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四十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40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三十五面第六行。黑板上寫的,「此說稱性而修少善法也」,這句是前面一段的總結。今天我們看底下這一段,下面這段,從《疏》這裡看起:

  【疏。而一極唱高。二乘絕聽者。】

  這句疏文是這一段後面的兩句。這原文在一百二十八面,諸位翻開一百二十八面看看原文,就是第三行。前面所講的是上面這兩句,「雖四心被廣,八難頓超」。今天要跟諸位解釋的就是後面這兩句,『而一極唱高,二乘絕聽』。我們再翻過來看一百三十五頁,知道這從哪裡來的。下面註解:

  【即非器不測也。一極者。即一乘至極之教也。如世歌詞。唱高則和寡。且巴歌一曲。和者百千。陽春白雪。和者一二。】

  這是先說明「一極唱高」,這句是形容世尊為我們宣說這《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圓教一乘,這部經的當機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二乘絕聽,這就是『非器』,不是這個法門的當機者。世尊說《華嚴經》,是在示現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二七日中,在定中所講的,所以這個境界就不可思議,是定中所講的。因此現在小乘人不承認,小乘人說沒這回事情,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之後,就在鹿野苑開始講經,講《阿含經》。這是我們人天能夠看得見的。佛在入定,定中講經,我們怎麼會曉得?不但我們不知道,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知道。唯有法身大士他們曉得,他們參與了這個法會。這就是二乘絕聽。

  下面給我們解釋『一極』,就是『一乘至極之教』,這是形容《華嚴經》。底下大師用一個比喻來說,我們俗話常說「曲高和寡」,《華嚴》這個調太高了,所以和的人就很少。譬如世間的唱歌,唱高了,高深的音樂能夠懂得的人不多,流行歌曲大家都懂得,這和的人就多了。所以說是『巴歌一曲』,這個巴歌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流行歌曲。這個流行歌曲和的人多,喜歡的人也多,因為它調不高,很容易懂。『陽春白雪』,這個調就高了,裡面含義就深了,能夠體會、能夠領略的人少了。就好像佛講的《華嚴》、《法華》,能夠體會的人不多。底下這是再回過頭來,從經文上來講:

  【言二乘絕聽者。即此品初。世尊入師子頻申三昧。】

  在《華嚴經》上,如來所入的這個大定,名字就叫『師子頻申三昧』。「師子頻申」是形容,形容他自在。其實佛入的這個定,名稱很多,在念佛法門裡面,就稱為念佛三昧;在《楞嚴經》上,就稱為首楞嚴三昧;在《華嚴經》上,就叫它做師子頻申三昧。佛入的這個定是一個境界,每一法會,聽眾的根性不一樣,所以說出許多不同的名詞。這些名詞,我們知道它的用意都是在利益眾生。獅子,說是獸中之王。這個頻申是什麼?就是睡懶覺,伸懶腰,你看牠多自在,牠一點拘束都沒有,這是形容自在無礙的意思。《華嚴》講四無礙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形容這個意思。

  【會中菩薩大眾。】

  這是講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華嚴》是純圓、全圓,完全是圓教。蕅益大師給我們講《彌陀經》,你看他的註解,《彌陀經要解》,他也是把《阿彌陀經》判作極圓、極頓,圓頓大教。所以跟《華嚴》完全是平等。那比《華嚴》殊勝,勝在哪裡?《華嚴經》,中下根機沒分,二乘絕聽,沒分。《彌陀經》、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就是勝在這個地方,這是非常不可思議。所以大乘菩薩,這是講圓教的法身大士。西方淨土,無論什麼樣的根性,只要真正能信、能願,肯念這句佛號,蕅益大師說,統統是圓教根性,你們看《要解》裡面所講的,這很不可思議。我們想想,蕅益大師講這個話很有道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全圓、純圓的世界。如果不是圓頓根性的人,怎麼能往生?這很有道理。換句話說,不是圓頓根性,雖然念佛,也只是在阿賴耶裡面種下種子,這一生不能成熟。由此可知,我們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死心塌地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你無量劫前所種的這圓頓根性的種子,現在成熟了。如果對這個法門還有懷疑,或者是還有執著,其他法門還有比這個更好的,這還不見得是最好的,這就是叫分別執著,這種根性都沒有圓,都沒有能圓得過來。

