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第十七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7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六頁,看第四段:
【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故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
這個地方的「教」,就是教學,也可以說是教科書,經本就是教科書,包括學習以及方法。「本理立教」,這個教學是有理論依據的,可見得不是隨便說說就算了,它一定有。特別是這一部經,有非常圓滿深廣的理論基礎,這樣說出這一部經典。
佛對我們的期望,是期望我們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將經典所說的理論境界,完全變成我們自己生活當中的事實,這個就是佛經上常講的證果,這是「信解行證」。證是什麼?證是證明,證明這個理論方法就是實際的生活,證果是這麼一回事情。
由此可知,佛無論在哪一種經論裡面,所說的理論境界都可以證實的;如果不能證實,那這個理論就不是真實的;真實的理論,一定會被我們證明出來的。本經經題裡面,這三個意思也非常圓滿,也非常的明顯。
【佛說大乘,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
『佛說大乘,是教』,在經題裡面,這四個字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這一句說得非常好。這個大經,就是這一本《無量壽經》;在淨土宗裡面,它是屬於第一經,最重要的一部經典。這一部經典是諸佛如來所證的理體與境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當然可以證實,不是自性之外的,自性之中的。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我們今天講修行,這個修行的依據就是經上所說的這幾句。莊嚴,底下講是用『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怎樣莊嚴?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莊嚴是真善美慧。我們這個世間,真善美慧有這些名詞,但是沒有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事實,確確實實是真善美慧。
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沒有?環境上沒有,環境是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心不是真善美慧。心不真,妄心,虛情假意,心沒有真;善,一天到晚起惡念,打妄想,哪來的善?美,就更不用說了,迷惑顛倒,沒有智慧。所以我們這裡真善美慧,有這個名,沒有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事實。
那個事實,怎麼修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方法,是一個技巧。經題上告訴我們,要修清淨心,用什麼修?用這一句佛號修清淨心,同樣用這一句佛號修平等心,還用這一句佛號修覺悟之心。所以「清淨平等覺」統統用這一句佛號來修,這個方法簡單容易。
我們再說一句,這個真善美慧,真心用阿彌陀佛這個方法來修,善心也用阿彌陀佛來修,美心、慧心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具足了,全都圓滿了。這樣殊勝的法門,在一切經論當中找不到。一切經裡面,有單單教你修清淨心的,不一定能得平等;有教你修平等心的,不一定能生智慧;唯獨這一句阿彌陀佛,一修一切修,這個就太奇妙了。
【無量壽,是理。表三際一如。】
第三,『無量壽,是理』。在前面題上跟諸位說過了,用壽『表三際一如』。三際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一,這個就是理了。我們一般人把三世分作三樁事情,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這是迷,這個不是覺,這是幻相,不是事實;事實三際是一。唯有三際是一,才叫真正的無量壽。如果有過去、現在、未來,壽再長都有盡的時候;換句話說,不是真正的無量壽。真正的無量壽,一定要突破時間,時間沒有了,那個壽命才叫真正無量。還有時間,還有空間,總是有量的,不是真正無量的。我們的心性,超越時空,所以是真正的無量。這個理,我們學佛就是要把它證實。
【涅槃常住之法身本體。】
這就是無量壽。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滅。滅什麼?滅妄想,妄想沒有了,滅掉了;滅煩惱,煩惱沒有了,滅掉了;滅生死輪迴,生死輪迴也沒有了。不但這個沒有了,連十法界也沒有了,這個意思就叫涅槃。到達這一個境界,你就見到常住的法身。常住的法身,簡單的說,一切萬法都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就常住了。有生滅是無常,沒有生滅就常住了。萬法就是自身,就是自體,這叫做法身,這個意思後面還會詳細說到。
【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
