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學佛最重要是正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二集) 2023/1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二十二頁,我們從倒數第五行,從六這一條看起。我先將這一段《節要》念一遍:
【六、永嘉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第一句「生心」也,有也,照也。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遮也。合而觀之,便是『生無所住心』,亦即是空有相即,遮照同時。第三句,即「無住而生心」也。第四句,即「生心而無住」也。合三、四句觀之,則是遮、照、空、有、無住、生心,俱不可說,而又恰恰是『生無所住心』。】
前面我們學習到經文,佛給須菩提講,也是給我們大家講,「不應住色生心」。前面的經文佛告訴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離一切相,在經文的前面我們也有看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說,菩薩如果還是跟凡夫一樣有這四相,執著四相,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這個菩薩就是我們一般講「名字菩薩」,名字菩薩就是名義上是菩薩,不是真正的菩薩,或者如同《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的初發意的菩薩,初發心的。像我們一般去受菩薩戒,戒場都稱你菩薩;現在我們也是稱呼一些同修,稱他們為菩薩,但是這是一個稱謂,一個名字,也就是說我們要學習菩薩。如果照《金剛經》的標準,你要離四相,不著這個四相,那才是真正的菩薩。所以「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果你沒有離相,著相,你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一個我能夠發,那這四相都具足。所以發這個心,要離一切相來發菩提心。
下面講的就是無住發心。怎麼樣離相?不應住色生心。「住」就是著,執著的意思,我們心落了這個印象,落這個相了。我們眼見色就著色相,耳聞聲著聲相,鼻嗅香著香塵,舌嘗味著味塵,身接觸執著觸塵;意對法,對一切法都生起執著,都有住。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地方講眼、耳、鼻、舌、身,因為心就是意。「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我們凡夫就是住色生心,生種種的心。在這裡佛勸須菩提,也是勸我們大家,不應該住色生心,也不應該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不要住。不要住,我們這個心要怎麼辦?應生無所住心。我們要知道,住是這個心,不住還是這個心,不是另外有一個心,這個概念我們一定先明白。住不住都是這個心,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心,只是我們凡夫就是有住,菩薩就無住。有住就會被污染;無住,不被污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鏡子照色相。
古大德常常用鏡子、用寶珠比喻,像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中峰國師是大徹大悟的禪師,他的開示都有禪機),他都用寶珠、鏡子,用這個來形容、來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我們這個心要像寶珠一樣、要像鏡子一樣。我們看鏡子,什麼相來,它都顯現出來,而且它是用照的。《心經》我們大家都讀得很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問題都解決了。他為什麼能夠度一切苦厄?因為他用照,就像鏡子這樣照,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它照,照得很清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但是它能顯相,能夠現這個相叫生心。當現相的時候,它有沒有被污染?沒有。這個叫無住,它沒有住,那個相沒有把它黏上去,它是空的。還有我們看電視屏幕,它是空的。有都是從那個空現出來的,那個空是本體,本體它能生萬法。