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二十八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28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一四面倒數第二行,從最後一句看起:

  【二明妙智者。】

  《疏》文裡面是:

  【海湛真智。光含性空。】

  向下註解就是解釋《疏》文裡面這兩句。這兩句是講:

  【即定之智。故云妙也。】

  這個『智』才是真實的智慧,所以稱之為『妙智』。

  【大疏云。】

  這個《大疏》就是指《華嚴經疏》,是清涼大師作的。這個註解是鈔,我們這叫疏鈔,鈔是宗密大師作的,宗密是清涼的學生,我們現在一般講徒弟。古時候徒弟就是學生的意思,師徒,老師學生,現在我們稱學生,所以他尊稱老師的這個著作稱為大疏。《大疏》云:

  【湛智海之澄波。虛含萬像。與此大同。】

  跟此地所講的意思是相同的,在文字上有一點增減,意思是相同的。清涼大師當年在世,八十卷經翻譯的時候,他老人家參與譯場。經譯成之後,這是奉昭,這個昭就是皇帝的聖旨、皇帝的命令,給《大方廣佛華嚴經》做一個註解。這個註解是皇帝的意思,請他為這部經做一個註解。這是講的不但有疏也有鈔。疏與鈔統統都是清涼大師作的。大概疏做了以後,大師想了一想,這個註解註得太深了,恐怕後人還是看不懂。所以給那個註解再作一次註解,這就叫做疏鈔,都是清涼作的。

  貞元年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一部完整的經典流傳到中國。在中國也很快的就把它翻出來,這叫做《四十華嚴》。這一次的譯場當然清涼他也參加了,參加之後,這部經譯出來之後,他也是作註解,這個註解只有疏,就沒有鈔。所以《四十華嚴疏》,清涼作的,沒有鈔。宗密也沒有把四十卷都註出來,只註這一卷,這一卷叫《別行疏鈔》。所以在《四十華嚴》裡只有這一卷,這是宗密大師作的鈔,就是把這註解再加以解釋。那《四十卷經》是後譯的,清涼註解是後作的,我們曉得後後勝於前前。因為他晚年修行的功夫、意境都到了非常純熟的時候,當然他註這個《八十經》也是很了不起。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他一生講《華嚴》講五十遍,你想這真正不可思議。這的確是空前絕後,往後再看任何人講《華嚴經》,一生當中講五十遍,我覺得有一點不太可能。清涼的確是空前絕後,非常了不起的,後世人尊稱他為華嚴菩薩。那他這裡面舉的《大疏》云,就是在《八十卷經》裡面所說的。在一百一十四面最後這一行,『海湛真智,光含性空』。這是《四十卷華嚴》裡面,清涼大師註解的,所以這四十跟八十經合起來看,文字有一點不同,這個意思完全是一樣的。

  【而有兩異。】

  這是大同小異。

  【一則彼約定門。此約智門。二則彼含萬像。此含性空。】

  這個小異的、不一樣的就是在此地。在《八十卷經》裡面,大師完全是從『定門』說,在此地則是從由定開智慧,所以偏重在『智門』上講。從定裡面講是『含萬像』,從慧裡面講,這是講『性空』,萬象是有,雖然是有,森羅萬象,當體即空。這底下詳細跟我們解釋。

  【以定是海印三昧。故含萬像。萬像即海中所現之印文。法合可知。】

  這個『定』,稱之為『海印三昧』。海是比喻廣大,沒有邊際。印也是比喻,印比喻什麼?所現的文字沒有先後。你看印章,印章上蓋再多的字,一印全部出現,不會說一個字先,一個字後,沒有的。它取這個意思,沒有先後。這是事實的真相,就是宇宙人生。現在有很多科學家在那裡研究,人是怎麼起源的?怎麼從猿猴逐漸進化變現出來的?這是什麼?這就是有先有後。有先有後在佛法裡面講不是真相,真相決定沒有先後。

