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第四十七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7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九面。我們這裡有兩種本子,舊本子是六十七面,新的本子是六十九面。看最後一行: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這是這一品經裡面的第三段。前面的兩段給我們說明這個殺生惡、偷盜惡。這是所說的五種惡業,五種惡業翻過來就是五戒。這個第三段是講邪婬惡。一切重罪裡面最重之罪無過於「殺生」,對於修道最大的障礙無過於「婬欲」,所以這是兩大嚴重的障礙,我們要知道。
佛在戒經裡面,無論是在家戒跟出家戒,第一條都是不殺生,可見得這個殺生是大惡,不但是「性罪」,而且招來的是冤冤相報。這個冤冤相報是非常之殘酷,一世一世的報復,而且報復一世比一世嚴重,非常可怕。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即使對於蚊蟲螞蟻,我們也不能夠傷害牠,不要看到牠很小,牠一樣有瞋恨的意念,一樣的貪生怕死,這個我們要知道。
如果要修,要超越世間,那就是婬戒放在第一了。婬欲不斷,不要說是超越三界了;三界裡頭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想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辦不到。換句話說,這一個意念要不斷,你往來的就是欲界天以下,就這麼個範圍。所以禪定功夫深的人,他這些煩惱沒斷,雖沒有斷,他的定功伏住了;這個定裡面,心是清淨的,煩惱雖然有,它不起作用,它不起現行,因此他能夠到色界、無色界天。如果要想修行證果,那就一定要斷。決定沒有說是這個婬怒痴,就是我們講的貪瞋痴,婬怒痴沒斷,而能證「阿羅漢果」的、證「斯陀含果」的,沒有這個道理。說證果,是一定要斷。諸位從這個地方就了解超越三界之難,真正不容易。
淨土法門講「帶業往生」,這比較起來就容易太多了。「帶業」是什麼?不斷。不斷,我們有把握了,但是不斷,要「伏」,換句話說,就是有能生到色界天這個能力就能往生了。色界天是靠定功把煩惱伏住,我們今天用一句佛號也把煩惱伏住,你能伏得住,你就能往生;你伏不住,那這一句佛號是來生再學佛的因緣,這一生不能成就,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就是我們這一生想不想到極樂世界去?對於經裡面講極樂世界的殊勝、依正莊嚴相不相信?喜不喜歡?如果你相信,真喜歡,真想去,那麼這一句佛號必須把「婬怒痴」要能夠伏住,這往生就有把握了。如果伏不住,念佛念得再多,那就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只是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種一個善根,這一生不能成就。那麼你要問了,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這很難講,怎麼很難講?你到哪一生再遇到這個法門,阿彌陀佛這一句彌陀名號真的把這個煩惱伏住了,那你就去了,你哪一生伏住就哪一生去,伏不住就不能去,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因此,要真正發心求生淨土,要認真,要真幹。這一段一開頭就指出妄念邪婬。
『世間人民,相因寄生』,這一句話要用現代話來講,就是世間任何一個人在世間不能夠獨立生存,要彼此互相依賴,這就是這個意思。「相因寄生」,這是一個社會群體的生態現象,沒有辦法獨立的,要互相依靠的。『壽命幾何』,在我們現前這個環境裡壽命不長,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一般看到好像醫藥發達了,壽命有延長的現象,這個看法不盡然。佛給我們講這個壽命是講我們這一個世間人平均的壽命。這個環境好,有福報的人都生到那裡去了;那邊環境惡劣,沒有福報就生到那一邊去了。我們看看非洲,多少餓死的,多少在嬰兒時代就喪命的,所以這個年齡平均一下,真的還到不了七十歲。這就是人,他有共業、有別業;他個人修福,壽命延長。那麼縱然活到一百歲,實在講也非常短暫,一百年彈指就過去了。這一句話是叫我們提高警覺,要知道事實的真相,然後才曉得如何來取捨,哪些事情我們應該做的?哪些事情不應該做?自己就有智慧來抉擇、來取捨。
『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這是說(要用佛法來講)煩惱業障習氣很重的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這個「邪惡」就是邪婬,不是正當婚配以外的,這叫「邪惡」。底下『常念婬妷』,這個是即使正式夫妻,婬欲過度也戕害身體,也不可以,換句話說,也必須要節制。這個兩句話,它的含義不相同。『煩滿胸中』,這是講慾火,像猛火一樣在裡面燒。『邪態外逸』這一句是指外面所顯現出來的。