  三經一論完全不懂,什麼也不曉得,叫他念阿彌陀佛,他就死心塌地念,我們不能瞧不起這個人,這個人,圓根成熟了。唯獨圓根成熟,他才決定沒有懷疑。那這樣的人,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往生是決定不退成佛。我們自己要曉得這個事實,要培養自己的根性,這個根性是可以培養的。你看我們在最初學佛的時候,對於淨土宗排斥,根本不能接受,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法,度那些沒有程度、沒有知識的人的,自己還這麼想法。這就是根性沒成熟。但是,這幾年讀這些大乘經論薰習,不斷的薰習,漸漸把這個事實真相完全了解;了解之後,曉得過去的看法、想法完全錯誤。這真正回過頭來,深信不疑,發願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根性就圓了。

  雖然圓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要跟那個完全不懂經教,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這些老太太們往生的,比一比品位如何?說不定他們的品位在我們之上。為什麼?他一接觸,他就是圓根。我們要多少年的薰習才把它薰圓。所以這比較之下,我們這個根性不如他。這是真的,這個法門真正是難信之法,他一接觸就相信,這不是偶然的事情,決定不是偶然的,凡是事情有果必有因。我們在眼前這個果比不上他,所以我們在因,沒有他殊勝,這是一定道理的。這些法身大士,圓教的:

  【皆見逝多林及宮殿虛空三處。有種種莊嚴佛境界等事。】

  這句就是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如來的淨土。佛住在哪裡?佛住在常寂光淨土。法身大士住實報莊嚴土,分證寂光淨土,所以他能夠看到如來的境界。我們凡夫見不到,這些菩薩見到。『逝多林』,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因為《華嚴經》九會,釋迦牟尼佛九次法會,清涼大師給我們講,九會七處,在七個處所,九次所講的。如果依照李長者《華嚴經合論》的講法,他是十會十處。《華嚴》用十表法,決定是十會十處。清涼講九會七處,因為《華嚴經》傳到中國來,不是完整的經文。如果完整的經文傳到中國來,也許會看到十會十處。到我們中國來的時候,這三次的翻譯,合起來大概是原來經本的一半,只有二分之一。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傳到我們世間的本子是四十品,十萬偈。我們中國唐朝所譯的這《八十華嚴》,只有四萬五千偈。少了一半,還多一點。貞元年間,《四十華嚴》傳到中國來,這是一個完整的本子,沒有欠缺。所補足的,大概合前面總共也不過是五萬偈而已,恰恰好是一半,還有一半失傳了,現在在全世界也找不到。梵文早就沒有了,這個本子失傳了。所以李長者講的話也是值得相信的。清涼大師,是就所傳的這個經,所傳的,我們有本子能夠看得到的,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是七處九會。那最後的一會,就是第九會,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這是逝多林,就是祇樹給孤獨園。『宮殿、虛空三處』,這個宮殿是講天宮,七處裡面,曾經在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都講過,都有『佛境界』。

  【又聞不思議等法。】

  『不思議等法』,就是指的《華嚴經》。

  【諸大聲聞不見不聞。】

  以後佛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沒有參加這個法會,『不見不聞』。那你就想到,這部經好是很好,但是攝機不廣,不能夠普遍圓攝一切根機。所以這部經,說老實話,並不能算是很圓滿。因為還有很多眾生他度不了,沒有資格入這個法門。

  【故經云。爾時上首諸大聲聞。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連。摩訶迦葉。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

  『嚴』是莊嚴,『好』是相好。

  【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乃至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等事。】