  這沒有先後好像我們看的這個,在我們常識裡面感覺的這是宇宙萬有,確實有先後。像我們種一棵樹,我們看它種下去,慢慢長成,一年比一年大,怎麼會沒有先後?我們看一個小孩長成,也是一年一年長大,好像的確是有先後。其實這種觀察是我們凡夫的錯覺,不是真相,真相決定沒有先後的。這反而叫我們難懂。說真的,我們很難懂;說假的,我們很容易懂,這原因在哪裡?就是我們這個心從來沒有定過,我們看外面這境界相,好像有層次,有次第的,是什麼?因為我們的心剎那生滅。我們用生滅心看外面的現象,所有一切現象統統是生滅法,生滅法的相續相,就好像看到有次第。如來與大菩薩他們心清淨,清淨心就是不生不滅,人家用的是真心。《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真心沒有生滅。生滅是什麼?是念頭。這個生滅的念頭,在佛法裡面稱之為妄念。因此我們凡夫用的心叫妄心,不但凡夫用妄心,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統統用的是妄心。這個妄心就是常講的,用的是八識心,八識五十一心所,你用這個東西,所以你觀看宇宙人生也是屬於生滅法。你要是用真心來看,這個世界完全就變了,《法華經》上所說的,「世間相常住」,常住就是不生不滅,這是真的。《楞嚴經》上說出這個事實,「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這個真實法是什麼?是不生不滅。既然不生,哪來的滅。

  這個境界是有相當的深度,你要是見到這個境界,在菩薩名號裡有一個叫無生法忍,你就證得無生法忍。法就是一切萬法,無生是一切萬法的真相,諸法實相。實相是一切萬法從來不生,哪裡有滅!你對於這個真相徹底明白,親眼見到了,這就叫無生法忍,忍也是定的意思。所以在這個時候,你這個心是清淨到了極處,定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像這個水沒有波浪。沒有波浪的水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把宇宙一切萬法統統照在裡面,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比喻作海印。這個海是我們的心海,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真心本性比這個宇宙虛空還要大。《楞嚴經》上有個比喻,把我們的真心比喻作太虛空,把現在這太空、太虛空比作一片雲彩,你就曉得我們這個心有多大。所以這個心比喻作海,心到清淨的時候一個妄念都沒有,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這些現相,在這個大圓鏡裡面就照得清清楚楚。所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十方三世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就是慧,這個慧叫妙智。

  佛給我們講這個智慧並不是他一個人獨有,不是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佛講這個智慧是平等的,人人都有。不但我們人有,畜生也有,餓鬼也有,地獄也有。所以我們的智慧本來就是這麼大,可是現在我們的智慧失掉了,怎麼失掉?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病根,佛是一語道破,我們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所以不能證得。唯獨如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他眼睛裡面看的一切眾生,不叫眾生,叫諸佛;他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就是從你真實的裡面,那你是佛了。現在就是說你起心動念,你是個天天在打妄想的佛。毘盧遮那、釋迦牟尼、阿彌陀佛他們不打妄想,他們是不打妄想的佛,我們是天天在打妄想的佛,不同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沒有什麼不相同的。

  如果我們要想恢復智慧德能,你把妄想執著斷掉就成功了。佛法裡面,可以說千經萬論都是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所有的法門都是幫助我們破執著、斷妄想的方法。這個方法裡面是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最穩當、最快速的無過於持名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華嚴經》到最後,我們這個本子是《華嚴經》的結論,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我們念佛。所以一般人不曉得念佛的好處,不曉得這個佛號怎麼個念法,真正把這部《華嚴》研究通了,他就恍然大悟,他對這個方法才有真正深刻的體認。

  那這是海印,這個三昧叫海印三昧,名稱叫海印三昧。所以是『故含萬像』。這個萬象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統統照在你的清淨心中,就好像這個海中現的這個現相,決定沒有先後。所以這是超時間、超空間,我們前面講過。時間、空間的觀念,統統從分別執著上來的;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這三世十方了不可得,就沒有了。再看下面:

  【智門。無分別智。契合真性。】

  這個地方所講的智,先給我們講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無分別智』,這是真性的大用。就像前面比喻一樣,一切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沒有分別。分別都沒有,哪裡會有執著?所以這個時候是心境一如,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就是自己的真性,就是自己的本性。我們勉強給它加上一個名詞,這是好說話起見,叫它做無分別智,又叫它做實智,就是真實的,又叫它做根本智。這佛說了好多個,一樁事情說好多個名詞,原因就是叫我們不要執著,名字是假的,只要知道是這回事就行了,不要執著這個名詞。所以往往一樁事情,佛說了很多名相,他的用意就是在此地,叫我們不要執著名相,要體會到名相當中所含的意思,這就對了。所以言語不能執著,文字也不能執著,事實的真相不在言語上,也不在文字上,這是佛經難懂的地方,所謂是意在言外。你要體會到那個言外之意,體會到文字以外它所含的真實義,這就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不在文字裡面,也不在言語之中。但是你可以從言語、文字做一個引導,誘導你能夠契入,契入這個境界是說不出來的,是沒有法子想像的。因為你一想就落到分別上去,一想就有分別。這才『契合真性』,契合真性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由此可知,這個境界,在菩薩位次裡面講,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華嚴經》的對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最低的程度都是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是無分別智,契合真性。

  【故含性空。】

  這個時候他才真正證得,就是契入了。像《心經》上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四句話真正明瞭,什麼人?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才能明瞭,他為什麼明瞭?因為他已經得到無分別智,他對於一切萬法,確實不再起心動念。換句話說,我們在一切現相裡面,還會起心動念,《心經》上這四句話念念,不曉得它的意思,沒法子體會。這個時候知道,一切法『性空』。這個現相怎麼起來?叫緣起,緣起性空。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也不妨礙緣起。實在講,緣起跟性空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像我們看電視,電視那個螢幕空的,什麼都沒有,影像在裡面變化,那是緣起。那個很乾淨的螢幕不礙影像變化,影像怎麼變化,也沒有把它染污,乾乾淨淨的,它是一不是二,所以你不必把它像去掉。你要說把這像去掉,錯了。為什麼?像是空的,像沒有妨礙,有妨礙才要把它去掉。它沒有妨礙,你去掉,不是多事。這在大乘了義經論裡頭將這些事情,佛都給我們說得很清楚。

  【性空即所證之理。理即境也。】

  『境』是事相,就好像我剛才用這個電視畫面做比喻,那個電視的螢幕就是『理』,就是『性空』。螢幕上現的那個畫面就是境界,就是事相,確實是一,不是二。所以你看電視的時候,你去想《心經》那個境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看久了,你會領悟到這個意思。由此可知,看電視也會開悟,看電視也是般若波羅蜜,也是在修行。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用心?你要不會用心,那這個電視會害了你。為什麼?你的心隨著那個畫面在分別、在執著,那就很可憐了。他笑,你也笑;他哭,你也哭,旁邊人看了,這人有問題,神經不正常。你如果能夠看到這個畫面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你很會用功,你在這裡修般若波羅蜜。所以會修的人,這《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功夫不到,看那個電視,還會受它影響,他喜歡,我們也喜歡;他不高興,我們也會生氣,那最好不要看,我們還是禁不起考驗,這功夫不夠。功夫真正夠的人,沒有關係,事事無礙;功夫不夠的,就事事都有障礙,有障礙,那就得要避免。這是要知道的。

  【攝境歸智。故云含也。】

  這是真正到了心境一如,所以這個『含』的意思,它有含攝的意思,有包括在裡頭的意思在。

  【文中兩句皆有法喻。】

  有法、有比喻。

  【如海。波浪澄渟。湛然不動。空無雲翳。廓爾清虛。大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含空天。由海虛明。故含空。由空明朗。故入海。以況真智。】

  這段話的意思容易懂,因為我們住在海島,海我們很熟悉。但是比喻總是比喻,沒有辦法比到恰到好處。海天一色,我們見過,清涼、宗密那個時代,沒有發明飛機;現在要坐到飛機,飛到天空上去的時候,那這個比喻就更容易體會。『海』雖然是大,能夠把虛空照在海裡面,但是海畢竟還是有波浪,有波浪它就不能照得很清楚。所以海不如湖,湖不如池塘。但是池塘太小了,只像一面小小的鏡子一樣。那我們想像,如果這個池塘這麼樣清淨的水,整個大海都是這樣的,這個意思就能夠體會到一些。這種比喻都是古人的想像。海再平靜也有浪,這是我們都能夠明瞭的。這是用這個來比喻『真智』。所以唯識論裡把海印三昧,又說了一個名詞叫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實在講,就是此地講的海印三昧,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再看底下這句,這句重要了。

