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念佛是徑中徑又徑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四集)  2022/5/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4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八十四頁,從十九這一條看起:

  【十九、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裡講到念佛,念佛跟般若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非常密切。過去黃念老講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一些開示,夏老開示有兩句話,「般若為導,淨土為歸」,就是般若它是引導,引導回歸到淨土。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離不開般若,當然淨土法門也不例外,淨土也離不開般若。所以般若它是引導的,如果沒有般若的正確引導,我們現在話講叫導航,這個導航如果導得不對,也到不了目的,無論修哪個法門都偏差了。所以這個般若就非常重要了,我們淨土也是一樣,也需要般若。

  今天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文殊菩薩在四大菩薩的表法,他代表大智,普賢菩薩代表大行,地藏菩薩代表大願,觀音菩薩代表大悲。文殊菩薩他代表大智,就是指我們每一個人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老師。我們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也是個表法,表學佛的人。他在文殊菩薩的會下開悟,也就是說悟入自性的般若智慧,然後就叫他出去參學。五十三參有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各種宗教,都有。邪知邪見的也有,代表貪瞋痴的三位善知識也有。也就是我們現前社會各行各業,什麼樣的人,都去參訪、去參學,成就後得智。在文殊菩薩那裡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般若是本體,後得智是般若的作用。如果沒有開悟,沒有證得般若智慧,就沒有資格去五十三參。所以在老師那裡大徹大悟了,老師叫他出去參學,成就後得智。所以今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我們來學習金剛般若,就非常相應。

  文殊普賢都是導歸淨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我們常常講,文殊菩薩也是一樣。我們淨宗第四祖是法照禪師,他去參五台拜文殊菩薩,他見到文殊菩薩了,這個不容易。因為他是有一天早餐在吃飯(缽,那時候還用缽吃飯),在缽現出五台山的那些景象,所以他就發願去朝五台山。五台山,在我們中國的山西省。五台山,我也有去過二、三次,第一次,好像在二OO一年,二OO一年那一年,東北崔玉晶居士招待,我們從北京坐火車到山西,去朝了五個台。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文殊菩薩的公案故事,也非常多。

  近代我們中國禪宗大德虛老(虛雲老和尚),虛老不簡單,參禪功夫很深,常常入定。他為了報母恩,好像從普陀山拜到五台山,從普陀山開始一直拜,都用走路的,拜了三年,報答他母親的恩德。拜到冬天的時候(又到荒郊野外),都下雪,病倒了,四處沒有住家沒有人,有生命危險。但是就出現一個乞丐來照顧他,來幫助他,照顧他,他病好了,他又繼續拜。第二次又病倒了,這個乞丐又來了,又照顧他,又把他照顧到好了,乞丐就要走了。虛老就請問:兩次都承蒙你的幫助,才沒有生命危險,非常感激。請問他家住哪裡?姓什麼?名什麼?這個乞丐就跟他講,他家就住在五台山下,就住在五台山,名字叫文吉。虛老一直拜,拜到五台山,到那邊就一直打聽,這邊有沒有一個叫文吉的?大家都說沒有,沒有聽說。後來拜到山頂,到一個寺院,向那個寺院裡面的這些出家眾請問,你們這邊有沒有一個叫文吉的?後來人家就跟他講,你講的文吉是文殊菩薩。這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乞丐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去幫助他的,非常感動。

  四祖照公大師去朝五台,看到缽現出那個境界,就朝五台山。也是拜,拜到山上去,真見到文殊菩薩的宮殿,那個都是七寶的宮殿。見到文殊菩薩,他就請問他說,末法時期,修哪一個法門才能夠得度,超越生死?文殊菩薩就告訴他,「莫如念佛」。就是念佛,念佛法門得度生死,給他講修念佛法門。後來,照公禪師(原來是參禪)聽到這樣,文殊菩薩跟他講,末法時期只有念佛能得度(文殊菩薩自己也是念佛的,也勸人家念佛),所以回來就修淨土。禪淨雙修,修淨土,後來成為淨宗的祖師。我們打佛七都有禮祖,竹林照公禪師。文殊菩薩感應的事蹟非常多。過去黃念老講,文殊菩薩都會變化一般的人,好像聽說迎一千送八百。文殊菩薩,人家要去朝五台,他會去接;離開五台山,他又去送。但是我們一般凡夫看不出來,他變得跟一般人一樣,我們也不認識,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所以今天文殊菩薩聖誕,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般若智慧,修根本智,勸人念佛,這個就是「般若為導,淨土為歸」,文殊菩薩是一個具體的表現。他代表大智,大智就是大智慧,般若智慧。但是怎麼樣?他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念《彌陀經》、念《無量壽經》,上首的名稱都有文殊菩薩。