  此經,可見得雖然是說如來在二七日中所說,如果就二七日中,或者也有說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二七十四天,這我們不必去考證它。不管它是十四天,還是二十一天,總而言之,很短的時間。如果在這個時間,把整個《華嚴經》統統都講出來了,那個時候,祇樹給孤獨園還沒有,釋迦牟尼佛剛剛成道,在菩提樹底下入定,還沒有祇樹給孤獨園。連五比丘還沒有度,哪裡來的『目犍連、舍利弗』?所以從這個地方去看,這就有兩個講法,一個是如來不思議境界。本來時間、空間,要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是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如來境界確實一念三千,超越時空,這是一個講法。另外一個講法,我們可以理解的,就是佛是常說《華嚴經》。所以在後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佛還是說完這末後一會。佛說這部經,不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的境界,所以他們參與不了這個法會,這也是一個說法。經上講的『如來神力』,一直到『不思議菩薩境界』等,全是講華嚴會上的境界。這些人不見不聞。

  【何以故。善根不同故。】

  這句話要緊。這些聲聞、緣覺、菩薩,他們雖有善根,這個『善根』與佛不同,所以佛的境界他見不到。我們聽了這一句,要提高自己的警覺心,如何能夠叫我們的善根同佛?這個重要。善根同佛,這是第一殊勝,無比的殊勝。怎麼樣叫自己善根同佛?給諸位說,無過於念佛。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裡面都給我們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的善根與阿彌陀佛一定相同。不同,怎麼能去得了!這些人怎麼會跟阿彌陀佛善根相同?念佛念的!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任何一個法門,都比不上念佛法門來得殊勝、來得穩當、來得快速。古來大德們給我們說得很好,念阿彌陀佛,就是把阿彌陀佛的善根,變成我們自己的善根;把阿彌陀佛的福德,變成我們自己的福德。阿彌陀佛是多生多劫修成的,我們念念沾到他的氣分,就跟他無二無別。這是念佛法門在一切法門裡頭最為殊勝,道理就在此地。這些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確確實實他們很固執,他們有成見。這固執、成見就是「善根不同」。

  【彼於過去本不修習。見一切佛種種神通妙善根故。乃至云。本不曾於生死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如是種種。皆是普賢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緣。彼諸上首大德聲聞。不能聞。不能見。不能信。不能知。】

  這一段文不難懂。需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說這些人過去生中,這講『生死之中』,就是講六道輪迴之中,在六道輪迴之中,雖然遇到佛法,沒有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那我們要問,我們有沒有發?我們也沒有發。雖然天天嘴皮上發,天天發,嘴皮上發,心地沒發,心裡是無動於衷。正覺,何嘗覺悟了?一天到晚還是迷惑顛倒。不但對於世法迷惑顛倒,對於佛法也是迷惑顛倒,所以不覺。正等正覺,那就更靠不住,更沒有;正覺都沒有了,哪裡還有正等正覺,更何況無上正等正覺!這個事情難!這一句就是通常講發菩提心。

  什麼樣叫覺?什麼叫不覺?這總得要把它搞清楚。最簡單的揀別,有念就是不覺,無念就是覺。禪宗裡面講的,六祖所傳的,六祖大師所傳的是以無念為宗。無念是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念頭都沒有,還是不覺。為什麼?生無想天。什麼都不想!那還是不覺。所以無念是無明,有念是邪見。怎麼辦?所以要知道,佛家所講的無念,那個有念沒有,無念有;無有念,無無念,才叫做無念。所以這個無念不是跟有念相對的,跟有念相對的那個無念,還是不覺。你就想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好不容易發了,無有念,有念是什麼?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這是有念,這個東西沒有。無無念,是六根對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無無念;不是一樣不知道,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白。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白,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與境都是清淨平等的。你這一有分別執著,心不清淨、不平等,外面境界也不清淨、也不平等。這是正覺。