六祖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都是從空當中現出來的,所以空有同時。你看我們看這個螢幕,螢幕是空的,當現相的時候,那個節目有生有滅,來來去去的,螢幕還是如如不動。畫面那些節目,那個有生有滅,有變化,那是無常的,變來變去,緣生法,變來變去,但是那個屏幕始終如如不動。如如不動那是真的,變來變去是妄,真跟妄和合了。真跟妄合在一起,實在講是一不是二。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從這個地方去觀,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常常教我們這樣去看電視,這樣去看電視會開悟。就是空有同時,當現相,相是有,但是它的體是空的,真跟妄也合在一起了。就是你不要去執著那個空,也不要執著那個有,那就是佛教我們的無住生心。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你在用心的時候,你無心去應用,這個就是第一句,就是「生心也,有也,照也」,就像鏡子在照。觀音菩薩因地修行就是修觀自在,幫助眾生叫觀世音。我們《心經》念得這麼多了,我們也沒有度一切苦厄,我們還是很苦,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用照的,我們是用想的,愈想愈生氣,所以我們這個苦厄度不了。因為「想」那個字,心上面有個相,你著了那個相就是想。照,他就沒有想,他沒有著相。那些相它照得很清楚,但是它不住那個相;不住那個相,那個相又很清楚,都能現相,那就是生心,它能生。像屏幕空空的,但是它能現很多相出來,有很多頻道,很多節目,什麼都有。我們也可以透過古大德這個譬喻,古時候只有鏡子、寶珠,現在加上電視螢幕,這個可以讓我們體會無住生心。無住生心,前面一條也給我們講,在什麼地方練習?就是在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迎賓送客、日常工作,時時處處,你將這個義趣領會在心裡,時時刻刻提起觀照。你心不要住那個相,我們的自性它自然就是照了。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會落在四句,你總離不開四句、百非。四句,第一句,有;第二句,無;第三句,亦有亦無;第四句,非有非無。你只要起心動念,就是說心如果有住,那你總離不開這個四句。心無住,這個四句都可以講,怎麼講都對,因為它是同時的,也沒有先後。所以你看,「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你正在用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無心,就是無住生心,『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所以第一句「生心也」,生心就是有,不是沒有,他照,它起作用。
『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遮也』,遮就是沒有住。『合而觀之,便是「生無所住心」,亦即是空有相即,遮照同時。』第一句是生心,「有也」,有生心,「照也」,我們講觀想,好像鏡子,它能夠照。「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正當照的時候它沒有住,鏡子還是空空的。但是它能照見這一切現相,這一切現相都是空寂的,因為照見這些相五蘊皆空,那就度一切苦厄。我們現在沒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沒有辦法照見五蘊皆空,我們還是把五蘊當作真實的,因此我們就有障礙。我們人,這個牆壁你就走不出去。你照見五蘊皆空,你就走來走去,不會碰得頭破血流,因為這些是假的,假的跟假的就沒有妨礙。不然忍辱仙人給歌利王割截身體,他怎麼會不生氣?我們不要說人家拿刀子給我們割,就給我們打一下,我們恐怕就氣到死都還記得,怎麼會不生瞋恚?為什麼?會痛,你就生瞋恚,何況肉一片一片的割?如果你會痛,你有痛苦,你很自然就會生瞋恨,不可能不生瞋恨。忍辱仙人為什麼不生瞋恨?他說我沒有著這個相,沒有著這個身體是我。他知道這是假的,身體是假的,那個刀也是假的,假的跟假的就沒有障礙。所以我們凡夫看,好可憐!他的肉一片片被割,割到就剩下骨頭。忍辱仙人給歌利王講,如果我沒有生一念瞋恨心,我的身體馬上就恢復。他講完,身體又恢復原來的了。為什麼能恢復?因為假的,所以他不著相。