  所以這條講,『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源都一樣的,「歸源」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都一樣。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到最後目的是一樣,相同的。歸源沒有第二條路,都是一樣的,但是「方便有多門」。方便就是法門,有很多,我們一般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那就太多了。為什麼那麼多法門?因為方便,眾生的根器不一樣,所以佛他講經說法,他的教學應機施教,總是讓眾生他方便來學習。如果不方便,他沒辦法學,所以那麼多的法門都是屬於方便,善巧方便。有一些眾生,你給他介紹念佛,他也不接受;你跟他參禪,他很喜歡;或者修密,或者修止觀,法門很多。他的興趣,看在哪一方面,比較契合他的根機,佛就跟他講那個法門。法門很多,目標方向是一樣。所以這個叫「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下面講,『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那麼多法門,修什麼?修斷念。斷什麼念?斷妄念。「斷」,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能夠斷念?因為這個念是虛妄的妄念,虛妄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你怎麼斷?你斷不掉。因為它是虛妄的,所以講斷也是方便,其實斷無所斷,因為它本來是虛妄的,你一覺悟它就沒有了。真的怎麼能斷?虛妄的它才能斷,所以修任何法門,到最後就是斷念,斷妄念。妄念斷了,正念就現前,從虛妄覺悟過來,那就是真的。現在是把虛妄誤以為是真的。「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為什麼說念佛一法是方便中的方便?其他的法門是方便,方便有多門,都是方便,但是念佛是方便中的方便。古大德講大乘法門是徑路,徑路就是很直接的,很近的一條路,就是你要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去作佛,那修大乘法是徑路。修小乘就不是徑路了,修小乘,你要到作佛,那時間很長。大乘當然就比小乘要快了,就是斷煩惱的方法,大乘就比較快、比較直接,比較快速、比較方便,小乘就比較難。所以大乘法門叫徑路。大乘法門當中,禪宗又是徑中徑,套這個地方的話講,方便中的方便。徑中徑,近路當中又有一條更近的,叫徑中徑,禪。禪是什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徑中徑。那淨土法門呢?是徑中徑又徑,徑路當中的徑路,又有一條更直接的徑路,就是念佛。所以叫徑中徑又徑,徑路當中又有一個徑路,還有一個更近的路,徑中徑又徑。所以過去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一本書,叫《徑中徑又徑》,就是講這個淨土法門的。這裡江味農老居士也講,「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那是方便中方便又方便,這個是最方便的。

  為什麼?因為斷念不容易。我們可以試看看,念不好控制,我們不要讓它起妄念,它就偏偏起來。無始劫以來打妄想,這個妄念很習慣、很自然,所以斷當然很難。所以修其他法門去斷,就有它的難度了。參禪,他是斷念,是很直接、很方便,所謂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要有這種根器,那很快;如果不是這個根器,也是修了不會開悟。也是需要時間去薰習,而且還要遇到善知識來指導,自己也有那個心、有那個願,這樣才行。念佛就方便了,你說叫我們現在都不要有妄念,實在難。你說不要有妄念,妄念不停,連晚上作夢都沒休息。念佛就是以念止念,這個就方便了。不是都要起念頭嗎?我們如果不起念佛這個念頭,那就起其他的妄念了。所以現在佛教我們,就起一個念佛的念來代替其他的妄念,就是以念佛這一念來代替其他的妄念,這個就更方便了。叫我們不起心、不動念,那做不到,我們總是要起心動念。但起心動念都是起妄念,現在起一個佛念,起念佛這個念,這個我們就有一個下手處了。所以:

  【不念他念而念佛】

  『他念』就是其他的妄念,不要去念其他的,把要念其他的念頭轉過來念佛,歸到念佛,把所有的妄念都歸到念佛。

  【亦是轉換一個念頭。】

  『亦是轉換』,把平常打妄念轉成念佛,轉成念佛這個念頭,就是轉換成一個念佛的念頭。我們再看下面:

  【而念佛更視作觀親切。蓋作觀,可說是智念,念佛則是淨念。換一個清淨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一心念之,又是以純一之念,治向來雜亂之念。】

  這一段給我們講『而念佛更視作觀親切』,就是念佛我們要把它看作比修觀更為親切。修觀,你開始要去作觀,作觀就是去觀察、觀想、觀照,作觀,我們一般講提起觀照功夫。『蓋作觀,可說是智念』,提起觀照這個功夫,般若智照,這個是智念,『念佛則是淨念』。「智念」就是提起觀照,妄念就沒有了,或者伏住,到最後都沒有了,這是智念。如果我們作觀,我們觀不起來,念頭還是妄念紛飛,用念佛這個方法就比較方便,念佛雖然也是有念頭,但是這個是淨念。

  『換一個清淨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念佛這一念叫淨念。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講,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念佛這一念,叫「清淨念」。要念到清淨,就是念到這些妄念都伏住了,那就是清淨念。我們現在念佛功夫還不得力的時候,總是一邊念佛一邊起妄念,夾雜這個妄念。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妄念還是很容易滲透進來;但是反過來講,我們起念佛這一念,也會滲透到妄念裡面,互相滲透。我們念佛妄念跑進來,它滲透進來了;平常我們打妄念,我們起一個念佛,滲透到妄念裡面進去。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就是我們的心很亂,妄念、雜念很多,用念佛這一念,這叫淨念。在《三時繫念》,中峰國師把念佛比喻作清珠,這顆是清珠。我們的妄念就好像一缸污染的水,一個大染缸,污染的水。這污染的水混濁不清,投入一個清珠,「入水一寸,則一寸之濁水即便清潔」。清珠一直沉澱下去,水也就一直清淨到底了,用這個比喻。夏老在開示裡面講,「一句佛號無邊妙德,攪入識心」,攪就是攪和,把它滲透到我們的識心(妄識)裡面去,就是跟中峰國師講的道理是一樣,「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念佛比作觀容易。其實你提起這句佛號也是觀,這句佛號在《觀經》講是第十六觀。十六觀是什麼?持名念佛。所以「換一個清淨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

  『一心念之,又是以純一之念,治向來雜亂之念。』「以純一之念」,純一,我們要注意看「純一」這兩個字,純就是不夾雜。所以念佛三個要訣: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純就是不夾雜,不夾雜其他的妄念,不夾雜其他的。我們一般講「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這樣就能夠「治向來雜亂之念」。這一條給我們講,我們如果作觀有困難,用念佛這個方法,念佛也是觀。我們再看第二十:

  【二十、佛者覺也,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覺者,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故曰,更親切。】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給我們解釋佛的意思,『佛者覺也』,「佛」是印度話(梵文),翻成中文是覺(大覺),大覺世尊。佛就是覺悟、智慧的意思。『阿彌陀佛,是無量覺』,無量壽、無量光,「無量覺」就是『念念是覺』。你只要一念覺悟過來,那念念都是覺。覺什麼?什麼是覺?『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覺悟這個。我們現在總是被妄念困擾了,我們現在學佛,也想不要起妄念,但是妄念它偏偏起來。我們總是覺得有這些念頭,有念(有這些念);佛給我們講這個念本來是沒有,「本來無念」。我們的本性它沒有念頭,因為它本來沒有念,所以說這些是妄念,那不是真的。好像虛空的花,眼睛壞掉了,看虛空都是花。看到花,那個地方的花,它本來是空,實際你眼睛有問題,看到有花。但是,你眼睛有問題的時候,看到有花,它還是當體是空的。不是說,眼睛有問題,它就真有;眼睛好了,它就沒有,不是。眼睛好了,沒有,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眼睛不好的時候,看到有,實際上它沒有,我們誤以為它有。這裡也是這個意思,我們妄念怎麼那麼多?我們本來沒有妄念,但是我們總覺得有,我念頭這麼多,怎麼沒有?佛跟我們講,本性它本來就無念。這些我們搞不懂,不懂,反正念佛就對了。

