個念頭跟後面這個念頭好像一樣,但實際上是不一樣。因此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當中有一念你把它截斷了,你看到現在這個境界就不一樣,就證得無生法忍。無生就是不生不滅,境界本來它就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生滅的現象是我們的心在動,像那個機器在轉,所以都有生有滅。你心不動,停下來,它就如如不動,它就不生不滅。
所以「念念相續,未曾離念」,從來沒有離開這個當中一念。如果你一念截斷了,無始無明就頓斷,就停下來了。禪宗用的就是這個方法,禪宗就是一下子要你把那一念斷掉,前念後念截掉。所以禪宗用的手法就是棒喝,棒喝、打罵,你要起一個念頭,你那個念頭還沒有起來,香板就下去了,就逼得你念頭不動。所以參禪的人也要遇到高明的禪師,知道這個人他是參禪的根器,用這種手段、用這種方式一下子切入,他那個妄念停了,他就開悟了。這個方法的確是快,直接的,單刀直入,但是要會。禪宗也是很多種方法,提起疑情,或者參話頭、觀心。每一個人因緣不一樣,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會用功,說不定在什麼樣的一個因緣,你這個因緣成熟,觸動你的悟門了,你就會開悟。聽到風吹草動,鼻子聞到香,頭去撞到牆壁,人家罵你也會開悟。人家罵你,我們聽了都氣死了,還會開悟?會用功的人,這些統統能夠幫助他開悟,沒有一樣不會幫助他開悟,這個關鍵還是在要會用功。
未曾離念,『謂之無始無明』,「無始」就是它沒有開始。你說無明,我這個無明什麼時候開始?我這個無明斷了,什麼時候又會起無明?無明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幾點幾分開始的?佛跟我們講,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我什麼時候迷的?我們總是會這麼想。覺悟了,覺悟了什麼時候又會迷?會不會這麼想?一定這麼想。但是這麼想就叫無明,你想這個就叫無明。無始,什麼叫無始?無始就是它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是什麼時候?就你當下這一念。剛才講念念,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念,一念妄動就是無明,所以當下你動念就是無明,當下。中峰國師開示一念不覺,「只因最初不覺」。最初,哪個時候?什麼叫最初?你現在這一念。它沒有開始,所以稱為無始無明。沒有開始就是當下,這一念迷了你就念念迷。你一念迷,念念都迷;你這一念覺悟過來,念念都悟了。所以沒有開始,我們要知道這個。雖然我們沒有開悟,但是知道這個概念,當下這一念迷了就叫無始無明。不是什麼時候開始迷的,現在、當下迷的。我們再看:
【十四、今欲返本還源,故必須從根本解決,以斷其念。難哉、難哉。因其難也,故佛為說種種方便法門,令其隨順得入。】
這條講,『今欲返本還源』,「返本還源」就是明心見性,『故必須從根本解決,以斷其念』。要把妄念斷掉,但是談何容易!我們起一個念頭要去斷,這一念就是妄念,很難。所以禪宗禪師的手段,你要想一個什麼,動一個什麼念,就打下去了,接著就不想了;不想也打下去,就不曉得該怎麼辦,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它的妙處就是在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不曉得該怎麼辦的時候提起疑情,那就是他的切入點,斷念的切入點。
所以『難哉、難哉!』如果你會了,那真的很直接,一下。所以說一念成佛,它的理論是從這裡建立的,你一念斷了就成佛了。你這一念覺悟過來,念念都是覺悟,一念覺就念念覺。我們現在一念迷是念念迷,迷跟悟關鍵就在這一念。你要斷妄念不容易,「難哉、難哉!」『因其難也,故佛為說種種方便法門。』所以佛說的法門那麼多,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器,種種的方法,然後隨順引導得入真實。那些都是手段,方法、手段,每個眾生不一樣。比如說同樣是參禪,同樣參禪也很多種方法,你看禪宗,六祖以後就有五派,那五派它的方法不一樣;淨宗也有很多種方法,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其他修止觀的法門那就更多了,那些都叫方便法。我們念佛法門用佛念,用佛這一念來治這些妄念,這個是方便中的方便。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用真心,用妄心來念佛,來對治我們的妄心,這是淨土法門它的方便之處,以念止念。禪宗要無念,我們做不到,我們用佛念來代替所有的妄念,這就是一個方便法。我們再看:
【十五、《起信論》云:「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問曰:若如是義,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起信論》講:『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你不可說,也不可念,所以它叫『真如』。『問曰:若如是義』,這是一個問答,問「若如是義」,如果說「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這一切眾生要怎麼樣去隨順,才能夠入這個真如?『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這是回答。「若」是假若,你知道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說而無說、念而無念,這個就是隨順,隨順這些法。『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如果離妄念,那就得入了。這一切都是一個方便法,說法是一個方便法,我們透過說法這樣的引導入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要能夠去體會弦外之音。過去我們也常常用指路牌來做比喻,講經說法,經教就像我們上高速公路那個路牌,給我們指方向的,你不要認為那個路牌就是到目的了,不是的,你要依照那個路牌指示的方向往前走。我們再看:
【十六、心雖無法,而法從心生。因諸法一如,故不可說。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名為真如也。】
『心雖無法』,這是給我們說一切法,心雖然沒有一切法,但是法是從心生的。心它沒有這些法,但是法是從心生的,就像鏡子一樣,鏡子什麼都沒有,但是鏡子裡面它能夠現相。從空寂的本體生出來一切相,這一切諸法是一如的、平等的,『故不可說』。『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因為真心它本來就沒有念頭,我們現在起心動念叫妄心,那不是真心。但是妄心也是從真心生出來的,真妄和合,你真心迷了、動念了,就產生一個妄。但是那個妄還是依真生起來的,不是另外有一個真心、有一個妄心,你就把它分成兩個心了,兩個心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是真心、妄心,它是同一個,同那個心。妄心就是你在真心起了無明,迷了,現出一些妄相,妄相就不是真的,但這些妄相也是從真心出來的。
「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所以要離念,如果你沒有離念,你也體會不到真心,我們怎麼想都緣不到真心。我們第六意識功能很大,可以緣到阿賴耶,真心就緣不到了。古大德有一個比喻,好像「太末蟲」,太末蟲就是細菌,很小,什麼地方都能藏。細菌,我們現在講病毒,什麼地方無孔不入。它什麼地方都能停留,但是它沒有辦法停留在火炬上,一停牠就燒死了。所以過去針炙沒有消毒的,古時候針炙那個針,針過一次它怎麼消毒?在火上烤一烤就消毒了,細菌就沒有辦法在火上生存。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的妄念,好像細菌一樣無孔不入,它到處都可以攀緣,就是緣不到真如本性,真心它緣不到。太末蟲無法緣到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像大火炬一樣。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這段《講義節要》還有很多條,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