無量壽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不是別的。所以我們念佛,必定能夠見佛。見佛,是不是見到阿彌陀佛?不是的;見到阿彌陀佛,不算是見佛,這一點諸位同修總要知道。什麼叫見佛?見到本性了,這叫見佛;禪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見佛;見性,就是成佛,是這個意思。
我們淨宗的學者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是見老師阿彌陀佛。老師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在那一邊見性成佛,是這麼一樁事情。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哪一個人,只要去了,你在一生當中決定成佛,這是沒有懷疑的。什麼原因?經上就說得很詳細很透徹。
【是心是佛之本心。】
這是《觀經》跟我們講出淨宗這個原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個真心就叫做無量壽。
【實際理體也。】
這個「實際理體」是佛經上的術語,如果用現代哲學名詞來講,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裡面講本體論;它講的本體,就是佛經上講的實際理體。所以宇宙之間萬事萬法都是從這裡生的,這是能生;宇宙萬事萬法是所生。從經題上,能夠看出它的「教理行」。
【以經題配三覺。】
這個三覺是本覺、始覺、究竟覺,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
【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句話是本經修行的綱領,我們要怎麼個修法?記住這兩句,照這兩句去做就對了。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一個徹底覺悟的心,真正覺悟的心,諸位要知道,真正覺悟了,這個心裡面就沒有妄念了。心裡面有妄念,心裡面有執著,心裡面有煩惱,這個煩惱就像貪瞋痴慢,這都是煩惱。《百法》裡面講煩惱,一共講了二十六大類;有這些東西,這個心就不覺了,這個心就迷了。這些東西統統都沒有,這個心是覺心。
我們要問,這個太難太難了。剛才說過,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覺,所以我心裡念佛,心裡面想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念,什麼也不想,這個心就是覺心,這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佛號要是放下了,丟掉了,你的菩提心也沒有了。這一句佛號,真正能夠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那就是念念覺悟。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一念覺;念念相應念念覺。念久了,不念阿彌陀佛,心也清淨,也沒有妄想,也沒有煩惱,這個時候功夫就得力了。所以念佛人,除了自己在生活上必須處理的事情之外,其他的應當統統放下,不要想它,不要念它,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就始覺,開始覺悟了。
【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是題中清淨平等覺也。】
由此可知,經題上跟我們講的清淨平等覺,就是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可以圓滿的證得。
【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
經題上這些名詞,到底哪個是體,哪個是相,哪個是作用,可以互相用的。正顯示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尤其《華嚴》十玄裡面所講的主伴圓融,妙不可言!隨便拈一法,你說它是主,其他都是伴,可以互為主伴;換句話說,它可以互為體用。這個經的意思非常非常圓融。
【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古云: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
這個話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有一些人他不念經,專門念經題,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經題一定要曉得它的含義,如果不曉得它的含義,只念這個經題,真正的利益是很難得到;只可以說在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大乘種子,這個功德是確實的;就是這一生當中,想得到什麼殊勝的解脫利益,他得不到的。一定要能夠理解,從經題把經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統統都能夠現前,都能夠提醒自己,使自己心行與經訓能夠相應,這個經題的功德就非常非常的殊勝。
像我們看到日本日蓮宗,他們是依《法華經》修行的,他不讀經文,他單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我到日本去參學的時候,參觀他們的大本山,他們館長也很客氣,接待我們這個訪問團,我們就特地向他請教,這個《法華經》的大義。他說不出來,他只會念,不知道《法華經》大義。就像我們台灣,大家都喊三民主義,小孩也會念「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什麼叫三民主義?不曉得。這個念,沒有用處的。所以你念這個名詞,要知道它圓滿究竟的含義,使心行與它相應,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