  念佛,提起這句佛號,就「念念是覺」。覺什麼?覺本來無念。叫我們去斷念,這個做不到,提起佛念把它轉換過來。所以我們佛念到沒有夾雜的時候,你心在佛號當中,就得到佛的受用了。但是我們現在問題是夾雜這些妄念,但現在妄念起來也不怕,古大德給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起來,念念念,妄念起來,那怎麼辦?古大德也教我們,不要理會。你把注意力專注在念佛這方面,不要去專注那個妄念,不要去在乎那個妄念,不要去回憶那個妄念,不要去害怕那個妄念。不要再去回憶那個妄念,如果這樣又回憶、又害怕,那妄念就更多。念佛也不要:我念到什麼時候得到一心?現在怎麼都還沒看到佛來?這個又是妄念了。你一直想得到一心不亂,那就得不到一心不亂了,因為你這一念就是妄念。所以這一念,你只要念這句佛號就好,其他就不管,放下。你也不管見不見佛,反正就是這樣念下去。

  所以持名念佛,在《淨語》裡面講,沒有什麼奇特,你也不要計功求速,欲速則不達。你起一個我要精進念、我要拼,那都是夾雜妄念了。那要怎麼念?平平常常。禪宗講「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平平常常,就老實念,你每句佛號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就這樣一直念下去,這樣就好,這樣就對了。這個就是第一念。所以夏老開示,念佛跟辦事,都要用第一念,不要用第二念。第一念就是什麼?字句分明,平平常常,一直念下去。所以在《淨語》裡面講「妄想千般都莫管」,妄念千般(太多了),妄念一直起來,怎麼辦?莫管,你不要管它。不要去管那個妄念,你只要管這句佛號,這句佛號念每一字、每一句要清楚。所以「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一句佛號要很清楚、很明白,不能念得迷迷糊糊的。所以這個就是中峰國師講,「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妄想就是亂心,「妄想千般都莫管」,你不要管它,起來讓它起來,不要理會就好了。你只要抓住這句佛號,「聲聲佛號要分明」,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念得明白。平平常常就這樣一直念,不管他什麼時候得一心,怎麼樣才是一心?不要想那麼多,愈想妄念就愈多,就是打閒岔。這樣念就是真精進,不是說我要來拼一個什麼,有個拼的念頭,又是妄念了。所以過去有很多念佛的同修,大家要拼,拼到晚上沒睡好覺,最後火氣很大,跟我講話口都很臭,那個用功用得不對路。所以用功要用得如法,因此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不然自己盲修瞎練,亂修一通。「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那些妄念本來沒有。就像空中的花,它是空的,你不理會它就沒事了;現在問題就是我們去理會它,我們去在乎它,就去執著那個妄念,問題是出在這裡。下面講:

  【念佛功夫,雖未能做到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即是圓初住地位。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須經久遠劫數。今一生辦到,其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

  『念佛功夫』,我們雖然沒有能做到『念而無念』。如果「念而無念」,念到這個功夫,是理一心不亂,你現在就破無明了,那個層次很高,比事一心高。「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個就跟禪宗講「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同樣的境界。念佛方便的地方就在這裡,參禪,如果你沒有參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不得受用。念佛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但能行願真切』,但是我們如果能夠「行願真切」,信願行,真信切願,行是念佛。信願行具足,那我們可以『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這個就是淨土的特色,要修到念而無念,當然是有一定的難度,不是很容易。但是我們修淨土,我們也可以達到最高的念而無念。但是如果我們功夫差,還做不到念而無念,只要我們能夠行願真切,就可以仰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接引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便同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是圓初住地位』。就等於是理一心不亂,圓教初住位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地方,江老居士講「圓初住地位」,有的地方講阿鞞跋致是圓教七地菩薩,那這個地位就高了。縱然是圓初住也不會退到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了,這個也不得了。這個地位已經是分證即佛,雖然是圓初住,但是他是真的佛了,他是生實報莊嚴土。