『第三句,即「無住而生心」也。』無住不是說沒有生心。『第四句,即「生心而無住」也。』不是說無住,我現在空,我無住,我不能生心,什麼作用都沒有。我生心就不能無住,無住就不能生心,不是分成兩截的,它是同時的,當你生心的時候無住,當你無住的時候生心,那就同時的。我們如果有執著,執著無住就執著空,執著生心就執著有;執著二邊不著,那又執著一個中道,你怎麼講都離不開這個四句,所以都要放下。『合三、四句觀之,則是遮、照、空、有、無住、生心,俱不可說』,不可說就離四句、絕百非,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個大家去參。『而又恰恰是「生無所住心」』,生無所住心,無住他生心,不是生心無住。如果你著空,像《莖草集》黃念老舉出一個例子,有人打坐,沉空滯寂,坐了幾百年,坐得怎麼樣?整個人跟他坐的那個樹連在一起了。他說現代還有這樣的人,他舉出兩個例子。那個叫枯木禪,枯木,好像樹木枯掉。那個枯木禪,坐在那邊不動,還在呼吸,他就是不動,他無住但不能生心,就變枯木禪,著到空去了。所以無住生心是活活潑潑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生無所住心,從這個地方我們自己去體會。這些都是屬於文字般若,關鍵我們要怎麼樣去提起觀照般若,在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去提起觀照般若。我們再看第七:
【七、當知生無住心,即是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即是生實相也。】
『生無住心,即是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即是生實相。』這個實相,就是圓教初住位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入這個實相了,那個時候心就真正清淨了。這個心本來清淨,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它沒有污染。我們在迷,迷也沒有污染,我們就是感覺有污染,實際上沒有,但是我們迷了,關鍵是在迷。你看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我們的靈知心在生死海當中,「驪珠獨耀於滄海」。好像一個寶珠,它在滄海,比喻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驚濤駭浪當中,它不受影響,獨耀於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你成佛了,它還是這樣。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只是迷悟而已,我們的心本來就清淨的。這些都是講到實相,就是超情離見了,超乎常情(我們的常識),你無法用思惟想像去理解,你想像不到,因為這些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我們這個妄心,第六意識功能很大,只能緣到阿賴耶識,緣不到真如。真如就超情離見了,不是我們的常識能夠想像的。我們再看第八:
【八、總之,『生無所住心』是離一切相之真詮,所謂圓離是也。圓離者,一空到底,亦即是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這是講到華嚴的境界了。這個離,它是『圓離』,同時離。所謂圓頓法,圓頓就是很直接的讓你頓悟,悟進去,不是漸次的、漸修的,那不一樣。圓頓教跟漸次教,修學不一樣,時間不一樣,圓教的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教修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因此開圓頓見就很可貴了。圓頓見也是靠經論長時薰修,本來我們不是圓頓的根器,薰久了也變成圓頓根器了。聽久了,慢慢你就領悟了,為什麼?因為般若智慧是每個人自性本來都有,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人人本具,箇箇不無」。我們沒有比佛差,一樣,基於這個理論。當然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佛,只是現在你迷了,你不知道。佛出世,他的教學總是教我們回歸自性而已,教我們認識自己,沒有別的。我們再看下面:
【八八、反顯】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我們看這個經文,八個字,『反顯』就是反過來顯示前面講的道理。佛講經說法都很善巧,讓我們反過來,用另外一個言說來讓我們更明顯去明白前面講的這些道理。我們看第一條:
【一、本來無一物,「住」則有物矣。『有住』,即有惑業苦。「住」,即三界六道之根源。故一切皆不應住。此一部經,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無住」而已。】