  【識念不生。寂然不動。性無塵境。廓爾空寂。】

  『識』跟『念』都是指心心所的起用,可以說,沒有得到三昧的人,這個三昧要像此地講的海印三昧,不是普通的三昧,沒有能夠證得海印三昧的人,這個心心念都動。這個『生』就是生的念頭,識念都動,只可以說他動的幅度有大小不一樣。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那個念頭動的幅度很大,愈往上面去,這個幅度就愈小,像阿羅漢他也有三昧,他的定功,佛經裡面講九次第定,他出了三界。三界之內的定功,四禪八定;你要得四禪定,你就生色界天,你要是得四空定,那你就生無色界天,這是三界最高的地方、最殊勝之處。阿羅漢的定超越他們,叫第九定。四禪定、四空定總共是八種,八種禪定,阿羅漢超越了他們,第九定就不在三界之內,出了三界。雖然出了三界,他還是起心動念。他那個起心動念非常的微細,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他那個三昧不究竟。辟支佛比阿羅漢高,阿羅漢雖然斷見思煩惱,九次第定斷見思煩惱了,但是見思煩惱的習氣沒有斷。見思煩惱確實都沒有了,習氣沒斷,習氣很難斷。

  譬如這個人確實沒有傲慢,但是他的樣子很傲慢,那是習氣。習氣,他的確心裡頭沒有傲慢的這個心,他那個形態上表現的還有習氣。到辟支佛那個定功就更深了,比阿羅漢還深,習氣也斷了。由此可知,他這個識念就更微細。權教菩薩亦復如是,還是有微細的念頭,自己不能覺察。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你看看這麼細的念頭,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微細。如果就我們普通人說,我們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你們想想,一秒鐘我們這個念頭生滅有多少?二十多萬,兩個十萬八千。這是我們概略的說,可能比這個還不止,只有比這個多,沒有比這個少的。怎麼能夠覺察得出來?覺察不出來。所以往往我們覺得,唉,我們的心很清淨,我們已經很定了,其實只是把粗念伏住而已,微細的念頭自己完全不能夠覺察。所以要到「識念不生」,『寂然不動』。

  這四句就是描繪海印三昧的樣子。海印三昧像什麼樣子?這四句就是它的樣子。我們自己在念佛的時候,功夫到什麼程度,可以拿這個來對照一下。這在念佛功夫裡面,是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只相當於阿羅漢、辟支佛,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所以這個念佛法門,為什麼經論這樣強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普遍的讚歎,原因我們一定要曉得。我們凡夫修行,如果不靠他力,單單靠自己的力量,那就是經上所講的,你成佛從凡夫修行,最低限度都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果給你說個真實話,你要修到如來果地,那是無量劫,不是三個阿僧祇劫。這是說的千真萬確的事實,這麼難。

  念佛這個法門它的好處就是依靠他力,依靠誰的力量?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依靠十方一切諸佛的力量,那這個幫助就太大了。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我們自己的力量是肯信,是真正能信,真正願意,願意接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威神的加持,我們樂意接受,那這個力量就能夠加得上。所以他的成就就快,把佛的智慧變成我們自己智慧,把佛的威神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門。他們是久遠劫以來修行已經成就了,我們藉著他這個力量來成就自己。所以這個法門是難信易修,真正修容易,你要想理解它,相信,難。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的,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就是等覺菩薩都不能夠十分清楚,何況其餘的。用我們的智慧來測量如來的智慧,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對於如來的智慧、德能,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只有仰信,敬仰尊重,深信不疑,這個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你這一生當中才能夠成就。

  清涼把《華嚴》翻出來,註出來,最後再這一部大經特別拈出這一卷,這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別行流通,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特別強調這一卷是《華嚴》綱要,是《華嚴》修行的精髓。這一卷講什麼?就是勸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能夠體會,要能夠認識。《華嚴》是大家公認的,大乘佛法裡面的根本法輪,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這根本法輪到最後指歸淨土,所以古人講,念佛法門是一大藏教之綱宗,這個話講得沒錯。綱是綱領,宗是宗旨,一大藏教就是《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部經論,以什麼為總綱?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佛法的總綱領,當然難信。你能夠把這一大藏教搞通了,你就相信了,你就完全沒有問題了。這一大藏教沒搞通,是很難接受這個說法的。