  所以說個實在話,往往有知識的人,佛門叫所知障。知識這個名詞,在佛門裡頭來看很不好。智是智慧,轉智變成識,這很糟糕,知識,轉智變成識。識就迷,智是覺,識就迷了。識是什麼?分別執著。所以佛法修行,給我們講的要轉識成智。我們現在一般凡夫是轉智成識,這顛倒了。發心,要真正發這個心。換句話說,要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自己身心清淨,對外面萬法一如,這就是你真正發了菩提心。如果還有分別執著,與這樣的法門不相應,善根不同故。所以念阿彌陀佛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認識字的人,他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他什麼妄念都沒有,真的,他心清淨,外面境界現前,他什麼事也不管。你告訴好事,阿彌陀佛;壞事,阿彌陀佛,他統統都歸到阿彌陀佛去,他全平等、全清淨了,這了不起的功夫。我們還要跟他爭,爭是非、爭長短;他是非、長短都沒有了,他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看他這個做法,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完全相應。我們天天在研究經、研究教,反而是口皮上相應!還是自己錯會、誤會了,口皮上也不相應,身心都不相應,比不上人家。

  所以大家要真正搞清楚,你沒有入門,就是佛在經上講的,你是個「可憐憫者」。可憐憫者,給你說什麼法?給你講三藏十二部。你真正入了門,三藏十二部丟了,不要了,假的。你看蓮池大師悟入之後,不是說嗎?「三藏十二部,讓與他人悟」,三藏十二部是什麼?是講給那些沒入門的,善根不同的人,講給他們聽的。善根相同的人,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不要了。蓮池、蕅益,這叫過來人。他們從宗門教下過來的,最後徹底覺悟,才發現釋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是講給那些善根不同的人聽的;善根同的人才不要聽這些。

  《彌陀經》上講得清清楚楚,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不僅是釋迦,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是念佛成佛。所以我們講《觀經》三福,第三條「深信因果」,那是對菩薩講的。菩薩不懂因果嗎?真不懂。不懂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菩薩不懂。菩薩如果懂得了,他其他的法門就不要了,他要快快成佛,他一定採取念佛法門。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華嚴》是圓教,圓教登地,初地到十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他們修什麼?修念佛法門。你要他問念什麼佛?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不僅是十地菩薩,連文殊、普賢都發願往生,文殊、普賢在華嚴會上是等覺菩薩。所以大家把這個搞清楚,對於祖師那個話,你才懂得他的意思。他說這個話什麼意思?為什麼三藏十二部,讓與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那他們自己所修的?一部《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他什麼都不要。這是真正過來人。

  由此可知,普賢境界,也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正如蕅益大師在念佛開示裡面所說的。他引用蓮池大師一句話,一句阿彌陀佛,賅羅八教。八教是天台家所講的,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歸納為化儀、法華,化儀四教,法華四教,這是天台家所說的。圓攝五宗,五宗是禪宗。禪宗六祖以後,分為五派。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宗門、教下,顯宗、密宗,沒有一樣不包括在其中。密宗包括在其中,你們諸位看看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的註解。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諾那活佛的傳人。他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密宗的初祖,金剛薩埵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我們曉得密宗裡面的準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修到最後,還是求生西方淨土。所以他的結論,禪、淨、密一而三,三而一,殊途同歸,也就是方法、手段不相同,目標、目的地完全相同。

  黃老居士現在在大陸上極力提倡念佛。為什麼?就是念佛容易,念佛穩當。密,也是修的念佛法門,也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老人家說,在大陸上,最近這四十年,他說中國十億人,四十年,用密的方法修學成就的,只有六個人。你就想到這個方法多難,不是三根普被。這不是我們隨便說的,這是黃念祖居士他說的。而用念佛方法成就的,你看寬律法師寫的這個《往生傳》,就有一百多個人,將近兩百人。這是老法師到處去採訪,採訪到的,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我相信一定更多。他能夠打聽到的,這才記下來,這《往生傳》非常之珍貴。雖然寫的每一則都不很詳細,非常非常不容易。這個老法師大概現在還在,我聽說他住在南華寺,所以這個書我們想方法,你們帶到香港去,寄一本給他。讓他看到,心裡面會很歡喜,他的東西有人給他出版了。當年他寫的這個稿子,在大陸上沒有法子出版,是新加坡一些佛教徒到大陸上去朝山,遇到他,他就把這個稿子交給新加坡的信徒,帶到新加坡,希望他們出版。新加坡那邊同修給他印出來了,印了一千本,而且是打字,打字這個版印的,印刷、裝訂都不很考究。我今年四月在新加坡講經,他們送一本給我,我們帶回來重新做版,這個第一版就印了一萬本。