  所以淨土的特色,並不一定要像其他法門那樣的功夫,要斷煩惱、破無明,那個難度就高,那個難。淨土法門,我們沒有能力斷惑,但是我們可以帶業往生,我們斷不了惑,但是可以伏惑。伏惑,我們大家都做得到。所以念佛,它也有三層的功夫,最高的,就是上上根的,他是理念,他念到理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上上根念到理一心;上根的,他可以念到事一心,斷見思惑;中根的,可以念到功夫成片,伏煩惱,沒斷。下根,像我們大部分都下根,這個伏也是伏不住,我們一般講「口念彌陀心散亂」,我們念,但是心還是很散亂。心還是很散亂,怎麼辦?不要理會散亂,下根妄念比較多,只要我們有耐心、有長遠心,你以口薰心,就是口念來薰這個心,你念久了也會成功。念久了,不知不覺你就相應了,就伏惑了,相應了。這個跟密宗講的是同樣的道理。所以過去黃念老講修密的人(他有學密,他也是金剛上師),一般講要三密相應,身語意三密相應。三密同時相應的就難了,但是身語意其中如果你有一密相應,也可以,也能成功;只要有一密相應,其他兩個密,也會跟著相應。所以他說我們淨土持名念佛就是密宗的語密,口念,口念彌陀。但是我們現在是「口念彌陀心散亂」,一面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想東想西的,這個是下根人,下根的。但是如果你的口密,一直念、一直念,念久了,也幫助你的心慢慢它就定下來。特別我們在打佛七、共修的時候,我們總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短暫的,這個心,大家佛號念得很整齊,心就跟著佛號的聲音,它也就靜下來。有時候打佛七、念佛共修,大家可以去體驗。這樣也能成功,雖然念佛功夫比較差一點,只要具足信願也能帶業往生,沒有念到功夫成片,也可以帶業往生。所以往生淨土,它的特色,不是在你的功夫多高,其實往生極樂世界,是憑阿彌陀佛的接引,我們的發願,這是它的特色。如果是功夫,跟其他法門沒有兩樣,都靠自力,自己修的功夫。如果你念佛沒有信願求生淨土,那你念阿彌陀佛,就變成跟其他通途法門一樣,就不是特別法門,變成一般的法門,都靠自己的功夫去超越、去突破,這個變成通途法門。特別法門,它特別在哪裡?特別是他力,「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這個是它特色。

  這個就你什麼樣的功夫都可以,你功夫差的,你沒有念到功夫成片,具足真信切願也能往生,只是品位低一點。這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這兩個,信願。真信、真願意去,一定是願意放下娑婆世界。所以就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不留戀這個世界。放下,真的是願意發願要求生西方,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相應了,如果你沒有發願,就不相應。沒有信願念佛,就把這個特別法門變成一般法門,跟其他法門一樣,要靠自己的功夫。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特別強調信願,他說外行的人,把這個念佛的特別法門變成一般法門,那是外行的。真正內行的,知道它的特色在哪裡?就是在信願念佛,真信發願。真信發願,所謂真信發願就在一個真,你假的也不行,你是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才行。真就是要放下。

  要放下,實在講《金剛經》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現在叫我們去極樂世界,為什麼不要去?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真的,我們現在認為這個是真的,我可以得到,我可以擁有,我可以佔有。我們就是有這個心,這個心就叫執著,我可以控制。佛給我們講,這一切都是假的。《般若經》講了六百卷,講到最後就是三句話,講了那麼多,就是三句話。「一切法」,你現在看到這一切有為法,事實是什麼?「不可得」,你得不到,你抓不住。「無所有」,無所有就好像空中花,它沒有。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有,明明有,佛跟我們說無所有,那是假的。無所有,它是空的,但是我們認為是真有,所以我們就執著了。現在世間爭來爭去、搶來搶去,為什麼爭?為什麼搶?都是執著這個是真的。如果覺悟,這個是假的,那大家就不會爭,就放下了,世界就太平了,大家就有好日子過了。現在為什麼大家爭得頭破血流?不知道它是假的,很冤枉!爭到最後,你什麼也得不到,那不是冤枉嗎?你也控制不了。你自己的身體,你都控制不了,你還能控制什麼?如果可以控制,我希望年年十八,我也希望這樣。我也不希望老,我今年七十二歲了,我二十七歲多好!現在牙齒都快掉光了。你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到最後是「畢竟空」,就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真信切願生不起來?就是執著現在,我們眼前的世界把它當真的,西方極樂世界再好,反正我現在還沒看到,你放不下。你放不下,跟西方就沒感應,跟阿彌陀佛的本願不起感應道交。你要放下才行,放下,願才生得起來。你放不下,發那個願是有口無心,口裡是發願要去西方,心裡貪戀這個娑婆世界。所以夏老在《淨語》裡講,「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如此念彌陀,佛在西方外」。口說極樂,一天到晚說要去極樂世界,「口說極樂邦」;但心裡呢?「心戀娑婆界」,這個世界放不下。「如此念彌陀」,你這樣念彌陀,「佛在西方外」。西方,《彌陀經》講十萬億佛國土,西方外就是比十萬億更遠。所以「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心貪戀這個娑婆世界,嘴巴一天到晚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心裡都是留戀(貪戀)娑婆世界,這樣念阿彌陀佛,跟佛都不相應,所以說「佛在西方外」。我們為什麼心戀娑婆界?沒有看破,沒看破當然放不下。所以《金剛經》它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金剛經》真的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金剛經》是般若,般若為導,它導航。我們真放下了,念佛功夫差一點,這個信願生得起來,真能往生。所以《金剛經》也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深信發願,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個很重要。所以不但你修其他法門需要金剛般若,你修淨土法門一樣需要,無論什麼法門,都離不開看破放下。

