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第三冊—禮樂移風易俗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五八集)  2023/5/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7-0258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三冊,第四單元「為政」,八、「禮樂」。

  【二五八、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易俗。】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毛詩》。

  『發』是顯現、顯露的意思。『聲』:指古代五聲音律,宮商角徵羽,這叫五音,五聲。『成文』是形成樂章、文采、文辭、禮儀等的總稱,這裡指組成一定的旋律。『安以樂』:安詳而歡樂。「以」:而且。『乖』是違背;不合的意思。『困』:困厄危難。『經』是調理。

  這一條講,「情志透過宮商之聲流露出來,五聲音律聲聲相應而成韻律便叫做「音」。太平盛世的音樂安詳而歡樂,反映當時政治平和;亂世的音樂怨恨而憤怒,反映當時政治乖戾僻違;滅亡或瀕於滅亡的國家的音樂哀傷而憂愁」,就是瀕臨滅亡或者已滅亡的國家,他們這個音樂是哀傷而且憂愁,反映當時的人民百姓流離困苦。「所以要矯正政治得失、震動天地、感動鬼神,沒有什麼比詩歌更近於能實現這個目標。前代君王就是以詩來調理夫婦的關係,培養孝敬的行為,敦厚人倫常道,使教化美善,以及改變風氣和習俗。」這一條也就是說明音樂,什麼樣的音樂也反映出當時這個國家地區它的盛衰存亡。如果這個國家地區它是太平盛世,他們製作出來的音樂是安詳,人民都很歡樂,這就反映當時政治辦得很好,平和,是太平盛世。亂世的音樂那就不一樣了,就怨恨了,音樂帶有怨恨、憤怒,反映當時的政治辦得很不好,辦得很糟。快要滅亡的國家,它的音樂就是哀傷、憂愁,也是反映當時人民百姓生活流離困苦。所以古聖先王,到各地聽聽地方的音樂,以前是詩歌,詩歌民間就是反應出當時政治辦得好不好。如果音樂唱歌反映出政治有哪些地方不好,透過詩歌來反映,那麼為政的人(辦政治的人),他就要去矯正,要去調整政治的得失。所以古代是用這詩歌來反映當時政治的好壞,這是詩歌它的作用。到一個國家地區聽聽他們唱的歌、他們作的音樂,就能夠知道這個國家地區它是走向興盛,還是走向衰亡。所以禮樂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