  這就說明,為什麼這些高僧大德們,極力提倡這個法門?就是這個法門最契末法眾生的根機。這句阿彌陀佛,什麼人都會念,什麼人都能念,只要真信切願,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最方便的就是念佛不拘形式,這個方便。莊嚴具很多,沒有念佛人來得方便,念佛人一串念珠,家裡供不供佛像都沒有關係。不供佛像,面朝西方,坐著念也好,站著念也好,走著念也好,不拘形式,任何地方,真的能夠叫你二六時中,功夫可以不間斷,這句佛號不斷,這也是這個法門殊勝之處。

  下面,這容易懂了。所以這『如是種種』,都是『普賢智眼境界』,念佛人與普賢菩薩的關係最為密切。你看《無量壽經》裡面,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經裡面講「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怎麼個修法?就是老老實實念這句阿彌陀佛。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句佛號念到底,普賢十願圓圓滿滿都包括在其中,這是很不可思議。這些二乘人沒有,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想一想,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相應不相應?與什麼相應?與清淨心相應,與無上菩提相應,也就是說與正等正覺相應。這樣的念佛,真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要不要求?不要求,自然有感應。我們一有求,這個求的念頭就是個雜念,就是夾雜。

  所以念佛人一定要信,這信是信願行三資糧,第一個信。信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話,句句真實,決定不是妄語;相信阿彌陀佛決定沒有虛願,四十八願,願願接引眾生,這要相信。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口之多,我們無法計算。經上,世尊有個比喻說,十方世界的眾生,統統都成緣覺,這是假設的話,都成了辟支佛,壽千億歲,這麼長的壽命,千億歲。神通都像目犍連一樣,共同來計算,算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口有多少。盡其壽命共同來計算,盡其壽命所知道的,他那個比喻講像毛塵水,大海水,我們這一根汗毛,他還說把一根汗毛劈成一百條,那是更細了,沾那個海的一滴水,他們所知道的就這麼多;不知道的,大海水。你想想看,西方極樂世界這人口有多少?又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他們的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十方世界的人,動一動,他們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說悄悄話,人家也聽得清楚;心裡動個妄念,他也知道。所以我們還要求什麼?還要去禱告什麼?不用了!我們心裡想什麼,他都知道!所以就不要打閒岔,一心一意去專念。真的,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自自然然感應道交。為什麼?你想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人,個個都知道,阿彌陀佛怎麼會不曉得,觀音、勢至當然知道!威神加持,會令我們一切希求自然滿足,這要相信。相信之後,以後就不要再起心動念,不打這個妄想,相信佛菩薩對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這要有信心。否則的話,那《無量壽經》是白念。念這本《無量壽經》,能夠從這上建立信心,這個經就沒有白念。