【正釋經文。】
概要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下面是『正釋經文』,就講到經本了。這個經,總共有四十八品;品是品類,就是類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四十八篇、四十八章,都可以。我們中國人講「篇章」,跟佛經裡面「品」是一個意思,意思相同。全經可以分為三大段:
【第一品至第三品為序分。】
序分裡面,又有通序,有別序,所以佛經本身它有序。不像我們一般的著作,自己的著作請一個人給我們作一篇序,序是什麼?序是介紹這一本書,序是介紹的。佛經本身它自己就具足了序分。
【初二品為通序。】
前面兩品是通序。通序是一切經都有的,但是本經很特別,它的通序很長。在一般經典這個通序,就是六種證信,經文都不長;除非是特別的大乘經典,像《華嚴經》它的通序很長,《法華經》也很長。本經這個經本子分量不大,它完全是大經的這個架勢,所以它的序分跟流通分都有相當長的經文。
【後一品為別序。】
第三品是別序,別序就是發起序,說明這一次法會發起的因緣,這叫別序。
【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為正宗分。】
這是最主要的,是正說,就是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事理因果,介紹得非常詳細。
【第四十三品至四十八品為流通分。】
這一部分經文也相當長,這是屬於流通分。流通,佛是勸我們,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利益之後,要輾轉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佛對我們特別的囑咐。
我們現在看到有許多佛法的經典,乃至於祖師大德們的著作,今天有人翻印,後面版權頁上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放在後面,這就是不可以流通,不准流通。現在講智慧財產權,每一個國家現在都保護智慧財產權。釋迦牟尼佛這個智慧財產權,到底什麼人繼承了?這一點同學們要注意,要特別的注意。有這八個字,說實在的話,慈悲心已經沒有了,決定沒有度眾生的心,沒有度眾生的願,眾生要想讀我的書,要想聽我的講,要拿錢來。
所以我聽說有講佛法是賣門票的,經書講義是要賣錢的,這個完全不符合佛門慈悲度眾的精神,完全不符合。我看佛書,古書也好,現在書也好,我第一個看的是版權頁。如果版權頁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本書我就不看。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看?這個人心量很小,一定沒有什麼高明東西,我何必浪費時間!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家後面必然是「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我要看這個,這也可以貢獻給諸位同修作參考。
【法會聖眾第一。】
好,我們現在翻開經本,在第十二頁,『法會聖眾第一』,第二段是「德遵普賢第二」。這兩品都是本經的序分,序分裡面的通序。
【如是我聞。】
通序裡面主要是講六樁事情,六種證信。「信」,「如是」這兩個字是信成就,因為我們相信才叫如是,不相信就不如是了,所以這兩個字是信成就。不信,這個東西我們就不屑去研究它了,也不需要去看它了。「聞」,是聞成就,「我聞」是聞成就;到底是什麼人聽說的?那是聽釋迦牟尼佛說的;什麼人聽說的?靠得住、靠不住?是親聞、還是傳聞?親聞比較可靠,傳聞就不一定靠得住。「一時」,是時成就,佛在什麼時候說的?下面「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地點,這是講經的處所,這個經到底在哪裡講的。「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聽眾。這就像我們現在開會會議記錄一樣,佛說這個經有時間、有處所、有當時在一起聽經的大眾,可見得它是真實不虛。
大論裡面說,信為入道初門。我們想修行證果,從哪裡進去?從信進門。實在講,世出世間法都不例外。譬如這個學校,這麼多學生到這邊來求學,他對這個學校一定有信心;他沒有這個信心,他絕對不會到這兒來念書。他跟這個老師學習,他對這個老師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他一定也不會上他的課。佛法也不例外,要從信心下手;而且無論在解、在行、在證,他的成就與信心,決定是成正比例。
但是要生起一個圓滿的信心,確實相當不容易。所以佛經上說得好,我們真正在歷史上看到許多的證明,中國古時候講「師承」,佛法裡面講師資道合,就是老師與學生,什麼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學生?對老師有圓滿的信心,沒有一絲毫懷疑,老師怎麼樣教,他百分之百的奉行,他就決定有成就,往往成就超出了老師,我們中國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一定的道理。換句話說,不能成就的,對老師沒有圓滿的信心,對於老師的教訓一定要打折扣,不能全部依教奉行,那就難了。這是我們真正想在這一生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換句話說,首先要建立清淨堅固圓滿的信心。
