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身心世界皆為緣生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集)  2022/11/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0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八十九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從第七條這裡看起。我先將這一條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七、約因果以明。大千世界為眾生同業所感。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此二皆不外因果,因果即是緣會。緣生故是幻有,幻有故是假名。有因必有果,言是名,為令眾生懍然於因果,雖性空而相有,絲毫不爽,不可逃也。】

  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學習到第六條,「約眾生以明」。這段經文是佛給須菩提開示說,「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條節要就是這段經文的一個註解。上一次講,「約眾生以明」,就眾生這方面來講。所謂眾生,「眾生」這兩個字的意義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稱為眾生。眾生包括有情、無情,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都叫眾生。就眾生來講,「世界終為塵境」,世界就是六塵的境界,我們整個身心世界終究它是六塵境界,塵境。「取著則心不清淨」,取就是取相,取相、著相心就不清淨了。我們凡夫總是取著這個相,認為相是實有。為什麼取著?就是認為我可以得到的,我可以佔有、我可以控制、我可以支配,這個就是取著,執著。執著就心不清淨,心不清淨就有煩惱,貪瞋痴慢。我們的煩惱怎麼來的?就是著相來的。著相就是迷惑了,迷惑、造業就受苦報。所以取著心就不清淨,「心不淨則土不淨」,心不清淨,我們居住的世界環境它就不清淨。所以穢土、淨土都是我們的心所變現的,我們心不清淨變現就是穢土,污染;心清淨,所現的就是淨土,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清淨怎麼能了生死、出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心不清淨所造成的。「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應身就是佛示現在這個世間,應身是從法身所現的,法身是本體,應身是相。現應身的相就是為眾生說法,說法目的就是要令眾生也能夠都證得本具的法身。因為法身每一個人都有,法身就是自己的自性、六根的根性,說法的目的就是要令眾生也證得法身。眾生如果取著這個應身之相,他就不能見性;著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就不能見性,著相了,迷在這個相上,那就見不到性。我們凡夫問題也就是在著相,著相不能見性。所以不可取著,不能著相,不著相,性就在相當中,就明心見性了。這一條是約眾生來給我們說明。

  第七條,『約因果以明。大千世界為眾生同業所感』。這個以因果來講,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眾生共同的業力所感應的,我們一般講共業,共同的業感召來的,感召這個世界。『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三十二相」是講佛的身相,應身的相。佛的三十二相是人間最富貴之相,這個三十二相,每一相在經典上都講得很清楚。三十二相,還有「八十種好」,八十種隨形好。三十二相第一相,足底是平的;八十隨形好,無見頂相。詳細我們可以看《佛學辭典》、《三藏法術》,這個都有詳細的列出來。每一相都不外乎因果,他為什麼得到這個好相?就是修因,積功累德,所以他得這個相。比如說我們在《彌陀經》看到,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這一相就是生生世世不打妄語,他修成這個相,舌頭伸出來可以蓋住整個臉。所以每一相都有它的因果。這個也給我們說明,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個空就是空有同時,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這個空,我們不能把它體會成什麼都沒有叫空,那叫頑空、偏空,不是經典講這個空的真實義,我們要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因為空它才能現有。三十二相是佛多劫薰修成就的,大千世界、佛的應身都不外乎因果,修什麼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因果即是緣會』,因緣聚會,果就現前。我們一般講因果,具體的講就是因緣果報,簡單講叫因果,實際上是因加上緣,它這個果就現前,果現前就有報,報就是受,就是去承受這個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因果是怎麼一回事?就是因緣聚會現出這個現相。

  『緣生故是幻有。』緣生法,它就是有而非有,有沒有這個相?有,有這些現相,但是了不可得,所以叫幻有,叫幻相。不是沒有相,有,但是幻有。就像我們在螢幕看到那些影像,我們都知道那是幻相。幻相,你不能說那個相沒有,相有,有但是它是幻相。你知道幻相,你不要去執著,那就清淨了,它什麼相都沒有妨礙。現在問題我們把它看作真有,那就去執著、去取著,我們在這個地方就生煩惱。『幻有故是假名』,幻有它就是假名。