  可見得這個發心實實在在不容易。這個發心難,發了心之後,能保持更難,發心會退轉。這個退轉什麼?第一個,我們自己的煩惱沒有斷。第二個,我們這個世間惡緣太多。所以蕅益大師說,西方世界最殊勝的,第一個是內德圓滿,第二個是外緣殊勝。外緣是什麼?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外面沒有惡緣。所以這是極樂的真正因緣,沒有惡緣;我們這個世間有惡緣。如果自己要煩惱沒有斷,功夫不能伏住煩惱,就是你的功夫不能控制住煩惱,外面惡緣一引誘,人就退轉了。我過去跟諸位報告的,國外有個同修,念佛的時候看到蓮花,他不是作夢看到的,是在念佛堂中,止靜的時候看到的,清清楚楚,他說蓮花奇美無比,而且蓮花上還有他的名字。他來告訴我,我說你好好的念,你決定成就,這是親眼看到的。可是去年我從那裡經過,他已經退轉了,大幅度的退轉。他自己也講,退得很厲害。怎麼退的?真的內有煩惱,外有惡緣,不容易,是真正不容易。所以印光大師教給我們,真正成就,要一天到晚把死字貼在額頭上,想到我就要死了,這外緣才不至於動心。所以這發心容易,不退難,必須要到不退,才會有成就。還有一個就是,在我們勉勉強強的不退,有一個助緣,那就是讀經。讀經,就是聽佛開導。有這個境界現前,展開經本,好好的來讀,使這個心平靜下來,不要被外境動搖,這個方法也好。另外一個就是,遇到這個外緣,關起門起來念佛,真正求懺悔。這都是警覺性很高的人,他才能做得到;警覺性稍微差一點的,隨著緣去了。我們再看底下,大師又引用一段經文:

  【又云。佛子。如恆河岸有百千億無量餓鬼。裸形飢餓渴乏。舉體燋然。】

  這個鬼看到水就是火。不像我們,我們看到是水,他看到是火,這是業力不相同,業力不一樣。那恆河,我們看到是大水,餓鬼看到是大火。

  【烏鷲豺狼。】

  這都是猛獸,烏鴉,『鷲』是老鷹,鷹鳥。『豺狼』,這都是猛獸。

  【兢來摶撮。】

  統統來吃他們。

  【為渴所逼。欲求水飲。雖住河邊。而不見河。】

  他住在恆河邊,想喝水的時候,他見不到水,他看到的是火。

  【設有見者。見其枯竭。何以故。深厚業障之所覆故。】

  這是舉這一段比喻,比喻這些二乘人。

  【彼大聲聞亦復如是。雖復住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廣大神力。捨一切智。無明翳瞙覆其眼故。不曾種植薩婆若地諸善根故。所以疏云。二乘絕聽也。】

  這一句也好懂。佛在祇樹給孤獨園住的時間相當久,在這個地方講過許多重要的經典,像《金剛經》、《阿彌陀經》都是在這個地方講的。他們沒有聽說,也沒有見到佛在這個地方講《華嚴經》。可見得佛講《華嚴》,全是在定中,他們不見不聞。『不曾種植薩婆若地諸善根故』,「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一切種智,就是如來智慧,如來果地上的智慧。這些人沒有這個智慧,所以他見不到、他聽不到,所以《疏》裡面才說,『二乘絕聽』。下面又說:

  【又大疏云。】

  這個『大疏』是《八十華嚴疏鈔》,清涼大師所作的。

  【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此則兼權教六度菩薩亦絕聽也。】

  不僅僅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也沒分,華嚴會上也沒分。所以華嚴會上最低的菩薩,是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大士。我們常常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見性的,沒有證得法身的,這一會都沒分。『積行菩薩』,就是說的權教菩薩。『上德聲聞』,是指世尊上首的弟子,像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人,對於如來這一會,統統是不見不聞。

  【故古讚云。最初佛入正受。定名師子頻申。大眾渴仰生疑。念諸法王開演。如來示相而答。意顯德用無涯。人法渾而何分。因果齊歸法界。會中聲聞小果。權舉五百比丘。同處逝多園林。不睹如來嘉會。】

  這是古德對於《華嚴》的讚歎,對於華嚴這一大會,讚歎華嚴會,也就是讚歎《華嚴經》。釋迦牟尼佛最初示現成佛,在菩提樹下入定而說的,這個定前面說過,它的名字叫『師子頻申』。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沒說法,在那裡入定,他這一定,就定了半個多月。半個多月,坐在那裡沒有出定,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這麼熱鬧的場合,我們凡夫不知道他在定中境界,他在那裡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我們凡夫看到了,生疑惑,佛在那裡入定。