這一條,『本來無一物』,我們大家去參。「本來無一物」,我們現在物太多了,無量無邊的物。實際上本來無一物,這些它本來就沒有,無一物。『住則有物矣』,物從哪裡來?從住來的,住就是著,著相。『有住』,我們有住,『即有惑業苦』。『住,即三界六道之根源。故一切皆不應住。』三界六道怎麼來的?就是有住。我們為什麼在六道輪迴?因為有住,所以產生惑業苦,迷惑、造業、受苦,造善業生三善道,造惡業生三惡道。惑業苦,迷惑了,你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苦。所以三界六道的根源就是從住來的,住就是執著,分別執著。我們要超越六道,佛勸我們不應住,不應該去住相,你才能超越,你住相就不能超越。住相就是著相,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一部經,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無住」而已。』這部經講那麼多,結論是教我們無住,從各種角度、各種方面,反覆的善巧方便來啟發我們,讓我們悟入。悟這個是關鍵,不悟就是我們不會修。禪宗講悟後起修,悟了就認識路,知道怎麼修了;沒有悟,那就還不認識路,不曉得怎麼走。所以先悟,先認識路,聽經聞法,先求解悟,修才能證悟。這就是講到無住。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實具深意,因塵世眾生之環境,不離此六。住塵生心,乃無始來之積習。而欲了生脫死,必須背塵合覺,定要做到一切不住。所謂「不住」,乃不著之謂,非謂不行其法。】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六根不要住六塵,因為我們六根對的就是六塵,根塵相對,我們不要去住,就是不要去著那個相。所以經文這句,實在講它具有很深的用意,因為我們塵世間眾生的環境,我們沒有離開六塵。我們有能有所,我們眼能見,色是我們所見的,這個當中產生識,六根、六識、六塵,我們總離不開這個。我們無始劫以來住塵生心都習慣了,我們總是住,總是著相,六根對六塵境界,我們就起心動念,就分別、就執著,喜歡的生貪愛,不喜歡的生瞋恚。貪瞋痴,痴也就是無明,沒有智慧。實際上貪瞋是從痴來的,我們一般講貪瞋痴。痴毒比貪瞋的毒嚴重,痴就是無明,不明理。所以貪毒、瞋毒從痴毒來,從愚痴來的。痴比較不容易明瞭,貪瞋我們反而比較容易體會。比如說貪心,大家很容易知道,不可以貪,全世界都不可以貪,都要定法律,貪污要把他抓起來,大家都不可以,這個不好。瞋恚心,發脾氣去傷人,這個很明顯,大家知道這個不好。但是愚痴,大家都不知道。愚痴就是什麼?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他顛倒了,他分不清楚。顛倒是非,把錯的當作是對的,對的當作是錯的,你怎麼講他都聽不懂。還有,他還認為這個是對的,那個叫邪知邪見,那個比貪瞋麻煩。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你貪心去貪污,要被判刑;瞋恨心去打人、殺人,要被判刑;愚痴去造了比這個更嚴重的罪業,有沒有去判刑?沒有。好像一個政策錯誤比貪污厲害,貪污,大概你貪個幾十萬就要被抓去關得頭髮、鬍鬚都白了;你一個政策錯誤,幾千億的錢不見了,沒有人負責,他不用被判刑,你說這個帳怎麼算?錯誤的政策比貪污嚴重,這一點世間人都不知道,也沒有刑責,這個就是愚痴。為什麼會這樣?愚痴,他不明理,顛倒了,顛倒是非。
所以人他愚痴相比貪瞋麻煩,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比貪瞋麻煩。實際上貪瞋都從愚痴出來的,像我們六道輪迴就是見思惑,前面講惑業苦,第一個見思惑,是造成六道的業因,妄想、分別、執著,執著就是見惑、思惑。見惑跟思惑,在佛學名詞講五利使、五鈍使,這個十使。使就是說他指使你,就必須這麼做,好像刑警把你押著,你就要這樣。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叫利使,這個就是很猛利的驅使你。第一個,執著這個身是我。邊見就是相對,有能有所,有我就有人,有大就有小,總是一個相對的,這個叫邊見。見取見,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是那個因,他認為是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認為是那個果,錯了,因也搞錯了,果也搞錯了。好像印度有一些持牛戒、持狗戒的,看到牛生天了,他說牛為什麼會生天?那些外道修他也有神通,但是他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到牛死了生天,他說我們要生天,學牛吃草不就也跟牠一樣生天了嗎?我們人就學牠吃草。還有持狗戒的,狗死了也生天,那些外道有神通,看到那些牛、狗,怎麼死了牠們都生天?他有錯誤的認知,認為牠修什麼能生天?就是吃草,所以人就去學牠吃草,結果人學牛吃草也沒生天。牛、狗死了生天,牠畜生道,牠為什麼生天?牠過去世有修五戒十善的業因,也有造十惡的業因,造惡的業因先成熟,那個先受報;這個報完了,他也有善的,那個成熟了,那現在從畜生道生天去了,是這樣的,不是因為牠吃草那個因,他錯了。所以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你修的不是那個果報,他認為是那個果報。第五種邪見,邪見就涵蓋所有錯誤的知見。