  『有因必有果,言是名,為令眾生懍然於因果。』因果,有這個現象,佛為什麼講「是名」?「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非相就是空;「是名三十二相」,那就是有。為什麼有三十二相?修因證果。所以佛講「是名」,怕眾生講空就執著空,變成了撥無因果,撥無因果那個問題比著有更嚴重、更麻煩,都胡作妄為了,墮到惡取空去了,那就錯了。所以為什麼《般若經》從宋朝以後就很少法師講?講了怕人家誤會,變惡取空了,撥無因果。古大德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著空如芥菜子,可見得著空比著有更麻煩。著有,他還知道斷惡修善,善因善果,還不至墮落三惡道;著空,撥無因果,造什麼惡業它都空了,沒有因果,墮三惡道去了。所以因果不是沒有,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事都離不開因果,都有因果。所以『雖性空而相有』,雖然性體它是空寂的,但那個相有,它會顯相。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不可逃也』。這也是世尊說法的善巧,說「即非」,再說一個「是名」,那我們要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即非就是它空的,是名就是它有,這是《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非就是你不要去執著,不要執著有;是名,你也不要去執著空,有這個相,二邊都不執著,這就對了。這個地方我們好好去體會。

  我們要從因果深入,也可以體會到性空。所以印光祖師在《安士全書》講,如果真正明瞭因果,他必定也是會見到自性。因為因果是有,有從空來的,它不是分割的,你真正透徹了解因果,你也一定會見到性空。所以因果教育我們不能疏忽。講因果的,印光祖師提出《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我們看看《安士全書》,知道真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真正明瞭因果就必定會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所以我們看十方諸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他成立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離不開因果。你看法藏比丘他因地怎麼修的?他住真實慧(真實慧就是般若智慧),他這個世界的成是從般若智慧去建立的。我們讀《無量壽經》第八品,「積功累德第八」,法藏比丘他修因證果,修六度萬行,《金剛經》也是講六度萬行,所以要修六度。修,不要執著,般若智慧就現前,這樣才能超越六道,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不能著相,如果你修斷惡修善著相,出不了六道;可以得人天福報,來生享受人天福報,但是不能出離六道,不著相就超越了。事相上都一樣,一樣這樣做,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一樣,但是你著相就不能超越,只能得人天福報,你不著相就超越了,關鍵就是在著相跟不著相。事相上一樣,你布施一萬塊,他也布施一萬塊,一個著相,一個不著相,果報就不一樣,不著相的他超越了,著相他會得人天福報。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修般若?因為沒有般若,前五度如盲,如盲就好像沒有眼睛,看不到路。有了般若那才叫度,度就是到彼岸,叫波羅蜜;如果沒有般若就不叫波羅蜜了,只是修人天福報。

  因果教育我們不能疏忽,學《金剛經》我們也要學因果。在大乘經典講因果的經很多,像《無量壽經》也講因果,《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十輪經》,講因果的經典也非常多。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印光祖師特別提倡因果教育。這個時代大家都不懂因果,甚至他不相信有因果,一講因果他就說迷信,一般人他不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這個他不相信;特別看到一些造惡業的人還滿享福的,做善事的反而命運非常不好,就更不相信了。但是他不知道因果通三世,因緣果報不是馬上修馬上果報就現前,它要過一段時間。好像今年種這個水果,不是馬上種馬上就長出來,你要等到明年它才長出果。這個因種下去(種子種下去),還要加上緣,它才結這個果,結了果那就報了,你就可以去享受了。我們再看下面第八:

  【八、約空有同時並具以明。說一「非」字,是令不著有。說一「是」字,是令不著空。曰非曰是,是令二邊皆不可著。身心世界,皆為緣生,別無實法。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豈非同時並具。依正如是,其餘可知矣。二邊不著,乃斷除妄念之極致。】

  『約空有同時並具以明』,就空有同時具體給我們說明。說即非,世尊講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就是教我們不要著有,不要著這個相。『說一「是」字,是令不著空』,也不能著空,著空,沒有這個相,明明有相,不能著空。『曰非曰是,是令二邊皆不可著』,就是說二邊你不要執著,不要著有,也不要著空。『身心世界,皆為緣生』,我們這個身心世界都是因緣所生的。『別無實法』,就是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因為很多因緣聚合起來的,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像我們身心世界這些物質,就是地水火風四大五蘊假合的,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因為是假合的,『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像我們這個房子,房子它不是獨立的一個實體,它是很多因緣聚合起來,它有鋼筋、有石子、有水泥、有木頭、有磚塊,還要人去設計、去建造,才造成一間房子。這間房子你說有還是沒有?就緣生法講,非有就是說它不是一個實體,它是很多因緣(很多條件)這樣組合起來才現這個相,這個叫緣聚,它就生這個現相;緣散,這個房子舊了,要拆掉了,拆掉這個房子的相就沒有了。當這個房子建好以後,那豈不是有即非有嗎?你不能說它沒有;有,也不能說它是實有,有即非有,這個就空有不著了。