  底下說,『念諸法王開演,如來示相而答』,眾生心裡頭才動念,佛就曉得了。佛是怎麼答覆?佛示相答覆,沒有說話,示相答覆,就是示現這個現相。但是這個相裡面,含的義就很深,要知道佛現相的含義。『意顯德用無涯,人法渾而何分』。這一句就是講的三寶一體。實在講,示現的這個相,答覆得圓圓滿滿,全都答覆了。可是這實在講沒人懂,懂的人太少了,不是真正上根利智,見到這個相,不懂。所以會中,這些『聲聞、小果』,小果是小乘阿羅漢,『五百比丘』都在祇樹給孤獨園,見不到這一會,《華嚴經》的第九會最後一會,見不到。這底下就說了四種原因。

  【一則法門深遠。】

  這個法門太深了,徹自性之根源。『遠』,是講小乘,距離法身大士這個階級去得太遠,所以他們沒有分。

  【二則因非大心。】

  這是『因』,講因地。二乘人因地心不大,他沒有發大菩提心,所以與大法就不相應,心量小。所以說『大心』,什麼叫大心?給諸位說,清淨心就是大心,平等心就是大心,跟諸佛如來心完全相同。於世間法、於出世間法,於人、於事不劃界限,沒有界限。沒有界限,這個心就跟虛空法界完全一樣,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一個心;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依正莊嚴,就是這個心所現的相分,這真的,一點都不假。可是才有分別,就迷失了自性;那執著了,你就迷得更深。這佛菩薩不迷,不迷就是他知道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相分,整個法界是一個自性。正好像我們作夢,作夢的時候豁然覺悟了,我現在在作夢,整個夢境都是我自己變現的,就彷彿這種情形一樣。一下覺悟到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好的相,善心所變現的,惡的相是惡心所變現的。我們的心所有善、有惡!所以變出盡虛空遍法界。但是善心所、惡心所同一個清淨心變現出來的,所以淨穢不二,萬法一如,真的是平等。迷了才不平等,悟了是真平等;迷了,不清淨,悟了真清淨。這就是要大心,所以大心就是清淨心,大心就是平等心。

  《華嚴》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做一個修學榜樣給我們看。善財,不必真有其人,也不必是真無其人,這不關緊要,他表法的。代表一個發大菩提心、修大行的人,他在生活當中,他怎麼修的。善財是個發大心、修大行的人,他所遇到的善知識,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位。這五十三個人,就是我們張開眼睛,看到我們的周圍,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是這些人,佛在經上,把他分成五十三類。五十三類代表整個的現實社會,你所遭遇到的。這些人全都是發大菩提心、修大行的人,顯示出這個法門確實是事事無礙。在這個世間,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修這個法門都沒有妨礙,所以叫歷事鍊心,那就沒有妨礙。事是事相。不管在什麼事相當中,修什麼?修平等心、修清淨心就對了,完全正確。經歷這些事相,你所得到的是真平等、真清淨。你沒有涉獵這些事相,你說你清淨,說你平等,你沒有通過考驗。所以二乘人,說心清淨、平等,他跑到深山裡面去,跟社會整個脫節,他在那裡算清淨、平等。你把他請下來,到花花世界去轉一轉,他又動心了。可見得,他還是不清淨、不平等,沒有經過考驗。所以小乘人是在一個特殊環境裡面修行,大乘人是在任何環境當中去鍛鍊,他沒有選擇的。那個修學才是真清淨,真正生起大菩提心。