  所以古聖先賢常常感嘆,這個法門這麼好,可惜修學的人不多。修學人不多,原因就是這個法門宣傳的人太少了。為什麼宣揚的人會少?真正明瞭淨土的人,明白這個事理圓融少,所以弘揚的人就少了。弘揚的人少,當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單單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外面人家看到這個現象,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所以給人家一個觀念,念佛沒什麼效果。你看那麼多念佛的,你看幾個人往生了?實在講,念佛是沒錯,他念佛不能往生,他念得不如法;不如理、不如法,所以才不能往生。真正明白這個義理,懂得方法,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不需要明白這些道理的,念佛也能往生的,只有一個人,哪一個人?老實念佛的這個人。我們往往看到這些老太太們,不認識字,也沒有念過書,也沒有聽過經,教她念佛,她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她什麼都不想,這種人往往往生的時候,非常好的瑞相,預知時至,是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她成功。這是什麼?老實。她雖然什麼都不懂,你去想想看,她那個做法完全合乎這兩句話,「識念不生,寂然不動」。她真的一切萬緣放下了,一天到晚就這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她什麼都不想。你給她講經上的道理,她不需要,我這個頭腦簡單,我不願意知道這些道理。她容易成功。

  我們中國古人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移是不會改變。這個不改變就符合了淨宗修行的宗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她真的把這兩句話圓滿的做到了。你問她什麼叫菩提心?她不知道,什麼她都不知道,但是她心發了,她發什麼心?我想見阿彌陀佛,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她發了這個心,她不曉得;我們曉得,曉得發不起來。她不曉得,她發了,所以她到西方極樂世界先成佛了,我們還要輪迴六道,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

  上智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一點他就通了,他一生不會改變;下愚之人,他老實,他也不會改變。這兩種人沒有緣聞到這個法門,那就不說,如果有緣聞到這個法門,決定往生成佛。這個難得。你要說這個念佛要多久他才行?最近沒多久的華盛頓DC的周廣大先生,念三天成就了。這一點都不假了,十多個人幫他助念,看到西方三聖接引他往生,真正稀有。他在臨終的時候,人家一勸他念佛,他馬上就相信,立刻就接受,這個難。這個人的確是雖然一生沒有學過佛,必定是多生多劫念佛,這個時候經過人家一指點,這個善根福德因緣現前,成熟了,三天成就。這一念往生的心,純真不雜,裡頭沒有夾雜。不夾雜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不夾雜這個,心清淨了;不夾雜一切佛法,這一切經論、一切法門,我統統捨掉、不要了。你看這個心多清淨,這就叫識念不生。他統統放下了,一念單提,這一念阿彌陀佛,單單這一念,所以他有這樣殊勝的感應,三天把西方三聖念來。

  所以這兩句,我們要努力去學,要學真正放下,放下是功夫。我們今天為什麼放不下?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就是不知道諸法實相,所以放不下。佛給我們說這些經,只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看破世界,把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真正明白了,這叫看破。明白事實真相,你決定不會再執著。《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給你講的是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體性不可得,現相、作用也不可得。你如果以為你有所得,那是你的幻想,是你的分別執著,決定不是事實。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夠得到的,你要把這個真相真的搞明白,你在一切萬法裡面,取捨得失這個念頭沒有了。取捨得失沒有了,就叫放下。放下什麼?就是放下取捨得失,統統放下。於一切法不取也不捨,我要捨掉,捨掉那還是在造作。它既然是夢幻泡影,你捨它幹什麼?你要想捨,還是多餘的,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得無失。所以理明白之後,才能真正放下。看破是真正的學問,放下是真實的功夫,然後才能夠契入諸法實相的境界,心境一如。