這個地方「如是我聞」一行半,這樣的經文在所有一切大乘經前面都是一樣的,所以叫通序,能通一切經的。雖然每一部經上一開端都有「如是我聞」,實際上它的意思還是有淺深廣狹不同;換句話說,看它講的是什麼內容。
本經的「如是」,依據本宗建立的理論基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是講的是心是佛,這是如;「是」,是心作佛。蕅益大師說「依實相理」,這個實相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事實,不是理想,不是虛構的。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決定不錯,這叫「是」。
所以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這個心就在作佛;心本來是佛,現在又作佛,他怎麼會不成佛!這就解答了淨宗成佛為什麼那麼快,快到叫人不敢相信,是他不懂得原理;懂得原理,這個疑問就沒有了。佛是什麼?佛是我們的真心,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真心;一心緣阿彌陀佛,就是這個心念念念阿彌陀佛,念念開發自性,念念把自性佛給念出來,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其他的意思,諸位可以在一般註解裡面看到,我們就不必說了,註解裡頭看得到的都不講,名詞術語也不講,佛學字典、黃念祖老居士註得很詳細,我們可以省很多的時間。我所講的,大概註解裡面都沒有的。
【一時。】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對於佛的經典,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還是有個疑問。疑問在哪裡?就在「一時」,為什麼阿難尊者不把那個年月日記下來,含糊籠統說個「一時」,總叫後人懷疑;有這麼一個妄念,這個妄念存在了很多很多年;到後來真正覺悟了,才曉得他用「一時」用得太妙了。如果寫上年月日時,這個時間就定死了;「一時」是活的,活的才妙。
前面跟諸位說過,三際是一,過去、現在、未來是一,「一」當然知道過去,也知道未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知道過去、不知道未來?我們把這個三際分作三,不是一;過去的,過去忘掉了;未來,未來還沒到,我怎麼知道?所以過去未來就不曉得了。什麼時候我們也進入「一時」,進入一時,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打破了時空;破了時空,過去你也曉得了,未來你也看到了。
這個可能不可能?可能。科學家也認為是可能的,但是現在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理論上他們同意,他們懂得,所謂時光倒流;時光能倒流,這種講加速度,把這個速度能夠超過光的速度,就能夠回到過去了,就看到過去了。那麼如何能看到未來?這還沒搞清楚,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超越光速。我們佛法裡頭懂得,佛法用什麼方法?用定功。這是兩極的,科學家用動,加速度在動;佛法不動,用不動這個方法可以打破。所以定中的境界,能見到過去,能見到未來。
這個境界是真實的,所以很多的預言,預言它的根據,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用數學來推斷,數學是科學之母;人的命運,用數理也能夠推算得出來;國家的命運、世界的命運,都可以用數學來推演。中國那個《易經》,就是數學的老祖宗,都出不了這個《易經》的理論、範圍。但是有的時候會算錯,會推算錯,因為它裡面這個變化太大了。另外一個原理,就是禪定。假如從禪定裡面,他是親眼看見的,無論是過去、未來,他都是自己看到的,絕對不會錯。所以全世界這個預言,它的理論依據不外乎這兩大類。
那麼佛經裡面,「一時」這兩個字,用的就太妙了。就本經來說,這個「一時」怎麼講?本宗要求我們的往生必須要具備「信願行」三個條件,信願行合一了,就是「一時」;換句話說,信就是願、就是行,行就是願、就是信,一而三,三而一;你念的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具足了圓滿的信願,這就是「一時」了,這個就相應了。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信願行合一,這個境界就現前。
釋迦牟尼佛這個經是在靈鷲山講的;王舍城,耆闍崛山,就是我們常講的靈山。佛在靈山講的最大的一部經是《法華經》,《法華經》在這個地方講的;《無量壽經》也在同一個地方講的。智者大師是我們中國隋朝的人,他出生在梁朝,圓寂在隋朝,距離釋迦牟尼佛滅後,大概有一千五百年;詳細的年歲我記不得,大概有一千五百年的樣子。他老人家有一天念《法華經》,念到「藥王品」他入定了,在定中他看到靈鷲山,這就是我們講時光倒流了,他回到一千五百年之前那裡去了,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還聽了一次;出了定之後,告訴別人,靈山一會至今未散,佛還在那裡講,沒有散會。
如果我們在這個經上,也入了「一時」的境界,你會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講《無量壽經》,這一會也沒散。這個「一時」就好,「一時」就是我們自己還有機會參加;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則我們沒有緣參加了,沒有機會參加了。所以它這個字是活的,不是死的。什麼時候我們心到「一」的時候,這個「一」也可解釋為一心不亂,這就與佛相應了。