  所以念佛法門有這個便宜,『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須經久遠劫數。今一生辦到,其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一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地位馬上跟阿鞞跋致一樣,這個是得佛力加持。不是靠自己修持,得佛力加持。但是我們現前的功課,般若,《金剛經》很重要,的確很重要。你沒有看破,放下實在講做不到,你真看破了,才能真放下。我們再看下面,第二十一條:

  【二一、我等幸聞此法,豈可蹉跎,交臂失之。然行願真切,必須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謂之真切。】

  《節要》是節錄重要的,我們為什麼還要多補充說明?我們才能夠了解《節要》裡面它真正的含義。這裡講『我等幸聞此法,豈可蹉跎,交臂失之』,「我等」就是我們,現在大家都遇到淨土法門了,很幸運。在六道輪迴,能夠輪迴到人道,又能聞佛法,又能聞到最殊勝的淨土法門,那太幸運了。「豈可蹉跎,交臂失之」,蹉跎,就是怎麼可以耽誤?這一生遇到了,要把握住,不要當面錯過,這一生就要到西方去了。『然行願真切』,你看這裡,「行」是念佛,「願」要發願,要真、要切。『必須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謂之真切。』就是必須一心一意在念佛,就是一心一意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叫真切。所以這裡關鍵的地方,就是「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求生。我們念佛有沒有求生這個願?我們也常常都會念「願生西方」,口頭上發願,心沒有真正發願。口頭上發願,「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心裡還是留戀,心裡根本就不想去。嘴巴想去極樂世界,但心裡這個娑婆世界一樣也放不下,那怎麼能去極樂世界?真的要去極樂世界,就這個世界真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個才叫真切。所以這個要看清楚。我們這一生想真正念佛求生西方,這個地方不能搞假的,要真切。我們再看:

  【二二、所以念佛人,於斷念一層,縱令未易辦到。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務必要做到。念佛真實功夫,真實受用,如是、如是。】

  這個講到『念佛人,於斷念一層,縱令未易辦到』,這個就條件比較寬鬆。其他法門要斷念,那難,那的確難。但是我們念佛的人,對於斷念這一層,如果我們還做不到。『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務必要做到。』「不應住」,不應住就是放下,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享受,這些種種的,都放下。這個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所以就不應住。怎麼樣才是不住?不住就是放下,你不住在六塵上面。一般講「無住生心」,六祖就是在這一句開悟的。所以無住就是放下,生心,生什麼心?生利益眾生之心。沒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生心就是念念為眾生,就生這個心。海賢老和尚表演給我們看,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他都放下,他穿的衣服,他也不會講究;人家送他好的東西,他隨手就轉送給人。但是為了讓信徒高興,他接受。有一次,一個信眾送他一個金戒指,初學的,不知道出家人不戴那些,送個戒指要給老和尚,叫老和尚要戴著。剛剛接觸的,他不了解。老和尚很慈悲,他趕快拿過來,就把它套在手指上,那個信徒就很歡喜,這是慈悲,接引他來學佛。他是初學,他也不懂,你不接受它,他可能:這個和尚架子那麼大,戒指要送你,你還不要。可能他就不來學佛,斷他的佛緣了。所以老和尚很慈悲,沙彌戒,不持金銀珠寶這一條戒,他拿了就戴上去。等到那個信徒走了,把戒指拿到旁邊,就拿給那個居士,出家人不戴這些東西的。因為他不懂,先讓他高興、讓他歡喜,隨後就送了,反正替他修福。這個就叫無住,他不是我想要得到它、我想要佔有它。