底下這是講現前的報應。『費損家財』,所謂是敗家子、浪子。『事為非法』,這個李老師小註這裡講「破人名節」,在古時候,這是社會上非常重視的,現在大家對這個不太重視了,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好事情,絕對對於道業有障礙,不但對道業有障礙,對於社會安全、對於自身的幸福都有妨礙。如果我們真正相信因緣果報,你自然就明瞭了。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這是佛一句很感嘆的話。就是應當求的,應當要做的,反而不肯去做。佛對我們說的話,應當求的是求永生,永生這一條路也就是真正超越生死、超越輪迴,這是應當求的。生死輪迴非常非常的痛苦,佛為我們指出這一條超越的道路,我們能信,我們遵照這個道路去走,決定能夠滿願。
那麼底下這個幾段也是略舉幾個例子。「婬妷」對於身家,乃至於對於社會國家的傷害,這些事情我們在歷史上往往能見到的。在中國歷史,幾乎每一個朝代亡國的君王都犯了這些罪業,都犯的很嚴重。遠,我們看夏、商、周,夏桀不是不能幹,殷紂王也是了不起,文才武略,都是貪愛婬欲而國破家亡。那麼就到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大家都曉得吳三桂把清軍引入關,吳三桂為什麼?為了陳圓圓,這是在中國近代所看到的,對於整個社會國家帶來了災難。
【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
這些原因都與女子有關係,都與貪瞋痴關聯著。
【攻劫殺戮。】
這是講帶來的戰爭。戰爭的起因,由於女子,在中國、在外國歷史上,我們都曾經見到的。
【強奪迫脅。歸給妻子。】
這是講戰利品,戰勝的戰利品,回來的時候供養妻子。
【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
『眾』是指社會的大眾。百姓遭殃。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一段是講的果報。他既然造的有業因,一定像前面所說的一樣:第一個,「阿賴耶識」落的這個種子永遠不會消失,天地鬼神也看得清清楚楚,這一筆帳他也記得清楚,到他運衰的時候,那就是算帳的時候。在他運鼎盛的時候,他造作惡業,鬼神也要避他三分,這是在他氣盛的時候。但是他那個氣不是永遠盛,它會衰,衰了的時候,這冤家債主統統都來了,那就得要報償了。
『自入三途』,「三途」就是指的地獄。地獄裡面,這個李老師在這個小註裡頭,有炮烙,炮烙怎麼來的?就是這樣感召而來的,不是閻羅王設的這個刑罰,不是的。地獄裡頭所有的刑罰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沒有人在那裡設立的,自己變現的,自己在那裡受這個罪,真的叫自作自受。閻羅王很慈悲,也沒有辦法救他。地獄罪受完之後,再到餓鬼、畜生。畜生裡面,牠這個習氣還是不能永遠消除,所以有「雀鴿鴛鴦報」。這像鳥類裡面這個婬心重的,雀鴿鴛鴦,墮落在這一類的畜生之中。
所以『無量苦惱,輾轉其中』,這個惡道實在講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我們凡夫粗心大意看不出來,佛給我們說了,我們也體會不到。如果是深入經藏,心地比較清淨,這個境界漸漸能體會到一些,你體會得愈深,你感覺到這個問題嚴重,感覺到這個果報非常可怕,佛所說的一點都不錯。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
到這裡是一小段。底下這一段是第四個大段,是妄語惡。這個地方說得詳細,妄語裡面包括口的四種過失。妄語是不誠實,人如果不誠實,那當然這個修道是不可能成就的,為什麼?修道是要用真誠心。你的言語不誠實,你這個心是妄心,妄心怎麼能成就道業?這是決定不可能的。即使在世間,你的言語沒有人相信,換句話說,在社會上就難以立足了。『妄言』總會被揭穿,欺人能欺騙一時,不能欺騙長久,這個要知道。儒家的教學把「信」擺在第一位,人無信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生存,佛法對於這一點也非常重視。這是告訴我們『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是挑撥是非,『惡口』是說話粗魯。「妄言」是妄語,欺騙別人,說話不誠實。『綺語』是花言巧語,說的話很好聽,目的還是在騙人,在誘惑人。