  【三則自利亡悲。】

  這都是講小乘人。小乘人過分著重在『自利』,把大悲心忘掉了。這就是四弘誓願裡頭,第一願忘掉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把這一條忘掉了,偏重在自度。他不曉得,偏重在自度,自己不能夠圓滿,自己的功行不能圓滿。為什麼不能圓滿?我執、法執斷不掉。阿羅漢雖然說我執破了,法執沒有破。你們諸位想一想,誰執著法執?如果沒有我的話,誰執著法執?由此可知,他斷的這個我執,是三界之內那個粗的我,粗顯的我執他沒有了,就是見思煩惱他沒有了,微細的我執還是有。三界之內的我執他斷了,三界之外那個微細的我執,他還是在。他要是沒有,誰執著法執?為什麼他不能破法執?就是我執這個觀念很重,過分的為自己著想。

  我們讀了這些,都要知道自己警誡,這是善根不同原因之所在。我們要覺悟,我們要反省,我們要改過來。念念能夠為別人著想,你這個心量自然就拓開,要真正明瞭,自他不二,萬法一體。這一個認同,說實在話,佛法沒到中國來,中國的老子就提出這個觀念,你看《老子》裡面所講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境界了不得。如果老子果然證得這個境界,他是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這兩句話說不出來的。所以我們讀了佛經,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境界?我們有沒有把天地萬物認同跟自己一體?認同跟自己一身?如果認同作一體、一身,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證得了清淨法身。證得一分清淨法身,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清淨法身。什麼叫法身?知道一切萬法是自己,這就叫法身。真正肯定,真正認清楚,一切萬法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一部分,不是自己的全體。所有一切萬法才是我這個全體。清淨法身是指的這樁事情,不是說會現一個什麼好大身相,不是的,那搞錯了,那都錯了。第四個原因:

  【為失求勝果。】

  『失』是失掉了、疏忽了,沒有去求最殊勝的果報。因為他們的目標,證得阿羅漢就滿足了,沒有想到要去成佛。他沒有這個心量,不敢想,佛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誰還有資格作佛?不敢想到自己也能成佛,這是小乘有這四種過失。這四種過失,我們都要深深反省,我們雖然天天念大乘經,受大乘教的薰習,可是實際上想一想,這些毛病我們可能都有。這個有的根本原因就是自私自利,這個觀念太深了。不管考慮什麼問題,第一個我,第一個是我要得到利益。幾時能夠把這個念頭改過來,一起心動念,考慮到大眾的利益,考慮到社會整體的利益,一切眾生的利益,沒有考慮到、沒有想到自己的利益,這就證明我們的心量拓開了。凡是起心動念,第一念還是自己,諸位要知道,雖念大乘經,雖然受大乘經的薰習,薰習的力量很薄弱、不夠,不起作用。

  好像從前古時候衣服薰香,才放到那個箱裡薰個二、三分鐘拿出來,沒有香味。那個薰香,連續不斷薰上個二、三天,這個衣服才有香味。我們薰習的時間太短,不夠,不知道如何薰習。單單讀誦,這個力量太薄弱了,必須要在生活當中去歷練。這個練,就是起心動念想社會、想一切眾生,這叫學佛。因為諸佛菩薩都是這樣的,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就是如何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四弘誓願第一願的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實行。我們力量、智慧雖然有限,但是盡心盡力,這個功德圓滿。我們心力到了,我們的智慧也到了,這圓滿功德。

  【今亦巧彰佛德。】

  『巧』是善巧,『彰』是顯示,把佛的德能顯示出來。

  【二乘淺智難知。意表圓教希逢。】

  上面講這個意思此地透出來了。這個意思就表示,『圓教』希有難逢。

  【又顯不共之典。非但小乘不了。守權尚自高推。唯明普眼之境。非他劣見所窺。】

  這一段給我們顯示出來說明,小乘跟大乘不同。哪些地方不同,這四條非常之具體。不但小乘不了解佛的境界,權教菩薩也不知道,『守權』之人也不曉得。『唯明普眼之境』,這一句話是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所宣說的,是如來普眼的境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法身大士以下的九法界眾生,都沒有法子理解。這些都是說明了「一極唱高,二乘絕聽」。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