  所以我們不著(就是布施),有錢我們布施,跟大家分享。我們現在的話叫分享,不要自己獨享,自己獨享就變自私自利,就住了。跟大家分享,那就無住,就生心了。所以有福同享,但是你布施肯定不會吃虧。現在為什麼不敢布施?我都布施了,明天我吃飯怎麼辦,我不餓死了嗎?這個是不明瞭因果。明瞭因果,他就敢布施。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就敢布施了。所以要修布施、修無住,明瞭因果報應,這個還是一個前方便。所以一部《金剛經》,你看前面講「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布施,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都捨,捨了就自在。因為這一切都不是真的,所以布施,三輪體空,不見能布施的我,不見所布施的對象,當中不見布施的東西,這個叫三輪體空。這個功夫就高,超越六道了,這個叫無相布施,三輪體空。如果住相布施,我布施多少,某某人,他接受我的布施,布施了十萬塊,念念不忘,這個叫有相布施。有相布施會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無相布施,他就超越了。無相布施就是不住了,不住。我們現在可以從這個地方來學習,學布施,不要住,不要著那個相。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不住,不住就是布施,就是放下。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就是大布施。大布施是什麼?身心世界都放下了,都不住了,這個就大布施。所以「這兩句務必要做到」,這個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去做。

  『念佛真實功夫,真實受用,如是、如是。』念佛的真實功夫,真實的受用,就是這樣。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覺明妙行菩薩有一段開示,跟這一段講的,也是相關的。有人去向覺明妙行菩薩請問,要怎麼斷這些塵欲?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人家給你一文錢,你會不會高興?人家給我一文錢,心裡很歡喜。人家給你了,給你馬上搶走,那你會不會心裡不高興?當然會不高興。那怎麼修?就人家給你,你也不要歡喜,你得到了,好像沒得到一樣;人家馬上把你搶走,你也不要生氣,這個跟我無關。從這個一文錢,人家的取捨,去學放下。你再多的錢丟掉了,一大堆鈔票丟掉了,像丟掉一包衛生紙一樣,那就無住了,這個就是無住。你現在十萬塊掉了,好像掉一包衛生紙,掉包衛生紙你心不痛,掉十萬塊,那十萬塊!你現在掉十萬塊,就跟掉一包衛生紙一樣,就無住了。所以不住生心,說白一點就是布施。

  我們老和尚剛學佛,去親近章嘉大師,請問章嘉大師: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很快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受用?章嘉大師說有。有,是什麼?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講六個字。章嘉大師如果(當時他剛學佛)跟他講,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他聽不懂,不曉得在說什麼。依義不依語,用一個言語來講,他容易體會的,要「看得破,放得下」。這個就比較容易體會,要看破放下,你要入佛法就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是個概念,要怎麼看破放下?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跟他講,布施。聽到「布施」兩個字,我沒錢。以前當公務員,勉強夠三餐,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那你有一毛錢,你就布施一毛;有一塊錢,布施一塊。他聽了之後,回去真的就依教奉行,身上有一毛錢、一塊錢就布施。就到寺院,以前像善導寺那個地方,他常常去借經抄。常常有人拿個本子,要印經、放生、救濟,他就開始修布施,常常布施到空空的。剛開始在布施,也很難過,好像割肉一樣,很痛苦,但是「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就是布施,本來貧窮、短命,後來愈布施福報愈大,也沒餓死,而且福報現在比誰都大,真的沒錯,章嘉大師教的是真實法。所以這一句我們要怎麼去做到?就是老和尚他那個方式,我們就修布施、修放下。布施就修放下,你沒有辦法一下放,要漸漸放、漸漸丟,丟到最後,全部丟光了,你就自在了,你就得解脫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