『憎嫉善人』,「憎」是憎恨,「嫉」是嫉妒,對於這個社會好人好事,他看到都容納不下,都會生瞋恨嫉妒心。『敗壞賢明』,賢善,這是社會上賢人,是有德行的人;「明」是有智慧的人。有道德、有智慧,這樣的人,他自能夠影響一方,移風易俗,他的功德很大;在這一方上受人尊敬,是一方人的表率,一方人的榜樣。對於這樣的人要嫉妒瞋恨來障礙他,這個結罪不是對某一個人的,而是對這一方的,所以他這個罪就重。對一個人,這個罪輕;他是用對一方人來結罪。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這個也必然的道理,如果孝親尊師,那他一定會修善,他就不可能作惡了,必定是不孝親、不尊師。『朋友無信』。父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應當要盡孝,「世出世法」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今天大家都曉得佛法衰落了,可以說衰微到了極處,佛法還能不能像過去一樣興旺起來?很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現代的教育把孝親尊師這一個教學捨棄掉了,沒有人極力提倡了。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社會上人大家不講孝道了,佛法就沒有基礎了,像蓋房子一樣,地基沒有了,怎麼可能再興旺?這就難了。不像其他宗教,其他宗教立足點不是在孝道上,佛法是立足在孝道上。所以什麼時候這個世間真正認識孝道的重要,國家社會普遍的提倡,佛法自然就興旺了。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還看不到這個跡象,談論孝敬的人很少,甚至於有些場合當中你談到孝親尊師,別人還恥笑這個思想落伍不合時代了。這是什麼一個時代?這個時代不要孝、不要敬,這就是現在社會動亂的根源。為什麼會這樣動亂?動亂的根源在這個地方。
「朋友無信,難得誠實」,他連親恩、師恩,自己的智慧、技能得自於老師的教導,這都是有大恩德於自己,父母師長的恩德都不顧了,哪裡還有朋友?那個朋友相交往來不是道義,而是利害。今天於我有利,這就是好朋友;明天沒有利益了,甚至於就變成冤家仇敵了,這個變化完全是由利害而來的,這是非常非常的可怕,沒有道義存在了。現前這個社會確實是如此,人與人之相交,大的是國與國之相交,都沒有道義,完全是看利害。
【尊貴自大。謂己有道。】
這個字是自己的『己』,它這裡是一個「已」字。這是佛法裡面講的貢高我慢,因為他傲慢自負,所以輕視父母師長;認為父母師長都比不上他,都不及他,都沒有他能幹,所以對於尊長的態度傲慢。
【橫行威勢。侵易於人。】
就是我們常講的作威作福,常常是侵犯別人。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
他的目的是希望別人怕他、希望別人尊敬他,所用的這些手段,目的不外乎是希求別人對他的敬畏。『不自慚懼』,「慚」是慚愧,「懼」是恐懼,「慚愧」這兩個字在佛法裡面是屬於「善心所」。「慚」,我們中國人講良心責備,「愧」是輿論的指責。「不自慚懼」,那就是自己沒有良心責備,這個人天良喪失了;輿論的指責他也不在乎,視若無睹,所以他敢胡作妄為,自以為是。
【難可降化。】
『降』是降伏,『化』是變化他、改造他,不容易,很難。
【常懷驕慢。】
態度驕傲,就是貢高我慢。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
這兩句是說明他的因緣。這樣一個惡人,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他還有地位、有財富、有勢力?還在作威作福?他還沒遭到報應呢?這就說明他前世所修的福報,現在他在那裡享受。這個佛法常講的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他現在享受這個福報是前世所修的善,這一生中所造的惡還沒有成熟,果報沒有現前,這個果報是來生。「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的造作就是來生的果報。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一定要知道。因緣果報是真實的,決定不是假的。那麼他是前世修的福修得多。
所以佛常常教給我們要重視修慧,不要單單修福。像這些人,這作惡多端的人,福報都很大,沒有福,他造作的惡也妨礙不了別人。前生修大福報,沒有修慧,所以很容易被外境迷惑,內裡面貪瞋煩惱很重,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力量強大,這是他造作罪業的原因。如果我們福慧雙修,自然果報就圓滿。享福他有智慧,他能辨別善惡、能辨別是非、能辨別利害,那麼他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自然有分寸了,所以修慧是非常重要的。