  所以學佛,諸位讀到這些地方,應該要曉得學佛從哪裡學起。從「識念不生,寂然不動」學起。不是叫你在這裡聽經,研究經,那不行。研究經,心動的,心會跟著這個經文在那裡動。經典也是境界,你隨它轉,你心跟它轉,你來聽講經的時候,隨著我的語言、音聲在轉,你這個心作不了主。心作得了主的時候,在這裡聽經,聽一個半鐘點,寂然不動,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你這個功夫很到家。所以我們往往看到古大德訓練初學,他所用的原則就是這兩句話,絕不是用講解來啟蒙,不是的。蒙是什麼?蒙就是無明,懵懵懂懂,無明。啟是什麼?把它打開。打開如果要天天跟你講解,好了,講解是什麼?講解是把你的悟門堵塞了。把那些打開,現在拼命在堵,堵死掉了,你一輩子都不能開悟,因此啟蒙的教育是不講解的。

  在我們中國古代,不管是儒家、佛家沒有講解的。啟蒙沒有講解的,啟蒙教你什麼?叫你念誦,就是教你背,背誦,每天背個幾十遍,背個幾百遍。為什麼叫你要背這麼多遍數?因為你背,就不打妄想了。他的目的就是叫你訓練識念不生,就是訓練這個。天天叫你背,老師督促,看到你背,不准你打妄想。這樣訓練個幾年,心定了;心定下來以後,再聽講,再研究經。所以在啟蒙的時候,所用的經只一本經,不用第二本的,就用一本。用多了,多了會打妄想。一本經不會打妄想,尤其是念了幾百遍,念熟了。每念一遍都是這個樣子,還有什麼想頭,這不想了。目的就是叫你不想,也不給你講意思,沒有意思好講,就是叫你念。那個分量大的,一天叫你念一遍。像《法華》、《楞嚴》那樣的分量,一天念一遍,恭敬在那裡讀,念的時候讀出聲。因為出聲老師才能督促,聽到你沒有念漏掉了,學生不至於偷懶。如果不出聲,他在那裡打瞌睡,打了兩、三個點鐘,老師,我這個書念完了,老師也不曉得,所以一定要念出聲。那個教學法高明,這個講先求根本智。

  你看唐大圓居士在唯識論裡頭就非常感慨,很痛心的說,我們民國以來,這個教學法顛倒了。學外國的方法,小孩從小就給他講解,把他的根本智破壞了。根本智沒有,後得智當然沒有。所以這一代的人有常識、有世智辯聰,沒有智慧。佛法是需要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這一點我們同修一定要知道,曉得這個原理,我們自己才真正肯認真的去念經。念經,如果你真正想修,就是修清淨心,修根本智,我們現在選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這個分量是恰到好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講,因為這部經你要是念熟了,你念一遍只需要一個小時。你早晨起來念一遍,晚上晚一點睡覺,念一遍,念完再去睡覺,把它養成一個習慣。念一遍如果是一個小時,你就修一個小時的清淨心,念兩個小時,你一天就修兩個小時的清淨心,很有受用。諸位如果真正這樣去做,不必多,做上三個月,這個利益你就得到了,味道就嘗到,你就曉得這個好處。我現在跟你講,你沒有開始念,這個好處你體會不到。我給你講怎麼好,你也不能夠明白。必須你自己去試驗,試上三個月,那個味道你就知道,你就體會到了。一定要念,念的時候,什麼都不要想,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放下。你在家裡念,念的時候把電話都拔掉,免得打閒岔,念經的時候萬緣放下。為什麼?我修清淨心,就是修此地的這兩句話,識念不生,寂然不動。用這個方法來修。在一切方法裡面,的確這個方法是非常殊勝,對於中下根性人來講很適合。當然你念佛號也行,打坐也行,持咒也行,方法很多,目標是相同的。我們現在所謂一般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用讀誦經典,這個方法是比較上適合。

  『性無塵境,廓爾空寂』,這兩句是形容清淨心的樣子,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性是清淨的,既無塵也無境。禪宗裡面常說的,「迥脫根塵,靈光獨耀」。這兩句話是出在《楞嚴經》上,禪宗特別強調這兩句。迥是遠遠的,迥脫是遠遠的脫離。根是講六識,塵是講六塵。這個意思就是說,外不著相,脫塵;內不動心,脫根,迥脫根塵。你能夠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智慧就現前,本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透出來了,叫靈光獨耀。真如本性,真心裡面確實沒有這些東西。