所以我們學佛第一個,這個見要正確,叫正見。同樣的正見也有層次不同,凡夫是執實見,執著這個是真的、是我的,這是真實的,我們執實。還有外道見,外道見,各種宗教的講法不一樣,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不一樣,總是心外求法,那很多,各宗教的。那叫外道見,認為有一個萬能的神,創造萬物的上帝,他這個教認定一個神,那個宗教也認定那也是神,兩個人信仰的神不一樣,我是真的,你是假的;他也說我是真的,你是假的,然後兩個就要打架。這些都是屬於外道見,心外求法,他沒有去明究自心,都是心外求法。第三就是人無我見,就是小乘的,知道這個身不是我,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再來就是唯識見,那就提升大乘了,唯識宗的。這個再提升,中觀見,中觀就是講八不,比唯識又更高一層。再上去就是本淨見,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最後一個大圓滿見,就是華嚴、法華,包括淨土,是大圓滿見。能夠開大圓滿見,那是最可貴的,因為圓教行人修行一天等於漸教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因此薰習圓頓經教,培養我們圓頓根器,薰習我們圓頓根器成種,將來你修行提升,那就很快速了。
這個五種叫五利使。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那個比較鈍,叫思惑。思惑斷的時間要比較久,思惑就藕斷絲連,思惑叫鈍,比較鈍。思惑,貪瞋痴慢疑,五鈍使是從五利使產生的。所以一定要先斷見惑,這個見錯了,你怎麼修都不對,見要正確。斷見惑就是你的知見要正確,你才知道修什麼。修行人如果不懂這些,都是盲修瞎練,你用什麼功、用什麼苦行,一天吃一餐、吃一粒米,那個佛講,叫無益的苦行,因為修得不對路,你修錯了。這個都是著了相,我們現在要無住,就是不要著相。不要著相怎麼修?我們不要耍脾氣,不要說我的個性就這樣。什麼個性?我相,什麼個性!我的個性,那不是我相嗎?有我相就有人相,就有眾生相、壽者相。所以我們現在要修,就要修沒有我的個性,這樣我們才不住相。但是在哪裡修?就在生活當中修,前面講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個當中修。順自己意思的,你不要起貪痴,中峰國師講「深生痴愛」,生了貪就是生痴愛。為什麼會貪?因為你有愚痴。佛在《四十二章經》講愛與欲,「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就很簡單幾句話。他說使一個人愚痴,蒙蔽他的心智,就是他有愛,他心裡有欲,他的智慧就被障礙住。所以「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你有愛。
每個人愛的對象不一樣,但是愛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對象不一樣。所以我們老和尚講,世間法不能貪,佛法也不能貪。是不能起貪念,不是叫我們換對象。我不貪世間法,但我貪佛法,有沒有?太多了!因為凡夫執著,他總要抓住一個。我不貪這個,但是我要貪著另外一個,來代替這一個,是這樣的。這樣怎麼修?修到無量劫,修到驢年也不會成就,也不會超越,那怎麼可能?所以現在我們看,修行不究自心,都是盲修瞎練,怎麼會成就?不知道在修什麼!大概就是辦活動,熱鬧,結結緣。自己修行沒有門路,也沒有消息,那就乾脆來個人間佛教就好了,我們再來作人就好了。佛是教我們這個出世大法,成佛的大法,變成人天不是佛他出世的本意。佛教為什麼不是一般宗教?這個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如果人間佛教,我們做做慈善事業,那其他宗教也都能做。佛也不會跟人家爭,你能做,我也來做,跟你競爭,佛不會做這些事情。這個事情就是所有的宗教、哲學、科學都不知道,不能解決,佛才出世,幫助大家明白生死是怎麼一回事情。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喜歡的,我們如果起貪心,就要警覺到我住相了;遇到逆境、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就起瞋恨心,我們又住相了。關鍵不在這個事,還是在心。所以我們要了生死,必須要背塵合覺,一定要做到一切不住,你才能超越。