修定、修慧非常重要,但是福報也不能不修。所以成佛,佛稱為「二足尊」,「足」就是滿足,就是圓滿的意思;「二」是兩種,一個是智慧圓滿,一個是福報圓滿。佛是「福慧二足尊」,佛是我們的榜樣,所以修福修慧要並重。我們現在在凡夫位,還沒有成菩薩,凡夫位裡面最好是慧多一點,福可以少一點,這就更好,不會迷失了自性;福報太多很容易迷失自性,不是一樁好事情。下面這就說到果報現前,福報享盡的時候,他果報就現前了:
【今世為惡。福德盡滅。】
他過去生中修了大福報,本來這個福報,譬如說能享一百年的,因為他造惡,結果就打了折扣,五十年就享盡了,這是福報遞減了。為什麼減掉呢?這個減,絕對不是天地鬼神在那裡做主宰,對他的懲罰,不是的,還是屬於自己的業力。這個惡的業力強大,善的這個業力逐漸逐漸微弱,善業抵不過惡業,所以這個惡業果報愈來愈強烈,這是強者先報,強者先牽,是這麼一個道理。
【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這是到他命盡的時候。真正到命盡,這個惡報現前,還算他這個前世的福報大,如果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不要等命盡,晚年的時候就有病魔纏身了,自己就做不了主宰了,就受這個惡業的牽纏。這個『諸惡』,這是講命終之後,這是講的惡道了;以及這一生當中,再加上過去生中,冤家債主,欠命的,他要來討命;欠債的,他要來討錢,這個事情就非常非常的麻煩。
所以念佛人知道這個事實的狀況,為什麼我們把自己修學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做大大小小的這個善業,都迴向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上報四恩是迴向給與我們有恩德的人,下濟三途苦是迴向給我們歷劫的冤親債主。我一生一世修的,還債,有恩的,供養他們;有欠債的,這就是還給他們。那個有恩的就不必說了,有怨的,這怨氣總得把它減輕,對於自己道業上就少了許多的障礙了,所以這都是事實的真相。真正明瞭了,勇猛精進,這個勇猛精進的力量從哪裡生的?就是四重恩、三途苦這個地方來的。他們在後面逼迫,我不用功不行,不用功,生生世世就是討債、還債、討命、還命,這個麻煩大了,你盡幹這個事情,你在六道裡頭幹什麼?就幹這些。勇猛精進,這才能超越三界。
我們今天這個路子是一條非常穩當的道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一條路穩當,古德給我們說「萬修萬人去」,是決定能夠成功的,決定能夠去得成的。到了西方世界,生生世世與我們有恩的人才能真正報答,我們有能力報答他;生生世世給我們結下冤仇的那些眾生,我們也有能力幫助他成就佛道,總比這個生生世世的報復那要好得太多了。所以說與一切眾生把這個怨結解開,也只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能真正把它解開。所以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就不能不用功,不敢再懈怠了。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在造作惡業的時候,口業最容易造;身業,緣不具足,難!不容易。口業最容易造,「妄語」、「綺語」、「兩舌」、「挑撥是非」,有意無意都在那裡造,非常可怕。自己不知不覺在造這些罪業,並不知道後果的嚴重。所以古人教給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這個很有道理,盡可能的用多念佛少說話來避免口過。這個念佛,那是真實的善業,用這個方法來杜絕口惡。
那麼這一段是講他的這些罪行也記在天地鬼神,這都有記錄的。由於這個業力,這個惡業的牽引,業力總是在前面支配著你。九界眾生,九界是包括了菩薩、聲聞、緣覺,再下面是六道。九法界眾生這一切因因果果不外乎兩種力量,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三界聖人,阿羅漢以上的,化身到我們六道來幫助我們,度脫眾生,他是願力來的,乘願再來。六道眾生自己做不了主宰,是受業力支配的。我們沒有能力想到哪一道就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生,做不到的,業力在主宰。
我們曉得這個事實,知道這個真相,佛菩薩教給我們要發大願心,這個大願心能超過業力。像這個《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講的,你要是真實發這個十種大願,這個十大願王,臨終的時候,願力導引你就到西方世界去了。這些作惡的人,他沒有願力,他是業力,惡業力,惡業力引導你到哪裡去?就到三惡道去了。善的業力引導你就到人天善道,惡的這個業力引導你就到三惡道去了。這是講惡業力在牽引,這個力量你怎麼樣也擺脫不了,它在你前面引導你,引到哪裡?