  廓爾,是比喻廣大空寂,清淨寂滅。現在人有些人不甘寂寞,他要熱鬧,愈熱鬧就愈好,喜歡熱鬧,沒有辦法接受寂寞的環境。他不曉得寂寞才是真,那個熱鬧是無常的,是假的,有聚必有散;聚的時候歡喜,散的時候,苦惱來了。清淨寂滅裡頭沒有聚,當然就沒有散。那個樂是真樂,清淨是真樂,我們俗話講這叫清福。那個熱鬧叫紅福,凡夫喜歡的。聖人所歡喜的清福,一切境界裡頭不執著、不動心。所以他的清淨心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神通,這種樂我們凡夫沒有法子體會,這才是真樂。

  【大智橫無邊涯。含性一味。性徹智體。智含空性。】

  像這些文,如果我們多念,常念、多念,自然就契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的確是識念不生,寂然不動,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這個本來無一物那個境界它實在是很妙,所以叫妙智。這個境界不要說我們沒有法子說,十方諸佛也沒有辦法把它說盡。『無邊涯』就是沒有邊際,為什麼?『智』跟『體』是一不是二。譬如這個海,海是個體,是性體;智是這個性體的照用。海有多大,它的照用就多大。何況照不離體,體不離照。海還是不太容易體會,我們用鏡子來做比喻,大家每天都要照照鏡子;鏡子能照的照就像是般若智慧,鏡子的體就好比真如本性。它是一還是二?不能說是一,也不能說是二,一與二具不可得,就是它的真相。你說它是一,它好像又是二,有體有用。照是它的作用,有體有用。你說它是二,又是一。因為什麼?它這個體跟用分不開,沒有界限,沒有法子分開,分不開,這就是一。

  所以佛跟我們講,一切法的真相,不一不異。不能說一,也不能說異。異就是二,不能說二,也不能說是一,也不能說是二。你只能從這個地方體會,你沒有辦法想像,你也沒有辦法說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可是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思,不可議。思是想像,不能想像,也不能夠議論。這就是給你說什麼?真正的相是在言語、文字之外,意在言外。你讀了、你聽了,你要會體會。所以讀經,經讀久了會開悟。為什麼開悟?他心不斷在修定,定久了,就豁然開朗。心要不定下來,不可能開悟;一定要定下來才會開悟,你才曉得定的重要。佛法非常重視戒律,戒律是幫助你定的,戒律是幫助你收心的,這樣不准做,那樣不准做,統統不行,那心就定了。你曉得它用意是如此。真正得到定,戒律就圓圓滿滿,戒律的目的達到,你定已經達到,所以叫定共戒;真正智慧開了叫道共戒,決定不會犯戒。所以初學的人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就是有層次、有階級的。

  《華嚴》是一乘圓教,它這裡頭是沒有層次、沒有階級的。所以你要懂得這念佛法門是《華嚴》的精華,它也沒有層次,也沒有階級。為什麼?一句阿彌陀佛,戒定慧三學統統在其中。你一心向佛,這個人怎麼會做壞事?這戒律就圓滿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是第一善,無比之善。念這一句佛號就一切善具足了,一切惡決定不會犯。一心向佛,他怎麼會再去造惡業?不可能的。所以戒就具足了,一句佛號,這一心專念,專念是定。一念相應,智慧就開了。相應是什麼?與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相應。

  如果再說得具體一點,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這一句佛號,整個的經義都在這句佛號之中。念念佛號,心裡面把這個經義就像此地海印三昧,一念,這全部的經義都在你心裡面現起來。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佛的依正莊嚴交融成一片,你看這個境界實在是太美了。我們世間人講真善美慧,那真善美慧不見得是真實的。唯有念佛念到這個境界,才真正體會到真實的真善美慧。所以念佛是至高無上的享受,入這個境界,念佛不想睡覺、不想吃飯。為什麼?這個味道太好了。念佛念久了,會累,會打瞌睡,你沒有入這個境界,你那是有口無心,你雖然口念,不相應。相應之後,這是法味無窮,法喜充滿,愈念精神愈飽滿,愈念愈快樂,這是真的。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