通常一般大乘經裡面講,這個「一時」是講師資道合,就是老師跟學生都是一心,同心同德這個時候;這個教學,教的人最舒暢,學的人最有心得,是指這個時候,師資道合的時候。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佛』,是講這一部經的人,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舍城是一個大的地名。『耆闍崛山』,王舍城城外的一座山,通常我們叫做靈鷲山。因為上面有一塊石頭,石頭長的像個老鷹一樣,所以把它翻作靈鷲山。這個山上修行的人非常之多,所以一般講這個山很有靈氣,何況佛菩薩常常住在這個地方,山有靈氣。
此地有一個字要注意的,就是「佛在」。為什麼不說佛住,我們今天問一個人你住在哪裡,沒有問你在哪裡?這個「住」跟「在」到底有什麼差別?古時候這個差別很大,世間一般人都有一個住處,唯獨皇帝沒有住處,皇帝那個國就是他的家,你說他住在哪裡?所以對皇帝就稱在,行在,他現在行在什麼地方,不能說他住什麼地方。佛的教區比皇帝的國土還要大,釋迦牟尼佛教區是三千大千世界,你說他住哪裡?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他的住處,所以只好說佛在什麼地方,不能說佛住在什麼地方。不能講住哪裡,要講在哪裡。經上用這一個字,我們要曉得它的含義。
【與大比丘眾。】
這個大比丘,揀別不是小乘的比丘,這是大乘比丘;換句話說,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大乘菩薩,但是在外表現的這個樣子,是一個小乘比丘的樣子,實際上他是菩薩。
【萬二千人俱。】
大家如果佛經讀得很多,你在這裡會覺得奇怪,一般經上,就是連《金剛經》都不例外,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地是一萬二千人,比平常聽眾加了十倍。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顯示出這一個法會、這一部經典,與眾不同。我們讀《法華經》,《法華經》在這個地方講的聽眾也是萬二千人,所以這個架勢跟《法華經》無二無別。從這個地方,你就曉得這個經跟《法華經》平等,這個不能不留意。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這個地方讚歎他們的德行,雖然只有兩句,這兩句讚歎到了極處。「一切」,是指萬二千人;這萬二千人是什麼人?大聖,這不是普通菩薩,普通菩薩不能稱大聖。如果比丘要稱大聖,那就是四果羅漢;初果、二果、三果稱小聖,四果羅漢稱大聖。這個地方是大比丘,那這是菩薩;菩薩裡面稱大聖是地上菩薩的稱呼,就不是普通菩薩了。我們常在經上念的三賢十聖,三賢是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的菩薩是賢人;十聖是十地,從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覺,總共是十一個位次,這稱為大聖。換句話說,照這個字面上來看,與會的這些大眾,至少都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不是普通人物。
「神通已達」,達是通達無礙;換句話說,不是小神通。神通是講他的能力,能力是從智慧裡面生的。能力到通達無礙了,智慧當然就接近圓滿了。
這是總讚。下面是略舉上首的大德。好像在這個與會當中,哪些是大眾裡面的首領,好像一個班裡面,我們有班長、副班長,學生裡面帶頭的。佛在每一部經上,都會列這幾個上首;列這些名字,含義很深,不是隨便列的。諸位要是展開經本看,列的人都不一樣,不是隨便列的。為什麼?如果講他們的德能,換句話說,個個都是通家,沒什麼差別;而佛的十大弟子當中,每一個弟子標榜一門,表法就容易了。通常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難道舍利弗的神通就不是第一嗎?目犍連代表「神通第一」,目犍連沒有智慧嗎?統統平等,每一個人用一個專長作代表。
佛舉這些人的名字,我們一看到這些人,就知道這一部經典的特色,也能夠看出這一部經典在整個佛法的地位。正如同我們這邊開會一樣,假如這一次開會,出席的都是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我們立刻就知道他們一定是討論教育的,就能知道它的內容性質了。佛法在這三千年前,它就用這個方法,所以從經典上列的名字,就認識這部經典的性質。本經列舉的上首很特殊。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阿難,大家在大乘經典裡面都常看到,唯獨這個憍陳如,你們平常看經留意一下,有沒有看到他的名字?這個經上把他擺在第一;說實實在在的話,如果列名有憍陳如,憍陳如一定擺在第一,不能擺在第二。這是什麼人?原來是釋迦牟尼佛最初成道,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是我們人間肉眼能看得見,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利生的工作了,在鹿野苑最初遇到這五個人,為他們講經說法。這一講經說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阿羅漢果,所以他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把他擺在這個地方,這就說明什麼?這個經是所有一切法門第一開悟的法門,第一成佛的法門,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就是如來第一弟子,代表這個意思。這是一切經裡頭看不到的;佛在本經後面也確確實實講到,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真的是如來第一弟子,前後照應。