【入於火鑊。】
這個『火鑊』就是我們一般俗話講的油鍋,下油鍋。上刀山,下油鍋,這油鼎,這是刑罰。刀山、油鼎,受這種罪:
【身心摧碎。神形苦極。】
在這個時候你後悔,後悔也來不及了。實在說,他受這一種刑罰的時候,真的他還不知道後悔,你就曉得他那個前面講的「尊貴自大,不自慚懼」這一個意念非常堅固,所以他在地獄受這個罪。如果他起一念後悔了,跟諸位說,那他就很幸福了,他就可以脫離地獄了,因為那一念後悔是一念善心,一念善心生就離開地獄了。離開地獄,縱然到餓鬼道受罪,比地獄也好得太多太多了。畜生道之苦比餓鬼道要輕,餓鬼道比地獄道又要輕。所以這個悔罪是善心,佛常教我們要修懺悔,十大願王裡頭「懺除業障」。
【其五者。】
這個第五,在五戒裡面是「殺盜淫妄酒」,我們看這個經文,它的排列也是如此,也是這五大段,前面「殺盜淫妄」,這個經文非常的明顯。但是後面這一段,這是講「酒」的這一段,雖然它的經文裡有,它的意思比這個還要廣,意思裡面實在包括了「意」的三種惡,意三惡就是貪瞋痴。所以這一段經文,我們把它看作五戒沒有錯,把它看作十善也不錯。十善,前面「殺盜淫」,這是身三業;這個第四段妄語裡面,它也很清楚,有「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所以這口的四種過它講得很清楚。身三、口四,後面這一段有「貪瞋痴」。所以這一段實實在在講就是五戒十善。所以在《無量壽經》裡,這一章可以說是戒經,是戒律,我們依照這個修學就是持戒念佛,那就沒有不成就的。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
這個『徙倚』,這是漢朝時候常用的一句話。這個言語會隨著時代改變,有些古時候講的話我們現在聽不懂,譬如前面講「若曹」,「若曹」就是大家,我們現在這個字都不用了,這個話聽不到,如果不說清楚,我們就很難懂。這個「徙倚」也是的,徙倚的意思就是你的心搖擺不定,猶豫不決,搖擺不定的意思。『懈怠』,這個好懂,「懈怠」是懶惰,人沒有主見,懈怠、懶惰。
【不肯作善。治身修業。】
這個兩句實在的意思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不務正業。放逸,茍安放逸,過一天算一天,這樣一類的這個心態,懶散成了習慣。說這些話,實在講就與酗酒有關係了,都是屬於這一類的人了。
【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對於父母的教訓,他聽不下去,不但聽不下去,而且還要反抗,這些事在從前社會裡面有,但是不常見、不多見;現在這個社會,無論在中國、在外國,可以說是常常能見到、常常聽到,社會變了。今天不但是酒帶來了許多的災難,更嚴重的,現在所謂吸毒,古時候還沒有,在佛經裡面還沒有看到這個,可見當時社會還沒有這些毒品,這個比酒就更嚴重了。沾上了毒癮,什麼樣的惡事他都做得出來,這非常可怕。這是講忘恩負義,沉迷在酒色之中,在我們中國俗話常講這一類叫敗家子。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
『嗜美』是指的美食,就是好吃,對於飲食很講求。
【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
這一段是講的貪。『放恣』,「放」是放逸,「恣」是指縱情所欲。『遊散』,前面講的不務正業,好吃懶做。『魯』是魯莽,『扈』是跋扈。『抵突』就是很容易與人衝突,我們今天講使性子,很容易跟人衝突,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禮義,也不能接受別人的勸告,只顧自己享受,家裡面的生活,親戚朋友都不能夠照顧。所謂『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他們的生活狀況『不能憂念』,這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在中國社會,正常的人,自己生活還常常想著父母兄弟、親戚朋友,逢年過節都會問候一下,有力量幫忙都是盡心盡力去周濟,這是禮義之邦,這些他完全不懂
【不惟父母之恩。】
『惟』是思惟,沒有想到父母養育之恩。
【不存師友之義。】
『存』是存念,沒有念到老師、同學這些道義。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
這是都造作惡業,身口意三業沒有一絲毫善行。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
這個兩句是講的「愚痴」。佛是天人之師,是大聖人、大智慧人,九法界的導師,句句話真實,他不能相信。「經典」是佛的教訓,「法門」是佛的引導,引導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他不相信、不接受,這是離苦得樂的因緣當面錯過。『不信生死善惡』,不相信輪迴,不相信果報,所以他才敢胡作妄為。如果知道果報是真實的,輪迴是實有的,那麼他起心動念他一定有約束,為什麼?知道你所造作的惡業,後來必定要承受果報,沒有說造作之後沒有果報的,那是他自己想錯了。所以這個兩句是說的痴毒。下面再說瞋恚心:
【欲害真人。】
此地這個地方的『真人』是修道之人。下面講:【鬬亂僧眾。】
它有這一句,那麼前面這一句的「真人」是指修行證果之人,指的是菩薩、羅漢、祖師大德,因為下面它有出家人,這是僧團。『鬬亂僧團』就是「破和合僧」,破壞僧團,這是瞋恚。
【愚痴蒙昧。自為智慧。】
這個是破壞佛法,破壞好的教學,這個是『愚痴』到了極處,這個罪業比前面的罪業不知道要重多少。你殺人只不過是斷人的身命,你殺一千人,欠一千人的命;殺一萬人,欠一萬人的命。你把這個佛法至善的教育破壞了,這個結罪比殺業不知道要重多少,等於說是把整個社會大眾的善根給拔掉了,大家不知道修善,這還得了!所以這個罪業就大了。所以前面沒有說「愚痴蒙昧」,在這一句後面加上這一句「愚痴蒙昧」,這個罪過太大太大了。他還自以為智慧,怎麼自以為智慧?不迷信,認為佛教是迷信,孔孟是落伍,都在欺騙人。
所以中國禍亂的根源,當然這個因素非常複雜,但是決定性的是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這是決定性的關鍵,把中國幾千年來這樣美好的教學毀棄掉了,提倡白話文,這都不得了。大家不讀文言文了,不讀文言文就是中國自古以來列祖列宗的教訓斷掉了。
我們的祖先對於後世的子孫設想得實在是無微不至,這個恩德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裡面找不到的。我們的祖先曉得言語會隨著時代變,會隨著地區變,以這個言語沒有辦法傳持久遠,所以才發明了文言文;就是我們的文字跟語言是走兩條路,言語隨它怎麼變,我文字不變。只要你懂文言文,幾千年前人寫的東西,我們現在來讀來看,懂他的意思,他的智慧、他的經驗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白話文是跟語文是一致的,文言文是跟語文是分開的,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這是我們祖先對於後世子孫的愛護,中國歷代,智慧、才藝、技能靠這個方法來傳遞。我們現在人不念文言文了,以為文言文難,其實文言文比白話文容易。為什麼難呢?你不念它就難,你不學它。如果我們看看民國初年那些小學生,十一、二歲小朋友寫的文章,你就曉得不難。十一、二歲普通小學寫出來的,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不但寫不出來,念都念不懂。你要問他學幾年?沒學幾年,他就能寫。
我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佛,李老師對於國文、歷史要求很嚴格,因為經典最晚的翻譯是在宋朝,宋以後翻譯就很少很少,宋朝以前完成的。你對於國文沒有基礎,文字是障礙,你經典看不懂,所以對於國文很重視。他老人家告訴我們,國文沒有別的訣竅,背誦。他指定我們的課本是《古文觀止》。《古文觀止》你能夠背誦五十篇,你閱讀文言文能力就有了,能背五十篇,你就有閱讀的能力。你能夠背誦一百篇,你就能有寫作的能力。難什麼?從前小學生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就背五十篇,兩年就背一百篇,他怎麼不能寫!這不難。你看民國初年,白話文寫得好的都是文言文的基礎,沒有文言文的基礎,白話文寫不好。所以中國要強盛,中國要復興,一定要恢復文言文。
諸位要知道,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典籍,清朝時候做一個總的整理,編成一套《四庫全書》,這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財產。《四庫全書》現在在台灣印出來了,我們拿來有沒有用處?拿來看不懂,那個文言文就是一把鑰匙,《四庫》的鑰匙,我們要認真努力在文言文好好的念上兩年,這把鑰匙就拿到了,你就有能力閱讀。
諸位要知道佛經跟中國的古文有很大的差距,佛經的翻譯是當時的白話文。所以有人說佛經這麼好,為什麼不翻成白話文?是那個時候的白話文,不是現在的。如果翻經的大師在現在,那就翻成現在的白話文。所以佛經的文字比古文淺,要淺很多。
李老師以前給我們的標準是要讀五十篇古文,我們《無量壽經》一共四十八品,等於四十八篇,差兩篇,也差不多了。所以我常常勸人,把這一本經當作古文來讀。你能夠把這一部經讀熟了,能背過了,對你讀中國的古文就會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國外,對你們自己的子弟,你們家裡有小孩,要教他念這個。念這個有四種好處,第一個中國的文字不會忘掉,會認識中國字,中國的語言不會忘掉,換句話說,中國話、中國文字他能夠認識。第三,文言文奠下基礎了,這個經是過去翻的,是很淺顯的文言文。中國的「語言」、「文字」、「文言文」。第四個是「佛法」,佛法是道德的教育。一舉四得,應當要教你家裡小朋友好好的去念。我再跟諸位說一句話,等你們家小孩長大了,這個世界上最強盛的是中國,可能那個時候中文是世界的語言,現在不學到以後要吃大虧,這是真的。