我們淨宗雖然不用斷見思惑,但是要伏惑,因為伏住,我們信願才生得起來;伏不住惑,我們也知道生死苦,也想去極樂世界,但這個信願生不起來。心有懷疑,願又不切,為什麼?因為我們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我們有貪欲,貪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妻子兒女、功名利祿,這些放不下。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所以要放下這些貪欲,就是不著了。淨土方便就是不用斷惑,斷見思惑難度比較高,但是要能夠伏惑。《金剛經》我們如果修百分之二十,在淨土就算及格,就幫助我們伏惑了。伏惑就有把握往生;如果伏不住,那就沒把握,要看臨命終最後一念,你能不能提起來念佛?就沒把握。伏惑那就真有把握,因為把欲望伏住,我們信願就生得起來。你沒有信願,蕅益祖師講,你阿彌陀佛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沒有信、沒有願,你念佛當中還是放不下世間這一切,你沒有發菩提心。所以《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兩門功課。你真發菩提心,肯定會一向專念,所以是一不是二,都是有互相的關係。信願行也是一而三,三而一,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但是要知道往生的一個關鍵,就在信願之有無。我們願生不起來,就是我們對這個世間有欲望、有貪戀,我們放不下,所以這個願生不起來。也很想生這個願,就是生不起來,因為這個貪欲給我們障礙。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伏住惑;在淨土,伏惑就算成就了,其他法門還不算成就,要斷惑。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行之方便。以世法言,凡所當為者,自應盡心竭力,不錯因果。無論如何艱難困苦,決不可起勞怨之心。無論如何成績優良,決不可存居功之想。不幸失敗,亦決不因之煩惱憂愁,慨歎忿恨。必須此層做到,方能達到事來便應,事過即忘,得與不著相應耳。】
這一條就很具體給我們開示修行的方便,這個理論要應用在我們生活、待人處事接物、工作上面,『行之方便』。『以世法言』,以世間法來講,『凡所當為者,自應盡心竭力,不錯因果』。這段講「不錯因果」,這句就很重要了,因果不能搞錯。我們修行的方便在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離開世間法那也沒有佛法。所以「以世法言,凡所當為者」,世間事我們應當做的,「自應盡心竭力」,盡心竭力就是我們一般講盡心盡力去做,做到我們真的不行了,那就圓滿了。盡心盡力,功德就圓滿。事情不在成敗,在我們有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到盡心盡力,就是這裡講盡心竭力,竭盡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去把它做到、做好。不錯因果,因果不能搞錯了,這一句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因果教育也非常重要,現在世界這麼亂,印光祖師講,如果不提倡因果教育,實在沒救了!所有佛菩薩、聖賢、神仙統統降臨在這個世間也救不了,世間人不能回頭。唯有因果教育還能夠啟發世人,他能夠覺悟回頭,斷惡修善。如果沒有因果教育,實在講,沒有辦法。因果教育就補助倫理道德教育,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非常迫切的需要。
我們應該做的、應當做的盡量去做,如果因緣不具足,那我們功德也圓滿。《楞嚴經》講「發意圓成」,我們有這個意願要做,做成功了,眾生有福報;做不成功,那眾生無福,我們都盡到自己的心力了,這樣就功德圓滿。就像《了凡四訓》講的魏仲達,還沒有四十歲,有一天就死了,靈魂被帶到陰司去了,去見冥官。冥官用善惡天平兩邊秤,惡錄盈庭,惡的到屋頂了,善的這邊一小卷。結果一秤,一小卷的善比較重,惡錄盈庭反而比較輕。魏仲達就很奇怪,他就問冥官說,我還沒有四十歲,我怎麼可能造那麼多的惡業?這個冥官就跟他講,他說你只要動一個壞念頭,不用等到你去造惡事,冥司就已經記錄了;起一個善念,好事還沒有做,也記錄了。所以《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起心動念,起個善念,好事還沒做,馬上感應吉神來;起個惡念,壞事還沒做,馬上感應凶神來。魏仲達說,那一小卷是什麼?他說有一次,朝廷要修三山石橋,你奏疏勸朝廷不要做,因為這個沒有很迫切需要,勞民傷財,這是你的奏疏、奏摺。他說我的建議朝廷也沒接受,他還是照樣做,怎麼有這麼大的功德?冥官就跟他講,雖然朝廷沒有接受,你功德也無量,因為你的心在萬民,不在你自己,你是為國家、為人民;如果朝廷接受,那你功德就更大了。所以本來他的壽命到了,因為秤這個善比較重,又把他放回人間了。回到人間,他明白這個因果了,努力修善,後來就非常有福報。因果不能錯,所以我們修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因果是不能有錯的。