憍陳如,在大乘經典裡面,《涅槃經》上說到他,《金剛經》上也提到。實在《金剛經》是略說,詳細的故事在《大涅槃經》裡面,《金剛經》很簡單提了一提,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釋迦牟尼佛沒有成佛以前,修菩薩道的時候,而這菩薩修忍辱波羅蜜。歌利王,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暴君,是個不講理的人,看到這個仙人在山上修行,他是打獵遇到了,這一下不高興,問他修什麼?他修忍辱。試試看,用刀子給他割一刀,你能不能忍?能忍;再割,還能忍;一刀一刀的凌遲,慢慢的割,把他割死了,看你還會不會發脾氣。國王就希望他發脾氣,希望他不能忍,結果他統統能忍,這是忍辱波羅蜜圓滿的相。
佛當時就發了個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先度你。所以釋迦牟尼這一次示現成佛,憍陳如就又遇到了,果然是第一個得度的,第一個開悟的,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的。他代表法門第一,成佛第一,修行第一,代表這個意思。
舍利弗代表智慧,目犍連代表神通,這是一般大乘經典上統統都有的,甚至於小乘經上也有。可是在此地,他們的智慧神通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前面加上憍陳如,換句話說,就是第一智慧,第一神通,就是接上去了。所以他們表的神通智慧,不能跟其他經上一般的看法,以一般看法那就錯了,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神通。這是兩位尊者代表。
迦葉尊者,大迦葉代表的是禪宗。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佛拈花問大家,大家不曉得什麼意思。迦葉破顏微笑,佛是以心傳心,禪宗第一代祖師就是迦葉尊者,他代表禪宗。把他放在這個地方,表禪淨不二,裡面含的這個意思。
阿難是集結經藏的人,阿難是多聞第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經,佛滅度之後,都由他來編輯,等於說是佛經的總編輯,他代表教下。
我們中國人把整個佛教,分成兩大類:宗門、教下。在此地意思就很明顯了,宗門教下,處處指歸,歸到哪裡?歸到這個第一念佛法門。結果事實如不如是?如是。你看在宗門,禪宗在中國,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等於佛教在中國一次革命的行為,在中國提倡共修,就是把它正式的建立成一個學校,叢林就像現在的大學一樣。
在叢林之前,這個教學就像從前教私塾一樣,一個老師教幾個學生,沒有學校這種規模,沒有這個制度;叢林的建立,就是制度化了,有很大的規模。清規裡面定的晚課,就念阿彌陀佛,禪宗裡面晚課念阿彌陀佛,禪宗裡面,人到臨命終時,也念阿彌陀佛助他往生。教下就更不必說了,華嚴宗,《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還有什麼話講!天台宗,智者大師就是念佛往生的。確實宗門教下,處處指歸,都歸到這個第一法門。這幾個人,表的意思很深;所以這幾個人在此地合起來看,這一部經典確確實實像古德所說的,是一大藏教的歸宿。
這是說大比丘眾們。下面再看菩薩表法。
【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講經的處所聽眾,剛才說過了,跟《法華》相同。《法華》在中國稱為一乘圓教的大經,除《法華》之外,一乘圓教還有一部《華嚴經》,《華嚴經》上的上首菩薩是普賢、文殊。我們看看這個經上,菩薩第一個是普賢菩薩,第二位是文殊菩薩,這個架勢跟《華嚴經》相同。特別是底下這一品「德遵普賢」,與《華嚴經》完全相同。無怪乎彭際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他有根據,他不是隨便亂說的。一般人讀這個經沒發現,彭際清發現了。
普賢、文殊,不但代表華嚴,同時普賢菩薩代表密宗。我們這個世間的密宗派別很多,不管是哪一派,最初的老祖宗是誰?普賢菩薩。密宗傳承比較晚,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出現了一位龍樹菩薩,在北印度。龍樹菩薩這個人聰明絕頂,《華嚴經》是他傳的;他曾經到龍宮讀到這一部經典,從龍宮裡面帶出來。他在南印度開鐵塔,鐵塔打開之後,遇到金剛薩埵菩薩;金剛薩埵在鐵塔裡,一打開之後,見了面,金剛薩埵把密法傳給龍樹,所以金剛薩埵是密宗第一代祖師,龍樹是第二個祖師,這樣傳下來的。金剛薩埵是什麼人?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很多是菩薩化身。也叫做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或者叫金剛手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他在此地代表的是密淨不二。