  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任何一個事情都是一樣,都是緣生法,沒有一樣離開緣生法。特別現在科學發達,研究原子、中子、粒子。最基本的,佛經講的微塵,物質體積最小的,所有的是微塵去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集合起來,形成這個相,這個叫緣聚,因緣聚會它就現出這個相,緣散的時候那個相就沒有了。我們人這個身體也是一樣,父母的緣,我們神識來投胎,因緣聚會才生出來的,過了一段時間壞了,緣散了,它就滅了。我們常常送往生,我們認識的人當中,我們都看了不少,親朋好友、家親眷屬過世,在世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嗎?你說他有還是沒有?大家去參這個。舉出一個例子,你說有,我們現在這個人,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是空還是有?其實我們現在有這個身體,有即非有。有,你不能說沒有,但是不是真有,是一個緣生法,緣聚它生出這個相,緣散這個相就沒有。你看人死了,送到火化場燒一燒,倒出來,那個工人打一打,一堆灰,沒有了,我們一個人的相就不見了。

  你去觀察這些我們現前的事事物物,你去觀察緣生法,你就會開悟。緣生緣滅,從這個當中去觀,我們一般比較容易入得進去。如果直接從我們自性如如不動,這個我們一般人就比較難,比較不容易,直接觀我們的自性。《金剛經》有叫我們直接觀自性的,就是你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緣生法它是一個生滅法,生滅法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你要認識那一個,那個才是真正自己,那個不生不滅。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開示我們也念很多遍了,剛開始念沒什麼感覺,念久了我們再學習《金剛經講義》,慢慢也有一點體會了。中峰國師不是開示嗎?我們常常念「生自緣生」,大家記不記得?生,為什麼生出這個現象?是緣生的,就是緣生法。「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法性就是我們的自性,自性它本來就存在的,叫做本不生。「阿字本不生」,阿這個字是本不生的意思。本不生就是它本來就有,本來就有就沒有生;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才叫生。所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這兩句我們參透了,這些就懂了。不過這邊要講很多,我們才能體會到中峰國師開示那兩句,要多做解釋。也就是說,生它是緣生的,我們法性不是因為那個緣生跟著生,也不會因為那個緣滅法性就跟著滅,因為法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的自性不生不滅的。性是不生不滅,但是相有生滅。相從哪裡出來?從性出來的。就像我們老和尚常常在講席當中用電視屏幕,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那個屏幕(螢幕)不生不滅,它空空的,但是它能現相,什麼相都能現。如果你常常用這個義理去體會、去參、去觀,慢慢你就會有所悟處。它那個體空的,相是有,相從哪裡出來?從空出來的。所以有即非有,當體即空。所以「身心世界,皆為緣生,別無實法」,它不是一個有實體的,沒有自性。

  『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我們看螢幕上的影像,有,但是它不是真有,叫幻有,有的經典叫做妙有,真空妙有。『豈非同時並具』,「同時」就空有同時。你說螢幕現相的時候有,但是它是空的。空跟有是同時的,你不能去給它分割。『其餘可知矣。二邊不著,乃斷除妄念之極致。』二邊都不執著,就是斷除妄念最好的一個方法。我們為什麼妄念這麼多?不外乎執著,我們認為這一切真有。我們再看下面第九:

  【九、約究竟義以明。世尊說此二節,是令眾生徹底領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性體耳。】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講『約究竟義以明』,就是究竟了義來說明。『世尊說此二節』,世尊說這兩節經文,『是令眾生徹底領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性體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我們的性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常常看到的「不可思議」。我們念《彌陀經》,「不可思議」,大乘經都講不可思議,小乘經是可思可議的。不可思就是心行處滅,你用思惟想像達不到,叫不可思。你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去體會、去理解,你體會不到,體會不到真實義。不可議就是說言語道斷,你也講不出來,說不上來。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不可思議,你不可以用思惟想像,也不能用言語去議論。在禪宗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所以禪門它的教學就不讓你起心動念,很直接的,從你的起心動念給你截斷。我們如果沒有辦法用禪宗這個方法來修,那就用念佛,以念止念,念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會開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就開悟了。我們提起一句佛號,也就是放下其他的妄念,念久了也是會開悟,跟參禪就沒有兩樣。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再看下面:

  【依正二報,唯是因緣聚合之相。】

  『依』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叫依報,正報是指我們的身體,合起來講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唯是因緣聚合之相』,「唯」就是唯有,因緣聚合的相。它沒有實體,是因緣聚合的,所有相都是因緣聚合的。

  【經謂『是名』,明其假名為生,實未嘗生。故說「非」,明其本來無生。】

  『經謂』就是經典上講,『是名』,我們看到經文,世尊講「即非、是名」,「是名」是給我們說明『其假名為生』,這個名是個假名。『實未嘗生』,說緣生也是個假名,實際上生即無生。『故說「非」,明其本來無生』,它本來就沒有生,生即無生。

  【既無所謂生,則亦無所謂滅。】

  既然沒有所謂生,也沒有所謂的滅。

  【則諸法本不生不滅。而凡夫不知,迷為實有生滅,隨之妄念紛起。是故世尊說為可憐憫者。】

  但是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事實真相,我們迷了,我們認為是真的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我們把這個假相認為是真的。所以『隨之妄念紛起』,妄念隨著就起來了。我們也常常念《心經》,《心經》我們也念得很熟悉了,「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那是給我們講事實真相。但是講真的,我們凡夫很難體會,我明明看到就有生滅。所以一般大乘經講不可思議,也不容易懂,因為跟你講無生,我們明明看到有生滅,人有生老病死。如果給我們講無常、苦空、無我、不淨,這個我們大家都會認同,因為我們現在看到就是這樣的。小乘經講的我們可以理解、可以思議的,大乘經給我們講事實真相我們就不懂了。『迷為實有生滅。』本來無生,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有生滅?其實境界,它的真相是沒有生滅,我們現在看到生滅是怎麼一回事?我們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我們看到有生滅。原來整個世界是不生不滅,因為我們迷了,著相了,起心動念,現出這些幻相出來,有生有滅,現出這些幻相。

  佛講這個我們不容易懂,所以佛大慈大悲,在大乘經用各種比喻來給我們說明這個事情。像在《圓覺經》佛就跟我們講,我們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花很多,實際上空中並沒有花。是因為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花這麼多;如果你眼睛好了,這個花也沒有了,用這個來給我們體會佛講的真相。我們現在看到這整個身心世界就像空中有花一樣,為什麼看到有花?因為是自己眼睛有毛病。我們看到是有花,實際上它沒有花,大家去體會這個意思。好像佛給我們說不生不滅,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怎麼無老死?這生老病死怎麼來的?就是我們起心動念現出的幻相。你現出這個幻相,實際上它有沒有?它還是沒有,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大乘經可以以經解經互參,我們就容易去體會這個。

  「而凡夫不知,迷為實有生滅」,迷了就以為真的有生滅,所以佛給我們講不生不滅,我們很難理解,我們也不會認同。明明看到一切都是生滅,怎麼會不生不滅?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世界都變來變去的,怎麼會沒有生滅?事實上是我們迷了,在不生不滅當中現出很多生滅出來。當我們現出這些生滅的時候,實際上它還是沒有生滅。哪一天我們起心動念放下了,你見到整個世界統統不生不滅,你看到大地眾生都成佛了,都是佛。所以生滅是從妄念起來的,我們的妄念、妄想。『是故世尊說為可憐憫者。』為什麼可憐?如果是真的有生滅那不可憐,真的是這樣;但不是真的,我們認為是真的,那真的是可憐,那就很冤枉,冤枉受這個輪迴之苦。所以我們好好去體會。我們一開始體會不到沒關係,我們常常去揣摩,你常常去觀察這個,你提起疑情,你就會開悟了。疑情就是,這個是什麼道理?你不斷去追究,叫參究,在參究當中你妄念會放下很多,參到最後妄念放下了,那你就悟入了。我們再看:

  【十、須知身心世界,本無生滅。而見有生滅相,安立生滅名者,無他。實是痴迷凡夫,妄念變現之虛相,妄念強立之名言。經云『是名』,如是、如是,此「是名」之究竟了義。】

  這一條,我們看了又更明白了。『須知』,必須要知道,『身心世界』,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我們心裡的這些念頭、我們外面的依報,整個世界,我們看到都有變化,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你看植物春夏秋冬,都是無常的,生滅變化。大乘經講的,身心世界本無生滅。小乘經講的,就我們的常識可以理解的,佛隨順我們凡夫可以理解給我們講,我們比較容易接受。佛在《八大人覺經》講「世間無常」,世是指時間,間是講空間,時間跟空間,這合起來叫世間,世間就是時間、空間,包括這一切動植物、礦物,有情世間、器世間都包括在裡面,無常。「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住的這個地球很危險、很脆弱,常常在地震。「四大苦空」,地水火風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個我們比較容易懂,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可以感受到,是不是?無常,真的是!都是無常,哪一件事情是永恆的?沒有,都是在生滅變化。國土危脆,我們台灣常常地震、土石流,真的,我看到就這樣,這個我們會同意。現在大乘經跟我們講「本無生滅」,你看到那些生滅,那本來沒有,那是假的,我們就搞不懂了,我明明看到有生滅,怎麼會沒有生滅?這個我們就不懂了。所以佛說法先講我們能懂的,我們常識能理解的,最後跟你講真話,跟你講真的是沒有生滅。所以須知身心世界本無生滅,它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生滅就好像空中有花,那是我們眼睛有毛病才看到有花,那空中有沒有花?它還是沒有花。我們眼睛好了看到沒有花;眼睛還沒好,它有沒有?它還是沒有。我們現在看到都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開悟,看到有生滅,那事實真相有沒有生滅?它還是沒有生滅。大家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佛跟我們講這個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有生滅,事實真相是什麼?它還是不生不滅。

  『而見有生滅相,安立生滅名者,無他。』而我們凡夫看到有生滅相,給它安立「生滅」這樣的一個名稱。這些名稱怎麼來的?『實是痴迷凡夫,妄念變現之虛相。』我們凡夫迷了,我們妄念變現出來生滅的虛妄相,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念強立之名言』,這個妄念勉強給它安立一個名字、一個名稱。『經云「是名」,如是、如是,此「是名」』,是妄念給它立的一個名稱,所以叫「是名」,即非是名。『此「是名」之究竟了義』,「究竟了義」就是它的真實義。所以名是假名,「是名」是假名,好像我們這個毛巾,毛巾是個名稱,佛說毛巾即非毛巾,是名毛巾。你從一個去體會,任何一樁事情都可以用這兩句,你慢慢去參,你會開悟。茶杯,佛說即非茶杯,是名茶杯,這樣你就去參。你看到任何一樁都可以用這兩句,即非是名、即非是名,你這樣去參,真的會開悟。所以這兩句是究竟了義,給你講「即非」,又給你講一個「是名」。我們再看下面:

  【十一、若離於念,身心世界之名字言說,尚且無存。那有生滅之名字,又那有生滅可說。如此則泯一切相而入真實體。真如性體,從本以來,平等如如。總之起念即非,並起念之非亦非。經云『則非』,如是、如是。此「則非」之究竟了義。】

  前面這一條講是名之究竟了義,這一條講則非究竟了義。『若離於念』,「念」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起心動念。我們如果不起心、不動念,『身心世界之名字言說尚且無存』,你不起心、不動念,你身心世界這些名字言說也就不存在了。不起心、不動念,一法不立,那都不存在了,它本來就是這樣。『那有生滅之名字,又那有生滅可說?』生滅也是一個名字,說一個生、說一個滅,這都是名字,所謂名字相。名字相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念頭來的,我們起一個心、動一個念才有這個名字言說;不起心、不動念,名字言說都沒有了,不存在了。這個我們也好好去體會,這個就「則非」。我們就舉出一個名字,像毛巾,這是我們給它安上去的,我們給它叫毛巾。毛巾它自己沒有說我叫毛巾,不是,是我們人給它叫毛巾。這個叫茶杯,它有沒有說我叫茶杯?沒有。這個就叫名字相,因為人起心動念,把這個叫茶杯、這個叫毛巾,是不是這樣?我們中國人叫毛巾、叫茶杯,外國人講英文又是另外一個講法,那個也是假名,統統是起心動念。事實真相,它沒有說話,茶杯它有說話嗎?沒有,毛巾它也沒有說話。那為什麼名字言說那麼多?從哪裡來?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來的,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沒話說了。禪宗開悟,祖師講「舌頭掛牆壁」,你真正開悟了,你就不用講了。舌頭掛牆壁是什麼意思?掛在牆壁就不用講了。不用講是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要這樣去悟才會悟到那個真實相,《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是這個。「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首《開經偈》是武則天作的,但是武則天她作了這首偈,她自己也沒有解如來真實義;她如果真正解如來真實義,她怎麼還會去跟人家爭?不會了,都放下了,那都是假的。所以聽經,如果你會聽就開悟了,你離言說相,不要去執著那個言說相,不要執著心緣相,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是借我們用,只是一個工具、一個代名詞,我們也不要去執著。