要想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唯有中國文化,特別是孔孟的學說、大乘佛法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普遍流行,給全世界人做成一個共識,世界就和平了。歐美真正有學問、有見識的人都看到這一層,因為只有儒家的學說跟大乘佛法,胸襟是開闊的,沒有偏見,沒有成見,溫和的,不傷害人,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這是世界的公論。我們把這個機會錯過了,那到以後後悔就莫及了。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
『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不知道。
【不仁不順。】
『仁』是仁慈,『順』是佛家講的恆順眾生。
【希望長生。】
他還愚痴,還希望他能長壽。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
這是真正對他愛護的人,父母、師長對他的教誨,他不相信。
【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
老師、朋友、真正愛護他的人,苦口婆心勸導他,他不能接受,聽不進去,這是『心中閉塞』。對於善法、正法不能領悟、不能理解,這是痴到了極處。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死到臨頭,這時候恐懼了,這個時候恐懼沒有用,為時已晚。
【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豫』是預先,不曉得當自己身心強壯健康的時候應當努力修善。人實在說覺悟得是愈早愈好,為什麼?少造惡業,多積善功,所以覺悟是愈早愈好。愈早,換句話說,你這一生愈幸福。人真正的享福是在晚年,而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晚年確確實實是靠這一生所修的。
從前一般看相的人常講相貌是福報,四十歲以前這個相貌與前生關係密切,換句話說,四十年前的那個享受決定是前生所修的,四十歲以後的就牽帶這一生,換句話說,相貌會變,不但相貌會變,整個體質都會變。四十歲以前,這個身體整個體質是前世所修的,修福修善得的這個果報,四十歲以後是今生所修的。縱然前生修的福不多,這一生生活很苦,遭遇不太滿意,如果這一生努力修善,晚年統統都改過來了,容貌、體質都變了,那這晚年有福叫真正有福,不受罪了。實在講,世間哪一個人不求呢?求不到,為什麼求不到?不懂這個道理,不曉得求的方法,那就沒法子了。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只要你懂理論、懂方法,如理如法的去修,決定是有求必應。經典裡面把這些理論方法都告訴我們了,《無量壽經》的好處,經文不長,理事完備,面面都講得很周到,我們這一生受用不盡。所以要知道預先修善,早早的修善,前半生,事事不如意,後半生會事事如意,要靠自己的努力。再看末後這段文: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天地之間』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宇宙之間。宇宙太大太大了,有人類的不止我們這一個地球,這個太虛空當中有人類、有高等生物的星球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活動的場所。『五道』就是通常講的六道,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此地就不多說了。六道輪迴完全是『善惡報應』,「身語意」三業善的,生三善道;三業惡的,則墮三惡道。
『禍福相承』,人在受苦報的時候,往往他一念善心生,所以禍裡面有福之因;人在享福的時候糊塗了,又造惡業了,所以福報裡頭有禍之因,「禍福相承」,非常的複雜。那個果報、責任完全是自己承當,沒有人能代替,佛菩薩對我們大慈大悲也沒有辦法替我們代替,世間對你最恩愛的人也沒有辦法替你承當,自作自受。知道這一個事實真相,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不敢不謹慎。這個絕對不是佛菩薩在這裡說這些話嚇唬我們,不是的,句句都是事實,都是事實的真相。佛決定沒有一句話是妄語,完全是事實真相。我們能相信,能接受,能改惡修善,那是自求多福;不相信,那就是「禍福相承,身自當之」,都是自己的事情。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