密宗裡面準提菩薩,我們中國人供養得很多,念準提咒的人也很多,準提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密到後來,還是要歸淨土;不歸淨土,不能圓滿成就。這一樁事情,黃念祖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寫得很詳細,他本身也是密宗的上師,你看晚年專修淨土,專弘淨土。密也歸到淨。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大乘裡面的禪宗。中國的禪宗是達摩傳來的,達摩是在梁武帝時代到中國來的;在南北朝的時候,五傳到弘忍,弘忍再傳給惠能,這一支是這麼傳下來的。惠能大師,中國人差不多都知道他,他留下的一部著作是《壇經》,他自己不認識字,這是平常他所講的,學生們記錄下來的。
中國的禪,從印度達摩傳下來的禪,不是六度裡面的禪定波羅蜜,而是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蜜。你看,打開《壇經》,第一章第一句裡面,六祖大師就講得很清楚,教大家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見得開宗明義就指出,大乘禪宗是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菩薩之中,智慧第一。文殊師利過去曾經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老師,學生都成佛了,他還在當菩薩,這叫倒駕慈航,這叫大慈大悲;留在菩薩的位次上,幫助一切大眾。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藏王菩薩的學生不知道有多少都成佛了,他還在作菩薩,這個願力不可思議。
彌勒菩薩是本經的當機者。當機,就是接受佛教學的代表人物。這一部經,前面一半阿難當機,後面一半彌勒當機。彌勒現在在兜率天,將來到這個世間來作佛。什麼時候來?佛在《彌勒下生經》裡面給我們說,要照我們這個世間年代來算,大概要五十六億年。這個年代好算,諸位自己可以算的出來,它是根據兜率天算的;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它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兜率天人看我們人,很可憐;人縱然活上一百年,在兜率天來算起來才六個小時,六個小時的壽命就完了,朝生暮死還十二個小時;我們壽命活一百歲才六個小時,不到一百歲就更短了。假定一年也照三百六十五天計算,他的壽命是四千歲,四千歲之後,他的壽命到了,下生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所以這個年代是照兜率天算的,這個我們可以算的出來,四百乘三百六十五,再乘四千,這個數字就對了。
彌勒既然是當機,又在這一個法會上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要他護持這個法門,弘揚這個法門。我們就能夠想像得到,將來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來作佛,一定宣講這個法門,一定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點很重要。為什麼?我們這個世間嚮往彌勒菩薩、羨慕彌勒菩薩的很多,有不少人學佛,希望來生生到彌勒淨土,就是生到兜率內院去。好不好?當然好,可是要想到彌勒內院,可不簡單!不是想去就去了。
彌勒菩薩在我們佛教裡面是法相唯識的專家,法相宗最重要的一部論典《瑜伽師地論》,就是彌勒菩薩作的,這是他的根本論。他修行是唯心識定,換句話說,你的定功要不能成就,你就去不了他那個地方。唯心識定,絕對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在一生當中修成功的,所以那個門檻很高!
近是近。有很多人批評我們修西方淨土的,西方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那麼遠,捨近求遠,彌勒菩薩就在面前;是沒錯,彌勒菩薩就在兜率天,第四層天,可是不容易去。不像彌陀淨土,執持名號就能去。彌勒菩薩沒有開這個方便法門,這一點我們要明瞭。
如果真正要想親近彌勒菩薩,不難,往生西方世界,到了西方淨土,你就天天看到彌勒菩薩了,彌勒菩薩在那裡上課。你去跟他講一下,「彌勒菩薩,我想到你那裡去參觀參觀」,他一定歡迎,就帶著你一道去了。這叫走近路,走後門,比走前門容易太多了。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一生一切生,統統都到了,這真正是不可思議。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佛告訴我們,現在這一個大劫叫賢劫。為什麼叫賢劫?因為這一個大劫當中,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彌勒是第五位,往後還有九百九十五尊佛,都會在這個世間示現作佛。這一個大劫,在整個時空來講不算長,有這麼多人在這裡示現成佛,賢人多,所以稱為賢劫。由此可知,賢劫裡面,這些菩薩將來都是在這裡作佛的。最後一尊佛就是韋陀菩薩,現在的護法神,他是最後成佛的,第一千尊佛是韋陀菩薩。他們統統在這個法會裡面,統統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
由此可知,將來的千佛,沒有一尊佛不宣說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弘揚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的。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確實殊勝無比,這些人「皆來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