  『如此則泯一切相而入真實體』,一切相沒有了,那就入真實體。『真如性體,從本以來,平等如如。』你不起心、不動念,它就平等了;起心動念,從平等當中就現出一些不平等的幻相。問題是我們起心動念,雲谷禪師給了凡開示也是這個道理。雲谷禪師給他開示,當你不起心、不動念,什麼是壽?什麼是夭?什麼是窮?什麼是通?這些都沒有了;什麼是長壽?什麼是短命?這些從哪裡來?從你的妄念,分別、執著、妄想出來的;如果你沒有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它都是平等如如,都平等了,真平等。如如不動,這些差別相沒有了。『總之起念即非』,就是你起心動念就錯了。『並起念之非亦非』,我不起念,這個也不是。所以一空到底,「離四句,絕百非」。所以關鍵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是最直接的。『經云則非,如是如是』,「經云則非」就是它的真實義就這樣,如是、如是。『此「則非」之究竟了義』,這個「則非」究竟了義,就是這個真實義。好,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須知但遮無照,但泯無存,便非了義。遮中有照,泯中寓存,方是究竟了義。】

  這裡再給我們補充說明。『須知』,必須要知道,『但遮無照』,「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防止妄念,但是你沒有「照」,沒有照就不起作用;『但泯無存』,「泯」就是泯滅,沒有了,這個就不是了義。所以這個當中要仔細去體會。應該是什麼?『遮中有照,泯中寓存』,遮照同時。像鏡子一樣,它照,照得清清楚楚,但是它不落印象。鏡子無論照什麼相,它都不落印象,它本來清淨的,但不妨礙它照。這個才是究竟了義。所以這個也不能錯會,如果錯會變成偏到一邊去了,遮了就沒有照,照了就沒有遮,這就不是真正了義;真正了義是「遮中有照,泯中寓存」,這才是究竟了義。我們再看第十三:

  【十三、學人最初宜用遣蕩功夫,以除其舊染之污,使此心漸得清淨,乃有見性之望。】

  『學人』,我們學佛的人。『最初宜用』,我們初下手用『遣蕩功夫』,「遣蕩」就是排遣這些妄念,用這個功夫。因為我們打妄想,無始劫以來都打成習慣了,現在用遣蕩的功夫除掉這個舊污染,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這些污染,使我們這個心『漸得清淨』。我們的煩惱習氣用這個遣蕩功夫,慢慢的我們心清淨了,這樣才有見性的希望。這是我們初下手,就是要用這個功夫。八萬四千法門都有它的用功方法,我們念佛就是用一句佛號,用佛號來遣蕩所有的妄念,這個是比較方便,我們比較容易下手。你妄念起來就提起佛號,這個就是「遣蕩功夫」,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污染(習氣)用這句佛號給它薰染,「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這個要講也是很多,因為用這個遣蕩功夫是禪門用的方法,教下也是用這個方法,修止觀,淨土是用念佛這個方法。

  『舊染之污』就是什麼?就是眾生知見。眾生知見是什麼?貪、瞋、痴、慢、疑,這個叫「五鈍使」;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叫「五利使」,利就是猛利,這個使就是指使。我們凡夫,好像這十個刑警押著我們,你一定要這麼做。就是你有五利使(五鈍使從五利使來的),五利使第一個是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邊見就有對立,二邊;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包括所有錯誤的知見,那叫五利使。五利使出現五鈍使(貪瞋痴慢疑),這個叫十使,也就是見思惑,這個叫眾生知見,我們眾生的知見。信願念佛就是佛知見,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佛知見,用這個佛知見去轉我們的眾生知見,這個也是很直接了。就是佛知見來薰習我們眾生知見,薰久了就變成佛知見,這個是比較方便。一般法門,禪宗、教下從我們的靈知心(自性般若智慧)去照見,這個功夫比較有難度,我們一般用念佛這個方法是比較方便。所以「學人最初宜用遣蕩功夫」,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來遣蕩。當然,如果你懂得像《金剛經》江老居士講的這些方法,來補助也是可以。古人有禪淨雙修,古人禪淨雙修的這些祖師大德很多,像中峰國師他是參禪開悟,再來念佛。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祖師,這些都是大徹大悟的。再早,永明延壽大師,他講「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都很猛了,再加上兩隻角就更猛了。就是禪淨雙修,他的成就就是理一心不亂。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達到理一心不亂,這個有幫助。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這個我們好好去參究,慢慢你體會,那就法味無窮、就法喜充滿。好,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