這裡講不錯因果,也是因為野狐禪的公案。因為有一個禪師,人家問他說,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結果死了之後五百世墮野狐身。到了百丈禪師那個時候,他這個野狐狸就變成一個老人去聽百丈禪師開示。有一天人都走光了,他就跟禪師講:禪師,我不是人,我是野狐狸,變作人來聽你講開示。他說我五百世前人家問我,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我給他回答不落因果,因為這樣墮五百世野狐身。請百丈禪師給他開示,要怎麼樣才對?百丈禪師說好,明天我講開示你再來,你就照原來人家那個話來問我,我給你回答。後來第二天又去了,他就照百丈禪師講的,以前人家問他的話,照原話他再問百丈禪師這個問題,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給他回答「不昧因果」,就是這裡講「不錯因果」。他聽到這裡就開悟了,開悟之後他就脫離野狐身了。百丈禪師第二天帶一些常住眾,拿個鋤頭、畚箕到後山去,看到一隻死的狐狸在那邊,他說這是過去五百世的出家人,他現在脫了這個野狐身,就照亡僧(在常住裡面死的出家人)那個儀軌來給他埋葬。所以不錯因果,這個很重要,不是沒有因果。
我們做任何事情,『無論如何艱難困苦,決不可起勞怨之心』,現在我們雙溪做百七就是秉持這個。時藝媒體林先生昨天來,他們那天有去山上採訪,他才知道我們做了十幾年了,他說這個不可思議,這個要多去做宣導,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做這個是不是「艱難困苦」?的確艱難困苦。那很多問題,我們很傷腦筋的事情,但是一一去面對,一一去克服。所以做百七,也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因緣。特別最好修行的地方就是在廚房,廚房就是最好修的,因為廚房那個地方常常生煩惱,常常生煩惱的地方就是最好修的。如果你要進步,我建議去廚房。你看佛菩薩示現,都是去廚房。你看阿彌陀佛、文殊、普賢、豐干和尚、寒山、拾得,不都去廚房嗎?佛菩薩來煮飯給大家吃,供養大眾。你要修,要看看寒山、拾得,看看他們怎麼修的,他修得很快樂。有人瞧不起他、譏笑他、毀謗他,怎麼樣去侮辱他,他都不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這個都是我們很實際修行的一個啟示。所以我們道場也是面臨艱難困苦,特別現在人少,也沒有年輕人,都老人家在做,我們也決定不可以生起「勞怨之心」,不要說我很勞苦,心裡就埋怨。
『無論如何成績優良,決不可存居功之想。』像我們做百七,我們也不要有居功的想法,就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也不要居功。我們從來也不去宣揚,現在因緣成熟,別人要給我們去發布,我們就隨緣。我們也沒有什麼目的,主要是息災。息災,希望大家踴躍來參與息災,那力量更大,就這樣而已。我們做這個,我們也不能居功,也沒有人會發一個獎狀給我們,沒有。如果你去捐錢,人家發個獎狀;你們還在做百七,他不笑你迷信就不錯了,他不會發一個獎狀給你,你幫助我們消災。
『不幸失敗,亦決不因之煩惱憂愁,慨歎忿恨。』只要我們問心,我們做得對不對,該不該做?如果應該做的,做的是對的,縱然我們沒有做成功,失敗也不要煩惱、也不要憂愁,不要有得失心。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常講,做成功了,眾生有福;做失敗了,眾生沒福,沒辦法。像我們百七繫念,如果繼續做,大家有福;如果因緣不具足做不成,大家沒福。所以就不要因為做不成而煩惱,「慨歎忿恨」。
『必須此層做到,方能達到事來便應,事過即忘。』無住生心要怎麼修?就這樣修,這樣就很具體,不然我們講得很空洞的。怎麼叫無住生心?這就很具體,就是這樣,這樣做就是修無住生心。「方能達到事來便應」,事情來了我們就應,事過我們就放下,「忘」就是放下。『得與不著相應耳』,這樣就能夠不著相來相應了,我們就這樣修。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